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凯恩斯客观经济理论思想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摘要: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将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需求管理,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萧条与危机的原因,提出通过政府干预扩大有效需求可以使经济恢复均衡。

凯恩斯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对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凯恩斯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作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济学面临着第一次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他的划时代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

在这本书中他抛弃了统治西方经济学长达150年久的萨伊定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方法及政策主张。

形成了凯恩斯主义,诞生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他的基本思想是: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其中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来自投机动机。

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

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

浅谈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及对策

班级:09国贸(3)班姓名:沈凤芹学号:2009220115摘要: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则由兴起到鼎盛,在较长时期内,其也对我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有深刻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内外失衡格局:内部失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外部失衡则以双顺差为特征。

如何正确地借鉴凯恩斯理论来指导我国政府行为则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凯恩斯理论宏观经济政府调控一、关于凯恩斯理论的概述1、凯恩斯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自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其著名的《国富论》以来,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资本主义经济搅得沸沸扬扬,一度曾显得“光彩照人”。

西方经济学者把资本主义吹捧为一个“理想的社会”。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传统的古典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其理论体系中所假设的某些重要前提已经行不通了。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就是在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西方世界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人员大量失业的社会背景下,凯恩斯为了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的病症,寻求摆脱危机的措施,潜心于经济理论的研究。

凯恩斯主义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2、凯恩斯的基本理论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认为社会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提出必须由政府出面来干预和调节经济,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达到防止大量失业和经济危机的目的。

新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经济 发展的启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上世纪30年代以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 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主义 经济能够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遭遇了长期的经济失 调和严重的失业,凯恩斯认为这是经济紧缩导致的,因而 他极力攻击恢复先前的金本位制,认为此举会导致通货紧 缩及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失衡,从而使英国的出口品价格太 高,不利于竞争,而这正是英国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因 此,他主张政府采取通货管理政策,通过价格控制(通货 膨胀而非通货紧缩)来调整经济,这时,凯恩斯已开始有 点脱离传统经济学的路线。
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
一、非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和工资粘性) 非市场出清假设: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述调 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 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 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二、不完全性假设:主要指市场不完全和信息不完全。 三、理性预期假设:短期内形成的预期是适应性预期而不是理性预 期,由于市场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经济当事人的理性预期通常受 到约束,即这种预期是“近似理性预期”。 四、最大化假设:即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这个假设 使新凯恩斯主义具有微观经济基础。
双方谈判决定工资:在双方谈判模型中,由于没有一方占有绝对的 优势,根据双寡头垄断理论,工资的决定将在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与工会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和工人的最低保留工资之间摆动,这时 选择哪点作为工资水平是不确定的。问题是根据重复博弈的“可自 我执行的协议”理论,像工会和企业之间这种长期的不断重复的谈 判,应该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均衡解,但为什么会有无效率的就 业长期存在呢?用纳什(John Nash)谈判理论来进行分析,结果发 现双方谈判共同决定的工资,与工会单方面决定的工资有相同的结 果。这表明最优工资不受生产率的冲击的影响,企业在经济波动时, 主要考虑就业量的变动。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合同是有关工资的而 不是有关就业的呢?是因为企业对经济状态的了解要强于工人的了 解程度。因此,企业就有可能撒谎以获取好处。而一个关于工资的 合同能够促使企业说真话,关于就业的合同则更多地会刺激企业去 隐瞒真相。所以,由于工人是信息不对称的受害者,他们就要求与 企业签定有关就业方面的合同。

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与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

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与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

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与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一、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概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迅速崛起。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失业、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而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有时可以通过干预来提高整体经济状况,这一思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市场,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后世的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在各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

二、中国供给侧改革概述2015年以来,中国开始了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过剩产能、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减少政府对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改革思想与传统的需求侧政策相比,更加强调激发市场活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旨在解决产能过剩、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供给侧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路径,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对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通过调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目标。

其与中国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影响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而中国供给侧改革也强调通过财政政策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高生产效率,即通过财政政策来保障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顺利进行。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而中国供给侧改革也需要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的创新投资。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为中国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帮助中国政府更加有效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还在于其理论指导作用。

凯恩斯主义提出的需求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指导了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凯恩斯主义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

凯恩斯主义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

凯 恩斯 主义 是英 国经济 学家 凯恩斯 于上 世纪 3 0年代 提 出的应对 经济 危机 的重要 经济 思想 和政策 策略 , 解 它要 决 的是 在有 效需 求不 足 的情 况下 , 国家如 何通过 经济 政策 摆脱经 济危机 , 实现持续 发展 的问题 。因此 , 中国在 发展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过 程 中应该 积 极借 鉴 和 吸收 凯恩 斯应 对 经济危机 的基本思想 。 凯 恩斯主义理论 及其历 史作 用 凯恩斯 主义 的理 论体系 以就业理论 为核心 ,而 就业 理 论的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 就业 、 在《 利息和货币通论》 , 中 凯 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总供给价格与 总需求价格 的均衡 , 社会 的总就业水平取决于有效需求水平 , 而存在 失业 的主要原因 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 , 就达不到充分 那 就业 。 国民收入 是在较 高水平上实 现均衡还是 在较低水 平 上实现均衡要取决于有效需求 的大小 。由于 “ 际消费倾 向 边 递减 ”“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 ” 律的作用 , 和“ 等规 既 引起消费需求不足, 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 , 使得总需求小于 总供给 , 成有效需 求不足 , 了生产过剩 的经济危机 和 形 导致 失业 。凯恩斯 主义否定 了传 统经济 学认 为可 以保 证充分 就 业 的工资理论 , 为其 忽视了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 区别 , 认 货币工资具有刚性,仅靠工资政策是不可能维持充分就业 的。资本 主义社会 除了 自 失业 和摩擦性失业外 , 愿 还存在着 “ 自 失业”原 因就是有效 需求不足 。 非 愿 , 在刺激消 费需求方面 , 凯恩斯 主义 主张国家通过税 制 、 利率 和其它手段 对消费倾 向施加导 向性 影响 。在 刺激投 资 方 面, 凯恩斯认 为 , 主要是 国家投 资 , 投资 不能把决定 当前投 资量 的职责放 在私人手中 , 由国家负起投资 的责任 。 应该 凯恩斯主义 的 目标是 使国家达 到充 分就业 、 价格稳 定 、 经济 持续 均衡增 长和 国 际收支平 衡 。政府通 过经 济政 策 , 对 经济运行 施加 影 响 , 以减轻 经济 波动对 经济 造成 的不 良 影 响。 当经 济发 生衰 退时 , 应采 用扩 张 的财 政政 策和 政府 货 币政策把 经济 从萧 条 中解 救 出来 ; 当市 场经 济运行 过热 而 出现通货 膨胀 时 , 政府应 采用 紧缩性 的财政政 策 和货 币 政策 来冷却 过热 的经 济 , 抑制通 货膨 胀 。国家通 过采 用扩 张或 收缩 的宏观政 策来 调节 和控 制经 济 , 量避 免过度 的 尽 上下 波动 , 以获得稳定发 展 。 凯恩 斯主义客 观上反 映了现代化大 生产需要在 国家宏 观调控 和管理 的基础 上进行 。根 据世界 近几 十年 的发展历 史可以看到 , 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政府干预机制确实缓 和 了西方资本 主义 经济 危机 和矛盾 , 进 了战后 新兴工 业 促 化 国家和地 区 的经济腾 飞 。尽 管各 国情 况有所 不 同 , 这 但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

凯恩斯与哈耶克两种观点比较及启示提要本文通过对比凯恩斯与哈耶克的理论特点及主要经济理论,剖析了二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凯恩斯主义(一)凯恩斯的理论特点。

1、凯恩斯定律否定了萨伊定律及由此决定的就业理论。

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代替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自动均衡的假定,注重制度因素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失业和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

2、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为正常状态的假说,断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必须进行国家干预。

3、强调有效需求机制的决定作用,否认相对价格短期变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收入——支出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相抗衡。

(二)凯恩斯的主要经济理论1、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由于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充分就业的社会。

但是,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

(2)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论述,把分析的重点由供给转移到需求,把总需求函数视为决定就业量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有效需求原理实际上是一种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

2、工资和货币、物价理论。

(1)凯恩斯经济学主张,在货币工资不变,即采取刚性工资政策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就业。

(2)凯恩斯把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实际上是货币数量对工资单位和就业量影响之和。

3、经济周期理论。

(1)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投资乘数公式,由于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与边际消费倾向按同一方向变动,即消费倾向的数值越大,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越多。

(2)凯恩斯认为利息率的高低与流动偏好的强度成正比,与货币供给量成反比。

二、新自由主义——哈耶克(一)哈耶克的理论特点。

1、表现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高于一切,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甚至主张货币的发行也要“非国家化”。

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布莱恩·凯恩的主义,简称凯恩斯主义,是一种主张以产品实物为导向,崇尚“人民至上”宗旨的经济理论,在经济中被广泛应用。

随着金融危机,世界一些国家在经济思想上的转型,中国也在这方面开始重视凯恩斯主义,并加以运用。

首先,凯恩斯主义强调将着力点放在实物生产上,以强化经济的实力,以求达到满足市场需求,以提高社会生产率。

中国经济做法的一贯特点就是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不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以求制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产品,带动经济上升。

其次,凯恩斯主义提倡人民至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居民收入的增长,保证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

中国政府将“减贫”,“增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作为解决民生疾苦的首要政策,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调节热点社会问题,以求让每位公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最后,凯恩斯主义不能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要求政府对经济运行起到主导作用,并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反应,从而维护国家的经济环境。

中国政府在实施管理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时,强调市场机制的发挥,注重政府在事后监管中的重要性,制式完善市场秩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之,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围绕实物经济,注重民生福祉的发展,以及做适度监管的政府管理,才能让经济在有序发展的轨道上走向持续发展。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凯恩斯主义是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后,提出的一种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调控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于中国当前和过去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在现阶段面临着外需下降、内需不足的问题。

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可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可以通过采取财政政策来提升政府支出水平,并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失业问题。

中国当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提供职业培训等手段来刺激就业,并借此缓解失业压力。

中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凯恩斯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问题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调节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来实现社会公平和收入分配的目标。

中国当前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加大等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收入再分配,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借鉴,通过适当加大对富人的税收负担,减少富人的收入,增加对穷人的财政支出,提高穷人的收入,进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此外,凯恩斯主义还提出了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经济运行中,周期性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逆周期政策,即在经济低迷时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和投资;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避免经济过热。

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凯恩斯主义的时机原则对中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分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分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分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摘要:从美国萌芽、发展进而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

此前甚嚣尘上的新自由主义开始遭到怀疑和责难。

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以及政府政策主张再次被多国学者所提及。

其政策主张也成为各国政府大肆干预市场的理论依据。

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从2008年至今的发展情况来看,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本文通过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金融危机下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分析,解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并指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一、凯恩斯主义经济的核心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的出版奠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增加国内需求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即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就业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就业理论提出的起点就是有效需求理论,即通过有效需求带动就业的增长,因而激活整个经济的发展。

凯恩斯认为影响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人们的消费倾向,二是人们对未来预期收益的期望,三是消费者对货币灵活性的偏好。

凯恩斯经济理论在西方各国政府经济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凯恩斯经济政策观点,该经济政策的核心观点是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凯恩斯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达到理想状态,而且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比较快,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就业和生活标准无法达到生产技术本应该达到的水平。

二、金融危机下凯恩斯主义在各国救市政策中的运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波及到了很多国家。

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救市政策。

在各国的救市政策中,凯恩斯主义得到了充分体现。

1、美国。

从2007年次贷危机出现苗头到最后全面爆发,美国政府都在尽力采取措施应对危机。

2007年8月,美联储利用3天的时间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 亿美元;2008 年4月,美联储和美国国会再次联手向市场注入900 亿美元资金。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引言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其理论体系在20世纪经济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并且经历深刻转型的国家来说,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何在?二、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政府干预经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有效需求理论。

其中,政府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以实现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调节。

有效需求理论强调了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供给的作用。

三、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 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强调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国政府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上提供了重要参考。

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稳定。

2. 经济周期调节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周期性的波动。

在这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提供了对经济波动的理解和调节思路,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消费低迷等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3. 消费和投资的促进凯恩斯主义主张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对于我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导消费、促进投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政府干预经济、经济周期调节和有效需求管理等方面。

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适当吸收和借鉴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精髓,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当然,借鉴不等于照搬,我国在吸收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需要与自身国情相结合,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和政策执行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凯恩斯主义的借鉴意义。

五、参考资料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原理》,约翰•梅瑞2. 《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与经济学原理》,哈佛大学出版社3. 《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我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这是一篇以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为主题的文章,结合了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在我国经济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论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应用与启示

论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应用与启示

学院:税务学院姓名:杨吉如学号:010*******吉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流派作业使用对象:全院学生模块名称:公共选修课学分:2 考试形式:论文论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应用与启示内容摘要: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被公认为是欧洲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典经济学理论之一,其创造的价值以及留下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包括对当今的中国,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是一个具有高度宏观意义的问题,在此通过对我国政府采取的一些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分析,力图对凯恩斯主义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和概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有了成熟的经济理论相辅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政府干预,扩大职能,稳定市场,增加就业一.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经济思想及政策主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以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它诞生于“大萧条”时期,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根据。

(一)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他认为,资本主义未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又是三大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性偏好作用的结果。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收入和就业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总需求可分为两大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资本主义之所以出现失业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消费不足或投资不足所致。

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而作用,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达不到充分就业,从而出现“富裕中的穷困”的矛盾现象。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是指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体系,旨在通过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中国,凯恩斯主义思想对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影响:
1. 政府干预经济: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相对干预主义的政策,即通过计划经济和政府性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种做法与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倡导相符。

2. 经济刺激政策:在经济危机与疫情影响下,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类似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政策,例如地方政府债务扩大、基建投资和税收优惠等。

3. 对就业的重视:凯恩斯主义强调对就业的重视,因为创造就业机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外出务工农民工的支持等来促进就业。

4. 储蓄率与消费率的平衡:凯恩斯主义提倡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来缓解经济危机,并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支出。

在中国,政府也在努力调整储蓄率与消费率之间的平衡,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

总之,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但影响了政策制
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对外开放和自我调整能力的提升。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摘要:约翰·凯恩斯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和政策立足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分析,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运用财政、金融和货币手段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是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此,研究和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对于指导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凯恩斯就业投资宏观调控在任何市场经济社会,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又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的取向,市场机制必将完全取代传统的计划机制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当然需要市场,但我们也需要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百年历史验证了单靠发挥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繁荣,西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弱点,凯恩斯主义无疑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源泉。

那么,凯恩斯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凯恩斯主义”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1883—1964年)提出的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核心,包括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和扩大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一整套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通过“凯恩斯革命”对他所谓的“古典经济学”的变革而建立的。

早期的凯恩斯曾经是“古典经济学”的信奉者,他崇拜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自由放任”的政策能够确保“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发展。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矛盾,特别是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长期的大萧条,将“古典经济学”宣扬的“自由放任”和市场机制的乐观论调一扫而光。

浅析凯恩斯主义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启示

浅析凯恩斯主义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启示
求 水 平 , 有 政 府 有 可能 通 过 实施 有 效 的 经 济 政 策 , 对社 会 总 需 只 来
均衡 的论断 。这一 论 断对加 强政 府 的宏 观 经 济调 控 、 决 我 国 目前 出 解
现 的 经 济 问题 具 有 一 定 的 借 鉴 作 用 。
【 键 词 】 效 需 求 ; 大 基 本 心 理 因 素 ; 币政 策 观 关 有 三 货
浅析凯恩 斯主义及其对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 的启示
郭 杰
( 四川 大 学政 治 学 院 6 0 6 ) 1 0 4
【 摘 要 】 恩 斯 主 义 从 经 济 理 论 上 建 立 了 自 己独 立 的 体 系 , 社 会 的 凯 即
环 节 是利 率 : 币供 应 量 的 调 整 首 先 影 响 利 率 的升 降 , 货 然后 才 使 投
素 以及 货 币数 量 ; 币 政 策 观 。[ 货 1 ]


社会 的就 业 量 取 决 于 有 效 需 求
场 经 济 的宏 观 理 论 , 人 类 文 明 宝 库 中 的 一 颗 珍 珠 , 是 因此 , 对 我 它 国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实 践 中 出 现 的 一 些 问 题 特 别 是 宏 观 经 济 调 控
求进行刺 激 , 以提 高 社 会 有 效 需 求 , 同时 通 过 中央 银 行 推行 适 当 的
货 币政 策 , 加 货 币供 应 量 , 增 加 社 会 有 效 需 求 量 , 经 济 资 源 增 以 使 凯 恩 斯 主 义又 称 凯 恩 斯 主义 经 济 学 , 根 据 凯 恩 斯 的著 作 《 是 就
经 济 达 成 的不 良影 响 。
四 、 恩 斯 主 义 对 我 国宏 观 经 济调 控 的 借 鉴 作 用 凯 凯 恩 斯 主义 的理 论 主 张 和 政 策 思 想 立 足 于 对 社 会 经 济 总 量 的 分 析 , 眼 于 国 家 宏 观 经 济 的 发 展 , 而 成 为 宏 观 经 济 学 的 开 创 着 从

中国经济问题的现实反思--评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问题的现实反思--评凯恩斯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为了增加再次 , 我 国存在居 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的问题 。我国拥有世界上任何 国家都羡慕的 庞大 的市场 , 然而我 国的居民消费指数却一 直得不 到提高 。 经济的增长一 直依靠投资和 出口 拉动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小之又 小 。十七大以来 , 我 国一直力求增加消费带 动经济增长的 比重 ,由投资一 出 口型产业结 构向投资一 出口一 消费型产业结构转变。 然而 我 国消 费需求不 足是 因为像凯 恩斯经 济学 中的有 效需求不 足而产 生 的吗?我 国现阶 段并不像是经济萧条阶段生产过剩 、 通货紧 缩。 而是存在通货膨胀 问题 。由于市场开发 的力度不足 ,城乡居 民收入过低 , 而且收入 差距不 断扩大 , 高收人人群有钱但消 费倾 向 低, 低收入人群消费倾 向高但是没钱。国家 社会保 障体系和医疗体系不完善 , 居 民更加 倾 向于 储蓄 。所 以我 国应大力 开发 国内市 场, 促进居 民消费 。 二 、应 对存 在 问题 的对 策
经济实现 了 飞速的增长。但是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问题 :投资过分依赖政府 , 对外贸易遇到贸易壁垒 , 居 民消费水平无法有效提高,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模
型实现 困难,这些都严重阻碍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面对这一系列的经济问题,我 国经济的发展不应该继续过分依赖凯恩斯模式,而是应该放权于市场 , 使
G D P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发展 中国家拉动经 济增长 , 通过出 口 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出口 可以带动 国内相关产业的增长 , 改善和调整 相应 的产业结构 , 带动经济繁荣。但是在上 个世纪初期 , 我 国盲 目出 口 也造成 了一些列 资源 浪费问题 , 大批森林木材以及矿石原料 低价 出 口 给发达国家 ,虽然增加 了出口额 , 但是我 国要花 费更高 的价钱去 引进 国外通 过技术 加工我 国的原材 料而生 产 出的高科 技成 品。这不但不利于我国资源环境 的可持 续发展 , 更加不利于经济的增 长以及生产力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凯恩斯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领军人物;他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博学和聪明才智挽救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在当今经济学界他享有着与亚当·斯密同等的地位。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们分别找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两只手”,即:亚当·斯密将市场调节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凯恩斯的政府有限调控是“一直看得见的手”。

在凯恩斯之前,世界经济领域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天下,亚当·斯密被奉为西方经济学之鼻祖,其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几代经济人,在1929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国都坚信市场是万能的,所以在本国经济建设上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国内市场的自由,笃信政府只有在不干涉的条件下,本国的经济才会取得发展的教条。

但是经济自由化和市场不干预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有一些人对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质疑。

1933年罗斯福接任了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的几天后他就立即宣布实行“新政”;随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规范市场规则,整顿美国经济;其“新政”之新,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所以罗斯福是一反常理的,他违背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

但是不久以后新政就发挥了其威力,美国经济终于缓缓复苏,其经济政策也因此备受吹捧。

然而在经济学界罗斯福新政却拉开了凯恩斯革命的序曲。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界迅速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被历史称作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与我国现实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与我国现实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与我国现实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理论,对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即经济体中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不足以维持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

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在中国,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也存在,尤其是在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国内消费和投资疲软等因素的影响下。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实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并分析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政策。

1.投资增长放缓近年来,中国经济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制造业投资。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饱和,而新兴行业的投资增速也明显下滑。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中的投资需求不足,直接影响了整体的经济增长。

2.消费增速下滑中国经济的消费增速也明显下滑。

尽管中国有着庞大的中产阶级,但他们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一方面是受到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消费不足。

3.外部需求不足国际贸易战给中国外部需求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一旦外部需求下降,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外部需求不足也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一种表现。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建议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来看,有效需求不足的解决办法主要包括两种政策,一是货币政策,二是财政政策。

在中国的情况下,这些政策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以解决实际问题。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需求水平。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降低利率以鼓励更多的投资,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需要权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可盲目放开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则是通过政府的开支和税收政策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需求水平。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的投资开支,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等方式来刺激需求。

凯恩斯经济思想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指导

凯恩斯经济思想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指导

凯恩斯经济思想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指导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陷入了大范围的经济萧条之中。

面对经济下行,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政府开始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采取“双松”政策以保证经济的软着陆。

本文以凯恩斯主义发展史为切入点,并对我国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凯恩斯主义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由此引发对凯恩斯流派在实践中的思考。

标签:凯恩斯;宏观经济数据;金融危机一、背景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世界最发达的两大经济体--英国和美国先后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灾难,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衰退,凯恩斯经济流派就在此时萌芽。

凯恩斯主义学说与亚当斯密所主张的自由放任主义相悖,其核心的经济政策主张是政府干预论,具体表现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宽松财政政策以达到刺激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目的。

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目的是克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非充分就业的国民经济均衡,政府干预应当以需求管理为主,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需求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以便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流派指出,当个人消费需求以及社会总投资不足时,政府支出成为了社会总需求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此政府应通过举债的方式来扩大开支,而这部分增长的开支主要投入于基建工程项目,以此来实现充分就业,拉动内需。

此外,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应通过减税政策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提高企业生产和再投资的热情。

除了上述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政策以外,凯恩斯还提出了以施行宽松性的货币政策为主导,以此达到提高货币供应量和刺激投资的目的,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基本利率等。

凯恩斯以及其后继者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蓝图都是在沿着上述思路进行设计的。

二、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步入对新经济模式的探索,经济总量连续数年保持着9%的增速。

邓小平于1992年的南巡讲话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的高潮,但同时也导致经济过热,热钱不断流入,物价持续攀升。

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

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

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凯恩斯经济模型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被誉为“国王的经济学”,对于整体经济运行的稳定和政府干预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中国,凯恩斯经济模型的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

近年来,中国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股市震荡,这些事件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这些困难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和实施财政刺激来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有效降低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增长的稳定。

其次,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中积极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以内需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凯恩斯经济模型提供了支持,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增加公共支出和鼓励民间投资,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再次,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也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通过采取逆周期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波动,减轻经济风险。

凯恩斯经济模型提供了政策制定者可行的经济政策建议,帮助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例如,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税收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复苏。

然而,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复杂性,政府需要在应对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和需求的交互影响时保持准确预测和灵活控制。

其次,凯恩斯经济模型的实施需要政府具备强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节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监管,以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和资源错配的问题。

总的来说,凯恩斯经济模型在中国的运用对于经济发展、稳定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凯恩斯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领军人物;他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博学和聪明才智挽救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在当今经济学界他享有着与亚当·斯密同等的地位。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们分别找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两只手”,即:亚当·斯密将市场调节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凯恩斯的政府有限调控是“一直看得见的手”。

在凯恩斯之前,世界经济领域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天下,亚当·斯密被奉为西方经济学之鼻祖,其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几代经济人,在1929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国都坚信市场是万能的,所以在本国经济建设上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国内市场的自由,笃信政府只有在不干涉的条件下,本国的经济才会取得发展的教条。

但是经济自由化和市场不干预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有一些人对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质疑。

1933年罗斯福接任了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的几天后他就立即宣布实行“新政”;随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规范市场规则,整顿美国经济;其“新政”之新,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所以罗斯福是一反常理的,他违背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

但是不久以后新政就发挥了其威力,美国经济终于缓缓复苏,其经济政策也因此备受吹捧。

然而在经济学界罗斯福新政却拉开了凯恩斯革命的序曲。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界迅速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被历史称作凯恩斯革命。

以后凯恩斯理论更是席卷全球,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这场凯恩斯旋风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确立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此时的中国刚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出来,国家一贫如洗,物资极度匮乏;社会发展到了十字路口,国家须要面临第二次“革命”,但是中国
有没有具体可学习的对象,曾经的苏联模式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要“摸着石头过河”,国外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可以为我所用,即邓小平的经典名言: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中国须要创立一种自有模式,所以在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上,中国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的经济模式有着自己的特色,她既不同于欧美自由经济模式,又有别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国的经济力量由两部分组成,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上两种力量相辅相成,经济形式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所以这种结构就决定了经济力量的组成。

在经济思想上,中国党和政府并没有抛弃马列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在结合着本国特有模式的前提下,灵活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

于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上个世纪末,凯恩斯主义渐渐地被引入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实际操作,中国将凯恩斯主义与自己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凯恩斯模式。

无论承认与否,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各级政府和绝大部分官方经济学家,事实上都是凯恩斯主义者。

他们不相信市场经济有一种自发的力量达到充分就业,同时发挥出社会的潜在产出。

他们认为,中国的广大人民天然地存在着“需求不足”的倾向,即消费和私人投资的同时不足,必须以强势的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和政府指导下的国有企业投资来弥补。

此外,鉴于私人企业经常出现所谓“盲目性”的扩张,以发改委为首的计划机构不停地发布产业指导政策,试图消除产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以上绝大部分都符合凯恩斯主义的原理。

2008年11月公布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即便是凯恩斯本人复生,恐怕也很难想象规模更大的财政政策。

外界对这一刺激计划的疑虑,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提问:中国实行的政策真的符合凯恩斯主义吗?它是否仅仅披着凯恩斯主义的外衣,实则与凯恩斯的本义矛盾?这个答案可以在凯恩斯的不朽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找到:“社会越富有,其实际产量与可能产量之间的差别就越大,因而经济体制的弱点就暴露得更明显……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不仅消费的边际倾向较弱,而且由于它的资本积累较大,致使进一步投资的机会也变小,除非利率迅速下降。

”“每当我们靠增加投资来维持今天的均衡时,就会使明天的均衡更加困难。

只有预料日后的消费倾向将增加,今天消费
倾向的减少才符合公共利益。

”“预料不到的变化只有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挥出它对就业量的全部作用,这一点在分析经济周期时尤其重要……当资本品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要增加产量,就必须增加设备,而不能只在现有的生产设备上增雇劳动力。


虽然凯恩斯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会采取所谓“凯恩斯主义”的激进政策,但他在70年前已经指出,“凯恩斯主义”不能发展中国。

中国不是一个富裕社会,中国的消费倾向不足不是天然形成,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社会保障的不足造成的;中国并不缺乏投资机会,大量私人资本和外资仍然在寻找高利润的投资目标;中国从来只考虑用新的投资覆盖旧的投资,用下一次泡沫笼罩上一次泡沫,从来没有考虑这些投资能否在未来创造消费需求;最后,4万亿财政政策是一个“惊喜”,这就说明消费品行业没有做好准备,通货膨胀的风险极大,而消费品与资本品行业的比例失调可能加剧,使中国业已存在的顽疾更加严重。

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公共工程的建设似乎有一定道理。

但是不要忘记,私人部门实际可以吸纳的就业量远远大于目前的水平。

凯恩斯还指出,“通过持续投资来增加就业量”是不可取的,随着失业问题的减轻,政府应该减少公共工程的投资。

遗憾的是,我们的各级政府很难如此行动,这些公共工程能够在目前的危机中吸纳劳动力,也能够在经济复苏之后变本加厉地挤出私人投资,变成一种低效率的选择。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可靠,是一个广为争议的话题。

然而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凯恩斯主义不能发展中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爵士的整套经济学理论,都不是为中国这样的转型期的贫穷国家而设计的,他的以政府开支增加总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也不可能被中国这样的国家照搬。

恰恰相反,凯恩斯对财政政策和增加投资的缺点的批判,可以说句句都正中中国的软肋。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正走在他当年深感忧虑的道路上,这条道路将导致经济长期不均衡,充分就业长期无法实现,经济效率长期低下。

从凯恩斯本人的著作中,我们能够得出的最肯定的结论,就是中国绝不应该采取所谓的凯恩斯主义,作为经济指导方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