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规格种类

合集下载

硬盘分为哪些种类?服务器使用什么样的硬盘)

硬盘分为哪些种类?服务器使用什么样的硬盘)

2.磁头驱动机构 由音圈电机和磁头驱动小车组成,新型大容量硬盘还具有高效的防震动机构。高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对磁头进行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保证数据读写的可靠性。
3.盘片和主轴组件 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现在的盘片大都采用金属薄膜磁盘,这种金属薄膜较之软磁盘的不连续颗粒载体具有更高的记录密度,同时还具有高剩磁和高矫顽力的特点。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如轴瓦和驱动电机等。随着硬盘容量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主轴电机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有厂商开始采用精密机械工业的液态轴承电机技术。
4.前置控制电路 前置放大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磁头读取的信号微弱,将放大电路密封在腔体内可减少外来信号p;nbsp;   概括地说,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由于硬盘的结构比软盘复杂得多,所以它的格式化工作也比软盘要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统。
1、SCSI硬盘
目前计算机中最大的速度瓶颈来自于硬盘。受制于IDE接口的局限,IDE硬盘速度
的提高已趋于极限。SCSI硬盘的外观与普通硬盘基本一致,但现在SCSI硬盘的最高转速已达到了100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在6ms左右,数据传输率可达到160MB/S,尤为关键的是SCSI盘的CPU占有率非常低,在5%左右。这些都使得SCSI硬盘的性能比IDE硬盘有较大的提高。现在7200转的SCSI盘价位已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经济条件许可,选用SCSI盘将有效提高计算机整机性能。

硬盘种类速度介绍

硬盘种类速度介绍
什么样硬盘?你就根据节约钱来采购了,比如采购SAS做回写方案 一台至强CPU+服务器主板+8G内存+2个SAS盘2个企业级硬盘电源等一起价格
也就1万样子,既解决了无系统又解决了游戏还节约了6000元样子。如果想更节约钱50台我们上SATA 10K硬盘上3个,带50台是超流畅的,在挂
2个500G企业级盘做游戏,这样也节约了钱,节约在主板上和CPU内存上,因为SAS硬盘要SAS主板,而SAS主板一般要2000元左右而且还的上
HSSD盘一般都采用SATA接口方便用户主板使用接入,而大小规格上采用和移动
硬盘一样的2.5英寸,现在很多人都使用SSD 一个小容量的30G 40G等用来做无盘的读盘,因为SSD盘一般入门级平均读取速度可达250M/S ,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至少普通阵列卡组成的SATA盘还达不到此速度,所以不组RAID,既不单风险,安全又稳定,速度又快,不选择这样
串连方式,既一拖4接口线,或1拖8接口线,SCSI硬盘线和IDE线样子差不多。一拖4接口线就是一头接主板的SCSI接口,另一端拥有4
个SCSI接口能1线带4个硬盘。前几年的无盘服务器,游戏服务器很多人采用过此硬盘,想使用此硬盘必须购买主板集成SCSI接口的,一
般这样主板价格高达1000元以上,或采用插上SCSI扩展卡(RAID卡),这样才可以支持使用。所以该硬盘属于专用硬盘,普通主板是不
无盘服务器上很多人为了节约钱比如可以采用实惠价格入门级的S3200芯片服务器主板(1000来元);然后插上一张PCI-E/X接口的SAS卡
,既可实现使用SAS硬盘。在转速上SAS硬盘同样拥有10K和15K的,现在ST牌子出了最新产品7200转的SAS大容量硬盘。SAS硬盘也

IDE、SATA、SCSI、SAS、FC、SSD硬盘类型介绍

IDE、SATA、SCSI、SAS、FC、SSD硬盘类型介绍

IDE、SATA、SCSI、SAS、FC、SSD 硬盘类型介绍目前所能见到的硬盘接口类型主要有IDE、SATA、SCSI、SAS、FC等等。

IDE是俗称的并口,SATA是俗称的串口,这两种硬盘是个人电脑和低端服务器常见的硬盘。

SCSI是"小型计算机系统专用接口"的简称,SCSI硬盘就是采用这种接口的硬盘。

SAS就是串口的SCSI接口。

一般服务器硬盘采用这两类接口,其性能比上述两种硬盘要高,稳定性更强,但是价格高,容量小,噪音大。

FC 是光纤通道,和SCIS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

SSD也称作电子硬盘或者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的硬盘。

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

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

但其成本较高。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集成驱动器电子)的缩写,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这两个名词都有厂商在用,指的是相同的东西。

IDE的规格后来有所进步,而推出了EIDE(Enhanced IDE)的规格名称,而这个规格同时又被称为Fast ATA。

所不同的是Fast ATA是专指硬盘接口,而EIDE还制定了连接光盘等非硬盘产品的标准。

而这个连接非硬盘类的IDE标准,又称为ATAPI接口。

而之后再推出更快的接口,名称都只剩下ATA的字样,像是Ultra ATA、ATA/66、ATA/100等。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

硬盘的常见类型

硬盘的常见类型

硬盘的常见类型
硬盘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存储设备之一。

它可以将数据保存在磁性表面上,并在需要时快速访问这些数据。

在硬盘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硬盘,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硬盘类型。

1. 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是最早出现的硬盘类型,它使用磁性盘片和磁头来存储和读取数据。

这种硬盘通常被安装在计算机的内部,具有高容量和较慢的读写速度。

2.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一种使用闪存记忆芯片存储数据的硬盘。

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更快,更可靠,但容量相对较小。

3. NVMe硬盘
NVMe硬盘是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存储设备,它具有卓越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

这种硬盘通常被用于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中。

4. 外置硬盘
外置硬盘是一种可移动的硬盘,通常用于备份和存储数据。

它们可以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或闪存接口,也可以使用无线连接。

5. NAS硬盘
NAS硬盘是专门为网络存储设备设计的硬盘,具有低功耗和高可靠性。

这种硬盘通常用于家庭或企业网络存储中。

总之,不同类型的硬盘在性能、容量、可靠性和用途等方面存在差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硬盘类型。

硬盘分类

硬盘分类

硬盘的选购
铭牌
电源线接口 跳线 数据线接口
硬盘的选购
2) SATA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减小硬盘接口 的针脚数目,用4根电缆完成数据传输的所有工作 (第1针发出、2针接收、3针供电、4针地线)。对 于SATA接口,在电脑中连接两个硬盘时,两块硬 盘对电脑主机来说都是Master,没有主、从盘之分 ,这样可省了跳线的麻烦。 SATA接口的另一特点是支持SATA设备的热 插拔功能,而ATA接口不支持热插拔功能。
组装及维护
——硬盘
硬盘概述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 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 HDD,全名:温彻斯特
式硬盘)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存 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多个铝 制或玻璃制的碟片组成也是现 阶段计算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件之一。
硬盘发展

1956年9月,IBM的一个工程小组向世界展示 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 RAMAC( 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这套系统的总容量只有5MB, 共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
硬盘的选购
光 纤 通 道 接 口 硬 盘
硬盘的选购
5)USB接口硬盘
USB接口的硬盘,一般作为外置硬盘使用,USB接 口的硬盘有两部分组成:USB硬盘盒、硬盘。
硬盘的选购
5、硬盘容量 :一般以GB作为存储单位,但由于 存储换算原因,一般没有标称容量那么大(如80G硬 盘,实际容量只有76G左右) 6、RPM(转速):硬盘碟片转动的速度。现在 ATA硬盘一般为7,200转/分。SATA硬盘一般为10,000 转/分。转速越快,硬盘的速度就越快,但同时发热量 、噪音以及硬盘的寿命都会下降。 7、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磁头接到CPU读写指令 后,移动到指定磁道上并找到目标数据所花费的时间 。其单位是毫秒,值越小越好。

硬盘规格种类

硬盘规格种类

• SATA还采用低电压差分信号技术,数据传 输率和传送距离更远,而且信号电压从并 行ATA的5伏降低到了SATA的区区0.7伏, 这与低功耗和冷却的需求相一致。 SATA采用了点对点拓扑结构,而不是普遍 应用于并行ATA或SCSI技术的基于总线的 架构,所以SATA可以为每个连接设备提供 全部带宽,从而提高了总体性能。
IDE硬盘的传输模式
• • • • 有以下三种: PIO (Programmed I/O)模式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 Ultra DMA(简称UDMA)模式
• PIO (Programmed I/O)模式的最大弊端是 耗用极大量的CPU资源。以PIO模式运行的 IDE接口,数据传输率达3.3MB/s(PIO mode 0)-16.6MB/s(PIO mode 4)不等。 •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分为 Single-Word DMA及Multi-Word DMA两种。 Single-Word DMA模式的最高传输率达 8.33MB/s,Multi-Word DMA (Double Word)则可达16.66MB/s。 • DMA模式同PIO模式的最大区别是:DMA模 式并不用过分依赖CPU的指令而运行,可 达到节省处理器运行资源的效果。
原生SATA硬盘
• 这是真正的SATA硬盘,采用真正的SATA 控制器,而最新的SATAⅡ支持NCQ (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 列),这个技术允许硬盘对读/写命令重新 排序,允许硬盘根据哪一个功能最接近于 磁头当前所在的位置来执行。
注释:NCQ
• 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本地命令排队) 技术。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 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序实现 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 种性能制约。NCQ技术是SATAⅡ规范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SATAⅡ规范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 的技术。 只要硬盘是SATA2的硬盘,那么肯定支持 NCQ技术。但是NCQ不仅要硬盘支持,还需要主 板的支持.

机械硬盘的差别是什么

机械硬盘的差别是什么

机械硬盘的差别是什么随着使用需求的不断变化,现在除了常见的硬盘种类外,市场还多了两类硬盘,一类是NAS用网络存储硬盘,一类是监控级硬盘。

共同点是他们都需要支持7(天)某24(小时)的工作模式,这在设计中就有考虑,包括应对长时间高温的工作环境,不洁的工作场合。

不同的地方则是二者在性能、数据处理上有所差别。

当然,2.5英寸硬盘和3.5英寸硬盘也是区别之一,这么明显的区别小编就不再多说了。

结合这些规格差异,现在的硬盘也五花八门,小编也针对不同类型的硬盘产品给大家总结一下,看看你更需要哪类产品,一目了然。

普通硬盘高转速+高缓存+高容量,三高是组成普通家用硬盘的基本特点。

它们的设计初衷是5某8模式下工作,突出读写能力,尽可能提高机械硬盘性能,但是不支持长时间连续使用。

尤其是高规格的笔记本硬盘,超长时间的连续读写会极大耗损机械硬盘寿命,这一点务必了解清楚,经常用来当下载机的小伙伴们,挂机一段时间最好让硬盘“休息休息”。

另外,即便是同容量的普通硬盘,也会因为缓存差别、转速差别等等价格分成三六九等。

NAS硬盘NAS网络存储用的硬盘刚刚提到,它针对7某24小时应用设计,耐用性无故障时间都有良好表现,为了控制温度,转速不高,有趣的是为了平衡性能和功耗(发热),NAS类的硬盘多采用5900转/分的转速设计,属于异类了。

另外一点就是它特别优化了读写的校验能力,充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监控硬盘相比NAS网络存储硬盘,监控硬盘有一个特性和它正好相反——降低纠错能力,也就是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即便数据出现了错误,也不影响存储,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是关键。

这和它的工作要求有关:记录视频。

错误的数据最多损坏一小段视频,但是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视频的持续性,做到时长全覆盖。

另外就是监控硬盘支持恶劣工况使用,转速也不高,属于“吃苦耐劳”型产品。

总的来说,监控硬盘的转速低、容错率高,支持恶劣工作环境,不过它可不适合日常家用,尤其是对文件的存储非常不适合,可别贪便宜买监控硬盘用来存储文件哦!无论2.5英寸还是3.5英寸,目前都是通过转速、缓存大小、容量来做基本的规格区分,再附以使用方向的不同,进一步细化功能,只单纯讨论容量、价格去购买硬盘,是十分不明智的。

笔记本硬盘规格一样吗

笔记本硬盘规格一样吗

笔记本硬盘规格一样吗
笔记本硬盘规格一样吗?
不一样大。

有多种大小。

1、笔记本硬盘,多数是2.5寸的。

2、小型的笔记本,特别是富士通和索尼的一些特别小的本本,是1.8或1.2寸的小硬盘。

3、固态硬盘,还有msata和m.2接口的硬盘,大小都不一样。

即使同样是msata,还分为半高和全高。

看下图,大小不一样。

笔记本的接口类型:
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早期的笔记本的接口采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笔记本硬盘转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为一个阻碍笔记本电脑速度的瓶颈。

为此正如台式机的发展趋势,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运用到了笔记本硬盘上。

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接口的产品在提供了高达100mb/s最大传输率的同时还将cpu从数据流中解放了出来。

现在sata串口技术已在广泛使用在了台式机的硬盘中,目前在笔记本硬盘中也开始广泛应用serial ata接口技术,采用该接
口仅以四只针脚便能完成所有工作。

该技术重要之处在于可使接口驱动电路体积变得更加简洁,高达150mb/s的传输速度使厂商能更容易地制造出对处理器依赖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笔记本硬盘。

硬盘种类和接口类型、总线、协议

硬盘种类和接口类型、总线、协议

硬盘种类和接口类型、总线、协议
一、硬盘种类:按照材质分类
1、SSD-固态硬盘
2、HDD-机械硬盘,也称为传统硬盘
二、硬盘接口类型: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技术配置。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1、SATA接口类型是ATA-控制器技术的升级。

目前ATA又被称为PATA (Parallel ATA),并行ATA可以跟IDE-磁盘驱动器技术,接口通用。

2、SAS接口类型(Serial Attached SCSI),是SCSI的升级,串行SCSI
3、M.2接口类型是替代mSATA的新的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三、总线类型:M.2接口类型下,SATA总线类型(理论上6G带宽,实际极限约600M)和PCI-E总线类型(可以支持10Gbps的带宽),SATA硬盘中,数据会先从硬盘读取到内存,再将数据提取至CPU内部进行计算,计算后写入内存,存储至硬盘中;PCI-E则是数据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省去了内存调用硬盘的过程。

四、NVME协议:NVM Express(NVMe),称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
器接口规范(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是一个逻辑设备接口规范。

他是与AHCI类似的、基于设备逻辑接口的总线传输协议规范(相当于通讯协议中的应用层),用于访问通过PCI-Express(PCIe)总线附加的非易失性内存介质,目的在于充分利用PCI-E通道的低延时以及并行性。

常见的磁盘类型和型号

常见的磁盘类型和型号

常见的磁盘类型和型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盘也从最初的硬盘发展到了现在的各种类型和型号。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磁盘的种类和型号有时会让人感到困惑,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的磁盘类型和型号。

一、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磁盘类型。

它的特点是价格相对较低、存储容量较大,适合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文件。

机械硬盘可分为SATA、SAS、SCSI等不同的接口类型,其中SATA接口较为常见。

二、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一种使用闪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的硬盘,由于其具有高速读写、低功耗、无噪音等优点,因此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

目前固态硬盘的存储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价格也在逐渐降低。

三、外置硬盘
外置硬盘可以根据不同的接口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有USB、Thunderbolt、Firewire等接口。

外置硬盘可以方便地移动,适合于将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或者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四、NAS硬盘
NAS硬盘是专门为网络存储设计的硬盘,它不仅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读写能力,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实现多用户共享文件的功能。

NAS硬盘通常需要安装在NAS设备上使用。

五、光盘
光盘是一种使用激光读取数据的存储介质,常见的有CD、DVD、
Blu-ray等类型。

由于其容量相对较小,目前使用的越来越少,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仍然有其应用价值。

总之,不同类型和型号的磁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用户在选择磁盘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ssd的外形标准

ssd的外形标准

固态硬盘(SSD)拥有多种外形标准,每种都设计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接口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SSD外形标准:1. 2.5英寸SATA SSD:这是最常见的SSD外形之一,与传统的2.5英寸机械硬盘(HDD)尺寸兼容,使用SATA接口,适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

2. mSATA SSD:mini-SATA(mSATA)是一种较小的SSD接口,主要用于超极本和小型便携式设备。

它使用与SATA相同的信号协议,但尺寸更小。

3. M.2 SSD:M.2是一种紧凑的SSD形式因素,支持SATA和PCIe接口。

它支持NVMe协议,提供比传统SATA SSD更高的传输速度,常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和高性能桌面计算机。

4. U.2 SSD:U.2(先前称为SFF-8639)是一种外形与2.5英寸SATA SSD类似的接口,支持PCIe 和NVMe,主要用于高性能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

5. PCIe卡式SSD:这些SSD安装在PCI Express(PCIe)插槽中,通常用于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

它们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但比其他形式因素的SSD更大、更昂贵。

6. EDSFF(企业和数据中心SSD 外形尺寸):Enterprise and Data Center SSD Form Factor (EDSFF)是专为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应用设计的一系列外形标准。

它包括E1.S、E1.L和E3.S等规格,旨在支持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好的热管理。

7. CFast和CFexpress卡:CFast和CFexpress是CompactFlash协会定义的卡式存储标准,常用于专业摄影、视频制作和嵌入式系统。

CFexpress是CFast的继任者,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每种外形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选择哪种标准取决于设备的设计和性能需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SSD外形标准可能会出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计算机各硬盘概念及参数

计算机各硬盘概念及参数

计算机各硬盘概念及参数
硬盘是计算机中的一种外部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

以下是硬盘的
概念及参数:
1.容量:硬盘的容量是指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通常以GB或TB为
单位。

2.转速:硬盘的转速指硬盘盘片每分钟转动的圈数,通常以5400、7200、10000或15000转/分为常见转速。

3.缓存:硬盘中的缓存是一个高速缓存,用于加快硬盘的读写速度,
通常以8MB、16MB、32MB、64MB等大小为常见缓存容量。

4.接口类型:硬盘的接口类型决定了硬盘与计算机主板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接口类型有IDE、SATA、SCSI和SAS等。

5.磁头数量:硬盘的读写磁头数量决定了硬盘的读写速度,通常以一
个或多个磁头为常见数量。

6.传输速率:硬盘的传输速率是指硬盘将数据输送到计算机的速度,
一般以MB/s为单位。

7.坏道率:硬盘的坏道率是指硬盘可能出现坏道的概率,通常以百分
比表示。

8.声音:硬盘的声音是指硬盘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通常以分贝为单位。

9.寿命:硬盘的寿命是指硬盘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预期寿命,通常以
小时为单位。

电脑硬盘普遍知识大全

电脑硬盘普遍知识大全

电脑硬盘普遍知识大全错过会懊悔的固态硬盘知识大普及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固态硬盘有三种接口:SATA(其中后面的数字2或者3代表着代数,但接口是一样的,区别就是速度上的,新电脑一般都配备sata3的口),Msata和M.2(有的媒体又称之为NGFF,有全高和半高之分)。

1接口简介SATA接口首先是通用性最强的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全系机型都可用只不过有的需要拆了机械硬盘(如T47、M41系列),有的可以把机械硬盘放在光驱位(F57、T57、M70系列、M530B、M51系列、P__780系列等)。

Msata接口接下来便是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适用于M41系列、M51系列、T47系列(没列出的系列建议自行查阅产品说明书了解相关接口)。

注意和M.2接口的半高固态区分开。

M.2接口最后登场的便是M.2接口的固态硬盘,之前有提过它分为半高和全高形态,机械师的产品据我所知根本都是适合全高形态的固态硬盘。

该接口类型适合F57、T57、M700S、P__780。

2固态硬盘优点固态硬盘分为闪存类和DRAM类,由于后者主要应用于工作站与效劳器等专业类的设备上。

咱们笔记本电脑用的就是闪存类,它的优点是采用闪存介质来进行存储,可以实现快速读写,假设同样配置的电脑一个配备了固态而另一个只有机械硬盘的话那么开机速度、软件读写速度都会有很大差异(至于开机速度问题,每款软件的逻辑不一样误差自然也会存在)。

由于构造的原因,固态硬盘没有采用磁道存储方式,所以硬盘坏道的故障在固态上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同时也带了相对于传统机械硬盘,固态的耐摔程度也会有所提高,数据不会因为意外跌落(仅限于正常使用时无意间滑落,其它极端情况不考虑)而丧失。

此外还有低功耗、零噪音的优点。

3固态硬盘缺点首先是固态的本钱很高,以1T的容量为例,传统机械硬盘300-400元就可以拿下,而固态约2022+的预算才可以拿下,贵一点的3000以上。

然后可重复擦写次数相较于机械硬盘比拟少,大约有3000-次(后续随着技术的开展还会有提升),不过也不必太担忧,因为可能你的电脑还没用完擦写次数这个电脑就淘汰了,所以根据实际不必要太过纠结它的写入次数。

机械硬盘的差别是什么

机械硬盘的差别是什么

机械硬盘的差别是什么机械硬盘的差异硬盘除了容量和大小,在其他地方可做的〔文章〕特别多,〔总结〕一下主要分成这么几个部分需要大家留意:1.缓存大小目前缓存大小依次为256MB、128MB、64MB、32MB、16MB、8MB。

其中,3.5英寸的机械硬盘,也就是〔台式机〕用的硬盘,缓存起跳规格为64MB,最高256MB,其中4TB以上规格多采纳128MB、256MB 的缓存,3TB以下多为64MB、128MB规格;2.5英寸机械硬盘,也就是〔笔记本〕硬盘,缓存最低的是8MB,最高为128MB。

可别小看硬盘的这点缓存,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

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假如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2.转速凹凸差异目前主流的机械硬盘转速,主要分成5400转/分、5900转/分和7200转/分,其中无论2.5英寸还是3.5英寸硬盘都有5400转/分和7200转/分的转速产品,5900转/分的转速产品只在3.5英寸的机械硬盘上消失,主要是NAS存储类硬盘使用。

硬盘转速的凹凸很大程度上确定着硬盘的读写性能和发热程度。

值得留意的是,7200转/分的高速硬盘不代表硬盘的肯定性能全面秒杀5400转/分的硬盘,高转速主要的性能优势表达在随机读写力量上,连续读写力量差距很小(同规格不同转速)3.盘片/磁头数量硬盘主要是伺服电路、掌握芯片、马达+磁头臂和磁盘盘片组成,其中盘片和磁头臂数量的多少是确定硬盘容量的根本。

盘片越多,所需要的磁头也就越多(一般一盘片对应两个磁头,正反面读写),容量也越大。

同时,更多的机械结构意味着潜在故障几率上升。

怎么样在恒定的空间内放置更多的磁盘盘片+磁头臂,还有如何增加磁盘盘片密度,始终以来都是硬盘厂商最关注的事情。

硬盘的基本知识

硬盘的基本知识

硬盘的基本知识
硬盘的基本知识包括:
1.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主要是用来储存数据文件的,软件、游戏、图片、资料、系统等文件都是保存在硬盘中的。

2.硬盘分类:目前主流硬盘有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两种类型。

3.硬盘的基本参数:容量、转速、平均访问时间、传输速率、缓存等。

4.主流品牌:机械硬盘品牌有希捷、西部数据、日立、东芝、三星等;固态硬盘品牌有三星、金士顿、浦科特、影驰、闪迪、Intel等。

5.硬盘的保养方式:读写忌断电、保持良好的环境、防止受震动、减少频繁操作、定期整理碎片、稳定的电源供应、不要强制关机。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硬盘是电脑缺一不可的硬件之一,在电脑中起着存储的作用。

目前DIY装机在选购的硬盘时候,一般固态硬盘是目前装机首选,而机械硬盘多数作为存储盘使用。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硬盘的参数知识大全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硬盘的接口类型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

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1.IDE硬盘接口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是用传统的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盘接口SATA,全称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II的接口速度为375MB/s,而新的SATA-III标准可达到750MB/s的传输速度。

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内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3.SCSI硬盘接口SCSI,全称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Fiber-Channel (光纤通道),接口型式也多种多样。

SCSI 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盘更加昂贵。

4.SAS硬盘接口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

硬盘的分类标准

硬盘的分类标准

硬盘的分类标准
一、硬盘的分类
1. 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是最常见的硬盘类型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磁转换原理实现的。

它由一个或几个表面镀有磁性物质的盘片、盘片两面的磁头和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磁头将数据写入或读取出来。

机械硬盘的储存容量大,稳定性高,适合做仓库盘,但读取写入性能较低。

2.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也是我们常见的硬盘类型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数据读写速度快,相比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速度要快得多,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处理大型文件时。

固态硬盘分为SATA接口和M2接口,前者用于老电脑升级,后者速度极快体积小,但价格较贵。

3. 混合硬盘
混合硬盘是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结合体,既有机械硬盘的储存容量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又具备固态硬盘的速度快的优点。

它结合了磁性硬盘的低成本和固态硬盘的高性能,可以同时实现大容量和高速读写的需求。

回答完毕。

笔记本硬盘盒通用吗

笔记本硬盘盒通用吗

笔记本硬盘盒通用吗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那么,你们知道笔记本的硬盘盒是通用的吗?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笔记本硬盘盒通用吗的内容,欢迎阅读!笔记本硬盘盒通用吗?不通用,现阶段笔记本硬盘的规格有两种:1.8英寸和2.5英寸,只有相同规格的硬盘才可以通用。

硬盘是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分为三种: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

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

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

硬盘盒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经常遇到以GB为单位的大容量数据交换,面对这样大块头的数据,硬盘无疑是最佳的载体,然而普通硬盘是安装在机箱中,并且安装了操作系统,因此不易于移动。

硬盘盒的作用就是对一块硬盘起到物理保护作用,同时使用便于移动的连接方式,实现移动硬盘的作用。

硬盘盒在保护硬盘方面需要一定的坚固程度,并且有抗震和防滑的功效,体积不能太大。

硬盘盒还需要带有便于和计算机连接的方式,因此外置硬盘盒基本都使用USB接口,相比之下内置硬盘盒比较少见。

由于硬盘的种类也比较多,因此硬盘盒也有很多相应的种类,比如使用台式机硬盘的硬盘盒通常需要额外的电源,而使用笔记本硬盘的硬盘盒通常不需要等。

硬盘盒按接口分类:USB3.0。

并行接口(打印口)的硬盘盒是最早出现的硬盘盒,根据其模式的不同,又可细分为ECP、EPP、SPP三种,其中,EPP、ECP 为高速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其数据传输率都较低。

另外,由于并口不能提供电源,所以采用并口连接的硬盘盒需要独立的开关电源。

并口也不具备即插即用能力。

尽管并行接口的移动硬盘盒价格较为便宜,但基于上述原因,此类接口的移动硬盘盒已趋于淘汰。

USB接口的移动硬盘盒是的主流产品,其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在Windows Me/2000/XP下无须安装驱动程序即可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6MB/S 16.6M B/S
Ultra DMA 0,1,2
33.3MB/ S
Ultra 5
100MB/ S
40 pin 40pin
40 pin 40/80 pin
80 pin 80 pin
1994 1996
1997 1998 2000 2001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 6. 全程寻道时间(Full Stroke seek Time) • 7.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 8.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 9. 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
硬盘不同的规格种类及其区别
发展趋势
硬盘性能指标
• 1.硬盘的转速(Spindle Speed) • 2.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DTR • 3.硬盘缓存 •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 5.柱面切换时间(也称磁道切换时间,Cylinder Switch
原生SATA硬盘
• 这是真正的SATA硬盘,采用真正的SATA控 制器,而最新的SATAⅡ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这 个技术允许硬盘对读/写命令重新排序,允 许硬盘根据哪一个功能最接近于磁头当前 所在的位置来执行。
注释:NCQ
• 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本地命令排队) 技术。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 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序实现 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 种性能制约。NCQ技术是SATAⅡ规范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SATAⅡ规范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 的技术。 只要硬盘是SATA2的硬盘,那么肯定支持 NCQ技术。但是NCQ不仅要硬盘支持,还需要主 板的支持.
SATAII接口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 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 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 (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 列)等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 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即(Enhanced Small Drive Interface)接 口
IDE硬盘的传输模式
• 有以下三种: • PIO (Programmed I/O)模式 •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 • Ultra DMA(简称UDMA)模式
• PIO (Programmed I/O)模式的最大弊端是 耗用极大量的CPU资源。以PIO模式运行的 IDE接口,数据传输率达3.3MB/s(PIO mode 0)-16.6MB/s(PIO mode 4)不等。
IDE接口的优缺点
• ATA接口优点: <> 价格低廉 <> 兼容性非常好 ATA接口缺点: <> 速度慢 <> 只能内置使用 <> 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
• IDE与SATA硬盘连接对比
SATA
• SATA硬盘采用串行传输技术,分为第一代 SATA和第二代SATA2,其中SATA2可以达 到3Gbps,速度比IDE快多了。 目前情况下,SATA硬盘分为原生和桥 接两种
Ultra DMA 6
133MB/ S 80 pin 2002
俗称
ATA/IDE ATA/IDE
ATA/ID UltraDM UltraDM UltraDM UltraDM
E
A/33
A/66 、 A/100 、 A/133 、
ATA/66 ATA/100 ATA/133
ATA接口
• ST-506/412接口 • ESDI接口:
UDMA
• Ultra DMA模式(简称UDMA)是Ultra ATA制 式下所引用的一个标准,以16-bit MultiWord DMA模式作为基准。UDMA其中一个 优点是它除了拥有DMA模式的优点外,更 应用了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技 术,加强了资料在传送过程中侦错及除错 方面的效能。将取代 PIO和DMA.
•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分为 Single-Word DMA及Multi-Word DMA两种。 Single-Word DMA模式的最高传输率达 8.33MB/s,Multi-Word DMA (Double Word) 则可达16.66MB/s。
• DMA模式同PIO模式的最大区别是:DMA模 式并不用过分依赖CPU的指令而运行,可 达到节省处理器运行资源的效果。
• UDMA模式就全以16-bit Multi-Word DMA 模式作为基准。UDMA其中一个优点是它除 已拥有DMA模式的优点外,更应用了CRC
技术,加强了资料在传送过程中侦错及除 错方面的效能。能完全向下兼容旧式ATA装 置。自Ultra ATA标准推行以来,其接口便 应用了DDR (Double Data Rate) 技术将传 输的速度提升了一倍,目前已发展到Ultra ATA/133了,其传输速度高达133MB/秒。
硬盘的类型
• 目前有好几种: • IDE(ATA)硬盘 • SATA硬盘 • SCSI硬盘 • SAS硬盘 • SSD硬盘
IDE
• IDE硬盘也叫ATA硬盘,是采用并行传输技术的硬 盘。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 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 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 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 可靠性得到了增强。 IDE硬盘的接口类型:ATA-1(IDE) 、ATA-2 (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 、Ultra DMA
ATA规格表 规格 ATA-1
ATA-2
ATA-3 ATA-4 ATA-5 ATA-6 ATA-7
最大支 援模式
最大传 输速度 使用排 线 年代
PIO Mode 0,1,2
DMA Mode 0,1,2
Multiwor d0
3.3MB/S
PIO Mode 與ATA-
3,4
2相同
Multiword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