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9 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9 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0563659f783e0912a3162a40.png)
9 美丽的颜色1.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一、新课导入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 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
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钦佩。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居里夫人的传记《居里夫人传》的节选。
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记述居里夫妇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目标导学二:走进文本,感受人格魅力(一)学习第一部分1.朗读第1 段,说说第1 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总领下文,“艰苦而微妙的快乐”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朗读2-6 自然段,圈划出文中表现条件简陋艰苦的词句和居里夫人对此所持的看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棚屋的破旧,夏天“燥热”,冬天“冻僵”,可见“工作环境”“”恶劣”;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可见“工作设备”“简陋”。
这就是当时的“工作条件”,这些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忱和坚毅执著的品质。
对那段艰苦的岁月,居里夫人的评价:英勇时期。
(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思考居里夫人负责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在文中找出对这份工作的描写的语句。
明确:语句:男子的职务、反自然穿旧工作服,头发被吹得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离析极小的含量的物质,从大量混合杂质中分离炼制……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年这些语句写出了当时的工作繁重、辛苦,会影响外在形象和健康。
2.在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做着如此困难的工作,居里夫人怎么说?她的感觉是什么?明确:(1)面对这样的工作条件与工作强度,居里夫人却说:“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f9b9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e.png)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上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文质兼美的传记作品,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能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3、通过圈画、研读关键词句,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4、研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研读课文,结合链接资料,多角度探究居里夫人的人生境界。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一猜:她是谁?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设置意图】竞猜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知晓美丽故事在《美丽的颜色》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生成:居里夫妇在娄蒙路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出镭。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美丽"关键词,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创设情境,明确探究任务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我校将举办科学伟人主题馆。
居里夫人是世界公认的卓越科学家,她的主题馆将分三个展厅,为别是“艰难的玛丽”、“美丽的玛丽"、“快乐的玛丽”。
请你阅读《美丽的颜色》,完成玛丽居里馆的布置。
【设置意图】创设情境任务,明确探究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活动探究,研读课文(一)活动探究:探索“艰难"的形态。
1、展示情境任务:第一展厅“艰难的玛丽”计划展示娄蒙路棚屋的模型。
它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居里夫妇生活的中心。
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为这个棚屋拟写一段解说词,并作现场展示。
参考开头:大家好,欢迎来到娄蒙路的棚屋!它是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实验室。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公开课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3467c102cc58bd63086bd00.png)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伍贞琪一、导入欣赏下列图片师:同学们好!今天先跟着伍老师看几幅有趣的图片(鸟、蝴蝶、流沙逐一分析)大家看看这几幅图片美不美?生:美!师:想问问大家觉得哪里美呢?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记忆中,颜色总是变幻多彩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即将要学习的《美丽的颜色》,去感受艾芙居里笔下的美丽颜色。
二、新课讲授(一)初读课文,感知人物情感师:通过预习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图片上是谁?大家发现没有,老师一直在强调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的题目也叫《美丽的颜色》,请问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带着这个问题预习课文三分钟,并用笔标记出来。
请学生回答:一共出现了三次(18自然段,21自然段,22自然段)师:自由朗读文章出现“美丽的颜色”的相关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情感,然后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
第一次出现“美丽的颜色”出示对话师:①(女生)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好奇师:②(男生)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师:③(男生)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期待和理解师:④(男生)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师:你读得很仔细!关注到了标点。
是啊!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第二次出现“美丽的颜色”出示对话师:⑤(全部)好的,刚刚玛丽读完了,想再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你们听出了什么?期待、激动、坚信师:⑥她为什么激动?因为她心里已经有数了。
师:因为她问她的丈夫“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说明她已经预料到奇迹要发生了。
读出了言外之意,很好!总之,一句话,就是玛丽已经确信他们的孩子马上要降生了,就在今夜!居里夫妇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一起朗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重读了“不只…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
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生: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5151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0.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课文解析《美丽的颜色》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生活的记忆"“重要的他人”,《美丽的颜色》所写的是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合作科研,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令读者既感受到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艰辛,更为居里夫人坚韧、乐观、淡泊的人格所感染。
了解居里夫人这位在科学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拥有坚强意志的伟大女性,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这一单元的文体为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次女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是一篇典型的传记,具有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的特点。
同时,它也是一篇特殊的传记,作者作为传主的女儿,她们之间的特殊关系让这篇传记在平实客观的记叙中,洋溢着一份诗意、温情的色彩。
作者记述的既是一位伟大的充满人格魅力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让自己崇拜的母亲。
文章的语言,很多语句如诗一般优美,又自然流露出敬仰、爱戴之情。
传记强调真实性,但并非简单的实录,而是非常重视叙事的技巧,要通过叙事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本文作为传记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叙事和引用来刻画居里夫人这一形象。
作者没有过多地描写科研过程和方法——非专业的读者是很难弄懂那些实验过程和方法的。
作者将这些一笔带过,只是简单介绍了工作程序,着力表现的是居里夫妇尤其是居里夫人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和品格。
作者不做任何渲染、铺陈,只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推出一个个“镜头",令读者仿佛见证了在那简陋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
作者如实地记录,却少了份沉重,多了份幽默,表现出这份经历的“艰苦而又快乐”。
提炼镭的过程是艰辛无比的,作者没有过多表现具体的细节,而是充满深情地诉说,着力表现居里夫妇之间的“柔情"和“智力上的热情”,突出他们“独特的专心景况",及“热切的好奇心”,令人感受到在漫长的提炼过程中,科学家的那份宁静和坚守。
9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df4e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0.png)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3、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悟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之情和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朗读法、跳读、引导法、讨论交流法、批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
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就像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居里人的世界,去感受她那伟大而美丽的灵魂。
(板书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2.积累字词简陋(ló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踱步(duò) 镭(léi)沥青(lì)骤雨(zhóu)荧光(yínɡ)轮廓(kuó)钋(pō)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标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说一说它们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1、学生按要求先自学2、展示交流预设: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39ed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7.png)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一、导入新课展示,知道这是谁吗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能得到爱因斯坦如此赞誉,那她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起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中。
二、猜想题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都已读过文章,你对这个题目有什么猜想呢美丽的颜色是什么颜色评: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谁能帮助他回答这个问题有同学说在文章中是指镭的颜色。
这位同学觉得还不够。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同学们同意不同意总结:这样我们就知道标题《美丽的颜色》既指镭的颜色又指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美好品质,请同学们把它记在题目旁边。
三、寻找美丽的颜色还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说这个颜色是美丽的所以他这个问题,就关系到什么问题啦居里夫人究竟有哪些精神品质我们讲精神品质,往往喜欢用四个字来表述。
说说看,课文读完了,你觉得居里夫人都有哪些精神品质每个同学只能说一个。
请把它记在课本上。
好了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我们的发现,生齐读。
板书:美——人格这些都是我们在课文中读出来的居里夫人美好的品质。
所以这些词语加起来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美丽的颜色,居里夫人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在什么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板书:典型事件。
在刚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很有收获。
四、关注文体,继续寻找美丽的颜色同学们,我们读课文,还要关注到文体。
那《美丽的颜色》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名人传记。
课下注释1。
名人传记,我们要读它的什么故事。
从故事中学习他的精神,来为我们未来的路汲取人生的营养、树立人生的标杆。
这个传记在全球影响巨大,翻译成20多种文字,除了居里夫人的思想境界和她的感人事迹从外,我想一定也跟创作者艾英居里的写法有关,作者在写法上,是怎样为文章增添这美丽颜色的塑造美丽的形象也离不开美丽的语言。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6d16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9.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其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技巧。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调色板、水彩颜料、画纸、画笔、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PPT中的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
2. 演示:教师展示调色板,向幼儿讲解颜色混合的基本技巧,并现场演示。
3. 实践: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自行尝试颜色混合,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 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并发挥想象力。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发现颜色的美丽。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4. 教师应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混合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颜色混合技巧的掌握。
2. 关注幼儿在创作中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评价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以便进行改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颜色的变化。
2. 开展颜色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3. 邀请艺术家或专业讲师进行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颜色的知识。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幼儿的需求。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c4c8b6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9.png)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居里夫妇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领略他们的科学精神,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者在传记中的感情投入。
理解“美丽的颜色"的深刻内涵;学习居里夫妇热衷科学事业,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自读课文,了解本文“叙述与引用结合”的独特写法,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2、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教学方法:复述法自主探究法圈点勾画法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艾芙·居里(1904-2007),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给予她巨大的影响。
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背景介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3、居里夫人《我的信念》“我的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案(公开课)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ad08cfc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4.png)
9.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大量引用传主的信札和日记中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导学案、课件导入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
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课堂活动设计学案及答案预学展示【资料检索】1.关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2.作者与作品艾芙·居里: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传》是她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语言积累】3.先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将列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炽(chì)热荧(yíng)光踱(duó)步猝(cù)至气氛(fēn)沉淀(diàn)沥.(lì)青筋(jīn)疲力尽简lòu(陋) zào(燥)热冻jiānɡ(僵)幼zhì(稚)轮kuò(廓)窒息(zhì)吹xū(嘘) zhòu(骤)雨4.先查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再选出使用不正确的一项(D)A.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38df9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4.png)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居里夫人的相关常识,把握本文作为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
了解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体会二人在此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
理解文题的双层含义。
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刻苦钻研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从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中体会其间的艰辛与快乐。
【教学难点】理解文题“美丽的颜色"的双层含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点拨法学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工具】《美丽的颜色》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领航1. 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外阅读,说说从对联中读出哪些有关居里夫人的信息。
天道酬勤,荣膺夫妻母女三诺奖厚德载物,永攀物理化学两高峰2. 文体介绍:人物传记(回忆旧知: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人物传记: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特点:内容真实、事例典型等。
预习反馈字词检测zào热()炽热()沥青()铀矿()骤雨()猝然()窒息()吹嘘()筋疲力尽()镭()钋()酸渍()咽喉()轮廓()点拨: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大多在注释中标明。
注释作为助读材料,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注释是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重要技巧之一。
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___的过程。
(填入原文中的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目标任务一:感受科学探索的艰苦细读课文,思考: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苦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相关内容圈点批注,并进行归纳概括。
(先个人探究,后小组合作分担回答)在文中,有个独立成段的修辞句,请把它找出来并赏析其作用。
从居里夫妇的艰苦努力中感悟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目标任务二:体会“微妙的快乐”同桌间进行采访问答,找出居里夫人工作中的快乐所在。
提醒:一人扮演记者,一人扮演居里夫人,后者回答时应使用第一人称。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2e123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1.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颜色,培养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2. 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物品,如气球、花朵等。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颜色鲜艳的物品,如气球、花朵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颜色。
二、颜色认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颜色概念,如红、橙、黄、绿、蓝等,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这些颜色物品,加深对颜色的认知。
三、绘画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彩笔在彩色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示例,如太阳、花朵、小鸟等,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品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让学生互相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五、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学总结:本次公开课通过展示颜色鲜艳的物品,引导学生感知和认知颜色,培养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中,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色彩探索游戏(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个色彩轮,将基本颜色和它们混合后的颜色展示给学生。
2. 邀请学生参与色彩探索游戏,通过旋转色彩轮,观察和描述不同颜色混合后的效果。
3. 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颜色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9《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9《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58b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0.png)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体会居里夫人提炼镭过程的乐与苦。
2.反复品读并批注,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体会居里夫人提炼镭过程的乐与苦。
教学难点:反复品读并批注,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创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任务:“名人传记全集"公众号专栏“名人传记”邀请你做栏目小编,请你利用对居里夫人的了解,编写推文介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化身小编,带着任务细读文本,能更好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任务驱动任务一:挑选推文配图,关注“环境"问题:居里夫妇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展开工作的?先进行独学,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
独学要求:找出课文中描写实验环境的具体句子,确定图片内容。
小组合作要求:组内讨论补充描写实验环境的句子,确定推文图片张数。
任务二、创设名人访谈,品味“语言”问题1:在这样简陋艰苦的实验条件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居里夫妇的态度如何?(请同学们在第5——14段中找出具体有关居里夫妇在工作态度方面的表现。
)预设:……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精神品质:忘我奉献、献身科学、信念坚定、勇于挑战问题2:作为“名人传记"专栏的小编,你受邀参加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典礼现场,并获得了现场提问环节,作为记者的你如何采访居里夫人呢?(角色扮演)(提示:可从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入手)预设:采访1:我们发现您二位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二位一路走来的?采访2:对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你们目前的心态如何?怎么看待这个奖项?……任务三:书写动人文案,感悟“精神”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核心素养】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604d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3.png)
【核心素养】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平凡的世界",语文要素是“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表现了她对科学的坚守与乐观的态度。
文章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居里夫人的敬意和赞美。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人物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距较远,学生可能会对文中的一些科学知识和人物情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教学目标】1.语言运用: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居里夫人的人物形象,学生能够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3.审美创造:通过欣赏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学生能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4.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和人文精神,学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2. 分析居里夫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科学知识和人物情感。
2. 探究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和人格魅力。
【教法学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生字、词汇和语法规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问答法:通过提问和解答,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过程和逻辑关系。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理解,提高其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居里夫人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提高其分析和批判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实验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科学实验的过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8e42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a.png)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力。
【教学难点】感知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及居里夫人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
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对于居里夫人的事迹,你和同学异常好奇,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何样的环境里提取镭的?所以你们决定对居里夫人来一次专题探索,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完成以下任务来一探究竟!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并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勾画相关句子。
明确:如:1段“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段: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
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
第二单元9美丽的颜色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二单元9美丽的颜色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337c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0.png)
答案 C “吹嘘”在句中是“夸大地宣扬”意思。
第19页
2.选择恰当短语填空。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脸都转向
,转向
,转向
,转向
!
A.这射线神秘起源 B.镭
Hale Waihona Puke C.他们镭 D.这些微光答案 D A B C 解析 结合语境分析,第一个空格与“黑暗”照应,应选择D项。第二个
空格探究起源,应选择A项。第三个空格说明观察对象,应选择B项。
第28页
2.(2019广东梅州梅江试验中学第一次月考,5,★★☆)请从下面这则新 闻中提取主要信息。(不超出10个字)(4分) 据新华社年6月9日电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大大小 小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20,月球永远背向地球那一面 将首次迎来人类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 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 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发 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轨道上,并在约六个月后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 巡视器,对月球后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答:
第8页
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同:都含有“小心慎重”意思。 异:“小心翼翼”,原形容严厉虔敬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慎重,丝 毫不敢疏忽。如: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犯错。“战战兢兢”,形 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样子。如:因为闯了大祸,小强战战兢兢地等 着父母批评。
第9页
良好家风代代传 ——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 素养解读 本单元中《回想我母亲》一文,作者经过对详细事情回想来写母 亲,写出了母亲勤劳一生,以及这么家风赐给自己精神财富。可 借助语言文字,学习广大劳感人民勤劳、朴实品质,继承与发扬良好 家风。
【核心素养】9 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9 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6c74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e.png)
【核心素养】9 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 美丽的颜色1.语言运用:揣摩文中关键语句,感受本文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2.思维发展: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审美鉴赏: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体会叙事中引用的作用和镜头式描述的好处。
诵读法、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们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文学常识(1)人物简介玛丽·居里(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2)文体链接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一篇人物传记。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2.生难字词(1)字音简陋(lòu) 炽热(chì) 骤然(zhòu) 猝至(cù) 窒息(zhì)吹嘘(xū)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 ù)踱步(duó) 燥热(zào) 沥青(lì) 荧光(yínɡ) 筋疲力尽(jīn)(2)词义【炽热】温度高,极热。
【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e168081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0.png)
9、美丽的颜色八年级上册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教学难点: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速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设备极其简陋,工作强度难度巨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在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做着如此困难的工作,居里夫人怎么说,她的感觉是什么?学生找出语句。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
”(6段)“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14段)目标导学二:居里夫人为什么觉得这是快乐的?“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
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
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漫长而枯燥的提炼过程与专注和热情带来的快乐交织在一起)“……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
……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
”(学术交流的场地)“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对研究成果的想象,话语是浪漫的,甚至有点孩子气,表现他们醉心研究、热爱科学的赤子之心)目标导学三:1、赏析居里夫人发现美丽颜色的美丽场面。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ee23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7.png)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它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
部编教材以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本单元以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为主,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
本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内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本篇文章在本单元中是要把握传记的特点,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因此,《美丽的颜色》主要的学习目的不仅仅在于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及其写法,更在于感受人类历史上对科学的热爱及执著追求。
本文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棚屋(工作环境、条件设备)第二部分:7-19 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漫长而又枯燥)第三部分: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课标分析本篇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敬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这些课文,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也是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感情充沛,内涵深刻,艺术表达上各有特点。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传记的特点,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传记要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尝试在写作中借鉴运用,提高审美能力。
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广受世人爱戴。
其女艾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 无疑是我们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最佳途径。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1、欣赏文质兼美的传记作品,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能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3、通过圈画、研读关键词句,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4、研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e11f6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b.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颜色》含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喜爱观测,动手做做玩玩,假如做出一些又简约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意了幼儿的爱好需要,又能培育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
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仿照、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
在这节活动中,通过先感知观测作品的外形、颜色,然后让幼儿去探究制作的步骤,最末去尝试。
活动目标: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舞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控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胜利感到欢乐。
4、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育幼儿的观赏技能。
活动预备: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假设干。
2、油画棒卡片纸假设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玩玩具1、出示玩具,请幼儿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具自由玩耍。
!.快思.教案网!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老师鼓舞幼儿之间相互沟通,引导幼儿观测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指导语:(1)今日,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美丽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2、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指导语:(1)快看,谁来了?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3)谁拿的是红色 (橘黄色)的玩具?3、扩展幼儿思维,鼓舞幼儿大胆发言指导语: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红色)的?二、游戏"照相"指导语:大家做个小小摄影师,为玩具拍张照片吧!三、洗照片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爱好老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 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指导语:(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爱的颜色洗相片。
2、辅导幼儿"洗相片'老师鼓舞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控涂刷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传主是先后两次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居里夫人。
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记述了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在棚屋中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见到镭的“美丽的颜色”的过程。
文章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绘简陋、恶劣的工作场所环境。
第二部分(7—19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通篇文章用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既为我们再现了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科研过程,也为我们展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
一般学生都对本文的传主居里夫人有所了解,知道传主的主要科学成就和人格品质,所以,学习起来有一种心理上的亲切感。
另外,八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较多写人散文,具备阅读写人散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比如知道要以事写人,要写出人物的性
格特点,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等。
同时,通过对前一篇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学习,对于传记类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传记的特点,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适度想象等,已经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3.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创意:
因文识人,因人析文;揣摩品味,体会情感;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知道:印象中的居里夫人
(一)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把这句话用在法国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关于居里夫人,同学们了解多少?
(二)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居里夫人科研和生活的资料或小故事。
(三)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些资料或小故事,用“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评价居里夫人?
学生自由回答。
(四)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为自己的母亲所写的传记《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看看她笔下的居里夫人形象和我们印象中的居里夫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传主、文章的心理和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必做过多过高要求,主要由学生言其所知,为下面的学习做心理铺垫。
)
二、我印证:文章中的居里夫人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能表现居里夫人科学精神或个人品质的句子。
(二)小组内交流。
(二)班级内交流。
示例: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例如文章第9—11段写居里夫人选择男人的职务,她的工作虽然艰辛,但她一直坚持往下做,可见她对科学的热爱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打破固定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物特点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找出具体事件印证自己对人物的评价,既引导学生重新关注文本,加深对课文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
三、我发现:多角度的表现手法
(一)教师置疑:一般的传记作品都是由作者对传主进行客观地叙述,但是在本文中,却有多处由居里夫人自己来说,如文章第5、6、11、14、15段引用的居里夫人的信札、日记,这是否合理?
(二)学生朗读上述段落,小组讨论。
(三)班级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大量引用传主自己的信札和日记中的话,既为读者补充了未知的历史细节,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使人如临其境,仿佛随传主回到了历史现场。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理解文中大量引用传主自己信札和日记中的话的作用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但不能由教师生硬抛出结论,而要引导学生先读再思,教师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四)除了引用传主自己的信札、日记,文章还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讨论明确:侧面描写(如第2、3段),通过写棚屋的简陋和条件的艰苦,侧面表现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的科学精神。
正面描写(如欣赏“美丽的颜色”部分),写出了居里夫人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的谦逊、低调。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特点,而非单一的以事写人、正面描写。
)
四、我品味:含义隽永的语言
(一)师:文章在正面描写居里夫妇想象、欣赏“美丽的颜色”时,语言特别有味道,人物形象和场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是全文的华彩部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二)学生朗读,注意重读、语速、标点符号。
①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②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③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④“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三)师生共读。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此处美读课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逐渐深入到语言赏析,从而突破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师要做好示范。
)
(四)赏析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明确:“美丽的颜色”既是指镭的颜色,也比喻居里夫妇对待科学的精神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