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论文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生座位巧安排学生座位安排最容易使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产生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要与班主任密切配合,调查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各科学习情况与同学关系等。
可以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对学生进行基础分类,也可按学生相对成绩进行分类或者依据学生个性分类,将学生分配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安排好座位,这些学生位置相对保持稳定。
这样的编排方式,便于形成“你帮我扶”的良好班风。
由组长帮助小组内差生,协助老师检查、督促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促使其不断进步。
以此形成结对帮扶关系。
二、建立有效的帮扶制度低年级学困生相对较多,这是既定事实。
老师要是一一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是不现实的,要是放手不管,这些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差,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要求。
结学习帮扶对子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有效办法。
这样做比家长为孩子请家教,比老师隔三差五地辅导一下效果好。
具体做法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帮扶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并把他们安排在同桌,同一个小组,这样便于检查作业,发现问题能及时给予辅导。
这样做既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好的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好学生的个人成就感油然而生。
同时建立“帮扶成效”考核奖励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是用来提高帮扶双方的兴趣,让他们保持一颗强烈的好胜心和永久的责任心。
对于帮扶效果好的同学,教师除了精神上的鼓励外,还可加分或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帮扶效果好的在班上评先选优时可适当加分或倾斜。
这样,既培养了帮扶者的能力,又检验了帮扶者掌握知识的情况,还为教师挤出更多时间。
三、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纪律是上好课的保证,没有好的课堂纪律,老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乱哄哄的课堂上就是想学习的学生也没法学好。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课程
2.英国的创业课程有: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2005年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推出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企业家与创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与自己的经验和外部的商业社会联系起来。英国的创业课程分为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中的创业教育。
3.日本高校率先采用“工业实验室”和“官产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开创性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反思理论
杜威将反思当成获取指导、控制和疏导的最好方式。让我们得以坚定地回到了合成以及需要理论联系实践的目标上,并且要通过反思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在创业课程中,老师给学生传授在以后生活的各种情形下都可能运用的思维模式和技能的组合,学生要在反思中保持其创业思维的个体性。
(4)问题解决和基于专业知识的创造力理论
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1.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实施情况
2.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课程体系
3.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提供对策与建议
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1.1.1选题的背景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与教学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的学科,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和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
1. 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是构建教育体系的基础,它关注的是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设计也逐渐与科技结合,涌现出许多创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例如,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设计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2. 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实施课程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了教学组织、教学技巧和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因此,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结果。
3. 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课程与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的改进和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而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通过多样化评价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跨学科课程与教学跨学科课程与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课程组织和教学实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包括如何设计和实施跨学科课程、如何评价跨学科学习效果等方面。
5.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例如,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自适应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度学习。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软件和教学辅助工具等方面。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中美 历史教科书 抗日战争 太平洋战争 历史比较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比较【中文摘要】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核心问题是对于真实历史的叙述。
在中国和美国,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教科书往往有着不同的叙述方式和观点。
历史教材这样的一种编写方向,将深深得影响下一代。
这将使得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对于相同历史事件的认识,仍然会存在有深深的分歧。
两国之间的误区将继续存在,甚至恶化。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包括抗日战争)仍然对于现在的环太平洋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中环太平洋诸国中的中国和美国,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深深得影响着世界其它地区。
这两个国家也成为了文化交流和冲突的中心。
因此,如果中美两国能够相互理解在太平洋战争中所起到得作用和战绩,将使得两国人民能够更加相互了解,反过来也有助于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发展。
这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从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入手,比较两国历史教科书在太平洋战争(包括抗日战争)这一章节中对于一些重要史实是否有所遗漏和缺失;2)在太平洋战争(包括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中,对于人文主义及其它精神层面上内容阐释,究竟达到了什么样深刻的程度:3)在两国历史教科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有何差异。
论文通...【英文摘要】The core issue in compiling history textbooks is the narrative of the truth in history. To the same historical event, textbooks from China and America, very often beardifferent narrative perspectives and opinion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ook compiler himself/herself, through textbooks, deeply affect the next generation, which very possible increase the divergence among Chinese and American while viewing the same historical event. Misunderstandings continue exist and are even getting worse.Nevertheless,...【关键词】中美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历史比较教育【英文关键词】China America history textbook Anti-Japanese War Pacific War history comparative education【目录】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比较中文摘要6-7Abstract7序言9-14第一章重中之重的比较主体的选择14-16第一节简述美国教科书选用体系14-15第二节本课题选用教材的依据15-16第二章构建对历史的诚意16-30第一节教材编写内容的详略17-26(一) 无法避免的教科书编写差异17-22(二)主观影响下的教科书编写内容的差异22-26第二节教材编写内容中关键字眼的变化26-30第三章精神品格上的比较研究30-63第一节两国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30-33第二节多元文化、多民族性的认识33-41第三节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41-54(一)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42-49(二)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49-51(三) 中美历史教科书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的比较51-54第四节人文关怀的折射54-63第四章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教与学63-78第一节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研习64-71第二节重视地图的作用71-76第三节历史场景的重现76-78小结78-80参考文献80-85后记85。
板书论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学院:师范学院专业班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1班姓名:宋歆宁学号:2012501298论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摘要: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配合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文立足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中的板书的作用,板书设计的原则和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板书的类型进行解释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板书作用板书设计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认知课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课堂中适当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课文。
板书的内容是一节课的精髓,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浓缩,是一篇课文的指南。
好的板书,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能准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突出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情感。
因此,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好的板书设计可以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中板书的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转变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个科学的板书,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板书设计简明概括,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的输出,缩短教学时间。
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
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概括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
这种“概括”,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
好的板书图示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板书设计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
课堂上的板书,往往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或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出板书图示方案。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数学阅读及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illalion锄d et曲.
Matllematical rcadiIlg ability is
fo
a
s哪ma曲n of complex psycholo百cal c:h柏缸erisIicS
a
sHcc鲻白坶∞唧如把曲c fas幺ofma醯e脚妇瑚曲g.露血cmdes:①幻fecUf&
new rcadiIlg aⅡalyze and combiIlc the matlIematical expfession in recall tlIe newly—leamed mathematical the cxisting
a
summation
constituted by
scrics of pro_cess姐d action.h facl,Ieading is also
stIategy'ind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objectiVes、choosing strategy、con“Dlling pmccss.In shon,reading is bom
摘要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知世界
的重要途径,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
选择、获取、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育大辞典》中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材料(文字、符号、公式、图表)获 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 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而实际上,阅读还是一种策略,包括建立目标、 选择策略、监控过程。简言之,阅读既是智力技能,也是一种元认知活动。 数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包含感知、理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研究背景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课程与教学论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焦点。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教师教学策略、课程设计与开发、学习成效评估等。
因此,选择一个有价值的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也能为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意义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教育质量的高低往往由课程与教学所决定。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课程与教学论也被认为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
可选的论文选题一、教育技术应用与课程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因此,研究以教育技术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此论文选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教育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教育技术的互动式课程设计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设计研究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倒转,即先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再由教师进行答疑与指导。
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于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效果评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设计思路•翻转课堂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论文选题可从以下角度进行研究:•阅读理解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策略•阅读理解策略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影响总结选取一个合适的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对于教育工作者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确定论文选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研究兴趣、专业领域和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
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摘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第二语言习得已经成为我们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同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对文化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通过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与积极影响,进行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一.前言第二语言习得如今已是我们课程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得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年龄因素、个体学习动机、性别差异以及个体本身的语言能力适应性等,外在因素包括第二语言和母语之间的差异和转移、母语发音的干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若想成功习得第二语言,必须掌握各种内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讲求效率与捷径,不同流派以不同角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进行了研究,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本文将对二语习得中的“文化适应”假说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评价。
二.文化适应假说根据网络上检索出的资料,文化适应的定义可以理解为:(1)对于周边文化中包含的行为模式的适应, 尤其是儿童对于异国文化的适应。
(2)同化新观念于现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3)一个社会共有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看出:当学习者身处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要适应这个国家的文化、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所以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也可以看成第二文化习得的过程。
文化适应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舒曼于1978 年首次提出。
舒曼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并于1976 年提出了“洋泾浜假设”,旨在说明文化适应取决于社会距离、心理距离两个因素。
舒曼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适应程度决定了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成败”。
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5篇)
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5篇)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5篇)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学问讲解;课堂提问;课堂互动为促进农村幼儿园教育进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增加老师教学水平是关键。
但调查发觉,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的老师,没有通过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学问学习就开头从事教学活动,或者没有参与实习直接走上教学岗位,或者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课堂组织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1―2021)》颁布以来,为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供应指导。
作为任课老师,应当重视该项工作,关注老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幼儿的健康欢乐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讨论设计为把握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基本状况,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调查和访谈活动。
从而为改进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供应启示。
1.讨论的理论基础在调查和访谈讨论过程中,为有效把握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基本状况,运用相关理论进行透视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以这些理论为讨论武器,对相关问题进行透视,并分析指出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从而更好指导教学工作,本文的讨论工作主要应用以下理论学问。
(1)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讨论中常常需要用到的理论,详细是指讨论如何使有关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跟学科教学实际状况相结合,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并且在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讨论有关的一般理论,对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进展和完善,其核心是以实践为目的的理性设计。
它与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现代信息技术联系亲密,对老师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因此,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科教学论的指导作用,从而更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然后依据该理论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完善对策,更好指导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工作。
(2)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法。
小学教学论文范文六篇
小学教学论文范文六篇小学教学论范六篇XXX传统的拼音教学,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
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
使用人教版材的过程中,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拼合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常常是教师领读得口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
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
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研究拼音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
在拼读练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 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
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
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
此外,我还领着学生捉迷藏(训练练拼),比赛“开火车”,进行演一演(识字)等活动。
我觉得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研究拼音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歌诀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ie和ei。
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歌诀法来举行拼音教学。
如区别旧和引,我编了歌诀:小人砍XXX,小人倚树睡一夜( ye )。
教学“ iu ü”一课,我采用了歌诀教学:XXX的妈妈是大y,大y小i挨一起( wu ),XXX爸妈不在家,XXX阿姨照顾他,XXX十分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yu)。
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字。
三、小组研讨一造就合作研究意识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人的终身研究打下基础。
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研究的过程。
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研究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推荐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篇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可见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显得很重要。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篇,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一、以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一种魅力,这种魅力不但会令学生心生羡慕,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运用华美的词句、灵活的方法感动学生的内心,把学生引入到美妙的语文境界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学之趣。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放风筝、耕种、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听到这些,学生怎能不兴趣勃发呢?二、以赏识表扬,促使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任何人所付出的劳动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得到别人的赏识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小孩子表现得将更为强烈。
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哪怕是极小的亮点都要给予肯定,给于表扬,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自信。
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
”这正是对赏识作用的肯定。
虽然赏识没有付出物质的代价,但是它发挥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课堂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通常会伸出大拇指,或说一声“你真棒!”一句亲切简短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将会在学生心里形成美好的记忆,这个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甚至影响学生一生。
大量实践证明,好学生的确是夸出来的。
三、以最佳的情绪密切师生关系教师的情绪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所以,教师走进课堂以前,必须要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站在教室里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而且不但要微笑,还要笑得灿烂,发自内心的笑,这样才能在课堂活动中为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师生交心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论论文六篇
教学论论文六篇教学论论文范文1教学原则是进行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依据,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80年月以来,我国已出版的40多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以及很多文章,对此都进行了肯定的理论探讨和阐述,提出了很多教学原则。
但比较、总结这些教学原则,我们发觉有些表述不同,但内容实质相同,如“学问、力量、智力兼顾原则”、“语文双基并重与开发智力相结合的原则”、“传授学问,开发智力,培育力量相结合原则”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在传授学问的过程中培育力量,开发智力。
而这一原则又与另一教学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
“语言训练”应当包含在上一原则“语文双基训练”之内,“思维训练”也应包含在上一原则“开发智力”之中,因思维是智力中主要的因素。
所以这两条原则应归并为一个原则。
如此内容重复交叉的原则还有很多。
同时,很多教学原则不能反映语文教学的特别性,把语文教学的原则混同为一般教学原则,即也可以成为指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原则。
如“双基并重的原则”、“精讲多练的原则”、“传授学问,培育力量,开发智力的原则”等。
对语文教学原则的争论,到了90年月有人开头进行总结,将前述争论的各种观点用语文教学原则体系的特点,即必需能揭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的最基本的规律,能反映语文教学特别性,有肯定的概括性的要求,进行检测衡量,认为最重要的有五条,即“教是为了指导同学学的原则”、“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原则”等。
但对此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并没有也不行能就此结束,还在连续深化。
二、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必需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假如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明确,语文教学就漫无方向,左右摇摆,飘忽不定。
在这方面,我们深有教训。
但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仍旧众说纷纭。
“工具性”是语文教学讨论人员的比较全都的观点,认为它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属性,围绕这一属性和这一观点,经过多年争论,引申出了很多其他属性和其他观点。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5篇)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性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1. 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2.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有效呢3.1深钻教材,备好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为每一堂课做准备。
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备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参阅教师用书,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思考如何用巧妙、直观的方法,层层突破,轻易地化解难点,让学生理解接受。
备学生: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预见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反应,想出解决的对策。
备教案:教师在教案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去回答、去解决?3.2上好课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开拓进取,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2.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化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系统地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方面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发展状况、具备进行化学教学改革实验和分析研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4.身体和心理健康,能够承担工作重任。
二、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属于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化学教学论是该二级学科中的研究方向之一。
化学教学论研究方向既需要广博的化学学科专业基础,又需要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跨越文科和理科,跨越教育学和化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第一年修完学位课、研究方向课和选修课,全部通过考试考查;第二年、第三年主要撰写学位论文和通过答辩,同时完成教学实践。
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但不得少于两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行学分制,至少应取得34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硕士生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
(一)必修课程1.公共学位课:7学分(1)政治 80课时 3学分(2)外国语 240课时 3学分2.专业方向课:6门,17学分(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60课时 3学分(2)教育心理学 60课时 3学分(3)教育科研方法 60课时 3学分(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45课时 3学分(5)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45课时 3学分(6)化学学习论 45课时 3学分(二)选修课程要求至少选修1门课程3个学分。
教学论课程综合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教学论课程为背景,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通过对教学论课程的理解,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学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引言教学论课程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在课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论课程综合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增强课程趣味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使课程更具趣味性。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论课程综合实践的内容1. 教学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设计一节完整的教学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教学观摩: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 教学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模拟课堂教学、开展课外辅导等。
5. 教学反思:学生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论课程综合实践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问题,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教学现状。
5. 信息技术应用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f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论小学英语阅读理解中错误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任课教师郑白玲年级2012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班次11班学号2011248姓名任瑶小学英语阅读理解中错误问题的观察与分析姓名:任瑶(11班课程与教学论 2011428)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而阅读理解中的“错误”问题,也正是体现了阅读能力上的欠缺,因此对学生阅读理解中错误的观察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阅读阅读理解错误现今小学的英语课程日益摆在小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位置,随着英语低龄化的学习,小学英语已开始接近于初中英语,并且不仅再局限于单词的书写与教授阅读已成为小学英语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英语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
1那么什么是阅读,小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错误问题又有哪些?原因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些错误的原因,又有哪些合理化的教学改进和提高的建议?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念的界定阅读,一般被定义为“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2。
在教育大辞典中这样说:阅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
3冯忠良在《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中这样定义:阅读,是指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取意义信息的活动4。
阅读理解则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
本文中的阅读理解,是指小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测试中阅读部分的理解和分析。
二阅读理解中的“错误”分析现如今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说明情况。
以下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巴蜀小学高年级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情况中阅读理解失分率的统计:年级二三四五六应得分1623 2151 3210 3772 4932 失分312 494 775 1105 1450失分率(%)19.2223 24.2 29.3 29.4试卷整体失分率排名1 1 1 1 1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各个年级的学生在测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失分率在整个试卷中排名第一。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百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百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一、概述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教育领域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在20世纪初期,中国教育界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如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
这些理论的引入,对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冲击,促使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同时,中国也开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开始紧密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系统总结我国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如“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课程与教学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
同时,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也开始关注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创新等重大问题,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百年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将继续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到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这一百年间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和总结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百年发展,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论与教学“课程是替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在一定时期内使学生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住务而设计的教育内容”,“中学数学课程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根据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经过选择和教学祛加工的数学知识所形成的数学学科体系”。
按照这种理解,中学数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学教学计划、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祖中学数学教材等项目。
教学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健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各科教学目的、各门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作了明确规定。
教学大纲则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材则是根振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供教学之用的材料,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一、今学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从中学数学教学的需要来看,中学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l、和何确定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主要由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和学生因素所制约。
社会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
中学数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必然要反映这种需耍‘社会因素对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影响,较之其他因素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大.数学因素从19世末到本世纪初,数学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
特别是在本世纪,集合论的创建,数学的更加抽象化以及电子计算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不可遭免地影响着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尽管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还会在教材中占据主要位置,但其中一些作用不大的陈旧了的内容必演射除、精简,并且要把一些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现代的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数学课程中去。
学生因素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最终要由教学的对象一学生学习的结果来衡量。
如果我们只强调社会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但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把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就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教育质量钓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当然,教学目标定得太低,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同时还要受到教师、教育理论和数学课程历史等因素的制约。
比较一下1963年和1987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就不难看出这些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影响。
”1987年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显然,在能力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方面,比1963年的大纲的要求更高了。
2、如何选择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丰要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等方面。
数学的知识含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些数学教材还把数学活动的方法和数学史等作为数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数学能力指的是运用数学知识,通过训练而形成的,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和推理的技能·它既包括书写、画图、测量等动作技能,也包含记忆、理解、分析等心智技能。
.:数学技能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目的,在选择作为中学教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确定要求学生掌握一的技能和要形成的能力时,必然要遵循基础性、可接受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教给学生的应是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清与生产所需要的基础的数学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数学知识中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删除、精简(例如平面几何的某些部分),同时又要适当增强一些近代和现代的数学知识(如概率、统计)。
还要特别往意把现代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如用集合和数理逻辑的语言去阐述中学数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这就是选择数学户容的基础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指的是所选择的数学内容应聋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选择数学内容不仅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同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接受的可能性。
另外,选择数学内容的时候还应注意与前后年级保持良好的衔接性。
3、如何设计中学数学的课程体系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确定之后设计一个便于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保证数学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体系与数学科学的知识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学科学知识体系是从公理出发,按照数学内客自然发展形成的逻辑体系。
而数学课程体系则是对所选取的数学知识经过教学法加工后形成的数学知识序列,它既要考虑数学科学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同时还要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配合。
设计课程体系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体系形式,即是按内容分科(代数、几何等)编排·还是综合编排;是直线上升式体系(一个内容一讲到底,直达大纲确定的最高要求),还是螺旋上升式体系(一个内容经过若干次循环,逐步加深,最后达到大纲确定的最高要求)。
我国现行的中学数学教材采用的是分科编排,螺旋上升式体系,这是比较切合我国当前数学教学的实际的。
考虑数学知识结构时要注意使概念和命题排列顺序符合它们的真实性赖以存在的逻辑顺序;数学知识体系应从整体上组织,并渗透现代数学的统一观念,使学生能整从体上认识数学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学各科之间的知识依赖性及各科自身的知识应用来编排教材体系。
考虑心理结构时要注意在展现课程的内容序列的过程中,体现新的学习要求和学生认识需要之间的矛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课程体系连续渐进的安排,不同阶段学习的知识,应体现对思维水平的不同要求,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数学知识成为一个整体,尽可能地用那些概括化程度高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贯穿知识体系,使知识围绕着某些重要的概念或特性展开,创造让学生对学过的、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反复感知、思考和应用的机会。
考虑认识结构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体系安排要从相对具体的知识出发,逐步上升为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作为背景材料和理论基础,继续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设计上述三个结构所要遵循的诸多原则,有的是相互一致,互相补充的,有的则是相互冲突的。
数学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原则要求课程内容按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编排,而心理结构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原则又要求按学生心理发展由低到高的层次组织。
这两条原则在处理某一具体知识时常常产生矛盾,我们在设计数学课程体系时,就要对三个结构综合加以考虑。
二、中学数学课程论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我们从课程论所涉及的内容不难看出,用它来指导数学教学,将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产生极为积极的作用,原因是:1、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数学课程作为中学诸多教育课程之一,它所承担的任务就不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应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中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等内容。
数学作为中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它的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2一17%,加上课外活动等,学生在校几年,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数学学习中度过的。
这说明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成材方面,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也愈来愈清楚地显示出来。
反映在学校教育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其他理科的学习,而且由于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也影响学生的文科学习。
数学教学决不单纯是为了学生升学的需要,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和方法。
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进入社会的人的素质,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当我们对数学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的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我们就有可能自觉地摆脱升学教育的束缚,全面完成数学教育的任务,实现培养人才的大目标。
2、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理解为了使数学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凡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教材,都是经过研究部门和编写单位在组织大量人力,广泛进行社会调查,比较研究国内外有关教材,分析当前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现状,选取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精心确定教学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切忌主观随意地增删教学内容和提高、降低教学要求。
对课程理解的随意性、主观性,常常是教学内容偏多,要求偏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影响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在我们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课程的数学知识,是经过教学法加工,既适合学生学,又适合教师教的数学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定和系统的编排所要遵循的原则,实际就是用教学法加工数学知识的原则,当然也是确定教学方法所要遵循的原则。
因此,只有当我们对这些原则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再加上对学生实际的了解和对教学条件的科学分析,才有可能选择与内容、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有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贯彻既面向全体师生,又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规定了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但是为了满足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志趣、特长不同的学生的需要,教学计划还安排了数学选修课多练习题也划分了不同的水平层次,并有和教材配套的课外习题集。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从所教班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照顾学习有困难和有余力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进行针对性地个别辅导,使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应要求他们完成水平较高的作业,鼓励他们读选修课,对少数尖子学生,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或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学习,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真正达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5、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论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
因此,我们评价数学教学的时候就必须兼顾这些方面,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使教学评价真正起到正确导向,促进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