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论文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范文3篇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d15f6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0.png)
中国语⾔⽂学论⽂范⽂3篇中国语⾔⽂学本科毕业⽣语⾔类论⽂写作要点每年都有⼀些同学选择语⾔⽅⾯的问题作为毕业论⽂的题⽬,但是,语⾔类论⽂和⽂学类论⽂具有明显的不同。
⽂学类论⽂往往是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分析,这种分析是以论⽂写作者本⼈的⽂学理解和鉴赏为基础的。
说⽩了,⽂学类论⽂属于艺术研究的领域,这类的论⽂往往是以阐述或描述论⽂写作者的主观理解和主观感受为。
但是,语⾔类论⽂与此恰恰相反,它不允许写作者纯粹发表主观意见,⽽要求在调查研究语⾔事实的基础上,拿出反映语⾔事实的结论。
说⽩了,语⾔类论⽂属于科学领域,要坚持“有⼏分材料说⼏分话”的原则,不允许没有客观根据的任意发挥。
正是因为如此,语⾔类论⽂的写作对于中⽂系的学⽣来说,具有⼀定的难度,要克服这⼀困难,就要了解语⾔类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程式。
本⽂试图就语⾔类论⽂的选题、语⾔研究的程序、语⾔类论⽂的写作程式等问题进⾏⼀个⼤致的介绍。
⼀、论⽂选题学术论⽂的写作和⼀般⽂章的写作具有明显的不同,⽐如你要写⼀篇议论⽂或者⼀篇杂⽂,有了观点之后,就可以展开思路、信⼿写来,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反复修改。
需要什么材料,还可以查找⼀些⼯具书。
语⾔类学术论⽂,⾸先是⼀篇科研报告,它是在对某⼀问题进⾏⼀定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报告出来,这就决定了语⾔类学术论⽂是研究在先、报告在后,也就是先进⾏研究,再写论⽂。
明⽩了这⼀点,就知道语⾔类学术论⽂的选题,不仅仅是选择⼀个写作的题⽬,⽽更主要的是选择⼀个研究的题⽬。
这样,就要求语⾔类论⽂的选题,应该考虑以下原则:1.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性。
这样就要求根据⾃⼰的实际情况,包括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占有的材料等等。
⽐如《某某县⽅⾔⾳系调查与研究》,题⽬很好,但是,如果作者在⽅⾔调查以及辩⾳、记⾳⽅⾯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的话,这样的题⽬是没有办法做的。
再⽐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个本科⽣的创新⽀持项⽬,⼏个同学打算做这样⼀个题⽬《⼤学⽣使⽤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487e1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1.png)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来龙庞杂,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本文期望于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语法和语用学研究,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以利于正确看待与运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随着中国网民已超过3亿,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
作为社会语用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社会变体,在不少人的眼中,这种网络词汇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为古老规范的汉语言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虽然网络语言大部分被我们熟悉和理解,但总的来说,这一道特有的语言文化景观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界定的方法。
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探讨”的过程。
1、网络语言是什么根据百科的解释:“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其中一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
它形式简洁,易于交流,便于理解。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其中一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片,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这种社会方言包括行业语和习惯语。
网络语言的很多专业术语跟网络技术密切相关,是特定的行业语。
网民之间聊天交流的语言,有些是跟使用者的喜好、习惯有关的,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生存”的特定居民的习惯语。
2、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的燎原之势已经引起语言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语言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包溶相互影响,网络语言从语用学上对语言文字进行了一场革新,深层次上必然对汉语言文化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今天的网络语言,经过网络内部、外部双重环境的磨合,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杂乱无章,逐步形成为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言语社团的主体是网民,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会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而当这种认可达到一定程度,就逐步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融入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从而对现代汉语系统起到丰富、创新与发展的作用。
汉语言毕业论文8000字
![汉语言毕业论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06663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0.png)
汉语言毕业论文8000字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因为他们意识到汉语的重要性和魅力。
本文将探讨汉语的起源、发展以及学习汉语的好处。
汉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
当时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都代表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成了更加抽象的形式,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象形特征。
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不仅代表了语音,还代表了意义。
这使得汉字成为了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文字系统。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不断吸收了外来词汇,特别是从梵文、蒙古语和满语等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汇。
这使得汉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几乎可以表达任何概念。
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但它有着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可以用最准确、生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学习汉语有许多好处。
首先,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掌握汉语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机会。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将使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学习汉语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学习汉语可以帮助您深入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汉语,您可以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并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此外,学习汉语还可以提高您的思维能力。
汉语的语法结构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学习汉语可以锻炼您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汉语,您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然而,学习汉语并非易事。
汉字的复杂性和发音的难度使得学习汉语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但是,只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您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多听多说是学习汉语的关键。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3ac8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7.png)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语言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些关键方面。
首先,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形态。
这种文字的独特性使得中国人能够通过文字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书法和艺术形式。
其次,中国语言的多样性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方言。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差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包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尽管普通话是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但仍然有许多方言在不同地区广泛使用。
第三,中国语言中的成语和谚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是一种固定的短语,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成语经常被用于表达感情、理解人生和传递道德观念。
谚语则是一种简洁而有智慧的句子,它们经常用于教育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成语和谚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四,中国语言中的礼貌用语和尊称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
在中国,人们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流中使用尊称是常见的,例如对年长者使用“先生”、“女士”等称呼。
这种文化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最后,中国语言中的音乐和韵律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如《小放牛》和《走进新时代》,它们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优美。
音乐的韵律也与中国诗歌和散文紧密相连,通过音调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总之,中国语言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汉字、多样性、成语和谚语、礼貌用语和尊称以及音乐和韵律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了解和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验中国的独特文化,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9f40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0.png)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化传统。
中国语言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了数千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字成为了中国语言的核心,而丰富多样的方言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标志。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刻画符号。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字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书写体系。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汉字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汉字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义。
例如,汉字中的一些字形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如“山”字的形状表现了山的轮廓,体现了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和景观的欣赏。
汉字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象征,其独特的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也备受瞩目。
其次,中国语言文化还包括丰富多样的方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
方言是指地区特有的语言变体,它们通常具有不同的发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中国语言文化,使得中国拥有着多样性的语言表达。
方言不仅反映了地区文化的特点,还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例如,广东话在粤港澳地区被广泛使用,反映了该地区人们开放、豪爽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
此外,中国的语言文化还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和成语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诸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诗歌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而被广泛赞赏。
成语则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它们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现象。
总之,中国语言文化是一个多元且独特的传统。
汉字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标志,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04294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4.png)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相关领域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个全面的文献框架,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古代汉语研究1. 古代汉语音韵研究通过对古代汉语声音变化规律的探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语的发展历程和变异特点。
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以及古代韵书的研究成果。
2. 古代汉语文法研究古代汉语文法的研究旨在揭示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句法规则等方面的特点。
对于古代文献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献的意思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3. 古代汉字研究古代汉字的研究主要涉及字形、字意、字音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代汉字的形态演变和语义扩展的研究,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古代文献的正确解读方式。
二、现代汉语研究1. 现代汉语语音学研究现代汉语语音学研究主要探讨汉语的音系、音变、音韵等方面的规律。
通过对现代汉语音系和声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汉语的音韵体系和音变规律,为语音教学和语音识别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2.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旨在揭示汉语词汇的构词规律和语义变化。
对于词的构成和用法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3. 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现代汉语修辞研究探讨汉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汉语修辞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效果。
三、经典文学研究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涉及到古代文学作品的整理、研究和解读。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内涵。
2. 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探讨了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文学风格。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学变革的趋势。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研究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d81c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2.png)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研究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研究一、引言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其规范和变异问题一直备受语言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进行研究,并提供相关选题参考。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背景和意义1. 现代汉语规范的历史发展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和发展。
2.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1)促进交流与理解:规范的语言能够降低交流中的误解和歧义。
(2)维护语言的纯正性:规范的语言能够维护语言的纯正性和完整性。
(3)体现文化身份:规范的语言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三、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现状与挑战1. 规范化机构与规范标准(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任务与职责(2)《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与修订(3)现代汉语规范标准的制定与推广2. 规范化对汉语变异的影响(1)地域差异和方言影响(2)外语借词和新词发展(3)网络语言的兴起与规范化问题3. 规范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平衡规范与变异的关系(2)加强教育与宣传力度(3)提高规范标准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四、语言变异研究的方法与案例分析1. 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变异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2)语料库和大数据分析(3)实验研究和认知实证2. 案例分析:现代汉语方言差异的研究(1)北方方言与南方方言的差异比较(2)城市与农村地区方言的差异分析(3)不同年龄群体方言差异的研究五、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的互动关系1. 规范化对语言变异的影响(1)规范化过程中的变异(2)规范化的限制与规范(3)规范化的反作用和创新2. 语言变异对规范化的挑战与启示(1)语言变异的多样性与规范化的复杂性(2)变异现象对规范标准的修订与完善(3)变异对规范教育的引导与怀疑六、结论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变异进行研究,探讨其背景、意义、现状、挑战和互动关系。
汉语言文学论文:茶文化中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探析
![汉语言文学论文:茶文化中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136f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1.png)
茶文化中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探析摘要:茶文化是指在茶叶种植、采摘、烘焙、烹煮、品尝等过程中延伸出来的艺术,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具、茶艺等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的主流,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演变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茶文化精神及物质活动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汉语词义的变化,而茶文化现象的没落,使得汉语言文学中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也逐渐消逝。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影响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历经了多个民族十八个朝代的统治,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叶种植、采摘、烘焙等过程中延伸出来的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1]。
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艺、茶诗等语言文化的发展,而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则导致某些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没落。
1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是在饮茶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义的文化特征,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元素。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国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从魏晋南北朝起,已有饮茶之风,到隋朝饮茶已成为极为普遍的事,凡客来,必敬茶。
渐渐地,茶文化兴起,人们对于茶叶、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演变为先进的茶文化,饮茶成为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
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长河中极具民族特色一个文化元素,其发展历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可以说,茶文化本来就是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范畴,都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人民的智慧结晶,反应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在茶文化演变历程中,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从物质层面上讲,茶叶的品种、种植、制作及相关的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茶叶品种,有西湖龙井、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六安瓜片等。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7篇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608a2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a.png)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1谈起语言的魅力,我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一种自豪感,语言是一种工具,沟通的工具。
语言可能产生误解,也可能通过语言,成就没事,成为沟通的桥梁。
语言离不开智慧,一旦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无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
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回味。
往往失去了智慧,便会闹出笑话。
记得,小升初时,要全方面复习,古诗句也是主要的一项。
老师发了一张补全诗句的卷子。
我们第二天上课讲时,便闹出了笑话。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应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望庐山瀑布》和这首诗是同一课的,所以同学们都向他投去嘲笑的目光。
但是我们换一角度想一想,中国文化博学精深,古诗句都讲究押韵和其韵含的情感。
最主要的是意思得搭配,如果把句子错乱搭配,上句不接下句,闹出的笑话可不仅仅是笑一笑了。
常言道:“良言一语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很朴实的话却很经典地再现了语言的魅力。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会用很温暖的语言去抚慰寒冷的人们;一个人心存感激的人会珍惜他身边给予他鼓励的人们,一个热情的人会用激昂欢畅的语言感染身边的人们;一个幸福温顺的人会用蜜意的心杯甜润的语言去关爱身边的人。
那一句句朴实的话一旦赋予了美好情感色彩就会有了魅力。
中华汉字的传统源远流长,语言中也能发现乐趣汉字的魅力无处不在。
语言的魅力就在我们生活中,就看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同学们,你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了吗?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2“人人都说语言是一门艺术,可不是,今天呀,我们班也举行了一场语言的艺术展示会。
”随着我们主持人的一声报幕,今天的展示会也拉开帷幕。
/第一个节目《加了一句话》真可算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温东欣扮演的是巴黎的一名著名诗人,而郝敬翔扮演的是一位可怜的盲人,还有一些同学则扮演的是青年妇女。
关于语言规范化论文
![关于语言规范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2794d076eeaeaad1f330d8.png)
浅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引言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
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语言规范化已经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汉语规范化标志着现代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发达水平。
一.关于语言规范化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
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
语言规范化是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具体工作有:标准语的确定,制订正音法,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出版规范词典,制定正字法,字母或拼写法的改革,字符改革,出版规范语法等。
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古语残存以及使用语言的人常常在习惯爱好、语言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等原因,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不规范现象首先表现在语音上。
在汉语普通话里,读音上分歧很多,如:血xiě——xuè,削xuē——xiāo,剥bāo——bō,秘 mì——bì等。
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
首先表现在一个意义的不同说法,如“暖瓶”可以说成“热水瓶”,“看”可以说“瞧”、“瞅”、“”,“星期日”可以说“礼拜日”。
其次表现在异体词上,如:煞车—刹车,稀罕—希罕,朦眬—蒙眬,毋宁—无宁,执勤—值勤,相片—像片,爱滋病—艾滋病等。
最后词汇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生造词如某些小说中出现的“哑静、期盼、楞生、路道、土尘、拉躺、克抑”和乱简称如“男牛鞋”,“政攻”等方面。
最新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最新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3c281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e.png)
最新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现代汉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语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各地方言的存在,汉语的语法、词汇和发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给汉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带来了困难。
此外,现代汉语的使用也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一些外来语词汇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汉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外来语词汇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语言的混杂和语言的标准化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需要更好地融入到世界文学的大家庭中,同时也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这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需要更好地发展汉语词汇和汉语语法,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发展汉语文学的创新和独特性。
三、结论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需要更好地发展汉语词汇和汉语语法,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发展汉语文学的创新和独特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更好地推广汉语教育,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让汉语言文学更好地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文为了解决中文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中文教育,尤其是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
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研究中文,培养他们对中文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中文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中文。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中文电影、音乐、文学和艺术的推广。
最后,我们需要保护中文,避免外来语的侵蚀。
这需要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中文的保护和宣传。
3.外文的冲击除了内部问题,我们还需要面对外来语言的冲击。
尤其是英语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研究英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中文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研究英语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毕业论文汉语言的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汉语言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0424e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0.png)
毕业论文汉语言的文献综述汉语言的文献综述在现代社会中,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研究备受关注。
汉语言的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了解到汉语言的发展、演变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汉语言的文献综述进行探讨,以期对汉语言的研究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可以从汉语言的历史发展角度进行文献综述。
汉语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迁。
在古代,汉语言主要是以古汉语为代表,而现代汉语则是在近代时期逐渐形成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的特点和演变过程,以及现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
其次,我们可以从汉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汉语言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要素,而词汇和语法则是构成汉语言的基本单位和规则。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语言的音韵规律、词汇的来源和演变,以及语法结构的特点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汉语言的方言和变体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汉语言作为一个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的语言系统,其方言和变体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方言和变体的特点和差异,以及其与标准汉语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汉语言的教育和教学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加,汉语教育和教学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语教育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汉语言的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汉语言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语言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与其他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汉语言的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了解到汉语言的发展、演变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202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优秀8篇)
![202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1eecf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0.png)
202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优秀8篇)202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2000字篇一《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影响分析》内容摘要:语言作为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进行发展所自然产生的社会现象。
汉语言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结晶,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学内涵。
随着最近这几年网络文化的崛起和发展,一些生造字和生造词语逐渐出现于网络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中。
在极大的丰富人们的实际生活的同时,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也严重的抑制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一、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实质上就是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区别于过去传统平面媒介中的语言形式。
主要是我国现有的网民们为了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聊天的效率,或者是在其中一种特定的环境下需求而采取的形式。
它的形式比较简洁、易于交流、便于理解。
简单的说就是指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一种语言形式。
主要类型包括:数字型78(去吧);谐音型粉丝(fans);字母型MM(妹妹);符号型,"0.0”表示“冷漠”的表情等。
二、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一)有益影响网络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件的播报。
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推广,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得到最大化的普及。
网络语言可以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充分的表达说话人的具体表达含义和心理真实感受,并受到青年人的热爱,青年人并将网络语言实际的应用到自己生活中。
有诸多的网络语言逐渐被广大的受众群体应用到语言文学中。
这主要展现于语文的作文内容中。
当前阶段,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都会选用网络语言,以此来充分表达自身对网络语言的实际看法。
而且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传达特定的教育意义,进而全面体现出其设定的社会深意,不断教育当前阶段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充分理解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b3723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a.png)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中国语言文学属于文学中的一个专业类,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语言文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语言文学论文篇1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新形势下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涌现,新的教学问题也先后浮出水面,它们共同促进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目前,该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给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造成了诸多的不利。
因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问题,并就目前的新形势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就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一、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在逐渐改善,我国的“小康社会”计划也逐渐跨上轨道,然而,要顺利地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不断提高全民素质,缩短我国的贫富差距。
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执行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学校接受并广泛使用,当然,该种教学观念也有效地促进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但是,就目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不断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究其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齐心协力地探讨出对策,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做贡献。
同时,在某些高职院校中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度不够,导致该门学科的教学成果不甚乐观,这也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大教学问题,迫切需要相关人员的配合解决。
所以,在新形势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我们要认清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断地改革完善教学策略,并耐心探讨教学对策,争取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上升到全新的平台。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e4bc9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8.png)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8000字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汉字、汉语语法、文学作品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门学科,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更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探索。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源、汉语语法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等方面,探讨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
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善的文字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期。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的演变阶段,形成了现代汉字的基本结构。
汉字的特点是形象、丰富,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汉字,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文字的美妙之处。
二、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是一门以词为基本单位的语言,它的语法特点与英语等其他语言有所不同。
汉语语法注重词语的搭配和词序的变化,通过改变词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此外,汉语语法还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使得汉语在表达情感和意义上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研究汉语语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读者。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作品无论是在情节的设计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命运,更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研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四、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法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文献研究、语言分析、文本解读等多个角度入手。
文献研究是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通过研究文献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语言分析是对汉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语言可以揭示出汉语的特点和规律。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a636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4.png)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研究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的研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分析相关文学作品,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如何传承并影响着当下的文化发展。
本研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介绍1.1 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意义重大。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传承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和传承问题,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内容包括对相关文学作品和历史背景的研究,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并影响着文化发展。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2.1 古代文学的发展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以诗、词、赋、曲等形式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作品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古代文学在传承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审美观念。
2.2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文学作品在传承和发展中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表达,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的反映。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状况和社会发展。
第三章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3.1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地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多年的传承和流传,成为国民文化的共同记忆。
这些经典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艺术,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思想、艺术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当代作家和读者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指导思想与实践4.1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传承中国古代文学要重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文章
![汉语言文学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9286c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4.png)
汉语言文学文章
**《汉语言文学:探索中华文化的瑰宝》**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语法和词汇,还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思想。
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汉字作为汉语言文学的载体,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规范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汉语言文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汉语言文学中的诗词歌赋、文言文等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同时,汉语言文学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人交流的工具,也是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语言之一。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中国的窗口,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搭建了桥梁。
总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学科。
它既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e3ef3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5.png)
有关汉语⾔⽂学毕业论⽂优秀范⽂ 汉语⾔⽂学是通过对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来学习汉语⾔的主要能⼒,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中国语⾔功底和写作能⼒,更是追求各种⽂字美的关键。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有关汉语⾔⽂学毕业论⽂优秀范⽂的内容,欢迎⼤家阅读参考! 有关汉语⾔⽂学毕业论⽂优秀范⽂篇1 浅谈“⽹络新新词语” 随着⽹络的普及和深⼊,各⼤BBS上流⾏⼀些古汉字和⽣僻字,就是我所要探究的“⽹络新新词语”。
我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个别词语加以研究,总结出这⼀类词语⾼频使⽤的原因,进⽽逐步深⼊探索词语背后反映出的⽹民使⽤⼼理,以及词语对现实交际的影响。
⼀、⽹络新新词语的使⽤和特点 我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筛选出2个最受欢迎也最具代表性的字,即“囧”、“槑”,按照它们的使⽤频率⾼低依次加以分析。
(⼀)⽹语新词代表字分析。
1、囧。
造字⽅法:象形字。
⾳:jiǒng 古同“冏”,《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憬。
部⾸:⼝。
原义:⑴光明。
如:冏冏(光明的样⼦);冏彻(明亮⽽通彻)。
⑵鸟飞的样⼦。
如:冏然(鸟飞的样⼦)。
⽹义:悔恨、⽆奈、⽆⼒回天、被打败了;拜服、钦佩。
“囧”字乍⼀看到它我们⾸先会想到什么?我们第⼀感觉好像是看到⼀张脸,⽅框内⼀对“⼋”字形的眉⽑,眉⽑下⾯有⼀个张开的嘴,像是⼀副哭丧的⾯孔,让⼈⼀看就想到了悲伤和⽆可奈何。
⽹民们尝试着单独使⽤它,于是就给它赋予了“悔恨、⽆奈”等意思,例如:“上学期英语59,差⼀分及格,囧!”、“今天股票⼜跌了,真囧……”这两句话都是⽹民在BBS中使⽤的回复,话⾥的“囧”都表⽰“悔恨、⽆奈、⽆⼒回天、被打败了”等意思。
这是“囧”开始单独使⽤后被赋予的第⼀个义项,直接根据“囧”字的字形恶搞得来。
之后,随着“囧”字使⽤的范围越来越⼴泛,⼀个义项已⽆法满⾜交际的需求,于是它⼜被⽹民们赋予了“拜服、钦佩”的义项,例如:“囧!世界上最⽜的组图!”、“囧!史上最搞笑的魔法图⽚!”这两句话摘⾃⽹民在BBS上发的帖⼦标题,结合帖⼦内容,看帖⼈很容易就会明⽩此处表达的是发帖⼈对所发图⽚的拜服、钦佩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喜欢的李清照茫茫人海,千年一瞥,难以忘怀的是你的回眸。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一个特定的镜头,定格在我记忆深处。
少女的你,无拘无束,踏遍济南的山山水水,山山水水滋养了你的个性,如水之清澈。
身为苏轼弟子的你父亲,捧你如掌上明珠,随着你性子,依着你愿望。
当你串遍济南的大街小巷之后,你才在母亲责怪的眼光里,坐下来,读书,弹琴,挥毫。
无忧无虑的日子啊,造就了你无忧无虑的生活。
才情被点发,诗意被诱引。
十六岁那年,秀笔一抖,《如梦令》破口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艳羡得济南城的达官公子注目,望歪了头。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总有一阵阵香醇酒的气息扑鼻而来。
有阮籍不与世事的酣饮,有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畅饮,有李白淋漓尽致的豪饮,酒似乎与作家结下不解之缘,但我们不难看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多是男性作家。
酒代表着阳刚,男性借着它的化学催化作用,可以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借以消愁。
在封建社会男性的饮酒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丈夫气概的体现。
而对于女性,虽然古籍中没有禁止女性饮酒的记载,但女性像男性般开怀畅饮岂是封建礼教所能容忍?然而宋代的一名女词人李清照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束缚,她一如众多男性作家,借着酒这一媒介,创作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词作。
这些词作折射出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是异于男性的思维模式,把自己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存在去审视客观现实,是自我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现。
相对于古典文学作家群体的男性化及中国正统文化对女性的排斥,出现了男性作家为女性作代言人的现象。
使词有了“男子作闺音”的传统,他们拟女儿腔,作女儿态,试图写出女儿真实的精神状态。
但由于思维模式和视角的不同,在这些用男性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女子闺怨作品中,总让人感到有男性影子的存在。
然而李清照的作品中,犹其是与酒有关的词作中所反映出的女性自我意识,超越了男性作家。
也就是说李清照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抒发自己对生活、情感、时政等的切身体验。
凭借女性特有的敏感与才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大胆坦露,对魏晋风流的追求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宋代众多的女作家中,李清照仿佛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吸引着历代读者的眼球。
她以“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才情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我们知道,自从周代的宗法制度确立起“父权制”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起,女性原本在母系社会享有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动摇,并被放逐,沦落到附属顺从的地位。
在封建时代提出打压女性的观点多不胜数。
宋代理学盛行,打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旗号。
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残酷教条搬入了历史的舞台,对女性的束缚进一步加强。
这种历史背景下,女性被剥夺了话语的权利,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女性在失去话语权的同时,也失去了思想的权利。
李清照不甘心这样,她选择做一个挑战者,直逼“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道德规范底线,她的才情及人格魅力也源于此。
李清照平生创作的许多作品,无不洋溢着她的才华,闪烁着其女性的思想光芒。
她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展现自己的情感流程:她的爱,她的恨,她的痴,她的怨。
不做作,不矜持,直来直去,直率坦诚。
如实地反映、表达真实的自我。
她争得女性语言和言语的权利的过程正是她女性意识觉醒、强化的过程。
特别是反映在她创作的大量与酒有关的词作上。
洒脱自由的自然天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不仅是当时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有名的评论家与批评家。
“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苏门后四学士”。
其母亲也出身名门,是王拱辰的孙女,也善于做文章。
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她自身的天姿聪颖,早年接受的教育,为其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生长在一个较为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除了使其拥有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时期,也培养了她向往自由的个性。
李清照《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位喝醉了酒的少女“狂态”跃然纸上。
词中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在黄昏中“误入藕花深处”,已经栖息下来的鸥鹭,面对突然闯入的赶路少女,被吓得四下飞起。
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作家惊喜不已。
从中也可以看出李清照没有少女那种羞涩和矜持。
相反她给我们展示了她那天真烂漫的天性,不受任何的束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自由呼吸。
席勒曾经说过,人在游戏中发现自己才是真正完整的人。
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生命处于自由的状态下,才能体认到自我的存在。
她因醉酒而失态,这种失态愈显她的率真。
少女时的李清照在大自然中贪杯玩耍,把自己置于一个大的自由环境中,身心得到舒展。
父亲的开明,让身为一介“小女子”的李清照的个性有更多发展空间。
她不信奉封建礼教所强加给女性的条条框框,她不介意世俗的眼光,她要的只是真实的自我。
《点绛唇》里从上片“慵整纤纤手”到下片“袜划金钗溜”再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外表情态,表现了李清照一反大家闺秀的矜持姿态,流露出待字少女的真实内心世界。
从侧面印证了李清照追求自由,摆脱传统女性枷锁的自我意识。
“年少轻狂”的李清照极少压抑自己的情绪。
她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在春光里感受自由生命的律动。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皎洁的月光洒落在白皑皑的雪地上,词人手持金尊畅饮,欣赏独占春首的寒梅,表现出赏梅的豪情逸致。
在“雪”和“月”的背景衬托下,词人把腊梅幻化成“玉人”,娇好无比。
把雪中报春的腊梅人格化,使词作更添几分韵味。
表面上是写腊梅的傲世柔美,实际上是要通过腊梅的形象美,展现自己的心灵美,表明自己高洁美好的情怀。
在自然环境中,她总能自由无拘束地聆听到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切的声音,感受生命内在的律动,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能痴能怨的情感世界词本有“男子而作闺音”的传统。
但古代的男性作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缺乏男女平等的意识。
往往会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凌驾于女性之上,对女性生活、思想感情做审美关照的“俯视”。
以女性代言人的身份拟女儿腔,做女儿态。
在某种程度上说体现的是男性意识。
李清照本身作为一个女作家,有自己独特的女性视野,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和感受女性细腻独有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
正如胡云翼的《中国词史大纲》所提到:“清照的词是最能表现女性的优美情调的,以前一切男性词人所代写的闺词,所代写的妇人语,放在清照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在其体现闺中意绪的酒词中,除了能看到一位女子真实细腻的情感世界外,更重要的是让人感受到在其真实的情感体验背后,那对追求爱情的执着和大胆披露自己独立人格的美丽精神世界。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是美满的。
他们的爱情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更重要的是夫妇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
在与赵明诚一起生活的时期,李清照深感到爱情的幸福与甜蜜.古代男子离家求学出仕,是宦海常情,李清照虽然深知此道理,毕竟自古以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她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
一旦与丈夫分离,丝丝的甜蜜顿化作缕缕的相思。
在无尽的相思中,她借酒能改变平衡人们心理情绪的效用,暂遣闺中那孤独的情绪,也在酒的世界里大胆暴露自己真切的体验,表现出自我的女性意识。
赵明诚因李清照赠他的词而赞叹不已,欲与自己的夫人一较高低而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阙词,并把李清照的词夹杂其中,让友人陆德夫选出最好的。
陆德夫唯独选出了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在“薄雾浓云”笼罩整个天空,始终没有见到阳光的情况下,词人的心情亦暗淡阴冷,愁云布满心头,点燃“瑞脑”枯坐闺中以打发凄苦的时光。
记起今日是佳节思亲的重阳节,却发现“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为了驱散心中的愁,于是步入花园,在黄昏中边喝酒边赏菊,重阳的菊花香盛满了词人的衣袖,在酒的作用下,词人喊出了心底最真挚的情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相思离情,油然而生。
另一首词《好是近》(风定落花深)大约是赵明诚谢世的翌年春天所作,“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词人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离愁别恨。
没有剧烈的情感喷发,也没有声嘶力竭的痛苦诉说,而是在从容平静中,缓缓揭示内心细腻的情感体验。
词人在闺阁中看到帘外海棠的凋谢,使她伤春,“长记”而难忘。
在淋漓尽致的“酒阑歌罢玉尊空”的畅饮后,酒的烈性只是暂时使其得到瞬间的释放但没有抚平其心间的愁意。
酒后独自面对春夜里忽明忽暗的青灯,又使词人沉浸在一种无法倾诉的幽怨中。
生人的离别,还可以期盼重逢的日子,死人的离去却是永别。
平静的诉说让人更感沉重。
酒在李清照表达离情别绪,思念伤春的闺中意绪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欲借酒精的作用暂时排遣心中抑闷寂寞,才发现借酒消愁愁更愁。
从而证明女性世界里愁是那么缠绵,那么地深情。
她毫不掩饰对丈夫的爱,并大胆地表达出来。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这样评说“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自古晋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这种批评正好从反面说明李清照能大胆率真地表达自我,敢于向封建传统礼教发起挑战。
她的大胆率真除了是酒给了她勇气,更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中国有幸有你,你是华丽的诗篇,绚丽;你是天空的白云,渺远。
你颠覆了世俗的世界,你扭转了性别的空间。
阴柔世界里有阳刚,你这朵开在女性世界的奇异的花朵,也芬芳了男性世界,我至今还在吟哦你散发着青春、喷发着激情、弥漫着忧伤的诗篇。
我想对你说的不止这些。
一个纤弱的女子,在千年前,在观念盛行的朝代,你无疑是另类。
有如此的光彩,是国之幸乎?是情之悲乎?我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