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苏教版
【科学】苏教版科学3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3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理解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并且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验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2.通过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ppt、凳子、烧杯、纸巾、水槽9个、橡皮泥一团、注射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PPT出示“抢凳子”游戏环节及相关规则)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有哪位同学想上台参与呢?(抽调5名同学,摆上四个板凳,进行一轮游戏。
游戏时注意安全)根据时间来确定游戏的次数。
老师: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做“占据空间”,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一杯水装满了杯子,占据了空间……(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占据空间的现象)总结: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确实存在,那么他能不能像水、粉笔、石头等物体那样占据空间呢?(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物质,判断它能否占据空间,我们最好通过实验来观察。
)(二)实验探究一:1.出示透明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2.教师演示实验,老师做大家要仔细看哦!边演示边讲述操作要求:(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老师先不公布实验结果,学生猜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3.分组实验。
4.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同时老师公布刚才试验结果让大家共同见证。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空气占据空间-苏教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内容主要由“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和“热空气和冷空气”三部分组成。
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块状结构,而是存在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从“空气会占据空间”到“空气有质量”再到“热空气和冷空气”,通过这些具体概念知识点的层层深入,使学生认识空气,了解空气,在最终完善《“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核心概念。
课中,因为空气是看不见,会流动的物质,因此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借助水将不可视的空气“可视化”,让容易流动的空气存在于封闭在密闭的空间中,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空气,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特性,本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降低学习难度,从而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一年级下科学三单元《空气》的学习,学生对空气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2.能够理解空气像水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
3.通过实验操作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并且有弹性。
科学探究:1.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掌握对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
科学态度: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2.能认识到空气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空气的利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和被压缩有弹性。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小漏斗、橡皮泥、塑料杯、纸巾、气球、注射器、针筒胶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1.小组实验材料:水槽、注射器、实验记录单、维恩图表2.演示实验材料:塑料瓶(带导管)、注射器、水槽、纸巾、玻璃杯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可以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故事?生:(讲故事)师:同学们认真听完了故事,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可以喝到水吗?生:因为石头重沉到了水底……(各种说法)师:石头沉到水底为什么就可以让水面上升了呢?生:(思考……)师:同学们有玩过“抢凳子”的游戏吗?凳子的数量是有限的,音乐停了,占不到凳子的人就会被挤出去。
那在故事中,瓶子里面的什么也是有限的?(生:空间),石头进来了,它也要和水……生:抢位置/抢凳子/抢空间……师:这个游戏谁赢了?为什么呢?生:石头赢了,因为水被挤出去了。
师:哦,原来乌鸦能喝到水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水原来的空间,使得水面上升的。
生:(齐读结论)师:那什么是空间?怎么理解?生1:就是空的部分。
生2:需要被填满的位置叫做空间。
师:哇,你们太聪明了,表述的好具体好清晰。
像空粉笔盒、空杯子的里面,它能装一定的物质,我们把这部分称为空间。
那占据空间怎么理解?生1: 把粉笔放进粉笔盒,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
生2:水杯装满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生3:还有我们的教室,桌子椅子和人占据了教室的空间。
(设计意图:用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反馈: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很感兴趣,能够很认真地思考问题,所以一开始学生就能够很快地进入状态,使课堂气氛瞬间高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小诗,引导学生读一读。
虽然看不到你,
也摸不着你,
可你自由自在地
在世界每个角落嬉戏。
你呀,总是这么调皮!
植物说:有了你,
我们才以茁壮成长;
动物说:没有你,
我们就会停止呼吸。
你呀,就是这么神奇!
2.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猜一猜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水杯要垂直入水,不能倾斜。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还是像上一个实验那样,来预测一下,纸团会不会湿。
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并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交流实验的结果:纸团不会湿。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执 教 者
日 期
教学目标
1. 以粉笔、水为例,引发学生对物体会占据空间的思考。
2. 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3. 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并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4. 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六、课后作业
1. 观察周围的生活,看一看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 观察生活中压缩空气运用的例子。
板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
运用广泛
时间:2019年09月02日
交流实验的结果:水不会漏下去。
引导学生将实验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17)科学 1-1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1
科学苏教版(2017)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1《空气占据空间吗》学习目标●知道空气像粉笔、水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
●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知道压缩空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难点:1.理解无色、透明、无固定形状的空气占据空间;2.能操作实验,理解水无法进入瓶子、倒扣杯底纸不潮湿、气球吹不大都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
3.交流更多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事例。
【教学准备】课件、空纸箱子、透明玻璃杯、纸巾、装有水的水槽、橡皮泥、漏斗、矿泉水瓶、气球、注射器、橡皮、泡沫、抹布。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大箱子的“礼物”,(拿出空纸箱子)你能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吗?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断?(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可以摇一摇,听听看里面大概什么;可以凑到箱子缝边上问一问气味,根据气味判断;根据重量判断……)(2)教师揭晓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箱子)里面是什么呢?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哦,原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箱空气啊!(学生可能一开始下意识认为没有东西,教师追问后联系一年级学习过的《找空气》一课,想到里面还有空气)2.师小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充斥着我们周围的空间。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板书“空气”)二、结合情境,认识空间过渡:同学们,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两副图片。
1.师:谁能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交流发言。
师相机板书“空间”)2.师小结:粉笔盒里装满了,盒子里没有放的位置了,杯子里装满了水,也没有再倒的位置了,我们把物体所占的位置叫做它占的空间。
那空气占据空间吗?(补充完整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三、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过渡:你能回答课题中的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理由。
看样子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活动一来探究这个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
苏教版科学三上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苏教科学三上1.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苏教科学三上1.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所以冷藏可以不加盖子。
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结合下面的图,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温度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
形成的原因。
课堂练习一、判断1.空气的流动是不会形成风的。
()2. 暖气片应该在房间的最上方。
()二、选择1.空气加热后会()。
A.上升B.下降C.没有变化2.受热的的空气比冷空气()。
A轻 B.重 C.没变化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
作业布置回家自己做一只热气球或者孔明灯。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的懂得:热空气向上运动;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板书 1.3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向上运动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热空气的对流苏教版科学三上2.1《土壤的成分》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2.5《土壤的类型》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2.6《肥沃的土壤》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2.7《保护土壤》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3.8《认识固体》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3.9《认识液体》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3.10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3.11 把盐放到在水里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4.12河流与湖泊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4.13地下水教案苏教版科学三上4.14 海洋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苏教版 (1)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橡皮泥、吸管、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小石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故事引入。
1、同学们已经上了一节课了,可能现在也累了,那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抢凳子的游戏放松一下,好不好?(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胜者占据了空间,把失败者挤出去了。
)2、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现在老师要听一听这个故事,谁能为老师讲这段童话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二、内容研讨。
活动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刚才我们说出了这么多能够占据空间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像水、小石子等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
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学生大胆猜测)活动二:1.老师的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同学们不用石子,就用这些东西,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吗?你有什么方法吗?(出示小提示,否定倾斜杯子、压瓶子、用嘴吸等想法,强调利用空气把水挤出来。
)2.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么做才能使瓶子里的水流出来?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说出你们的方法,老师判断方法符合要求后先填写实验报告单,再开始实验,并强调在实验中注意安全。
(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流出来等等。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1.1《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料瓶口,用手握住塑料瓶的下半部,用力吹塑料瓶里的气球。
实验现象: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将气球吹得圆鼓鼓的。
实验结论: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实验总结二、被压缩的空气空气压缩实验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一小块海绵(或泡沫)等。
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1)推动活塞时,活塞会向下移动。
注射器中的海绵(或泡沫)会被压扁一些,活塞会慢慢向上方移动(被空气顶回)。
(2)用大一点儿的力推动活塞,活塞会进一步向下移动,同时注射器中的海绵(或泡沫)会被压得更扁一些;松手后,活塞会迅速向上方移动。
实验分析:注射器中充满了空气当推动活时,由于注射器口被橡皮堵住”,空气无法逃出,因此空气被压缩了,体积变小,由于空气的压力。
注射器里的海绵(或泡沫)被压扁了一些。
当松手后,由于压缩空气有弹性,因此空气恢复了原来的体积,活塞也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
准备实验草料并根据操作步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瓶中吹气球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这组活动意在让学生发现并解释“水漏不下去”“纸团不会湿”“气球吹不大”的现象,认识到空气也像粉笔、水那样占据一定的空间,由此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引导学生发现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
再让学生。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主要介绍了空气的概念和特性,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占据空间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能够占据空间。
2. 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空气的占据空间特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相关实验观察。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空气的认知程度较低,对空气的存在和特性缺乏直观的理解。
他们对科学实验和观察的经验也较少,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空气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思考,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我们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们展开互动讨论。
例如: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它是看得见的吗?学生A:空气是一种气体,我们看不见它。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认为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第二环节:实验观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纸和一盆水。
2. 学生将玻璃杯倒扣在水面上,然后慢慢将纸片放在杯子上方,快速翻转玻璃杯。
3.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他们会发现水没有漏出来,纸片被压住,说明空气占据了玻璃杯的空间。
例如:学生B:我们小组进行了实验,当我们把玻璃杯倒扣在水面上后,再翻转过来,水没有漏出来,纸片也被压住了。
教师:非常好!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C:这说明空气占据了玻璃杯的空间,否则水就会漏出来了。
第三环节:理论解释根据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通过提问和讨论,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实际生活例子,如气球的充气等,加深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 (7)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空气占据一定的的空间2、科学探究目标(1)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占据空间。
(2)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和推理。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水、纸巾、水盘、气球、塑料瓶、贴纸、实验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装有水的瓶子,问学生:瓶子里有什么?(生:水、空气)并标好水位刻线。
2、观看《乌鸦喝水》视频。
3、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头的片段。
水上升到一定时,问学生,现在瓶子里有什么?(生:水、石头、空气)(师标注现在水位的刻线后,说:刚才我们看到水都是在刻线下面的,现在水上升了,而瓶子里的空气变小了,空气被石头赶走了,位置被石头占据了。
)4、继续往瓶子里放石头,问:现在瓶子被什么占满了?(水和石头)理解当一个容器满了之后,我们就不能再塞东西。
师总结并揭题:水是液体、石头是固体,我们可以看到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那么我们看不到的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会占据空间吗》。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一)活动1:纸为什么不会湿第一个实验:垂直放入杯子实验1、猜想纸会不会湿。
师:(出示空杯子)同学看,现在杯子里占满了什么?(生:空气)现在老师把一团纸塞到杯子底部,杯子里占满了什么?(空气和纸巾)我们知道纸遇到水会湿,如果老师倒立垂直把杯子放入水中,你觉得纸会湿吗?(生猜想)2、出示实验步骤。
3、分小组实验,师巡查。
4、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结果。
5、师总结。
第二个实验:倾斜放入杯子实验1、猜想纸会不会湿。
师:如果我们倾斜着把杯子放入水中,你觉得纸团会湿吗?(生猜想)2、出示实验步骤。
3、组长操作实验,组员观察现象,得出结果。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1)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体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专题片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透明塑料袋、透明饮料瓶、吸管、橡皮泥、玻璃杯1个、注射器、纸、水槽6个、水、毛巾、电脑、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1.谈话:听说咱班同学特别喜欢动画片,今天老师带来一段《乌鸦喝水》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吧!(播放:乌鸦喝水)2.提问: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把石子放进水里,水面上升,乌鸦就喝到水] 为什么放进石子水面就上升了?[石子重,把水挤到上面去了] 原来属于水的空间被谁占了?[被石子占了]3.小结:我们可以说:原来水占据着瓶子底部的空间,后来石子放进去占据了水的空间,水就会随着放入石子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增高,乌鸦就会喝到水。
(教师演示:将石子放入满杯水中,水溢出。
)那就说明了液体的水和固体的石子都能占据空间。
(板书:占据空间)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固体、液体都占据空间,由此就会想到另一种物质,那会是什么呢?(空气)那么,空气会不会占据空间呢?你们想知道吗?(完善课题,补充“空气——吗”)4.你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能或不能]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想,但不一定是正确的。
要想得到准确的结论,我们必须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吧!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1.分发实验器材1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请各小组打开材料袋1,(把这些材料按顺序摆好)看一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些什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 (9)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橡皮泥、注射器2个、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材料:注射器、矿泉水瓶(带吸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题引入齐读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师在黑板上的课题后面板书一个大大的问号,告诉学生这将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2、故事激趣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学习将从一个古老的童话故事说起。
播放《乌鸦喝水》动画,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二、内容研讨。
3.学生大胆猜测活动一:1.老师的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你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不能倾斜杯子、不能压瓶子、不能用嘴吸)2.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挤出来了。
)3.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空气和小石子的作用是一样的。
空气占据了水所占据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
)4.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
)5.老师小结:刚才的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我们在这个教师上课,别的班就不能来上课了,因为我们班占据了这个位置,也叫我们占据了这个——(空间)空气也是一样,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就进不去。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要解决的内容,学生齐答:(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二:纸湿了吗?1.出示透明玻璃杯:同学们这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2.教师讲解,将纸巾塞入玻璃杯后倒扣入水槽中,预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3.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到底会不会湿,就要做实验。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1课,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
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多时候对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
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具象的物质占据空间易于理解;而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会变得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组织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间占据空间可以变化;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1.演示:气球两个,2个透明饮料瓶(1个无洞,1个有洞)、纸巾2张、玻璃杯、透明水槽、半瓶矿泉水、2个吸管、橡皮塞、锥形瓶1个、注射器1个2.每组:纸巾2张、锥形瓶1个、玻璃杯1个、透明水槽1个、吸管2个、橡皮塞,半瓶矿泉水、注射器2个、毛巾、记录单【教学过程设计】一、乌鸦喝水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纸水奇遇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小魔术,请同学们认真看。
1.教师按步骤操作实验:(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
师:你们猜猜纸有没有湿?生:自由回答。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
本课按照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通过纸巾会不会湿、漏斗里流不下去的水,气球为什么吹不大的三个实验,由简单到复杂,用实验反复证实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第二部分了解空气不仅仅可以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还可以发生改变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从而知道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自身特点,方便人们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对空气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上,对于看不到的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占据的空间是否会改变并没有思考。
通过做游戏、变魔术、反复实验等方法去研究空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趣化,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符合现代STEM教育的科学观点。
但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限,从实验现象到总结实验结论、从操作简单的纸巾实验到操作复杂漏斗实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和挑战性的。
三、学习目标●了解并能用实验证实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有弹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探究意识。
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受压缩空气的用途,将知识与生活知识相联系,学以致用。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难点:能借助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一步阐明空气占据空间。
五、教学准备椅子、气球、饮料瓶、透明塑料杯、纸巾、水槽、注射器、毛巾、水、“流不下去的水装置”(小口瓶、烧杯、漏斗、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景,理解什么是“空间”。
1.激趣: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抢椅子”的游戏。
2.出示抢椅子游戏规则。
3.分小组做“抢椅子”的游戏。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新版)苏教版
1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2.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3.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4.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5.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6.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课前准备去底的塑料瓶9个、纸巾、水槽9个、锥形瓶、吸管(玻璃管)、橡皮泥一团、注射器9个、毛巾、盒装奶、蜡烛、火柴、大烧杯。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活跃气氛【抢凳子】请位两位同学上来,取一个小纸箱,让一名同学蹲到里面,让另一个同学再蹲进去,另一个同学蹲不进去,说一说这是为什么,说明什么?空间学生做游戏。
你为什么没有蹲到里面去?——自己想蹲的空间被同学占领了,自己就被挤出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做“占据空间”。
【板书】占据空间【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二、空气占据空间吗活动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儿歌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听儿歌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乌鸦喝水》,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儿歌,并思考: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播放儿歌,师生同看。
【教师提问】儿歌听完了,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学生回答】【老师小结】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确实存在,那么它能不能像水、石头等物体那样占据空间呢?(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物质,判断它能否占据空间,我们最好通过实验来观察。
)【教师提问】认为能的请举手,(老师巡视一下)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到底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活动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吹气挤水实验【教师活动】(出示盛有大半瓶水的锥形瓶、吸管、橡皮泥、)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锥形瓶,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同时操作课件)【教师提问】老师提示一下:平时我们是怎么喝牛奶的?(出示盒装牛奶,带管子的)(用管子吸)用吸的办法能让奶漫上来,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经历,不小心一用力吹发生什么了呢?(预设:奶会溢出来),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方案利用空气将锥形瓶中的水挤出来呢?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橡皮泥怎么用?吸管怎么放?我们比比哪组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
学科:科学年级组:综合组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主备人主备教师教学设计议课记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演示法、对比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
)教学准备:学生(每个小组):1个矿泉水瓶、2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1个水杯、1张报纸、2个注射器老师:1个矿泉水瓶、2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成功的范例、1个水槽、1个水杯、1张报纸、2个注射器(其中一个纸板有标示)。
教学过程:播放动画片《乌鸦喝水》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一.听故事,动脑筋。
师:看了《乌鸦喝水》的动画片之后,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思考:最后,乌鸦为什么会喝着水呢?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将水挤出来了。
)板书:占据空间二.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一1.引言:是呀,因为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乌鸦喝到水了。
现在,这个瓶子里也有一些水,请问瓶子里水的上面部分是什么?(空气)假设乌鸦找到的是这瓶水,可是周围没有石头,但是有1块橡皮泥和2根吸管。
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利用空气使乌鸦喝到水吗?(小组讨论)(反馈。
指生回答,不作评判)2.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你看,老师也想了一种办法,跟谁一样的?你能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再请你看看老师是怎么吹的!指生说。
师:观察非常仔细,为了使实验成功,请大家读读温馨提示吧!课件出示,齐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 (7)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空气也要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能力目标:能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
(能利用维恩图对水与空气的不同进行比较,并逐步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空气也要占据空间以及空气占据的空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的。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水槽、烧杯、报纸(演示实验:空气无法进入倒立在水中的杯子)分组材料:橡皮泥、吸管、塑料瓶(实验:用空气将水挤压出密封的瓶子);注射器(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教学流程:第一个环节:故事导入,激起探究兴趣用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引入。
学生通过看动画片,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乌鸦用什么占据了水的空间,把水挤上来才喝到水的呢?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学生知道乌鸦用石子占据水的空间,才喝到水的。
那么,如果我们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进行改编,现在瓶子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能不能利用空气,帮助乌鸦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学生讨论思考:橡皮泥和吸管分别有什么作用?你怎样让空气进入瓶中?实验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并用多媒体出示具体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中,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分组实验完成后,师生交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探究活动二:杯底的纸巾会湿吗?在学生探究之前,首先由老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
然后请学生预测:杯中的纸巾会浸湿吗?为什么?在学生积极思考并预测后,多媒体出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实验后交流实验情况,重点让学生解释:杯中的纸巾为什么没有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从而进一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探究活动三:空气占据空间有变化吗?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的,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由于组成空气的粒子间的空隙较大可以随容器的大小而变化,所以空气既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膨胀扩张。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压缩或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五、材料准备
教师:课件、杯子、水槽、水、纸巾、注射器、小车
学生:杯子、水槽、水、注射器、纸巾、小车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在我们的科学世界里有一些现象非常有趣,其中一个就是借助空气能让纸巾在水里游泳而不变湿。
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纸巾、水槽、烧杯、水、空气,你能借助空气让纸巾在水中而不变湿吗?
师:实践出真知,就让我们边讨论边动手吧,看看哪个小组能成功的完成这个任务,开始吧。
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时间到,成功的小组请举手!我们请成功的小组上来演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分享一下你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空气占据空间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现在没成功的小组再试试。
师:方法我们都知道了,但是纸巾不湿的秘密我们还没解开,为什么杯子里的纸巾没有湿?能说说你的猜测吗?
预设:杯子里有空气、水没有进去(无论对错都鼓励)
师: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都非常强,我们把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的现象称作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如果答不出来)师: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都非常强,但是这么多的原因,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老师也来试试看,请仔细观察(演示失败的实验)。
师:哎呀!老师的实验失败了,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分析一下,为什么失败了?
预设:空气跑出来了、有气泡出来、杯子倾斜了
师:为什么杯子里有空气纸巾就不会湿呢?这说明了什么?(空气占据空间)】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3、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空气占据空间,那么,请看我手上的这辆小车,圆球和注射器里有什么?(空气)
师:这是辆神奇的小车,只需要空气就能让它动起来,先来看看小车的构造,圆球的一端是一个单向口,只能进不能出,注射器的活塞连着能转动轮子的齿轮。
师:你能使用空气让你的小车动起来吗?动手吧!
小组动手组装小车,让车子动起来,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的车子动起来了?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做的?上来演示一下。
师:其他小朋友都清楚了吗?现在有个任务需要大家完成,观察小车动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开始观察吧。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注射器按下去又弹出来)注射器里是什么?(空气)
师:对了,我们把空气的这个特点叫做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师:当我们放手时,注射器活塞怎么样了?这说明了什么?(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板书: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
师: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这一特性?(篮球、足球、喷壶)
师:我们的小朋友这道的真多,看看这些你都知道吗?(展示图片)
4、小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空气的哪些秘密?(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课后呢请大家想一想,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为什么气球吹太大会爆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