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_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篇1)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

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

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

物质虽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篇2)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

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5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5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怎么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春天如约而至,20年来,《感动中国》每年都会评选出十位具有年度新闻性人物。

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我们一起看看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篇11998年,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开始出征冬奥会,24年了,共获得5枚银牌,因此有了“收银员”这么一个戏谑的称号。

2023年徐梦桃出战索契冬奥会时获得了银牌,也成为“收银员”中的一员。

徐梦桃:我当时会感觉到这枚金牌,就是触之可及。

索契冬奥会之后,徐梦桃开始积极备战平昌冬奥会,但在2023年全国冬运会的赛场上,徐梦桃受了重伤,左腿膝关节韧带断裂,她不得不接受手术,切除了将近70%的左膝外侧半月板,并在膝盖中打了3根钢钉。

徐梦桃:整个2023年当中都在用电击片,提高你的肌肉质量,那个腿电完之后,就会疼好久好久。

这种疼痛,就会让你感觉到一直在抽筋,好像触电了一样。

重新回到国家队的徐梦桃,为了不影响平昌冬奥会的发挥,她一直没有做取钢钉手术。

就这样,徐梦桃带着钢钉如期站在了2023平昌冬奥会的赛场上。

平昌冬奥会成了徐梦桃的噩梦,这一次她摔得更重,无缘夺金。

徐梦桃:我当时会感觉到,天啊,我真的是拿不了冬奥会冠军,我现在已经28岁了,冬奥会是四年一届,青春有几个四年,尤其是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可能未来我没有机会了。

我是不是就注定了与冬奥会金牌无缘。

在平昌冬奥会摔倒后,之前缝合的半月板再次裂开,原本被切除了大半个外侧半月板的左膝,又再度被切除了60%的内侧半月板。

那段时间,徐梦桃的情绪非常低落,她真的打算退出冬奥赛场。

为了备战冬奥,别说结婚了,就连父母都难得相见,也就在养伤的这段日子里,才有了父母久违的陪伴。

徐梦桃的父亲徐学君经营烤串店为生,却酷爱体育,正是他发现女儿在体育上的天赋,在小梦桃心里种下了当奥运冠军的种子。

在普通人看来,他是一个狠心的父亲。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10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10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依据多年的文秘写作阅历,参考优秀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共享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10篇,供你选择借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篇1】看完感动事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感动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力气,剧烈的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每一份颁奖词都是那样的兴奋人心,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它们深深的震撼我的心灵,刺激着我的神经。

在观看的过程中,有多次流泪,他们当中的有些事迹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不是由于他们有什么超强的力量,而是他们有一颗顽强和执着的心!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那样的一般,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宏大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很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遗忘了用发觉美的眼睛去发觉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专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觉细节的感动!信任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牢固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盼望可以关心别人。

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气……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中华民族之所以渐渐富强起来,也是由于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或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肯定是个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5篇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5篇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5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每一年的感动中国都能给我带来深深的触动,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每一年都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在里,我们祖国有些地方经历了天灾无情的洗礼和考验,令人痛心疾首、撕心裂肺。

然而,在天灾和困难面前,却产生了一大邦英雄豪杰,这十大人物的事迹给了我一次精神上的震撼:一、钱伟长“赤子”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他用他的一生来坚持着爱祖国这分高尚的品质;用他的一生来为祖国奔走;用他的一生来爱护祖国;他的忠诚让我为之感动、为之赞叹。

二、孙水林孙东林“信义”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

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他们用他们年轻时打工的经验感到以后做老板,不能拖欠工人一份钱这个原则,坚守了整整20年,哥哥死后,弟弟还是如愿吧工钱给工人们。

一个信念,整整坚持20年,我佩服他们的毅力,佩服他们的信义,让我为他们喝彩。

三、才哇“铁汉”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

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在地震来临时,他不放弃拯救村民们的生命,在亲人和村民之间,他选择了先救村民。

等村民一切安排好后,他才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他伤心痛苦。

我佩服他的舍亲救民的精神,我为之动容。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30年来,好人王娅倾尽所有坚持助学,直到弥留之际,王娅还专门写了一封遗赠书,委托陈海兰把她去世后会得到的一些钱款捐给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并委托居委会帮忙进行公证。

遗赠书里写着:“本人王娅,女,66周岁,特立遗赠书如下,料理自己身后事,以终余年,了无牵挂。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感悟(精选26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感悟(精选26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感悟(精选26篇)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悟篇1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背后都是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颁奖词字字铿锵,亿万同胞隔着屏幕产生共情,眼睛泛红了一次又一次,只因为颁奖词中的主人公们在普通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情,为了人民的事业,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事迹更让人动容?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最是精神动人心,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缩影。

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却清楚他们为了谁,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奋斗者的精气神:低谷中奋起,永不言弃;危难时拼搏,无所畏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长征,同样,每一个时代也有自己的英雄。

从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根入石窟蟠的樊锦诗,到舍己幼为人之幼、一丸济世德的顾方舟,再到兰谷遗芳远、永留百色大山的黄文秀……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他们却给了世人同样的感动。

用信念扛起时代重任,用行动为人民撑起一片艳阳天,在他们看来,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这样的人,是“真英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感悟篇2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目中。

鱼儿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爱;大海学会了感恩,才会懂得鱼儿的深情。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断回荡,呆望远处,不禁让我想起了《感动中国》节目,令我充满无暇的联想和深思。

在此次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见义勇为的方俊明。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

直到20_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而这些年,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

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为儿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方俊明很傻,为何救人没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烦,活受罪。

《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7篇

《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7篇

《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7篇《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精选篇1)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

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两个小时的直播,一个个精彩的而又有意思的节目让活动一次次推上万人瞩目的高潮。

我一定要像那些道德模范学习,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生活中我们在学校中捡起废纸或垃圾,这些垃圾看是很小,但它危害着学校的空气环境,也污染这大地。

我们学习道德模范要从小事做起,比如说主动捡拾垃圾,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

为上班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泡上一杯热茶,帮他们按按肩膀。

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精选篇2)《感动中国》,它让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事迹,每一个都催人泪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和张莉丽。

陈斌强,一名伟大的教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所以,他决心将母亲绑在身边,骑着电瓶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同照顾1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后,学校深被感动,决定将陈斌强的工作地点从乡下调到了县城。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0篇)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0篇)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0篇)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篇1双脚踏紧在这片土地上,似乎全身便流淌着母亲的脉搏,翘首而望,对上的便是她柔情的眼波。

只于这夜阑人静时握住自己的心,看看孤星缱绻,思索自我价值所在。

颈间万千青丝昭示着我尚年轻,似乎也在轻讽我的碌碌无为。

曾经的我,口中也曾无数次豪言为国,却没有成鸿鹄的眼界,常为狭隘所困扰,殊不知却是真真挥霍了我的大好青春。

前线上的士兵为国为家赴生死之时,或许我正为某些难以解决的的小坎而发怒;多少受苦受难的人们在为生活所迫得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时,我或许在贪恋享受休憩间的几分钟温暖。

有时也憎恶自己的庸俗,不能得志士之气魄,常常陷于短浅,真真自愧!或许是心智尚浅,常常少些思考,或许是缺乏些正能量,总是混沌在阴暗面里。

我执起书卷,追溯千年间爱国文人志士生命光华的流转,国家,是他们终生的选择。

我便向他们看齐,追随着他们的脚步与信仰。

我知道我正年轻,有很多事情正在前方等着我去做,只有穿越时空纵观古今,循着知识的灯火,才能在这迷茫的年轻中寻到对的灯塔。

游于历史之中,岁月流转间,汨罗江里仍是你凌云的诗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字字有声是你巾帼不让须眉的的`气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历史从遥远的地方走来,又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远去,还好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思亘古不变。

我似看见你们双眉微蹙,在某个寂寥孤苦的夜晚手提一盏灯,写下“可怜白发生”饱含愁思的一腔热情;我似看见你们横刀笑天,刑场之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愤慨与无奈;我似瞥见你们茅屋破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心胸。

我未达如此高度,却也能于字里行间细细品读,触摸着你们分分秒秒都在为国家而跳动着的脉搏,为国家流淌着的血液。

于是我自审、自省,悟出这拳拳之心不能陷于空谈,更要拿起战斗的气魄,为国为家而奋斗青春。

从现在起,做个不负于自己的人,不忘前辈之誓言,不忘自我之复兴理想,不忘国不忘家。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1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人苏炳添,现年31岁的苏炳添〔2023年8月29日即将年满32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巅峰年龄,但是在之前完毕的2023年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上,苏炳添却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第一名,第二名的谢震业足足有0.18秒,足以证明苏炳添的实力有多强,逆风的情况下苏炳添都能跑出这样出色的成绩,那么换成顺风,他的成绩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苏炳添做到了!亚洲“飞人”苏炳添凭借着自己强悍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国人为之骄傲。

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送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

这次,我的思想主题那么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15时54分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

自1992年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打破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自力更生,艰辛奋斗,数次在浩瀚苍穹写下精彩纷呈、振奋人心的中国故事。

中国梦牵引航天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

筑梦太空,离不开同志对一代又一代广阔航天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成功,为全面建立社会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奉献的殷切期盼。

筑梦太空,离不开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靠的就是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靠的就是各部门、各地区、各学科的协成作战。

从神舟一号的一飞冲天到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自主交会对接……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所获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_心得体会
观看了《24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每个人都让人为之感动。

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

他让我们热泪盈眶,让我们为之折服,让我们钦佩不已,他们就是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在这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位。

他们是为了能让失聪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和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

陶艳波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

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xx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她的儿子,她甘愿在儿子身边作了十六年同桌。

陶艳波,用她真实的行动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母亲,用她对儿子的爱,感动了所有人,我为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她的儿子肯定也因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有一个人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

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

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

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

他那病重的父亲,是幸福的王。

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这样一个女儿,用她纤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她用瘦小的身体和一双柔弱的手给了他父亲一个温暖的家。

朱晓晖,用她最真实的行动诠释了爱的伟大。

那个的故事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满头白发,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和诗人联系在一起。

但她就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

xx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卖房卖车,辞职,借债。

不堪重负的丈夫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有这样的女儿无疑是幸福的,朱晓晖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中国。

感动中国人物中无论是谁,都让我们钦佩。

无论是科学家于敏,义务支教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基层干部赵久富,普通市民张纪清,新疆民警木拉提,医生肖卿褔,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还是居民大院陇海大院,都感动了无数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更应该视他们为榜样!
分享知识,欢迎下载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