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无菌技术操作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无菌技术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e27d8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7.png)
面特性进行针对性清洁。
清洁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清洁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触摸、使用试纸等 方法,对清洁后的物体表面进 行检测,评估清洁效果是否达
到标准。
监测频率
医院应定期对清洁效果进行监 测,一般建议每月至少进行一 次监测。
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应覆盖医院的所有区 域,包括病房、手术室、治疗 室、卫生间等。
监测标准
物理消毒法
包括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离子 体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
消毒技巧
根据不同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 方法,注意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浓度, 控制消毒时间和温度,保持环境通风 等。
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如含氯消毒剂、酒精等。
消毒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消毒效果的评估
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等方法,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消毒效果符合 标准要求。
实验室环境
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在进行微生物培养 和实验时,需要保持高度无菌的 环境,对实验器材和操作台面进
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进行基因测 序、PCR等实验时,需要保持无 菌环境,对实验器材和操作台面
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化学品 残留的环境,对实验器材和操作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 无菌技术操作
目 录
• 清洁技术 • 消毒技术 • 灭菌技术 • 无菌技术操作 • 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操作的应用场景
01
清洁技术
清洁的定义与重要性
清洁的定义
清洁是指去除物体表面污垢、尘 埃、有机物残留的过程,以达到 清洁卫生的目的。
清洁的重要性
“清洁、消毒、灭菌”傻傻分不清楚?
![“清洁、消毒、灭菌”傻傻分不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6c35c5e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d.png)
“清洁、消毒、灭菌”傻傻分不清楚?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必要及关键措施。
医疗机构环境及物表的清洁,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对防止院内感染、致病微生物的交叉传播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物品及环境,使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1.走进病房,你是否会闻到一股消毒剂的味道,看到保洁人员在认真地对病区内的桌椅、地面进行擦拭消毒,你会不会有疑问?他们用的是什么消毒剂,病区内物品和环境应该如何进行清洁消毒?2.病人使用后的止血带、湿化瓶、手术器械等物品,是怎样进行处理的?运到哪儿进行处理?选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各类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科普课堂。
一、概念上的区别:《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中对以下名词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清洁是指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二、作用水平的区别:1.清洁:去除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污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
物表的清洁一般可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清洁可能不会杀死细菌和微生物,但它会减少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并有助于降低传播污染性微生物的风险。
2.消毒:重点是消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消毒在方法上是讲究的有选择的,不能“一刀切”和“滥杀无辜”。
消毒不能完全杀死所有的微生物,但能有效控制微生物总量和它的生长速度,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扩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物品先清洁再消毒,消毒效果会更好。
3.灭菌:不仅要求杀灭残留在物品上的难以杀灭或清除的致病微生物,还要求将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全部杀灭,重点是无差别的“不留活口”。
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881a3d285727a5e9856a6168.png)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包装合适: 合理摆放:留有空隙,便于流通,布类物品
置于上层
准确记时:柜室温度达到灭菌要求计时 灭菌后卸载:待物品干燥后(冷却时间大于 30分钟) 安全操作: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浸泡金属类物品时,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
锈剂 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净
过氧乙酸
• 消毒效力:灭菌 • 0.2%用于手消毒,浸泡1~ 2min 0.5%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 ~ 60 min 0.1% ~ 0.2%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喷洒或浸泡10 min 0.2% ~ 0.4%用于空气消毒,7 mL/m3,加热熏蒸, 密闭门窗2小时 。
1.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 2.化学监测法:化学指示卡
化学指示胶 带
3.生物监测法:将耐热非致病性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菌片制成标准 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
监测灭菌效果
生物监测法 是最可靠的监测法,利用对热耐受力
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
成每片含106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菌纸片,使用时 将10片菌纸片分别放于灭菌器四角及中央,待灭菌 完毕,用无菌镊取出后.再放人培养基内,在56℃ 温箱中培养48h至1周,若全部菌纸片无细菌生长则 表示灭菌合格。
• 箱温170℃,时间1h • 箱温180℃,时间30min
干烤法注意事项
1、物品洗净不留污垢,防焦化 2、灭菌物品勿与烤箱的底部与四壁直接接 触 3、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2/3, 物品之间留有空隙,粉剂油脂不宜太厚 4、灭菌时不宜中途打开烤箱放入新的物品 5、灭菌时间从标准温度时算起
消毒,灭菌,清洁的概念
![消毒,灭菌,清洁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f8f043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0.png)
消毒,灭菌,清洁的概念
消毒是指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有害菌群、病毒等完全杀灭或去
除的过程。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消毒液、消毒喷雾、紫外线照射等,以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目的。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灭菌是消除或杀灭所有活的细菌、真菌、孢子和病毒的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
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手术室、实验室、医疗
器械等环境和设备的消毒。
清洁是指将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污渍等清除或去除的过程。
清洁可以通过物理方
法如擦拭、刷洗、冲刷等进行,也可以使用清洁剂、洗涤剂等化学物质辅助清洁。
清洁的
目的是使物体表面保持干净、整洁,消除污染和有害物质,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消毒、灭菌和清洁作为卫生防护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实验
室等许多领域。
通过彻底的消毒和灭菌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而
清洁可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
![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c8739183bb4cf7ec4afed082.png)
常用术语和定义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
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 头柜、被褥疮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 便器等。
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 斯伯尔丁分类法 (1968年)
常用术语和定义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
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 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 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 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常用术语和定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管理要求
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 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 消毒。
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 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管理要求
5.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 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6.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工作人员提 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7. 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 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医院环境消毒
一、清洁、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 的过程。 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 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 生物的处理。
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3309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6.png)
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就诊患者。
第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四条医院应当配备充足的消毒灭菌设施和药品,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清洁、消毒灭菌知识培训,提高消毒灭菌水平。
第五条医院应当设立清洁、消毒灭菌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第六条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就诊患者应当共同参与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共同维护医院环境卫生。
二、清洁、消毒灭菌职责第七条医院清洁、消毒灭菌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清洁、消毒灭菌制度,确保本科室环境卫生和医疗安全。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条清洁人员应当做好医院环境卫生工作,保持医院整洁、卫生。
第十一条患者及家属应当配合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维护医院环境卫生。
三、清洁、消毒灭菌措施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治疗,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规,防止传染病扩散。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特殊科室进行重点消毒,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就诊患者的防护意识。
四、清洁、消毒灭菌管理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清洁、消毒灭菌记录制度,记录清洁、消毒灭菌的时间、地点、方法、浓度、作用时间等。
医疗机构清洁、消毒、灭菌原则
![医疗机构清洁、消毒、灭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d29b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6.png)
医疗机构清洁、消毒、灭菌原则本文通过在等级医院评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全国医院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监测项目调查研究,梳理基层医疗机构在清洁消毒灭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有针对性给出解决措施。
一、清洁、消毒与灭菌的现状与问题实际检查结合全国医院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监测项目提供的数据,列出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消毒清洁、消毒、灭菌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监测2016年之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监测方法有肉眼裸视法和放大镜法,此两种方法监测效果不稳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16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发布之后,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首选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器械。
(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2016年之前的数据显示,生物监测合格率97.5%,温度监测合格率74.7%,时间监测合格率仅为64.6%,侧面反应灭菌效果监测不佳。
(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监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设备普通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9.3%,PCD生物监测的合格率仅为91.9%。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只有以上两种评价灭菌效果的方法,且灭菌合格率较低。
(四)卫生手效果监测监测显示2007年-2016年共监测的9891份样品,合格率为75.7%,菌落总数中位值为1.8cfu/cm2,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细菌为0,有理由怀疑在手卫生监测中存在监测方式或采样方法或实施方面的一些问题。
很多医院感染病例暴发大多是由于清洗、消毒、灭菌不合格所引起,如:1.2005年安徽宿州眼球事件,10名患者在安徽宿州市市立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后,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名患者单眼眼球被摘除。
2.2012年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维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有32位病人被确诊为因接受ERCP而获得感染,导致30%的患者因感染死亡。
3.2014年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区的Advocate Lutheran综合医院有29人应接受ERCP治疗后,获得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NDM)耐碳氢霉烯的肠杆菌(CRE)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fc5a2f59eef8c75fbfb3d6.png)
(2)、注意事项:
①、口罩应用8-12层纱布缝制。
②、使用时应遮住口鼻,不可用已经污染的手接触口罩,口罩潮湿时,病原微生物容易透入,应立即更换,口罩用完后立即取下,将污染面向内摺,放入胸前小口袋内或存放在小塑料袋内,不应挂在胸前,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病员后,应立即更换口罩。
2、手部的清洁
(1)、目的:避免传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
(2)、洗手法:
①、洗手时,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将手彻底洗擦至前臂、腕部、手掌、手指、指甲、指缝等处顺序擦洗。
②、如无洗池设备,可将双手浸泡在消毒液盘中,(0.2-0.5%过氧乙酸、1%氯胺等),浸泡2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③、避免弄湿工作服,勿使水流入衣袖内。
(一)、隔离的种类
1、严密隔离:如鼠疫、霍乱、天花、狂犬病、爱滋病等。其病原体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传染性强,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死亡率高。
2、一般隔离:
(1)、呼吸道隔离:如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等。
(2)、消化道隔离:伤寒、痢疾、传染性肝炎。
(3)、接触隔离:破伤风,炭疽病等(细菌战者是用炭疽菌)。
(4)、昆虫隔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蚊子)、斑疹伤寒、回归热(由虱子传播)。
(二)、隔离区域划分
1、清洁区:不与病员直接接触的地区为清洁区,为更衣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注射室)等。
2、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地区:为走廊、大堂、楼梯等。
3、污染区:病员接触的地区:如病室、病员厕所、浴室等。
(2)、次氯酸钠:浓度为10:1(即10毫升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1毫升)。如果5000毫升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500毫升(即水4500毫升+次氯酸钠500毫升)。10,000毫升中含次氯酸钠1,000毫升(即水9,000毫升+次氯酸钠1,000毫升便可)。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7d2442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0.png)
一、概念 二、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技术 三、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清洁、消毒、灭菌
一、概 念
清洁是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
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 化的方法。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
物品刷洗干净,全部浸没在水中,加热煮沸,水沸计时。
注意事项:
①物品应洗刷干净,全部浸没于水中; ②物品放置不超过容器的3/4; ③消毒时间从水沸后开始计时,中途加入重新计时; ④轴节器械及带盖容器应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叠放; ⑤玻璃类物品放冷水或温水中煮沸,橡胶类物品水沸后放入,煮
沸 3~5min取出,空腔导管应在腔内充满水; ⑥海拔高度每增高300m,需延长煮沸时间2min,或用加压煮锅。
消毒剂分类: •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和真菌孢子。 •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胞。 •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
杀灭芽胞。 •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孢子和亲脂性
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芽胞。
专门用于预真空(包括脉冲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检测。 不适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
清洁、消毒、灭菌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 ——低温蒸汽消毒法
方法: 控制温度在73℃~80℃,维持10~15min
效果: 可杀灭大多数致病微生物
应用: 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的消毒
清洁、消毒、灭菌
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 ——流通蒸汽消毒法
清洁、消毒、灭菌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规范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866b834783e0912a2162a9a.png)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规范1 总则:医院清洗、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均遵循卫计委《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与江苏省《江苏省医院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暂行规定》。
2 消毒、灭菌基本要求2.1 医院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2.1.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2.1.2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2.2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已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2.3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
2.4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第十一章规定。
2.5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消毒与清洁。
2.6 医院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消毒隔离具体要求3.1 医务人员上班时应着装整洁,一律穿工作服,工作场所不得进食和对方食物,手部皮肤清洗和消毒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条例》。
3.2 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方法参照《隔离预防分类、措施》)接触特殊感染和隔离病人前必须戴手套、穿隔离衣,并及时更换;严禁将污染手套、隔离衣接触其他物品;离开隔离区域应使用手消毒剂。
3.3 抽血、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洗手,或戴手套(不同病人之间要更换手套),被体液、血液污染的一切物品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废弃的锐利器械应放入锐器盒中。
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8099d5a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1.png)
清洁消毒灭菌
第33页
马上更换。 5.定时进行空气培养,以监测灭菌效果。
清洁消毒灭菌
第24页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使用标准: 1.选择适当消毒剂。 2.严格掌握浓度、时间及方法。 3.定时更换。 4.消毒灭菌前准备。(洗净、擦干) 5.消毒灭菌后处理(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清洁消毒灭菌
第25页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分类: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含芽 胞。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不能杀 灭芽胞。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不能杀 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或芽胞。
消毒(disinfection): 是去除或杀灭物品 上病原微生物。不包含芽孢
灭菌(sterilization):是去除或杀灭物品 上一切微生物,以杀灭芽孢为标准。
清洁是消毒、灭菌准备工作
清洁消毒灭菌
第4页
消毒灭菌方法
1.热力消毒灭菌
物理
2.照射消毒灭菌
1.燃烧灭菌法:烧 2.干热灭菌法:烤 3.微波消毒灭菌 4.煮沸消毒法:煮 5.低温蒸汽消毒法 6.压力蒸汽灭菌法:蒸
强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作为指示剂。
清洁消毒灭菌
第18页
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光照消毒法 主要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 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而造成细菌死亡,惯 用方法有:
1.日光曝晒消毒法 2.紫外线消毒法
清洁消毒灭菌
第19页
• 日光曝晒法:用于床垫、毛毯、衣服等 日光下曝晒6小时,定时翻动
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消毒灭菌
第13页
技术6-2 压力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清洁消毒灭菌
第14页
技术6-2 压力蒸汽灭菌法
简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简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b7e48e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7.png)
简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清洁、消毒和灭菌这几个在生活和医疗等多个领域都超级重要的概念。
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话题哦,就像我们每天要洗脸刷牙保持干净一样,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呢!先来说说清洁吧。
清洁啊,就像是给某个东西或者某个地方来一场大扫除。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帮忙打扫旧仓库,那里面全是灰尘,东西堆得乱七八糟的。
清洁就是要把那些灰尘、污垢、杂物都统统弄走。
它可不仅仅是让表面看起来干净,还包括把藏在角落里的脏东西也清理掉呢。
比如说,我们擦桌子的时候,不能只擦桌面,桌腿、桌子底下的缝隙也得擦到,对吧?清洁的方法有很多种,像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擦东西、用水冲洗等等。
这就好比我们人每天洗澡,把身上的泥污都洗干净,让自己清清爽爽的。
要是一个地方或者东西不清洁,那可就麻烦啦,就像你穿着脏衣服出门,自己不舒服,别人看着也难受啊。
那清洁能达到什么效果呢?它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数量,让环境或者物品看起来整洁,为后续的消毒或者灭菌打下基础。
再来说说消毒。
消毒啊,这可就比清洁更厉害了一步。
我有个亲戚在医院工作,他就经常给我讲消毒的事儿。
消毒就像是一场针对微生物的小型战争。
你想啊,在医院里,到处都是病菌,如果不消毒,病人不就更容易被感染了吗?消毒就是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来杀死或者抑制大多数的微生物。
比如说,我们常用的酒精消毒,拿棉球蘸着酒精擦伤口周围,那酒精就像一个个小战士,冲向那些病菌,把它们消灭掉。
不过呢,消毒可不能把所有的微生物都干掉哦。
这就像我们在花园里除草,虽然除掉了大部分的杂草,但可能还会有一些小杂草没除干净。
消毒有很多种方法,像煮沸消毒,把东西放在水里煮一煮,高温就能杀死很多病菌呢。
还有紫外线消毒,那些紫外线就像隐形的剑,穿透空气,把微生物给杀死。
那消毒在生活中有多重要呢?就拿咱们吃饭用的餐具来说吧,如果不消毒,上面残留的病菌被吃进肚子里,那可就容易生病啦。
最后就是灭菌啦。
灭菌可就是清洁和消毒的“终极大招”了。
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
![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4e7d919c02768e9950e73865.png)
漯河市二院 张爱勤
编辑课件
前言
做好清洁、消毒与灭菌是《传染病防治法》、 《消毒管理办法》、《感染管理办法》等法规 的要求。
清洁、消毒与灭菌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基本措施。 清洁、消毒与灭菌是防控医院感染、医源性感
染及医院感染暴发的重要方法。
编辑课件
前言
清洁、消毒与灭菌工作现状: 1.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防控医
适用范围: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消毒液配制:按照使用说明。原液浓度5%即5000mg/l,若
使用500mg/l,配制比例为1:100,配制方法是1ml 原液 +99ml水;若使用1000mg/l,配制比例为1:50,配制方法 是1ml 原液+49ml水。
编辑课件
化学消毒剂
注意事项:碘酊原液涂擦后应用75%酒精脱碘,含醇 制剂不用于粘膜、伤口,
碘过敏者慎用。
编辑课件
化学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 乙醇属于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作用,对皮肤
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易挥发、不稳定等 特点。 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用品的 消毒。 使用浓度70%-80%(体积比),常用75% 用后及时加盖,防止挥发,影响消毒效果。
编辑课件
二、医疗机构消毒、灭菌 管理要求
编辑课件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 落实。
2. 应开展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应 包括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相关 法律法规的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与知识、消毒与 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等。
清洁灭菌消毒的名词解释
![清洁灭菌消毒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f151f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c.png)
清洁灭菌消毒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清洁灭菌消毒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行为。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饮食、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清洁、灭菌和消毒这三个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它们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一、清洁清洁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油渍、尘埃等杂质的过程。
清洁可以使用水、肥皂、清洁剂等工具和物质。
清洁的目的是使物体表面看起来干净,摸起来光滑,并减少室内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降低传播传染病的风险。
清洁不仅仅是简单地擦拭或冲洗物体表面。
实际上,清洁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物体的性质和用途来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
例如,在医疗领域,清洁手术器械需要采用高温蒸汽清洁或化学清洁,以确保器械表面的无菌状态。
而在普通家庭中,我们可以使用肥皂和水清洁餐具、衣物等。
二、灭菌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完全杀灭或去除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灭菌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常用于医疗和实验室等领域,以确保无菌状态和杀菌效果。
灭菌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
高温灭菌是指使用高温蒸汽或高温干热对物体进行处理,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化学灭菌则是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如乙醛、高浓度酒精等来杀灭微生物。
辐射灭菌则是利用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对物体进行灭菌处理。
在医疗领域,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手术器械和医疗设备上。
只有确保了器械表面的无菌状态,才能有效预防感染,保护患者健康。
三、消毒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杀灭或去除物体上的部分微生物,以降低传播疾病的风险。
相对于灭菌而言,消毒的目标是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到一定安全水平,而不是完全去除。
消毒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等级,它们可以被划分为高、中、低级消毒。
高级消毒是指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灭活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物质或方法。
中级消毒则能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一些病毒。
低级消毒主要能够杀灭某些细菌,并且仅降低病毒的数量。
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热消毒、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清洁 用清水或去污剂清除物体表面 的污垢及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 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除细菌芽胞 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 清除或杀灭物品中一切致病和非致病 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过程。
概念的鉴别
•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 菌的要求
• 灭菌——绝对的,一定可达到灭 菌的要求。
干烤法(dryheat sterilization)
干烤法是利用烤箱内的高热空气对 流与介质传导进行灭菌。
适用:耐高热,不耐湿的物品
• 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min • 灭菌:箱温180℃,时间 20~30min
干烤法注意事项
• 物品洗净不留污垢,防焦化 • 灭菌物品勿与烤箱的底部与四壁直接接触 • 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2/3,
慢
穿透力
弱
消毒时间
长
所Hale Waihona Puke 温度高破坏性大
湿热灭菌法
快 强 短 低 小
辐射消毒法
利用紫外线或其他一些射线,使 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而死亡。
• 日光曝晒法:6h可达消毒目的
❖适用:被褥、床垫、毛毯、衣物等 ❖注意:定时翻动
辐射消毒法
•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最佳杀菌波长:253.7nm ➢有效距离:物品:25~60cm, 空气:<2m ➢照射时间:灯亮 5~7min后开始计算,
物品之间留有空隙,粉剂油脂不宜太厚
• 灭菌时不宜中途打开烤箱放入新的物品 • 灭菌时间从标准温度时算起
煮 沸 法 (boiling disfection)
特点: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适用:耐湿、耐高热物品
方法:洗净物品浸没于煮沸器皿中,水面 高于物品1寸,容器加盖,煮沸后保持5 ~ 10min,即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杀灭芽胞 则需要1~3h。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 1%~2%浓度,可提高水温至105℃,并有去 污、防锈作用。
化学消毒灭菌法
浸泡法(immersion)
❖常用溶液:器械消毒液、0.2%过氧乙 酸、75%乙醇、0.1%新洁尔灭 ❖时间:视物品性质、用途、溶液性质 而定。 ❖注意事项:
•盛放消毒液容器须先灭菌后使用,
每周灭菌一次
•余见原则
化学消毒灭菌法
熏蒸法(fumigation)
利用化学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产生气 体,在标准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适用:手术室、烧伤、血液、器官移植 病房
化学消毒灭菌法
•作用原理
➢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干扰细胞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适用范围
不宜使用高温消毒、耐湿的物品。
化学消毒剂分类
▪按化学成分与性质分:
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醛类、烷基化气 体类、醇类、碘类、季铵盐类、酚类和其他等
▪按作用水平分:
•高效消毒剂:杀灭一切微生物 •中效消毒剂:杀灭除芽胞外的一切微生物 •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亲
两消毒一清洗原则
根据环境保护原则,凡是病 人接触过的物品、食物及排泄物 均应先消毒、后清洗或排放,再 消毒,以免污染环境。
热力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酶、细胞壁和细胞膜等,从而杀灭微生物的方 法。又可分为干热法(燃烧法和烤箱法)和湿 热法(煮沸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
细菌
燃烧法(burning sterilization) 特点:简单、迅速、有效、彻底、
包裹适中,垂直放置,留有空隙,容器开 盖,勿装过满,便于流通。 布类物品置于上层,瓶装液体不宜过满( 不超过 3/4) 排尽冷气,以免影响蒸汽饱和 灭菌时间达标计算,减压至零,放可取物 灭菌效果,每次检测 注意安全,专人监测 灭菌物品,有效时间十天两周
干热消毒法和湿热消毒法效果比较
干热灭菌法
导热速度
4.以下哪项不属于湿热灭菌法的优点
A.导热速度快
B.穿透力强
C.消毒时间短
D.所需温度高
E.破坏性小
5.用紫外线消毒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被消毒物品须经常翻动
B.湿度过高须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C.避免直接照射人体
D.灯管应避免擦拭、震动,以防损坏
E.建立使用登记卡
6.以下哪种消毒剂不能杀死芽胞
A.过氧乙酸 B.乙醇
>30min ➢适用:室内空气、物体表面 ➢特点:简单、方便、无损物品 ➢类型:悬吊式、移动式、屏幕式
影响紫外线杀菌作用的因素
▪穿透力:穿透力弱 ▪温度:最佳温度27~40℃ ▪湿度:适宜湿度:40~60%
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被消毒物品不 能有遮蔽,经常翻动。 灯管表面应经常用酒精棉球擦拭除尘。 温度过低或相对湿度过高,应延长照射时间。 注意保护眼睛、皮肤,避免人体直接照射。 注意保护灯管,关闭后勿即开和移动。 定期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 定期测量灯的输出强度或建立使用登记本。
化学消毒灭菌法
擦拭法(rubbing)
• 用化学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或皮肤消毒。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
毒剂
配制消毒液换算公式
(消毒液用量×消毒液浓度) =原液用量
原液浓度
例:0.1%新洁尔灭溶液500ml ,需5% 的新洁尔灭多少?
病区内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种类
消毒灭菌法
橡胶类(防粘)
破坏性大
适用:耐高温物品
•焚烧-- 直接将物品烧毁,常用于 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或处理特殊感染伤
口的敷料。
•烧灼-- 可直接放在火焰上烧灼或 在容器内放95%乙醇后燃烧。
燃烧法注意事项
• 注意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可在 火焰未熄灭时添加乙醇或人离开、不能在 木板或木架上燃烧
• 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灭菌 • 不得将引燃物扔入消毒的容器中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1. 将强度测定仪置于灯管正中垂直1m处, 开灯照射5min,仪表即可指示强度,若低 于70μW/cm2时,应予更换。一般每3~6个 月测定一次;
2. 无强度测定仪,则应建立使用时间记录 卡,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则应更换。
电离辐射灭菌法
利用丙种(r)射线或高能量电子 束进行灭菌,又称“ 冷灭菌”,具有广 谱杀菌作用。
作用。
配成 、
浓度, 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属于辐射消毒灭菌法
A . 熏蒸 B. 煮沸 C. 喷雾
D.层流 E. 日晒
2.手术器械最常用、可靠的消毒方法是
A.燃烧法 B.煮沸法 C.高压蒸汽法 D.电离辐射法
E.浸泡法
3.有一间10m3换药室,需用40%甲醛消毒,其用量为
A.40ml B.50ml C. 10ml D. 80ml E.100ml
特点:不使物品升温、穿透力强、操作 简便、成本低
适用:忌热物品,如一次性医疗物品、 精密器械、生物制品、药品、食品。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臭氧发生管利用电场作用,将空气中的 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依靠其强大的氧化 作用而杀菌。
注意:关闭门窗、离开现场,结束后 20~30min进入
生物净化法
采用空气洁净技术,通过初、中、高 三级空气过滤器,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 滤除0.5 ~ 5 um的尘埃,达到空气洁净的 目的。
特点:温度高、穿透力强,效果可靠
适用:耐高温、不怕潮湿的物品。
常用高压灭菌器:下排气式(立式、卧式和 手提式)和预真空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1. 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
2. 化学监测法:化学指示管(卡) 化学指示胶带
3. 生物监测法:将耐热非致病性杆菌芽孢作 为指示剂,制成菌纸片及芽胞 指示管。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生物 熏 浸 喷 擦
净化法 蒸 泡 雾 拭
紫日 电 电
法 法 法法
外光 子 离
线曝 灭 辐
灯晒 菌 射
照法 灯 法
射
法
法
验证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热力消毒法有
、
。
2.常用化学消毒法有
、
、
、。
3.紫外线杀菌作用受
、
和
影响。
4.测定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有 三类方法。
、
和
5.煮沸消毒时,在水中加入 可将水温提高至 ℃,可达到
脂性病毒。
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根据物品性能和病原体特性,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方 法
待消毒的物品:洗刷干净、去除有机物,擦干后 泡;浸泡物品:轴节分开、管腔充满、完全浸没、 严密加盖
浸泡过物品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净
确保消毒液效用,挥发性药液加盖、定期测比重 更换,性质不稳定的现用现配。
浸泡、煮沸
搪瓷类(防脱瓷) 煮沸、浸泡、燃烧、高压蒸汽
金属类(防锈)
浸泡、煮沸、高压蒸汽
玻璃类(防碎)
煮沸、干烤、浸泡
布类(防霉)
高压蒸汽
塑料类(放老化)
浸泡、环氧乙烷熏蒸
器械类(防损)
擦拭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热力消毒法 湿干 热热 法法
煮高燃烤 沸压烧箱 法蒸法法
汽 灭 菌 法
辐射消毒法
C.甲醛
E.碘酊
D.环氧乙烷
❖空气消毒
•常用溶液与时间
纯乳酸12ml+等量水/100m3,30~120 min 40%甲醛10ml+高锰酸钾5g/1m3,6~12h 2%过氧乙酸8ml/m3,加热,30~120 min 食醋10ml+2倍水/m3,30~120 min
化学消毒灭菌法
❖空气消毒
•注意事项 ✓保证消毒空间的密闭性,消毒后开
窗通风
✓室内保持70~90%相对湿度 ✓取出食品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