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设计教案——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教案设计

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教案设计

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选取与学生所学知识紧密相关的实验课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学方法: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来探索知识点。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我们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牛奶的蛋白质含量?”2. 提出问题:学生针对引入部分的问题,自主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最终确定一个主要问题。

例如:“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来测量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3.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探索性实验的特点,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在实验方案设计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所需实验材料、操作方法等内容。

4. 实施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并根据数据结果验证或回答提出的问题。

6. 结果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实验的结论,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归纳。

7. 展示与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与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2.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处理数据和分析结果的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3.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根据本次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教师需要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 是否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2. 在实验方案设计中,是否引导学生考虑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3. 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4.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环节,是否对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5. 在展示与讨论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和给予同伴建设性的反馈?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提高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化学教案实验探索

化学教案实验探索

化学教案实验探索实验名称:化学教案实验探索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化学实验的探索,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培养其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1. 硫酸2. 纸巾3. 镊子4. 试管5. 碱溶液6. 盐溶液7. 烧杯8. 酒精灯9. 试管架10. 温度计实验步骤:为了实现实验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请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首先,准备好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并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整洁。

2. 将一定量的硫酸放入试管中,用镊子将纸巾放入其中。

3. 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将碱溶液和盐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5. 使用酒精灯将盐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记录下温度的变化。

6. 将试管放入试管架上,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的温度变化。

7. 对于每个实验步骤都要做好记录和观察。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的探索,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结果:1. 在硫酸中放入纸巾后,纸巾可能会发生膨胀、颜色变化或溶解等现象。

这是由于硫酸与纸巾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的。

2. 在加热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直至达到一定温度后保持稳定。

这是热能传递导致的结果。

3. 实验中测量试管内温度的变化,可以发现温度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这能有效帮助我们理解温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实验延伸: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实验的延伸研究,如:1. 改变纸巾的材料或质量,观察其与硫酸的反应差异。

2. 研究不同盐溶液的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3. 探索不同试管内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探索,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和热学原理,还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这些实验探索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与探索学科教案

化学实验与探索学科教案

化学实验与探索学科教案引言: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现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

本教案将从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方面细致地讲解一项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素、操作规范,并能探索和理解酸碱反应原理。

2. 实验器材和试剂(这里列出所需的器材和试剂,例如:酸瓶、碱瓶、试管、酚酞指示剂、稀盐酸、稀氨水等)3. 实验步骤(这里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例如:步骤一:取两个试管,一个装入少量稀盐酸,另一个装入少量稀氨水。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到稀盐酸试管中,记录颜色变化。

步骤三:滴加少量稀氨水到酚酞指示剂变色处,记录颜色变化。

步骤四: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分析(这里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例如:实验结果显示,当稀盐酸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变成了红色,表示溶液为酸性;而滴加稀氨水后,红色溶液渐渐变成了无色,表示溶液为中性。

通过实验可以得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可以产生中性溶液。

)5. 实验总结及启示(这里学生需要总结实验中的重要观点和启示,例如: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酸碱反应的变化过程,并通过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了溶液的酸碱性质。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酸碱中和可以产生中性溶液的现象。

这些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酸碱反应是化学领域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反应类型,也是生活中许多化学现象的基础。

通过实验的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6. 实验拓展与应用(这里可以提供一些与本实验相关的拓展实验或应用,例如: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酸碱反应,并观察不同试剂之间的反应特点。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本实验,结合生活实际,研究酸碱物质在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结语: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化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和操作规范,还探索了酸碱反应的原理。

探索性实验的教案设计

探索性实验的教案设计

探索性实验的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探索性实验引言:探索性实验是科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发现、观察、实验和推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探索性实验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索。

实验主题:水的沸点测定实验目标:1. 了解水的沸点概念及其实际意义。

2. 掌握测定水的沸点的基本方法。

3. 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实验材料:1. 试管、水银温度计、火柴、酒精灯、盖玻片等。

2. 温水、冰块、清水等。

实验步骤:1. 将一根试管装满清水,并用盖玻片封住试管口。

2. 用夹子将试管倒立悬挂在火柴上,使试管与火柴的距离相等。

3. 点燃酒精灯,将试管底部加热,逐渐升高温度。

4. 观察并记录试管内的现象和温度计所示数值。

5. 在试管接近沸点时,加入冰块,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6. 再次加热试管,直至水开始沸腾。

7. 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学生可以得出以下分析与结论:1. 温度随着加热的过程逐渐升高,直到达到水的沸点。

2. 在加热过程中,水会发生状态变化,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3. 水的沸点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变化,因为大气压力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次探索性实验设计了一系列步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水的沸点概念和测定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巩固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了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了解到水的沸点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尝试使用不同液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沸点是否相同。

2. 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以及对山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3.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培养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结语:通过这份探索性实验的教案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理解科学原理。

探索性实验作为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设计——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
酸弱碱盐水解反应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并评价氢氧化铝 制备的最佳途径; • (6)应用乙二醇的性质,设计完整的化学实睑方案; • (7)运用铜和铜的化合物知识,设计性质实验方案验证 铜与铜的化合物的性质。
2.化学实验设计时应遵循:
•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 2Al+2OH-+2H2O===2AlO2-+3H2↑ Al3++ 3AlO2-+6H2O=== 4Al(OH)3 ↓
三种方案制1molAl(OH)3时 消耗的H+、OH-的物质的量多少的比较
方案一
消耗的H+
(mol)
3
消耗的OH-
(mol)
合理地选择化学食品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 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第一节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在设计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时,要使实验过 程达到和保持某种状态、发生某种特定变化, 并得到理想结果,就必须注意对实验条件进 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示例一】 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的实验方案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
3
方案二
1
1
方案三
3/4
3/4
应选用方案三来制备Al(OH)3,反应流程可设计如下:
铝屑H2SO4溶液 Al2(SO4)3
混合后过滤
NaAlO2 NaOH浓溶液 铝屑
滤液
沉淀 洗涤 Al(OH)3
思考:按上述方案,铝的质量应如何分配才能充分利用原 料,制得最多的Al(OH)3?

化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教案

化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教案

化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教案教案:化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化学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步骤的掌握以及实验安全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实验小组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并进行结果讨论;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设计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酸碱中和反应》,旨在通过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答或案例分析引入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前准备:a. 教师展示实验仪器和试剂,并解释其用途和注意事项;b. 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思考并讨论实验的步骤和设计方案;c. 师生共同制定实验安全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3. 实验操作:a. 学生按照事先讨论好的实验方案,依次进行实验操作;b. 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和实验结果。

4. 数据处理与分析:a. 学生整理实验数据,绘制相应实验曲线或图表;b.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条件;c.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探究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5. 结果讨论与总结:a.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比较,展示各组的实验报告;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规律和结果,并指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6. 实验延伸: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实验资料或案例,拓展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了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7. 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整体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

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

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一、引言探索性实验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观察和模仿,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探索性实验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辨能力。

本文将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价进行探讨,以期在教育实践中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问题导向、开放性和综合性。

问题导向即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开放性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选择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

综合性则是让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

三、实施步骤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问题选定、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

1. 问题选定: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进行的研究方向。

问题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实验设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实验方法的限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要充分考虑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 数据收集:学生根据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可以使用各种仪器、工具和技术手段。

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学生需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4.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图表展示等手段进行分析,从而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得出结论。

四、效果评价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的效果评价应包括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实验过程的质量评价两个方面。

1. 学习综合能力的评价:通过考察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2. 实验过程质量评价:通过考察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结果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性等来评价实验过程的质量。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教案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教案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掌握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探究某一化学现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A溶液、B溶液、C溶液、试管、试管架、滴管、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量筒、天平、加热器等。

三、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探究的化学现象。

2.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3. 设计实验流程和步骤,并标注实验条件和观察点。

4. 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6. 进行实验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探究题目进行设计和研究。

以下为几个常见的探究题目供参考:1. A溶液和B溶液反应的最佳配比是多少?2. 温度对C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怎样的?3. 不同浓度的A溶液和B溶液反应速率的关系是什么?五、实验安全: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安全,佩戴好实验眼镜和实验服。

2. 确保实验场地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聚集。

3. 实验时要小心使用火源和化学试剂,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实验中的问题、改进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对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独立设计和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八、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提出新的问题和构思新的实验方案,扩展化学实验探究的范围和深度。

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

例、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 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 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 被H2O2 还原,发生 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它立即转变为普通 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进行此实验,所用的 仪器及导管如图.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 . 编号)是 ③②⑤ (2)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 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
检查的简单方法是: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各连接口处检 验,漏气处试纸会变蓝色 (2)装置[1]中b能防止多余气体逸散的原因是: 关闭活塞后,若a中仍有气体产生,气压增大,将b中 液体压入c中,整个装置成为储气装置,不会有气体 逸出 (3)欲用[Ⅱ]或[Ⅲ]代替[Ⅰ]中的b~c部分(选用液 体相同),是否可行? [Ⅱ]是否可行(填“是”或“否”)是 _________ [Ⅲ]是否可行(填“是”或“否”)否 _____________。
12.仪器的组装和接口的连接
根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 (1)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 → 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 (2)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 为先净化后干燥。 (3) 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4) 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 体,应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以防止主产品 的水解或反应。
接口的连接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 (1)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 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 (2)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 则应“大口”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 收)“小口”出(利于余气的导出), (3)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 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索性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设计与实施探索性实验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首先,在设计探索性实验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主题。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主题。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电化学反应”作为实验主题。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对于这个实验主题,我们需要准备电池、导线、电解质溶液等。

除了这些基本材料,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酸碱试纸和PH试纸等,供学生进行实验的追加测试。

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控制能力。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原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规则,如使用实验器材时要注意安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等。

其次,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试剂,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最后,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应急措施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

当实验结束后,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然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最后,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的描述和分析。

总而言之,探索性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设计与实施探索性实验,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广大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有所启发。

高中化学教育中开展实验设计与探索性实验的方法

高中化学教育中开展实验设计与探索性实验的方法

高中化学教育中开展实验设计与探索性实验的方法引言高中化学教育中,实验设计与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设计和探索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确定实验目标在开展实验设计和探索性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相一致。

例如,如果正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实验目标可以是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以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

二、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目标和学生的实验能力,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例如,如果实验目标是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酸和碱作为实验材料,并准备相应的试剂和玻璃仪器。

三、设计实验步骤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实验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实验步骤应该清晰明了,让学生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同时,还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例如,实验步骤中应包括对危险品的正确处理和实验室安全操作的要求。

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开展探索性实验时,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索。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测定某种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五、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在实验设计和探索性实验中,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互相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他们可以通过绘制实验数据的图表、撰写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设计和探索性实验。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探索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探索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体包括:1.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如溶液的配制、仪器的使用等;2.观察与分析能力:学生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3.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4.安全意识:通过对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进一步深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
(2)学生可以参加实验室开放日、科学展览等活动,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提高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和热情。
(3)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实验操作技巧,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4)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直观展示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准备一些实验操作的示范视频,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准备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仪器,以及酸碱指示剂、化学品等实验材料。同时,要确保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好,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意外。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高中化学教案的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高中化学教案的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高中化学教案的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高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发展。

探索性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教案的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一、探索性实验的定义和特点探索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条件,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索并发现化学现象和规律的实验。

与传统的演示实验和指导性实验相比,探索性实验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探索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原则在进行高中化学教案的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

实验目的应明确,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 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在进行探索性实验之前,教师应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意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3. 提供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同时,应注重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4. 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和观察: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和观察。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步骤和条件,并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5.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和规律,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三、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效果评价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效果评价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步骤的操作。

2. 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能够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化学探究与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探究与实验课程设计

化学探究与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

2. 能够描述并解释化学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3. 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技能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备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

3. 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实验中应遵循的环保原则,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设计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化学学科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化学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材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1.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常识2. 气体的制备与性质- 气体制备实验原理及方法- 气体收集、净化与检验- 气体性质实验探究3. 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 溶液配制原理及方法- 溶液浓度的表示与计算- 实际操作练习与问题解析4.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实验探究反应速率与平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第二课时: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第三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原理探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化学实验课教案:探索化学反应的相关实验

化学实验课教案:探索化学反应的相关实验

化学实验课教案:探索化学反应的相关实验一、引言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在化学实验课中,设计合适的实验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名为“探索化学反应的相关实验”的化学实验教案,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与规律。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探索化学反应的相关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具体实验目的如下:1. 了解和掌握不同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 培养分析问题、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平衡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的判断等。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移液管、玻璃棒、滴管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铁粉、过氧化氢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观察实验步骤一:取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

步骤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

步骤三:观察反应的变化,特别是气体和溶液的变化。

步骤四:总结反应的特征,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2. 实验二:硫酸与铁粉反应的观察实验步骤一:取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倒入试管中。

步骤二: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铁粉。

步骤三:观察反应的变化,特别是气体和固体的变化。

步骤四:总结反应的特征,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3. 实验三: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观察实验步骤一: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

步骤二: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

步骤三:观察反应的变化,特别是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步骤四:总结反应的特征,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一可观察到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溶液产生起雾现象,同时还产生了气体的释放。

通过实验二可以观察到硫酸与铁粉反应时,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并出现了红褐色物质的沉淀。

实验三中,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和水的变化。

化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索

化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索

化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索教案名称: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索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索。

3. 学生能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3. 金属与酸反应实验。

4. 生成气体的实验。

5.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锌粉、盐酸等。

3. 实验操作台、安全设施。

教学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 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示范实验: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1. 介绍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原理。

2. 示范实验:将锌粉加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三:生成气体的实验1. 介绍生成气体的实验,如酸和碳酸氢盐反应等。

2. 示范实验:将醋酸和碳酸氢钠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四: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1.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 示范实验:将盐酸和锌粉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六、实验总结与归纳1. 引导学生对所进行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思考和提出问题。

化学实验设计教案——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案——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案——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第一篇:化学实验设计教案——制备、测定和探索性实验方案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定量测定、探索实验学习目标:(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2)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要求;(4)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要求;(5)运用学过的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反应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并评价氢氧化铝制备的最佳途径;(6)应用乙二醇的性质,设计完整的化学实睑方案;(7)运用铜和铜的化合物知识,设计性质实验方案验证铜与铜的化合物的性质。

1.化学实验设计时应遵循: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如何迅速、准确地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呢?(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只是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考方法。

在解答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

(6)设计实验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③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⑤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⑥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⑦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⑧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人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化学教案(最终定稿)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化学教案(最终定稿)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化学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化学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的体会和领悟。

课时安排:1课时 [引入] 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引入]化学实验从传统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发展到探究性实验为主,教师通过启发性讲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板书]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的原则。

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的原则。

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的原则。

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

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板书]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这类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以及探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依据。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实验方案相应也会教多,只要无明显失误或不妥,均可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再将方案修正完善。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

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定量测定、探索实验学习目标:(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2)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要求;(4)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要求;(5)运用学过的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反应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并评价氢氧化铝制备的最佳途径;(6)应用乙二醇的性质,设计完整的化学实睑方案;(7)运用铜和铜的化合物知识,设计性质实验方案验证铜与铜的化合物的性质。

1.化学实验设计时应遵循: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如何迅速、准确地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呢?(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只是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考方法。

在解答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

(6)设计实验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③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⑤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 (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⑥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⑦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⑧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人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

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掌握好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全面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条件合适,操作方便;②原理正确,步骤简单;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即从多种路线中优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食品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探索性实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

5.验证性实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操作简单,简便宜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

一、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习题及解析)1、用含有NaCl、MgCl2、MgS04的钠盐制备漂白精(次氯酸钠)。

按各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析] 此题思路:原料→纯净物→产物。

需除去的杂质离子有Ca2+、Mg2+、SO42-,应注意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以便有利于除去过量试剂引来的新杂质。

例如,除Ca2+的Na2C03放在除SO42-的BaCl2试剂之后加入,可达到除去过量Ba2+的目的。

答案①BaCl2+MgSO4=BaSO4↓+MgCl2②MgC12+2NaOH=Mg(OH)2↓+2NaCl③CaCl2+Na2C03=CaCO3+2NaCl④BaCl2+2Na2CO3=BaCO3↓+2NaCl⑤NaOH+HCl=NaCl+H20⑥Na2C03+2HCl=2NaCl+CO2↑+H20⑦2NaCl+2H2O→2NaOH+H2↑+Cl2↑⑧Cl2+2NaOH=NaCl+NaClO+H2O2、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A.铜屑和浓硝酸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C.电石和水D.碳酸钙和稀盐酸3、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4、试用空气;焦炭、水为原料制备硝酸。

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中含钾、氯,氧三种元素?试设计出实验的简单步骤。

解析: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因此,设计的实验应能证明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及化学性质不变。

要证明氯酸钾中含钾、氯、氧三种元素,可设计实验证明产物中含钾元素、氯离予和氧气。

答案 (1)将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人少量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用酒精灯分别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根据收集的氧气多少,可判断反应速率。

(2)用水溶解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洗涤沉淀,干燥后称量,与最初加入量比较,可证明质量是否变化。

(3)将上述不溶物与浓盐酸混合加热,检验是否有氯气生成,可证明二氧化锰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4)将收集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证明氯酸钾含氧元素。

(5)将(2)步骤作的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氯酸钾中是否含钾元素。

(6)将(2)步操作的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证明氯酸钾中是否含氯元素。

习题:1.设计实验,验证有机物CH2=CHCHO中所含的官能团。

2.不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Cl两种无色晶3.设计实验,证明一种金属粉末是铁粉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油酸C17H33COOH具有不饱和性和酸性。

5.根据下图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装置(Ⅱ)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装置(Ⅲ)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3)装置(Ⅲ)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加热条件下用NH3还原CuO可以制得纯净的N2和活性铜粉(途径Ⅰ),用该活性铜粉与空气反应又可制得较纯净的N2(途径Ⅱ)。

由于N2在实验室里制备常需要用有毒和易使人致癌的NaNO2,上述方法因Cu与CuO的循环使用.且制出的N2可基本满足要求,故倍受人们关注。

下图给出了按Ⅰ和Ⅱ制N2必需的几种实验仪器,其他必要的仪器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仪器均未列出。

请按下列要求填写空白。

(1)按途径I制N2时用浓氨水作原料至少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哪些仪器?(请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列出仪器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2)按途径Ⅱ制N2时,至少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哪些仪器?(请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列出仪器的接口顺序):______________。

(3)用途径I制N2,按你选用的仪器组装的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序号是______________(4)用途径Ⅱ制N2,原料气空气是向仪器中加入 _______而送人反应器的。

(5)为了保证I制得的N2比Ⅱ制得的N2纯净,是在仪器_______中加入_______以除去杂质气体。

(6)写出在途径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氢气,再用制得的氢气还原氧化铜,最后根据氧化铜质量的减少和无水氯化钙质量的增加来测定水的质量组成。

(1)如果制得的H2从左向右流向,上述必要仪器的连接顺序_______接 _______,_______接_______ _______接 _______接 _______、_______接 _______(碱石灰)。

(2)简要说明实验装置最后连接碱石灰干燥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装入药品后,进行实验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打开活塞,产生氢气;②点燃D处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关闭活塞,停止产生氢气;⑤待氧化铜变红后撤去酒精灯;⑥通人氢气,使D中物质冷却;⑦称量C管和D管的质量。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4)若测得原质量为W1g的硬质玻管D反应后质量变为W2g;U形管在实验后质量增加 mg,则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5)若实验中有部分氧化铜还原不彻底,未生成铜而是被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 (Cu2O),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偏大、偏小、无影响)_______。

二、定量测定实验方案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0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

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晶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1)测定目的:测定X X牌软包装橙汁维生素C含量。

(2)测定原理:C6H806+I2−−→C6H606+2HI(3)实验用品及试剂: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指示剂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浓度为7.5×10-3mol/L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4)实验过程:①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②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_______________橙黄色,澄清度好。

用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人20.00mL待测橙汁,滴人2滴指示剂。

③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______(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5)数据记录与处理。

(设计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表格,不必填数据)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重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____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