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初中物理知识点习题集
初中物理知识点题库082晶体和非晶体
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玻璃D、石蜡答案:B解析:沥青、玻璃、石蜡都属于非晶体,冰属于晶体.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D、该物质在10至25分时间段不吸热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熔点是80℃,所以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在10至25分时间段是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正好用来完成它的熔化.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3.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A、铁、冰、玻璃是晶体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答案:D解析:A、玻璃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B、水银是晶体,不符合题意;C、橡胶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符合题意;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铁、冰、水银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玻璃、蜡、食盐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铁、铅笔芯是导体,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4.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石英、玻璃、金属B、冰、食盐、金属C、松香、水晶、金属D、海波、金刚石、沥青答案:B解析:海波、金刚石、食盐、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而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对照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可知:A中玻璃,C中松香,D中的沥青都是非晶体.而B中的冰、食盐、金属都是晶体.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5.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重力与质量关系B、非晶体凝固过程C、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关系D、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A、由第一个图象可看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象是晶体的凝固过程图象.故B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密度与体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改图表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6.晶体熔化时()A、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答案:C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C正确.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7.下面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透镜都是凹透镜B、通常情况下,铜、铁、氮、水银都是固体C、玻璃、石蜡、松香、沥青都是非晶体D、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木棒、橡胶、塑料、玻璃都是绝缘体答案:CD解析:A、第一个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氮是气体、水银是液体,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玻璃、石蜡、松香、沥青都是非晶体,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木棒、橡胶、塑料、玻璃都是绝缘体,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8.有下列物体:矿泉水、玻璃、铁钉、氧气、铝块、铜丝、钢尺、空气、食盐、汽油、蜡烛、松香,某同学将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固体的有:玻璃、铁钉、铝块、铜丝、钢尺、食盐、蜡烛、松香B、属于金属的有:铁钉、铝块、铜丝、钢尺C、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蜡烛、松香D、有固定体积的是:氧气、空气、汽油答案:D解析:在这些物质中,属于固体的有:玻璃、铁钉、铝块、铜丝、钢尺、食盐、蜡烛、松香;属于金属的有:铁钉、铝块、铜丝、钢尺;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蜡烛、松香;氧气、空气、汽油没有固定的体积;故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9.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石英、玻璃、金属B、冰、食盐、金属C、松香、水晶、金属D、海波、金刚石、沥青答案:B解析:海波、金刚石、食盐、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而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对照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可知:A中玻璃,C中松香,D中的沥青都是非晶体.而B中的冰、食盐、金属都是晶体.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10.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答案:A解析:柏油是非晶体,所以没有一定的熔点,它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题干评注:晶体和非晶体问题评注: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中考物理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中考物理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后”在55℃()
A。
一定处于固态
B。
一定处于液态
C。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神奇物质在吸热时,温度能保持在55℃不变,所以可知这种物质属于晶体物质,55℃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应选D。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计的读数。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考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 B.食盐是非晶体 C.云母是晶体 D.石英是非晶体巩固练习1.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一定有各向异性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晶体的结构,增大分子势能考点2.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例题2.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巩固练习2.关于单晶体和多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晶体内物质微粒是有序排列的 B.多晶体内物质微粒是无序排列的C.多晶体内每个晶粒内的物质微粒排列是有序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3.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方法例题3.关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巩固练习3.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考点4.晶体的微观结构例题4.如图所示为食盐晶体结构示意图,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 g/mol,食盐的密度是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试估算食盐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
巩固练习4.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A.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B.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C.单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D.单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B.只要是不显示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非晶体C.只要是具有确定的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D.只要是不具有确定的熔点的物体必定是非晶体2.下列关于白磷与红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是由不同的物质微粒组成 B.它们有不同的晶体结构C.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白磷的燃点低,红磷的燃点高3.在两片材料不同的均匀薄片上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分别接触两薄片的中心,结果薄片a上熔化的石蜡呈圆形,薄片b上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由此可以断定()A.a一定是晶体 B.b一定是晶体 C.a一定不是晶体 D.a一定不是单晶体4.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果是()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内部微粒的排列不同B.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C.由于它们内部微粒排列规则不同,所以金刚石为晶体,石墨是非晶体D.金刚石是单晶体,石墨是多晶体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 )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B.有的物质能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是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5.由同一种化学成分形成的物质()A.既可以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B.是晶体就不可能是非晶体C.可能生成几种不同的晶体 D.只可能以一种晶体结构的形式存在6.下列关于晶体空间点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晶体空间点阵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所有物质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缚在空间点阵的结点上不动C.所谓空间点阵与空间点阵的结点,都是抽象的概念;结点是指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做永不停息的微小振动的平衡位置;物质微粒在结点附近的微小振动,就是热运动D.相同的物质微粒,可以构成不同的空间点阵;也就是同一种物质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从而能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7.下列哪些现象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A.食盐粒是立方体,蜂蜡没有规则外形 B.金刚石的密度大,石墨的密度小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 D.石墨可导电,沥青不导电8.下列关于探索晶体结构的几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用X射线来探测固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才证实了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的确是按一定的规律整齐地排列起来的B.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没有一定的规则在空间杂乱无章地排列着,并且晶体的微观结构没有周期性特点C.晶体内部各微粒之间还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就像可以伸缩的弹簧一样,将微粒约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D.热运动时,晶体内部的微粒可以像气体分子那样在任意空间里做剧烈运动9.不同晶体的内部物质微粒间结合的方式不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溶化时,吸收的 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 不发生变化.
非晶体熔化时,先变软,然后变成粘滞性很大的液体, 温度不断升高.
2.利用晶体结构,可以用来解释_A__B_D__ A.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的导电性能比非晶体好 D.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多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相同点
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多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
不同点: 多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所以固体是否有确定的熔点,可作为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标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
常见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却 是非晶体. (4)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 动.
2、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征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由于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的,表 现在外形上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且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各 种晶体的不同外形. (2)解释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
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一定是多晶体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而另外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
练一练
3.关于石墨与金刚石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D___ A.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B.它们是由相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C.金刚石是晶体,石墨是非晶体 D.金刚石比石墨原子间作用力大,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
16-17物理3-3 第二章第一节晶体和非晶体 含解析
(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一固体外形是规则的六面体,则它()A.一定是单晶体B.一定是多晶体C.一定是非晶体D.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解析:选D.经过人工加工,非晶体和多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形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解析:选D。
所有的金属都是晶体.因而黄金也是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是某些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有些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C项错.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D项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没有确定的熔点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C.通常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这些金属都是非晶体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解析:选D.多晶体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确定的熔点,A错;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体积和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则内能就可能发生变化,故B 错;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故C错,D对.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解析:选C.选项A、B有一段时间内放热或吸热,内能改变而温度不变,故必定都是晶体;D选项中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故不会是熔化过程;C选项中描述的是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持续升高,可能是非晶体材料,故选C。
2.1 晶体和非晶体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完美版
点拨:沿AB和CD方向折射率不同,说明该材料各向异性,所以一定是单晶体。
7.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是_________的,所以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_________.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_________,所以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_________.
答案:不一样各向异性基本相同各向同性
8.金刚石、石墨和碳粉实际上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如图2-2-3所示,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图2-2-3
家庭、学校或机关的门常用“碰锁”,然而,这种锁使用一段时间后,锁舌就会变涩而不易被碰而造成关门困难.这时,你可用铅笔芯在锁舌上摩擦几下,碰锁便开关自如,并且可以持续几个月之久.请你动手试一试,并回答其中的道理.
答案:铅笔芯由石墨制造而成,石墨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两者的不同结构造成了物理性质上的很大差异.金刚石质地坚硬,而石墨由于具有层结构,层与层之间结合不紧密,故层与层之间易脱落,能起到润滑作用.。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2019-2020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B.C.D.1/ 28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熔化固态变成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变成固态放热汽化液态变成气态吸热液化气态变成液态放热升华固态变成气态放热凝华气态变成固态吸热2.从下列图象中得到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 图甲说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其运动时间成正比B. 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图丙表示物质的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D. 图丁表示某种晶体的熔化曲线3.下列热现象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温度计都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B. 扫地时,尘土飞扬不是扩散现象C. 北方的冬天,货车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D. 火箭利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4.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情况运动状态不受力不改变受平衡力改变受力受非平衡力改变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3 / 28B.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路径 一条 多条 有无节点 有 无 是否影响互相影响互不影响C.凝固过程晶体 非晶体 放热放热温度不变 温度下降 有凝固点无凝固点D.状态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体积 固态 有 有 液态 有 无 气态无无5.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晶体B. T 2是物质的沸点C. 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 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冰、玻璃、各种金属都属于晶体B. 清晨有时会看到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 北方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固现象D.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8℃7.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B. 汽车的导航仪是利用接收卫星发射的超声波工作的C. 汽车的防冻液的熔点较高,可以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凝固D. 汽车的后视镜相当于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8.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D. 体温计测高烧病人体温后总是显示39℃,这是因为水银“热胀冷不缩”9.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 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C.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D. 人体安全电压就是不高于220V10.下列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 甲图可能是晶体的熔化图象B. 乙图中A光是紫光,其外侧不可见光具有荧光效应C. 丙图中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更容易看到碘的升华现象D. 丁图表示物体此时处于静止11.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B. 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题——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5 / 28C. 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12.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 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 水在100℃时凝固13. 在物理学习中,图象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关于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反映的是晶体熔化的图象B. 图乙反映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由图可知R 甲>R 乙C. 从图丙可以求出该物体的密度为2×103kg/m 3D. 图丁反映出物体的速度是10m/s14.A.B.C.D.15.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C. 液体在汽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固体在升华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6. 如图所示,2010年2月27日,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王濛以1分29秒213 夺得金牌,成为中国首位单届冬奥会获得三枚金牌的选手,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晶体与非晶体辨析—(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3-2 晶体与非晶体辨析知识·解读一,物质状态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地三种状态。
2,固体又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常见地晶体有: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
常见地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塑料等。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地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冰棒化成水。
以上事例说明物质地状态不是一成不变地。
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地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二,物态变化1,物质各种状态之间地变化叫物态变化。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地过程称为熔化。
3,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地过程称为凝固。
凝固是熔化地相反过程。
三,探究物质熔化地规律实验在物理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熔化地规律,实验装置如下:除以上装置外实验时还需要点火装置(火柴)和记录时长装置(秒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不同时长对应地物质地温度,(如下表)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类比地方式探究物质地凝固规律。
四,晶体和非晶体地比较凝固过程晶体地熔化有温度达到熔点与,二者缺一不可。
假如晶体地温度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晶体就不能熔化,仍然处在固态。
假如可以从外界继续吸收热量,则晶体开始熔化,进入由固态变为液态地过程,如冰属于晶体,像冰变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地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地温度称为熔点。
当冰地温度升高到冰地熔点(也叫冰点)时,并继续吸热,冰便从同态逐渐变为液态。
温度等于熔点时,晶体地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同液共存态。
典例·解读例1,下面是鹏鹏用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长变化规律”地实验,请你帮助鹏鹏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1)图甲是某时刻温度计地示数,则此时地温度是______℃。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图乙是由鹏鹏测得地实验数据所绘出地温度随时长变化地图象,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例2,我国研制地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
高中化学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知识点总结一、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而非晶体则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 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 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晶体的特点:(1 )有固定的几何外形;(2 )有固定的熔点;(3 )有各向异性。
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 )熔融态物质凝固;(2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3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说明:1 、晶体可以认为是内部粒子(原子、离子、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如食盐、干冰、金刚石等;而非晶体则是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 、晶体的自范性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和凸面体外形的性质。
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晶体自范性的条件是:生长速率适当。
3 、由于晶体各个方向排列的质点的距离不同,而导致晶体各个方向的性质也不一样。
对于晶体来说, 许多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因研究角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为各向异性。
4 、加热晶体,温度达到晶体熔点时即开始熔化,在没有完全熔化之前,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升高,完全熔化后,温度才会升高,即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加热非晶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软化,流动性很强,最后变为液体,从软化到熔化,中间经过一段很长的温度范围,即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5 、当单一波长的X -射线通过晶体时,可发生衍射,会在记录仪上看到分立的斑点或谱线。
说明晶体可使X -射线产生衍射,而X -射线通过非晶体时只能产生散射。
因此,利用晶体的这一性质,来鉴别晶体与非晶体。
6 、熔融态物质凝固以及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时,在适宜的生长速率下可以形成晶体,但如果生长速率不当,则形成的晶体外形很不规则。
考点14 晶体与非晶体 —2022年中考物理 一轮考点精练(51张PPT)
4
【解析】A.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 是晶体,它的熔点是80℃,故A错误;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增多,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 故B错误; 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t=25min-10min=15min; 故C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 D错误。 故选C。
5
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在第 8 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该物质在 BC 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
【解析】 A.AB 段表示该物质吸热升温过程,温度逐渐升高,还没达到熔点,熔点是 物质达到熔化时的温度,熔点不变,故 A 错误; B.在第 8 分钟时,达到熔点,物质开始熔化,故 B 错误; CD.BC 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沥青不是晶体,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4
9.(2020· 东泰安)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 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 晶体的熔点是80℃
4
【解析】A.由图可知,第10min,晶体开始熔化,故A错误;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t=25min-10min=15min,故B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所以晶体的 熔点是80℃,故D正确。 故选D。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专题复习知识点考点梳理和练习
热学实验专题复习(2课时)一、知识考点1、熔化概念: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比热容的定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
3、熔化特点:①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②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
4、凝固特点:①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②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一直降低。
5、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6、比热容的大小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质量,吸热多少,温度变化等无关。
二、解答方法1、根据晶体熔化及凝固图像判断物质的状态,温度变化,吸放热情况。
2、根据非晶体熔化及凝固图像判断物质的状态,温度变化,吸放热情况。
3、根据液体(比如水)的沸腾图像判断出沸腾时的温度变化,吸放热情况。
4、知道m、C及(t-t0)时,用Q吸=cm(t-t0)计算吸收的热量5、知道m、C及(t0-t)时,用Q放=cm(t0-t)计算放收的热量6、用热值公式Q=mq 计算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量,注意m的单位是Kg, q的单位J/Kg。
7、能量转换效率公式:η=Q吸/Q放,Q吸是物体吸收的热量,Q放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三、典型例题例1、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这种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熔化过程温度不变(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90℃.(3)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4)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2400J。
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
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8%。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
中的异同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从固态(液态)变成液态(固态)的过程
2.在熔化(凝固)过程中都需要吸热(放热)
2、不同点:
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即晶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才能熔化;非晶体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逐渐由固态变成液态。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晶体全部熔化为液体后才继续升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同时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不同。
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条折线,而非晶体的是一条曲线。
晶体常识晶体与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区别
的晶体
构的晶体
成的晶体 形成的晶体
构成粒
分子
子
结
粒子间
构
分子间的作
的相互
用力
作用力
原子 共价键
金属阳离子、 阴、阳离子
自由电子
金属键
离子键
类型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比较
密度 较小
较大
有的很大,有 的很小
硬度 较小
有的很大,有
很大
的很小
熔、沸 较低
很高 有的很高,有
性 质
点 溶解性
相似相溶
(4)
3 2·
Mr 2ρNA
1.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离子晶体的化学
式为
()
A.AB12C8 C.AB2C3
B.ABC3 D.AB3C
解析:N(A)=1,N(B)=12×
1 4
=3,N(C)=8×
1 8
=1,则晶体
中A、B、C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1,即AB3C.
答案:D
2.(2010·南京模拟)钡在氧气中燃烧
三、几种典型的晶体模型
晶体
晶体结构
原 金
子 刚
晶 石
体
晶体详解 (1)每个碳与4个碳以共价键 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2) 键角均为109°28(3)最小碳环 由6个C组成且六原子不在 同一平面内(4)每个C参与4 条C—C键的形成,C原子 数与C—C键之比为1∶2
晶体
原 子 晶 SiO2 体
晶体结构
点击下图进入“针对训练 测与评”
晶体详解
(1)每个Si与4个O以共价键结
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2)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
个“ 1 2
热点6+晶体和非晶体的识别(精练)
热点六晶体和非晶体的识别(精练)一、选择题1.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冰、玻璃、沥青是晶体B.玻璃、沥青、蜂蜡是非晶体C.橡胶、玻璃、金是非晶体D.冰、铁、玻璃是晶体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应该是固态或液态3.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
坐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时不需要吸热B.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C.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D.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时才熔化A.冰加热到0CB.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律的几何形状5.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是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海波、玻璃是晶体,蜡、松香、金属是非晶体B.金属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同时吸热C.对晶体,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要比它的熔点要低D.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7.关于晶体与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食盐、冰和海波都是晶体,松香、石蜡和玻璃都是非晶体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8.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9.组装如图甲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 固体和N固体。
晶体和非晶体
练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一个固体球,若沿各条直径方向上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
球为单晶体
只有单晶体才有各向异性
B.一块固体,若是各个方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这个固体一定
是非晶体
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
C.一块固体,若有确定的熔点,则该固体必定为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
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一定是多晶体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而另外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
练一练
3.关于石墨与金刚石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D___ A.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B.它们是由相同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 C.金刚石是晶体,石墨是非晶体 D.金刚石比石墨原子间作用力大,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
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
松香
沥青
3.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
点击下图观看动画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导热性
(1)外形上: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则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各向 异性)
(2)物理性质上: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是相同的(这种特 性叫各向同性).
多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相同点
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多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
不同点: 多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所以固体是否有确定的熔点,可作为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标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
初中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
初中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
晶体主要有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味精。
非晶主要有玻璃、石蜡、松香、沥青、塑料等。
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晶体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本质区别:
晶体有自范性,非晶体无自范性。
物理性质: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
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有序。
外形为无规则形状的固体。
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多数是各向同性。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它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不断升高。
微观结构:
晶体和非晶体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由于它的微观结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7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A .石蜡B .玻璃C .钨丝D .沥青2.(2017秋•昌平区校级月考)小阳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其中反映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是 A .B .C .D .3.(2017•门头沟区二模)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
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时,此时物体乙处于 状态 A .甲、液态B .乙、固态C .甲、固液共存D .乙、固液共存4.(2016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A .蜂蜡B .水银C .玻璃D .沥青5.(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B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定相同C .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非晶体凝固时,需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6.(2014秋•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min 8min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熔点B .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C .液体蒸发的条件是温度大于D .沸腾是只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7.(201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 .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 .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 .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8.(201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各个选项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A .石蜡 铁B .冰 海波C .沥青 玻璃D .萘 松香二.多选题(共2小题)9.(2015秋•丰台区校级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C .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D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10.(2015秋•朝阳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都有一定的熔点B .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C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D .热水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三.填空题(共5小题)11.(2019•北京)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判断依据是 。
0C ()()()())12.(2013秋•西城区校级月考)固体有两类,一类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另一类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
前者有熔化过程中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 ,后者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 的。
13.(2012秋•海淀区期中)蜂蜡是一种非晶体物质,它在熔化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4.(201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 有一定的熔点。
15.(2010•北京一模) 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气压下)铅 328 固态水银对物质按一定性质进行分类,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请按要求对下列物质分类,并把物质前面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冰;、水晶;、玻璃;、铜;、食盐水;、食油。
属于晶体的是: 属于导体的是: 。
四.解答题C ︒38.8-A B CDE F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北京习题集)(教师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7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A .石蜡B .玻璃C .钨丝D .沥青【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解答】解:钨丝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石蜡、玻璃和沥青都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特点,抓住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解题的关键。
2.(2017秋•昌平区校级月考)小阳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其中反映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是 A .B .C .D .【分析】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解答】解:、如图,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图象是晶体熔化图象。
错误。
、如图,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该图象是非晶体熔化图象。
错误。
、如图,物质在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图象是晶体凝固图象。
错误。
、如图,物质在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该图象是非晶体凝固图象。
正确。
故选:。
【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凝固特点、熔化和凝固图象,并能分析晶体的每一段的状态。
3.(2017•门头沟区二模)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
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时,此时物体乙处于 状态 ()C ()A A B B C C D D D 1min 8min ()A .甲、液态B .乙、固态C .甲、固液共存D .乙、固液共存【分析】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由图可知:乙物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乙为晶体;物体乙从第5分钟到第12分钟的温度保持在不变,这个温度就是乙物体的熔点,说明乙物体是晶体,此过程乙物体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4.(2016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A .蜂蜡B .水银C .玻璃D .沥青【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解答】解:水银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蜂蜡、玻璃和沥青都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特点,抓住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解题的关键。
5.(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B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定相同C .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非晶体凝固时,需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分析】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断上升。
【解答】解:、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选项说法错误;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选项说法正确;、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说法错误;、非晶体凝固时,需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目考查的是熔点和凝固点的区别,看学生对晶体与非晶体相关知识点是否掌握扎实。
80C D ()B ()A B C D B6.(2014秋•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熔点B .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C .液体蒸发的条件是温度大于D .沸腾是只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蒸发是发生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发生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解答】解:、非晶体没有熔点,故该选项错误;、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一种缓慢汽化现象,故该选项正确;、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故该选项错误;、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该选项错误;故选:。
【点评】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同时能理解沸腾和蒸发的不同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201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 .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 .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 .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铁等金属为晶体;玻璃为非晶体。
【解答】解:铁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玻璃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同时要掌握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8.(201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各个选项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A .石蜡 铁B .冰 海波C .沥青 玻璃D .萘 松香【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0C A B C D B ()C ()【解答】解: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萘等。
故选:。
【点评】该题考查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需要学生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属于识记内容。
二.多选题(共2小题)9.(2015秋•丰台区校级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C .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D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都是由固态变为液态;但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态在熔化时温度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解:、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点评】此类问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态的特点,要知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10.(2015秋•朝阳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都有一定的熔点B .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C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D .热水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