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流体力学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各种流体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功能,能正确选用流体元件进行简单系统的设计。
3. 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进行传动与控制系统计算、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流体元件搭建简单的传动与控制系统。
3.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损失。
2. 流体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阀门、液压油缸、气压元件等结构、原理及功能。
3.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基本回路、液压系统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气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原理、气压元件、气压系统设计及应用。
5. 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仿真:利用现代设计软件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6. 实践教学:搭建简单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操作与分析。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流体力学基础(2课时)2. 流体元件(2课时)3. 液压系统设计(3课时)4. 气压传动与控制(2课时)5. 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仿真(3课时)6. 实践教学(4课时)教学内容与课本章节相对应,涵盖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元件、设计方法、仿真及实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相关知识。
最新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第三章只是分享精品课件
(2) 轴功率。 解: (1)由于b << d 可将轴承间隙内的周向流动简化为
无限大平行平板间的流动。
轴承固定, 而轴以线速度U=ωd /2运动, 带动润滑油作纯剪切流动, 即简单库埃特
u 1 dpy2
2dx
C1yC2
边界条件:
y = 0,u = 0,C2= 0
y
=
b,u
=
0,C1
1
2
dp dx
b
1.速度(sùdù)
分布
u 1 dp(y2 by)
2 dx
最大速度
(sùdù)
um
b2 8
dp dx
第三页,共49页。
C3.3.1 平板(píngbǎn)泊肃叶流动(4-4)
2. 切应力(yìnglì) 分布
流
2. 平均速度
V Q
R2
GR2
8
12umax
速度分布
u
2V
1
r2 R2
3. 沿程损失
hf pgGgl8glR 2V
第十四页,共49页。
C3.4.2 泊肃叶定律(dìnglǜ)(2-2)
4. 泊肃叶定律(dìnglǜ) 的意义
Q GR4 8
(1) 泊肃叶定律(dìnglǜ)解析式由哈根巴赫和纽曼(1859)分别用N-S 方程推出。哈根(1839)和泊肃叶(1840)分别用实验测得 Q 与 G、R4成正比关系;
T
0
udt
u=u+ u
基本方程
雷诺方程 包含雷诺应力
第十七页,共49页。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
药品注册受理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主题(线上)宣讲会药品注册受理是指将药品注册申请提交给药监部门,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核和评价,最终决定是否批准该药品上市销售的过程。
药品注册受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申请资料的准备:申请人应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包括相关申请表格、药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资料、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资料等。
所有资料都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
2. 药品质量的可核查性:药品注册申请资料中应提供药品质量的可核查性证明,包括药品原料的采购来源、药品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
药监部门需要核实申请人所提交的药品质量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临床试验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药品注册申请需要提供临床试验的数据和结果,以证明药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表现。
临床试验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具备足够的样本数量和试验设计的科学性。
4. 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药品注册申请应明确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症的描述、使用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药监部门需要核实申请人所提供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 药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药品注册申请需要提供药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资料,以证明药品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性。
评价资料应满足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常见问题主题涉及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申请材料的准备、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
以下为常见问题主题的相关参考内容:1. 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申请人可以详细了解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包括递交申请、资料审核、技术评审、临床试验评价、专家评审等环节。
确保按照流程进行申请,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2. 资料准备的注意事项:申请人应了解申请药品注册所需的资料清单和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注意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核查性,确保不缺漏重要信息。
3. 问题处理方式:在药品注册受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流体⼒学课程教学⼤纲《流体⼒学》课程教学⼤纲⼀、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3300102、课程名称(中/英⽂):流体⼒学/Fluid Dynamics3、学时/学分:48/64、先修课程:⾼等数学 (上、下)、理论⼒学,1110011/1110012/06100405、⾯向对象:热能与动⼒⼯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专业的本科⽣6、开课院(系):航海学院机械⼯程与⾃动控制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流体⼒学》、景思睿张鸣远编著、西安交通⼤学出版社、2001年7⽉;教学参考书:《⼯程流体⼒学》、归柯庭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流体⼒学》、吴望⼀主著、北京⼤学出版社、1983年3⽉。
⼆、课程性质和任务《流体⼒学》为⾮流体⼒学专业的机械制造、动⼒⼯程、能源、环境与化学⼯程等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讲述将使学⽣掌握基础的流体⼒学知识,并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相关专业⼯作的开展奠定初步的流体⼒学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流体⼒学》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既着眼于本科⽣未来⼯作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也兼顾到本科⽣急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础专业知识。
主要讲述内容包括:流体及其物理性质,流体静⼒学、流体运动⼒学基础、流体动⼒学基础、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通道内的粘性流动、粘性不可压流体绕物体流动等。
本课程讲述总计需48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第⼀章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4)主要内容:1、流体与连续介质模型;2、流体的黏性;3、流体的可压缩性;4、作⽤在流体上的⼒。
基本要求:掌握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理解连续介质模型的含义。
第⼆章流体静⼒学(6)主要内容: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2、静⽌流体平衡微分⽅程式;3、重⼒场中静⽌流体内的压强分布及压强测量;4、作⽤在平⾯上的流体静压⼒;5、作⽤在曲⾯上的流体静压⼒及浮⼒。
基本要求:掌握流体静压强的基本特性;掌握流体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压强常⽤的测量⽅法;掌握平⾯及曲⾯上流体静压⼒的计算。
上海交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和反转课堂
Lectureand Discussion
讨论题
Discussion
掌握授课内容并作报告
Mastering the teaching contentand report
课堂报告
Report
3.考核方式及规定/Grade Composition and Grading Policy
课程简介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s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introduces fundamentalsof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composite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cover principles of composite material mechanics, introduction to composite, lamina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effective moduli and strength of a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lamina, analysis of lamina hydrothermal behavior, analysis of laminates, hydrothermal effects in laminates,interlaminar stresses, mechanical testing of composites.Moreover,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elf-learn several lecture includ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certification etc. After learn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fundamental design knowledge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cultivate the capabilities ofquantitative analysisandlogical thinking, and establish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usingalgorithm design andcomputer programing.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
control systems.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it hopes that undergraduates have a good base in their fu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ork,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y field. The course mainly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basic structures and principles of core components used for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the basic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designing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mainly as follows: 1.Introduction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2.Found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3.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 4.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ylinders; 5.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ontrol valves; 6.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auxiliary components; 7.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basic loops; 8. Analyses of the typical case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s; 9. Design and analysi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本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掌握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内的流体传 动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 域,打下坚实的基础。(A3,A4.1,A4.2,A5.1,A5.2,A5.3,A5.4,B2,B3, C3,C4) 本课程主要包括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 组成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核心元件的结构与原理,以及分析与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主要 有下列内容: 1.流体传动与控制概述(A3,A5.1,B2,C4.3) 重点内容: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流体的粘性、压缩性;空气的热力学性质。 2.液(气)压流体力学基础(A4.1,A4.2,A5.1,B2,C4.3) 重点内容:伯努利方程;动量定理;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缝隙流动分析 与孔口流量计算;可压缩气体流经节流口的流量计算。 3.容积式泵和马达(A4.1,A4.2,A5.1,A5.2,A5.3,A5.4,B2,B3,C3) 重点内容:容积式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特点;组成容积式泵和 马达的三个基本条件;容积式泵和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几种典型容积式泵的流 量计算和容积式马达的扭矩计算。 4.液压缸与气压缸(A5.1,A5.2,A5.3,A5.4,B2,B3,C3) 重点内容:液压缸与气压缸的分类、典型结构及其主要性能参数;掌握液压 缸与气压缸的设计计算与选用。 5.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A4.1,A4.2,A5.1,A5.2,A5.3,A5.4,B2, B3,C3) 重点内容: 液压桥路原理与分析; 各类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性能、结构特点及选用,以及典型控制阀基本特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2010年《流体传动与控制》总目次
冯 志君 周 德 俭 (— 5 43 ) 孔 祥 东 艾
超 (— 9 4 3)
杨庆俊 顾宏韬
二 通 插 装 溢 流 阀 中 节流 孔 的功 能 分 析
吕庆军等(—1 ) 2 6
基于 X C环境 的两轴稳定平 台控制策略 P 韩梦嘉
“ 来 圈 ” “ 特 封 ” 名 称 由来 与 生 产 沿革 格 与 斯 的 俞鲁五 孙逸成 (- ) 6 6
T程 机 械 液 压 系 统 检 测 试 验 台 的开 发 陈六 海 高 亚 明 韩 军 等 ( - 7 3 1)
分析 ・ 计 ・ 究 设 研
负载敏感变量泵房动噪声分析与试验研究
为 中 国流 体 传 动 与 世界 同 步 而努 力 液 压 螺 纹 插 装 阀 的 发展 及 优缺 点
程孟 专
于彩新(— ) 4 5 许仰曾 (— ) 6 1
铁塔液压加荷系统及参数匹配探讨
严金坤( — ) 3 7
超 声 波 技 术 检 测 乳 化 液 浓 度 的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王 东 王 兵 ( - o 3 l) 矿 用 搬 运 车 液 压 系 统 设 计 及 同 步 控 制 研 究 于 振 涛 丁 锡 武 ( — 3 3 1)
泵控马达复合调速 系统控制
刘佳东 彭 天 好
斜盘连杆式水压柱 塞泵 的流体脉动控制
胡军 华 罗子 辉 谭 娟 等 ( — O 42 )
基于 AME i Sm的般用油动机仿真研究
万 晨 栾海峰 王 冲 (— 6 13 )
液压系统污染控 制模 型的优化
温建 东
聂松林
胡
臻( — 3 42 )
许仰曾 李达平 陈国贤(- ) 2 5 许 仰曾(- ) 3 1
上海交通大学精品课程流体力学课件 共325页
归纳两点:
1、平衡流体内不存在切向应力,表面力即为 法向应力(即静压强);
2、绝对平衡流体所受质量力只有重力,相对 平衡流体可能受各种质量力的作用。
三、 流体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 1、流体静压强的方向总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 方向。
2、平衡流体内任一点处的静压强的数值与其作 用面的方向无关,它只是该点空间坐标的函数。
温度内聚力 粘度 温度变化时对流体粘度的影响必须给于重视。
4、理想流体的概念 理想流体——假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
µ= 0 = 0
实际流体——事实上具有粘性的流体。
小
结
1、流体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流体的平衡与宏观机械运动规律。
2、引入流体质点和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假设,把流体看成没有间隙 的连续介质,则流体的一切物理量都可看作时空的连续函数,可 采用连续函数理论作为分析工具。
质量 dxdydz
得:
fx
1
p x
0
同理:f y
1
p y
0
1 p
fz z 0
静止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 (欧拉平衡微分方程)
方程的物理意义 : 在静止流体中,作用在单位质
量流体上的质量力与作用在该流体表面上的压力 相平衡。
四、综合表达式 将平衡微分方程的三个表达式分别乘以dx、dy、dz 然后相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 第四章 相似和量纲分析 第五章 管 中 流 动 第六章 孔口和缝隙流动 第七章 气体的一元流动
第一章 绪论
§1-1 流体力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 流体的概念及其模型化 §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流体力学第二章
a2 r2
cos
v
U 1
a2 r2
sin
vrs 0
vs 2Usin
2. 圆柱面上压强分布
ps
p
1 2
U
2
1 4sin2
表面压强系数 3. 压强合力
Cp
ps p
1 U 2
1 4sin2
2
Fx= 0(达朗贝尔佯缪),Fy= 0
C2.5.2 有环量圆柱绕流(2-1)
C2.5.2 有环量圆柱绕流
偶极子
Ψ
2
=
-
M 2π
sinθ r
圆柱面为零流线
r=a,Ψ =0
Ψ =Ψ1 +Ψ2
Ψ
=
U
-
M 2πr
2
rsinθ
M = 2πa2U
Ψ
=U
1-
a2 r2
rsinθ
同理
Φ=U
1+
a2 r2
rcosθ
C2.5.1 无环量圆柱绕流(2-2)
二、流场分析 1. 速度分布
在圆柱面(S)上
vr
U
1
v x
u y
0
存在速度势Φ
2 i 0
平面势流
平面流
u
x
,v
y
u
y
,v
x
不可压缩
u x
v y
0
存在流函数Ψ
2 0
2 i 0
• 挑选一些基本解φi(ψi),叠加后若满足边界条件即是所求之解。
C2.4.1 均流
C2.4.1 均流
物理背景 全流场以等速( U )做平行直线流动
速度分布 势函数 流函数
上海交通大学精品课程流体力学课件 325页PPT文档
§1-2 流体的概念及其模型化
一、流体的物质属性
1、流体与固体 流体:可承受压力,几乎不可承受拉力,承受剪 切力的能力极弱。
易流性 —— 在极小剪切力的作用下,流体就将产 生无休止的(连续的)剪切变形(流动),直到 剪切力消失为止。
流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
固体:既可承受压力,又可承受拉力和剪切力,在 一定范围内变形将随外力的消失而消失。
温度内聚力 粘度 温度变化时对流体粘度的影响必须给于重视。
4、理想流体的概念 理想流体——假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
µ= 0 = 0
实际流体——事实上具有粘性的流体。
小
结
1、流体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流体的平衡与宏观机械运动规律。
2、引入流体质点和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假设,把流体看成没有间隙 的连续介质,则流体的一切物理量都可看作时空的连续函数,可 采用连续函数理论作为分析工具。
dv dy
代表了粘性的大小
µ 的物理意义: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相邻流 层在单位面积上所作用的内摩擦力(切应力)的 大小。
常用粘度表示方法有三种:
<1>动力粘度 µ 单位 : Pa s (帕 • 秒) 1 Pa s = 1 N/m2 s
<2>运动粘度:
单位:m2 / s
工程上常用:10 – 6 m2 / s (厘斯) mm2 / s 油液的牌号:摄氏 40ºC 时油液运动粘度的 平均厘斯( mm2 /s )值。
体积: dVdxdydz
分析微小正平行六面体微团受力:
一、质量力
dFmx = dxdydz fx dFmy = dxdydz fy dFmz = dxdydz fz
二、表面力
《流体传动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流体传动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901096课程名称:流体传动毕业设计英文名称:Final Year Projects for Fluid Transmission设计周数:15周学分:15一、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认识设计与制造,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基本掌握从事实际设计工作的能力。
二、选题原则1、应按给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2、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水平及用户要求,按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参阅有关资料进行设计和实验研究;3、应根据我国技术经济条件和实际生产经验,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力求设计符合生产实际,使之在技术上先进而可行,在经济上节约而合理。
三、类型及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类型:工程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软件工程类……要求:初步掌握工程项目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编制设计文件的基本技能;学会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练习设计文件、研究报告、开发文档等的编制。
2、毕业设计基本要求(1)工程设计类——偏重于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的培养1)进行设计任务分析,全面了解课题的原始条件、任务和设计技术要求,明确设计难点和关键内容;2)收集和阅读相关原始资料,考查生产现场,参考类似产品,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和论证;3)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必要论证,选择最佳方案;4)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总体方案;5)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6)小论文练习。
(2)实验研究类——偏重于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技能的培养1)学习科研立项过程,进行项目前期准备,查阅资料;2)制定研究方案,包括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性比较;3)设计实验系统,绘制系统图,进行设备选型;4)进行实验研究;5)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6)编写研究报告、验收和鉴定报告、待发表的论文;7)绘制设计图纸(可以是实验系统的,或相关图纸);8)小论文练习。
流体传动与控制
V1 — 皮囊被压缩后相应于时旳气体体积 p2 — 系统最低工作压力,即蓄能器向系统供油结束时旳压力
V2 — 气体膨胀后相应于时旳气体体积
17
(2) 用来吸收冲击用时旳容量计算
当蓄能器用于吸收冲击时,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缓冲 最大冲击力时所需要旳蓄能器最小容量,即
V0
0.004qp1 (0.0164 L p1 p2
14~32 32
21
(MPa)
精度d(m)
100 25~50
25
10
5
21
过滤器旳安装位置 液压系统中过滤器几种可能旳安装位置
6.4 油箱
油箱旳作用 油箱旳作用:储油、散热、沉淀杂质、逸出空气。
油箱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液压系统中大多数 采用开式油箱。
油箱旳构造
开式油箱大部分是以钢板 焊接而成
焊接式管接头
1-接头体;2-接管;3-螺帽; 4-密封圈;5-组合密封圈
38
(2) 软管接头 扣压式胶管接头
39
• 迅速接头:能实现管路迅速连通或断开。
1-左半体;2、15-卡环;3、14-弹簧座;4、8、13-弹簧;5-左阀芯; 6-锁紧套;7-密封;9-钢球;10-卡键;11-右半体;12-右阀芯
t)
式中:
p1 — 允许旳最大冲击(MPa) p2 — 阀口关闭前管内压力(MPa)
V0 — 用于冲击旳蓄能器旳最小容量(L)
L — 发生冲击旳管长,即压力油源到阀口旳管道长度(m)
t — 阀口关闭旳时间( s ),忽然关闭时取t=0
18
6.3 过滤器
• 液压油污染引起旳系统故障75%。 • 过滤器能够对污染旳油液净化。 • 过滤精度是衡量过滤器旳主要性能指标。 • 过滤精度:过滤掉旳杂质颗粒旳公称尺寸
流体传动与控制(章图文 (2)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当液体整体作线形流动时,称为一维流动;当作平面或 空间流动时,称为二维或三维流动。一维流动最简单,但是 严格意义上的一维流动要求液流截面上各点处的速度矢量完 全相同,这种情况在实际液流中极为少见。一般常把封装容 器内的液体的流动按一维流动处理,再用实验数据来修正其 结果,液压传动中对油液流动的分析讨论基本是按此方法进 行的。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图2-3 帕斯卡原理图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图2-4 绝对压力、相对压力与真空度的关系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3.压力的表示方法 压力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绝对真空作为基准所表
示的压力,叫做绝对压力(AbsolutePressure);另一种是以大 气压(AtomospherePressure)pa作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叫做 相对压力(GaugePressure)。由于大多数测压仪表所测得的压
除了液体的重力、液面上的压力p0外,还有容器壁面对液体 的压力。要求得液体内液面深度为h的某点B处的压力,可 在液体内取出一个通过该点的底面,底面积为ΔA的垂直液 柱,如图2-1(b)所示。小液柱的上顶与液面重合,这个小 液柱在重力及周围液体的压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于是有
pΔA=p0ΔA+ρghΔA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液体流动时,如果液体中任一空间点处的压力、速度和 密度等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这种流动为定常流动(或稳定 流动、恒定流动);反之,则称为非定常流动(或非稳定流 动、非恒定流动)。定常流动与时间无关,所以研究方便, 而进行非定常流动的研究时就复杂得多。因此,在研究液压 系统的静态性能时,往往将一些非定常流动问题适当简化, 作为定常流动来处理。但在研究其动态性能时,则必须按非 恒定流动来考虑。
流体传动与控制 教学大纲
流体传动与控制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0322Z10课程名称:流体传动与控制/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电工技术适用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王积伟.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4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冀宏.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第2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与控制的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系统中主要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总体要求:熟练掌握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主要元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气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典型基本回路,掌握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知识:掌握流体传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学会从产品功能要求到流体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形成开发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结构。
能力:应用典型液压回路、气压回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掌握最基本的设计理念,解决流体传动与控制的一般工程问题;用复杂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案例教学以及交互式研讨,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通过电、液、气交叉知识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建立机、电、液、气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通过从产品功能要求到系统设计的的思维模式,提升解决工程实践的基本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要求,了解本课程知识结构的发展动态与应用现状,提升自主学习、跟踪学习的专业意识与专业素养。
上海交通大流体力学课件(全)-精品文档
第五章 管中流动
§5-1 雷诺实验 §5-2 圆管中的层流 §5-3 圆管中的湍流 § 5-4 管道中的局部阻力
第六章 孔口和缝隙流动
第七章 气体的一元流动
§8−1 声速和马赫数 §8–2 一元气流的基本方程和流动特性 §8–3 理想气体一元等熵流动的特征
§8–4 收缩喷管与拉伐尔喷管的计算
第一章 绪 论
dv dy
代表了粘性的大小
µ 的物理意义: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相邻流 层在单位面积上所作用的内摩擦力(切应力)的 大小。
常用粘度表示方法有三种:
<1>动力粘度 µ 单位 : Pa s (帕 • 秒) 1 Pa s = 1 N/m2 s
<2>运动粘度:
单位:m2 / s
工程上常用:10 – 6 m2 / s (厘斯) mm2 / s 油液的牌号:摄氏 40ºC 时油液运动粘度的 平均厘斯( mm2 /s )值。
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的主要概念有:流体质点、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粘性、粘度、粘温关系、理想流体。流体区别于固体的特性。 还应熟练掌握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应用。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平衡(静止)
绝对平衡 —— 流体整体 对于地球无相对运动。
相对平衡 —— 流体整体 对于地球有相对运动,但 流体质点间无相对运动。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
§3-1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3-2 流体运动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3-3 连 续 方 程 式 §3-4 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3-5 伯 努 利 方 程 及 其 应 用 §3-6 动 量 方 程 及 其 应 用
第四章 相似和量纲分析
§4 – 1 相 似 原 理
§4 -2 定 理 和 量 纲 分 析 的 应 用
机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流体传动技术
《流体传动技术》教案大纲课程名称:流体传动技术Flui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0331003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总学时数:46学时学分数: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他是以流体力学和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和研究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典型液压系统的工况特点及其系统特性,阐述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自行设计机械液压系统的目的。
二、《流体传动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学会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和系统故障的排除,能独立设计液压系统。
1)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2)学会液压元件的选择;3)掌握各液压基本回路的基本特点,并会选用;4)掌握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分析简单的液压系统;5)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要有学生自己动手,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液压传动发展简况第二节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级组成第三节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四节液压传动的应用重点: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
自学:液压传动的发展简况、液压传动的应用第二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第一节液压油第二节液体静力学第三节液体动力学第四节管道内压力损失的计算第五节小孔及间隙流动第六节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重点:液压油的粘性、动力学三大方程、压力损失计算和小孔流动。
自学:液压油的选用、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第三章液压动力元件第一节液压泵的概述第二节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第四节柱塞泵第五节液压泵的噪声第六节液压泵的选用重点:液压泵的性能参量和工作原理、职能符号。
自学:液压泵的噪声及选用。
第四章液压执行元件第一节液压马达第二节液压缸重点:液压马达、液压缸的性能参量和工作原理、油缸的设计与计算、职能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rol systems.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it hopes that undergraduates have a good base in their fu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ork,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y field. The course mainly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basic structures and principles of core components used for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the basic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designing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mainly as follows: 1.Introduction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2.Found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3.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 4.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ylinders; 5.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ontrol valves; 6.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auxiliary components; 7.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basic loops; 8. Analyses of the typical case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s; 9. Design and analysi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本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掌握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内的流体传 动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 域,打下坚实的基础。(A3,A4.1,A4.2,A5.1,A5.2,A5.3,A5.4,B2,B3, C3,C4) 本课程主要包括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 组成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核心元件的结构与原理,以及分析与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主要 有下列内容: 1.流体传动与控制概述(A3,A5.1,B2,C4.3) 重点内容: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流体的粘性、压缩性;空气的热力学性质。 2.液(气)压流体力学基础(A4.1,A4.2,A5.1,B2,C4.3) 重点内容:伯努利方程;动量定理;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缝隙流动分析 与孔口流量计算;可压缩气体流经节流口的流量计算。 3.容积式泵和马达(A4.1,A4.2,A5.1,A5.2,A5.3,A5.4,B2,B3,C3) 重点内容:容积式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特点;组成容积式泵和 马达的三个基本条件;容积式泵和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几种典型容积式泵的流 量计算和容积式马达的扭矩计算。 4.液压缸与气压缸(A5.1,A5.2,A5.3,A5.4,B2,B3,C3) 重点内容:液压缸与气压缸的分类、典型结构及其主要性能参数;掌握液压 缸与气压缸的设计计算与选用。 5.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A4.1,A4.2,A5.1,A5.2,A5.3,A5.4,B2, B3,C3) 重点内容: 液压桥路原理与分析; 各类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性能、结构特点及选用,以及典型控制阀基本特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ME339 *学时 (Credit Hours) 48 流体传动与控制 *学分 (Credits) 3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 Control
专业选修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大三学生 中文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系统模型、分析与控制、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机械设计 施光林,陶建峰等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本课程是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 技术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掌握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内的流体传 动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 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本课程主要包括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 组成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核心元件的结构与原理,以及分析与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主要 有下列内容:1.流体传动与控制概述;2.液(气)压流体力学基础;3.容积式泵 和马达;4.液压缸与气压缸;5.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6.液压辅助元件与气 压辅助元件; 7.液压基本回路与气压基本回路; 8.典型液压与气压系统实例分析; 9.液(气)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al technology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of Special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and Specialty of Thermal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in School of Mechanical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Engineering. 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hat brings up undergraduate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included hydraulics and pneumatics. And it focuses on bringing up undergraduates 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 and ability used for analyzing and designing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