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研究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比喻的研究现状综述

比喻的研究现状综述

比喻的研究现状综述本文一方面梳理现代汉语比喻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脉络,另一方面总结当前对现代汉语比喻从构成成分角度、内部分类角度、认知阐释角度以及逻辑角度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特点,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比喻构成成分内部分类认知阐释逻辑考察比喻作为一个修辞学的研究课题,历来倍受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

下面主要按时间顺序从古代和现代分别来介绍比喻的研究现状。

一、古代对比喻的研究比喻在古代称为“比”或者“譬”,在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比喻,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尚书·盘庚上》)朱骏声把它解释为:“纲”喻君,“网”喻臣。

言下从上令,则有常而不乱也。

“服田”喻劳苦,“有秋”喻乐利,言迁徙则一劳永安也。

同时,在《诗经》和《楚辞》中也大量运用比喻,《詩经》中使用的“赋、比、兴”中的“比”就是指的比喻。

最早给比喻下定义的是墨子,他指出:“辟也者,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墨子·小取》)他这种说法不仅给比喻下了定义,而且指出了比喻的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而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手段,也引起了诸子百家研究的兴趣。

诸子在运用比喻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一些学说:孔子提出了“能近取譬……(《论语·雍也》)”阐明了比喻运用的原则,即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喻体来设喻。

韩非子提出了“连类比物”(《韩非子·难言》)阐述了比喻在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不能随意设比。

荀子提出了“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明之,……”(《荀子·非相》)“辩说譬喻,……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

”(《荀子·非十二子》)由此可见,荀子认为比喻是“谈说之术”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强调比喻要符合礼仪,为宣传儒家的政治思想服务。

惠施曾经说“夫说者,用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汉·刘向《说苑·善说》)深刻阐述比喻的作用,充实了墨子的观点,先秦时期是我国比喻研究的草创阶段。

二维指称理论及其发展

二维指称理论及其发展

收稿日期:2023-09-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意义与指称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1BZX04)作者简介:尹均怡,南开大学哲学院,主要从事逻辑哲学研究。

E-mail :******************刘叶涛,南开大学哲学院,主要从事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研究。

E-mail :**************摘 要:查尔默斯以二维语义为视角提出了一种试图融合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的新型意义理论;通过重新把握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的区分与关联,构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二维指称理论,以进一步强化“意义—理性—模态”的密切关联。

在系统阐释查尔默斯二维指称理论的建构动因、核心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考察国内外学界就此提出的质疑,并追踪查尔默斯针对这些质疑给出的回应,可为深度把握二维指称理论架构的成就与不足提供方向。

关键词:指称理论; 金三角; 二维指称理论;认知可能性;形而上学可能性中图分类号:B8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15(2024)01-0113-12DOI : 10.19946/j.issn.1006-2815.2024.01.010二维指称理论及其发展尹均怡 刘叶涛一、背景:当代意义和指称理论的对立与交锋在当代意义理论中,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的交锋旷日持久。

弗雷格(G. Frege )明确区分了名称的含义(sense )和指称(reference ),强调含义在给命题赋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开创了现代指称理论的先河。

“a=a ”和“a=b ”这两种同一陈述之间存在重要区别:“a=b ”传达了一种“a=a ”无法传达的信息,这种认知意义(cognitive significance )上的差异与被命名对象关系密切:“和一个名称相联系的,不仅具有被命名的对象(或指称),还有这个名称的含义,在其名称中包含了名称提出的方式和语境”①。

摹状词理论尽管只是为了讨论限定摹状词的意义,但罗素(B. Russell )的基本主张经提炼,也适用于名称,从而在主要观点上与弗雷格相同:名称(专名和通名)都有含义;专名的含① Gottlob Frege, “On Sense and Nominatum Reprinted ”, in Anthony Patrick Martinich (e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SCIENCE · ECONOMY ·SOCIETY 第42卷 总第178期Vol.42, Total No.1782024年第1 期No.1, 20241132024年第1期义指谓的是个体对象的独有属性,通常由限定摹状词表达;通名的含义指谓一类对象的共有且仅有属性,通常由非限定摹状词表达;含义是判定指称的依据和标准,含义决定指称。

指称~

指称~

Correct reference 与successful reference的区别: 真值条件语义学:the king of England 语篇分析: the king of England 指称语词的指称功能取决于说话者在特定场合意图
2.照应
一是研究语言实体与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之 为指称关系(reference). 二是研究语言内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 称为照应关系,属语法分析(广义)研究的范畴。 (anaphora/reference)
二指称与语 篇表征
• 说话者构建语篇基于他对某个特定事件的 表征,听话者接受语篇时也构建一个关于 该语篇的特征,这两种表征常发生错位, 存在一种不一致或不同心理表征。听话者 至多也是构建一个相似的表征,不可能完 全重合。原因是人类总是基于自己对世界 的知识和信念与理解话语。
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 The beer was warm.
• 3回指
• 回指(anaphora),又称复指,复指的,复指语。是指语法描写中 回指(anaphora),又称复指,复指的,复指语。 (anaphora),又称复指 用来指一个语言单位从先前某个已表达的单位或意义 (antecedent),得出自身释义的过程或结果 许余龙(2004:3) 得出自身释义的过程或结果。 (antecedent),得出自身释义的过程或结果。许余龙(2004:3) 根据先行语的不同形态和句法特征,把回指分为八大类型: 根据先行语的不同形态和句法特征,把回指分为八大类型:
a. My axe is too blunt. I must get a sharper one. b. John has moved to a new house. He had it built last year. c. Have they moved their furniture? They have done the desks, but that’s all so far. d. Some people like a shower after they have played tennis. Peter does for example. e. John bought a blue jacket with three pockets, and Paul bought a same one. f. John is now living in Shanghai, and his father also lives there. g.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will deteriorate. My father thinks so, but I believe not.

指称化研究历程概述

指称化研究历程概述

指称化研究历程概述英语中的名词化汉语中的名词化说(黎锦熙、刘世儒60、史振晔60)朱德熙等61反对:统称的名物化论1979吕叔湘1981施关淦动名词形名词1984朱德熙有了“名物化”提法84年朱德熙首次提出了指称和陈述概念1985朱德熙名动词1981年后新的“名物化”说,郭锐2002、张高远2008概括新的名物化说:有几种类型,一是把语义平面和句法平面区分开,1994年吕叔湘、范晓认为名物化是语义平面的,二是回避术语的是非,仅强调主宾语位置上及定语后面的动词、形容词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即谓词性减弱、名词性增强(张伯江1993、张伯江、方梅1996),张伯江、方梅指出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由陈述功能向指称功能转化,获得了指称性,三是杨成凯1991,认为主宾语位置上和定语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有些已经名词化,有些虽然还是谓词,但是谓词性减弱,向名词方向转化,四是施关淦1988年,肯定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认为该理论适合汉语,从向心结构的中心语与结构整体性“矛盾”来论证主宾语位置上和定语后面的动词形容词已经名词化或名物化了。

五是李宇明1986,项梦冰1991,结合主宾语位置,从动词、形容词兼有陈述和指称功能之角度解释名物化现象,六是程工1999,根据形式语法学理论中心的“中心词理论”,将“NP的VP”中的修饰语(领属语)“NP的”或结构助词“的”视为具有[+N]性的“NP的VP”结构的中心语,因此以它们为中心语的整个偏正结构都是[+N]性的。

21世纪后关于动词的指称化研究继续,主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中的动词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名词化,再次就是出于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性成分到底应如何看待。

对于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中的动词的分析:熊仲儒2001郭锐2002:提到了名物化实质就是指称化,但指称化都是外在层面的,即句法层面的名词化。

陆剑明2003:认为N的V结构实际上是由主谓词组中间插入“的”所形成的名词性结构。

“称谓”与“称呼”的概念局限及“身份指称”术语的建立

“称谓”与“称呼”的概念局限及“身份指称”术语的建立

第39卷第3期2021年5月龙㊀岩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Vol.39No.3May2021标准语㊃方言㊃文字称谓 与 称呼 的概念局限及 身份指称 术语的建立金志军(华东师范大学㊀上海㊀200062)摘要:作为 指人词语 的概念范本, 称谓 和 称呼 术语历史传承已久,并有其固化的内涵和外延㊂因其概念内涵的交错重叠及其交叉使用的现实状态,中国学者或将 称呼 内置于 称谓之中,或将 称谓 与 称呼 等同,或尝试以新的解释定位 称谓 与 称呼 ,努力让学界脱离此二者混用的状态㊂ 身份指称 术语的概念内涵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基本内涵㊁功能及其逻辑联结和冲突以及传统的 称谓 和 称呼 研究框架中的语言文化内容作出解释㊂关键词:身份指称;称谓;称呼;社会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21)03-0021-07从传统的 同志 小姐 到流行的 驴友 月光族 打工人 等等,近年来,表示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词语形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发展,这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㊂特别是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新词的创造㊁流行㊁记录㊁筛选㊁稳定㊁通用和重现等等不再是个别机构和社会人群的 专利性工作 ,全民参与 语言劳动 的时代在科技引领的社会背景下全面开启㊂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7.0%①㊂这个数字不但远超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也几乎囊括了所有具有一定汉语写作能力的人口㊂借助电脑和手机的语言表达,不但已成为中国人当前书面语言生活的主要形式,而且更反映了当代中国语言生活的最新发展㊂据金志军2017年的调查报告,截至2015年1月2日,有多达13292个的表示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词语形式被采集②,其中包括二字格的6528个,三字格的6764个,未有四字格及以上的报告[1]54㊂如此巨量的表示人的词语形式的存在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人群识别与指称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㊂而且,金志军2018年的调查报告同时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指人词语的 词语模 [2]141㊂如此高量且具有极强能产性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指人词语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㊂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㊁陈述㊁描摹,其中指称可以说是最基础的功能[3]29㊂指称有对人的,也有对物的㊂在对人的指称中,有指人的社会角色的,也有指非社会角色的㊂语言的基本功能和指称的关系可以由图1直观表示㊂图1㊀语言的基本功能和指称关系示意图㊀收稿日期:2021-02-01㊀㊀㊀㊀㊀Doi:10.16813/j.cnki.cn35-1286/g4.2021.03.004作者简介:金志军,男,浙江临海人,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㊁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修辞学㊁社会语言学㊂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当代汉语身份指称形式与语言文明的发展:以 键盘输入法 为语料采集手段的研究 (18BYY165)㊂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交往的首要问题可理解为 我是谁 你是谁 他是谁 的问题㊂对于人的指称词语( 指人词语 )的解释和讨论不仅可以阐释和建构社会个体和人群在社会语境中的社会经历㊁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也更可以记录整个人群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活以及表征整体和细节性的社会变迁㊂对此,中国语言学界一般都是在 称谓语 或 称呼语 的概念框架中加以讨论㊂一㊁称谓(语)与称呼(语)的概念内涵和逻辑关联‘现代汉语词典“定义 称谓 为 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㊁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㊁师傅㊁厂长等 ,而定义 称呼 为 当面招呼用的标识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㊁哥哥 [4]163㊂在它的定义中, 称谓 和 称呼 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其主要的区别在于 称呼 为 当面 招呼所用的 名称 ,而 称谓 并没有强调出其 当面 的概念内涵㊂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以外,‘辞源“[5]2312和‘汉语大词典“[6]4773-4775则均以 称呼 代指 称谓 ,认为它们是 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㊁地位㊁职业等等的名称 ㊂ 称谓 和 称呼 在它们的定义工作中被统一为一个概念,去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 称呼 中的 当面 这个概念内涵,增加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 称谓 所没有的 地位 这一内涵要素㊂可以看出,由于 称谓 和 称呼 概念存在较大的重合性,‘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于它们分类的定义进行了回避㊂由此,我们所能发现的是中国经典类的辞书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定义各有自己的主张, 称谓 和 称呼 在它们的定义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它们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定存在着分离现象㊂在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研究中,孙维张对于它们的定义更为直接: 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 [7]114㊂这一定义以更大的概念域涵盖了 称谓 和 称呼 的所有,它以社会人群的基本关系(我㊁你㊁他)为基础内涵,取代了如 身份㊁地位㊁职业 等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具体举例性描写,从而对这两个概念作了更为抽象的概括㊂孙维张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定义虽然与‘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于它们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效,但不可否认的是, 称谓 和 称呼 在其产生的时刻已经具有的区别特征在他们的定义中均被回避删除,作为配对存在的 称谓 和 称呼 本身的概念特征折叠在了一起㊂针对这种状况,曹炜和么孝颖试图重新定义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前者认为 称谓语 是相对于 称呼语 的存在, 从理论上讲,称谓语着眼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是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拥有的身份㊁职业㊁地位等在词汇中的具体表现 ,而 称呼语着眼的是人们的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是 在直接的语言交往中指称某人的方式 [8]7 [9]㊂并且, 称谓语 具有 静态 的 系统性㊁稳定性,社会性㊁全民性㊁书面语性 等特点, 称呼语 具有 动态 的 非系统性㊁灵活性㊁特殊性㊁个性化㊁口语性 等特点㊂他的例子更为鲜明, 老曹㊁小黄㊁秋娟㊁奇奇㊁钱理㊁吴汉江 等等,它们只是 当面招呼用的 ,是称呼语,而不是称谓语㊂ 后者认为 称谓语是标示人们相互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的一套名称系统 ,而 称呼语是指在言语交际中,处在一个言语事件两端的讲话者和受话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口头㊁书面或电讯)交际时直接称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 [10]㊂并且,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在指称功能上表现相异:前者是 词汇与现实世界中非具体的人之间的抽象的指称关系 ,是 非语境性 的;而后者是 (词)语和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人之间的指称关系 ,是 语境性 的㊂从他们的定义中可以看到, 称谓 是对人们社会关系进行描写的 名称系统 ,而 称呼 则是 当面 和 直接 的指人名称, 称谓 与 称呼 概念的主要区别除了在其语义内外,更在其语用内涵的 当面 和 直接 与否㊂与此同时,曹炜和么孝颖又认为,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均存在一定的交叉㊂发现 称谓语中的那部分既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又属于当面招呼用的言语手段的,如 老师㊁同学㊁老伴㊁老公㊁太太㊁爸爸㊁妈妈 等,就既是称谓语,又是称呼语㊂如此看来,两者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部分重合,部分相离 [9]㊂么孝颖发现 虽然称谓语仅用来表示被称者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类属于语义范畴,但部分称谓语却可在语用时称呼社会人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㊂这部分称谓语就兼有了称谓的语义和称呼的语用这双重特征,部分进入了称呼语的类别系统 [10]㊂由上观察,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对于 称谓 的定义中析出其三个呈并列关系的关键词 关系 身份 职业 ,以及其定义中未指明的与 身份 职业 对等的概念㊂由此可以推断, 关系 身份 和职业 等是 称谓 的几个独立性状的定义内涵,由这些内涵所外延出的 名称 集合成为了 称谓 的所有㊂而从‘现代汉语词典“对于 称呼 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析出其定义的两个呈并列关系的关键词 当面 和 关系 ㊂可以推断, 当面 和 关系 是 称呼 的两个独立性状的定义内涵,由这些内涵所外延出的 名称 集合成为了 称呼 的所有指向㊂曹炜和么孝颖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定义关键不出其左㊂从‘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于 称谓(称呼) 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析出其定义的三个呈并列关系的关键词 地位 身份 职业 以及其定义中未指明的与 地位 身份 职业 对等的概念,还有其上位词 对象 ㊂由此可以推断, 地位 身份 和 职业 等等是其 称谓(称呼) 的几个独立性状的定义内涵,它们在 对象 概念下集结成群,外延出 称谓(称呼) 的所有指向㊂孙维张对于它们的定义虽然更为概括,但是在表达 称谓(称呼) 的基础性 我㊁你㊁他 关系的 对象 上,其定义的概念内涵仍不出‘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其右㊂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和‘汉语大词典“,以及其他代表性研究者对于 称谓 的定义,我们发现其概念内涵聚焦在人与人的 关系 及 关系 所具象化的 身份 和 职业 等的词汇表现㊂而比较它们对于 称呼 的定义,我们则发现 当面 和 直接 的表达人与人之间 关系 及 关系 所具象化的 指称名词 是其概念内涵的聚焦㊂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 称谓 与 称呼 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联,其一为: 称谓 与 称呼 均以 人际关系 为内联,是 人际关系 基础上的词汇性表达;其二为: 称呼 是 当面 和 直接 表达 人际关系 的词汇系统,是以 我 为中心的对于 我 你 和 他 的词汇表述,其词汇系统大多被涵盖在 称谓 词汇系统之中;其三为: 称谓 是一种 他者 命名系统,它以 客体 的 身份 ,词汇性描摹了人类社会的 人际关系 ,它的部分词汇可以被 称呼 词汇系统利用来 当面 和 直接 表达 人际关系 ㊂二、称谓与称呼的概念错位和逻辑矛盾如上所述,‘现代汉语词典“定义 称谓 为 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㊁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㊁师傅㊁厂长等 ,而定义 称呼 为 当面招呼用的标识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㊁哥哥 [4]163㊂此二者似乎是两个独立的概念㊂然而这样的概念内涵无法框定 称谓 和 称呼 的跨界使用,例如 同志 可被作为 称呼 中的 社会通称 使用,也可以被当做 社会关系 中的 工作身份 使用,如 他是我们单位的好同志㊂ 称谓 和 称呼 的这种概念错位曹炜和么孝颖均有讨论,并在讨论结果中确认了 称谓 与 称呼 交叉存在的语言事实㊂这种 称谓 与 称呼 交叉存在的语言事实又反向证实了这两个概念内涵交错而存的状态㊂除此而外,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对于 称谓 的定义中析出的三个呈并列关系的关键词 关系 身份 职业 中可以看到,在此定义中,其概念内部也存在着内涵错位现象㊂ 关系 在其定义中指的是 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如 拉关系㊁关系户㊁夫妻关系等 [4]477; 身份 在其定义中指的是 自身所处的地位 [4]1152; 职业 在其定义中指的是 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4]1672,透视其关键词的定义, 联系 地位 和 工作 等成为了 称谓 内涵的关键具体描写,以此来看, 厂长 到底是 联系 ㊁是 地位 ㊁抑或是 工作 呢? 父亲 呢?是 联系 抑或是 地位 呢?或者, 厂长 跟三个关键描写均有沾边, 父亲 也与两个关键描写部分重合㊂由此看来,‘现代汉语词典“对于 称谓 的定义并不能清晰框定我们语言生活中对于 指人词语 的界限,这也造成了 称谓 定义下部分 指人词语 逃离至 称呼 概念的框架之下,反之亦然㊂除了 称谓 与 称呼 的交叉存在和相互 逃离 之外,李明洁根据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选择言语行为的实现对语词的要求作为解释的功能依据,定义了语汇中凡为完成表述功能而具有指称作用的为 指称语 , 指称语 中指人的那部分为 称谓语 , 称谓语 中具有描述功能的为 面称语 ,不具备者为 背称语 , 面称语 中具有 导入-维持 功能的为 称呼语(或对称语) ,不具备者为 自称语 ㊂可以看出,她的研究定义将 称呼语 下降为 称谓语 的下位概念, 称谓语 直接涵盖了 称呼语 的整个系统词汇[11]㊂显见,李明洁的研究完全抛弃了‘现代汉语词典“对于 称谓 与 称呼 的定义,也与曹炜和么孝颖对于此二者的定义完全相左㊂她的定义很好地解决了 称谓 与 称呼 矛盾性存在的情况,也以颇为决断的方式对于传统的 称谓 与 称呼 的内涵重新进行了定义,这似乎也解决了 称谓 与 称呼 的内涵错位及其逻辑冲突的情况,但是,传统定义中所能涵盖的 零称谓 仍然逃离了她的 称谓 与 称呼 的概念内涵㊂作为传统 称呼语 存在的 零称谓 ,既进不了李明洁所定义的 指称语 中指人的 称谓语 ,遑论进入称谓语 下位概念的 称呼语 了㊂因此,就李明洁的研究而言,如果不抛弃原有的 称谓 与 称呼 这两个术语模式,那么她的重新定义所能获得的仅仅是 称谓 体系下的部分语言事实㊂从李明洁对于 指称语 和 称谓语 的讨论看,我们发现国外学者EleanorDickey对 称谓(addressterms) 的探讨值得关注㊂他认为我们在进行称谓行为时对词语的选用是有潜在的社会意义上的考虑的,比如 加油站值班员 这样的词不适用于称谓,但如 先生 这样的词只用于称谓,其原因是名词性称谓形式的社会意义不一定与其字面意义紧密联系[12]㊂举例来说, JaneSmith 可被称为 Jane 或 Mrs.Smith ,这两种名词形式都可被认为是称谓语,因为 JaneSmith 被称为 Jane 或 Mrs.Smith 更多地由社会决定,所以这两种形式都具社会意义㊂但是,例如 夫人(Madam) 可以用来指称一个妓院的看守人,因此在这个义项上它不是称谓语,而同时, 夫人(Madam) 在它的社会意义上却具有 礼貌 的表达功能,因此它又具有一定的称谓意义,是个称谓语㊂虽然Dickey对 称谓(addressterms) 的探讨植根于英语语境,他论证中的例子不能很好地回应中国语境下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探讨,但是从他的讨论中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1.他的 称谓 包含了中国的 称谓 和 称呼 两个概念㊂2. 称谓 概念的背后应该有其社会语义和语用的存在㊂3.存在某一类 指人词语 ,因其不具备社会意义上的使用效果,它们被排除在 称谓 的概念域之外㊂Dickey对 称谓(addressterms) 的探讨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称谓 虽然涵盖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大量 指人词语 ,但也存在大量的 指人词语 因没有进入社会意义角度上的社会语用而被排除在 称谓 之外㊂以汉语语料作为例子,现代中国网络语言中大量存在的社会事件性 指人词语 如 扁担男 霸飞女 等,因其目前只具 指称 效果而未进入社会人群的实际 交互 使用状态,因此它们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进入传统的 称谓 和 称呼 语的概念范畴㊂从以上的讨论中,可以获得如下的推论:1. 称谓 与 称呼 交叉存在的语言事实又反向证实了这两个概念内涵交错而存的状态㊂2.传统研究对于 称谓 和 称呼 的定义不能有效框定各自的语言事实, 称谓 和 称呼 内涵的逻辑矛盾造成了各自概念域下的语汇存在互相逃离的现象㊂3.传统的 称谓 与 称呼 概念与 指人词语 存在联结的断层,有大量的描写性 指人词语 未被 称谓 与 称呼 的概念内涵所覆盖㊂4.对于 称谓 与 称呼 的重新界定虽然改革了 指人词语 的系统性描写,但是也带来了语料涵盖不全的体系性后果㊂三㊁社会语言学视角下 身份指称 概念的建立从传统的经典类辞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 称谓 和 称呼 的界定,到近期的学者如孙维张㊁曹炜和么孝颖对它们做的重新探讨,我们仍旧无法统一 称谓 与 称呼 交叉存在的语言事实㊂虽然李明洁从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出发重新定义了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在她的体系下解决了 称谓 与 称呼 的部分冲突性存在,但是她的体系也因此遗漏了传统 称谓 概念下的部分语料㊂并且,由于 称谓 与 称呼 术语的千年传承,内涵重新界定的这一概念由于影响有限,很难改变他人对 称谓 与 称呼 业已固定的观感及其背后固化的内涵和外延㊂如若没有全新的概念术语去界定 指人词语 ,那么学界的研究仍然会在 称谓 和 称呼 的纠结中打转㊂换句话说,我们在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概念角度下很难定义且关照到所有与人相关的 指人词语 ,这样的情况会给我们对于 指人词语 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影响㊂也即,学者对于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这两个业已存在的 指人术语 的讨论存在如下的问题:一㊁既然 称谓 与 称呼 存在交叉关系,则是否存在不用 称谓 的 称呼 或不用 称呼 的 称谓 ?二㊁在 称谓 与 称呼 之上,能否有一个更为明晰的概念去捕捉人类言语生活中全数据的 指人词语 ,能否用这个明晰的概念去表达人群与社会的指称关系?我们认为,社会有种能力,它能将社会问题表现为某种规则并将其投射到语言中去,因此语言作为其规则的组成成分能动态地呈现社会问题㊂既然如此,站在社会语言学的立场,我们的分析,就不能不既考虑与语言学的逻辑联结,又考虑与社会学的理论联结㊂在这样的问题性思考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 身份指称 这一概念术语㊂所谓 身份 ,按照‘辞海“的定义: 身份是人的出生㊁地位或资格 ,并引‘颜氏家训㊃省事“一例: 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份也 作为具体的例解[13]1973㊂在社会学中,身份则进一步被定义为 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 ,并且 从语言与身份的关系来看,社会建构理论家认为语言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且是社会的产物和社会现实的有机组成部分㊂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动态形式,它建构社会身份㊁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14]㊂而 身份(identity) 在英语中包含两重意义,其一为 身份 ,其二为 认同 ㊂ 身份 是名词性的标识,是静态的; 认同 是动词性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的㊂社会学意义上完整的 身份 意义应该是 身份 和 认同 的融合,也即 身份 建立和形成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的时刻化静态表现㊂张淑华等认为身份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而其在 身份认同 框架下则具备了主客观的融合性㊁群体差异的辨别性㊁社会建构性及多重性等特征[15]㊂对 身份(identity) 的认识从历史角度上看经历了 自我工程(projectoftheself)[16]18 ㊁ 社会化的产物(identityasaproductofthesocial) [16]33和 话语互动构建(constitutedindiscourse) 的过程[16]137㊂由此而看, 身份 是 自我 和 他者 的共化重合体, 身份 中体现了 自我 的认识㊁社会化的浸润以及 自我 与 他者 共建的结果㊂也即, 身份 概念之下有 自我 ,也有 他我 ,更有 社会化 的 我之个体 ㊂传统 称谓 概念下某一个体的多重社会角色下的多重 称谓 在 身份 概念下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㊂我们可以由此解构 身份 的内涵,它包括1.社会的2.动态的3.多重的4.互动的5.语境的6.语义的(人的出生㊁地位或资格)等特征㊂对于 指称 的讨论,王珏认为它是语言的指称㊁陈述㊁描摹三大基础功能中最基础的一项㊂陈静认为指称是语言表达式和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用语词指出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中的某个对象,也是一个人用一个语言表达式 指出 或 选出 想要谈论的某个人或事物[17]6㊂国外学者弗雷格㊁罗素㊁斯特劳森㊁唐奈兰到克里普克等对于 指称 概念有过热烈的讨论,他们的讨论可以归结为 意义媒介论 [18]96-97,104,243 直接㊁间接性指称 [19]㊁ 语言表达式使用论 [20]及 指称名词历史因果论 [21]2,其讨论聚焦在语言表达式和指称对象的 意义对照 逻辑式表达 语境决定 语词使用 及 指称名词的历史因果决定因素 ㊂指称有对人的,也有对物的;在对人的指称中,有指人的社会角色的,也有指非社会角色的㊂我们从学者对 指称 概念的讨论中可以将其同样分解为静态的名词性固化的语言表述和动态的动词性行进中的语言描写两部分,并将其内涵解构为:1.社会的2.动态的3.行为者因素(人为的)4.语境的5.语用的6.语义的(对于指称的人和物的描摹和直陈)等特征㊂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交往的首要问题可理解为 我是谁 你是谁 他是谁 的问题㊂这个 谁 是一个社会性 存在 的个体概念,是一个作为 客体 存在的社会之人,也即 他者 的社会性存在概念㊂结合 身份 和 指称 的概念描述,我们认为用 身份 + 指称 的语汇形式也就是 身份指称 将可以更为准确地展开我们对于 指人词语 的社会语言学分析㊂ 身份指称 不是 身份 和 指称 内涵的简单相加,它是 身份 和 指称 内涵的融合和新生,它具有社会的㊁动态的㊁行为者的㊁语境的㊁语用的及自身语义的特征内涵,我们由此也可以将 身份指称 定义为 社会言语生活者对自身和他人在社会语境中个体活动类型的动态性语汇表达形式 ㊂ 身份指称 概念不仅表达了人们在社会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㊁社会地位㊁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它作为人类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㊂使用 身份指称 这一概念来界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既有语言学的意义,也有社会学的意义㊂就语言学内部而言,其一,传统研究在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的界定中,对于 身份㊁地位㊁职业 三类概念是割裂思考的㊂这样的割裂性思考带来的问题是:诸如 党员 究竟是 身份 还是 地位 , 国家主席 是 身份 地位 还是 职业 的问题㊂反过来说,在 身份指称 概念中,我们可以仅用 身份 一个概念就可以涵盖 地位身份 和 职业身份 等所有的 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 ,这就可以用更为概括的内涵获得与各类社会身份相关的 称谓 和 称呼 的语料;其二,这样可以不纠缠于 称谓语 和 称呼语 的交叉性存在问题,不用为这个或那个指称到底是属于 称谓 还是 称呼 而纠结不定㊂。

商号指称问题研究

商号指称问题研究

题 。自然人总有其实际对应的那个有 血有 肉的个体存在作 为对应物 , 比
如张三是“ 张三” 这个人的称谓 . 指的就是“ 张三” 这个人 。而 商主体 的商 号指的又是什么呢?是商主体本身还是商主体所经营 的 营业 ” ?
让, 商号只能随营业或企业一并转让 , 并经登记。 商号的转让是商号财产权
2 商号指 称 问题 的思 考
商号的指称实质是探讨商号究竟依 附于何者之上 以及 与何 者不可 分离的问题 。 究竟是商主体本身还是商主体 的营业? 在笔者看来 , 商号作
权, 它们有权转让 自己的名称。 这里的“ 依法” p 口指依“ 企业名称可随企业或
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 的规定。 从以上这些规定的内容 , 我们可以得出这 样的结论, 即企业法人、 个体工商户、 个人合伙有权依法将 自己的名称连同 企业法人、 个体工商户、 个人合伙或企业法人 、 个体工商户 、 个人合伙的一 部分一并转让。这样, 就暴露 出一些问题. 即个体工商户、 个人合伙有权依 法将 自己的名称连同自己或 自己的一部分一并转让 , 还勉强说得通 , 这种 转让我们 可以视为是个体工商户 、 个人合伙背后的独资人 、 合伙投资人将 个体工商户、 个人合伙或个体工商户 、 个人合伙的一部分一并转让给其他 主体, 但在企业法人名称转让上. 情况就大不相同, 企业法人是如何将 自己 的名称连同企业法人或企业法人的一部分一并转让给其他主体的呢? 企业 法人将其名称连『企业法人一并转让 , 司 那它转让给谁呢?还不是企业法人 自己, 实际上企业法人的名称并未转让。 由此可见, 我国企业法人名称转让 说是不成立的。 我国企业名称转让制度出现漏洞的实质就是将企业法人名 称一名二用, 既用其称谓企业法人这个商主体. 又用其称谓商事“ 营业” 在 。 制度设计上 , 将企业法人 、 个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不作区分 , 统统 归于主 体 , 同时又想在客体的意义上使用。 但 个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本质上是客 体, 它们的背后总有作为主体的投资人来决定它们的处分 , 当然也包括企 业名称的处分。 而企业法人就不同了. 这种不同是根本性质的不同, 企业法 人名称既是企业法人这个人的“ 人名” 又是其经营的“ , 营业 ” 物名 。物 的“ 名的使用与人名的性质产生 了冲突 .这就涉及一个企业名称 的指称 问题 , 企业名称究竟指的是谁呢?是“ 营业” ?还是营业背后 的商主体?

2021指称行为主体的指称认知研究范文2

2021指称行为主体的指称认知研究范文2

2021指称行为主体的指称认知研究范文 一引言 指称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语言现象,相关研究既可围绕不同的指称对象展开,如人物指称研究、具体物体指称研究和抽象物体指称研究,也可围绕句法、语篇、语用、认知等不同的语言研究视角展开。

认知视角的指称研究主要围绕指称语的产出和理解受到哪些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展开。

基于这一问题,相关研究可分为两块:围绕指称行为主体---人的认知因素所展开的研究、针对指称行为客体---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所展开的研究。

针对后者所展开的相关研究如 Fraurud[1]( P65 -87)等。

本文首先分析国外围绕指称行为主体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成果,然后结合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如何深化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

在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时,我们主要借鉴“心脑关系”和“心身关系”这两个概念来梳理已有的研究。

所谓“心”,指的是人类的认知能力。

“心脑关系”指人脑的生物及其中枢神经网络与人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心身关系”则指人脑以外的其他器官组织(包括周边神经网络)与人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2]( P290). 二围绕“心脑关系”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 围绕“心脑关系”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从大脑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出发阐释指称现象,相关研究可分为以下两条路子:第一条路子探讨指称对象在大脑中的表征状态如何影响指称语的选择;第二条路子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角度阐释指称现象。

第一条路子的研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其一,指称对象在大脑中是如何表征的? Lambrecht 和Chafe 等人的研究主要回答第一个方面的问题[3]( P74 -113) [4]( P93 -107).探讨指称对象在大脑中的表征主要涉及如下两个概念:可识别性和激活程度。

可识别性是指说话者对某一指称对象的话语表征是否已经存在于听话者的意识之中的一种估计,如果说话者认为指称对象已经存在于听话者的意识之中,那么该指称对象就是可识别的,否则便是不可识别的[3](P77 -78); 激活程度是指说话者对可识别指称对象的认知状态的估计,可细分为已经激活的、可及的和未激活的[4]( P71 -75).其二,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指称对象如何获得当前的认知状态? Ariel 的可及性理论主要回答这个问题[5]( P28 -29).Ariel 认为,作为一个认知概念,可及性受到如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回指语与先行词的距离;( 2)潜在回指对象的数量;( 3)回指对象的显着性;( 4)先行词与回指语是否同处同一认知框架/话语世界/视角/语篇段落中。

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

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

空语类理论
空语类是指句法分析中无法确定其语法性质的语言单位。根据空语类的定义, 可以将其分为广义空语类和狭义空语类两种。广义空语类指所有在语法分析中 无法确定其语法性质的语言单位,而狭义空语类则指仅在句法分析中无法确定 其语法性质的语言单位。空语类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两种。
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
3、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在自然语言处理、语言教育、中文信息处理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内容
引言
空语类理论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研究的是语言中没有明确表达但可以通过语 境推断出的成分。而汉语空位宾语是指汉语句子中动词后面出现的空位现象, 这种空位现象在英语等其他语言中并不常见。本次演示旨在探讨空语类理论与 汉语空位宾语之间的和运用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如“(这杯咖啡)加糖吗?”中的括号部分。 这类空语类主要用于省略已知信息、简化语言交流或引导受话者参与话题。
3、空句子:没有实际词汇的完整句子,如“(你今天)去哪里了?”中的括号 部分。这类空语类主要用于传递言外之意、增强语境效果或表达特定情感。
3、空句子:没有实际词汇的完 整句子,如“(你今天)去哪里 了?”中的括号部分
理论概述
空语类理论最早由Chomsky提出,他认为空语类是由句法结构决定的,可以通 过语境推断出的成分。空语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省略型、虚位型、语境型和 词汇型。而汉语空位宾语是指汉语句子中动词后面出现的空位现象,这种空位 现象在英语等其他语言中并不常见。汉语空位宾语的特点是可以根据上下文语 境推断出其意义和用法。
在汉语中,空语类研究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主要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方法研究: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主要采用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 统计等方法。其中,句法分析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句法结构的变化和特征 提取等手段,确定空语类的位置和性质。语义分析则通过分析语句的语义关系, 推断出空语类的含义和指称。统计方法则通过建立语言模型,对语句进行概率 统计,以确定空语类的类型和出现概率。

浅析现代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完整版)

浅析现代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完整版)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名称:语言哲学概论任课教师:李洪儒开课学年/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时/ 学分:所在教学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号/姓名:2110822 / 韩丹丹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析现代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摘要: 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并在语言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历来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

在指称理论的研究中,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和克里普克的指称理论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弗雷格作为传统指称论的代表,认为专名既有内涵又有外延,涵义决定指称。

对此,罗素则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支持,但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反对的意见也增长起来,维特根斯坦后期的理论、斯特劳森和克里普克的观点均是如此。

后期维特根斯坦从他的功能论的意义理论出发,对罗素等人的指称论的意义理论做了彻底的决裂,并进行了细致的批驳;斯特劳森批判、继承并发展了罗素的指称理论,主张语境论;克里普克批判摹状词理论,并提出了历史因果理论。

本文将简要系统阐述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和克里普克的指称理论。

关键词:指称理论;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克里普克一、前言人们普遍认为, 语言是和世界相关的, 有两层含义, 第一, 语言能够描述或者指向实在, 第二, 语言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和实在相对应的。

关于前者存在的争论是, 语言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指向实在; 关于后者存在的问题是, 语言的哪种结构与世界发生关系, 是主谓词结构、原子命题还是专有名词或者其他。

上古汉语指称化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古汉语指称化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古汉语指称化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上古汉语指称化现象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指称化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指的是人们如何用语言来表示和传递“指称”(referent)这一概念。

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需要依靠语言来区分、描述和表示不同的事物。

指称化现象在语言中表现为各种名词、代词、指示词等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形式能够帮助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迅速理解对方所指的“指称”。

对于上古汉语这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其指称化现象的研究会对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言的发展、演变、形成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现代汉语研究中,研究上古汉语语言形式的指称化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中一些仍然存在的复杂语法现象,例如数量词和量词的使用、名词和代词的选择等等。

研究问题和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上古汉语中的指称化现象,研究问题包括以下方面:1. 上古汉语中的名词性指称表达方式;2. 上古汉语中的代词表达方式;3. 上古汉语中的指示词表达方式;4. 上古汉语中的语境对指称化方式的影响。

为达到这些研究目标,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本分析:选择具代表性的上古汉语文本,对其中指称化现象进行分析;2. 对比研究:将上古汉语中的指称化现象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应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3. 语料库研究:运用现有的上古汉语语料库,分析其中出现的指称化现象,归纳整理其特点和规律;4. 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验证上古汉语中指称化方式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

预期结果和应用价值:预计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以下方面的贡献:1. 对于上古汉语语言形式的指称化现象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探讨其规律和特点;2. 分析上古汉语指称化现象与现代汉语的异同,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3. 为上古汉语语法学、古代汉语研究、和汉语语言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和依据。

名词的指称问题研究

名词的指称问题研究

8 ・ 2
维普资讯
身 、 目等 的记载 , 是陈 述人 的机体 发生 了某 种 疾 都 异 常 , 为动 词 。但是 , 3中的“ 做“ 的 宾 用 例 疾” 有” 语, 毫无 疑 问用 作 名词 , 指称 一 种病 理 现象 。又 如
维普资讯
第 06卷 6月3期 2 2 0 6年 第
J u n l fY n 盐 城 范c e sC l 人 文 社ma ie )S c l c n e ) o r a o a c e g T a h r学 报l e Hu 科t s& o i i cs hn师e学院 o( ( 会 n学版 e g i aS e
况显 然不 是 一 回事 。
以 往 的 有 关 论 述
我 们先 来看 一看 以往 的语 法学 著作 是如 何 给
名 词下 定义 、 如何论 述名 词 的。
黎 锦熙 先 生 在 他 的 《 著 国语 文法 》 把 指 新 中,
称动 作 变化过 程 的这 一 类 词 作 为 动 词之 一 种 , 即
疾, 指人 、 的 机体 发 生 了异 常 , 1例 2说 畜 例 “ 舌 ” 疾首 ” 在 甲骨 卜 中还 有疾 足 、 耳 、 疾 “ , 辞 疾 疾
[ 稿 日期 ] 2 0 — 0 — 2 收 06 3 0 [ 者 简 介 ]叶 正渤 (9 8 ) 男 , 苏 响水 人 , 士 , 州 师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教 授 , 要 从 事 古代 汉 语 、 文字 学 、 作 14 一 , 江 硕 徐 主 古 古汉 语 词 汇 学 和 古 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 。
况。
我们再 来 看看 语 言里 的实 际使 用情 况 。试 比
较 下 面的 例句 。

语义模糊性1

语义模糊性1
四. 用法论 剑桥大学的奥地利裔哲学家Wittgenstein 提出的用法论(Use theory)试图克服上述理论的毛病。这种理论认为符号的意义就是使用符号的规则。他在其名著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中指出:“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Wittgenstein认为,每个词都有用法,而词的用法是由规则规定的,词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为此,他提出了“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的概念。语言游戏表明语言并不仅是说话的工具,要使用语言就好比玩一次“游戏”(如打牌、下棋等),大家都要按事先约好的规则办事。但是,什么叫用法?什么是关系到语义的用法? Wittgenstein并没有作出回答。
又如,William Shakespeare 与 Swan of Avon 指的都是同一对象,但是它们的意义却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说“Swan of Avon was Shakespeare”。弗雷格指出,所谓相同不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事物的名称与名称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A—A 与 A—B的认识价值不同。A—A 是先验真理,而 A一B包含经验知识,它告诉人们:被称为A的事物与被称为B的事物是同一事物。
首先从事言语行为研究的是牛津大学的奥斯汀(J.Austin),他在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中提出了三个概念:(1)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2)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3)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词组和句子等。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能构成言语交际,但在实施这个行为之中,我们通常实施了一个言外行为,有时还同时实施了一个言后行为。

《红楼梦》短距篇章指称现象研究

《红楼梦》短距篇章指称现象研究

然而 , 我们在阅读《 红楼梦》 时却发现 , 在英汉语
作者简介 : 赵宇霞 (9 4 ) , 1 7一 女 山西长治人 , 士 , r 硕 研究方 向: 英汉对 比语言学。
赵宇霞 :红楼 梦》 《及性标示语 的专有 词的使用频率 似 乎仅次于零代词 , 而高可及性标示语代词 的使 用频率 却 很低 。例如 : ①有 日 了都 中, 到 进入神京 , 雨村先整 了衣冠, 带 了小童 , 拿着宗侄 的名 帖, 于荣府 的 门前投 了。彼 至 时 贾政 已看 了妹 丈之 书 , 即忙请 人 相 会 。见 雨 村 相 貌 魁伟 , 言语 不俗 , 这 贾政 最 喜 读 书人 , 贤下 士 , 且 礼 济 弱扶危 , 大有祖风 ; 况又 系妹 丈致 意, 因此优 待 雨村 ,
语、 指示词 语 和代词 ( 括零 代 词 等 ) 包 。根 据 Ai , r l代 语 是低 可及 性标示 语 。 e 许余龙将汉语的可及性标示语分为零代词、 反身 词( 包括零 代 词 ) 是典 型 的高可 及性标示 语 , 名词 和有 代词、 代词 、 示 词语 、 有 名 词 和 有 定 描 述 语 五 大 指 专 定 描述语 为典 型 的低可及 性标 示语 , 指示 词 语 为 中可 2 】 rl e 中国民间故事选》 及性标示语…。也就是说 , 短距离篇章环境 中多选用 类 【 。同时他采用 Ai 的方法对《 二集 中的 1 故 事 进 行 了统 计 分析 , 果 显示 : 8篇 结 代 词作为 指称形 式 , 而名 词或有 定描 述语 作 为 指称 词 汉语中的零代词和反身代词为名副其实 的高可及性 语则 多 出 现 在 长 距 篇 章 环境 中。然 而 , 们 在 阅 读 我 《 红楼梦》 却会发现篇章中指称语的选择往往与其 表示语 。英语 中为高可及性标示语 的代词在汉语 中 时, 可及 性程 度不 一 致 。 即 : 短距 篇 章 环 境 中 , 可 及 性 却 不是 高可 及标 识 语 。 当代 词 被 用 作 高 可 及 性标 示 低

21世纪初的指称研究述评

21世纪初的指称研究述评

21世纪初的指称研究述评指称研究是近年来语言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指称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在语言中如何表示人、事物或领域,以及这些指称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

本文将简要回顾21世纪初以来的指称研究,包括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发展历程指称研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的格位理论,即对名词的分类研究,但其并不能准确地解释在不同情境下的指称表达方式和语用功能。

因此,指称研究在20世纪后期逐渐崭露头角。

在21世纪初,一些语言学家开始关注指称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包括多义性、上下文重构和共指关系等。

多义性理论认为,指称的多义性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称在不同语境中可能表示不同的事物或者人,甚至可能表示不同的程度或者角度。

因此,我们需要从语境中去理解指称的含义和作用。

上下文重构理论认为,指称和语境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在语境中,可能需要对指称进行重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共指关系理论认为,指称可以共同指代同一个事物或者人,不同的指称可能表示同一个事物或者人的不同方面或者状态,因此,通过对共指关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指称之间的关系。

主要理论在21世纪初的指称研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面向认知的指称研究、面向语用的指称研究以及面向社会行为的指称研究等。

面向认知的指称研究主要关注指称的语言内部结构和语义属性,并研究如何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指称。

面向语用的指称研究主要关注指称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和功能,包括指称的指示、描述、评价和影射等。

面向社会行为的指称研究则将其研究方向扩展到社会行为的领域,关注指称在交际行为中的使用和作用,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

研究成果在21世纪初的指称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首先,研究者通过丰富的实例分析,弥补了传统格位理论的不足,更好地理解了指称的语言内部结构和语义属性。

其次,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指称的多义性和上下文重构等语言现象,为理解指称在语境中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了实证依据。

词语的指称关系

词语的指称关系

词语的指称关系近几十年来,词语的指称关系成为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领域。

指称关系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些语言单元(如单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内在的话语构建机制,可以用来分解、重构和表达一定的意思。

为了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指称关系,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背景、应用场景和当今研究回顾进行深入地介绍和分析。

首先,从理论背景来讲,词语的指称关系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的功能归结为表达思维的一种“工具”。

这种视角强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以及词语如何表达思维概念。

它认为语言单元(如词语)之间关系密切,能够构建出特定的概念,并以此来表达一定的思维。

例如,“小黄”可以指代一只小耗子,而“向上”可以指代一个动作。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把这两个词语组合成一个短语“小黄向上”,就可以表达出“小耗子往上跳”的概念。

其次,词语的指称关系在现实应用场景中也有重要意义。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儿童语言学习、社会交流、文学创作等,都可以使用词语之间的指称关系来表达意义或传达信息。

例如,一句“我爱你”就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深情,而“面对困难,不要放弃”则传达了鼓励的信息。

指称关系的研究也可以帮助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跨语言的语义在转换过程中有怎样的变化。

最后,当今研究回顾了这一领域近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

从理论上讲,语言学家探究到了语言表达概念的基础机制,如概念语义和符号论,以及词语具体指称关系的认知心理机制。

在现实应用上,词语指称关系可以用来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也可以帮助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辅助跨语言语言的翻译。

此外,现有的研究也证明了词语指称关系可以应用到搜索引擎、智能对话、机器翻译等技术领域中,以实现高效检索、自然对话以及有效率的翻译。

综上所述,词语指称关系是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帮助理解语言的内在机制,更好地掌握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辅助跨语言的翻译工作。

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研究摘要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涉及到词项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本文将研究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旨在探讨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在语言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正文一、研究背景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涉及到词项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自然种类词项是指那些表示自然种类的词项,如“猫”、“树”、“汽车”等。

对于这些词项,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说它们所指的对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或属性。

比如,“猫”所指的对象都有四只脚、尾巴、长毛等特征,这些特征是它们同属一种自然种类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自然种类词项的具体指称却存在诸多争议和矛盾。

例如,对于“猫”的具体指称,人们可能会考虑到不同品种的猫、不同大小的猫、不同年龄的猫等,这些都是“猫”这一自然种类的具体实例。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精确地确定词项的指称范围、如何描述对象的共同特征成为了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相关理论目前,自然种类词项指称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描述性理论、认知理论和模型论等。

1. 描述性理论描述性理论认为,自然种类词项的指称是基于描述这些对象的共同属性或特征来进行的。

根据这一理论,对象之间的分类是基于它们共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可以被描述为一组命题或概念。

例如,所有的猫都具有四只脚、尾巴和长毛等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些概念来描述猫这一自然种类的特征。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自然种类词项的指称是基于人类大脑对对象的认知过程而形成的。

根据认知理论,人类对对象进行分类是基于它们在感知、注意、记忆、分类等认知过程中被处理的信息来进行的。

例如,人类在将不同颜色的猫分类时,可能会根据它们的颜色、纹理、体型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3. 模型论模型论认为,自然种类词项的指称是基于一系列概念和关系所构成的模型来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4年,德国印欧语学家布鲁格曼(Brugman K.)首先把指 示语的范围扩展到了人称代词"我","你"和副词"这 里","那里",这是指示语认识史上的重大进步——— "语言交际主体"的概念被引入了指示语研究,为考察指示 语找到了一个最根本的基点. 代词属于指示语范畴,语法学家们对代词进行的分析研究 对认识指示语的本质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诺林(Noreen A.)把代词视为一种意义变量,认为指示语的 意义是变化的,不固定的,把某些称谓词也划入了指示语, 把语篇外指示语与语篇内指示语区分开了.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Jespersen O.) 把"意义随语境变 化而变化"的词称作语言代码(shifters),认为随着使用主体, 情形和语境的改变,语言代码的具体语义内容也就发生改 变.
20世纪70—90年代:莱昂斯(Lyons J)等
莱昂斯在1977年出版的《语义学中以整章(第二章)篇幅对指示语具体 问题,如人称指示语,指示代词与定冠词,指示语与照应,时间指示语, 空间指示语等等,作了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研究. 他认为,指示(deixis)是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时态和其他一些语法及 词汇手段的功能,这些语法及词汇的手段将话语与言语行为的时空坐标 联系在一起. 莱昂斯(1977)将指示定义为:指示语所表示的话语中,涉及的人,物, (1977) : , 事件,过程,行为的指代与定位,需借助言语行为及其参与者(说话者, 听话者)造成的时空语境而明确.grammatical and lexical features which relate utterances to the spatiotemporal co-ordinates of the act of utterance ( J. Lyons: Semantics). The linguistic means used in this function are known as deictics, indexicals( or indexical / deictic expressions). 莱昂斯指出,典型的语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就是说,说话人给自己安排 了ego (自我)的角色,叙述每一事物都以他自己的视角为出发点.他处 在语境时空坐标的零点位置.
指示语研究发展历程 指示语研究主题
指示语研究发展历程
"指示语"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δετξι,意为"指". 古希腊语法学家(主要指斯多葛学派)用它表示指 示代词,认为指示代词与称谓词相比,其特点在于它 不赋予对象任何特性,而仅仅是指出该对象. 从词语与它指称的语言外对象的关系的不同性质 出发,可将词语区分为称谓性的和指示性的两大 类别. 据学者考证,语言发展历史中称谓词和指示词的 分野旱于其他词类,甚至比历史久远的名词与动 词的区分还要早.由此可见,指示语在从一个逻辑学家的角度对由于 不精致而导致逻辑学家们忽略的指示语进行了研 究.卡普兰的独到之处是把指示语的意义区分为 "内容"和"特性"两个方面. 在他看来,指示语的语义结构之所以使人感到困惑 难解,就是因为人们混淆了这两种意义的概念.卡 普兰所说的内容又被称作"内涵".卡普兰把一 个表达式中决定着内容如何取决于语境的成分称 作这个表达式的特性.特性又被自然而然地称作 "意义". 卡普兰把内容表达为从可能世界(即环境)到外延 的函数,把特性表述为从语境到内容的函数,在一阶 谓词逻辑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索引词逻辑,解决了 确定索引词在语境中的真值与指称的问题.
列文森(Levinson S. C) 1983《语用学》:"语言结构本 身反映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最明显的就是指示现 象……从本质上讲,指示现象牵涉到如何用语言编码或语 法手段表示出语境或言语行为的特征,因此它也涉及如何 依靠语境分析来理解说的话,如指示代词"这"(This)在不 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对象,它是一个变项,所指对象由语例 如手势)确定. 列文森说,指示现象的传统分类是人称指示,地点指示, 时间指示;现在增加了两类:话语指示和社交指示.一般来 说指示系统以自我为中心.
总体说来,西方的指示语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 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心理语言学家比勒 (Bühler K.)为 指示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激发了人们对指示语的关注和 深入研究. (2) 20世纪50—60年代:巴尔希勒尔(Bar-Hillel) 的影响,指 示语几乎被认作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到60年代,在本 维尼斯特(Benveniste E.)和雅各布森(ЯкобсонР.)的影响下, 指示因素研究成为理论语言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3) 20世纪70—90年代:莱昂斯(Lyons J),菲尔墨(Fillmore Ch.),卡普兰(Kaplan D.),列文森(Levinson S. C)等人的 研究,尤其是他们对指示语各具体类型的功能描写以及索 引词逻辑的出现,使指示语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和系统.
指示语研究主题
指示语的历史研究 指示语的意义和指称特点 指示语的界定和分类 指示语的功能 指示语映射和先用 指示语在不同文本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语言指示语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略)

According to Bühler (1982), concrete deixis that has been transposed to the realm of imaginary referents. His term for this process was deixis at phantasma. As in all cases of pointing, abstract deixis entails a coordinate center, or origo, and an indicated line connecting this center to a locus (the G-hand is an iconic sign of this line). A `target' then is created at this locus that may be used for later anaphoric references. The creative use of pointing in abstract deixis fleshes out the deictic paradigm with new meanings for the target and origo cross-hairs. Another component of pointing is the deictic field or ground over which the pointing act is understood to extend. In the concrete case, the deictic field is spatial and ranges from the immediate perceptual present to vast regions such as the entire Yucatan peninsula that Haviland (in press) describes in acts of pointing to distant locales. In the abstract case, the ground takes on non-spatial meanings. The components of deixis are all part of the referential creation of abstract pointing, and can be analyzed as parameters set by the speaker for the context.
20世纪30年代:比勒 (Bühler K.)
1934年,比勒出版指示语研究的经典之作《指示场与指示 语》,提出了指示语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 比勒认为,所谓指示场就是言语行为中的"我"—"这 里"—"现在"主体定位系统. 指示场(或指示坐标)以说话人"我"说话时刻"现在"及 说话地点"这里"为中心(或原点),指示语的意义便是在这 样一个指示场中获得填充的. 比勒把人称指示,空间指示,时间指示看作指示语的三个 基本范畴,认为人称,时空是构成言语行为的三个基本参 数.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指示语的关注也由来已久. 古希腊语法学家己将词区分为称谓事物的和指示 事物的.后者当时主要指指示代词,以后许多语 言学家和哲学家都注意到语言中词语的两种纂本 类型:称名词和指示词. 称名词通过词义中反映的事物特性这种固定语义 称谓事物,而指示词则需通过言语行为中的因素, 凭借语境中的参照才能称谓事物.
20世纪50—60年代:巴尔希勒尔(BarHillel)
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lel)1954年提出指引 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是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 . 法国学者本维尼斯特(Benveniste E.) (1974)从主观性 角度,把指示语归于语言的"主观性"现象,称之为"语 言中的主观性词语",而"指示词"这一术语则只表示指 示词.本维尼斯特认为,人称代词是表示语言主观性的首 要支点,其他代词都要受人称代词的制约.指示性代词, 副词,形容词亦是如此.它们必需围绕"主体"这个定位 参照来组织时空关系.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指示语进行了分析,他以典型 的语言代码人称代词я(我)为例,分析了指示语的两面性: (1) 指示语是象征符号因为它的意义是固定在发音上的,因此 指示语有一般的,固定的意义; (2)指示语同时又是指示符 号不在现实的话语中便不能表明自己的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