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观赏鱼的病害防治

合集下载

观赏鱼的疾病与治疗模板ppt课件

观赏鱼的疾病与治疗模板ppt课件

2019
-
18
3、竖鳞病
病原体 :细菌 症状 :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 片一片的象外长开。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在 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2-3天后病 鱼就会死亡。此病好像不具传染性,多见于金 鱼、锦鲤、攀鲈科鱼及卵胎生鳉科鱼类,象玛 莉、月鱼、孔雀等。每年春季较为流行。 治疗方法 : 1、五万分之一的四环素溶液药浴1小时/天。 2、2%的食盐加3%的碳酸氢钠溶液药浴10分钟 /天。 3、呋喃西林加痢特灵溶液浸泡。

2019
-
3
(三)几种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1、呋喃西林
治疗细菌性腐皮病用20mg/L溶液, 药浴10一20分钟;细菌性腐败病用2— 3mg/L,药浴2-3分钟.对细菌性鳞立病和 锚头蚤病分别用1.5-2mg/L和1-1.5mg/L 全池泼洒。
2019
-
4
2、孔雀石绿
对水霉病,水温20℃以上,用2-3mg/L水
2019
-
12
13、硫酸铜

硫酸铜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白色,吸潮后又 能变成蓝色的含水硫酸铜,潮解后并不影响药 效。该药对杀灭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等效 果良好。器具:2g/L;鱼:0.1g/L。
2019
-
13
变色硅胶
2019
-
14
(四)观赏鱼常见疾病及治疗
2019
-
15
1、烂鳃病
病 原 体:鱼害粘球菌 症状:鱼鳃充满粘液,鳃丝及鳃盖骨内表皮均 有出血现象。鳃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 最后整个鳃部全部腐烂。鱼失去呼吸而死亡。 治疗方法 1、12.5mg/L的呋喃西林溶液药浴30分钟。 2、12.5mg/L的土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3、每天不断至病鱼痊愈。同时1mg/L的呋喃西 林溶液清洗所有的用具及水族箱以消毒避免鱼 儿再次感染。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淡水热带鱼1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淡水热带鱼1
仔鱼70-80尾, 一般每月可产仔鱼一次.
玛丽鱼
• 原产地墨西哥,属卵胎鳉科。体长8-12cm, 雄鱼个 体小,臀鳍尖形,变成交配器, 雌鱼个体粗壮, 臀鳍圆形.
• 喜在水的各层游动,对水质要求不严格,但喜欢有盐 分的水。杂食性,性情温和,可混养,喜光,喜啃食 水草和缸壁上的绿苔。 水温:25~28℃, pH值: 7.2~7.6
• 科种:攀鲈科, 产地:马来西亚、泰国、婆罗洲, 水 温:22~26℃,
• 食物:水蚤、红虫,水蚯蚓及干饲料等, 性情:性 情温和,不会攻击其他鱼
• 任何水质都可以生存 • 蓝曼龙的变异品种有金曼龙,体色金黄,体表有淡
黄色的花色图案
• 仔鱼在6个月后性成熟。雄鱼在繁殖时有婚 姻色,特色深蓝,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雌 鱼的体色较淡,腹部膨大。繁殖水温26~ 28℃,水质中性。在60×40×40(厘米)以 上的水族箱中放置几株漂浮水草,雄鱼吐泡 筑巢,然后追逐雌鱼产卵,雄鱼将受精卵用 口吐入泡中孵化,雌鱼每次产卵500~1000 粒,产卵结束后将雌鱼捞出,留下雄鱼照顾 鱼卵,2天后待仔鱼孵出后,将雄鱼捞出。
RRE德系黄尾礼服缎带
红尾礼服
红尾孔雀缎带白子
蓝尾礼服
黄尾礼服缎带(雌鱼)
黄尾礼服缎带
墨 蓝 尾 礼 服
蛇王孔雀鱼
• 蛇王孔雀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 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 雀很相近,只是更为细致。
• 蛇王孔雀的特色: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 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 目。
• 泰国斗鱼雄鱼不能合养。实际饲养中可把一雌一雄 混养。 不能与红色眼睛的鱼混养, 否则会它们会啄
红色眼睛.
雌 雄
迪米迪亚塔斗鱼

观赏鱼病防治

观赏鱼病防治

观赏鱼病防治观赏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小,对水质管理较严格、细致,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叉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故抗病能力较差。

目前观赏鱼鱼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1.鳃霉病[病原体] 为鳃霉属。

[症状] 当孢子散落在水中时,碰上鱼鳃,便粘附在鱼鳃上,侵入其组织里生长,发育成菌丝,不断分枝,在鳃小片内像蚯蚓一样穿来穿去,破坏组织,把正常的鲜红鳃丝变成粉红色,显示出严重的贫血状态。

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机能严重地受到阻碍,以至引起病鱼死亡。

病程往往表现为急性型。

当开始发病时,发现少数鱼死亡,但到第2~3天,会突然出现大批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时,有机质过多而使水体变质时,最适宜鳃霉的大量繁殖。

[治疗方法] 鳃霉病尚无较好的治疗办法,主要靠平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保持水质的洁净和用水的预先消毒。

治疗方法可以参照肤霉病的治疗方法。

五、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2.锥体虫病原体属锥体科、锥体虫属,是专门寄生在血液里的鞭毛虫。

在淡水鱼类的血液中,颇为普遍,种类也很多,但除个别鱼,偶尔可发现大量寄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数量不多。

即使在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从鱼的外表和血液中都看不出明显的病症。

由于这些鞭毛虫大多对鱼的危害不严重,这种病原体肉眼看不见,对它们的病理也缺乏研究。

诊断需靠显微镜检查。

3.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是在海水及淡水鱼类寄生虫中种类最多、最为常见的一类孢子虫。

粘孢子虫是比较微小的一类寄生虫。

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无例外地产生种种形状和不同大小的孢子。

成熟的孢子从病鱼身上落入水中,被别的鱼吞食或因接触而粘附在体表或鳃上,受到鱼体中某些物质的刺激,放出极丝,钻入寄主组织细胞内“定居”,开始生长发育,这时称为营养体时期,营养体继续发育和生长其周围的寄生组织,因受刺激而发生退化和改变,产生一层膜壁将营养体包住,形成粘孢子虫胞囊,胞囊的形状和大小不一,肉眼可见。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PPT课件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PPT课件

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也会随之
大大降低.
水中的溶解氧、硫化氢、pH值、氯化物、硫
化物等与鱼病流行的关系极为密切.
了解周围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源或流行病的
传播源,鱼池周围的环境卫生等.
<三> 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
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 年发病情况等都应作详细了解. 另外,对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各地敌 害的发生情况也应一并进行了解.
二、病鱼的检查
<一>鱼体的肉眼检查
一些较大的寄生虫和真菌如蠕虫、 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幼虫、体型较大 的原生动物、水霉等,用肉眼即可识别 出来.
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 出充血、发炎、腐烂、脓肿、蛀鳍、 竖鳞等.
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常表现出粘液过
1 、体表
将病鱼置白搪瓷盘中,按顺序从嘴、 头部、鳃部、体表、鳍条仔细观察.
4、使用时注意原则
1>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剂常用加倍量,使 血中磺胺药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2>内服时,应给予等量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 避免在肾脏内出现磺胺结晶引起肾结石的发生.
5、常用的磺胺药
1>磺胺嘧啶<SD>
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赤皮 病、肠炎病,鳗鱼弧菌病等.
2.呋喃西林
本品难溶于水,能耐热,对光敏感,容易分解,应遮光 ,密封保存.内服毒性较大,因此主要是外用,治疗细 菌性皮肤病.
3.呋喃那斯
抗菌作用强,对鱼类病原菌如弧菌和产气单胞菌 的抗菌作用比呋喃唑酮或四环素强10-30倍.其用 法为:
1>口服—每100kg鱼每天用药2-4g混于饵料中 投喂,连喂3-5日;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观赏鱼的病害防治共52页文档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观赏鱼的病害防治共52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观赏鱼 的病害防治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Hale Waihona Puke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课件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课件

设立专项资金,支 持科研机构开展鱼 类疾病防治技术研 究
加强监管,确保鱼 类疾病防治技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汇报人:PPT
Part Seven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 前景展望
市场前景分析
市场需求: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疾病防治技术需求日益增长
技术进步: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鱼类疾病防治技术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政策支持:政府对水产养殖业的扶持政策,为鱼类疾病防治技术提供了良 好的政策环境
国际合作: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鱼类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 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合理投喂:根据鱼 类生长阶段和营养 需求,合理投喂饲 料,防止营养不良
定期检查:定期对 养殖水体进行水质 检测和鱼类健康检 查,及时发现问题 并采取措施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环境控制:改善水质、水温、光照等环境因素 免疫接种: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益生菌、噬菌体等
免疫防治技术
疫苗研发:针对不同鱼类疾病,研发高效、安全的疫苗 免疫增强剂: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鱼类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免疫检测技术:通过检测鱼类免疫状态,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免疫治疗技术:针对已患病鱼类,采用免疫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基因防治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技 术对鱼类进行基 因改造,提高其 抗病能力
案例二
疾病名称:细菌性败血症 发病原因:水质污染、饲料变质、鱼体损伤等 症状表现:鱼体发红、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防治措施:改善水质、更换饲料、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案例三
发病原因:水质污染、饲料 不当
疾病类型:细菌性烂鳃病
防治措施:改善水质、调整 饲料、使用药物治疗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锦鲤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锦鲤

• 身体从胸鳍到尾柄这一段体型一定要很顺畅,没 有突然隆起或凹陷
• 鱼体要有适当的宽度之外,也一定要有适当的侧 高,它的最高点应该要在背鳍前一点的地方
–良好的游姿
• 游姿优美顺畅,健硕有力。胸鳍划动有力,尾柄 摆动动作适中,动作幅度适中
• 游动时,身体歪扭,象蛇行游动,或经常是侧着 身体在游动,是不合格的。常静卧底者可能健康 不太正常。
闪 光 红 白
德国红白
丹顶
群养红白
群养红白
大正三色
• 鱼体底色洁白,有绯红和乌黑斑纹。所有的颜色 必须显现在背部上方才算正品。以头部有清晰红 斑纹、背部有黑斑、胸鳍上只有黑色纹为上者。
– (1)口红三色锦鲤 – (2)赤三色锦鲤 – (3)富士三色锦鲤 – (4) 德国三色锦鲤 以锦鲤为基本型,鱼体无鳞,在白色
– 黄鲤 鱼体呈明亮的黄色,闪闪发光。有红眼黄 鲤和黑眼黄鲤之分。
– 茶鲣 鱼体呈茶色。 – 绿鲤 全身呈明亮的黄绿色。 – 松叶锦鲤 在每片鳞上浮现出黑色斑纹。若在红
色鳞片上浮现白色斑纹,称为白松叶锦鲤。若 在赤色鳞片上出现黑色斑纹,称为赤松叶锦鲤。
四 白 锦 鲤
黄色(金)锦鲤
• 指鱼体为单色金黄的鲤鱼。
– (4)德国昭和 以镜鲤为基本型。德国鲁鱼体披上昭 和三色锦鲤的彩衣, 花纹鲜明。
昭 和 三 色
近 代 昭 和
影昭和
写鲤(写物)
• 鱼体底色为黑色,镶嵌有三角形斑纹。
– 白写锦鲤 – 黄写锦鲤 – 绯写锦鲤等。
()
白 写 白 移
绯写
黄 写
别光锦鲤
在洁白如雪、红
似绯霞、黄若赤
金的底色上镶嵌
德 国 变 种
德 国 白 金

《水产养殖病害》课件

《水产养殖病害》课件

案例二:虾类病毒性疾病
总结词
对虾养殖业危害严重的疾病
详细描述
虾类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对虾养殖。病虾表现出体色发红、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等症状, 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案例三:贝类寄生虫病
总结词
影响贝类生长和繁殖的疾病
详细描述
贝类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寄生于贝类体内引起的疾病,常见 于牡蛎、扇贝等养殖贝类。病贝表现出生长缓慢、活力减弱 、死亡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和改善养殖环境。
05
水产养殖病害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发水产养殖病害的威胁
新发水产养殖病害不断涌现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模式的改变,新的水产养殖病害不断 出现,对养殖业构成威胁。
病原菌的变异
病原菌的变异导致原有药物防治效果下降,增加了病害防控的难度 。
养殖环境的恶化
养殖环境的恶化导致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增加了病害发生的概率 。
03
04
生长受阻
病害会影响水生动物的正常生 长,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滞。
繁殖能力下降
某些病害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繁 殖能力,导致繁殖率降低或繁 殖失败。
死亡
严重的水产养殖病害会导致水 生动物大量死害会导致水生动物品质下降 ,影响其食用价值和市场销售 。
02
常见水产养殖病害及症状
01
02
03
生态防控的重要性
生态防控是通过改善养殖 环境、调整养殖结构等方 式,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
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改善水质、增加水体 溶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 排放等措施,降低病原菌 的滋生和传播。
养殖结构的调整
通过合理配置养殖品种和 密度,降低养殖系统的压 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精选课件
NH3-N
存在形式: a. NH3 (游离态):毒性大 b. NH4 +(离子态):毒性小 c. 两种形式的转化: NH3+H2O OH- + NH4 +
来源: a. 环境严重缺氧:含N有机物分解产生NH3 ; b. 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之一
防治: a. 增氧;b. 降低pH值;c. 生物处理(光合细菌)
精选课件
水体H2S的消除方法
a. 升高水体的pH b. 曝气氧化法:使含S物质氧化成氧化物
(充氧)水体DO升高后H2S的溶解度降低 c. 底质耕耘法:使底质含S有机质氧化分解 d. 化学固定法:使H2S生成无毒的沉淀
如:加入含Fe2+的底质改良剂: Fe2+ + S 2- = FeS(沉淀) e. 生物处理法:加光合细菌等。
(三) 年龄因素:因衰老、新陈代谢而引起病变。白头
白嘴病感染6cm以下的幼鱼,九江头槽虫感染10cm以下的草鱼
精选课件
三、表现方式
鱼病在时间上: (一)急性型:数天到一两周 (二)亚急性型:2周以上 (三) 慢性型:较长,数月 (四) 潜伏性型:条件适宜才显露症状
精选课件
鱼病在鱼况上:
1.活动情况失常。生病的鱼一般离群独游,它们或 在水面池边缓慢游动,或忽上忽下; 有的身体 失去平衡侧卧,或在水中打转;有的甚至在水中 狂游等。
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 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投饵种类、
数量和质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4. 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精选课件
鱼体检查

鱼病防治说课PPT课件

鱼病防治说课PPT课件

塘渔面民上伤大心量的死捞鱼起,死触鱼目惊心14
说课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说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主讲:包咏梅
现场展示
生活污水排放
工业废水排放
水面上漂有大量污物
15
被污水的池水
说课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说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主讲:包咏梅
学生向渔农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16
说课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说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主讲:包咏梅
3
说说教课材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主讲:包咏梅
教材选择 教材作用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4
说说教课材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主讲:包咏梅
知识
知识
能力
能力
情感
情感
5
说说教课材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主讲:包咏梅
知识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场调
能力
查与鱼体检查的基本内容和
方法。
情感
6
说说教课材程 说教材 知识
2
说说教课材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主讲:包咏梅
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的地位作 用与联系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鱼病的检查与诊断”是《鱼病防治》 一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对这一内容的 把握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是 否能够正确诊断鱼病,对掌握鱼类养殖 与防治技术起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这一 内容对上下课程内容的联系也是一个承 前启后的作用。
2)体表是否充血、发炎、溃烂,粘液分泌 是否正常。
3)体表伤口处是否长有旧棉絮状的丝状体 4)鳞片是否竖起或脱落。 5)鳍条基部是否充血和蛀鳍,鳍条末端是

观赏鱼疾病诊断与防治 PPT

观赏鱼疾病诊断与防治 PPT

皮肤发炎充血病防治
治疗:用呋喃西林 (黄粉)或呋喃唑酮 (利特灵) 20MG/KG 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 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黄粉)或呋喃唑酮(利特灵)0.2~0.3MG/KG浓 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 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红霉素2~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 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症状 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 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 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 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防治
预防 严格控制外源性引入,新鱼入缸前要严格检查,过水。 降低养殖密度,提高水质环境。 提高水温至26~30度。
治疗 1、升温(推荐)。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提高水温至30度,保持1~2周。 2、硝酸亚汞(推荐)。见效最快,水中有微量残留,使得白点无法复发。鱼店有售。 2~3ppm,药浴10~15分钟,2天内可治愈。或0.1ppm,全缸泼洒(35*20*30的小缸,1滴 足够),药可少不可多,病愈后要分批多次换水几天。鲶鱼、鼠鱼、恐龙、肺鱼等无鳞鱼, 需要严格注意用量减少一半。注意硝酸亚汞有腐蚀性,药液应放在塑料盆中,不要使用金 属容器。硝酸亚汞剧毒,慎用。 3、孔雀石绿,福尔马林。孔雀石绿1~2ppm+福尔马林200~250ppm,药浴1小时。或孔 雀石绿0.05~0.1ppm+福尔马林15~25ppm,全缸泼洒,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 孔雀石绿剧毒,慎用。 4、红汞(红药水)。50~70ppm,药浴15分钟,连续用药2~3次。如用红药水配溶液, 用量为水色微红即可,宁少勿多。 5、甲基蓝药水。2ppm或0.05ml/l,20滴为1ml,可采用1滴/L的方式加入水中。 6、白点净。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海水观赏鱼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件海水观赏鱼
古 巴 三 色 龙
体鲜红, 背鳍顶端和尾鳍上部鲜黄色.
蓝西班牙
幼鱼背部蓝绿色, 成鱼紫红色, 下腹部和尾鳍橙红色
尖嘴青龙
体灰绿色,鳃盖后方胸鳍处有一条白色短带,尾鳍蓝色。
黄点龙
眼鲜红色,头部棕色,身体黄褐色,背鳍下方有四个 白色圆点,尾柄上方有细碎的黑点,腹鳍有大黑斑, 臀鳍有两个黑斑。
红龙
人字蝶 体表斜纹排列似人字形
网蝶鱼
体鲜黄色, 密布美丽网眼
红海黄金蝶
体泛闪亮金黄色, 两侧有数条黄褐色纵 条纹, 头部有1条深紫色斑纹.

冬 瓜 蝶
体椭圆, 鹅黄色, 具许多条纹, 似圆圆的冬瓜.
一点蝶
体黄色, 背部有一大黑点, 头部有一条纵向黑纹.
一点青蝶
背鳍鲜黄色, 有一块带白边的黑斑似泪珠.
蓝倒吊
体碧蓝, 有1条钩状黑纹
黄三角倒吊
体鲜黄色, 嘴较尖, 体三角形
紫 倒 吊
体紫蓝色, 胸鳍带黄边, 尾鳍黄色
篮子鱼科: 此科鱼类口吻部似兔子, 吃食动作也似兔子, 故称兔子鱼.
黄 狐 狸
印度狐狸
隆头鱼科: 体长椭圆菜或延长, 口中大, 前位,能伸出. 唇厚. 体被圆鳞, 背鳍棘部部与鳍条相连.
斜纹蝴蝶鱼
具眼带。体侧前部斜纹向上斜,后部向下斜,背鳍基部 黑色纵带与尾柄带相连。尾鳍具2条黑横带。
蓝斑蝴蝶鱼
体黄色,有眼带.体侧具约20条棕色纵纹侧线,侧线附近 纵纹间呈蓝色斑块,随成长而显现,尾柄具一蓝墨斑
八线蝴蝶鱼
澳 洲 彩 蝶
体呈鲜艳亮黄色, 中部有美丽橙色条纹
澳 洲 帝 王 蝶
体黑色为主, 橙黄相间的条纹由背鳍 一直向后延伸经尾鳍达臀鳍
红尾蝶

第七章、观赏鱼的疾病与治疗PPT课件

第七章、观赏鱼的疾病与治疗PPT课件

锚头蚤
身体分头、
胸、腹三部 分。
11、鱼虱病
症状: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
血液。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 的感染。五六个鱼虱会在十来分钟咬死 一尾15cm长的健康鲫鱼。危害大。 治疗方法: 1、0.3-0.5mg/L敌百虫溶液药浴。虫体 会被麻痹并且脱落掉入水底。 2、用5-8mg/L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7、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粘球菌 症状:病鱼额部和嘴周围细胞坏死,变白。发 生溃疡。有时会带有灰白色的绒毛状物。体瘦 发黑。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会全部 死亡。多见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 治疗方法 :1mg/L的漂白粉撒入水族箱里消毒。

8、肤霉病(水霉病)
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 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鱼身体上长出白毛。重时白毛可包围鱼 体。身体瘦弱游动能力降低。四季皆会出现。 治疗方法:预防,捕捞、运输时小心,放养新 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 生、投放饵料要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 1、2%-3%的盐水浸洗,1次5-10分钟/d。 2、1-2mg/L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d 。 3、2mg/L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 鱼浸泡20-30分钟。
暗。不爱游动。几小时至几天死亡。 治疗方法: 1、换水及冬季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 温差过大的变化。可有效预防此病。 2、已得病的可将温度调高几度后静养。
20、气泡病
症状:病鱼体表(尤其是尾鳍)、鳃丝、肠子 内充满气泡。身体失衡,尾上头下浮于水面, 无法摄食。多发于春末夏季的高温季节。 治疗方法: 1、高温季节应注意遮阳。保持水质新鲜。可 有效预防此病。 2、病鱼可转移到清水中静养一天左右。 3、用打气泵驱除水中过度饱和的氧气。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白斑病
症状总结
传播方式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白斑病是观赏鱼类常 见的病毒性疾病,主 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出 现白色或灰白色斑点 ,鳞片脱落,严重时 导致鱼体畸形、死亡 。
通过水体、鱼体接触 传播,病毒可在水体 中存活较长时间。
加强检疫,避免引入 带病鱼种。保持养殖 环境清洁,定期更换 水,降低养殖密度。 增强鱼体免疫力,可 添加免疫增强剂饲料 。
病因: 通常由细菌感染 引起,水质不佳、饲养 密度过高、鱼体受伤等 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防治方法: 首先改善水 质环境,降低饲养密度 ,避免鱼体受伤。可使 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浴治 疗,同时要注意隔离病 鱼,防止疾病在鱼群中 传播。在治疗期间,适 当减少饲料摄入,有助 于病鱼恢复健康。
04
CATALOGUE
生态平衡:在鱼缸中引入对水质有益 的水生植物、益生菌等,维护良好的 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降 低观赏鱼类疾病的发生率,保障观赏 鱼类的健康生长。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观赏鱼类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01
生态平衡维护
观赏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爆发可能导致种群数量
大幅减少,从而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因此,观赏鱼类疾病防治对于维护
水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02
经济价值保护
观赏鱼类养殖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疾病爆发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
失。通过有效的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保护观赏鱼类
产业的经济利益。
03
人类健康保障
部分观赏鱼类疾病可能传染给人类,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加强观赏鱼
观赏鱼类疾病及 其防治技术
汇报人: 日期:

《观赏鱼的养殖》PPT课件

《观赏鱼的养殖》PPT课件
给鱼注射时用湿毛巾包住鱼体,露出注射 部位,将针头一45℃角插入肌肉约2厘米的深度, 注射完后后用手指按住注射口片刻,以防药液流 出。
(4)效应时间:
一般为10小时左右,当天下午注射,次日 上午即可产卵,但也受催产剂量,温度等因素影 响。
(5)人工授精:干拌法、半干法和湿法授精。
人为的将精、卵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湿法授精:将鱼卵与精液同时挤入盛有清水 的盆内,边挤边搅拌,使鱼卵受精。
3、催产时节: (1)催产日期要根据历年的催产时间、气候水温、
亲鱼的成熟度而定。
(2)一般鲤、鲫鱼在3月底---4月进行,团头鲂稍后, 5月中旬—6月中旬对青、草、鲢、鳙进行催产。
(3)催产水温为20—28℃,性腺发育大第四期。 (4)催产要在晴天的下午、无风或微风、无阳光直 射的阴处进行,催产前还得降低水位以此提高水温。
1、雌雄鉴别:一看、二摸、三挤
<一看>、在繁殖季节,身体短粗且腹部饱满者为雌 鱼,体形 瘦长者为雄鱼。
<二摸>、腹部胀大、有轮廓、柔软有弹性者为雌鱼。 雄鱼头部和胸鳍上有珠星。
<三挤>、在生殖季节轻压腹部有卵粒产出者为雌鱼, 有精液流出者为雄鱼。
2、亲鱼的选择:
观赏鱼主要观赏背 面,形状和色彩根据 培育目的来选择。
选择的条件: (1)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残,色泽艳 丽,晶莹、品系纯正 和鳞片光滑整齐 (2)雌雄比可 1:1或1:2。
三、人工催产的步骤
1、催产的基本原理: 在生殖季节,当雄鱼产生成熟的精子,雌鱼性腺发
育大第四期(用手挤压有成熟卵粒流出)时即可催产。
2、催产剂的种类: (1)脑垂体促性腺激素(PG)。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3)促黄体生产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4)地欧酮 (单独使用无效,需要与LRH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 患病的多为个体大 的当年和1龄以上的锦鲤和金鱼.
• 定期泼洒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 用以预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用20mg/kg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鱼体, 水温 20度以下20-30min, 20度以上10-15min.
•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全池泼洒, 病 情严重时可增至0.5-1.2mg/kg .
病毒性疾病
痘疮病(表皮增殖症, 鲤痘疮病)
• 发病初期, 锦鲤体表或尾鳍表面出现乳白色 小斑点, 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粘液, 以后逐渐 扩大到全身. 病灶部位皮肤表面增厚形成大 块石蜡状的增生物, 乳白色, 奶油色以至褐色. 增生物表面原为光滑, 后变粗糙. 长到一定大 小和厚度会自动脱落, 在腐败水质中, 脱落部 位会重新长出增生物. 病鱼食欲减退, 游动迟 缓, 逐渐消瘦沉在水底死亡.
• 早春秋末至冬至水温较低(15度)时易患 此病.
• 改良水质, 加强秋季培育, 增强鱼体体 质. 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泼洒.
• 0.1-0.3g/kg氯霉素长期药浴; 每尾注射 25mg氯霉素液.
细菌性疾病
皮肤发炎充血病
• 病鱼皮肤发炎, 多出现在眼眶四周, 鳃盖, 腹 部和尾柄等处; 有时鳍条也充血, 严重时鳍条 破裂, 鳞片通常完整. 病鱼浮于水面或沉入水 底, 游动迟缓, 反应迟钝, 食欲不佳.
打印病(腐皮病)
由斑点气单孢菌引起. 病灶常在锦鲤臀鳍 或肛门上方, 极少数在身体前部, 最初皮 肤发炎, 出现红斑, 随病情的发展, 鳞片脱 落, 肌肉腐烂, 病灶出血, 呈圆形似印章, 严重时病灶部位肌肉烂穿. 病鱼身体消瘦, 游动无力, 衰竭而死. 该病菌为条件致病 菌, 一年四季都发, 夏秋两季最甚.
• 用0.8-1.5mg/kg利凡诺全池泼洒. • 使用以上几种方法的同时, 进行盐水浴.
赤皮病
由荧光假单孢菌引起. 病鱼皮肤局部或大 部分发炎充血, 背鳍和尾鳍等鳍条基部也 充血, 严重时鳍条破裂. 病鱼鳞片脱落(与 皮肤发炎病相区别), 特别是两侧和腹部. 该病菌是条件致病菌, 只有鱼体受机械损 伤, 冻伤或被寄生虫损伤时病菌才趁虚而 入引起此病. 春秋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同 皮肤发炎充血病.
用1mg/kg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每公顷水深1米, 用225-375kg生石灰全池 泼洒. 每10kg鱼用1g磺胺咪唑制成药饵投喂. 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 每天 一次, 连续3d. 喂含干地锦草的药饵, 每10kg鱼每天用药 50g, 每天一次, 连续3d.
细菌性烂鳃病
病鱼游动缓慢, 反应迟钝, 鳃丝腐烂, 带有 淤泥. 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而使鳃边缘 残缺不全, 有时鳃的一处或多处腐烂, 鳃盖 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形成一个略成圆形的 透明区, 俗称开天窗. 鳃丝组织被破坏使病 鱼呼吸困难, 常呈浮头状而大量死亡. 水温15度以上时开始发病, 15-30度范围内 发病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 死亡时间缩短
肠炎病
病鱼离群独游, 游动缓慢, 体色发黑, 食欲 减退直至停食. 发病初期 , 肠上皮呈炎性 水肿, 肠壁局部充血发炎, 肠空或有少量 食物, 黏液较多, 发病后期, 肠上皮细胞坏 死, 全肠红肿, 无食而只有黄色黏液, 严重 时鳍基部充血, 腹部出现红斑, 有腹水流 出. 水温18度以上开始流行, 高峰为25-30 度, 此病常与细菌性烂鳃, 赤皮病并发.
0.8-1.5mg/kg利凡诺全池泼洒. 在室外土池用1mg/kg浓度的漂白粉全池 泼洒. 在多年使用呋喃类药物的室外土池用大 黄2.2-3.5mg/kg, 每0.5kg干品大黄放入 10kg淡氨水(0.3%)中浸泡12h后连同药渣 全池泼洒
白头白嘴病
病鱼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 有絮状物黏附 其上, 唇似肿胀, 开闭失灵, 呼吸困难而呈 浮头状. 水温20度以上时开始发病, 锦鲤 种苗对此病较为敏感, 大鱼一般不患此病. 发病快, 来势猛. 治疗同细菌性烂鳃病.
• 用2.2-2.5mg/kg浓度的红霉素浸洗鱼体30-40min, 每天一次, 连续3-5天, 直到病情好转.
• 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12-15万IU/kg体重, 病重时 可在第5天注射第二次.
• 用含氟派酸的药饵, 每10kg鱼每天用药0.8-1g, 每天一次, 连续6天.
• 用20mg/kg利凡诺浸洗, 水温5-20度时15-30min, 水温21度以上时10-15min.
20mg/kg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鱼体, 水 温 20 度 以 下 20-30min, 20 度 以 上 1015min. 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 全 池 泼 洒 , 病 情 严 重 时 可 增 至 0.51.2mg/kg 20mg/kg 利 凡 诺浸 洗 , 水 温 5-20 度 时 1530min, 水温21度以上时10-15min. 2%食盐浸泡5-10min.
水生观赏动物的病害防治
引起疾病的原因
• 生物性疾病, 由细菌, 病毒, 真菌等引起的传染病 大多是发病急, 传播快,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不易 防治; 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发病和传播慢, 发病 率和死亡率较低, 防治较为容易.
• 由非生物因素如水质理化性质的不适引起机体 生理机能失调, 出现代谢障碍等而发病.
随时观察鱼体状况, 做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 勤观察水体: 颜色, 透明度, 水质, 池壁附着物 • 勤观察鱼体表各部位 • 勤观察动物的游动 • 勤观察进食的情况: 健康的鱼进食是积极的。 • 勤观察鱼的排泄也很重要
在水中放养的指标生物
如黑壳虾,当它的壳颜色变浅直至发白的 时候说明水质有问题了。如果水族箱里有 虎皮鱼,当换水时如果虎皮表现得急躁不 安, 四处窜游甚至会跳出水面, 还会马上粹 死的话就说明你的水里氯含量过高了。
竖鳞病
鱼体发肿,鱼鳞竖起,状似松果,鳞囊 内有半透明液体, 轻压即有液体从鳞囊内 射出。秋末和春季水温较低时易发此病, 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和金鱼等.
预防: 在饲料中添加5%粗制金霉素或土 霉素投喂; 每10kg鱼每天添加0.3-0.6g维 生素E, 长期服用.
治疗: 同皮肤发炎充血. 可在患病初期, 每10L水加入0.1g的氯霉素,或每10L的 水加入3万IU的盘尼西林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