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2024年保税物流园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保税物流园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b0b67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5.png)
2024年保税物流园市场发展现状简介保税物流园是指境内外企业在保税区内兴办的一种集货物进出口、仓储、加工、包装、拣选、配送、结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保税物流园的建设旨在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吸引外资,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保税物流园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保税物流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今年上半年,保税物流园市场交易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随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动以及跨境电商的兴起,保税物流园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优势分析保税物流园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保税物流园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其次,保税物流园拥有便利的海关通关通道,加快货物的进出口速度。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以及园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也为保税物流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展趋势保税物流园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跨境电商的崛起将推动保税物流园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家将选择在保税物流园开展业务。
二是服务升级和创新,包括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和优惠政策,以及引入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保税物流园的竞争力。
三是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加强与国际物流园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进驻。
挑战与对策保税物流园市场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市场份额。
二是法规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做出相应调整。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税物流园需要加强合作与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结论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推动,保税物流园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保税物流园具有专业的仓储、分销、物流配送及信息服务相关经验,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了更好地发展保税物流园市场,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保税物流园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https://img.taocdn.com/s3/m/f0ad313b83c4bb4cf7ecd109.png)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物流园区的物流系统现状一)基本情况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家区港联动试点项目,是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现代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开发区的相关政策,2004 年 4 月 15 日经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通过,封关运作面积 1.03 平方公里。
园区计划于 2006 年底基本建成,总投资 33 亿元人民币。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园区开发建设、项目经营和营运管理的主体,由上海外高桥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合资组建。
公司注册资本金 4 亿元人民币,具备房地产开发、港口经营和国际货代资质,致力于为进区企业提供全面完善的配套服务,包括:仓库租售、办公室租赁、商务咨询;注册代理、报关报检、公共仓库;区内运输、查验服务、机械使用、理货服务、堆场作业;物业管理、后勤保障。
公司计划建成 14 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和 70 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库,实现集装箱年综合处理能力 100 万 TEU 。
园区文化:开放、联盟、创新、繁荣。
发展目标:形态开发高标准、服务管理高效率、项目引进高层次、企业经营高效益。
公司宗旨:针对性经营、个性化服务。
公司总经理:荣坚岗常务副总经理:邢慷弟二)地理位置背靠保税区,毗邻外高桥一、二、三期码头。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占地 1.02 平方公里,比邻外高桥二期码头,设有直通卡口直接相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港联动。
现一期仓库招商工作圆满结束,并已完成二期仓库的建设。
三)营运情况企业入住情况:封关运作以来,园区共引进物流企业 26 家,其中有从事国际、国内商品采购、配送及分拣、分配、分销的跨国采购中心;从事国际国内中转、多国多地区快速集并和国际联合快递业务的国际航运集团;从事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和临港增值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本着“合作、联盟、创新、繁荣”的宗旨,外高桥物流中心公司致力于营建货物通关最畅捷、综合成本最低廉、服务配套最完善、管理运作最规范的良好投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的价值增值空间。
外高桥 研究报告
![外高桥 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abff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3.png)
外高桥研究报告外高桥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的外贸综合保税区,它位于浦东新区的东海湾,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上海市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
本篇研究报告将从外高桥的背景、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等方面对外高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背景1. 外高桥保税区创立于1990年,是中国首个综合型保税区。
它由外高桥国际贸易合作区和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占地约15平方公里。
2. 外高桥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30分钟车程,距离上海港约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3. 外高桥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产业,拥有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进驻。
二、发展现状1. 外高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之一,每天有大量的货物通过外高桥港口出口或进口。
2. 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了一系列的政府服务机构,如海关、工商、税务等,方便企业进行海关报关、注册登记等手续。
3. 外高桥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各种贸易服务,如商务咨询、物流配送、企业培训等,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三、优势1. 外高桥地理位置独特,毗邻上海港,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货物可以快速便捷地运输到全国各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2. 外高桥保税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港口、仓储设施、道路网络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3. 外高桥拥有一流的海关及其他政府服务机构,企业办理手续简化,效率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贸易业务。
四、挑战1. 外高桥保税区竞争激烈,存在着其他保税区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 外高桥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扩大市场,拓宽贸易渠道。
3. 外高桥还需要研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外高桥保税区是上海市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它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政府服务机构等优势。
外高桥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等挑战。
外高桥前景
![外高桥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dcb101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2.png)
外高桥前景外高桥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口与杨浦江之间,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洋山港的一部分。
外高桥开发区是上海市政府根据长江口及上海市滨江地区的区位优势,依托外高桥保税区的税收政策和外高桥综合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打造的集现代化物流、高端制造业、商贸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港发展区。
外高桥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外高桥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口与杨浦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外高桥港口为全球货运提供了便利通道,并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高桥港口将继续扩大规模和增加装卸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国际港口的地位。
其次,外高桥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重要物流中心。
依托洋山港口和保税区的税收政策,外高桥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和国际贸易商进驻。
这些企业在外高桥发展起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外高桥的物流业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未来将继续发展壮大。
外高桥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外高桥位于长江口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此外,外高桥还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
未来,外高桥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开展海洋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上海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外高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区域,外高桥将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外高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与国内外先进经济体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外高桥将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进驻,提升外高桥经济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外高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物流服务、丰富的资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外高桥成为上海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外高桥将继续壮大和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总体介绍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总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8f9fe68af1ffc4ffe47acc0.png)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Biblioteka 园区总体介绍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下简称物流园区)是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区港联动”试点区域,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0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和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规划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2004年4月15日物流园区通过国家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封关验收,7月15日进入试运作。
保税我物流园区享有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四大功能,重点引进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跨国采购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发展仓储和现代物流产业,促进国际港航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物流园区业务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国际采购配送功能日趋成熟,区港运作一体化推进取得实质进展,监管模式得到不断创新,物流园区正成为跨国企业在亚太地区贸易链的重要节点、特殊经济区域政策综合试点的重要试验田、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载体,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截止今年6月,园区累计监管进出区货物17.4万票,货值146.3亿美金。特别是今年物流园区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6月共监管进出区货物8.1万票,同比增长234.7%,实现货值67.14亿美金,同比增长217.4%。完成海关关税及代征税6.22亿元,完成集装箱处理量31万TEU。与全国其它主要保税物流园区相比,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经济总量优势明显。
外高桥 研究报告
![外高桥 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b99f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8.png)
外高桥研究报告根据我的了解,外高桥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开发区,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综合体。
以下是一份关于外高桥的研究报告:一、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外高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紧邻杨浦江,靠近黄浦江口。
交通十分便利,有地铁和公交车线路覆盖,同时也有高速公路和桥梁连接至市区其他地方。
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外高桥成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通道和物流枢纽。
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外高桥经济开发区是上海市为加快发展外贸和产业转型升级而创办的示范区,主要经济活动为进出口贸易、物流和制造业。
外高桥拥有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和设施,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进驻。
外高桥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大约在2000万吨左右。
三、政策支持和发展优势:外高桥作为经济开发区,享受了许多政策支持和发展优势,如税收优惠、关税减免和创业扶持等。
此外,外高桥还具备一系列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商务中心、会展中心、酒店和住宅区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四、未来发展前景:外高桥已经成为上海市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枢纽,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转型升级,外高桥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并在物流、贸易和制造业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五、面临的挑战:然而,外高桥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加剧,外高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外高桥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外高桥作为上海市的经济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
然而,未来仍需面对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外高桥港吞吐量增长减缓原因分析及港区发展建议
![外高桥港吞吐量增长减缓原因分析及港区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3c9091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0.png)
外高桥港吞吐量增长减缓原因分析及港区发展建议摘要:上海致力于港区发展,建成全球航运中心始终是上海21世纪的主旋律。
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港区始终以惊人的速度变化、成长着,逐渐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世界级港口城市。
上海的两大集装箱码头外高桥与洋山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逐渐显示出微妙的差异,如今两个港口的发展现况已经大不相同,外高桥港区面对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的洋山港而言,已略显发展的疲态。
本报告从数据资料入手,对外高桥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一些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船舶,航运上海的两大集装箱码头,外高桥港与洋山港,是上海市在建设世界级航运中心的重中之重。
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两个港口逐渐显示出不一样的优势和一定的局限性,外高桥港区面对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的洋山港而言,在集装箱运输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弱势,后期如何克服局限与困难继续发展值得思考。
1.上海港区码头基本发展情况世界经济与贸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港区成为了货物、资金和信息流通的集中区域,这些交集促进着港区自身甚至是周边区域的发展,因此港口的发展不仅是对沿海城市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等方面产生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在世界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因素。
与此同时,集装箱运输作为现代贸易中最简便、快速、安全与经济的方式,能够实现多种形式的联运。
由于集装箱在很大程度上的优越性,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普遍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同时集装箱运输也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的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冠军。
(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由数据可以看出,上海的沿海泊位逐年增高尤其在外高桥港与洋山港分别开埠后,沿海船舶停靠区域越来越多,2016年突然下降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是贸易量锐减,而是因为《上海绿色港口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提出的由于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整合与治理散货码头,同时根据需求逐渐改造更新实现码头自动化。
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概况及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
![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概况及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364792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9.png)
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概况及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200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我接到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海港新城产业发展课题”的分报告咨询任务。
我先后到外联发物流中心、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以及上海港等地进行调研,并浏览了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港等网站,以及走访了上海海港新城投资开发公司总经理。
由于这次调研时间短促,掌握资料有限。
现把保税区(上海港)的产业概况及其给海港新城产业开发的启示概述如下:一、现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保税区的行政事务及社会发展。
外高桥拥有特殊的政策:货物可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检许可证,实施高效、快捷、方便的监管手续。
外高桥独特的经济功能有:快速发展的出口加工功能、蓬勃兴起的物流分拨功能、方兴未艾的国际贸易功能。
航运业欣欣向荣。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运作区域7.52平方公里。
经过11年的开发建设,截止2001年末,保税区累计批准投资项目5022个,吸引投资总额65.51亿美元,投资者来自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
保税区与1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外高桥保税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72.69亿元,占浦东新区16%,占上海市3.5%。
完成税收收入35、3亿元,占浦东新区25、5%,占上海市2、8%。
外高桥保税区的主要产业现状:(一)港口航运业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港区装备先进的集装箱桥吊、门机、集卡、轮胎龙门吊等各类装卸设备,车辆200余台(套)。
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2496.84万吨,占浦东新区41.37%,占上海市11.29%。
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289.21万标箱,占浦东新区100%,占上海市45.6%。
外高桥一期、二期码头共6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1800米,集装箱堆场面积56万平方米。
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现状与对策分析
![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现状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012edb76c66137ef0619c3.png)
随着各级政府对集装箱行业的重视和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 集装箱专业人才显得非常缺乏。此外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引进和留 住集装箱运输方面的人才显得较为困难。这些都将导致保税区集装箱 专业人才缺乏,难以与其他发达地区或外企进行人才争夺。
第4章 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优化对策
有利于发现上海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对策,同时也是进一步发挥港区独特优势,提升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效率,确保 了上海进出口贸易畅通。
以及对上海其他港口优化自身状况提供参考、借鉴,提升外高桥港区的外贸 竞争力。期望同时也给国内其他港区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提供借鉴。
第2章 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现状
2.2外高桥港口基本资源现状
2.3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运输吞吐量
一期拟开发1250米岸线,年 通过能力100万TEU,拟建4个三、 四代顺岸式集装箱泊位)。外高 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 成部分,已成为外高桥保税区国 际贸易、保税仓储、物流分拨的 重要枢纽。
作为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1978年上海外高桥港刚刚 启动集装箱运输时,当年的吞吐量达到7951TEU。2003年上 海外高桥港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2011年上海外高港吞吐 量突破3000万TEU。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 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 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 吐量313.7万标准箱。2017年1-11月,上海外高桥港区内贸 箱增速16.7%,2018年上海外高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1 万TEU,增速为4.4%,排名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0强榜 单,在2018年全球港口排名中,中国十大港口入围全球排 名Top20,上海港以4201万TEU的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 一。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5054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f.png)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一、背景介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第一个保税区,成立于1990年。
该保税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
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税区之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进驻,形成了集采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供应链体系。
二、问题分析然而,在供应链物流方面,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物流效率低下由于保税区内企业众多,货物流动频繁,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同时,由于保税区内部道路拥堵情况严重,导致货车不能快速进出。
2.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3.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只注重价格而忽略了人员素质。
这导致了许多员工技能不足、服务意识差等问题,影响了供应链物流的顺畅运转。
4.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保税区内,各个企业之间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不一致,导致物流配送环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税区内部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供应链物流面临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物流配送系统通过优化保税区内部道路、增加货车通行时间等方式,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可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集中管理货车调度、货物分拣等工作。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同时,在平台上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
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在招聘员工时注重人才素质而非价格。
4.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规范保税区内企业的管理行为。
同时,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安全。
四、结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中国最大的保税区之一,在供应链物流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https://img.taocdn.com/s3/m/439c782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2022年继续推行区港联动的战略,并将实现“四个一”目标:建设成100万平方米的仓库,引进100家中外物流公司,实现年集装箱综合处理量100万TEU,进出区货值达1000亿美金。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于2004年4月15日经海关总署验收封关运以来,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38万平方米仓库,14万平方米的集装箱转运区,1.6万平方米的海关关检大厅和办公用房以及三座卡口和查验场地等综合关检设施。
2022年完成进出区货值546亿美元,完成集装箱综合处理量82万TEU;实现海关税收60亿元人民币;实现工商税收1亿元人民币;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2022年仍然实现进出区货值510亿美元。
该园区先后引进了MOL、DHL、日通、经贸山九、世天威等跨国物流企业,累计引进中外物流企业83家,累计吸引外资2.8亿美元。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依托“区港联动”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了海运直通式功能覆盖上海全关区,开展了进口分拨等口岸业务,提升了区港联动的整合功能,推进了国际采购配送、国际转口四大功能的业务拓展以及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具体实施,并努力争取LME期货交割项目落户园区,以提高园区的综合营运环境,营运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政策资源从局部向共享转变,初步形成了区港联动和区域发展的雏形。
建设四大联运机制作为首个启动的国务院区港联动项目,赋予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的四大功能。
园区在营运中又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优化营运环境为目标,着力于构筑航运、港口、物流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框架。
提升保税物流国际竞争力。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五年来实践经验表明,园区的建设不仅是港区功能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促进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的发展,极大地提升港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从而加快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地位的形成。
世界已有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主枢纽港建设的实践表明,实施保税物流政策是枢纽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条件。
现代物流:外高桥保税区产业发展的新支柱
![现代物流:外高桥保税区产业发展的新支柱](https://img.taocdn.com/s3/m/4fc4d8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e.png)
现代物流:外高桥保税区产业发展的新支柱
现代物流:外高桥保税区产业发展的新支柱
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全面崛起,推动了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
物流能力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现代物流呈现了三大主要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即国际化、电子化和共同化,它使现代物流业具备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增长潜力。
……
作者:吴蓉李力作者单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刊名:特区理论与实践英文刊名: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ZS 年,卷(期):2000 ""(11) 分类号:F25 关键词:。
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浅析
![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52085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4.png)
经贸论坛145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浅析韩 伟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摘要:保税区作为受到海关监管的高度开放的特殊区域,其辐射作用不断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0年,上海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之后,中国又陆续建立了大连、青岛、宁波、天津等保税区。
保税区的建立不仅使我国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加,同时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45-01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始建于1990年6月,坐落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内,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带动了上海市经济的发展,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外高桥保税区是上海市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所有的国际货物交换均在此地实现,保税区进出口钢铁、机械、奢侈品、船只、有机食品、汽车等。
外高桥保税区依靠政府赋予保税区特有的优惠政策,和国内国外企业合作发展,相互促进,是我国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重要地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货物监管涉及的部门较多,通关速度慢;市场准入门槛高,特别是对外贸企业,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不利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当企业召回不符合要求产品,要求退回工厂重新加工然后再出口时,按照规定必须退回同批的全部产品,而不能只是部分产品,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西门子公司、瑞士钟表集团等都有意在保税区内设立维修中心进行维修工作,但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这种想法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据统计,2016年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6.42千万元,进口总额所占比重较大,为4.69千万元,约占73%,出口总额只占很少的部分。
保税区与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贸易业务的往来,主要与亚、欧、北美来往密切,进出口额分别为3642.9亿元、1726.9亿元、811.0亿元。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6db5b3d0912a216147929c7.png)
第09卷 第10期 中 国 水 运 Vol.9 No.10 2009年 10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October 2009收稿日期:2009-09-14作者简介:鲍亦衡(1982-),男,上海人,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鲍亦衡,胡怡乐(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120)摘 要:保税物流园是近来来的一个中国物流行业中的新兴产物,保税物流园区近几年已经成为一种各地政府物流发展的重要部分,而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作为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保税物流园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各项业务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给予建议。
关键词:保税物流;物流园区;区港联动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10-0101-02保税物流园区在中国已经建立了9座,并且各地一些物流园区项目也正在审批之中,那么何谓保税物流园区,根据中文经管百科定义为: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是指保税区在海港区划出的特定区域,实行保税区的政策,以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为主,按“境内关外”定位,海关实行封闭管理的特殊监管区域。
在该区域内,海关通过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通关模式,在全封闭的监管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简化通关手续。
通过保税区与港口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货物在境内外的快速集拼和快速流动。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占地1.02平方公里,临近外高桥二期码头,自2004年4月15日封关操作以来已经经历了5个年头。
目前区内物流企业已经有26家,诸如:近铁物流,DHL,商船三井等跨国大型物流企业。
目前园区内主要的业务是“园区出口一日游“。
所谓的一日游,乃是中国政府鼓励出口政策下的产物,沿袭了上世纪90年代的”出口转内销“的操作模式。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https://img.taocdn.com/s3/m/373871d5240c844769eaee61.png)
▪ 设计国际转口贸易功能鼓励进去企业开展国际商品的展示、出样、订货、 交易等以转口贸易为核心的服务贸易活动,营造海外与内地交流、贸易 与物流结合、国内与国外双向开拓的格局。
从功能分析
❖ 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
包括: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 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 场功能 ;
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 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 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 换
通过上海外高桥报税园区的案例探讨物流园区的实
! 质,可以从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物流园
结
区的实质
功功
构
能能
作 用
从结构分析
❖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要与 物流园区的功能特点相匹配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 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 经济开发功能 ;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 ;为了使物流园 区的功能能够充分得到发挥,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 置,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应该以交易平台为中心进 行纵向连接。后向连接生产企业,前向连接用户,并在作为 交易平台的物流中心内分别设置 与功能相对应的中心,从 而达到匹配, 这样综合考虑,能为物流园区做一个想当好 的规划。
一体化 。
▪
物流所辐射的地区没有形成一定的区域,专业化有待改进,技术水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情况汇报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7c60bc1227916888486d7fd.png)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情况汇报【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及管理架构 ....................................................................................... 3 一、外高桥保税区基本情况 ........................................................................................... 3 二、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3 三、上海外高桥国际贸易运营中心 ............................................................................... 7 四、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 11【第二部分】政策创新情况梳理 ......................................................................................... 15 一、贸易便利化 ............................................................................................................. 15 二、招商引资政策 ......................................................................................................... 18【第三部分】基础配套情况 ................................................................................................. 21天津港东疆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招商二部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九日【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及管理架构一、外高桥保税区基本情况设立:外高桥保税区于 1990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 年 9 月正式启动。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5857529192e45361066f5ab.png)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园区的设施现状与规划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处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与东海岸线的交汇点。
贴近保税区东边的外环运河,连通长江和黄浦江,可通300吨级驳船,是保税区货运经内河运输的主要通道。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距保税区约36公里,而浦东国际机场则位于保税区东南面,车程20分钟即可到达。
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我国15个保税区中规模最大的保税区。
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运作区域8.5平方公里;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
1.外高桥保税区的设施状况(1)硬件设施:参见表1。
(2)软件设施:建有完善的光缆等通讯基础设施。
现已建成电信局房,通讯线路容量达16万门,已开通ISDN、ADSL线路。
建成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传真和电传在内的可提供DDN数据专用网、Internet高速接入、服务器托管、宽带数据网接入、ISP国际互联网增值业务服务等各类n信息服务。
2.外高桥保税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概况:详见图11993-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2.7%。
2002年的集装箱业务主要集中于集装箱货运站、仓储和分拨业务,其比重约占总吞吐量的96%;而冷藏和增值服务两项业务则刚刚起步。
3.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物流基地包括三个部分①外高桥国际物流园区规划:一期规划面积约为1.03平方公里,计划于2005年初步建成。
二期规划面积为1.53平方公里,计划于2010年初步建成。
②外高桥保税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园区开发建设采用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技术物流在空间上集中布局,成为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汇集点;建立与海关、港口、铁路、航空公司、货运、船务代理以及其他港口、保税区等专业网站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网络;为货主提供最经济、快捷、安全的货物清关、报检、配送、运输和多式联运等一站式服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构筑符合国际惯例的软环境;简化行政事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货物通关速度;率先与国际接轨,放宽外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人,在外贸经营权、货代、分销等领域进一步开放,最终实现贸易和物流的便利和自由化。
外高桥研究报告
![外高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88a2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2.png)
外高桥研究报告一、概述外高桥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重要开放节点,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外高桥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贸易便利化以及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背景外高桥位于上海市东部沿海地区,占地面积约为16.2平方公里。
自1990年代起,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规划和建设外高桥,其目的是通过发展物流业,提高上海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国际贸易能力和竞争力。
外高桥于2003年正式启动运营,如今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的重要贸易和物流枢纽。
三、经济发展意义外高桥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上海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高桥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实验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外国企业的进入,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外高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后,外高桥的发展也促进了上海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贸易便利化意义作为一个国际物流园区,外高桥的发展对于贸易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高桥通过简化和优化进出口程序,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其次,外高桥提供了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物流业发展意义外高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物流园区,在物流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外高桥提供了集装箱码头和航空货运基地,有效提升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和速度。
其次,外高桥还建设了现代化的仓储设施、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这些措施无疑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并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六、结论外高桥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对于经济发展、贸易便利化以及物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简化和优化进出口程序,提供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服务,外高桥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经贸环境和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首个保税物流园区崛起外高桥
![首个保税物流园区崛起外高桥](https://img.taocdn.com/s3/m/3edf9d12a8114431b90dd8de.png)
首个保税物流园区崛起外高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个保税物流园区———1.03平方公里的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已于日前动工兴建,并同时进行港区联动试点。
据悉,此举将推动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向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转型。
记者昨天从保税区获悉,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将于下月底结束,4月初通过国务院八部委实地验收后正式运行。
据了解,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将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促进上海港航运、仓储和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保税物流园区连接外高桥集装箱港区(二期、三期),是外高桥保税区10平方公里组成部分和本市“十五”计划重点规划的三大物流园区之一。
实现港区联动后,将使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物流成为国际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使“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区位优势,为该地区贸易、金融、出口加工等功能提升提供广阔的市场,并由此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抓住港区联动的难得机遇,重点引进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跨国采购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投资落户,以集聚一批拥有全球经营网络和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开展国际国内货物采购、中转、分拨和配送业务,形成港口、保税区和物流业的良性互动。
截至去年年末,外高桥保税区累计批准投资项目超过6000个,吸引投资总额80多亿美元。
投资者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5家投资落户,其中包括沃尔玛、通用汽车、美孚、壳牌、BP、德尔福等著名跨国公司。
去年,外高桥保税区实现经济增加值3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1.2%;外贸进出口贸易额185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40亿美元,增长28%。
区内物流企业实现增加值8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2%;物流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00亿元人民币,增长1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9卷 第10期 中 国 水 运 Vol.9 No.10 2009年 10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October 2009收稿日期:2009-09-14作者简介:鲍亦衡(1982-),男,上海人,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鲍亦衡,胡怡乐(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120)摘 要:保税物流园是近来来的一个中国物流行业中的新兴产物,保税物流园区近几年已经成为一种各地政府物流发展的重要部分,而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作为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保税物流园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各项业务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给予建议。
关键词:保税物流;物流园区;区港联动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10-0101-02保税物流园区在中国已经建立了9座,并且各地一些物流园区项目也正在审批之中,那么何谓保税物流园区,根据中文经管百科定义为: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是指保税区在海港区划出的特定区域,实行保税区的政策,以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为主,按“境内关外”定位,海关实行封闭管理的特殊监管区域。
在该区域内,海关通过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通关模式,在全封闭的监管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简化通关手续。
通过保税区与港口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货物在境内外的快速集拼和快速流动。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占地1.02平方公里,临近外高桥二期码头,自2004年4月15日封关操作以来已经经历了5个年头。
目前区内物流企业已经有26家,诸如:近铁物流,DHL,商船三井等跨国大型物流企业。
目前园区内主要的业务是“园区出口一日游“。
所谓的一日游,乃是中国政府鼓励出口政策下的产物,沿袭了上世纪90年代的”出口转内销“的操作模式。
,只不过,中转地点换成了物流园区,从原来的海运至香港,从过去的几天到现在的陆运至附近的保税物流园区,一天的押车操作,这样的操作无疑在成本上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而相对红红火火的”园区一日游“业务,区港联动的海运直通业务,则生意冷清。
期中原因有许多,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具体操作繁琐,2.价格无优势,3.操作时间过长。
1.具体操作繁琐,货物通过港区直通去物流园区,操作过于繁琐,以至于其中许多环节中同一部门需要安排多种不同计划,如果在业务繁忙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操作错误,从而影响了正常的通关速度。
2.价格无优势,直通所用的直通车运输费用与货物通过海关监管车运输费用相比无价格优势。
3.操作时间长,除了因为操作繁琐可能引起的时间延长,洋山直通是由驳船完成,但驳船船期安排时间间隔长,运输时间长。
导致时间成本的增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保税物流园区业务重心已经偏离了原来规划的区港联动的意义。
而今,全国各大物流园区待批建设完成的已经不少,上海附近苏州保税物流园区与宁波保税物流园区的扩建,洋山保税物流园区的开辟,以及金桥出口加工区的退税业务的开展,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苏州保税物流园区出口一日游业务已经猛升至全国第一,相对较低的价格,相对宽松的海关监管条件,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一些原有的客户已经从上海转移至苏州。
整个2008年全年,苏州物流园区货值达139.31亿美元,货运量达42万吨,报关票数达11万票。
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2.15倍,10倍和1.62倍,上海外高桥物流园区在08年进出区货值达546亿美元(包括进出境),比07年增长了142%,增幅小于苏州保税物流园区。
由此可见,外高桥物流园区的一日游业务正在逐渐流向苏州物流园区。
在国际采购业务上,上海海关对进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货物实施了“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的业务模式,简化了原有操作模式,大大提升了物资流动速度。
截止2007年,物流园区内共有6家企业开展“分批进区,集中报关”模式通关,2家企业开展“分批出区,集中报关,凭保放行”模式通关。
2007年一季度,海关验放“分批进区,集中报关”货物973批次,货值1,804.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40%;验放“分批出区,集中报关,凭保放行”货物298批次,货值593万美元,同比增长18.9倍和8.5倍。
由于“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通关模式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即时生产配送的需求,受到区内企业欢迎。
索尼公司和惠普公司利用该模式开展笔记本电脑与零配件24小时配送业务,一季度共配送货物298批次,货值达593万美元。
虽然园区“区”的功能逐步发挥作用,但“区”和“港”仍然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诸如口岸分拨、进口拆拼箱等传统口岸业务至今无法在园区内运作。
而且尚未形成以舱单为管理主线的监管模式,园区的舱单管理和保税仓储管理以及境内外的保税运输尚未有机结合,港区通关效率也无法满足区港联动要求,比如保税区海关和港区海关管理体制的不统102 中 国 水 运 第09卷一,使货物从码头到园区或从园区到码头,难以做到一个机构、一道手续、全程管理,且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降低了通关效率,同时,也缺乏诚信体系,使货物流通速度大大降低,也使外高桥物流园区缺乏足够竞争力。
基于以上的现状,无论是来自其他物流园区的竞争,还是金桥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扶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国货复进口,即“一日游”业务,面对诸多挑战。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利用与港区相邻的优势把的主营的重心应从“一日游业务”转移至区港联动之上。
而这些都是金桥出口加工区,苏州保税物流园区等周边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洋山保税物流园区也已开始运作,虽然也有区港联动的优势,但是,在几年之内,其运作成本仍然比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高,毕竟其距离太远,时间成本与运输成本高于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而且海运主要公司都是欧美线,而亚洲线基本上仍在外高桥港区运作,故而在区港联动之内的货物,外高桥物流园区并未处于劣势。
并且,洋山与保税物流园区之内的区港联动,仍然是一种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所以,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在区港联动上加紧实施。
对于海运直通的种种问题上,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与海关共同协商,已简化通关手续,在操作上,更因简化操作环节,去除一些繁琐的操作计划,如此以来可节省操作时间成本,以及因操作繁琐带来的失误成本。
从客户角度来评估具体操作因如何进行,与客户共同完善直通操作。
如此以来,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程度,降低了客户的运作成本,也降低了本身的操作成本,人员成本,以及因错误带来的成本,也使整个操作流程效率提高。
同时下调直通价格,使之在效率上以及成本上低于普通海关监管车运输,从而更能吸引客户采用直通方式进行区港内运输。
另外缩短直通总体时间,使客户能够及时的进行去区港内物资的运输。
在区港联动的业务上,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中“区”和“港”两个板块进行有效的衔接与功能叠加,在“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口岸业务,同时也赋予园区“港”的功能,使园区的舱单管理和保税仓储管理以及境内外的保税运输形成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区港联动”。
此外在区港联动中,政府与海关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在政府方面,希望政府协调,建立统一的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便于区内企业直接通过电子平台办理海关、国检等各项手续,推进无纸化通关的实现,提高通关效率,简便通关手续。
企业也可以在信息平台上随时处理、获知货物通关信息,也有利于海关全程监管。
在海关方面,希望在园区内形成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海关的统一管理体制,协调海关、国检、税务等部门形成统一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一个机构、一道手续、全程管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运作。
也希望海关能使监管模式从管货向管企业转变,推进备案制向登记制的转变,真正做到同国际惯例接轨。
对于园区总体而言,应大力提倡“海关主管、园区协管、企业自管、社会共管”的四管机制,通过园区诚信体制的营建和推广,提高园区的营运环境和运作。
通过客观、透明、公正、公开的诚信评级体系,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诚信管理的标准,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个物流平台的作用,使之在国际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应在维持一日游业务的同时,利用与港口临近的地理优势,加快脚步,完善物流园区与外高桥港区与洋山港区的“区港联动”业务,如此才能在激烈的保税物流行业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与海关也应给予物流园区政策扶持,使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完全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自身为诸多客户进行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1]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发展报告》[J].内部资料.[2] 郑 郁.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研究—兼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运营与发展[D].上海海事大学,2006[3] 张志强.中国港口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港口,2006,(10).[4] 段伟常.保税物流的特点及发展策略[J].中国储运,2008,(03).[5] 清 风.“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政策解读[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07).(上接100页)六、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企业可利用学校人员的智力优势,学校可利用企业的设备条件优势,为双方的事业服务。
七、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产学研相结合,及时在教学中推出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教材。
合作单位接受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加强了学校实践性环节教学。
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八、对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总之,产学研结合将极大推动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形成“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职业岗位业务能力为重点,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眼视光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科研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了办学资源,可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基地。
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全面促进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和新的课程体系。
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其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明确了服务社会的方向,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
高质量的毕业生,成就了高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就业。
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相互依存,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知识宽、基础好、能力强、实用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