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概念的界定:
1.流动儿童的含义:
进城务工的已婚农民工或者是将子女留在原籍托人照顾,或是将子女带到打工地。留在原籍的农民工子女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的被称为流动儿童。关于这一概念,社会学界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如段成荣、梁宏在《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中将流动儿童定义为流动人口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1];1998年制定的《北京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施方案》将流动儿童定义为非本区(县)户籍的外省或本市外区(县)户籍7岁以下儿童等;1998年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发布的颁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在本研究中将流动儿童少年简称为流动儿童,他们是农村人,却生活在城市,有的甚至出生在城市,对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一无所知;他们来自农村却随父母来到城市求学、生活;他们生活在城市,却又与普通的城市儿童不同,由于他们的父母多从事的职业层次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
(三)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流入地,是希望能够接受到比在老家更优质的教育。然而,现实并未与他们的期望相符。在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变得日趋严峻,而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存在执行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情况下,因此,选取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研讨如何制定有利于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政策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日趋突出,并已成为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保障;也是政府执政合法性的体现。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我国广大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更是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义务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素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政策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部分,一个好的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推进,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3.教育政策的含义:
关于教育政策,学者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刘复兴教授认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下位概念,是公共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为了解决特定的教育问题,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公共政策[3],“它反映了国家统治者在教育领域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是政府对教育资源的权威性配置。
学号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指导教师_________林群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讲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二ΟО九年五月
百度文库题 目
有关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目(中文)___有关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专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的涵义有多种,简而言之,它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一定年龄范围的儿童,实行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教育[2]。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
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问题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题目中主要概念的界定、简明、扼要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而且这种大规模流动人口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是处于增长趋势,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其影响力之持续为世界其他各国所未有,在新世纪的近五年以及往后的30年,由于我国总劳动力年龄阶段的人口总数仍处于增长期,流动人口数量也将处于增长阶段。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尤为显得突出。不少人口学者认为,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明天可能会流向城市;而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可能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亟待引起社会各方重视。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的孩子们同样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教育问题的关注和真正解决则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们国家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才形成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措施。为解决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自1989年开始至今,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但这些教育政策法规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断变化发展、从缺失到逐渐完善的演变轨迹,并在演变过程与政策内容上表现了鲜明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即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二)研究目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谋生,随之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流动人群。最新出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中指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4]。与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攀升相伴随的是流动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举家迁移的比例上升,且在流入地长期定居的倾向明显。这就使得流动儿童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住房条件以及子女教育问题更是成为了影响流动人口在城镇稳定生活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结合我国的教育国情,真实、全面地了解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流动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教育的长远发展趋势,系统完整地分析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演变发展及政策的特点和实施情况,从而探索有效推进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完善发展的对策,不断满足流动儿童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