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学习检测复习过程
辐射防护课程复习
z2Z 2 dE NE 2 m dX rad
α粒子的能量损失
α粒子与物质作用主要是“电离与激 发”,能量损失主要是电离能量损失(电 子阻止本领),每次碰撞只损失总能量的 一小部分,要经过多次这样的相互作用才 逐渐损失掉它的能量。
β射线能量损失
β射线实际上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带一 个单位电荷,是轻带电粒子。 β射线能量 损失的主要方式有电离能量损失和辐射能 量损失,多次散射导致运动轨迹是曲折的。 β粒子速度比α粒子速度快得多,电离损 失率比α粒子小得多,比电离值较小。
照射类别的划分
(1)职业照射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2)公众照射 公众所受到的辐射源照射,包括获准的 辐射源和实践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 受到的照射,不包括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 当地正常天然本底的照射。
原子核自发变化而放射出各种射线的现 象,称为原子核的放射性。能自发地放射 各种射线的核素,叫放射性核素。 有许多原子核都能自发地发射某种射 线。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 有的发射γ射线,有的在发射α射线或β 射线的同时也发射γ射线,有的三种射线 均发射。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 在无外界影响下,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转变,发射 粒子而蜕变为新的子核,这现象称为原子核的 衰变。
2
T1 / 2 1.44T1 / 2 0.693
1
电离、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场
• 电离:从一个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状态释放一个 或多个电子的过程 • 电离辐射:由能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 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的,或者是由两者混 合组成的辐射,有时简称为辐射。 在核工程和核技术领域内所涉及到的电离辐射 通常是指正负电子、质子、α粒子、中子、γ射 线…… • 电离辐射场:电离辐射在空间或介质内部通过、传 播以致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的整个空间范围。
核辐射防护与环境复习提纲
5. 衰变:从原子核里放射出快速粒子的过程称为衰
变。
A Z
A A X Z A 1Y Q 或者 Z X Z 1程称衰变。
7. 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的特点 射线特点: 带 2 个正电荷,质量较大,与物质作用很强,在物质中 能量损失很快,穿透力差,仅需一层纸即可屏蔽住,只要包壳 不破裂在压水碓中很少见 , 主要是内污染损害器官 , 一般不 造成外照射危险; 射线特点: 带一个正或负得电荷,质量是粒子的 1/1800,与物质 作用较强,在介质中能量损失较快,穿透力较差,铝片可以屏 蔽 , 在电站中常见 , 但除非泄漏 , 队人体会产生内外污染 , 外 污染会烧伤皮肤,内污染会对体内器官造成伤害. 射线特点: 无静止质量,不带电荷,与物质作用较弱,能量损失较 慢,穿透力很强,应选用较大原子量的物质如铅进行屏蔽,能 从管道内穿出,是电站主要外照射形式,对人体产生外照射. 中子的特点: 不带电荷,质量约为粒子的 1/4,能量损失慢,在介质 中穿透能力很强 , 应选用较轻原子量的物质来屏蔽如水 , 一
13.
吸收剂量率:单位时间里的吸收剂量,单位 Gy/h
14.
剂量当量定义:特定类型辐射引起损伤能力的品质因 子乘以该种类型辐射的吸收剂量。剂量当量 H 的国际 制单位与吸收剂量一样,也是焦耳/千克(J/kg) ,赋 以专名希弗(Sv) 。
15.
剂量当量率:单位时间里的剂量当量,单位 Sv/h。
16.
果的严重程度说不上与所受剂量大小有什么关系,随
机性效应发生的几率非常低,一般放射性工作人员所 受的那种小剂量情况下,随机性效应极少发生。 依据效应-剂量关系分类 确定性效应: 1.有 剂 量 阈 值 2 . 效应 的 严 重 程 度 与 剂 量 成 正 比 随机性效应: 1. 无 剂 量 阈 值 2. 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 3. 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单元原子与辐射第一节电离辐射的发现1、X射线谁发现的答案:威廉·康拉德·伦琴。
2、贝克勒尔发现了什么现象答案:贝克勒尔从铀矿中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答案:玛丽·思克多夫斯卡·居里。
4、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答案:钋和镭。
5、哪位科学家分离出纯的金属镭答案:居里夫人。
第二节电离辐射防护基础1、什么是辐射答案: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什么是电离辐射答案:指其携带的能力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3、电离辐射有哪些答案:分为直接电离辐射(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和间接电离辐射(光子,γ射线、X射线)。
4、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答案:包括光子(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5、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区别为射线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第三节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答案:电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1amu,中子的质量=1amu。
4、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答案:核外电子带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负;核内的质子也带有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正。
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呈现电中性。
5、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答案:原子核质量总是小于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组成某一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与该原子核实际质量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第四、五节放射性与辐射1、同位素指的是什么答案: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2、23592U143中,各个数字和字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35是核子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92是质子数,143是中子数。
核电厂辐射防护培训考试复习大纲
核电厂辐射防护培训考试复习大纲√1、放射性活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目;放射性活度的国际标准(SI)单位:Bq或1/s;旧单位::居里旧单位与国际标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Ci=3.7x1010 Bq√2、放射源的衰变规律(用关系式表示):N(t)= N0e-t;衰变常数(λ)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一个核素衰变的概率(量纲:1/s);半衰期(T1/2)的定义:放射性核素衰变一半所用的时间(量纲:s)它们的相互关系:T1/2=ln2/=0.693/; 某放射性核素的活度(A)与该核素原子核数(N)的关系:A(t)= N(t)√3、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定义: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该原子质量数A所得的商;请叙述裂变反应堆的物理基础:重核的平均结合能比中等核小,当重核裂变成两个中等核时,伴随很大的能量释放√4、α粒子是:He核 β粒子是:电子 原子核发生α衰变通用表达式:β衰变通用表达式: γ衰变的通用表达式:√5、X、γ射线与物质主要发生三种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正负电子对产生光电效应概念:光子与物质碰撞时,把它的全部能量交给物质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电子把所得到的能量的一部分用于克服原子核对它的约束,剩下的能量就作为电子的动能,而光子整个地被物质所吸收。
这种效应就是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入射的γ射线与原子的电子碰撞,只损失了它的一部分能量,从原来的入射方向上散射出去,而被碰撞的电子在和光子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散射出去。
这时,从原子中碰撞出来的电子称康普顿电子,能量变低后的γ射线称散射光子。
正负电子对产生概念:当电子的能量大于1.022MeV时,它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在被物质吸收的同时,会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就是所谓的电子对。
电子对的产生通常发生在原子核附近√6、能够发生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至少应为 ( 1.022 )MeV√7、线衰减系数μ的定义:单位路程上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总概率(量纲:1/m);线能量转移系数μtr的定义:表示γ射线在物质中穿行单位长度距离时,由于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电子的份额(量纲:1/m);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ρ)量纲㎡与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ρ)二者的关系:μen/ρ=μtr/ρ(1-g) 它们的量纲:㎡/kg√8、中子大体分为5类:热中子,快中子,慢中子,中能中子,高能中子中子与物质主要的相互作用:吸收和散射利用水做为中子的屏蔽材料,主要利用了(弹性散射)相互作用√9、带电粒子与物质主要有3种相互作用:电离,激发,韧致辐射轫致辐射定义:连续能量分布的X射线√13、、、、中子辐射源对人体内的危害性:>> 外照射的相对危害性:<<<中子√14、粒子注量的定义:Φ=dN/da(量纲:1/㎡)辐射防护中的粒子注量与物理学中粒子通量有何差异:物理学粒子通量有方向性,相反的两个粒子可以抵消 能量注量的定义:Ψ=dE/da(量纲:J/㎡)√15、照射量X定义:X=dQ/dm(IS单位:C/kg 专用名称: 伦琴 R)比释动能K定义:K=dE tr/dm(IS单位:J/kg 专用名称:戈瑞 Gy)吸收计量D的定义:D=dε/dm(IS单位:J/kg 专用名称: 戈瑞 Gy)当量剂量H定义:H T,R = D T,R·W R(IS单位:J/kg 专用名称:希沃特Sv)有效剂量E的定义:E = ∑H T·W T(IS单位:J/kg 专用名称:希沃特Sv )新旧专用名称之间的对应与换算:1Gy=100red1R=8.37×10ˉ³Gy√16、辐射权重因子W R的作用:求当量剂量 组织权重因子W T的作用:求有效剂量√17、辐射按生物效应分为2类: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定义:以随机方式发生,但其严重程度则与剂量无关引起随机效应的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确定性效应定义:存在着剂量阈值,受到的剂量大于阈值,这种效应就会发生,剂量越大后果越严重随机性效应举例:白血病,癌症遗传,癌变 确定性效应举例:白内障,良性皮肤损伤,免疫功能下降√19、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剂量,剂量率,面积,部位,敏感程度,时间√21、辐射防护的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发生率降低到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22、外照射辐射防护的原则(基本方法)是:缩短受照时间, 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增加屏蔽体√23、内照射辐射防护的原则和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的防护措施是:空气净化, 稀释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 个人防护√24、掌握并应用已知单能粒子的能量(E)与注量(Φ)、求取比释动能K和吸收剂量D的公式:K=E·Φ·(μtr/ρ),D=E·Φ·(μen/ρ);已知单能粒子的能量注量(ψ) 、求取比释动能K和吸收剂量D的公式:K=ψ·(μtr/ρ),D=ψ·(μen/ρ)。
辐射防护复习(优秀范文5篇)
辐射防护复习(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辐射防护复习第一章1、电离和电离辐射的定义。
2、辐射和辐射防护的定义3、什么是放射性,什么是放射性衰变?4、感生放射性的定义,减少核电站感生放射性的措施。
5、放射性活度/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当量剂量/集体剂量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国际制单位及国际专有名。
6、人类生活中的放射性来自于哪几个方面?7、正常本地地区天然放射性所导致的人体年有效剂量是多少?其中不包括哪两种照射?8、哪些照射是构成人类本底照射的主要来源?第二章1、放射性作用于人体的三种方式和进入人体的三大途径?2、辐射生物效应的两种分类方法?3、什么叫做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躯体效应/遗传效应/近期效应/远期效应?4、简述三种射线相对危害性的产生机理。
第三章1、辐射防护的三大原则?你个人的理解。
2、个人剂量限值?(辐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第四章1、辐射作用于人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核电站外照射的主要来源?3、外照射的防护方法和具体措施。
4、什么叫半厚度(半减弱层)?5、内照射的危害有什么特点?6、可以通过哪几种方法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7、什么叫表面污染?表面污染的来源?8、什么叫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主要防护手段?第五章1、核电站总平面的布置可分为哪几部分?2、控制区子区的划分及依据?3、控制区内的着装规定。
4、人员进出控制区的流程。
5、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和直读式个人剂量剂在使用上有何区别?第二篇:辐射防护管理办法《浙江大学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浙大发设〔2007〕2 号编辑:admin 日期:2009-06-03 14:02第一章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 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 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31 号令)以及《浙江大学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管理办法》(浙大发保〔2006〕6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制定本办法。
2020年医用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医疗类大纲及复习资料
2020年医用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医疗类大纲及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部分1.1 核物理基础1.1.1 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什么是电离辐射,有哪些类型及其特点,建立原子和原子核构成的核物理概念,理解放射性及其衰变规律、辐射能量,熟悉不同类型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掌握基本的剂量学量,放射防护量和监测实用量;理解电离辐射可能带来的辐射损伤和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天然与人工辐射照射的来源;了解各类实用型辐射探测设备的原理、适用范围,正确选择及使用辐射防护仪器仪表。
为以后的辐射防护体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1.2 知识点电离辐射的发现:1.伦琴发现X线。
2. 贝克勒尔发现铀的特性,放射性。
3.居里夫人第一次提出放射性术语。
4.居里夫人发现钋、镭,并分离出纯的镭。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区别:1.辐射: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能量的统称。
也就是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电离辐射:全称为致电离辐射,指其携带的能量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3.直接电离辐射: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
间接电离辐射:光子(χ、γ射线)、中子,不带电。
4.非电离辐射:辐射能量低,不能从原子和分子或其它束缚状态放出电子。
包括:低能量电磁波各超声波。
如紫外线、热辐射、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
5.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区别:射线(粒子或波)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的大小,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即使射线数量很多,也不能够导致受作用的物质的电离。
原子与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电子相当于1H原子质量的1/1837,质子≈1amu,中子≈1amu。
4.原子为什么呈电中性:核外电子(负)的数量和原子核内质子(正)的数量相等。
5.为什么原子核的质量小于核内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总和: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存在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原子与辐射第一节电离辐射的发现1、X射线谁发现的?答案:威廉·康拉德·伦琴。
2、贝克勒尔发现了什么现象?答案:贝克勒尔从铀矿中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答案:玛丽·思克多夫斯卡·居里。
4、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答案:钋和镭。
5、哪位科学家分离出纯的金属镭?答案:居里夫人。
第二节电离辐射防护基础1、什么是辐射?答案: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什么是电离辐射?答案:指其携带的能力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3、电离辐射有哪些?答案:分为直接电离辐射(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和间接电离辐射(光子,γ射线、X射线)。
4、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答案:包括光子(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5、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区别为射线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第三节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答案:电子的质量=0.000549amu,质子的质量=1amu,中子的质量=1amu。
4、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答案:核外电子带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负;核内的质子也带有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正。
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呈现电中性。
5、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答案:原子核质量总是小于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组成某一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与该原子核实际质量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第四、五节放射性与辐射1、同位素指的是什么?答案: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2、23592U143中,各个数字和字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35是核子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92是质子数,143是中子数。
辐射防护复习-精品
与靶原子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
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粒子从靶物质原子 近旁掠过时,入射粒子和靶原子的核外电子 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使电子受到吸引或排斥, 从而使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如果传递给电 子的能量足以使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那 么这电子就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时 原子就分离成一个自由电子和一个失去一个 电子的正离子,这种过程称电离。
弹性碰撞
与靶原子核的弹性碰撞
入射带电粒子靠近靶原子核时,由于它们之间的库 仑力作用,粒子受到偏转,改变其运动方向,但不 辐射光子,也不激发原子核,且满足能量及动量守 恒,入射粒子损失一部分动能,转移给原子核。碰 撞后,绝大部分动能仍由入射粒子带走,这样带电 粒子在物质中可继续进行多次弹性碰撞。由这种 与靶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引起入射粒子的能量损失, 称它为弹性碰撞能量损失,或核碰撞能量损失。
发,激发态原子退激时发射荧光(又称闪烁光)。 光子从产生地点穿过闪烁体和光导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光
阴极,发生光电效应 光电子首先达到第一倍增管,从光阴极到第一个倍增极
的传输系数即第一个倍增极收集效率为K。由于光电倍增 管各电极的电位必须使后一级相对于前一级为正电位, 所以光电子从第一倍增极飞向其后各倍增极经过倍增 (飞行时间几十ns),最后在阳极上收集的电子电荷 电流在阳极负载电路上产生脉冲信号,送给电子仪器处 理。
康普顿效应
在康普勒效应中, γ光子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 生非弹性碰撞,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脱 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核运 动方向发生改变。康普勒效应与光电效应不 同。光电效应中光子本身消失,能量完全转 移给电子;康普勒效应中光子只损失掉一部 分能量。光电效应发生在束缚得最紧的内层 电子上;康普勒效应总发生在束缚得最松的 外层电子上。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原子与辐射第一节电离辐射的发现1、X射线谁发现的?答案:威廉·康拉德·伦琴。
2、贝克勒尔发现了什么现象?答案:贝克勒尔从铀矿中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答案:玛丽·思克多夫斯卡·居里。
4、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答案:钋和镭。
5、哪位科学家分离出纯的金属镭?答案:居里夫人。
第二节电离辐射防护基础1、什么是辐射?答案: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什么是电离辐射?答案:指其携带的能力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3、电离辐射有哪些?答案:分为直接电离辐射(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和间接电离辐射(光子,γ射线、X射线)。
4、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答案:包括光子(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5、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区别为射线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第三节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答案:电子的质量=0.000549amu,质子的质量=1amu,中子的质量=1amu。
4、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答案:核外电子带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负;核内的质子也带有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正。
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呈现电中性。
5、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答案:原子核质量总是小于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组成某一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与该原子核实际质量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第四、五节放射性与辐射1、同位素指的是什么?答案: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2、23592U143中,各个数字和字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35是核子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92是质子数,143是中子数。
辐射剂量与防护期末复习资料
三类照射:
职业照射 限于在正常场合下能合理地视作运行管理部 门负有责任的那些情况下在工作中受到的
照射
医疗照射
限于作为其本身的医学诊断与治疗的一个组成 部分的个人所受到的照射,以及知情并愿 意在诊断或治疗 中帮助扶持病人或使之舒适的人(不是职业照射)所受的 照射
公众照射 公众照射包括职业照射及医疗照射以外的所 有其它照射,来自天然源的照射是公众照射
不成立的条件为: 1)辐射源附近; 2)两种物质的界面; 3)高能辐射. 八、辐射剂量学中使用的量 (1)授予能 :某一能量沉积事件的授与能,表示某个电离粒子或某一组相关的电离粒子在指定体 积 V 内 发生的所有的相互作用中沉积能之和。
(2)吸收剂量 D(描述某一点):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 辐射和受照物质,与一个无限小体积相联系的辐射量.受照物质中每一点都有特定的吸收剂量数值.
二、辐射防护的作用 (1)辐射防护即从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入手来进行防护,如对不同的辐射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护方法, 限制剂量和分次照射以使辐射损伤所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2)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1)外照射 2)内照射 3)放射性核素的体表沾染
三、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效应(按剂量-效应关系分) 定义
种类
随机性效应 (不可防止)
线性无阈,效应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大小有关,严 恶性肿瘤 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无关
确定性效应 (可防止)
存在剂量阀值,超过该阀值效应一定会发生,严重 白 内 障 、 造 血 障
程度与受照剂量有关
碍、皮肤良性损伤
效应(案效应发生的个体分) 躯体效应
遗传效应
效应(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 近期效应
fK (tr / ) E 其中 fK 为比释动能因子 (2)使用剂量换算因子:(dH)
放射防护基础知识培训
思考题()
下列哪类组织或器官不属于辐射高度敏感:( ) .胃肠上皮 .淋巴组织 .胸腺 .唾液腺
思考题()
下列那种表现不属于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 ) .皮肤红斑 .不育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胎儿智商低下
思考题()
号报告对职业照射推荐的年有效剂量限值是:( ) . . . .
思考题()
是非题:(每题分,共分) 、放射工作单位可以安排怀孕的妇女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 × ) 、放射工作单位可以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试工,经单位考核决定录用后再进行职业健康 检查。( × ) 、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 )
思考题()
是非题:(每题分,共分) 、卫生部令第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 、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放射工作单位不用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思考题()
是非题:(每题分,共分) 、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是一种限值,可以适时修订以不断提高优化水平。( × ) 、对于数字影像,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较高剂量可降低噪声,得到较好的图像。( √ ) 、随机性效应都属于躯体效应,而确定性效应可以是躯体效应也可以是遗传效应。(×)
l
谢谢
在进行任何放射性工作时,都应当代价和利益的分析,要求任何放射实践,对人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 害比起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的利益来,应当是很小的,即效益明显大于付出的全部代价时,所进行的放射 性工作就是正当的,是值得进行的。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使放射性和照射量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照射,要求对放射实践选择防护 水平时,必须在由放射实践带来的利益与所付出和健康损害的代价之间权衡利蔽,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取 最大的净利益。 .个人剂量限制 在放射实践中,不产生过高的个体照射量,保证任何人的危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即必须保证个人所受的 放射性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放射卫生复习要点教学提纲
放射卫⽣复习要点教学提纲放射卫⽣学复习要点1、各种天然辐射对⼈类形成的照射剂量,宇、原⽣放射性核素有哪些宇宙射线:0.39mSv/a;陆地辐射外照射:0.48mSv/a;吸⼊照射:1.26mSv/a;⾷⼊照射:0.29mSv/a;总计:2.4mSv/a 宇⽣放射性核素:3H(0.01µSv/a),7Be(0.03µSv/a),22Na(0.15µSv/a),14C(12µSv/a)?原⽣放射性核素:主要有238U,232Th,40Ka;半衰期依次减少2、已建房屋和新建房屋氡浓度的限值住房内氡浓度检测标准GB/T 16146-1995:新建住房年平均值≤100Bq/cm3,已建住房年平均值≤200Bq/cm3。
3、地球辐射对⼈体的照射⽅式外照射内照射(主要照射⽅式,最主要的贡献者是氡)4、能区分天然辐射、⼈⼯辐射和⼈类活动增加的天然辐射类型天然辐射源:⾃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宇宙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辐射(磷酸盐加⼯、⾦属矿⽯加⼯、铀矿开采、锆砂、钛⾊素⽣产、化⽯燃料、⽯油和天然⽓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属⼯业)?⼈⼯辐射源:⼈⼯⽣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加⼯提炼的天然辐射源核技术的军事应⽤核技术的和平利⽤①核能②放射性核素的⽣产和应⽤③医⽤辐照④核事故5、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各原则的本质是什么三项基本原则:实践正当化:由实践获得的净利益远远超过付出的代价(包括对健康损害的代价) ?放射防护最优化: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切辐射照射都应当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最低⽔平。
(ALARA原则)个⼈剂量限值:对在受控源实践中个⼈受到的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值实践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与辐射源相关,因为它们涉及的是对放射源的引⽤和安全防护是否正当和适宜;个⼈剂量限值与⼈相关,它涉及的是受控源职业照射个⼈和公众个⼈的受照剂量。
放射防护学习计划
放射防护学习计划一、引言放射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放射防护方面,需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放射防护知识,提高自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水平,特制定本学习计划。
二、学习目标1. 深入了解放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2. 掌握放射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 熟悉放射防护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4. 提高应对放射事故的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5. 不断更新关于放射防护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三、学习内容1.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1.1 放射防护的概念和意义1.2 辐射的分类和特性1.3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4 辐射的剂量和单位1.5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2. 放射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2.1 个人防护用具的选择和使用2.2 辐射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2.3 辐射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3. 放射防护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3.1 放射防护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3.2 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4. 放射事故的应对和应急处置4.1 放射事故的预防和准备工作4.2 放射事故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5. 放射防护的最新知识和技术5.1 放射防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5.2 新型放射防护设备和技术的了解和使用四、学习方法1. 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放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2. 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熟悉放射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 参加放射防护培训班和讲座,学习相关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4. 参与放射防护演练和模拟应急处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5. 积极参与放射防护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了解最新知识和技术五、学习过程本学习计划将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 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放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2. 参与放射防护培训班和讲座,学习相关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3. 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熟悉放射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和培训1. 参与放射防护演练和模拟应急处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掌握放射事故的应对和应急处置流程3. 积极参与放射防护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了解最新知识和技术第三阶段:总结和提高1. 审查整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2. 不断更新关于放射防护的最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六、学习资源1. 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2. 放射防护培训班和讲座3. 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4. 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七、学习评估1. 通过考核和测试评估学习成果,检验知识掌握情况2. 实际操作考核,评估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3. 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获得认可和肯定八、学习总结通过本学习计划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放射防护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放射防护基础知识培训
x射线机防护性能要求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在X射线辐射场中有 三种射线,即从X射线管防护套中射出的漏射 线,从x射线管窗口射出的有用射线,以及这 些射线经散射后产生的散射线。x射线机本身 固有的防护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放射工作场 所的辐射安全与受检查者的受照剂量。我国卫 生部总结多年放射防护实践经验,组织制订了 《 医 用 诊 断 X 射 线 卫 生 防 护 标 准 》(GBZl302002),其中对不同用途的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 性能提出了下列要求: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X射线也叫X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X射 线的本质与可见光、紫外线和γ射线完全相同,都属 于电磁辐射。 由于光子的能量不同,又将电磁辐射分为电离 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有些辐射如微波、红外线、可 见光等,由于光子能量小,不能引起物质电离,称 为非电离辐射;而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由于光子 能量大,能使物质产生电离,故称为电离辐射。人 体受到一定量的电离辐射的照射,可致组织损伤, 故应用电离辐射时,必须有足够的安全防护。
2、机房布局 X射线机房的整体布局应遵循安全、方便、卫生的原 则。x射线机的安装位置要适当、合理,有用线束不能 朝向门窗和暗室;X射线机应安装在机房中央距后墙壁 稍远的位置,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以减少散射线对操作者和受检者的影响。根据医院放 射科的规模大小和x射线机房的多少,可因地制宜采取 下列布局: (1) 全分隔式布局 此种布局适合于规模较大的放射科。 整个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为工作人员的通 道和操作间,有铅玻璃观察窗进行隔室操作;中层为 两侧的x射线机房及辅助房间(更衣室、休息室、储片 室等);外层为外走廊,供患者候诊、通过担架床或X 射线设备。这种布局的特点是x射线机房与操作间分开, 工作人员与患者分开,便于防护与管理(图2—1)。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学案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学案一.自学目标1.知道放射线的粒子与其他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些现象.2.知道用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放射线可以用适当的仪器探测到.3.了解云室、气泡室和计数器的简单构造和基本原理.4.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5.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6.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7.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二.知识链接能分析探测射线过程中的现象.三.自学指导问题1:α、β、γ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各有那些特征?问题2:放射线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如何探知放射线的存在的呢?问题3:威耳逊云室(自主学习+分小组讨论)提问:(1)构造是什么?(2)基本原理是什么?(3)怎样才能观察到射线的径迹?强调: 观察α、β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两种径迹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4:气泡室提问:比较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
根据云室照片上记录的情况,可以分析出 .问题5:什么是衰变?衰变的形式有哪些?问题6:衰变方程怎么书写?问题7:衰变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问题8:三种衰变产生的射线的性质。
问题9:核反应: 。
在核反应中遵循 。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He N 42147 →+He Be 4294问题10: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放射性同位素: 。
放射性同位素有 两种,它们的 。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问题11: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1)利用射线: (2)作为示踪原子四.典例剖析例1: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学生: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检测1、核衰变的类型主要有α,β,γ三种,其中α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而γ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
2、1Ci = 3.7 ×1010 Bq3、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核数或活度因衰变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核衰变的次数;其衰变规律可表示为:。
5、氢的同位素有3种。
6、放射性核素经2个半衰期后,其活度将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7、1Bq表示每秒一次核衰变。
8、α、β、γ射线的理化特性为_______bd_____。
(多选)A. 穿透能力α> β> γB.穿透能力α< β< γC.电离能力α< β< γD.电离能力α> β> γ9、对于一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bdA. A代表该原子核质量数B.Z代表原子核质子数C.这个核子处于稳定态D.N = A –Z10、以下关于钴的同位素,说法正确的是?(多选)bcdA. 60Co是钴的天然同位素之一B.钴的同位素可由反应堆或加速器生成C.天然界中存在的59Co是一种金属D.60Co在工业上常应用于食品等的杀菌、消毒,医疗上常应用于放射治疗11、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___b_____。
A. 20 mSv/年;B. 2.4 mSv/年;C. 5 mSv/年1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__b______。
A. 核电;B. 医疗照射;C. 氡子体13、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aA. 其中2/3来自内照射B. 其中2/3来自外照射C. 其中2/3来自宇宙照射14、γ光子能量大于1.02MeV时,与物质相互作用可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
15、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损失能量的主要方式有:(多选)abA. 电离与激发B. 轫致辐射C. 弹性碰撞16、γ光子是通过次级效应与物质发生作用,次级效应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多选)acdA. 光电效应B. 轫致辐射效应C. 康普顿效应D. 电子对效应17、1Gy = 100 rad 1R = 2.58 ×104 c/Kg18、在辐射防护上,表示辐射所致的有害效应发生几率或危害程度的物理量是(c):A. 照射量B. 照射量率C. 吸收剂量D. 比释动能19、比释动能的SI单位是焦耳/ 千克(J ·kg-1),其专有名称为?(单选)dA. SvB. CiC. RD. Gy20、1伦琴等于多少C ·kg-1?(单选)cA. 2.55 ×10-4B. 2.55 ×10-5C. 2.58 ×10-4D. 3.87 ×10-521、描述有效剂量的专有单位为:aA. SvB. GyC. RD. Rad二、多选题1. 随机性效应的特点包括abcA. 效应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B.没有阈值C.表现是诱发癌症D.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E.有阈值2.关于辐射生效应影响因素的叙述,描述正确的是abcdeA.χ和g射线穿透力强,易造成皮肤和深部组织或器官的损伤。
B.绝大多数放射事故导致的放射损伤是g射线照射引起的C.α射线、β射线因其穿透力较弱,是内照射中主要应当考虑的射线种类D.中子射线不带电荷,穿透力也很强,可引起严重的生物效应E.从生物效应的作用:α射线和中子> β射线> χ和g射线3.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除外照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外,尚须符合以下特殊要求abcdeA.胸部射线照片和心肺功能正常B.电测听功能正常C.肝、肾功能正常D.痰细胞检查正常E.尿中放射性核素检查正常4.属于中度电离辐射敏感组织abcdA.角膜B.晶状体C.结膜D.内皮细胞E.肌肉组织5.按效应规律分类,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分为abA.随机性效应B.确定性效应C.躯体效应D.局部效应E.近期效应依照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为骨髓型(造血型)、胃肠型、脑型。
骨髓型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四度。
内照射放射病是指过量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使全身受到照射,其有效累积剂量当量大于1Sv ,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电离辐射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1)(2)(3)(1)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 内照射放射病(3)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白内障分为(1)(2)(3)(4)期。
(1) I(2) II(3) III(4) IV大多数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见于(1)(3)(1) 事故照射(2) 公众照射(3) 应急照射(4) 医疗照射一般引起急性放射病的一次全身均匀照射剂量至少要在(3)以上(1) 0.5Gy(2) 0.7Gy(3) 1.0Gy(4) 2.0Gy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2)(3)(1) 白细胞数减少(2) 感染(3) 出血(4) 腹痛放射性疾病是人体电离辐射而产生的一种疾病。
错内照射放射病不属于放射性疾病。
错放射性疾病分为职业性与非职业性。
对重度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有半数治愈。
对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放射医学专业的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与辐射防护专业机构承担。
对I度与II度慢性放射病区别是什么?I度慢性放射病:症状轻而不稳定,病变属功能性,是可逆的;II度慢性放射病:症状增多且加重,从功能性不稳定的变化逐渐发展为器质性的稳定的病变,累及更多的器官和系统;病情更加严重,病变为不可逆,全身状况急剧恶化,并发感染、出血、多系统功能衰竭体内放射性核素测定的具体方法有哪些?1现场放射性污染的测定;2受照人员呼出气中放射性的测定(如氡、钍);3血、尿、粪中放射性含量的放射化学分析;4毛发、汗液、唾液、痰、鼻涕以及鼻咽擦拭样品等的放射性含量测定等;5从体外可通过伤口探测器、器官扫描仪和全身计数器等测量方法,获得体内放射性的性质和含量。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对于其预期工作的适任和持续适任的程度, 并为事故照射的医学处理和职业病诊断提供健康本底资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需到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有资质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乙种工作条件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的频度是1次/2年。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依据是(1)(2)(3)(4)(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甲种工作条件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的频度:(1)(1) 1次/年(2) 2次/年(3) 3次/年(4) 4次/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2)(3)(1) 职业史、既往病史、职业照射接触史、应急照射、事故照射史(2)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与诊断鉴定、治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4)设备资料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及早发现放射线对工作人员的损害。
错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全面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健康状况。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
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单位。
错头颈部及人体外形适于穿着和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不是核电厂放射工作人员特殊健康要求。
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对对于暂时脱离放射工作的人员,经复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主检医师应提出可返回原放射工作岗位的建议。
对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0年。
错核电厂操纵员健康特殊要求是什么?(1) 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2)头颈部及人体外形适于穿着和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3)嗅觉:能察觉燃烧物和异常气味;(4)视觉:未校正视力大于0.5,周围视野120。
或更大,有立体视觉和足够的深度感;(5)色觉:能分辨红、绿、桔黄等颜色,能分辨安全操作的符号、代语等;(6)触觉:通过触摸能分辨各种形状的控制按钮和手柄等。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中,对受检者的放射工作适任性意见,主检医师可提出什么意见?(一)可从事放射工作;(二)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例如,不可从事需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的放射工作,不可从事涉及非密封源操作的放射工作);(三)不应(或不宜)从事放射工作。
上岗后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中,对受检者的放射工作适任性意见,由主检医师提出下列意见之一:(一)可继续原放射工作;(二)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例如,不可从事需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的放射工作,不可从事涉及非密封源操作的放射工作);(三)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四)不宜再做放射工作,应调整做其他非放射工作。
1. 按照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监测原则是:A、B、C、DA. 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B.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1mSv/a─5mSv/a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C.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D.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2.个人剂量计佩带要求是:A、B、C、DA.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一般应佩带在左胸前。
B.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
C.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D.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
3. 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限值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A. 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D.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
4.人体皮肤的放射性表面污染值α、β分为:BA.4 Bq/cm2;0.4 Bq/cm2B.0.4 Bq/cm2;4 Bq/cm2C.40 Bq/cm25.个人剂量监测包括:A、B、DA.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B.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C.工作场所剂量监测D.皮肤表面污染监测6.按照GBZ1887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限值包括哪几个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