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a68a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f.png)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是为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压疮防范管理制度的措施:
1. 评估和监测:对每位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定期进行风险重新评估。
同时,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
2. 预防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护理计划。
包括常规翻身和体位改变、适当的床垫和靠垫选择、正确的姿势维持等措施。
3. 教育和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压疮防治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压疮的认知和预防能力。
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压疮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指导。
4. 营养支持:提供充分的营养和液体支持,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有足够的能量维持皮肤的健康。
5. 皮肤护理:进行适当的皮肤清洁和保湿,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和热水。
对皮肤受损处进行适当处理和包扎,防止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6. 合理用药:尽量避免使用有损害皮肤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
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和抗感染药物。
7. 多学科合作:建立跨学科的防疫小组,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共同制定和执行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及时交流和分享相关信息。
8. 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机制,定期对压疮防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水平的提高。
这些措施综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ae25b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7.png)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降低和预防压疮发生及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住院患者,特别适用于卧床不起的患者。
三、责任分工1. 医务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压疮风险评估和预防计划;2. 护理人员:负责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压疮预防措施,并进行日常护理;3. 行政人员:负责制定和监督压疮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
四、压疮风险评估1.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必须进行压疮风险评估;2. 评估项目包括年龄、营养状态、感染病史、活动能力、皮肤状况等;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五、压疮预防措施1. 杜绝患者的长时间久卧;2.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供应畅通;3. 选择适合的床垫,保持干燥,并使用防褥疮垫;4. 注意保持患者的营养充足,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5. 遵循正确的清洁和护理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6. 定期检查和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压疮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评估1. 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压疮管理培训;2. 定期对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压疮管理知识进行评估;3. 在管理中发现问题或出现压疮时,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和总结。
七、执法和监督1.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压疮管理制度;2. 对违反制度的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3. 监督和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八、制度的评估和改进1. 定期对压疮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2. 汇总和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和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3. 鼓励患者和家属对压疮管理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上为压疮管理制度范文,按照该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和管理压疮的发生及发展,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二)压疮是指因患者长时间处于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创伤,导致皮肤和底层组织的损伤。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应制定压疮管理制度,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五篇)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88cb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a.png)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一、防范1、凡接收新入院、转入、大手术等卧床病人,当班护士应认真检查皮肤情况,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发现问题当面交接。
有院外带来的压疮应及时填写“压疮评估表”,于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备案。
对符合“难免压疮”的病人,应申报难免压疮表,并上报护理部备案,由管辖的科护士长确认是否为“难免”,审批确认后,定期进行跟踪,早期介入预防干预措施,尽量避免压疮的形成。
2、具有压疮高危患者,如。
年老、体弱、消瘦、瘫痪、昏迷、长期卧床患者,按压疮预防常规处理,根据情况给予使用气垫床、翻身垫、定时翻身,悬空按压部位等预防措施,并要求有实施护理记录。
3、保持卧床患者卧位舒适,床单位平整、干燥,皮肤清洁,肢体保持功能位置。
4、告知患者及家属翻身的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每____小时翻身一次,定期做好患者翻身记录,对于病情不允许翻身或经过反复说明而拒绝翻身的病人,应做好护理记录。
二、措施1、各病区发现入院病人有压疮形成,应在____小时内填写“皮肤压疮报告表”注明“院外”带入,并上报护理部,分管的科护士长在____小时内深入病房,核查并指导病房护士做好患者压疮的管理。
2、各病区若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护士长填写“压疮评估表”应主动、及时的上报护理部,科护士长在接到病区上报的压疮表后____小时内应到该病区了解情况,确定压疮的范围大小、深度是否准确,并指导护士做好记录及应对的措施,跟踪“压疮评估续表”,每周至对患者压疮情况进行续评一次,必要时请求会诊,并将“压疮续表”随病历归病历档案,转归情况告知护理部。
3、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皮肤清洁,营养支持,按时换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三、管理发生压疮科室护士应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总结经验教训,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例会上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防止压疮的再次发生。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二)一、病人皮肤评估1、入院病人根据braden评分标准对皮肤进行评估并记录在首次护理记录单皮肤情况栏内。
压疮防护管理制度
![压疮防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9205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d.png)
压疮防护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内压疮防护的管理工作,提高病患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于医院全部科室和护理人员。
2. 定义2.1 压疮:由于体位欠妥、连续压力和缺血导致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2.2 压疮防护:通过有效的防备措施和护理手段,减少或避开压疮的发生。
3. 责任和义务3.1 医院负责人应订立并落实压疮防护的政策和目标。
3.2 科室主任负责压疮防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3 护士长负责订立和执行压疮防护的工作计划,并监督护理人员的操作。
3.4 护理人员应依照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压疮防护工作,确保病患的安全。
4. 压疮防护原则4.1 早期评估:对每位住院病患进行每日的风险评估,包含压力、摩擦和湿度等因素。
4.2 科学转位:对卧床病患,应定期转动体位,减少连续的压力。
4.3 加压: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病患,应使用适当的床垫和护垫,减少皮肤受压力的面积。
4.4 保持皮肤清洁:定时予以病患身体清洗,并保持皮肤干燥。
4.5 保湿护理:对于干燥皮肤的病患,应予以适当的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
4.6 个性化护理:依据病患的特殊需求,订立个体化的压疮防护计划。
5. 压疮防护的操作方法5.1 早期风险评估:每位住院病患入院后应立刻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包含评估因素、风险等级,并记录在相关表格中。
5.2 定时转位:对于长时间卧床或卧床不方便的病患,应依照转位计划进行定时转位,转位间隔时间应依据病患情形及医嘱确定。
5.3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垫:依据病患的风险等级和需要,选用适当的床垫和护垫,如气垫床、防压床垫等。
5.4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予以病患适当的身体清洗,使用温水和适当的清洁剂。
5.5 保持皮肤干燥:清洗后应用柔嫩吸湿性好的毛巾轻轻擦干病患皮肤,避开摩擦。
5.6 保湿护理:对于干燥皮肤的病患,使用适当的润肤剂,轻揉至汲取。
5.7 个体化压疮防护计划:依据病患情形和需求,订立个体化的压疮防护计划,并随时调整。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5篇)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5ad1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6.png)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一、压疮及高危压疮管理制度1、发现病人存在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或入院带来压疮者,当班护士或护士长必须按要求填写“压疮及高危压疮报表”,一式两份,一份于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一份科室留存备案。
2、科室负责人应按规定认真填写“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每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压疮的防护,每周评估一次,记录皮肤变化情况。
3、夜查房护士长每晚查房时详细查看各科室“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的记录情况,并记录于夜查房登记表上;护理部每周检查一次,通过监控高危压疮患者及院外带来压疮患者转归情况,了解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切实有效,根据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按要求签名。
4、对于高危压疮的临终患者,其家属拒绝翻身或危重患者以及病情不允许翻身时,由护士长确认后,在记录表上写明情况,并请家属在翻身卡上面签字,护理人员按要求继续做好其他护理工作,给予临终关怀。
5、上报高危压疮的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凡属院外带来压疮的患者,要求每三天做一次压疮转归记录。
6、中午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下午上班后报护理部,夜班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填表后于次晨____时前上报,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入院的压疮或高危压疮患者由当班护士填表,做好相应的记录,报告夜查房护士长。
7、院外带来压疮的患者出院、死亡、压疮治愈或高危压疮评分大于____分停止监控时,将“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和“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于当月底交回护理部。
8、当患者转科时,应将患者的“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移交所转科室继续评估,接受患者科室按本规定要求上报护理部。
9、护士长当月工作报表要有压疮情况统计,数目与护理部相符。
10、如发现患者有皮肤压疮或高危压疮不及时上报护理部者,一经发现,与科室负责人考核挂钩。
二、难免压疮管理制度申报难免压疮。
当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向护理部提交难免压疮申请单,护理部到实地查看,确定是否符合难免压疮的条件,并指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预防压疮安全管理制度
![预防压疮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500a56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d.png)
一、目的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压疮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病房、门诊、急诊等科室。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压疮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由护理部、医务部、院感科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2. 各科室设立压疮预防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员等组成。
四、预防措施1. 压疮风险评估(1)新入院、转科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2)采用Braden评分表对中、高度危险患者进行评估,评分结果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 预防措施(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抬高床头、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等。
(2)对高危患者,填写《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并在床头、交班报告做好标识。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翻身制度,每2小时翻身一次,高危患者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翻身时间。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3)正确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翻身垫等。
(4)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4. 会诊与转诊(1)对于护理难度较大的压疮,可申请全院护理会诊或伤口护理小组会诊。
(2)必要时,转诊至相关科室进行治疗。
五、监控与评估1. 各科室每月对压疮的预防、干预等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进一步的预防或处理措施并记录。
2. 伤口小组在护理部指导下每季度、每年度对压疮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压疮预防与干预的建议,并向全院传达。
3.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六、奖惩1. 对在压疮预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严格执行压疮预防措施,导致压疮发生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12a70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7.png)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压疮是指因长时间持续压迫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损伤,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压疮,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一、压疮风险评估1.1 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医疗机构应根据国际标准,采用科学有效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如Braden评分表、Norton评分表等,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1.2 评估时间点:评估应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并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定期复评,如手术后、疾病恶化等。
1.3 评估结果应用:根据评估结果,医疗机构应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
二、压疮预防措施2.1 患者转位: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期转位,减少长时间持续压迫同一部位的风险。
2.2 皮肤护理:定期清洁患者皮肤,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摩擦和剪刀刮伤等损伤。
2.3 压力分散垫:对于长时间卧床患者,医疗机构应提供适当的压力分散垫,减少对皮肤的压迫。
三、团队合作与培训3.1 多学科合作:医疗机构应建立压疮预防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成员,共同制定预防策略。
3.2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压疮预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对压疮预防的重视。
3.3 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压疮预防管理制度,提高预防效果。
四、信息管理与监测4.1 信息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康档案系统,记录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转位记录、皮肤护理等信息。
4.2 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压疮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分析和报告压疮发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3 数据分析与利用:医疗机构应利用压疮监测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预防管理效果。
五、患者宣教与参与5.1 宣教内容:医疗机构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压疮预防的宣教,包括风险因素、预防措施、自我观察等内容。
5.2 宣教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口头宣教、宣传资料、视频等多种方式向患者传递预防知识。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e03d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1.png)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压疮是指长时间压迫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常出现在因长时间卧床或坐位不动的人身上。
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可以制定以下防范管理制度:1. 评估和筛查:对长期卧床或坐位不动的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人群,并定期筛查压力分布、皮肤状况和活动能力等指标。
2. 皮肤护理:定期给患者做皮肤护理,包括清洁、保湿、按摩等,以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3. 体位调整:定期调整患者的体位,减少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的可能性。
可以利用特殊床垫、枕头、护垫等辅助设备,减轻压力。
4. 功能训练:对有活动能力的患者,鼓励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以改变身体姿势,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5. 营养支持:合理安排饮食,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促进皮肤和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6. 压力分布管理: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使用特殊的床垫或床垫覆盖物,如气垫床、泡沫床垫等,以分散身体压力。
7. 教育和培训: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压疮预防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压疮防范意识和能力。
8. 定期评估和监测: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和压力分布情况,及时调整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压疮。
9. 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多学科的压疮防范管理团队,包括护理、营养、康复、皮肤科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和执行压疮防范管理措施。
10. 监督和督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和报告压疮发生率,推动和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压疮防范工作。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二)一、引言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处于压力作用下,导致皮肤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造成组织缺氧、坏死和溃烂的一种疾病。
压疮的预防和管理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对压疮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制定本防范管理制度,以确保压疮的及时发现、治疗和护理。
二、压疮的定义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处于压力作用下,导致皮肤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造成组织缺氧、坏死和溃烂的一种疾病。
压疮安全管理制度
![压疮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17471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c.png)
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护理科室,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压疮预防与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压疮预防与控制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压疮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压疮预防与控制工作。
四、压疮预防与控制措施1. 增强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意识。
2. 严格执行患者评估制度,全面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对高危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 建立患者翻身记录制度,每班次对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
4. 合理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水垫等,减轻患者受压部位的压力。
5. 对患者床单位进行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潮湿、污染等引起皮肤损伤。
6. 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提高皮肤抵抗力。
7. 加强患者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预防压疮。
五、压疮监测与报告1. 各科室建立压疮监测制度,每日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2. 发生压疮时,及时报告压疮预防与控制小组,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对压疮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压疮预防与控制措施。
六、压疮预防与控制考核1. 对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知识、操作技能进行定期考核。
2. 对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压疮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 对压疮预防与控制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压疮预防与控制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各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2024年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2024年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aeff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2.png)
1. 责任护士的监督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以判断患者全身状况是否符合压疮的评估标准。
2. 护士长的监督
护士长需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结果是否与患者实际状况一致,评估护理措施是否恰当。对于院前已有压疮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将评估表上报至护理部门。
2. 填写皮肤压疮观察表
(1)在“压疮来源”一栏中,需明确指出是科室内发生还是院外发生。
(2)在“转归”栏中,需注明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转至专科需填写科室名称;在“预后”栏中,需详细记录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疮风险评分表和分期,按要求准确填写。
3. 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记录。
2024年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本
一、压疮及高危压疮管理规定
1、当护士或护士长发现患者存在可能导致压疮的高风险因素,或患者入院时已带有压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压疮及高危压疮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应在____小时内送至护理部,另一份由科室保存以备查证。
2、科室主管需严格按照规定填写“高危压疮评估监控表”和“皮肤压疮观察记录表”,每日采取预防措施,并每周进行一次评估,详细记录皮肤状况的变化。
二、应对策略
1、若在病区内发现患者入院时已有压疮,需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皮肤压疮报告表”,注明为“院外”带入,并上报护理部。科护士长需在规定时间内到病房进行核查,指导护士进行压疮管理。
2、对于住院期间出现压疮的患者,护士长需及时主动上报护理部,科护士长接到报告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前往病区了解情况,确认压疮的严重程度,并指导记录和应对措施。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压疮情况的续评,必要时启动会诊程序,并将相关表格存入病历档案,同时向护理部报告情况。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范本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9a657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f.png)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疮的防范和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目的第二条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防范和管理行为,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章职责第三条医院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压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管理制度。
第四章防范措施第四条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压疮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五章护理工作第五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第六章用药第六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第七章卫生环境第七条医院应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床上用品和设备,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
第八章患者生活护理第八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更换床单、枕套和衣物,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床铺的清洁。
第九章日常护理操作第九条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日常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轻患者的体位压力,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第十章压疮评估和记录第十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压疮情况,包括压疮的部位、大小、颜色和分泌物等。
第十一章定期统计第十一条医院应定期统计压疮的发生率和发展程度,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二章培训教育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防范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第十三章处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对压疮发生的处理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第十四章违反惩处第十四条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患者,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惩处。
第十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三年。
以上是对防范压疮管理制度的一个简要范本,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同时,该范本中仅包含了基本的管理内容,针对压疮的防范和管理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操作规程进行完善。
压疮预防制度
![压疮预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8c11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2.png)
压疮预防制度
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有压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
2、保护骨隆突出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二、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三、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五、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输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同时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尤其是维生素C。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不能进食的患者,考虑由静脉补充。
六、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医院压疮患者管理制度(实用2篇)
![医院压疮患者管理制度(实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b5f1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a.png)
医院压疮患者管理制度(篇一)一、压疮风险评估1.新入院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及手术患者在 2 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采用 Braden 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的感觉、潮湿、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进行评估。
2.对于 Braden 评分≤18 分的患者,每周至少评估一次;评分≤12 分的患者,每三天评估一次;评分≤9 分的患者,每天评估一次,并做好记录。
二、预防措施1.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根据患者病情及皮肤情况确定翻身频率,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
2.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减压敷料等,减轻局部压力。
3.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4.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正确搬运患者,使用便盆时避免拖拉。
5.对高危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知识宣教,提高其预防意识。
三、压疮上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压疮,责任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在 24 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压疮报告表应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压疮部位、大小、分期、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
四、压疮治疗与护理1.根据压疮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期压疮: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加强皮肤护理,可使用赛肤润等保护皮肤。
二期压疮:清洁创面,防止感染,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促进愈合。
三期压疮: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可采用湿性敷料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等。
四期压疮:必要时请外科会诊,进行手术治疗。
2.做好压疮创面的观察与记录,包括创面大小、深度、渗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情绪。
五、质量控制1.护士长定期检查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压疮管理进行检查,将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护理质量纳入护理质量考核指标。
xxxx医院2024年月日医院褥疮患者管理制度(二)一、入院评估1.患者入院时,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褥疮病史,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骨隆突处、受压部位等,评估患者发生褥疮的风险。
预防压疮管理制度
![预防压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cc6b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2.png)
预防压疮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由于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而受损害的皮肤和组织。
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长期卧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护理不当的患者身上。
压疮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护理压力和医疗成本。
因此,建立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压疮的目的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机构的护理成本,提高医疗质量。
三、责任部门1. 医疗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制度,监督各部门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落实。
2. 护理部门:负责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定期检查病人皮肤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
3. 医疗质控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工作质量,随时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预防压疮管理制度1. 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每位入院患者在入院时应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计划包括每日换位、皮肤保护、适时翻身、营养补充等内容。
3. 定期检查病人皮肤状态:护理人员应每天对入院患者的皮肤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压疮的发生。
4. 按时更换床品:定期更换病房内的床单、被罩、护理垫等床品,保持病人的床位清洁干燥。
5. 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压疮预防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预防压疮认识和护理水平。
6. 持续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良好的监测机制,对预防压疮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预防压疮管理制度的意义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立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压疮是医疗事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建立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66f1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f.png)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压迫或摩擦导致的皮肤和组织损伤,是医疗机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压疮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压疮预防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风险评估1.1 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制定和使用科学可靠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疾病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压疮风险。
1.2 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应包括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活动能力、感知能力、患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
1.3 评估频率:对于住院患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评估频率,一般情况下每日评估一次,对于高危患者可适当增加评估频率。
二、皮肤护理2.1 皮肤清洁:定期进行患者的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潮湿。
2.2 润肤保湿:根据患者的皮肤状况选择适当的润肤剂,定期为患者进行润肤保湿,保持皮肤的柔软和弹性。
2.3 预防摩擦和剪切力:在移动和翻身患者时,要注意避免摩擦和剪切力的产生,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和技术,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三、体位转换3.1 定时转换体位: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定时进行体位转换,减少对特定部位的持续压迫。
3.2 使用抗压垫:对于高危患者,可以使用抗压垫,减少对特定部位的压力,保护皮肤。
3.3 合理安排活动: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增加血液循环,减少压力。
四、营养支持4.1 营养评估:对于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4.2 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维持皮肤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
4.3 液体摄入:保持患者的水分平衡,避免脱水和皮肤干燥。
五、教育培训5.1 员工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压疮预防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5.2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压疮预防的相关知识,包括正确的体位转换方法、皮肤护理技巧等,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患者压疮防范管理制度
![患者压疮防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98ef6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7.png)
患者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压疮防范管理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监控,避免护理不当造成的压疮,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措施:1.压疮管理制度1)护理部成立压疮质控管理小组。
2)实施压疮会诊制度,压疮护理小组成员负责全院压疮的会诊。
定时进行访视,了解伤口进展、护理措施落实以及制定的护理措施是否合适等情况;配合科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
3)按压疮危险因素Braden评分法进行评分。
4)入院时立即进行评分,评分≤18分,做好标识。
5)15~18分,需每周或病情变化时评估并记录。
6)评分为13~14分,建立翻身卡,需每周或病情变化时评估并记录。
7)评分≤12分,应每天评估皮肤情况,评分并记录,建立翻身卡。
8)已发生压疮或带入压疮,24小时内电话汇报科护士长,并按要求填写压疮监控护理记录单,压疮护理小组相关人员对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工作进行评估记录,最后交护理部归档。
9)病区护士长根据情况,至少每周二次(周二、五)动态观察、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更改进行检查、记录。
10)对院内发生压疮,XXX做好讨论,并上交护理部。
2.压疮处理流程1)发现符合难免压疮的标准,24小时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及压疮监控记录单,由护士长签名后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护理部与压疮护理小组成员会诊后认定,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同意申报。
①按“压疮护理指南”要求,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②有护理记录、翻身卡资料。
③符合难免压疮条件:基本条件+附加条件中的一项或几项。
④遇特殊情况,压疮小组讨论,汇报护理部而定。
基本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昏迷等)、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
附加条件:高龄(≥70岁),蛋白质<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
2)压疮护理小组在24小时(除周六、周日48小时)内进行谈论审核,提出指导意见,并检查原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与相关部门联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完成记录。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ed13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d.png)
压疮预防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由于长期持续压迫或者磨擦而导致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在医疗机构中,压疮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为了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全体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压疮的预防和管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和发展程度。
三、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医疗机构的所有科室和护理人员,包括住院部、门诊部、急诊科等。
四、责任与义务1. 医疗机构领导层应制定并落实压疮预防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2. 护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工作。
3. 科室负责人应组织并催促本科室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压疮预防管理制度。
4.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开展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五、预防措施1. 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记录在患者护理计划中。
2.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并保持皮肤干燥,特殊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3. 防止长期持续压迫: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期持续压迫同一部位。
4. 提供合适的床垫和护理用具: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护理用具,减少对皮肤的磨擦和压迫。
5. 饮食和营养管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皮肤健康。
6. 教育患者和家属: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压疮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六、管理措施1. 压疮登记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压疮登记和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报告压疮的发生情况,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2. 压疮评估和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风险。
3. 压疮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压疮预防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db95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f.png)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制定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对所有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压疮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床垫、沐浴工具和护肤品,定期按摩患者皮肤,合理控制患者食物摄入,避免压迫部位的摩擦等。
3. 教育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压疮预防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同时,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知识的宣传,增强其主动参与压疮预防的意识。
4. 床垫管理:保证床垫的清洁和使用寿命。
定期检查床垫的状况,发现损坏或有问题的床垫及时更换或修复。
5. 评估和监测: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和监测,记录压疮的发生情况和发展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护理措施:对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包括清洁处理、伤口处理、压疮敷料的应用、疼痛控制等。
7. 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对压疮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审查,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压疮的预防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疗机构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而且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和参与也至关重要。
第 1 页共 1 页。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286a9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9.png)
防范压疮管理制度压疮是指因长时间、长期侧卧或长期接触坚硬物体而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压疮的预防和管理是医疗机构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降低病患的痛苦程度,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为了加强压疮的防控工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防范压疮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建立、风险评估、危险因素控制、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立防范压疮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压疮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建立防范压疮管理制度是为了降低患者患压疮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制度的建立也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防范压疮管理制度的原则建立防范压疮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
制定制度应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全员参与原则。
制定制度应广泛征求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专家的意见,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
3.持续改进原则。
制定制度后应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建立防范压疮管理制度的内容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有效预防压疮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评估工具,对所有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评估工具应包括患者的年龄、卧床时间、运动能力等因素,以及相关的疾病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例如,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采取翻身、位置调整等措施,减轻局部压力;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补充,提高组织的耐受力;对于失禁的患者,应加强尿布和护理垫的更换,保持皮肤的干燥等。
3.护理措施护理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和知识。
例如,定期对患者进行皮肤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皮肤问题;定期更换床单、护理垫和尿布,保持干净和干燥的环境;定期进行翻身,减轻局部压力等。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5篇)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333e5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a.png)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防范压疮管理制度一、评估对象对于皮肤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伤口(受压部位)、大小便失禁,心功能不全、休克、昏迷、营养不良紊乱、高龄(____岁以上),消瘦、水肿等患者,或长期卧床、生活自理能力底下、自我认知障碍的病人;上述患者进入手术室或转科时需再次评估。
二、评估方法使用《waterlow危险评估表》进行评分。
三、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1、怀疑深层组织损伤:(1)皮下软组织受压力及(或)剪切力损伤,局部变成紫色或褐红色;表皮原整或呈现充血的水疱,该部分组织在之前可能有疼痛、坚实、柔软、潮湿或与毗邻组织相比,会有较暖或较冷的情况出现。
(2)进一步描述;在深肤色的病人,也许难以发觉深层组织的损伤,损伤的演变也许由一个在暗黑色创伤上的薄水疱开始,创伤也许进一步演变由薄焦痂覆盖,即使给予适当的治疗,伤患处也许会有急速转变至暴露皮下组织。
2、一期压疮(1)完整的皮肤下出现局限不可变白的赤红范围,通常在骨隆突出,深色的皮肤可能看不见变白的情况,但其肤色或与周围的皮肤不同。
(2)进一步描述;该部分组织在之间可能有疼痛、坚实、柔软、潮湿或与比邻组织比较,有较暖或冷的情况,第一阶段的损伤在深肤色的病人,也有难以发觉。
此情况可预见于高风险的人士。
3、二期压疮:(1)表皮及部分真皮部分组织缺失;表现为无腐肉的、红色或粉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
也可表现为表皮完整或破开已爆裂的满含血清的水疱。
(2)进一步描述,表现为有光泽的或干固浅层溃疡,无腐肉或瘀伤。
这阶段的状况不应该用于描述皮肤撕裂、粘贴胶引致的烙印、会阴皮炎、渗渍或表皮脱落,瘀伤表明怀疑深层组织的损伤。
4、三期压疮:(1)全层缺失,伤口可见到皮下脂肪组织,但未达骨骼,肌腱或肌肉。
也许存在腐肉,但不遮蔽组织破损的深度,潜坑和管道赤可存在。
(2)进一步描述,第三期压疮的深度因该部位的解剖结构而不同。
鼻梁、耳朵和足踝没有皮下组织,溃疡可以是浅层的。
相反,大量脂肪聚积的区域可能出现极深陷的溃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
(一)三级监控制度
1.责任护士的监控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在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
2.护士长的监控护士长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
院前压疮的转归情况等,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合理、有效,并将评估表上报护理部。
3.护理部的监控护理部在收到压疮评估表后,护理部质控员于24小时内到病房进行访视。
核实上报的情况是否与访视情况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对潜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切实保证压疮护理措施到位。
(二)压疮申报制度
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和难免压疮均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对难免压疮及高危患者采取各班床旁皮肤交班并做好记录。
(四)奖罚制度
院外带入炎性浸润期以上压疮治愈,给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加分;发生在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将按比例扣质量分,与每月奖金挂钩。
(五)护理会诊
对创面较大、较深,长时间难愈合的院前压疮或极易产生难免压疮的患者,护士长可向护理部上报,要求护理会诊。
(六)考核及培训制度
各护理单元和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的考核和培训,同时也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护理措施达到护患共识。
压疮的认定与报告制度
(一)发现压疮后,首先评估压疮事件发生的原因。
(二)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
(三)压疮事件发生后的处置
1.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科室核查。
然后以相关规定时间内通报到基础护理质量控
制小组、护理部,通报应包含压疮事件的人、事、时、地、物、导致因素、伤害程度、处置措施等,而后继续检测评估患者发生压疮事件后身体及心理影响。
2.填写皮肤压疮观察表
(1)在“压疮来源”一栏中,科内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
(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专科要填写科名;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疮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4.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叫有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每月质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