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② 第二阶段: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是社会问题剧。
《可笑的女才子》(演出的第一个剧目);《太太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
③ 第三阶段: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伪君子》(揭露宗教骗子);《恨世者》(讽刺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
答尔丢夫恶行败露后,串通官府,把奥尔贡一家赶出大门,还到宫廷告发奥尔贡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企图置恩人于死地。并声称:“现在王爷的利益是我的头等重要责任。”这种行为昭示了这种伪善不是孤立的个人,伪善的社会孕育了这类伪善的人。
答尔丢夫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 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教士的典型。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性,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他的手腕。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主要人物虽然到第三幕才出场,但通过开幕人物的议论收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有一举数得之效:既提出了喜剧的基本冲突,又表现了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基本性格,还为剧情的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 该剧还有机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喜剧手法异常丰富。
如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藏人,这是民间闹剧的因素。奥尔贡的专横,大密斯的反抗和被赶出家门,这是风俗喜剧的因素;奥尔贡几乎家败人亡,这又是悲剧因素。这种独具风格的喜剧手法,使作品即有滑稽戏谑的的情趣,又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
② 其次,莫里哀还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
一看见欧米尔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样一个障碍”。当他的罪行面临败露时,他伪装深受委屈而不予计较,致使奥尔贡盛怒之下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产赠给答尔丢夫。至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已昭然若揭。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清教徒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 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 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 徒革命。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准绳, 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他们把剧院也 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 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台沉 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尼古拉· 布瓦洛(1636—1711)



尼古拉·布瓦洛是古典主 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 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 术》(1674)。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 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和概括。
让· 拉封丹(1621—1695)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

法国卢浮宫
[学习要求]


了解:17世纪文学特点 重点掌握: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图 为 查 理 一 世 被 送 上 断 头 台
第一节 概述
17世纪社会文化掠影
古典史诗的终结



弥尔顿的两部史诗,特别是《失乐园》,是古典 史诗的最后一部杰作。西方古典史诗从荷马史诗 开始,形成了写英雄史诗的传统。《失乐园》直 接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的传统。它不仅 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 德。它标志着英雄史诗的结束。 黑格尔在《美学》中总结史诗,提出史诗在18 世纪被小说替代。 西方史诗自弥尔顿之后让位于小说。欧美小说 继承了史诗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史诗。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创作分期
第一阶段(在外省的12年)

《冒失鬼》 《情怨》

第二阶段(1659——1663) 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
《可笑的女才子》 《太太学堂》
第三阶段(1664——1668) 成熟期
《伪君子》 《堂璜》 《恨世者》 《吝啬鬼》
第四阶段(1668——1673)
《贵人迷》 《司卡班的诡计》 《女博士》 《没病找病》
• 白尔奈耳夫人 艾耳密尔 • 奥尔恭 玛丽亚娜 • 大密斯 • 瓦赖尔 • 桃丽娜
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 • • • • • 第一幕:楔子——风波 第二幕:开端——毁婚 第三幕:发展——勾引 反目 第四幕:高潮——定计 现形 第五幕:结局——陷害 服法 全剧用了喜剧的“突转”手法:由家庭内部矛 盾转化为家庭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矛盾。
生平和创作
• 生于巴黎宫廷室内陈设商 家庭。成年后放弃遗产继 承权。创立“光耀剧团” ,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 被指控入狱。 • 后离家出走,在外省飘流 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 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 列很有影响的喜剧。 • 1658年,作为剧团的领导 人重返巴黎,担任宫廷演 出班班长。此后一直在巴 黎从事创作表演,直到去 世。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清教徒文学 在清教革命中诞生的文学,利用文学传 播清教思想,宣传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念。
《失乐园》
弥尔顿的三大诗作:
《复乐园》
《力士参孙》
班扬的《天路历程》
《失乐园》
• 弥尔顿(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 、思想家和政论家。他的代表作是长诗《失乐园》, 取材于《旧约·创世纪》。 • 《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被认为 是“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作为一个资产 阶级革命家,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还是个虔诚的清 教徒,弥尔顿每一重角色的责任感都在《失乐园》中 留下了痕迹,并形成了史诗的矛盾性和丰富性。 • 《失乐园》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刻画了反抗者撒旦的形 象。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喜剧艺术:艺术形象 、人物模式 、喜剧动作、 喜剧场面、三一律

喜剧风格:民间闹剧、风俗喜剧
喜剧观念
教育与娱乐并重
“喜剧是一首精美的诗,通过意味深长的 教
训,指摘人的过失。……一本正经的教训, 即
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 数
人,没有比描写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
阿巴公:怎么,你这个该死的东西,甘心走这种万 恶的绝路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怎么,我的父亲!干这种丢脸的事情的 就是你。
阿巴公:借这种违法的债来败家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想用这种罪恶滔天的高利贷来发财的就 是你?
阿巴公:干了这种事之后你还敢站在我面前?
克雷央特:干了这种事之后你还有脸见人?
刻钟了;稍稍满足一下它想拥抱您的意愿 吧。”
美丽的侯爵夫人,你的美丽的眼睛我爱得要死。 我爱得要死,美丽的侯爵夫人,你的美丽的眼睛。 你的美丽的眼睛我爱得,美丽的侯爵夫人,要死。 要死你的美丽的眼睛,美丽的侯爵夫人,我爱得。 爱得你的美丽的眼睛,美丽的侯爵夫人,我要死。
莫里哀的喜剧特点
喜剧观念:喜剧的严肃性、现实性与真实性

(幕场)
喜剧风格
民间闹剧因素:插科打诨、滑稽戏谑。如满 台乱跑、打耳光、摸口袋、藏在桌子下偷听 等动作。
天生就…… 桃:是的,一幅好嘴脸。 (他转脸向桃丽娜,叉着双手注视她)
奥:那末,我说的话,你老是当耳边风? 桃:你瞎抱怨什么?我也没跟您说话呀。 奥:那么,你站在这儿干什么? 桃:我跟我自己说话呢。 奥:(对女儿)我替你选中的这个丈夫是……你为
什么不说话? 桃:我没什么可以对自己说的话。 奥:(对女儿)你就回答我一句话吧。 桃:要是我,我就不喜欢这个男人。 奥:总而言之,我的孩子,你必须听从我的话,要

外国文学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古典主义文学主讲教师尹振球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与路易十四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一首诗⏹约翰·多恩(1572-1631)的《歌》幼年的路易十四⏹乔治·赫伯特(1591-1674)的《美德》——从文艺复兴时代对人欲的肯定,到17世纪人们对纵欲者的讽刺,时代精神又在发生变化。

第四章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莫里哀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历史背景:政治与经济状况⏹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历史掀开新的篇章;⏹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英国,表现极为突出,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面临一场巨大变革;⏹3、整个欧洲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英国社会发展最为先进,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而在法国却表现出新旧两种力量势均力敌的状态。

二、文化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1、人文主义滑入低谷,宗教信仰回潮,社会思潮出现重大转折;⏹英国的“玄学派”诗歌与清教徒作家⏹法国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和他的《思想录》约翰·弥尔顿2、巴罗克风格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巴罗克”风格:⏹“巴罗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本指种珍珠,后来人们用以指称一种夸饰风格,尤其是建筑、绘画、音乐中的一种风格。

他的突出特征就是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崇尚华丽与雕琢。

⏹(2)“巴罗克”风格对文学的影响:3、古典主义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1)古典主义产生的根源和背景:⏹——时代精神的突出体现。

(2)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路易十四画像第一、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第二、注重理性。

理性即人的良知,古典主义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以理性统治国家,以国家民族为重;第三、模仿古代,重视格律,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

⏹(3)“三一律”⏹这是古典主义对戏剧创作提出的一个原则性的规范,它要求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时间在一昼夜之内,即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整一,这就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达尔杜弗: 我也一样喜出望外:夫人, 只我一个人和您在一起,我确实心里好过。 我求上天赐我这样一个机会。直到如今, 才算给了我。 艾耳密尔: 我这方面,就希望听您一句 话,什么也不隐瞒,以真诚相见。
达尔杜弗: 感谢上天的特殊恩典,我也 希望,把我全部的心情暴露给您看,并以 上天的名义,向您声明:有些人爱慕您的 姿色,来府上作客,我虽然责备,但是对 您本人,并没有丝毫仇恨的意思,其实只 是热情所至,不由自主,动机纯洁„„
思想内容特征 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 歌颂贤明君主。 2)思想上崇尚理性,遵 守公民义务。 3)内容上有区别,悲剧 以表现宫廷贵族生活为 主,喜剧也反映第三等 级生活。
高乃 依的悲 剧《贺拉斯》 剧照
特征
艺术特征 1)模仿古典,从古代 文学中吸取题材,学习 艺术形式。
2)有严格的艺术规范 和标准:体裁,三一律, 语言精炼、典雅、华丽, 人物形类型化。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 替父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一 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 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复仇会引起 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 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 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我生命的这一半将那一半埋葬在坟 墓里了。在这场大祸以后,它强迫 我复仇,要我牺牲这剩下的一半, 给我失去的一半报仇。我控诉一个 罪行,我却爱着犯罪的人。 《熙德》剧照: 堂· 罗狄克
道丽娜: 不,不,该走的是我,您待下 来吧,我就那么一句话对您讲。太太就要 到楼底下这间大厅来,希望您赏脸谈谈。
达尔杜弗: 哎呀!欢迎之至。
道丽娜 : (向自己。)他一下子就软下 来啦!真的,我总觉得我先前的话有道理。 达尔杜弗: 她这就来? 道丽娜: 我好像听见她来了。是的,是 她本人,我留下你们在一起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文艺复兴活动结束之后的17世纪一度普遍流行的文学创作风格是()A.洛可可B.巴洛克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69。

2、长诗《复乐园》取材于()A.《奥德修纪》B.《圣经·新约全书》C.《旧约·士师记》D.《旧约·创世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0。

3、《天路历程》是约翰·班扬的代表作。

其体裁为()A.讽喻小说B.哥特式小说C.书信小说D.道德小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1。

4、17世纪欧洲文学的成就主要在()A.英国B.意大利C.西班牙D.法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1。

5、“马里诺诗派”的代表人物马里诺的代表作品是()A.《人生如梦》B.《天路历程》C.《阿都尼斯》D.《诗的艺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69。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A.高乃依B.拉辛C.拉封丹D.莫里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3。

7、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作品的是()A.《安德洛玛克》B.《费德尔》C.《熙德》D.《寓言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3。

8、被视为法国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诗的艺术》的作者是()A.高乃依B.拉辛C.拉封丹D.布瓦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4。

9、莫里哀作品中,现实主义精神最强的是()A.《吝啬鬼》B.《伪君子》C.《唐璜》D.《妇人学堂》【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5。

10、莫里哀表现民主主义倾向的剧本是()A.《伪君子》B.《无病呻吟》C.《可笑的女才子》D.《史嘉本的诡计》【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6。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拉辛的作品的是()A.《熙德》B.《伪君子》C.《吝啬鬼》D.《费德尔》E.《安德洛玛克》【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3。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可打印复习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可打印复习
争,加强了对上层社会的批判力度。他熟练地运 用古典主义创作规则,剧作具有更强烈的民主倾向 和更深刻的社会内容,无论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 性,都达到了莫里哀创作的顶峰。他这个时期创作 的代表作品是《伪君子》和《悭吝人》。
《伪君子》
• 《伪君子》(Le artuffe)(又译《达尔杜弗》)代表了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这部讽刺喜剧,矛头直指天主教,深刻地揭露了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 莫里哀在这种情势之下,切中时弊的《伪君子》必定备受阻挠,屡遭波折。为了争取这部 戏的公演,莫里哀三易其稿,三上陈情表,与教会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历时五年的艰苦 斗争。
• 1664年,《伪君子》问世后首次在凡尔赛宫的游园盛会上演出前三幕,就遭到以太后为 首的保守势力的强行抵制。他们视之为洪水猛兽,攻击莫里哀是从未有过的众目睽睽的 渎神者和自由思想者,要求对他"施以公开的,以儆效尤的极刑,甚至火刑"。次日,国王迫 于压力下诏禁演。莫里哀据理力争,指出喜剧本为移风易俗,嘲讽恶行与此毫不相悖,要 求路易十四主持正义。为了争取社会同情,他还暗地里朗读剧本,在私人府邸上秘密演出。 1667年,保守势力失去了太后这个靠山后,有所收敛。莫里哀获得路易十四的口头允诺, 将剧名改为《骗子》,将答尔丢夫的黑袈裟换成世俗服装,首次公演此剧。但最高法院旋 即下令禁演,大主教也张贴告示严禁教民阅读或倾听此剧,违者将被驱逐出教。莫里哀再 上陈情表,以不再写喜剧表示抗议。直到1669年,教皇颁布和平谕令,宗教迫害暂时缓 和,《伪君子》才获准解禁,以完整的形式与公众见面,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此后历演 不衰,成为法国戏剧中演出率最高的剧作之一。
• 达尔杜弗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它已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 代名词。
• 《伪君子》在艺术上是严格按照古典主义原则进行创作的。体现了古典主义 戏剧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和层次分明等优点。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普遍产生,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

到了十七世纪,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甚为明显。

早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意大利就已丧失了商业中心的优越地位,经济急剧衰落。

它不断受到外国侵略,政治不稳定,天主教势力猖獗。

德国遭受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工商业凋零,整个国家长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德国资产阶级未能形成一支有效的反封建力量。

西班牙自从“无敌舰队”被歼灭后,丧失了海上霸权,不再是欧洲强国,工商业一蹶不振,封建势力也极猖獗,进步力量受到宗教裁判所的严重打击。

俄国长期受异族侵袭,经济上极为落后,农奴制仍然在继续发展。

十七世纪后期,农民反抗沙皇和贵族的情绪日益高涨。

在十七世纪欧洲各国中,只有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大步向前发展。

在这个时期,英法两国的文学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

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制约作用。

当然,文学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性,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这在下一个时期,即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启蒙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可以看出。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

它形成和繁荣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是在路易十四看过以后,才公之于世的,这部诗体理论著作的题材与路易十四并不相干,可是在结尾处也要颂扬这位“太阳王”的战绩,并号召作家们加以讴歌:多少要塞摧毁了!多少城已经攻下!多少辉煌的战果我王师手到擒拿!诗人们!振发诗情!来歌颂这些战绩;像这样丰功伟烈不容许平凡手笔。

……我们在当今时代还会有什么可怕?一切的文艺事业都浴着爱的光华;我们有贤明君主,他那种远虑深谋,使世间一切才人都不受任何困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按道理讲,应该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更加的斗志来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教会。

但是历史大发展往往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向前推进。

从整个欧洲来看,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封建教会的斗争发展室不平衡的。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始。

资产阶级处死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宣布成立共和国。

然而后来王政复辟,几经周折,资产阶级发动政变,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这次并不彻底的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然而,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达到了最高峰。

法国结束了胡格诺战争•(•1562-1598)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到路易十四时期最为鼎盛,•这位在位72年的“太阳王”,将自己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公开宣布“朕即国家”。

当时,资本主义势力逐渐成长壮大,君主实际上充当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表面上的调停人。

一方面,王权利用资产阶级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则依附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于是,法国经济日益繁荣,在欧洲大陆处于领先地位。

其他国家封建势力加强,尤其是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深重灾难,它利用宗教裁判所、禁书、火刑等来迫害新思想家,阻挠改革。

又利用耶酥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历史的车轮并不是永远向前的,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就出现了政治经济上的大倒退。

与历史情况相一致,各国文学也呈献出复杂的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仍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走向衰落,风行一时的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

关于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词源,众说不一。

一般认为它是由西班牙语巴罗珂(barroco)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用来称呼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珍奇、•奇妙的意思,引申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术语最早是指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建筑的特点,这种建筑打破了匀称、平衡、合理的规则,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引起一种运动、豪华的视觉幻象及激情、神秘的戏剧性效果。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25页]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25页]
所谓“三个一致定律”,即要求戏剧“一地、一天 内完成一个故事”。严格的规范,迫使剧作家们 “戴着镣铐跳舞”,呕心沥血地去创作精品,实现 了古典主义戏剧的繁荣。当然,日久天长,规则成 了僵死的教条,便走向了反面。
2021/2/23
二、清教徒文学与古典主义戏剧
古典主义戏剧艺术大致可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 ✓ 贵族趣味孕育于巴黎的“沙龙”文化,这种来自上流社会的无形
《伪君子》是莫里哀最精彩的剧目之一, 也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作品。此剧在宫内首 演后,当即遭到以太后和主教为首的保守 势力的猛烈抨击,明令禁演。这迫使莫里 哀不得不几度做出修改,三次直接上书国 王路易十四。
2021/2/23
《伪君子》梗概
富商奥尔贡把“虔诚”的信徒达尔杜弗请回家中尊为上宾, 奉为“导师”,要求全家人都关心他,顺从他。奥尔贡外出归来, 女仆桃丽娜告诉他妻子病了,他却毫不在意,只是一再追问达尔 杜弗状况如何。他还打算毁掉原来的婚约,把女儿嫁给达尔杜弗。 不料达尔杜弗却看上了奥尔贡的妻子艾耳密尔,恬不知耻地向她 求欢。此事恰被儿子大密斯撞见,便向其父告发。但鬼迷心窍的 奥尔贡不仅不信儿子的话,反而气急败坏地将儿子赶出家门,并 把全部财产转给了达尔杜弗。无奈之下,艾耳密尔让奥尔贡藏在 桌下,佯装答应达尔杜弗的追求,使达尔杜弗丑态百出,原形毕 露。
2021/2/23
二、清教徒文学与古典主义戏剧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在17世纪的欧洲独领风骚。它是一个最早接 近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虽没有宣言声明,但有共同遵循的创作 原则,也有系统的理论总结;虽没有明确的集团性,但有共同风 格的作家群。
古典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法国生根开花。法国王权的文化政策, 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古典主义戏剧与王权之间便 有了既依附又背离的微妙关系。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第四章17 世纪文学一、17S 的文学类型:古典主义文学:17S 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形成繁荣于法国,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2、哲学上:崇尚理性,强调感情服从理智,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3、文学上:学习古代,奉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遵守规则。

在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

对戏剧而言,恪守“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

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 小时内完成。

悲剧代表作家:高乃依地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和奠基之作。

其他作品《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费得尔》拉辛古典悲剧第二代表。

《安德罗玛克》拉封丹《寓言诗》使寓言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喜剧代表作家:莫里哀《吝啬鬼》(阿尔巴贡是“守财奴”“吝啬鬼”形象,前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后有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伪君子》(答尔丢夫,绝妙的铺垫“最伟大最好的开场”)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本意是不合规则的意思,原指一种过分雕琢华丽的建筑,巴洛克风格后来影响到艺术、文学领域。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让· 拉辛(1639—1699)


让·拉辛的创作代表 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刻》和《费得尔》。 拉辛着重揭露封建统 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 怒,他的作品具有更 鲜明的现实意义。
尼古拉· 布瓦洛(1636—1711)



尼古拉·布瓦洛是古典主 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 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 术》(1674)。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 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和概括。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1.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 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崇尚理性。 3.模仿古代经典,注重 艺术形式的规范化。 (名词解释:三一律)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 四
高乃依(1606—1684)



高乃依一共写了30多 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熙德》﹑《贺拉斯》 ﹑《西拿》和《波利 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 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约翰· 德莱顿(1631—1700)

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
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 在《论戏剧诗》和《悲剧 批评的基础》等作品中,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典诗 学的原则,为英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
约翰· 班扬(1628—1688)



王朝复辟期间带有民主 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他以整本旧约为背景创 作出一部伟大的寓言— —《天路历程》 (1678)。 《天路历程》以梦境游 历来描写基督徒追求信 仰的过程。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莫里的早期创作(1645-1658)
总评:思想上探索和艺术上积累时期。 表演:从民间戏剧汲取营养,学习普通语言, 向意大利职业喜剧家学习; 编剧:即性闹剧和情节戏剧,诸如《冒失鬼》 《情仇》 特点:戏剧创作主题浮浅,内容流俗,体现出 较强的民主倾向
莫里哀的风俗喜剧(1659-1663)
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特征
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 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 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 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 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 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熙德》
拉辛
拉辛(1639—1699)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出 身财政官家庭,本人做过 路易十四的史官。写作11 部悲剧,一部喜剧。代表 作是《安德洛玛刻》和 《费德尔》。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 理性,人物常常采用希腊 史上的美人,多缠绵悱恻 的艳史。情调阴柔平淡。
性格悲剧
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 剧,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 以恋爱心理为主。不重情 节,以人物的动机和希望 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巴罗克文学
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兴盛于17世纪。起源于 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特点:词藻华丽,精雕细刻,富丽繁复,讲究修辞。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马里诺,他的长诗 《阿多尼斯》,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 成了一种“马里诺诗体”。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在他的作品《孤独》中,比喻新 奇,形象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这种特点被称 为“夸张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 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作品《痴儿西木传》也有明 显的巴罗可文学特征。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复乐园》(1671)
• 重塑耶稣,成为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 形象,主要任务是反抗暴政、专制。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 把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
《力士参孙》(1671)
• 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 和号召。
古典史诗的终结
• 三部长诗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 的传统。它不仅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 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德。它标志着 英雄史诗的结束。
布瓦洛(1636—1711)
• 古典主义的总结者和立 法者,诗体理论著作 《诗的艺术》。 • 理性原则:情节要合情 合理 • 自然原则:故事逼真, 性格要相称和一贯, • 道德原则:文艺必须有 社会教育意义
高乃依 Corneille (1606—1684)
• 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 • 《熙德》Le cid 古典主
•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理性, 从反面表现缺乏理智的恶果。 人物常常采用希腊史上的美 人,多缠绵悱恻的艳史。情 调阴柔平淡。
思考:
• 古典主义强调理智克服情感,这与文艺
复兴人文主义精神有什么关系?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 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 • 崇尚理性原则,理智克服情感 • 摹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
古典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 政治基础:适应当时法国王权高度集中 的要求 • 哲学基础;理性主义哲学 • 文学传统、民族传统和人们的审美趣味、 社会心理
理性主义哲学
英国经验派
• 培根、霍布斯和洛克:外部世界是经验的基 础 • 贝克莱、休谟:外界是感觉或表象的总和 大陆理性派 • 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 • 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强调只有用推理的方 法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真理的标准是 观念的清晰明白。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

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

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概述一、十七世纪欧洲的欧洲社会与文学潮流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文学(一)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barruco ,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指16——17 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

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代表作家及作品:意大利“马里诺派”的旗手马里诺的长诗《阿多尼斯》。

西班牙“贡戈拉派”的祭酒贡戈拉的叙事长诗《莱尔马公爵颂》和寓言长诗《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

法国小说家奥雷诺·德·于尔菲的小说《阿斯特雷》;诗人阿格里帕·多比涅的《惨景集》,马莱布的《圣彼得的眼泪》等。

(二)清教徒文学英国17 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清教徒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会改革的范畴,清教徒精神在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第一节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第一节 17世纪文学


清教徒反对奢华纵欲,提倡节俭勤奋 的进取精神,主张现实社会中财富的积累, 这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 清教徒布道家约翰· 卫斯理概括了这种 清教徒精神:“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 拼命地捐钱”。
清教徒:新兴的资产阶级 清教徒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清教文学:资产阶级文学
代表作家:约翰· 弥尔顿
这部戏剧符合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政治上拥护王权。 艺术上:崇高严肃的悲剧风格。
拉辛(1636—1699):
其创作特点是: 1、擅长塑造女性形象,刻画女性心理。 2、写情欲淹没理性,从而控制并毁灭人。 他的代表作有《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
《费得尔》: 雅典王后费得尔因不能克制自己的情欲而 走向犯罪的故事,是拉辛心理悲剧的代表 作。她是瑞典国王的后妻,她向国王前妻 的儿子求爱,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反诬 王子对她有不轨行为。国王怒而处死王子。 王子死后,费得尔也悔恨自尽,死前道出 了真情。 剧本批判滥施情欲、缺乏理性的思想行为。
生平(1608--1674):
英国诗人、政论家,出生于伦敦一个富 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 响,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 16岁时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并取 得硕士学位。因目睹当时国教日趋反动, 他放弃了当教会牧师的念头,闭门攻读文 学6年,一心想写出能传世的伟大诗篇。
撒旦的形象:
叛逆的英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 “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倒不如在地狱里称 王”

作者对撒旦的态度有些矛盾:一方 面,批判骄矜的撒旦,另一方面,感情上 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 罚,很像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在 作者笔下,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 命者。所以,大致来说,对撒旦是歌颂大 于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莫里哀第一节概述⏹一、17世纪欧洲社会和文学概况⏹二、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三、清教徒文学和巴洛克文学一、17世纪欧洲社会和文学概况⏹社会背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仍然在继续,封建势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有所削弱,但还很强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此期间达到平衡阶段,比较而言,资产阶级处在相对软弱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和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但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649)文学概况⏹意大利:失去了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文学走向下坡路;⏹英国:莎士比亚之后,文学走向衰落。

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了一批清教徒作家,以弥尔顿和班扬(1628¡ª1688)为代表。

其中,弥尔顿的创作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英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没有形成思潮影响整个欧洲。

(参见P110¡ª111)⏹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特别到了路易十四(“太阳王”)在位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并且成为17世纪欧洲文化中心。

在文学上形成了古典主义思潮,成为十七世纪欧洲文学主潮。

二、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古典主义是17世纪在法国产生和兴盛起来,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艺思潮,由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典范,故称为“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当时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处于软弱地位而与专制王权暂时妥协让步在文学上的反映。

它在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贤明君主;思想上崇尚理性,提倡自我克制;形式上模仿古人,偏重艺术形式和技巧,带有宫廷色彩。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主要理论家是布瓦洛,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

⏹古典主义在欧洲文坛上统治了将近两个世纪之久,在19世纪前期逐渐为浪漫主义所取代。

(一)产生原因⏹政治基础——专制王权的提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人:⏹黎西留首相(1624—1642):创立法兰西学士院(1635),并把它作为制定和推行中央文艺政策的官方机构。

在他和学士院的推动和倡导下,古典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来。

⏹路易十四国王(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操纵国家的一切,也亲抓文艺。

他提倡古希腊罗马文学风格,保护作家的创作热情,采取措施奖励作家创作,因而收拢了一些作家自觉地宣传中央政策,歌颂国王,为统治阶级服务。

笛卡尔(1596—1650)(二)基本特征(P104—105)⏹政治上拥护王权。

要求作家为专制政体服务,把歌颂国王,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天职;遵从凡尔赛宫的艺术趣味,带有明显的宫廷倾向。

⏹思想上崇尚理性。

布瓦洛《诗的艺术》:“爱理性吧,愿你的一切文章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与光芒”。

理性实际上是专制王权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形式要求。

⏹形式上模仿古人,重视规范。

布瓦洛:“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人的本性,然后用古代的形式来表现”。

1.三一律:指的是在戏剧创作中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三者的完整统一,具体而言是指:剧情单一,只叙述一个故事,不旁涉他事;在一天当中进行;在一个地点发生。

P1052.人物:高贵人物¡ª¡ª悲剧;卑贱人物¡ª¡ª喜剧。

3.语言:用诗体写作,华丽典雅,讲究格律。

4.场面:严肃、庄重。

不允许在舞台上出现不高雅的场面。

5.取材: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历史;为国家利益服务。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兴起时期(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古典主义的兴起,诗人马莱布起过一定的作用(P106),但真正标志古典主义兴起的还是高乃依及其代表作《熙德》。

⏹繁荣时期(十七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典主义文学发展最为充分,作家作品大量产生的时期。

代表作家有拉辛和莫里哀,理论家是布瓦洛。

⏹衰落时期(十七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专制王权走向崩溃,古典主义文学也开始衰落。

80年代末的“古今之争”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起挑战。

高乃依(1606—1684)⏹地位: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创作:共写了30多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熙德》(1636)、《贺拉斯》(1640)、《西那》(1642)和《波里厄克特》(1643)等代表作:《熙德》⏹地位:被看作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意义: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内容上:符合“拥护王权”和“崇尚理性”的要求;形式上基本符合“模仿古人,重视规范”的要求。

让·拉辛(1639—1699)⏹地位:拉辛的创作代表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安德洛玛刻》(1667)和《费得尔》(1677)。

⏹拉辛与高乃依比较:拉着重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怒(反);高着重塑造热爱祖国,忠于公民职责的英雄,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正)。

¡ª¡ª拉辛的作品具有更鲜明的现实意义。

布瓦洛(1636—1711)⏹古典主义的发言人、立法者和理论家。

⏹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1674)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美由理性产生¡±¡ª¡ª理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参见P107)拉封丹(1621—1695)⏹拉封丹是法国古典主义诗人和杰出的寓言家。

⏹代表作《寓言诗》共12部,239篇。

⏹用动物影射人间社会,生动地揭示出统治阶级的专横暴虐﹑黑暗王朝的黑暗腐败,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

三、清教徒文学和巴洛克文学⏹(一)清教徒文学(P110)⏹英国在17世纪发生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而这场革命是在宗教斗争(保皇的国教与革命的清教)的外衣下进行的。

⏹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清教徒文学(也称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弥尔顿(1608-1674)⏹出身清教徒家庭,一直积极投身于革命,写了大量的政论性文章,抨击保皇党和英国国教⏹以《圣经》为题材著有长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等作品,表现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

⏹代表作:《失乐园》。

班扬(1628—1688)⏹王朝复辟期间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他以整部《旧约》为背景创作出一部伟大的寓言¡ª¡ª《天路历程》(1678)。

⏹《天路历程》以梦境游历来描写基督徒追求信仰的过程。

(二)巴洛克文学(P108)⏹巴洛克一词来自西班牙语b a r r u c o,原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珍奇、奇妙的意思。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术语最早是用来指称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建筑的特点:富丽繁复,精雕细刻。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建筑领域,而且存在于绘画﹑音乐和文学领域。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贡戈拉的诗风讲究辞藻和修饰,经常运用拉丁语句法和缺乏逻辑的隐喻。

主要作品有长诗《孤独》、《比拉莫和蒂斯贝的寓言》。

⏹“贡戈拉主义”是17世纪西班牙巴洛克文学的一个流派。

¡°贡戈拉主义¡±诗派轻视人民群众,提倡为“高雅人士”写作,作品堆砌夸张的词藻,充满各种隐喻和难解的词句。

其内容大都是人生无常、终归毁灭等悲观思想。

生平和创作⏹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古典主义喜剧家。

别林斯基:¡°法国人把莫里哀看得比高乃依和拉辛还高¡±。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艺名。

⏹1652年开始创作剧本,一生共创作了近30部喜剧。

⏹创作矛头直指教会、贵族和资产阶级,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是莫里哀开始创作古典主义戏剧的时期,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写现实中可笑的人物和可笑的风气,表现出风俗喜剧的特点。

⏹比较重要的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1659)、《丈夫学堂》(1661)和《太太学堂》(1662)。

⏹《太太学堂》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

创作的第二阶段(1664-1668)⏹莫里哀创作的成熟期和“黄金时代”。

以创作性格喜剧为主,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他整个创作的最高水平。

⏹主要作品有:《伪君子》/《达尔杜弗》(1664)——揭露教会;《唐璜》/《石宴》(1665)、《恨世者》(1666)——嘲讽贵族;《悭吝人》(1668)和《乔治·唐丹》(1668)——讽刺资产者。

⏹《伪君子》和《悭吝人》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

《悭吝人》/《吝啬鬼》(1668)⏹《悭吝人》把守财奴阿巴贡爱财如命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作者讽刺资产阶级最有力的作品。

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在欧洲文学史上,这部喜剧可以说是最早揭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金钱如何破坏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的作品之一。

剧中人⏹阿巴贡(高利贷者,守财奴)⏹克莱昂特(阿巴贡之子)⏹艾莉丝(阿巴贡之女)⏹法赖尔(管家,艾莉丝恋人)⏹玛丽雅娜(法赖尔妹妹,克莱昂特恋人)⏹雅克师傅(厨师兼车夫)昂塞耳墨(法赖尔、玛丽雅娜父亲)爱钱胜命的阿巴贡⏹我要告状,拷问全家大小:女佣人,男佣人,儿子,女儿,还有我自己。

这儿聚了许多人(指台下观众)!我随便看谁一眼,谁就可疑,全像偷我钱的贼。

哎,他们在那边谈什么?谈那偷我钱的贼?楼上什么声音响?他会不会在上头?行行好,有谁知道他的下落,求谁告诉我。

他有没有藏在你们当中?他们全看着我,人人在笑。

你看吧,我被偷盗的事,他们也一定有份。

快来呀,警务员,宪兵,队长,法官,刑具,绞刑架,刽子手。

我要把那人儿绞死。

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绞死。

(第四幕第七场)创作的第三阶段(1668-1673)⏹莫里哀同路易十四的关系出现裂痕,创作慢慢脱离了宫廷趣味。

内容上表现出反贵族和反教会的强烈战斗性;风格比较幽默、滑稽、风趣,受到下层平民的欢迎。

⏹这时期,写了近10出喜剧。

较著名的有《贵人迷》(1670)、《司卡班的诡计》(1671)、《女博士》(1672)和《无病呻吟》(1673)等。

《伪君子》(1664—1669)⏹地位:又名《达尔杜弗》,莫里哀的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