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近代文明1

合集下载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一、《世界文明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20002(二)课程英文名称:World Civilization History(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四)课程性质:世界文明史是一门文理基础人文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目的通过«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概括了解,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

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

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八)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滥觞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1、使学生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

2、使学生领会农业的诞生。

3、使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一、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二、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三、氏族文明的兴衰第二节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一、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二、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三、文化艺术的萌芽考核要求:1、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1.1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了解)1.2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掌握)2、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2.1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掌握)2.2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掌握)2.3文化艺术的萌芽(了解)第二章西方文明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近代欧洲文明,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九年级历史拉丁美洲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拉丁美洲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作为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拉丁美洲的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历史拉丁美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

1. 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的大半旁,西部濒临太平洋,东岸是大西洋。

拉丁美洲面积广阔,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

2. 拉丁美洲的文化特点拉丁美洲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地区,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个地区最主要的语言。

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印欧和美洲土著文化的影响,既有欧洲的文化传统,又保留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3. 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拉丁美洲有许多古代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

玛雅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建筑和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兴起于公元14世纪,建立了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并创造了壮丽的建筑和优秀的艺术。

4. 西班牙征服拉丁美洲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人开始征服拉丁美洲地区。

他们派遣探险家和征服者,在当地居民之间种下了西班牙统治的种子。

西班牙人对土著人进行了镇压和压迫,同时传播了西班牙语和天主教信仰。

5.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了多起独立运动。

这些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如西门·玻利瓦尔(Simon Bolivar)和何塞·德·圣马丁(Jose de San Martin),坚决抵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

最终,拉丁美洲多个国家成功独立。

6.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发展独立后,拉丁美洲国家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逐渐趋向稳定,并开始加速现代化进程。

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

7. 拉丁美洲的社会问题尽管拉丁美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该地区仍然面临许多社会问题。

亨廷顿的八大文明区划分标准

亨廷顿的八大文明区划分标准

亨廷顿的八大文明区划分标准
亨廷顿的八大文明区划分标准包括:
1. 西方文明区:涵盖了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这些地区具有相似的文化、历史和政治背景,是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发源地。

2. 中华文明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相似的社会结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

3. 印度文明区:印度次大陆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宗教和文化遗产。

4. 伊斯兰文明区:涵盖了中东、北非和部分亚洲地区,这些地区信仰伊斯兰教,拥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5. 东正教文明区:包括东欧和俄罗斯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到东正教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6. 拉美文明区:包括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这些地区受到欧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7. 非洲文明区:涵盖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结构,但受到欧洲殖民的影响较大。

8. 东南亚文明区:包括印度支那半岛、马来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结构,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

亨廷顿的八大文明区划分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及其重要特征

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及其重要特征

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及其重要特征拉丁美洲作为世界上最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资源以及不同的种族文化底蕴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

本文将就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及其重要特征进行探究。

一、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拉丁美洲文化的形成可追溯至殖民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国在15世纪末期通过殖民政策将其文化传播至整个拉丁美洲地区,使得拉丁美洲文化不断与欧洲文化相互影响、融合。

同时,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及不同种族的移民等社会成分的不断融合,也为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条件。

正是这种多元性,才使得拉丁美洲文化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拉丁美洲文化的重要特征1.信仰拉丁美洲文化的信仰非常丰富多彩,起源于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明等古代文化,以及殖民时期所传播的基督教文化。

在拉丁美洲,基督教信仰与带有印第安文化痕迹的瓦哈卡神、印第安文化中的恶魔等混淆在了一起。

此外,许多拉丁美洲人也会选择自然宗教或者印第安宗教,并将它们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

2.音乐拉丁美洲音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标志之一。

其多样性与其复杂的多民族文化有关。

从经典乐曲到流行音乐,从印第安传统乐器到西班牙吉他,随处可见其文化多样性的印记。

流行乐、雅典音乐、斗糖音乐、藏红花音乐等,都是拉丁美洲音乐中的代表。

3.舞蹈拉丁美洲舞蹈同样拥有着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特点。

这是因为许多舞蹈都源于当地的民间文化传统,如:佛朗门戈舞、桑巴舞、酒吧跳舞等。

在拉丁美洲,跳舞是人们结交朋友、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许多拉丁美洲人认为,舞蹈让人联结到自己的文化,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先。

4.美食拉丁美洲美食以其丰富多彩、异国风味而闻名。

例如,墨西哥的玉米卷饼、普安的烤肉、秘鲁的烤鱼、巴西的烤肉等等。

每一种美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让人垂涎欲滴。

不仅如此,许多拉丁美洲的美食还代表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5.时尚拉丁美洲还以其时尚文化而著称。

比如,墨西哥的油布长裙、繁华秀丽的卡西那服装、阿根廷的可爱女性衬衫、巴西的比基尼等。

拉丁美洲历史

拉丁美洲历史

拉丁美洲历史拉丁美洲历史源远流长,充满了风云变幻和传奇色彩。

从古代文明的兴起到殖民统治的时期,再到独立斗争和现代发展,拉丁美洲的历史跌宕起伏,承载着无数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阶段入手,探讨拉丁美洲历史的精彩之处。

古代文明的绚烂在古代,拉丁美洲地区曾孕育出多个独具特色的文明,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最为著名。

玛雅文明的石雕艺术和天文学成就令人惊叹,阿兹特克文明的神庙和人祭仪式让人触目惊心,而印加文明的加查马克、马丘比丘等建筑更是传世之宝。

这些古代文明不仅在艺术、科技和社会组织方面有着独特贡献,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拉丁美洲地区的文化传承。

殖民统治的痛苦岁月随着哥伦布等欧洲探险家的到来,拉丁美洲进入了殖民统治时期。

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者以种种手段征服土著居民,推行剥削统治,残酷压迫。

特别是在殖民地开采和居民种植园经营中,殖民者对原住民的剥削更是达到了顶峰,造成了极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此时期的拉丁美洲,鲜血和泪水交织,痛苦不堪想象。

独立斗争的艰辛历程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各国相继展开了反对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

西蒙·玻利瓦尔、何塞·节·圣马丁等伟大领袖率领人民奋起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自由。

这一时期,虽然充满了牺牲和磨难,但也让拉丁美洲各国树立起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拉丁美洲人民在此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民族认同。

现代发展的多元风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拉丁美洲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拉丁美洲国家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风貌。

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政治形势风起云涌,智利、乌拉圭等国家的社会改革逐步推进。

拉丁美洲在现代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总结以拉丁美洲历史为主题,我们可以看到这片富有魅力的大陆上发生了许多精彩丰富的历史事件。

简明拉丁美洲史

简明拉丁美洲史

简明拉丁美洲史
简明拉丁美洲史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概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哥伦布时代:拉丁美洲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南美和中美洲,他们的文明多样且复杂,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等。

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欧洲列强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3. 殖民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进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如宗教传播、文化交融等。

4. 独立战争: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开始反抗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最终成功获得独立。

5. 现代化进程: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包括建立共和国、发展工业、推行现代化等。

6. 20世纪以来: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环境问题等。

简明拉丁美洲史的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的历史观点和研究方法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能够提供对拉丁美洲历史的
全面了解。

十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十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十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过对过去事件和过程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在十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和培养历史思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十年级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梳理知识框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和传播古代文明的兴起和传播是世界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十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华夏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等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

1. 埃及文明:埃及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它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较为复杂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制度。

埃及的法老制度、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都是埃及古文明的重要特点。

2. 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印度次大陆北部,比埃及文明还早。

它以城邦为特征,发展了细密的印度河流域印度文字。

印度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政治、农业和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源远流长。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农业文化、祭祀制度等都是华夏文明的代表。

孔子的儒家思想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

4.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的民主政治、哲学思想和罗马的法律制度、道德观念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重要贡献。

二、近代史的发展和冲击近代史是十年级历史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帝国主义侵略、殖民统治、民族独立、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和过程。

1. 帝国主义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殖民侵略。

这种帝国主义侵略给被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痛苦,同时也催生了抵抗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2. 殖民统治与民族独立: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20世纪初,这些地区相继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_高二历史教案_模板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_高二历史教案_模板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_高二历史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条件;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葡属巴西独立。

2.通过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运动,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同时,外国资本趁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大肆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3.通过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立在奴役基础上的殖民统治迟滞了拉丁美洲社会的进步,违背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民族自立的愿望;拉丁美洲新兴国家的建立,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也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只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历了海地革命、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巴西独立运动,有将近2000万人口卷入其中,这一场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大规模殖民地独立战争,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地外,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等17个独立国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拉丁美洲的历史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是独立战争的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所有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控制。

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艰巨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重点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黑奴贸易和拉丁美洲的社会变迁

黑奴贸易和拉丁美洲的社会变迁

二、拉美地区的殖民化
1、拉美的范围 它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由于曾长期沦为 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2、时间: 16世纪上半叶 3、殖民拉美的国家: 西班牙和葡萄牙 4、 殖民区域 西班牙: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最南端地区 葡萄牙:以圣多斯镇为据点,向内陆扩张建立 了广大的巴西殖民地
一、三角贸易 1、背景(原因) A、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扩张提供了便利。 B、美洲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贩卖黑奴有利图 2、最早的奴隶贩子:葡萄牙 3、最大的奴隶贩子:英国 4、时间:新航路开辟以后 5、路线;欧洲、非洲、美洲三地巡回,称“三角贸易” 6、影响:A、对非洲:巨大灾难。 B、对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对美洲:提供劳动力、文化受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1769年,殖民主义者贴出了一 张贩卖黑人的广告
1769年7月24日,查尔顿,下月 3日,星期四,将拍卖94个年轻、健 康的黑奴。其中,成年男子39个,成 年女子24人,男孩15人,女孩16 人。
思考
三角贸易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线?
欧洲殖民者的发财致富线,黑人奴隶 的死亡线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 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据统计,到 16世纪中期已有1200万至 (2)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 1500万印第安人惨遭西班牙殖民者的杀 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戮。以牙买加岛为例,殖民者入侵不到 1783至1793年间,利物浦的船只贩运到西印度30.37万人,收入 (3)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出售有利可图 1229.4万英镑,每年平均收入 111.76万英镑,平均利润为30℅, 50 年,原有的 30 万印第安人完全绝迹。 有时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 17 世纪,非洲海岸一个黑人的价格是 25英镑,卖给美洲种植园的奴 15 世纪末古巴的人口为 2 、奴隶贸易的过程 20 万, 1508 年幸 隶价格比在非洲的买价高30至50倍。 存者只有6万人,1570年是总共只剩下 1350人。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5 重要岛屿: 火地岛:火地岛是拉丁美洲南端最大的岛屿,火地岛的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北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对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对望.在巴拿马 运河开通前,这里是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轮船的必经之路,现在是许多南 极考察队进入南极洲的中转站. 西印度群岛由散布在加勒比海上的众多岛屿组成,分属于十多个国家,古巴 是西印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国.泛指南北美洲之间海域中的一个一连串的 岛群.北起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西起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端.总岛屿数 达7000个左右.西印度群岛之名来自于149度,故得名.总的说,西印度群岛包括了巴哈马 群岛和安的列斯群岛(又可分为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 6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连接了北美和南美,沟通了大西洋和太 平洋,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 7 墨西哥湾: 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一个海湾.位于墨西哥,美国和古巴之间.呈 半圆形.部分为陆地环绕.海湾的东部与北部是美国,西岸与南岸是墨西哥, 东南方的海上是古巴.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经过尤卡旦 海峡与加勒比海相连接.
人口,面积: 2070万平方公里,5.6亿人口(2006年统计) 语言: 拉丁美洲国家所使用的语言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 荷兰语以及多种印第安语等.西班牙语使用最广,是拉丁美洲大 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巴西主要使用葡萄牙语.海地,法属圭亚 那和法属西印度群岛使用法语.巴巴多斯,牙买加,圭亚那,伯 利兹,巴哈马等国使用英语.苏里南及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等使用 荷兰语.印第安居民较多的地区一般使用印第安语.印第安语的 方言达1700多种分属100多个语族,以纳华特语(náhuatl),玛雅 语(maya),克丘亚语(quechua),瓜拉尼语(guaraní),艾马拉 语(aymará)等使用较广泛. 货币(7个比索国): 用比索(peso)的国家:México, Cuba, La República Dominicana, Colombia , Uruguay , Chile, Argentina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史前文明1.人类起源及迁移:非洲大陆起源和迁移,古人类与智人的分化。

2.旧石器时代文化: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石器的制作和用途,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3.新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农业的出现和发展,陶器的出现和用途,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进。

4.青铜时代文化:青铜器的制作和用途,青铜时代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青铜时代文化的演变和区域特色。

二、古代文明1.一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地理环境,金字塔的建造和文化意义,古埃及宗教和神话。

2.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三大宗教、城市计划和工艺出现,古巴比伦法典、金字塔、摩西五经。

3.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语言、艺术和政治体制,古罗马的建筑、法律和文化成就,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

4.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发展和演变,夏商周等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

三、中世纪1.东亚文明: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历史及文化,东亚社会、政治、文艺、科学技术特点。

2.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教义和信仰,西欧中世纪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基督教的传统和影响。

3.回教文明:回教的教义、信仰和实践,回教文明的历史和主要国家,回教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和影响。

四、近代文明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文艺复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

2.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路德和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

3.新科学:新科学的发展和成就,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在新科学中的作用,新科学对欧洲的影响。

4.大航海时代: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西方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

五、近代史1.民族独立和殖民主义:美国、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殖民主义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影响和后果。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一战对世界的影响和后果,未来战争的阴影。

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历史过程和启示

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历史过程和启示

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历史过程和启示拉丁美洲是指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历史上曾被西班牙或葡萄牙殖民统治过。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初期经历了一次解放运动,取得了独立和自主的地位。

这次解放运动对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给其他地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一、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历史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6世纪开始将拉丁美洲地区殖民化,他们在那里建立了殖民政府和殖民势力,强制当地人成为他们的奴隶和劳力。

然而,这种压迫和剥削并未得到当地人的接受和认同,他们开始进行反抗和反抗。

这些反抗运动自17世纪开始,但是直到19世纪才取得了成功。

此期间,拉丁美洲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最终在1810年至1825年间,各国相继获得了独立和自主。

这次解放运动的发起和推动者主要是当地的统治阶层和中产阶级,他们对殖民统治感到不满和愤慨,认为自己应该拥有自主权和独立性。

在这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有西门·玻利瓦尔、何塞·德圣马丁和托马斯·杰斐逊等,他们的发言和行动号召了大量的人民和军队加入解放运动。

在拉丁美洲解放运动期间,各国之间互相帮助和协调起来,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和团结的力量。

他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共同建设和发展。

在同样的时间内,欧洲也经历了一次工业革命,拉丁美洲各国也开始借鉴西方的文明和技术,开始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

二、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启示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历史与过程对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启示和借鉴。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自主和独立的重要性拉丁美洲解放运动证明了自主和独立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主张,否则将被他人所控制和剥削。

2. 民主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拉丁美洲解放运动表明了民主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的意愿和权益,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拉美史名词解释

拉美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奥尔梅克文明前1200年到前400年的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已知最古老的美洲文明之一。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为三个文化点:圣洛伦佐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

2.特奥蒂瓦坎文明前200年到750年的中美洲古印地安文明。

主要代表建筑是太阳神金字塔、月亮神金字塔、羽蛇神庙等。

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沿逝者大道南行,内有神庙、住宅等建筑。

3.托尔特克文明公元900-1521 年中美洲古印第安文明。

其中心最初位于图拉,后在阿兹特克人的威胁下迁至玛雅人地区。

托尔特克的建筑与艺术兼有本文化与玛雅文化的特点。

4.奇南帕阿兹特克人修建的水上园地。

人们在排筏上铺垫淤泥建造成浮动小岛,然后用木桩加以固定,或直接打木桩围湖造田。

这种方法使易遭水灾的土地变成良田。

5.查文文化前900—前200年安第斯山区古印第安文明。

查文文化的特征在于其宗教建筑、石刻、陶器及纺织品上所表现出对猫科动物的崇拜。

该文化是日后安迪斯山区各古代文明的渊源。

6. 委托监护制西班牙王室把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的土地委托给王室亲信及开拓有功者代为统治的制度。

印第安人被“委托”给委托监护主,由他及教士向印第安人传授基督教教义和欧洲文明,并保护印第安人。

作为回报,他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贡物或现金。

7.大庄园17世纪中期,大庄园制成为拉美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大庄园是一种幅员辽阔的种植粮食或放牧牲畜的地产,其产品供采矿中心或大都市消费。

大庄园广泛实行债役雇农制。

8.种植园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发展商品性农业的一种拉丁美洲大土地所有制。

种植园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主要使用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只生产一种出口欧洲的作物。

9.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致力于保护西班牙治下的美洲印第安人,其著作《西印度毁灭述略》揭示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暴行。

他因此被称为“印第安人守护者”。

10.米达制米达制最初是印加帝国强征成年男子轮流担负劳役的一种制度。

拉丁美洲历史介绍

拉丁美洲历史介绍

拉丁美洲历史介绍拉丁美洲历史介绍拉丁美洲通常用来指称美国以南的美洲大片以罗曼语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拉丁美洲历史,希望能帮到你。

拉丁美洲历史介绍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文明的开拓者。

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洲古文明发祥地。

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

到15世纪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尔北部,南达智利的塔尔卡人口约9001200万。

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栽培玉米、豆类、马铃薯、木薯、昆诺阿等作物驯养骆马和羊驼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驿道、建筑、手工业等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

光辉的印加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哥伦比亚、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国以外人口较集中的地区。

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入侵。

葡萄牙侵占了巴西西班牙统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广大地区。

16世纪末英国、法国和荷兰殖民者经过激烈争夺分割了圭亚那地区和近海一些岛屿。

从此全洲进入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

西班牙先后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鲁包括秘鲁和智利、新格拉纳达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3个总督辖区,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总督区。

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种奴役制度强迫印第安人在种植园或矿场作无偿劳动大肆掠夺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银财富。

印第安人的家园被破坏古文明遭摧毁人口锐减。

为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又从非洲贩入大量黑奴。

宗主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强迫殖民地人民专门生产一、二种能在国际市场牟取暴利的农矿产品形成单一产品制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也逐渐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南美洲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

到18世纪后半期宗主国所竭立维护的殖民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个主要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南美洲人民走上独立战争的道路。

拉丁美洲经济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经济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经济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拉丁美洲被西班牙、葡萄牙征服后经济殖民地化和19世纪初拉美各国独立革命后在外国资本入侵下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过程。

经济的殖民地化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拉丁美洲的居民只有印第安人。

1492年,C.哥伦布(1451~1506)的探险队第一次踏上了美洲的土地,从此,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残的征服和掠夺。

西班牙人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全部拉丁美洲领土;葡萄牙人则占领了占拉丁美洲全部领土3/7的巴西。

西、葡殖民者用火与剑摧毁了印第安人原有的经济和文化,以力手段结束了原有的社会制度,把所有的财物洗劫一空。

以后,殖民者为了长期霸占拉丁美洲,掠夺其丰富的资源,从印第安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收入,便建立起森严的殖民统治机构,并掠取印第安人的土地,开办种植园和矿场。

在西班牙殖民地,殖民当局正式建立的奴役制度主要是一种变相的农奴制:监护征赋制,又称大授地制,托管制或“恩康米恩达”制(encomienda)。

在矿区则实行强迫劳役制,即米达制(mita)。

在巴西,葡萄牙殖民者推行种植园奴隶制,在圣保罗还建立了“捕奴队”,专用捕捉逃入内地的印第安人,卖给种植园作奴隶。

奴隶种植园种植甘蔗,出口蔗糖,使葡萄牙殖民者获得丰厚的利润。

“监护征赋制”于1720年被正式废除。

“监护人”在各种借口下剥夺了公社占有的土地,把印第安人变成佃农,由此便产生了大庄园制。

在这种制度下,佃户们要使用土地就必须付出无偿劳动和缴纳地租。

他们依靠小块土地不能维持生计,不得不经常向地主借债,依附于地主。

佃户们到了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时,就成了地主的债奴──“佩昂”。

债奴主要由印第安人和一部分印欧混血种人构成,完全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们的劳动只能换到微不足道的工资,而且由于不断地借贷,就越来越无法偿清债务。

[18世纪拉丁美洲对欧洲宗主国的贸易输出]除世俗地主外,天主教僧侣也对拉丁美洲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

教会从殖民者手中分得了大量的土地,并从印第安人身上强收“什一税”和“自愿”捐款。

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文献材料

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文献材料

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文献材料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是指近代以来不同文明间通过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各个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共同进步。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作文献材料的关键点:1. 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古代的国与国之间通过贸易、战争和外交等途径展开交流,这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奠定了基础。

例如,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吸引了不少外国使节和商人来华交流学习。

2. 文艺复兴与欧洲文明文艺复兴是欧洲16世纪到17世纪期间一场重要的艺术和文化运动,其自由、开放、理性的精神成为了全球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少中国学者也在19世纪上下世纪将欧洲的学问介绍到中国。

3.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西方发明的蒸汽机、电灯和电报等革命性的发明,在亚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4. 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各个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这些思潮激发了不同文明间对人权、民主和平等等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5. 日本的现代化借鉴日本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制度,实现了迅速的现代化,成为亚洲近代化的先行者。

日本现代化的经验对其他亚洲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之间也有着深厚的交流和互鉴。

例如,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在东亚地区的交流和互鉴中相互影响,促进了东亚地区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7. 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仅是单向的吸收和学习,更是一种多元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有助于构建一个多元共存的世界。

综上所述,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各个文明通过交流、学习和借鉴相互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共同进步。

传统与现代:拉丁美洲历史的交融

传统与现代:拉丁美洲历史的交融

传统与现代:拉丁美洲历史的交融拉丁美洲,这片充满魅力与神秘的土地,承载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在岁月的长河中,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碰撞与融合,塑造了拉丁美洲独特的风貌。

传统,是拉丁美洲历史的根基。

从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开始,这片土地就孕育着独特的文化和智慧。

印第安人在农业、建筑、艺术等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

他们培育出了玉米、土豆等重要农作物,为人类的粮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建筑方面,玛雅文明的金字塔、印加文明的马丘比丘等遗迹,见证了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对天文、数学的深刻理解。

印第安人的艺术,如精美的织物、陶器和壁画,充满了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崇拜。

宗教也是拉丁美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主教在殖民时期传入,并与当地的宗教信仰相互融合。

在许多地方,人们依然保留着对宗教节日的盛大庆祝,比如墨西哥的亡灵节。

这个节日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天主教元素,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逝去的亲人,表达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理解。

音乐和舞蹈同样是拉丁美洲传统的瑰宝。

从热情奔放的桑巴、伦巴,到充满激情的探戈,无不展现出拉丁美洲人民的活力与情感。

这些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形式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浪潮不可阻挡地冲击着拉丁美洲。

工业革命的影响逐渐波及这片土地,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技术。

大规模的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农业也逐渐走向机械化和商业化。

城市迅速崛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和通讯设施日益完善。

现代的教育体系得以建立,普及了知识,培养了大批人才。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和竞争压力让人们的观念逐渐更新,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物质的追求。

现代科技的进步更是给拉丁美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洲历史事件时间轴

美洲历史事件时间轴

美洲历史事件时间轴1500字文章美洲是一个文明灿烂的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重要事件。

下面是一份美洲历史事件时间轴,记录了一些在这片大陆上发生的重要事件,让我们来一起回顾这些令人难忘的瞬间。

公元前1500年奥尔梅克文明的兴起在现今墨西哥湾地区,奥尔梅克文明开始兴起。

奥尔梅克人是美洲最早的高度文明社会之一,他们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例如那著名的奥尔梅克巨头雕像。

公元250年-900年玛雅文明的黄金时代玛雅文明在现今中美洲地区达到了巅峰。

他们开发了高度复杂的日历系统,建造了壮丽的金字塔和巨型城市,并拥有发展成熟的农业和商业体系。

然而,在9世纪后期,玛雅文明突然衰落,至今原因仍不明确。

公元1325年阿兹特克帝国的建立阿兹特克帝国在现今墨西哥地区建立。

作为一支游牧民族,阿兹特克人最终在特诺奇蒂特兰湖上建立了自己的首都。

这个帝国迅速扩张,统治地区广泛,享有繁荣和富饶。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抵达美洲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

这次旅行标志着欧洲人与美洲的第一次接触,开启了一段旷日持久的历史。

1533年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在洪都拉斯登上了南美洲。

他继续向南美洲内陆进军,最终征服了印加帝国,这个印第安文明的最重要的国家,将其并入西班牙殖民帝国。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美洲大陆上的英属北美殖民地于1776年宣布独立,并发表了《美国独立宣言》。

这是美洲大陆上第一个独立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1804年海地革命海地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不满于法国殖民统治,海地奴隶们爆发起义,最终推翻了法国统治,实现了独立。

1810年-1825年独立运动浪潮19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相继独立。

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国纷纷摆脱欧洲殖民统治,走上独立的道路。

190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巴拿马运河是海洋贸易的重要通道,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古代拉丁美洲的文化和文明

古代拉丁美洲的文化和文明

古代拉丁美洲的文化和文明古代拉丁美洲是一个拥有多样性和独特文化的地区,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

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900年期间的奥尔梅克文化。

奥尔梅克文化是古代拉丁美洲最早出现的文明之一,它位于现今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这个文明以他们大量的石雕、石头建筑和人头像闻名。

这是古代拉丁美洲文化和文明的开端。

接下来,我们要谈论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古代拉丁美洲以及世界文明中最重要的文明之一。

据考古学家们的发掘和挖掘,现在已经确认了超过40个玛雅文明的城市遗址,这些遗址显示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

玛雅人建造了很多庞大的建筑物,如金字塔和神庙,这些都表明了他们对建筑和美学的敏锐感知。

此外,他们还是一支农业文明,玛雅人种了许多作物,如玉米、豆类、番薯和各种水果。

玛雅文明的发展一直持续到西班牙人的殖民时期。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古代文明是印加帝国,这是在南美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它主要位于现今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地区。

印加人拥有众多的建筑物、如马丘比丘、蒂万库马、萨克赫瓦曼等,多数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奇迹之一。

印加文化同样是基于农业发展,他们开垦了陡峭的山坡,设计了一种智能的系统来收集大量的水,用于灌溉作物。

他们的建筑、政治和社会制度都是非常高度专业和有组织的。

而在墨西哥地区,除了奥尔梅克示范的文明之外,阿兹特克和特契卡帝国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文化。

这个文明时期发展的时期比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要晚,大约出现在14世纪末。

阿兹特克和特契卡使用有组织的农业生产方式来支持人民的生活,同时他们的文化具有强烈的战争成份,这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避免不了的冲突。

阿兹特克和特契卡的建筑物同样以金字塔和神庙为主,具体表现出他们对宗教和神秘符号的崇拜。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上几个文明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也值得一提。

黑帽奴文明发展在古巴和海地,这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基础的社会。

高三复习-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叫什么

高三复习-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叫什么

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叫什么
拉丁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是玛雅文明、阿斯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

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玛雅文明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阿斯特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

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

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阿兹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

印加文明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

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

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

16世纪初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 (1)社会模式
•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移民到美洲后即建立殖 民点,从事殖民活动。这些殖民点就是市镇的雏形,在此基础 上发展形成了新型模式的社会。 16-17世纪期间,西班牙殖民者先后建立了几百座市镇。初 步形成了一个城市网络。按其规模大小分为城市、城镇、村镇。 一些市镇就建立在原先的古代城址上,另一些市镇则根据需要 (贸易、海运、矿业等)择地而建。这些由西班牙殖民者、移 民建立起来的大小市镇,史称“西班牙人市镇”,并发展成为 地区性和地方性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 在建立“西班牙人市镇”的同时还建立了“印第安人”市镇。 西班牙殖民当局强制土著“并村归屯”,建立新居民据点,目 的在于更有效地控制和征调土著劳动力。在法律上,“印第安 人市镇”和西班牙市镇“是平等的,但在社会上,两者是不平 等的,要根据劳动制度向”西班牙人市镇“提供劳动力,成为” 西班牙人市镇”的外围。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以“西班牙 市镇”为中心,以印第安人市镇为外围的市镇体制。
9



中央集权同地方自治这对矛盾不断 加深,从而导致了18世纪末、19世纪 初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人民独立意识的 迅速增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 运动蓬勃兴起。
10
经济

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经济成分同拉丁美洲 古代文明的经济成分相结合,根据新的需 求、新的生活和生产规律,在新的环境里 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拉丁美洲近代经济。经 济层面上多种文明融合的现象远较政治层 面明显、突出。这种融合现象表现在产品、 生产技术、劳动制度等方面。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复习题
• 1.拉丁美洲三大文明分别是什么,各在美洲什 么地理区域? • 2.拉丁美洲古代文明大概的起讫时间? • 3.帕伦克(Palenque)是哪个文明中的城邦国 家? • 4.奇钦伊察(Chichen-Itza)是哪个文明的文 明中心之一? • 5.现在的墨西哥城是在哪个古都的废墟上建立 起来的,这个古都古代文明帝国的都城? • 6.哪个西班牙殖民者最先入侵秘鲁,当时秘鲁 正处于什么时期,都城在哪? • 7.Machu Picchu 是哪个文明的著名建筑,位 于哪个国家境内?
16
社会

欧洲及其他地区文明输入拉丁美洲社会 后,与土著文明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 的社会结构。这种新型的社会结构极富特 色。其特色集中体现在社会模式、人口的 种族会

殖民地是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形成了 “中心-外围”(“城市”-“农村”)这样 一种格局。这一社会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发 展的过程;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全 新的种族群体和社会阶级结构。
• 由于西、葡、英、法、荷等国在各自的领地上移植、 传播欧洲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加之各地的自然、地 理、生态环境及其古代文明有所差异,又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文化地区。
4
政治
• 前言:
• 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即开始衰亡,君主 制日益发展,王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确 立。西、葡、英、法、荷等国国王根据自身 的利益、本国的政治统治实践和美洲殖民地 的具体情况,借鉴、利用拉丁美洲古代文明 传统政治制度,在各自的领地上建立起一套 完整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政治统治制度。

6

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1556)将其美洲 领土划分成两大总督区:1535年新西班牙总 督区(Virreinato de Nueva España,首府 设在墨西哥城)和1542年秘鲁总督区 (Virreinato del Perú,首府设在利马), 并于1535年和1542年分别任命了新西班牙总 督和秘鲁总督,授权他们到各自的辖区代表 国王进行统治。新西班牙总督统辖今墨西哥、 中美洲和安的列斯群岛;秘鲁总督管辖整个 南美洲(巴西除外)。西班牙国王为了确保 王室的利益不受侵害,还下诏实行“驻节审 查”(residencia):殖民地总督及其他行 政官员任职届满时,国王派官员对其任职期 间的活动进行考核、审查。


14
• (3)手工业

随着市镇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日 常生活需求增长。手工业发展起来。西班牙 市镇的工匠来自宗主国,他们不仅带来了技 艺、工具、设备,还移植了行会制度。行会 拒土著、黑人于大门之外,但愿意收他们为 学徒,向他们传授手艺和知识。同时土著市 镇的土著手艺人除保留传统手工业外,也学 习新技艺。
8


1700年,西班牙更换王朝,波旁王朝当政。它在美 洲领地上强化中央集权,变革政治统治机制,增设总 督区,实行郡(intendencia)县(partido)制。1739年, 正式设立“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设在波哥大, 管辖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等地 区。1776年,再设“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设在布 宜诺斯艾利斯,管辖今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和 乌拉圭等地。接着又划设了三个都督区:1777年设委 内瑞拉都督区和古巴都督区,1778年设智利都督区。 都督由西班牙国王直接委派,拥有与总督相似的职权。 撤销原先的省和市镇辖区的建制,采用郡县制。首 先于1764年在古巴试行。到1790年,各总督区和都督 区内都划设了郡、县。郡有郡守(gobernador intendente)由西班牙国王委任;县设县令 (subdelegado),由郡守提名,总督任命。郡守、县令 集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 波旁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向美洲领 地派遣正规军。与此同时,为了协助正规军维持地方 治安和抵御其他殖民列强的入侵,还在各地区组建民 团,由当地民众组成。
11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经济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经济最突出的一点就是 采矿业的发展,而又主要是金银的生产。采 矿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12
• (1)采矿业

西班牙殖民者、移民根据拉丁美洲古代文明时 期采矿的线索,广泛开展探矿活动,找寻金、银矿 藏。16世纪,先后发现了多处矿藏,主要是白银矿 藏。银矿集中在今墨西哥地区和玻利维亚、秘鲁地 区。 • 据不完全统计,1503-1660,从美洲流入西班牙 的白银达16,886,815,303克、黄金181,333, 180克。 • 矿主使用土著劳动力从事开采、熔炼工作。他们 主要采用的一种劳动制度称为征调制 (repartimiento)。政府规定,凡18-50岁的土著 民都有义务应征到矿山劳动。轮流征调,每期劳动6 个月或12个月。 • 1535年,今墨西哥开办了拉丁美洲第一家造币厂。 1565年,秘鲁又开了一家。从此,拉丁美洲有了金、 银币的流通。 • 采矿业的发达和货币的流通,促进了农牧业的发 展、道路的开通和贸易的繁荣。
• 手工业中比较突出的是纺织业,并普遍开办 了纺织工厂(obraje)。
15
• (4)贸易
• 分三个层次:对外贸易、地区之间贸易 和区内贸易。对外贸易十分活跃。由于宗主 国西班牙实行贸易垄断政策,对外贸易的主 要对象是宗主国。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疆域广 袤,与宗主国远隔重洋,垄断贸易政策难以 切实实行。走私贸易盛行,系指殖民地同葡、 英、法、荷等国的贸易。这些国家以各自的 美洲殖民地为据点,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进 行贸易往来,并形成固定同上路线。
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
2
• 1494年6月,西、葡两国就美洲殖民地界限的划分进 行会谈,自此西、葡两国瓜分了美洲。他们接着在各 自分得的领域内积极开展探察、殖民活动,建立各自 的殖民帝国,移植、传播具有自身特色的欧洲文明 (伊比利亚文明)。 • 西、葡两国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引起了西欧其他国家 的不满,他们不承认西班牙人有随意登陆、建房、为 河流或海角命名的权利,不承认他们对这些地方拥有 产权。遂法、英两国派遣探险队到美洲抢占土地,试 图开展殖民活动。16世纪成效甚微;17世纪,英、法 及荷兰趁国势日盛,在加勒比海、中美洲、南美洲大 陆从西、葡控制下夺取、霸占了几个岛屿和几块沿海 地区,从事殖民活动,移植、传播具有自身特色的欧 洲文明。
1
拉丁美洲近代文明的形成(1492-18世纪末)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由 la Santa María,la Pinta,la Niña三艘帆船组成的船 队驶离西班牙Palos港口,向西进入大西洋, 艰难航行70余天后,于10月12日抵达了美洲。
补充:(哥伦布登上的那块土地属于现在中 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 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 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 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
13
• (2)农牧业
• 以矿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农牧业。农牧产品供应 矿山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这是一种消费农业。内部 需求的农牧业发展起来后,又发展起了另一种农牧 业,即出口农牧业,一种供应外部市场的农牧业。 农业种植的作物除拉丁美洲古代传统作物(玉米、 木薯、甘薯、棉花、可可、烟草、古柯等)外,还 从欧洲引种了小麦、水稻、甘蔗、葡萄、橄榄等。 畜牧业方面,除了放牧骆马、羊驼外,从欧洲引进 了马、骡、牛、羊、猪等大牲畜。 殖民者、移民们将本土的大庄园制移植到美洲, 拓殖了大种植园和大牧场。其主要劳动力是土著和 非洲黑人。实行的劳动制度是“委托监护制” (encomienda)、“奴隶制”、“征调制”、“农 奴制”。所谓“委托监护制”是指西班牙国王将某 一地区一定数量的土著“委托”给监护人(地主) 监护。监护人负有保护被监护人并使之皈依天主教 的义务,同时有征调他们从事耕种的权利。
7

总督区幅员辽阔,为了有效地进行控制管理,总督 区又划分成若干个检审庭庭长辖区(audiencia)。检审 庭庭长辖区又划分若干行省(gobernación),设一名 省督(gobernador)治理。行省又划分为若干市镇辖区 (新西班牙总督区称之为alcaldía mayor;秘鲁总督区 定名为corregimiento)。市镇辖区是最低一级的地方 行政单位,以市镇为中心设置。 市镇辖区有两类:一为西班牙人市镇辖区;一为土 著市镇辖区。前者由早期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居民点发 展而成;后者由土著原来聚居的村镇或后来被殖民当局 强制迁徙集中居住的村落发展而成。在土著农业文明发 达的地区(如原阿兹台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地区)设置土 著市镇辖区;而在边远的、前农业文明落后地区则建立 传教区(如巴拉圭、今墨西哥北部地区、今阿根廷东北 部地区),委托一些天主教派负责筹建居民点,使土著 定居下来,以有效地实行区域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