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测试点总结
APP内部H5测试点
![APP内部H5测试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f9d62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6.png)
APP内部H5测试点⼀、业务逻辑除基本功能测试外,需要关注的⼀些测试点:1.登录1.1 H5页⾯嵌⼊到客户端使⽤,若客户端已经登录,进⼊H5页⾯应该是登录状态1.2 H5页⾯嵌⼊到客户端内使⽤,若客户端未登录,如果访问的页⾯需要登录,是否能跳转到客户端登录页⾯。
若取消登录后,再次访问是否能正常的再次跳转到登录页⾯1.3 H5页⾯嵌⼊到客户端内使⽤,若客户端内已经登录,进⼊H5页⾯,该页⾯是否展⽰正常1.4 H5页⾯嵌⼊到客户端内使⽤,在H5端登录,客户端各个需要登录的页⾯(原⽣及H5页⾯)是否正常同步登录状态2.下拉刷新2.1 下拉刷新后,页⾯是否还在当前页2.2 下拉刷新后,页⾯数据是否正常显⽰2.3 ⽤户主动点击下拉刷新,页⾯是否还处于当前页;页⾯数据是否正常显⽰2.4 系统⾃动刷新,页⾯是否还处于当前页,页⾯数据是否正常展⽰2.5 长时间不操作,页⾯session过期,再次查看是否会⾃动刷新2.6 从其他页⾯返回时,数据需要刷新,是否跟上⼀次查看数据不⼀样2.7 页⾯数据有时间限制,超过时间是否需要⾃动刷新3.翻页3.1 数据只有⼀页时,加载数据翻页页⾯请求数据是否正常3.2 数据>1页时,加载数据翻页页⾯请求数据是否正常3.3 数据请求翻页loading时,向下刷新页⾯,页⾯数据请求是否正常4.返回4.1 页⾯是否有返回按钮4.2 点击页⾯返回按钮,页⾯是否正常返回到期望页⾯4.3 点击Android⾃带的返回按钮,页⾯是否正常返回到期望页⾯4.4 点击⼀些设计的返回按钮,页⾯是否正常返回到期望页⾯5.数据为空处理5.1 接⼝返回数据为空时,页⾯是否展⽰正常5.2 页⾯某个数据为空时,页⾯是否展⽰正常5.3 页⾯某功能返回链接为空,点击该功能区域是否会跳转6.分享6.1 点击分享是否能弹出预设的分享平台,选择分享平台后是否能调起第三⽅软件6.2 分享后,在第三⽅软件是否能正常打开分享的页⾯,并且页⾯能正常显⽰6.3 在第三⽅软件⼆次分享后,页⾯是否正常6.4 未安装预设的第三⽅软件,分享选项是否不出现该选项,若出现,是否能友好提⽰未安装7.其他异常处理7.1 页⾯session与cookie值过期时,是否会重新跳转到登录页7.2 页⾯session与cookie值过期时,页⾯展⽰是否正常7.3 APP回后台再回前台,页⾯是否正常显⽰7.4 页⾯title是否正常,只显⽰⼀个title,即原⽣title或H57.5 涉及⼿机相册时,是否⽀持放⼤显⽰照⽚,查看不同相册是否能正常7.6 涉及⼿机相册时,添加的照⽚有数量限制,在不同相册选择时照⽚总数是否为选择的总数7.7 涉及⼿机相册时,同⼀张照⽚包含在不同相册,被选中时总数只+17.8 涉及⼿机系统权限,是否能跳转到系统设置,拒绝授权再次进⼊功能需要是否仍有获取权限提⽰⼆、H5与第三⽅体验环境:1. 微信内体验,页⾯功能是否能够正常使⽤,⽀付、分享、页⾯及分享后打开的页⾯展⽰是否正常2. qq内体验,页⾯功能是否能够正常使⽤,⽀付、分享、页⾯及分享后打开的页⾯展⽰是否正常3. 微博内,页⾯功能是否能够正常使⽤,⽀付、分享、页⾯及分享后打开的页⾯展⽰是否正常4. 普通浏览器内,页⾯功能是否能够正常使⽤,⽀付、分享、页⾯及分享后打开的页⾯展⽰是否正常5. ⼆次分享后页⾯展⽰是否正常三、H5页⾯适配1. iPhone⼿机:iPhone x、iPhone11等各个⼿机系统,H5页⾯功能是否展⽰正常2. Android市场主流品牌、机型、系统,H5页⾯功能是否展⽰正常3. 分辨率不同的⼿机,H5页⾯功能是否展⽰正常4. 不同浏览器,H5页⾯功能是否展⽰正常四、⽹络问题1.WiFi下页⾯展⽰是否正常2.4G/3G等情况下,页⾯是否展⽰正常3.移动、电信、联通⽹络下页⾯是否展⽰正常4.数据⽆⽹络到有⽹络,页⾯点击后是否会⾃动加载数据5.⽆⽹络时,刷新时页⾯是否有提⽰五、体验问题1.页⾯请求时,是否会给出loading效果2.页⾯请求失败时,是否会给出友好提⽰3.页⾯刷新时,页⾯是否会出现抖动现象4.页⾯⽂本输⼊数据过多时,页⾯是否会正常显⽰。
APP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APP软件功能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6ef2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5.png)
APP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
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情况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已经达到用户预期的功能目标,并对测试质量进行分析。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阅读。
本报告详细说明了。
功能测试报告。
表1 概述
1.2测试范围
测试主要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以及相应的文档进行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由开发人员来执行。
表2 测试模块
1.3参考资料
2 测试环境
3 问题统计
3.1 按BUG状态统计
3.2测试问题总结
本测试持续(时间),到目前为止发现的Bug 数量是。
其中,重新开启:,未解决:已解决:。
在整个系统测试执行期间,项目组开发人员及时的解决测试人员提出的各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证了测试执行的效率以及测试最终期限。
4 综合评价
4.1软件能力
经过项目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协力合作,xxxxx项目已达到交付标准。
该项目能够实现用户需求说明书上的功能,能够满足需求方和管理人员的需求。
4.2建议
需求提出方可以在使用改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收集用户的使用需求反馈,以便在今后的版本中补充并完善。
5 测试结果。
App常用测试方法总结
![App常用测试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740a5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2.png)
APP常用测试方法总结一、安全测试1.软件权限1扣费风险:包括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入互联网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收信息功能6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7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入用户数据10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3安装路径应能指定4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5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6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7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8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9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3.数据安全性1当将密码或其它的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2输入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存储在它们预输入的位置上;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须至少在4-8个数字长度之间; 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它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他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删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入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6党建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7应用程序应考虑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8应用程序不能忽略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更不能在安全警告显示前,利用显示误导信息欺骗用户,应用程序不应该模拟进行安全警告误导用户;9在数据删除之前,应用程序应当通知用户或者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取消”命令的操作;10应用程序应当能够处理当不允许应用软件连接到个人信息管理的情况;11当进行读或写用户信息操作时,应用程序将会向用户发送一个操作错误的提示信息;12在没有用户明确许可的前提下不损坏删除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中的任何内容;13如果数据库中重要的数据正要被重写,应及时告知用户;14能合理的处理出现的错误;15意外情况下应提示用户;4.通讯安全性1在运行软件过程中,如果有来电、SMS、蓝牙等通讯或充电时,是否能暂停程序,优先处理通信,并在处理完毕后能正常恢复软件,继续其原来的功能;2当创立连接时,应用程序能够处理因为网络连接中断,进而告诉用户连接中断的情况;3应能处理通讯延时或中断;4应用程序将保持工作到通讯超时,进而给用户一个错误信息指示有链接错误; 5应能处理网络异常和及时将异常情况通报用户;6应用程序关闭网络连接不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断开;5.人机接口安全测试1返回菜单应总保持可用;2命令有优先权顺序;3声音的设置不影响使用程序的功能;4声音的设置不影响应用程序的功能5应用程序必须能够处理不可预知的用户操作,例如错误的操作和同时按下多个键;二、安装、卸载测试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以及操作过程和操作前后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1.安装1软件安装后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安装后的文件夹以及文件是否写到了指定的目录里;2软件安装各个选项的组合是否符合概要设计说明;3软件安装向导的UI测试4安装后没有生成多余的目录结构和文件;2.卸载1测试系统直接卸载程序是否有提示信息;2测试卸载后文件是否全部删除所有的安装文件夹;3卸载是否支持取消功能,单击取消后软件卸载的情况;4系统直接卸载UI测试,是否有卸载状态进度条提示;三、UI测试1测试用户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控件布局、风格是否满足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2UI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1.导航测试1按钮、对话框、列表和窗口等;或在不同的连接页面之间需要导航;2是否易于导航,导航是否直观;3是否需要搜索引擎;4导航帮助是否准确直观;5导航与页面结构、菜单、连接页面的风格是否一致;2.图形测试1横向比较,各控件操作方式统一;2自适应界面设计,内容根据窗口大小自适应;3页面标签风格是否统一;4页面是否美观;5页面的图片应有其实际意义而要求整体有序美观;3.内容测试1输入框说明文字的内容与系统功能是否一致;2文字长度是否加以限制;3文字内容是否表意不明;4是否有错别字;5信息是否为中文显示;四、功能测试根据软件说明或用户需求验证App的各个功能实现,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并评估功能测试过程:1采用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和背景五元素或业务分析等方法分析、提炼App 的用户使用场景,对比说明或需求,整理出内在、外在及非功能直接相关的需求,构建测试点,并明确测试标准;2根据被测功能点的特性列出相应类型的测试用例对其进行覆盖,如:设计输入的地方需要考虑等价、边界、负面、异常、非法、场景回滚、关联测试等测试类型对其进行覆盖;3在测试实现的各个阶段跟踪测试实现与需求输入的覆盖情况,及时修正业务或需求理解错误;1.运行1App安装完成后的试运行,可正常打开软件;2App打开测试,是否有加载状态进度提示;3App页面间的切换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正确;4注册同表单编辑页面用户名密码长度注册后的提示页面前台注册页面和后台的管理页面数据是否一致注册后,在后台管理中页面提示5登录使用合法的用户登录系统系统是否允许多次非法的登录,是否有次数限制使用已经登录的账号登录系统是否正确处理用户名、口令密码错误或漏填时能否登陆删除或修改后的用户,原用户名登陆不输入用户口令和重复点“确定/取消”按钮,是否允许登录登陆后,页面中登录信息页面中有注销按钮登录超时的处理2.应用的前后台切换1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是否停留在上一次操作界面;2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功能及应用状态是否正常;3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时,注意程序是否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4手机锁屏解锁后进入App注意是否会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5当App使用过程中有电话进来中断后再切换到App,功能状态是否正常;6当杀掉App进城后,再开启App,App能否正常启动;7出现必须处理的提示框后,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来,检查提示框是否还存在,有时候会出现应用自动跳过提示框的缺陷;8对于有数据交换的页面,每个页面都必须要进行前后台切换、锁屏的测试,这种页面最容易出现崩溃;3.免登陆很多应用提供免登陆功能,当应用开启时自动以上一次登录的用户身份来使用App;1考虑无网络情况时能否正常进入免登录状态;2切换用户登陆后,要校验用户登录信息以及数据内容是否相应更新,确保原用户退出;3根据Mtop的现有规则,一个账户只允许登陆一台机器;所以,需要检查一个账户登录多台手机的情况;原手机里的用户需要被退出,给出友好提示;4App切换到后台,在切换回前台的校验;5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到前台的测试;6密码更换后,检查有数据交换时是否进行了有效身份的校验;7支持自动登录的应用在进行数据校验时,检查系统是否能自动登录成功并且数据操作无误;8检查用户主动退出登录后,下次启动App,应停留在登录界面;4.离线浏览很多应用会支持离线浏览,即在本地客户端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供用户查看;1在无线网络情况可以浏览本地数据;2退出App再开启App时能正常浏览;3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可以正常浏览;4锁屏后再解锁回到应用前台可以正常浏览;5在对服务器段的数据有更新时回给予离线的相应提示;5.App更新1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有更新提示;2当版本为非强制升级版时,用户可以取消更新,老版本能正常使用;用户在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更新提示;3当版本为强制升级版时,但给出强制更新后用户没有做更新时,退出客户端;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强制升级提示;4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直接更新检查是否能正常更新;5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检查更新后的客户端功能是否是新版本;6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检查资源同名文件如图片是否能正常更新成最新版本;如果以上无法更新成功的,也都属于缺陷;6.定位、照相机服务1App有用到相机,定位服务时,需要注意系统版本差异;2有用到照相机服务的地方,需要进行前后台的切换测试,检查应用是否正常;3测试照相机服务时,需要采用真机进行测试;7.PUSH测试1检查Push消息是否按照指定的业务规则发送;2检查不接收推送消息时,用户不会在接收到Push消息;3如果用户设置了免打扰的时间段,检查在免打扰时间段内,用户接收不到Push;在非免打扰时间段内,用户能正常收到Push;4当Push消息是针对登录用户的时候,需要检查收到的Push与用户身份是否相符,没有错误的将其他人的消息推送过来;一般情况下,只对手机上最后一个登录用户进行消息推送;5测试Push时,需要采用真机进行测试;五、性能测试1响应能力测试:测试App中的各类操作是否满足用户响应时间要求;App安装、卸载的响应时间App各类功能性操作的响应时间2压力测试,反复/长期操作下,系统资源是否占用异常;App反复进行安装卸载,检查系统资源是否正常其他功能反复进行操作,检查系统资源是否正常六、交叉事件测试针对智能终端应用的服务等级划分方式及实时特性所提出的测试方法;交叉测试又叫事件或冲突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如:App在前/后台运行状态时与来电、文件下载、音乐收听等关键运用的交互情况测试等;交叉事件测试非常重要,能发现很多应用中潜在的性能问题;1多个App同时运行是否影响正常功能;2App运行时前/后台切换是否影响正常功能;3App运行时拨打/接听电话;4App运行时发送/接收信息;5App运行时发送/收取邮件;6App运行时浏览网络;7App运行时使用蓝牙传送/接收数据;8App运行时使用相机、计算器等手机自带设备;七、兼容测试主要测试内部和外部兼容性1与本地及主流App是否兼容2与各种设备是否兼容,若有跨系统支持则需要检验是否在个系统下,各种行为是否一致;不同手机屏幕分标率的兼容性不同手机品牌的兼容性八、回归测试1Bug修复后且在新版本发布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2Bug修复后的回归测试在交付前、要进行大量用例的回归测试;九、用户体验测试以主观的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感知产品或服务的舒适、有用、易用、友好亲切程度;通过不同个体、独立空间和非经验的统计复用方式去有效评价产品的体验特性,提出修改意见提升产品的潜在客户满意度;1是否有空数据界面设计,引导用户去执行操作;2是否滥用用户引导;3是否有不可点击的效果,如:你的按钮此时处于不可用状态,那么一定要灰掉,或者拿掉按钮,否则会给用户误导;4菜单层次是否太深;5交互流程分支是否太多;6相关的选项是否离的很远;7一次是否载入太多的数据;8界面中按钮可点击范围是否适中;9标签页是否跟内容没有从属关系,当切换标签的时候,内容跟着切换;10操作应该有主次从属关系;11是否定义Back的逻辑;涉及软硬件交互时,Back键应具体定义;12是否有横屏模式的设计,应用一般需要支持横屏模式,即自适应设计; 十、手势操作测试1手机开锁屏对运行中的App的影响;2运行中的App前后台切换的影响;3多个运行中的App的切换;4App运行时关机;5App运行时重启系统;6App运行时充电7App运行时Kill掉进程再打开十一、客户端数据库测试1一般的增、删、改、查测试;2当表不存在时是否能自动创建,当数据库表被删除后能否再自建,数据是否还能自动从服务器中获取回来并保存;3在业务需要从服务器端取回数据保存到客户端的时候,客户端能否将数据保存到本地;4当业务需要从客户端取数据时,检查客户端数据存在时,App数据是否能自动从客户端数据中取出,还是仍然会从服务器端获取检查客户端数据不存在时,App数据能否自动从服务器端获取到并保存到服务器端;5当业务对数据进行了修改、删除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是否会有相应的更新;。
app测试报告
![app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9609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f.png)
app测试报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应用(APP)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APP的质量和性能并不稳定,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APP进行测试和分析,来给出一个APP测试报告,以揭示APP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测试环境与流程在进行APP测试之前,我们需要设立一个适当的测试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网络条件等。
具体来说,我们选择了一款手机型号作为测试设备,并安装了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
同时,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还利用了Wi-Fi和4G网络,分别测试了在不同网络下的表现。
测试的过程可以分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两个部分。
在功能测试中,我们主要关注APP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我们测试了APP的注册和登录功能、商品浏览和购买功能等等。
在性能测试中,我们测试了APP的响应速度、加载时间、占用内存等指标,以评估APP的性能表现。
测试结果与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对这个APP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测试结果和评价。
首先,就功能而言,这个APP在绝大部分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注册和登录功能没有出现问题,用户可以顺利地进行账号注册和登录操作;商品浏览和购买功能也非常顺畅,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商品信息和下单购买。
此外,APP的界面设计简洁美观,用户操作流程合理,易于上手。
这些功能上的优点使得用户能够愉快地使用这个APP,并得到满意的购物体验。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APP在某些网络条件下的加载速度较慢。
在4G网络下,尤其是在网络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APP的加载时间明显延长,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其次,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Bug,例如部分页面的显示错位、部分按钮失灵等。
虽然这些问题并不影响APP的正常运行,但细心的用户可能会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
最后,我们认为APP的搜索功能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包括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搜索速度等方面。
小说阅读app测试的总结体会
![小说阅读app测试的总结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f235e1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3.png)
小说阅读app测试的总结体会1.页面精美,吸引读者2.种类多样,可随意选择3.分类清晰,模块分明,可以选择想要的专栏去读4.阅读时页面不会弹出广告,无用的信息5.阅读时不会出现闪退,或者页面划不动,无法翻页等情况6.来电或者短信,去查看详情后返回小说页是否还是之前浏览的位置7.将小说放入书架,退出登录在进入该书城书架上是否有这本书8.付费小说是否每章都要付费9.免费小说是否可以正常阅读,不需要付费10.有签到活动,可以获取阅票,用阅票抵销金额,活动真实11.阅读几本书后是否会有推荐自己平时预览的小说类型12.阅读功能的自动翻页,可以选择速度,不会卡顿13.阅读功能中有语音阅读功能,吐字是否清晰,语速平缓14.阅读功能中是否有夜间模式,护眼模式等,可根据用户选择15.阅读功能中字体可调节,样式可调节,字体大小,文字样式可根据用户需求改变16.小说详情是否有内容简介,版权信息等信息17.阅读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评论18.推荐小说有试读功能以及作品评分,阅读量,销量19.搜索功能,可以根据出版社,作者也可以获取想要阅读的书籍20.书籍不限量21.推荐书籍按销量及阅读量排先22.可以存放到本地,本地下载,不用在线预览23.本地书籍也可以直接导入到书城24.存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是否按时间,顺序排列25.点击分类后进入分类页显示分类标签分为男频和女频26.进入书籍阅读后返回按钮的正常工作27.目录点击在返回是否是之前阅读的位置28.网络不佳时页面是否加载出来29.可以设置背景颜色30.出现问题时可以拨打客服电话寻求帮助31.阅读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选择翻页样式32.上一页下一页的按钮是否可用。
登录App测试情况汇报
![登录App测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fc99f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a.png)
登录App测试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团队对百度App进行了登录功能的测试,以下是我们的测试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对App的登录界面进行了多次尝试,发现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系统反应迅速,几乎没有延迟。
这一点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体验,也符合现代人对于快速、高效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测试了多种网络环境下的登录速度,结果显示在不同网络条件下,App的登录速度都能保持在较快的水平,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其次,我们对App的登录安全性进行了测试。
通过模拟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我们发现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出错误,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保障了用户的账户安全。
另外,我们还测试了App的账号验证功能,发现在输入正确的验证码后,
系统会及时验证并允许用户登录,这也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另外,我们还测试了App在不同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上的兼容性。
经过多次测试,我们发现App在各种主流手机上都能够正常运行,并没有出现闪退、卡
顿等情况。
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便利,也提升了用户对App的信任度。
最后,我们对App的登录界面进行了用户体验测试。
我们邀请了多名用户进行了真实登录操作,并收集了他们的反馈意见。
大部分用户反馈登录界面简洁清晰,操作流畅,没有出现混乱或不便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用户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增加手势密码登录、支持人脸识别等功能,这些反馈将成为我们下一步改进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的测试,百度App的登录功能整体表现良好,速度快、安全性高、兼容性强、用户体验良好。
我们也将根据用户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改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APP测试中的支付功能测试要点
![手机APP测试中的支付功能测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5620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d.png)
手机APP测试中的支付功能测试要点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便利,手机APP的支付功能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支付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付功能测试成为了手机APP测试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手机APP测试中支付功能测试的要点。
二、功能测试要点1.支付通道的验证在进行支付功能测试时,首要的要点是验证支付通道的可用性。
测试人员需要确保支付通道连接正常,能够稳定地进行支付操作。
2.支付方式的测试不同的手机APP提供了不同的支付方式,如银联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测试人员需要逐个测试各种支付方式,确保用户可以正常选择并完成支付操作。
3.订单生成及支付流程测试测试人员需要验证订单生成的流程是否正常,包括选择商品、填写配送地址、生成订单等步骤。
同时,还需要测试支付流程是否顺畅,确保用户可以按照正常流程完成支付操作。
4.支付安全测试支付功能测试中,支付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测试人员需要测试支付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泄露、密码输入错误等问题,以及支付数据的加密和传输是否安全可靠。
5.支付结果验证在支付功能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验证支付结果,确认支付成功后,订单状态的变化是否正确,并且保证支付金额与订单金额一致。
三、性能测试要点1.并发支付测试并发支付测试是为了验证系统在同时有多个用户进行支付操作时的性能表现。
测试人员应该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支付操作,测试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处理支付请求。
2.支付响应时间测试支付响应时间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人员需要测试系统对支付请求的响应时间,确保支付操作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
3.支付异常处理测试支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支付失败、交易超时、支付中断等异常情况。
测试人员需要模拟这些异常情况,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并给出相应的提示或解决方案。
四、兼容性测试要点1.支付平台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需要测试支付功能在不同平台的手机APP上的兼容性,包括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
APP测试点(共5篇)
![APP测试点(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dcb26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APP测试点(共5篇)第一篇:APP测试点1.功能性测试:——根据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软件设计文档编写用例。
注意:就是根据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而进行测试。
2.兼容性测试: ——android版本的兼容性——手机分辨率兼容性——网络的兼容性:2G3G4GWIFI,弱网下、断网时——app跨版本的兼容性 1.适配性测试:1>.手机不同分辨率支持:客户端支持的分辨率等2>.手机不同版本的支持:2.34.04.4等;在测试计划中:需要安排单独的时间用于android不同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2.0以下版本和4.0以上等3>.手机不同厂家系统的支持:不同厂家会有不同android系统,例如:小米,华为,锤子对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支持4>.手机不同尺寸的支持:3.5到5.0屏幕在UI显示有区别,要支持最大到最小。
2.安装、卸载测试:1>.生成apk文件在真机上可以安装及卸载; 2>.Android手机端通用安装工具。
如:豌豆荚 3.在线升级测试: 1>.验证数字签名2>.升级后可以正常使用。
3>.在线跨版本升级。
3.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电量流量测试:——cup、内存消耗:——app 启动时长——crash率——内存泄漏 4.网络测试:1.外网测试主要现实模拟客户使用网络环境,检验客户单程序在实际网若环境中使用情况及进行业务操作。
2.外网测试主要覆盖到wifi2G3G4G,.netwap、电信移动联通、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测试。
原则:1.尽可能全面覆盖用户的使用场景,测试用例中需要包含不同网络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
2.还有模拟信号被屏蔽时候。
客户端的影响等。
还有做外包场景测试,在高山、丘陵、火车上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全面测试5.接口性测试:——client端和service端的交互——client端的数据更新和service端的数据是否一致——client 端更新时断开了。
app测试报告
![app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b402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1.png)
app测试报告App测试报告。
一、测试概述。
本次测试旨在对新版App进行全面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用户在使用App时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
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
二、测试环境。
1. 测试设备,iPhone 11、华为Mate 30。
2. 测试系统,iOS 14.5、Android 10。
3. 测试网络,4G、WiFi。
三、功能测试。
1. 登录注册,测试登录注册功能,包括账号密码登录、手机验证码登录、第三方登录等方式。
2. 首页功能,测试首页轮播图、推荐内容、分类导航等功能的正常展示。
3. 搜索功能,测试搜索功能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4. 个人中心,测试用户信息展示、编辑、注销等功能。
5. 其他功能,测试App内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如消息通知、收藏、分享等。
四、兼容性测试。
1. 不同设备,测试App在不同型号的手机上的显示效果和操作流畅度。
2. 不同系统,测试App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包括iOS和Android系统。
3. 不同网络,测试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加载速度和稳定性。
五、用户体验测试。
1. 页面加载速度,测试各个页面的加载速度,包括首页、详情页、个人中心等。
2. 操作流畅度,测试用户在App内的各种操作流程的顺畅度。
3. 反馈机制,测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反馈途径和处理效率。
六、性能测试。
1. CPU占用率,测试App在运行时的CPU占用情况。
2. 内存占用率,测试App在运行时的内存占用情况。
3. 网络请求,测试App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请求情况。
七、测试结果。
经过本次测试,App在功能、兼容性、用户体验和性能方面表现良好,各项功能均正常使用,页面加载速度和操作流畅度较高,CPU和内存占用率在合理范围内,网络请求响应稳定。
但在部分Android设备上存在显示异常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优化。
八、改进建议。
1. 优化Android设备的显示适配,确保在不同分辨率的屏幕上均能正常显示。
AndroidAPP渗透测试---总结
![AndroidAPP渗透测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45585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9.png)
AndroidAPP渗透测试---总结1、apk反编译得到源代码使⽤编译软件 dex2gar 和 jdgui.jar 对Android APP软件进⾏反编译。
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APK⽂件后缀改为zip并解压,得到其中的classes.dex,它就是java⽂件编译再通过dx⼯具打包⽽成的,将classes.dex复制到dex2jar.bat所在⽬录dex2jar⽂件夹。
(2)在命令⾏下定位到dex2jar.bat所在⽬录,运⾏dex2jar.bat classes.dex,⽣成classes_dex2jar.jar⾸先将要编译的apk⽂件后缀修改成 .zip 解压之后得到 classes.dex ⽂件,将该⽂件下使⽤ dex2jar.bat⽂件编译成 . ⽣成 classes-dex2jar.jar 将⽣成的该⽂件导⼊ jdgui.jar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APP的源码了代码审计部分基本从这部分开始。
对APP的渗透测试我们需要APP的渗透⿊框架来完成。
我这⾥使⽤的渗透框架是 Drozer 使⽤的系统是 AndroL 4b2、Drozer渗透测试框架Drozer 有Window版本和 linux版本(虚拟机),我这⾥使⽤的是虚拟机 AndroL 4b如何安装虚拟机中的环境这个⽹上有完整的介绍。
这⾥不再写。
(1)启动连接到虚拟机: adb connect 127.0.0.1:5554 (如果没有使⽤虚拟机可以不⽤这步)PC上使⽤adb⼯具进⾏端⼝转发,转发数据到 Drozer 使⽤的端⼝ 31415adb forward tcp:31415 tcp:31415开启 embedded server-enabledrozer console connect安装要测试的APP软件到模拟器上,安装⽅法使⽤ adb install app.apk安装完成呢之后在模拟器丧看到APP已经安装成功⾸先我们在 Drozer框架下对被测试的APP进⾏信息的收集 run app.package.list这⾥我以公开组件漏洞为例⼦,进⾏说明安全审计⽅法:组件 Content Provider配置错误会导致数据泄露。
app测试流程和重点
![app测试流程和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7f342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e.png)
app测试流程和重点
APP测试流程: 1、分析需求:主要是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功能、性能、兼容性、可用性和可测试性等。
2、准备测试:这一步主要是建立测试环境,包括安装开发环境、项目测试数据准备以及安装测试工具等。
3、执行测试:根据客户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app进行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可用性测试和可测试性测试等。
4、缺陷收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缺陷、收集缺陷信息,并把缺陷提交给客户。
5、缺陷修复:客户会根据缺陷报告,进行修复,修复完毕后,重新进行测试。
6、验收:客户把修复完毕后的app 提交给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对app进行验收,如果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验收。
APP测试重点: 1、功能测试:测试app的功能是否按照客户的需求实现; 2、性能测试:测试app的运行速度、内存使用情况、加载时间等; 3、兼容性测试:测试app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版本、不同硬件上的兼容性;
4、可用性测试:测试app是否容易理解、使用和操作;
5、可测试性测试:测试app是否可以被测试工具测试,以及测试数据是否可以被获取。
移动APP安全测试要点
![移动APP安全测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1fbd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5.png)
移动APP安全测试要点1.权限管理:测试应用程序是否正确管理和使用权限。
包括敏感权限的请求、权限请求的授权方式、权限是否真正需要以及权限滥用的防范等。
2.数据存储安全:测试应用程序是否正确地处理和保护用户数据。
包括加密存储、数据清除、文件权限、数据库访问等。
3. 用户认证和授权:测试应用程序的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是否安全可靠。
包括密码和PIN码的安全性、双因素认证、OAuth等。
4.网络通信安全:测试应用程序在网络通信过程中是否采取了足够的安全措施。
包括数据传输的加密、服务器认证、安全协议的使用等。
5.安全配置管理:测试应用程序的安全配置是否正确且安全。
包括是否启用调试模式、是否禁用不安全的配置选项等。
6.恶意代码和漏洞检测: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容易受到恶意代码和漏洞的攻击。
包括对应用程序的静态和动态分析,以及漏洞扫描、代码审计等。
7.应用程序容器安全:测试应用程序在容器环境中的安全性。
包括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隔离、容器本身的安全控制等。
8.反调试和反逆向工程保护: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具备反调试和反逆向工程的保护机制,以防止被黑客逆向分析或调试。
9.安全更新和版本管理:测试应用程序的安全更新和版本管理机制是否可靠。
包括漏洞修复的及时性、版本管理的安全性等。
10.安全日志和监控:测试应用程序是否能够有效地记录安全事件和异常,并进行监控和报警。
11.社交工程和钓鱼攻击: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容易受到社交工程和钓鱼攻击。
包括对用户信息的保护、恶意链接的防范等。
12.加密和解密算法:测试应用程序是否正确使用加密和解密算法,以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13.安全认证和控制: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具备可靠的安全认证和控制机制,以防止非授权访问和恶意行为。
14.安全漏洞修复和漏洞管理:测试应用程序的漏洞修复机制是否高效可靠,包括漏洞的修复过程、漏洞管理系统的使用等。
15.安全培训和意识:测试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用户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安卓、IOS_App测试重点
![安卓、IOS_App测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011d2dbcd126fff7050b98.png)
2App测试点1安全测试2.1.1 软件权限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入互联网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10)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人用户数据11)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3)是否包含数字签名信息4)JAD文件和JAR包中包含的所有托管属性及其值必需是正确的5)JAD文件显示的资料内容与应用程序显示的资料内容应一致6)安装路径应能指定7)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8)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9)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10)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11)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12)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2.1.3 数据安全性1)当将密码或其他的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2)输人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储存在它们预输人的位置上。
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需至少在4一8个数字长度之间。
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它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
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侧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人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
6)当将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
7)备份应该加密,恢复数据应考虑恢复过程的异常通讯中断等,数据恢复后再使用前应该经过校验。
最全APP安装卸载更新测试点
![最全APP安装卸载更新测试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1e8d9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b.png)
最全APP安装卸载更新测试点1、安装查看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提⽰信息是否明确,意思是否明确在安装过程中,点击取消按钮,能否正常退出安装程序,软件是否可⽤。
安装时是否识别有SD卡,并默认安装到sd卡中安装过程中,接听电话或者短信,安装是否成功安装程序是否⾃动检查系统的磁盘空间系统磁盘空间不⾜时,能否中⽌安装安装完毕后信息的显⽰和⽂件的安装是否正确,完整软件安装后是否能将相应的⽂件复制到系统⽂件夹下在软件安装过程中,出现突然断电的异常状态时,程序处理是否正常在软件安装过程中,出现突然断⽹的异常状态时,程序处理是否正常在不同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下安装是否正常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下,能否正确,正常,完整的进⾏安装在不同的⽹络环境下(2G/3G/wifi),能否正确,正常,完整的进⾏安装在低于所要求的硬件配置的情况下进⾏安装,能否正确,正常,完整的进⾏安装。
在已经安装的情况下,所有信息与上次保存⼀致,覆盖安装能否再次安装在已经安装的情况下,安装路径不⼀致,覆盖安装能否再次安装在已经安装的情况下,卸载原软件,安装⾼版本,能否正确安装在已经安装的情况下,卸载原软件,安装低版本,能否正确安装在已经安装的情况下,不卸载原软件,直接安装⾼版本,能否正确安装在已经安装的情况下,不卸载原软件,直接安装低版本,能否正确安装安装完成后,能否正常启动应⽤程序安装完成后,重启⼿机能否正常启动应⽤程序安装完成后,是否对其他应⽤程序造成影响安装完成后,能否添加快捷⽅式安装完成后,杀毒软件是否会对其当做病毒处理。
安装完成后,快捷⽅式是否指向安装⽬录多进程进⾏安装,是否安装成功安装前是否判断可⽤磁盘空间⼤⼩,是否有提⽰语安装过程中,⼿机内存不⾜的情况下,能否正常安装第三⽅协助安装(360助⼿、PP助⼿、琬⾖夹等)⽹络验证安装,断⽹情况的异常测试2卸载⽤⾃带的卸载程序进⾏正确卸载,能否卸载⼲净⽤第三⽅⼯具进⾏卸载,能否卸载⼲净在卸载过程中,关闭进程软件能否继续正常使⽤在卸载过程中,点击取消按钮,能否正常退出卸载程序,软件能否继续正常使⽤在卸载过程中,突然关闭移动设备电源,再次访问程序,程序能否正常运⾏在卸载过程中,突然重启设备,再次访问程序,程序能否正常运⾏未在使⽤程序时,直接删除安装⽬录下的⽂件,程序能否正常运⾏正在使⽤程序时,直接删除安装⽬录下的⽂件,程序能否正常运⾏在不同的系统下,进⾏卸载,能否正常卸载。
手机app测试报告
![手机app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20eb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5.png)
手机app测试报告报告摘要本次测试旨在对手机App进行全面的功能、性能、兼容性、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测试方法和工具,获取了充分的测试数据。
根据测试需求,我们对App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并得出了以下结果。
测试概况本次测试的手机App为某ATM机品牌的客户端App,主要功能包括查询ATM机位置、ATM机状态、ATM机故障信息、ATM 机维护价值等。
测试总用例共计80个,其中初步测试用例10个、功能测试用例50个、兼容性测试用例10个、性能测试用例10个。
测试结果初步测试初步测试主要验证了App界面导航、模块布局、基础信息展示等方面,测试覆盖率达到100%。
测试结果显示,App界面整体排版和导航逻辑清晰易懂,各功能模块信息展示完整且各自独立,用户体验良好。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针对App功能模块进行全面测试。
共计50个测试用例中,有2个测试用例未通过,测试覆盖率达到96%。
测试结果显示,ATM机状态信息有一定的延迟,查询结果出现错误。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主要验证了App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
共计10个测试用例中,有1个测试用例未通过,测试覆盖率达到90%。
测试结果显示,App在安卓7.0系统的部分设备上出现了崩溃和闪退问题。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验证了App的响应速度、流畅性和稳定性。
共计10个测试用例中,全部通过,测试覆盖率达到100%。
测试结果显示,在普通网络环境下,App响应速度和流畅性良好,稳定性较高。
测试总结综合上述测试结果,我们认为该手机App在初步测试、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方面表现不错,但功能测试方面还需进行改进。
我们建议对ATM机状态查询功能和结果展示进行优化,避免延迟和错误出现。
此外,在兼容性测试中发现崩溃和闪退问题,建议加强针对安卓7.0系统的设备的测试。
我们还建议进行更多的压力测试,以更好地验证App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软件测试结论与总结
![软件测试结论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9c20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3.png)
软件测试结论与总结
1. 测试目的:
本测试的目标是为了评估我们新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用户友好性等关键特性。
2. 测试范围:
测试涵盖了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登录、数据管理、报表生成等功能。
3. 测试方法:
我们采用了黑盒和白盒测试法,结合自动化工具和手动测试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4. 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并修复了20个bug,其中15个是功能性错误,5个是界面问题。
所有已知的主要功能都已经成功地被验证,性能和可靠性也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5. 总结:
总的来说,本次测试的结果是积极的。
我们的软件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并且用户界面设计得也比较友好。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部分功能的操作流程可以进一步简化,以提高用户体验。
6. 建议:
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压力测试来评估系统的极限性能,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用户反馈,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签名:
日期:。
软件测试评价结论模板
![软件测试评价结论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acc5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0.png)
软件测试评价结论模板
根据软件测试评价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软件的功能测试表现良好,所有功能都能按照预期运行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2. 软件的性能测试符合预期,系统能够在预设的负载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响应速度,并且处理大量数据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延迟。
3. 在安全测试方面,软件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没有发现明显的漏洞或安全隐患。
4. 在兼容性测试方面,软件与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兼容性良好,用户能够在各种平台上使用软件。
5. 用户体验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符合用户习惯和直觉,操作流畅,易于使用。
6. 故障管理方面,软件的稳定性良好,能够正常运行并在出现错误时能够及时报告和修复。
综上所述,根据软件测试的结果,我们认为软件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并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APP性能测试指标
![APP性能测试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458b7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d.png)
1、响应2、内存3、CPU4、FPS(app使用的流畅度)5、GPU渲染6、电量7、流量一、响应响应时间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度,进而影响到产品的日活、留存。
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包括安装、卸载、启动、切换各功能页面的耗时。
主要测试点:1冷启动:首次启动app的时间间隔(只是启动时间,不包括页面加载)2、热启动:非首次启动app的时间间隔(只是启动时间,不包括页面加载)3、完全启动:从启动到首页完全加载出来的时间间隔在项目中,主要测试关注点是冷启动,热启动二.内存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APP进程除了同其他进程共享内存(Shareddirty)外,还独用私有内存(PriVatedirty),通常使用PSS(私有内存+比例分配共享内存)来衡量一个APP的内存开销。
移动设备的内存资源是非常有限,为每个APP进程分配的私有内存也是有限制,如果内存消耗过大就会造成应用卡顿或者闪退。
正常情况下,应用不应占用过多的内存资源,且能够及时释放内存,以免发生内存泄漏。
测试点:1空闲状态:切换至后台或者启动后不做任]可操作,消耗内存最少2、中强度状态:时间偏长的操作应用3、高强度状态:高强度使用应用4、应用内存峰值5、应用内存泄露6、应用是否常驻内存7、压力测试后的内存使用三、CPU手机CPU,即中央处理器是手机最重要的硬件指标,它是整台手机的控制中枢系统。
应用程序占用的CPU大小直接影响了系统性能。
CPU测试,主要关注的是CPU的占用率。
CPU 使用率过高,导致手机发烫发热,手机响应变慢,用户体验就会很差。
测试点:1在空闲时间(切换至后台)的消耗(CPU占用率0%)2、在运行一些应用的情况下,观察应用程序占用cpu的情况(cpu占用率50%)3、在高负荷的情况下看CPU的表现(CPU占用率80%以上)具体场景:1应用空闲状态运行监测CPU占用率空闲状态:应用按Home键退到后台,不再占用系统的状态(通常是灭屏半分钟后)CPU占用率=0%2、应用中等规格运行监测CPU占用率中等规格:模拟用户最常见的使用场景CPU占用率≤30%3、应用满规格长时间正常运行监测CPU占用率CPU占用率≤30%4、应用正常运行期间监测CPU占用率峰值应用正常运行:打开应用进行基本操作CPU占用率≤50%四、FPS(应用的使用流畅度)FPS是图像领域中的定义,是指画面每秒传输帧数,通俗来讲就是指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
工作总结app(共20篇汇总)
![工作总结app(共20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89135adde80d4d8d05a4f75.png)
第1篇app测试总结App测试总结一、App测试流程与web项目流程区别对UI要求比较高,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对于一个小小的屏幕,如何让用户使用更加轻便、简介、易用。
App是调用服务端接口展示数据。
我们测试需要可以判断问题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接口返回数据错误。
App网络测试。
手机对网络要求比较特别,网络分2G,3G,wifi。
有条件的话,可以分别测试下。
App需要版本升级功能。
(非常重要)Push推送测试(现在客户基本都挺重视此功能)二、服务端测试服务端一般会提供JSON格式的数据给客户端,所以我们在服务端需要进行接口测试,确保服务端提供的接口并转换的JSON内容正确,对分支、异常流有相应的放置。
我们可以用RESTClient进行接口测试(接口需要开发提供文档,如何调用接口)安装方法安装Firefox-附件组件-扩展安装成功后,点击restclient图标根据开发提供文档编辑url如图,可以获取json数据。
通过这个我们可以测试接口返回数据是否正确三、客户端测试网络1)无网络,执行需要网络的操作,要有友好的提示,确保程序不出现crash。
由于网络出现crash都属于bug。
2)内网测试时,要注意选择到外网操作时的异常处理。
3)网络信号不好时,检查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确保不因提交数据失败而造成crash 4)网络信号不好时,检查数据是否会一直处于提交中的状态,有无超时限制。
如遇数据交换失败时要给予提示5)网络信号不好时,执行操作后,在回调没有完成的情况下,退出本页面或者执行其他操作的情况,有无异常情况。
此问题也会经常出现程序crash应用的前后台切换1) 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是否停留在上一次操作界面 2) 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功能及应用状态是否正常3) 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时,注意程序是否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4)手机锁屏解屏后进入app注意是否会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手机测试经验总结
![手机测试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ff891404a1b0717fd5ddfb.png)
手机上a p p测试总结 / /上的app分为基于HTML5的app(类似于pc上的b/S应用)和本地app(类似于C/S结构)。
所以上我们也可以充分吸收的b/s和c/s测试经验。
但是不同于pc上的应用测试,手机上的测试有其独特性测试前的思考:我们这个产品主要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产品市场上有那些同类型的产品测试前的准备:1.使用同类型的产品,不仅仅是使用,应该是测试同类型的产品。
2.熟悉我们产品的spec文档,积极和pm交流。
3,写,没有时间至少要有一个checklist。
1.功能a.基本功能,主要指app是否完成了设计的所有功能。
分清模块,写一份checklist,避免漏测。
考虑横竖屏切换,不过很多app现在只支持竖屏。
b.系统交互:电话短信干扰,低电量提醒,push提醒,usb数据线插拔提醒,充电提醒等,2.性能:稳定性,兼用型(android碎片化是个难题,bug也多,ios相对bug少),app运行的内存消耗和cpu消耗,app后台长时间运行的耗流量,耗电量。
推荐testin这个第三方平台,对android兼用性测试比较有帮助。
3.易用性:面是否吸引人、容易理解。
界面整洁、简单。
无错别字。
点击范围确定等。
这部分测试中,如果测试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通常会提交需求bug。
4.外场:网络切换,网络信号强,弱下的app运行情况。
对自动化的一些看法:目前我们可以接触到手机方面的自动化工具:robotium,monkey,monkeyrunner,androidjunit。
但是由于ui变化快,往往不方便维护。
前三个不需要源码支持,但是功能有限,androidjunit很强大,对代码能力要求高,同时需要源码支持。
app的开发周期一般都很短,ui变化大,用自动化要考虑投入成本,大多数的公司估计都不适用。
不过测接口之类的通过自动化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说得多有道理的。
1.移动开发节奏很快,版本快速迭代,如何让测试起来Monkey:我建议放弃完全得 Ca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P测试点总结(全面)1.功能测试1.1功能性测试:——根据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软件设计文档编写用例。
注意:就是根据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而进行测试。
1.2.兼容性测试:——android版本的兼容性——手机分辨率兼容性——网络的兼容性:2G\3G\4G\WIFI,弱网下、断网时——app跨版本的兼容性1.3适配性测试:1>.手机不同分辨率支持:客户端支持的分辨率等2>.手机不同版本的支持:2.34.04.4等;在测试计划中:需要安排单独的时间用于android不同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包括2.0以下版本和4.0以上等3>.手机不同厂家系统的支持:不同厂家会有不同android系统,例如:小米,华为,锤子对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支持4>.手机不同尺寸的支持:3.5到5.0屏幕在UI显示有区别,要支持最大到最小。
1.4安装、卸载测试:1>.生成apk文件在真机上可以安装及卸载;2>.Android手机端通用安装工具。
如:豌豆荚3.在线升级测试:1>.验证数字签名2>.升级后可以正常使用。
3>.在线跨版本升级。
1.5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电量流量测试:——cup、内存消耗:——app启动时长——crash率——内存泄漏1.6网络测试:1.外网测试主要现实模拟客户使用网络环境,检验客户单程序在实际网若环境中使用情况及进行业务操作。
2.外网测试主要覆盖到wifi\2G\3G\4G,.net\wap、电信\移动\联通、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测试。
原则:1.尽可能全面覆盖用户的使用场景,测试用例中需要包含不同网络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
2.还有模拟信号被屏蔽时候。
客户端的影响等。
还有做外包场景测试,在高山、丘陵、火车上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全面测试1.7接口性测试:——client端和service端的交互——client端的数据更新和service端的数据是否一致——client端更新时断开了。
——client端更新时service端挂了。
1.8业务逻辑测试:1.业务逻辑测试:主要测试客户端业务能否正常完成。
2.功能点测试:主要测试客户端功能点是否正常使用3.关联性测试:主要测试客户端与pc端的交互,客户端处理完后,pc端与客户端数据一致1.9异常测试:1.交互异常性测试:客户端作为手机特性测试,包括被打扰的情况;如来电、来短信、低电量测试等,还要注意手机端硬件上,如:待机,插拔数据线、耳机等操作不会影响客户端。
2.异常性测试:主要包含了断网、断电、服务器异常等情况下,客户端能否正常处理,保证数据正确性。
2.0客户端侧性能测试:1.基准性能测试:主要通过压服务器端接口及客户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响应速度。
2.大数量的测试:主要在特定环境下,客户端一次性更新大量的数据及人员列表时,客户端能否正常处理,分为三种情况:——客户端第一次使用,第一次就更新大量数据及人员列表。
——客户端在平时更新中,更新大量的数据——客户端已经在手机本地下载很多数据后,再次更新大量如果想要在测试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升,那么你就需要学会使用App测试工具。
一方面,通过测试工具可以代替你做重复繁琐的部分工作,你节省出的是更多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工具还会为你提供大量的游戏运行数据和日志,有了这些数据你就能更方便的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这写数据的解读能力将是你未来的最大竞争力。
2.安全测试2.1安全测试(权限)1)软件权限:其中包括发送信息,拨打电话,链接网络,访问手机信息,联人信息等等2)数据在本地的存储、传输等3)执行某些操作时导致的输入有效性验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4)基于各种通信协议或者行业标准来检查2.2安装运行卸载测试1)验证app能否正确安装运行卸载,以及操作过程和操作前后对系统资源的占有情况2)安装运行卸载的提示,报告等3)检查安装路径,文件是否合理,组件是否正确注册等2.3UI测试1)用户界面(菜单、对话框、窗口)等布局,风格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文字位置,描述是否正确,界面美观程度,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合理2)用户友好性、人性化、便于操作等2.4功能测试1)评审需求,多方面考虑,整理出内在外在以及非功能性的直接间接功能点,对比需求,提取测试点2)根据常用的一些分析方法,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因果图场景法等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对提取的功能点进行覆盖3)测试各个阶段不断跟踪缺陷,做好用例的更新迭代和不断变更需求所带来的业务或者需求的错误2.5性能测试1)极限测试:各种边界情况下验证app的响应能力如:低电量、储存满。
弱网等情况2)响应能力测试:验证各种情况下不同操作能否满足用户响应需求3)压力测试:反复长期操作下,系统该资源的使用情况2.6中断测试(干扰)比如:前后台运行时来电话,短信,下载文件,听音乐看电影等不同情况下的表现2.7兼容测试1)不同网络环境(WiFi、2G、3G、4G等)2)各种设备品牌机型系统版本等兼容苹果、安卓(不同品牌,不同安卓系统版本)等2.8回归测试bug修复后的回归测试,上线交付前进行全部的回归,验证2.9升级更新测试每次app版本迭代更新时,配合不同网络环境,及不同更新权限(强制更新,不强制更新),进行下载、安装、更新、启动运行等测试3.0支付测试1)支付结果的确认,数据库查询2)请求报文是否加密3)不同场景的支付金额足够、金额不足、重复支付、无网支付、弱网支付、同账号多平台一起支付、余额宝微信信用卡等多种支付方式、不同支付方式的组合、密码正确/错误、支付上限等情况3.安全测试(权限)3.1安全测试3.1.1软件权限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浏览网页,下载,等情况下是否会扣费,一般在游戏APP,和社交APP等需要考虑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例如在我们安装APP应用时通常会看到"xx要读取手机通讯录"等提示,这些提示可以提示用户拒绝接受,这些是APP测试中的测试点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人互联网,比如展讯,高通等芯片厂商,他们在出厂芯片时要对手机各个功能进行测试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10)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人用户数据11)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12)校验input输入。
对于APP有输入框的要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校验,比如密码不能显示明文。
在测试中红人馆注册时需要对input进行测试。
3.1.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3)是否包含数字签名信息4)JAD文件和 JAR包中包含的所有托管属性及其值必需是正确的5)JAD文件显示的资料内容与应用程序显示的资料内容应一致6)安装路径应能指定7)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8)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9)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10)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11)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12)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3.1.3数据安全性1)当将密码或其他的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2)输人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储存在它们预输人的位置上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需至少在4一 8个数字长度之间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它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
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侧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人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
6)当将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7)备份应该加密,恢复数据应考虑恢复过程的异常通讯中断等,数据恢复后再使用前应该经过校验8)应用程序应考虑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替告9)应用程序不能忽略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更不能在安全警告显示前,,利用显示误导信息欺骗用户,应用程序不应该模拟进行安全警告误导用户10)在数据删除之前,应用程序应当通知用户或者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取消”命令的操作11)“取消”命令操作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实现其功能12)应用程序应当能够处理当不允许应用软件连接到个人信息管理的情况13)当进行读或写用户信息操作时,应用程序将会向用户发送一个操作错误的提示信息14)在没有用户明确许可的前提下不损坏侧除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中的任何内容Μ15)应用程序读和写数据正确。
16)应用程序应当有异常保护。
17)如果数据库中重要的数据正要被重写,应及时告知用户18)能合理地处理出现的错误19)意外情况下应提示用户20) HTTP、HTTPS覆盖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请求的加密解密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3.1.4通讯安全性1)在运行其软件过程中,如果有来电、SMS、EMS、MMS、蓝牙、红外等通讯或充电时,是否能暂停程序,优先处理通信,并在处理完毕后能正常恢复软件,继续其原来的功能2)当创立连接时,应用程序能够处理因为网络连接中断,进而告诉用户连接中断的情况3)应能处理通讯延时或中断4)应用程序将保持工作到通讯超时,进而发送给用户一个错误信息指示有连接错误5)应能处理网络异常和及时将异常情况通报用户6)应用程序关闭或网络连接不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断开7) HTTP、HTTPS覆盖测试--App和后台服务一般都是通过 HTTP来交互的,验证 HTTP环境下是否正常;--公共免费网络环境中(如:麦当劳、星巴克等)都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通过 SSL 认证来访问网络,需要对使用HTTP Client的 library异常作捕获处理。
3.1.5人机接口安全性1)返回菜单总保持可用2)命令有优先权顺序3)声音的设置不影响应用程序的功能4)应用程序必需利用目标设备适用的全屏尺寸来显示上述内容5)应用程序必需能够处理不可预知的用户操作,例如错误的操作和同时按下多个键3.2安装、卸载测试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2.2.1安装1)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Palm OS、Symbian、Linux、Android、iOS、Black Berry OS 6.0、Windows Phone 7)下安装是否正常。
2)软件安装后的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安装后的文件夹及文件是否写到了指定的目录里。
3)软件安装各个选项的组合是否符合概要设计说明4))软件安装向导的UI测试5)软件安装过程是否可以取消,点击取消后,写入的文件是否如概要设计说明处理6)软件安装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需求(如死机,重启,断电)7)安装空间不足时是否有相应提示8)安装后没有生成多余的目录结构和文件9)对于需要通过网络验证之类的安装,在断网情况下尝试一下10)还需要对安装手册进行测试,依照安装手册是否能顺利安装2.2.2卸载1)直接删除安装文件夹卸载是否有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