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

合集下载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同步课时练习-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同步课时练习-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一历史必修上10.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同步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下列有关这个理论体系表述正确的是①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③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 D.①②③④2、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 )A.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3、“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B.1984年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中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D.1997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4、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958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

从政治角度分析,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A.利于西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B.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利于沿途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沟通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5、“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用史实说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用史实说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新中国刚成立时,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个民生凋敝,一穷二白,经济落后,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但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未知难而退,而是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建设我们亲爱的祖国。

六十年,光辉岁月弹指间,六十年,中国大地沧桑巨变。

从第一辆汽车下线,到今天的红旗HQE在世人的瞩目下成为六十周年国庆阅兵主席检阅用车;从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生产,到今天的歼十横空出世;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今天横亘高原创多个世界记录的青藏铁路修建成功。

中国六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就。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2020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题时间5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题,可查阅参照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这段话反映了【】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3.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

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A.维新法令的颁布B.中华民国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5.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

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6.“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A.火车轮船的传入B.大众传媒的兴起C.有线电报的出现D.社会习俗的变化7.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试卷类型:A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联考模拟卷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A.富国强兵B.社会转型C.国家统一D.割据纷争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延续了115年的繁荣。

这段时期唐朝兴盛的原因是()A.发展生产,重用贤能,改革创新B.休养生息,尊崇儒术,凿空西域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开发江南D.巩固边疆,君主专制,闭关锁国3.历史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

下列历史文物能够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①司母戊鼎②契丹货币③宣政院印④金奔巴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随着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中国新式交通运输业、近代工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新式教育等一系列行业也相继出现。

这表明洋务运动()A.解决了中国面临的危机B.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C.实现了“求富”的目标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5.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相同点的论述,正确的是()A.都经过长期的准备B.都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C.都具有反封建性质D.都是工人阶级担任领导6.以下是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历史人物照片。

据此推断,该小组学习的主题是()杨杨杨杨1905-1940杨杨杨杨杨1898-1937杨杨杨杨杨1891-1940杨杨杨杨1905-1942杨A.红军将领B.抗战英烈C.八路军将领D.北伐名将7.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但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于是,国家引导农民()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参加农民生产合作社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下列属于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实施“一带一路”建设④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推荐)【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推荐)【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随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综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8.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这体现出()A.法治思想 B.人本思想 C.辩证思想 D.民主思想9.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0.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下面的《时局图》形象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瓜分的内外局势。

德国(图中如肠虫状物)划分的“势力范围”是()A.山东 B.长城以北 C.福建 D.长江流域1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上述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赞颂的是()A.袁隆平 B.屠呦呦 C.王进喜 D.钱学森13.《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14.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南北分裂 B.殖民统治 C.奴隶制 D.经济危机15.“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辛丑条约》16.1 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
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右立者)在台北举行 正式会谈.
考点35: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实践(a) 12P月6260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开幕。
1、2019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国在哪 一次会议上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复习安排
• 第一轮:细化落实:把每个考点转化为简 答题或填空题。
• 第二轮:构建知识体系:把每个点内在的 联系找出来,串成线,织成网。围绕某个 主题进行整合如:可持续发展。
• 第三轮:知识内化:结合时政热点,模拟 设计练习,在一、二轮夯实基础后灵活的 加以运用,形成能力。
考点34: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一次伟大的 历史转折(b) 考点73:运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意义(C)
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
国家
表 现
文化 政治
物质:衣食住行
人民生活水平
精神
经济
原 因文化 政治源自集中到一点:细数30年辉煌成就:
1)经济: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 界第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现已总体达 到小康水平
2)政治: A、以“一国两制”方式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中国近代开放与当今开放的区别?
(变题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南京条约》 中开放口岸有何不同?)
1)近代中国的开放实际上是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 而现代中国的开放是中国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 济主动采取的 重大战略决策。
2)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的 情况 下,在西方列强控制下被迫进行的,现代的 开放 是在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平等互 利的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例,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说明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阐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明确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踏上新征程的历史意义。

(4)能够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明确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政治认同。

(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立足实践,报效党和祖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评价目标(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知道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重要作用。

(3)识记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和历史意义。

(4)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

教学方法(1)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为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过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探究中生成认知,根据议题、问题,梳理基本观点,达成预设目标,凸显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十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十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

单元检测十一、选择题1.在新中国历史上,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并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这里的“它”应是指( )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2.1977年底,某某省委在农业方面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将农民的自留地增加到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且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

这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B.个体小农经营得到广泛认可C.农民生产自主权进一步扩大D.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3.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4.指出,“一国两制”并不局限于国内问题,也适应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目前世界存在着许多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来处理,就可以消除许多争端和冲突,使各个地区和全世界得到和平、稳定与发展。

这表明,认为“一国两制”() A.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 B.利于消除国际争端C.主要为解决某某问题 D.得到所有国家认可5.“它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教训和计划经济的弊端,明确了改革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思路,因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水岭。

”该评价与下列哪一思想理论成果有关( ) A.新三某某义 B.思想C.理论 D.科学发展观6.“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应出自(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7.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第二次)试题含答案

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第二次)试题含答案
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康熙帝
7.使出身社会中下层 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横线处应填( )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租庸调制
8.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2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
(第二次)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40小题(共60分);第
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
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A.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B.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C.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读下图,中国军队在图中所示战役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该战役属于( )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21.“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右图是仰韶村遗址出土的月牙纹彩陶罐,表面打磨光滑,腹部装饰了一圈类似月牙的纹饰,鼓腹平底,呈红褐色。这说明仰韶文化时期( )

中考训练|历史材料题、列举组合题及改错题综合训练(二)【通用版】

中考训练|历史材料题、列举组合题及改错题综合训练(二)【通用版】

2019年中考训练|历史材料题、列举组合题及改错题综合训练(二)中考历史材料题训练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日本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发布《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从此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日本“近代化进程”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日本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口号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3)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哪一事件?之所以说这一事件失败了,主要依据是什么?(4)说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什么艰难曲折?(5)说说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给我们的启示?(1分)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的图片再现了1919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重大事件,请为这组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请你写出印象最深的两个事例。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词曾激励无数军民为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奋斗。

请结合所学的史实谈谈这歌词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参考答案:1、(1)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023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章节综合

2023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章节综合

2023北京初三一模历史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章节综合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②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A.统一B.创新C.平等D.自由(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填出示意图中①处的会议名称。

总结上述会议内容的相同点。

元朝政府开凿了从都城直达通州运河的漕运通道,直接驶入城中的积水潭(即“海子”)。

海子北岸到钟孔子周游列国图李白一生足迹示意图岳飞一生足迹示意图材料四不同时期英国和美国的扩展示意图。

图片说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算上领土、自治领、殖民(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三人的足迹中任选一个,说明其一生足迹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

从中得到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材料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概括了十条历史经验,“坚持中国道路”就是其中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因为中国道路的内涵生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与实践中,对中国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渠占辉《从中国道路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及世界意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说出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是如何推动中国崛起的?概括两条道路的共同内涵。

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由一种到多种,社会主义运动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③④正确,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产生表明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理论,巴黎公社表明社会主义由理论到首次实践,排除①②,排除ABD三项。

故选C项。

2.A【详解】根据“1949——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持续推进农村改革激发活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持续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动力,将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为粮食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粮食产量的增长,与国有企业改革无关,④不符合题意,B项、C项、D项都包含④,排除B项、C项、D项。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单选题1.(2023秋·北京密云·高一统考期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①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①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①“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推进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023秋·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十四亿人的现代化,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它具有的特点包括()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①走和平的发展道路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2023秋·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在总结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人们曾以“一边倒”“反两霸”“大三角”“一大片”等生动语言提炼着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变化;十八大以来,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听到的标志性的“新声音”是()A.坚持独立自主B.人类命运共同体C.反对霸权主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2002 年,“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在于()A.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B.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C.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D.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5.(2023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法定节假日,又称法定休假日,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渡口区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开卷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同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史实,以下可供参考的资料是()A.《五四运动亲历记》B.电影《开天辟地》C.国民革命歌D.《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

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

这一现象说明()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百姓知识水平提升D.中共的宣传影响巨大3.下图为“革命军北伐胜利纪念币”,它发行的时间可能是在()A.辛亥革命时期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4.下图艺术地再现了1928年4月朱德率领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的情景。

他们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南昌B.遵义C.延安D.井冈山5.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B.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C.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6.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其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7.下列选项中,历史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淞沪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B.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C.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第三次长沙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8.下图可以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A.农民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B.大量民众不断涌入解放区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D.抗日根据地力量快速发展9.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JI CHU PAI CHA基础排查) 理一理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 (1)背景①经济状况: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②思想基础: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经济方针: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了序幕;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1)内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①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②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2)过程①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②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经济特区的创办(1)创办①1980年我国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我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①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②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五)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五)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科模拟测试卷(五)(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公元前4300 年,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

”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A.尼罗河流域B.爱琴海区域C.印度河流域D.两河流域3.公元529年编成的、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A.习惯法的形成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D.公民法的形成4.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到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A.印度文明B.希腊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埃及文明5.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A.自留地B.公用地C.自营地D.份地6.15世纪末16世纪初,促成欧洲和非洲、美洲、亚洲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B.黑奴贸易C.资产阶级革命D.殖民扩张7.埃及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等等,走进古埃及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8.下图是某学生在复习古代某国发展历程这一专题时所绘制的年代尺(BC指公元前,AD指公元)。

请你判断,图中④处的帝国名称应为()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9.史学家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方面:1.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引进
外资、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市场,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2.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高速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3.教育和科技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普
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科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在人工智能、5G 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减少贫困人口。

5.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参与了众多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机制,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中国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持续努力和改革来解决。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1.在清朝,一个英国商人想要在中国经营进出口货物,必须通过下列哪个机构()A.宣政院B.市舶司C.理藩院D.广州十三行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允许外国侵略者进驻北京B.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C.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3.近代历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为此九年级(4)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近代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展开了探究活动,下面展板上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次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邓世昌牺牲于黄海战役中③图片中的人物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④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⑤两次战争都是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6.台儿庄战役后,各地媒体连篇累牍的进行报道,中国抗战精神广泛传播,其原因是()A.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B.抗战以来最大胜利C.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抗战中最后一战7.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A.《朝鲜停战协定》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一个中国”的原则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8.“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
1. 革命成就:中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2. 建设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3. 改革成就: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4. 科技成就: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等。

5. 教育成就:中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4.4%,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6. 文化成就: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字、中医、京剧等,同时也在现代文化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如电影、音乐、文学等。

7. 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

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

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

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

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

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

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

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

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

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

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