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量子力学 定态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
推广 德布罗意物质波概念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寻找de Broglie波满足的方 程,并加以推广
这不是严格推导(薛定谔方程不 能由旧理论严格导出)
寻找de Broglie波满足的方程
• 由de Broglie波
有
又因 所以
再推广到含有势能U的情况
两边作用于波函数
便于记忆的形式 记住
• 量子力学 • 经典力学:
宇称的定义
作业
• 作业(补充题2.2):证明本节中的推论1和 推论2。
• p.52, #2.2,注意:在球坐标中,
提示
对定理的补充说明
(1)此定理仅对一维情况成立;二维、三维 束缚态的能量仍然可能简并(如氢原子、 二维、三维谐振子等);
(2)非束缚态的能量一般是简并的。
两个推论
• 推论1:一维束缚态波函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位必是常数 。
即
• 因此波函数可以取为实函数
• 推论2(宇称定理):如果 则一维束缚态波函数必有确定的宇称(奇 偶性)。
几率密度
根据薛定谔方程
几率流密度的推导(单粒子)
• 几率密度的时间演化:
薛定谔方程
•记 则
定义流密度
这是薛定谔方程造成的结果,代表一种 守恒定律 。由于w是几率密度,所以J可 以理解为几率流密度。
理解(推导积分形式)
• 对任何体积V,对上式积分 V
S
等式右方用Gauss定 理,得
V内部几率变化
化)
与玻尔原子模型中的定态概念类似,但是没 有“轨道运动”假设
定态薛定谔方程就是能量本征方程
含时薛定谔方程的一般解
常数(由初始条件定出)
思考题
• 两个不同的定态叠加生成的态是否 是定态?
12.6 定态薛定谔方程 ( 非相对论 )
§12.6 定态薛定谔方程 ( 非相对论 ) 下面介绍一种定态薛定谔方程的由来: (只是一种说明,不是严格的证明推导。事 实上,不可能严格推导,而是一个假设。) 一维波动方程:2/ x2 = u-2 2/ t 假设: (x , t ) = (x) f(t),且系统的总能 量恒守,即频率是精确地规定的。 所以随时间而变化的项 f(t)必然随时间作简 谐变化,我们可以取 f(t) = cos 2 t,于是 2 / x2 = f(t) d2/dx2 2 / t = (x) d2f/dt2 = - 42 2 f(t) (x)
第6节
定态波函数 (x) 应满足的条件: (1)有限 (2) 连续(3) 单值 (4)粒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几率为 1,即: -∞+∞ 2(x) dx =1 (归一化条件) 而更重要的是 (x) 必须符合由势能 V 决定 的边界条件。的确,把边界条件施加于波 函数,这才使得束缚系统能量量子化。 用非解析术语来说,我们必须把粒子 视为波,这波限制在束缚系统之内来回反 射,形成驻波。正是由于驻波适合边界条 件,才导致系统容许能量的量子化。
第12章
第6节
粒子在光滑的斜面上滑动
第12章
墙 壁
5
斜 面
O
X
第6节
例 : NH3 分子的波函数、概率分布、能级。
第12章
势 能 曲 线
第6节
例 : NH3 分子的波函数、概率分布、能级。 波函数 概率分布
第12章
第6节
例 : NH3 分子的波函数、概率分布、能级。 能 级
第12章
第6节
第12章
第6节
f(t) 2 / t = (x) d2f/dt2 = - 42 2 f(t) (x) 代入方程 2/ x2 = u-2 2/ t , 则得: f(t) d2 /dx2 = - 42 2 f(t) (x) / u2 即: d2 /dx2 = - ( 2 / )2 = - ( p / h )2 系统的总能量 E = EK + V = p2/ 2m + V p2 = 2m ( E - V ) d2 /dx2 + (2m/ h2) ( E - V ) = 0 一般形式: 2 + (2m/ h2) ( E - V ) =高 势 阱
定态薛定谔方程与不含时薛定谔方程
一、概述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在量子力学中,薛定谔方程有两种常见形式,即定态薛定谔方程和不含时薛定谔方程。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程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二、定态薛定谔方程1.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概念定态薛定谔方程是描述粒子在给定势场中的稳定状态下的运动规律的方程。
它是一个经典的波动方程,通过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粒子在不同能级下的波函数和能量。
2.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数学形式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数学形式为一维情况下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dfrac{ℏ^2}{2m} \dfrac{d^2ψ(x)}{dx^2} + V(x) ψ(x) = E ψ(x)\] 其中ℏ是普朗克常数,m 是粒子的质量,V(x) 是势能函数,E 是粒子的能量。
3.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物理意义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是波函数ψ(x),它描述了粒子在给定势场中的稳定状态。
波函数的模长平方|ψ(x)|^2 表示了粒子出现在空间中不同位置的概率分布,能量 E 则是粒子的可能能级。
三、不含时薛定谔方程1. 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概念不含时薛定谔方程描述了粒子在外势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它包含了时间变量 t。
通过求解不含时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粒子在给定势场下的时间演化规律。
2. 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数学形式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一维形式为\[iℏ \dfrac{dψ(x,t)}{dt} = -\dfrac{ℏ^2}{2m}\dfrac{d^2ψ(x,t)}{dx^2} + V(x) ψ(x,t)\]其中 i 是虚数单位,ψ(x,t) 是描述粒子状态的波函数,V(x) 是势能函数。
3. 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物理意义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解是随时间演化的波函数ψ(x,t),它描述了粒子在外势场中的运动规律。
通过求解不含时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粒子在不同时间下的波函数演化,从而揭示了粒子在外势场中的时间行为。
四、定态薛定谔方程与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比较1. 数学形式定态薛定谔方程和不含时薛定谔方程在数学形式上有所不同。
七个薛定谔方程
七个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行为的基本方程。
一般情况下,薛定谔方程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1. 定态薛定谔方程(Stationary Schrödinger Equation):iħ∂Ψ/∂t = HΨ其中,ħ是约化普朗克常数,Ψ是波函数,t是时间,H是哈密顿算符。
2. 非定态薛定谔方程(Time-dependent Schrödinger Equation):iħ∂Ψ/∂t = HΨ其中,Ψ是波函数,t是时间,H是哈密顿算符。
3. 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形式(Schrödinger Equation in Wave Function Form):iħ∂Ψ/∂t = -ħ²/2m ∇²Ψ + VΨ其中,ħ是约化普朗克常数,m是粒子质量,Ψ是波函数,t是时间,∇²是拉普拉斯算符,V是势能函数。
4. 薛定谔方程的路径积分形式(Path Integral Form of Schrödinger Equation):Ψ(x,t) = ∫ Dx exp(iS[x]/ħ)Ψ(x₀,0)其中,Ψ(x,t)是波函数,S[x]是作用量,x₀是初始位置,Dx是路径积分测度。
5. 一维薛定谔方程(One-Dimensional Schrödinger Equation):iħ∂Ψ/∂t = -ħ²/2m ∂²Ψ/∂x² + V(x)Ψ其中,ħ是约化普朗克常数,m是粒子质量,Ψ是波函数,t是时间,x是位置,V(x)是势能函数。
6. 三维薛定谔方程(Three-Dimensional Schrödinger Equation):iħ∂Ψ/∂t = -ħ²/2m ∇²Ψ + V(r)Ψ其中,ħ是约化普朗克常数,m是粒子质量,Ψ是波函数,t是时间,r是位置矢量,∇²是拉普拉斯算符,V(r)是势能函数。
量子力学概论第2章 定态薛定谔方程
图2.3 例题2.2中的初始波函数
所有这些概率的之和一定为1, ∑∞n=1cn2=1.(2.38)
能量的期望值一定是 〈H〉=∑∞n=1cn2En.(2.39)
例题2.3 在例题2.2中的初始波函数(图2.3)与基态 ψ1(图2.2)很相似,这意味着 c12将是主要的,事实 上c12=815π32=0.998555….其余的系数之和为与1 的差额
2.3.1 代数法 2.3.2 解析法
2.3 谐振子
图2.4 对任意势能极小值点附近的抛物线形近似(虚线)
图2.5 谐振子的能态“梯子”
2.3.1 代数法
ψ0(x)=mωπћ1/4e-mω2ћx2。(2.59) 我们把它代入薛定谔方程以确定相应的能量
(以式2.57的形式),ћω(a+a-+1/2)ψ0=E0ψ0, 利用a-ψ0=0,有:
解:第一问很简单: Ψ(x,t)=c1ψ1(x)e-iE1t/ћ+c2ψ2(x)e-iE2t/ћ, 这里的E1,E2是ψ1,ψ2相应的能量,由此 Ψ(x,t)2=(c1ψ1eiE1t/ћ+c2ψ2eiE2/ћ)(c1ψ1e-
iE1t/ћ+c2ψ2eiE2/ћ)=c21ψ21+c22ψ22+2c1c2ψ1ψ2cos[(E2E1)t/ћ]. (这里用了欧拉公式expiθ=cos θ+isin θ来化简。)很显 然,概率密度以正弦形式振动,角频率是(E2E1)t/ћ;这当然不是一个定态。但是注意它是(具有 不同能量的)定态的线性组合,并且这种组合会产生 运动
2.1 定态
1.它们是定态(stationary states)。 2.它们是具有确定总能量的态。 3.一般解是分离变量解的线性组合。
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力学
薛定谔方程的物理意义
它决定了粒子在给定势能下 的波函数和概率密度
薛定谔方程是描述量子力学中 粒子运动状态的偏微分方程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 方程之一,是理解和预测物质
行为的关键工具
薛定谔方程的解可以揭示粒子 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等属性
薛定谔方程的解 法
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将薛定谔方程中的波 函数分离为空间和动量两个部分, 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无法处理量子纠缠 和量子误差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会导 致波函数塌缩的不 确定性问题
不能解释量子纠缠现象
不能解释量子纠缠现象 无法描述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无法预测量子系统的长期演化
量子力学的其他 重要概念和方程
波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波函数定义:描 述微观粒子状态 的函数
波函数的性质: 概率幅、复数、 归一化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微观粒子在空间中 的概率分布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 程的关系:薛定谔 方程用于求解波函 数的演化
量子态的概念和描述
定义:量子态是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系统的状态,由波函数描述
特性:量子态具有叠加性和相干性,即一个量子态可以表示为其他量子态的线性 组合,且不同量子态之间存在干涉现象 描述方法:通常使用波函数来描述量子态,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并具有归一 化条件
为
薛定谔方程的应 用
在原子物理中的应用
解释原子光谱的线型
描述原子状态的波函数
揭示原子能级的分布规律
预测原子辐射和吸收光子的 过程
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
描述电子行为: 薛定谔方程是描 述固体中电子行 为的基石。
计算能带结构: 通过求解薛定谔 方程,可以计算 出固体的能带结 构。
量子力学习题解答-第2章
计算出
反射系数 和透射系数 之和为1.
*习题2.1证明下列三个定理
解:(a)证:假设在定态解把实数 改为复数 ,则
若在 时刻,波函数是归一化的,即
在以后时刻
所以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有
必须有 ,即 必须为实数。
(b)设 满足定态薛定谔方程
把这个式子取复共轭,注意到 是实的,得到
显然 和 是同一薛定谔方程的解,所以它们的线性叠加
或
也是同一薛定谔方程的解。显然 是实函数,所以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总可以取为实函数。
(c)对
进行空间反演 ,得到
如果势能 是偶函数,则有
因此 和 是同一薛定谔方程的解,所以它们的线性叠加
也是同一薛定谔方程的解。 ,所以当势能是偶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总可以取为有确定宇称的解。
*习题2.2
解:如果 ,那么 和它的二次导数有同样的符号。如果 是正值,它将一直增加,这与我们 , 的要求不符,导致函数是不可归一化的。如果 是负值,它将一直减少(绝对值在增大),这同样与我们 , 的要求不符,导致函数是不可归一化的。
能量本征函数为
能量本征值为
含时薛定谔方程的一般解为
当 时,
显然对 测量能量,不可能得到 ,因为现在的能量本征态中,没有这个本征值,所以测量能量得到 的几率为零。现在体系基态的能量为 ,所以测量能量得到 的几率是 ,由
代入
(注意在 时刻,体系的能量期待值不是 ,因为体系的哈密顿是频率为 的谐振子哈密顿。)
,
由波函数 的归一性,可以得到系数 的归一性
对 态测量能量只能得到能量本征值,得到 的几率是 ,能量的期待值可由
求出。这种方法与用
方法等价。
2.一维典型例子:
量子物理第3讲——薛定谔方程 定态薛定谔方程 一维无限深势阱 一维有限高势垒【VIP专享】
C2 l / 2, l 为整数,但奇偶性与n相反 . 11
所以
(x)
C1
cos(n
a
x
l ).
2
归一化:
a/2 | (x) |2
a/ 2
dx
1 2
aC12
1
C1 2 / a .
波函数: (x) 2 cos( n x l ) ,
a a2
几率密度: (x) 2 2 cos2 (n x l ) ,
微粒在体积元 dV内出现的概率为:
dW | (x, y, z,t) |2 dV
2
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x, y, z,t) 2 dV 1
波函数的标准条件:单值、有限、连续。 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度关系
x Px / 2
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度关系
E t / 2
3
六、薛定谔方程
1、薛定谔方程
来源:基本假定之一,不可证明,只可检验。
地位:低速运动微观粒子的基本规律,地位同牛顿 定律。
成功解释氢原子能级和电(磁)场中氢原子光谱线 的分裂, 分享1933年Nobel物理奖。
6
2、定态薛定谔方程
定态:粒子于力场中运动时,势能与时间无关, 总能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定态波函数:用于描述处于定态的粒子的波函数。
量子物理第3讲 ——薛定谔方程 定态薛定谔方程
一维无限深势阱 一维有限高势垒
主要内容
六、薛定谔方程
1
德布罗意公式
v E mc2 , h h .
hh
P m
自由粒子物质波的波函数
(r ,
t
)
0e
i(
Et
Pr)
在某处发现一个微粒的概率正比于描述该微粒的 波函数振幅的平方。
大学物理:第12章-量子力学5-薛定谔方程
旧量子论
Niels Bohr (1885-1962)
Nobel Prize 1922
matrix formul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1925 at Göttingen (Germany) M. Born (age 43) W. Heisenberg (age 23) P. Jordan (age 22)
2 2 (x, y, z) U (x, y, z) i f (t) / f (t)
2m (x, y, z)
t
等式两边相互无关, 故应等于与r,t都无 关的常数
设此常数=E
两个独立的方程:
2
2
2
U
(r)
(r)
E
(r)
i df Ef (t) dt
二阶微分方程 一阶微分方程
先解相对简单的一阶微分方程
Schrödinger's wave mechanics eventually became the method of choice, because it is less abstract and easier to understand than Heisenberg's matrix mechanics
Planck (age 42) suggests that radiation is quantized E = hn h = 6.626x10-34 J•s
Max Planck (1858-1947)
Nobel Prize 1918
Status of physics
1897 Thompson (age 41) Nobel Prize 1906
i
t
p i
量子物理学09-薛定谔方程20160227
为动量算符。
根据狭义相对论,自由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的关系为 E =
p
2 x
,将其代入波函数对位置 x 的
2m
二阶微分表达式
∂2ψ (x,t)
∂x 2
=
−
px2 ℏ2
⋅ψ
(x,
t
) ,得
− ℏ ⋅ ∂2ψ (x,t) = E ⋅ψ (x,t)
2m ∂x2
即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iℏ ∂ ψ (x,t) = − ℏ ⋅ ∂2 ψ (x,t)
(四)隧道效应(势垒贯穿)
实际粒子遇到的势是有限高和有限宽的势垒
U
(x
)
=
⎧U ⎩⎨0
0
0< x<a x < a或x > a
利用薛定谔方程可以求得波函数为
( ) x < 0: Φ1 x = A ⋅ e+i⋅kx + B ⋅ e−i⋅kx 0 < x < a: Φ2 (x) = D ⋅ e−k′x + F ⋅ e+k′x x > a: ( ) Φ3 x = C ⋅ e+i⋅kx
+
∂2 ∂z 2
⎞ ⎟⎟⎠
+U (r�,t)
在矢量分析中,Nabla 算符为
∇
=
∂ ∂x
� ax
+
∂ ∂y
� ay
+
∂ ∂z
� az
代入哈密顿算符,得
Hˆ = − ℏ2 ∇2 +U (r�,t)
2m
薛定谔方程的形式仍保持不变,为
iℏ ∂ ψ (r�,t) = Hˆψ (r�,t)
∂t
需要注意的是,薛定谔方程不是推导出来的,而是依据实验事实和基本假定 “建立”的,
定态薛定谔方程
几率密度为极大值
例1:试求边长为a,b,c的三维无限深势阱中粒 子的能级和波函数。
U ( x, y, z) 0 ( x 0, x a; y 0, y b; z 0, z c; (0 x a; 0 y b; 0 z c)
Z
Y
X
解:在势阱中U=0
二:能量 前面已经得出能量,能量量子化。
x a x a
n E 2 8a
2 2
2
(n 1,2,3)
当n取不同值时, n=1,
E1 8a 2
2 2 2
n=2,
4 E2 8a 2
2
n=3, ……
9 2 2 E3 8a 2
能级间隔: E n E n E n 1
Px2 1 2 2 H Ek U x 2 2
P 2 2 2
2 d 2 2 Px 2 dx
量子力学中
量子力学中的哈密顿算符
2 2 d 1 2 2 ˆ H x 2 2 dx 2
定态薛定諤方程为
ˆ E H
2 d 2 1 2 2 x E 2 2 dx 2
n 2 2 2 (n 1) 2 2 2 2 8a 8a 2
2 2 (2n 1) 2 8a
当
2 2 n 1时, En 2n 2 8a
能级间隔与n成正比。
三:几率分布
当n取不同值时,波函数及几率密度
n 1, 1 ( x) 1 1 2 sin ( x a), 1 ( x) sin ( x a) 2a a 2a a
其中 nx , n y , nz 为正整数。
§2.7 线性谐振子
量子物理第3讲——薛定谔方程 定态薛定谔方程 一维无限深势阱 一维有限高势垒
3
六、薛定谔方程
1、薛定谔方程
自由粒子 的波函数
(r,
t)
i
0e
( EtPr )
,
可以看出:
E (r,t) i (r,t),
t
P
x
(r,
t
)
i
x
(r,
t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y
(r,
t
)
i
y
(r,
t
),
2 2m
2
V
(r)
(r,
t)
i
t
(r,
t)
分离变量法:设 (r,t) (r) f (t)
i
则:
f (t)
df (t) dt
1 (r)
2 2m
2
V
(r)
(r)
7
i f (t)
df (t) dt
1 (r )
电子,当 E 1eV , V 0 2eV ,
o
a 2 A时 , T 0.51;
o
a 5A时 , T 0.006
制作扫描隧穿显微镜 ( STM )
15
STM下硅表面结构重现 16
利用STM搬迁原子为电子造的“量子围栏” 17
例:质量为 m的粒子处于一维
对称势场
V (x)
0 , 0 x L;
V
(
x)
V0
,
x 0, x
量子物理第3讲——薛定谔方程 定态薛定谔方程 一维无限深势阱 一维有限高势垒
a
a2
能K量量子2m化E:E/ n2nn22/m2aa,22 . n 1,2,3,... 12
粒子的动量:
Pn
2mEn
n
a
K
.
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n
h Pn
2a
/
n
2
/
K
.
粒子的能量、动量、德布罗意波长 ( 及频率 )
均是量子化的。 其中最小能量和最小动量皆不为零,
其中 2m(V 0 E) / 2 .
当 x 0时 B 0, 当 x L 时C 0. 19
Cex , x 0 ;
(x) Acos(kx ) , 0 x L ;
Bex , x L.
k 2mE / 2 , 2m(V 0 E) / 2.
电子,当 E 1eV , V 0 2eV ,
o
a 2 A时 , T 0.51;
o
a 5A时 , T 0.006
制作扫描隧穿显微镜 ( STM )
15
STM下硅表面结构重现 16
利用STM搬迁原子为电子造的“量子围栏” 17
例:质量为 m的粒子处于一维
对称势场
V (x)
0 , 0 x L;
0, ,
x
a/2 a /
x a/2; 2, x a / 2
.
a/2 0 a/2 X
势壁无限高,阱内的粒子不可越出阱外:
( a) 0, (a) 0.
2
2
阱内 (a / 2 x a / 2) , 定态薛定谔方程:
d 2 (x) 2m E (x) 0 .
量子力学-第二章-定态薛定谔方程
m nm
n
m
cn*cn En
cn
E 2 n
n
n
我们在来看(x,t) 的归一化
1 * ( x, t )( x, t )dx
e e iEnt / iE mt /
cn*cm
* n
(
x
)
m ( x)dx
n
m
e e iEnt / iE mt /
cn*cm
* n
(
x
)
m ( x)dx
* m
(r)
n
(r)dr
mn
正交归一性
薛定鄂方程的通解可以用定态波函数的叠加表示为
(x,t)
cnn (x,t)
c eiEnt / n
n (x)
其中展开系数由初n始条件定
n
(x,0) cnn (x,0) cn n (x)
n
n
由定态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cn *(x)(x,0)dx
我们来求处在 (x,t) 能量 (t)
[
2
2 V ] (r) E (r)
2
f (t ) ~ eiEt /
于是:
(r ,
t
)
(r )e
i Et
(r,
t
)
(
r)e
i
Et
此波函数与时间t的关系是正弦型的,其角频率ω=2πE/h。 由de Broglie关系可知: E 就是体系处于波函数Ψ(r,t)所描写 的状态时的能量。也就是说,此时体系能量有确定的值,所以这 种状态称为定态,波函数Ψ(r,t)称为定态波函数。
/
)
n
e
xp(iEnt
/
)]
薛定谔方程及其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薛定谔方程及其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石之一,它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于1925年提出,是描述微观粒子的波函数随时间演化的数学方程。
薛定谔方程的形式为:iħ∂Ψ/∂t = -ħ²/2m∇²Ψ + VΨ其中,i是虚数单位,ħ是普朗克常数的约化常数(ħ=h/2π,h为普朗克常数),Ψ是波函数,t是时间,m是粒子的质量,∇²是拉普拉斯算符,V是势能。
薛定谔方程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波函数的时间演化规律,从而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薛定谔方程在量子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描述粒子的定态和非定态。
定态是指粒子的能量和其他性质都是确定的状态,非定态是指粒子的能量和其他性质都不是确定的状态。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粒子的定态波函数,从而得到粒子的能量和其他性质。
而非定态波函数则描述了粒子的能量和其他性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
其次,薛定谔方程还可以用来解释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根据薛定谔方程,波函数Ψ可以表示粒子的概率幅,即波函数的模的平方|Ψ|²表示在某个位置上找到粒子的概率。
这就是波粒二象性,即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薛定谔方程还可以用来解释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现象。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它们的状态是相互依赖的,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薛定谔方程可以描述量子纠缠现象,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纠缠态的波函数,从而了解量子纠缠的本质和特性。
此外,薛定谔方程还可以应用于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力学力学中的研究。
量子力学力学是一种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粒子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性质。
总之,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方程之一,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波函数随时间演化的规律。
解定态薛定谔方程的一般方法
( n
L
)2
n
sin
n
L
x
(x,t)
an
n
exp(
i
Ent)
由归一化条件: *dx 1 L*dx
0
及正交完备性:
n*
ndx
(n
n)
故:
a
* n
an
1,粒子处于某一 n的概率为:a*nan
n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原子物理
解得T T0eiEt 并将常数T0归到所含常数中,得 (r, t) (r)eiEt
得出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11) (12)
[ 2 2 u(r)] E
2m
(13)
并注意到,由(12)式几率密度 * *与时间无关。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原子物理
V
有
E
V0
方势垒为:u
(
x)
0, V0
,
x x1, x x2 (1) x1 x x2
限 高 势 垒
0
X1 X2
x
当入射粒子从 x x1 的地方向右入射,如其入射能量 E
低于 V0 时,按照经典力学观点,粒子不可能穿过势垒,将全
部返回。但是量子力学将给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从一维定态薛
求其特解,把波函数写为 (r, t) (r)T (t)得
i dT 1 [ 2 2 u(r)] T dt 2m
于是有分离常数E使(9)式得 i dT E T dt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原子物理
(8)
(9) (10)
§3.1 薛定谔方程
和 1 [ 2 2 u(r)] E 2m
3.5 定态薛定谔方程
f
t
iEt
Ce
── 振动因子
式中E具有能量量纲,C 可以是复数。源自右边:22m
2
U
r
r
E
r
它的解依赖于
U(r )
的形式
定态薛定谔方程
从数学上来讲: E 不论为何值,该方程都有解。 从物理上来讲: E 只有取一些特定值,该方程的解才能满足
波函数的条件(单值、有限、连续、归一)。
特定的E 值称为能量本征值。
设 r,t r f t
代入薛定谔方程,得:
r i
t
f
t
f
t
2
2m
2
U
r
r
id
f t dt
f
t
1
r
2
2m
2
U
r
r
上式 左边是 t 的函数
右边是
r
的函数
且两变量相互独立
两边必须等于同一 个常量时才成立
id
f t dt
f
t
1
r
2
2m
2
EP
r
r
E
左边:
i d f t Ef t
它的解依赖于的形式上式左边是的函数右边是的函数且两变量相互独立两边必须等于同一个常量时才成立这些特定的e值所对应的波函数称为能量本征函数
大学物理——量子物理
定态薛定谔方程
i
t
(r
,
t
)
2
2m
2
U
(r
,
t
)
(r
,
t
)
若 U r,t 不显含时间,即
U
U(r )
与
定态薛定谔方程解的算例
E
)
(
x)
0
I区 V 0
d2
dx2
例题
根据叠加原理,几个波函数的叠加仍是一个波函数。 假设在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一个叠加态是有基态和 第一激发态叠加而成,前者的幅是1/2 ,后者的幅 是 (这3 /就2 意味着基态的基本概率是1/4,第一激 发态的基本概率是3/4)。 试求这一叠加态的概率分布。
3、阶跃势
粒子在阶跃势场中的运动
0, V (x) V0
X<0,波函数可以看成向右和向左传播的行波的叠加。由于它 们振幅的绝对值相等,叠加后将形成驻波。因此波函数是随 时间 t 振荡的函数。
• X>0,它们的概率密度为:
( x, t) ( x, t) DDe2k2x
1
k2 2m(V0 E)
它常称为:透入距离
在此区域随x的增大而随指数快速衰减,但在x=0的附近不为零。 表明,在X>0的区域有一定的几率能够发现或找到粒子! 由上式可知,出现这种几率只在x=0的很小的区域内,即
2
粒子的能量本征 函数与坐标关系
(x)
(x)
n5
n6
E 25E0
E 36 E0
x
E 9E0 n 3
n4
E 16 E0
x
n 1
E E0
a
0
2
n2 E 4E0
a a
0
2
2
ax
2
2 cos n x ,n奇数 aa
2 sin n x , n偶数
aa
偶宇称
奇宇称
ψ(ξ)=A e-1/2ξ2 0
谐振子—势能为V(x)、 质量为m的粒子
d 2 d 2
[
2mE
第20章薛定谔方程
3、概率密度不是均匀的,其峰值个数与量子数n相等
2 nπx − Ψ( x, t) = sin e a a
i
Et
En
n=3
E 3 = 9E 1
wn = ψn
2
n=1时,粒子在x=a/2处出现的 n=2 概率最大,n=2时在a/4和3a/4处出 现的概率最大….. n=1
E 2 = 4E 1
E1 =
π
(2)
−27
kg
2
质子放出光子能量为
h ΔE = E2 − E1 = (4 − 1) = 9.87 ×10 −13 J 2 8πa
例题4:设想一电子在无限深势阱中运动,若势阱 的宽度分别为1.0×10-2m和1.0×10-10m。讨论两种 情况下相邻能级的能量差 解: 根据势阱中 的能量公式
nπ h 2 En = n = 2 2 2ma 8ma
*
∞ −∞
∫
∞
−∞
ψ *ψ dx =
∫
1 + x2 C2 dx = C 2 arctgx (1 + x 2 ) 2
= C2 π = 1
C=
1
π
1 ψ ( x) = π (1 + ix)
1
(2)求概率密度函数。
1 ψ ( x) = π (1 + ix) 1 * w( x) = ψ ψ = π (1 + x 2 )
(1)
;
∂Ψ i = − EΨ ∂t
一维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Ψ ∂Ψ =i − 2 2 m ∂x ∂t
2 2
2、一维势场U(x,t)中的运动粒子 一维自由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i
Ψ( x, t) = Ψ0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n = n n − 1 , A 2 n = n(n − 1) n − 2 , L, An n = n! 0
而
A 0 = 0 −1 = 0
A 0 = 0 −1 = 0
A λ = λ λ −1
是不存在的, 保证了本征值不小于零的(9.24)式成立 于是 式成立. 因此 A 0 是不存在的 保证了本征值不小于零的 式成立 式知谐振子的本征值谱: 由(9.22)式知谐振子的本征值谱 式知谐振子的本征值谱
(9.3)
等等, 此式称为泡利方程.若哈密顿中无自旋变 式中 H + + = + H + 等等 此式称为泡利方程 若哈密顿中无自旋变 即系统的能量与自旋无关时, 量 , 即系统的能量与自旋无关时 H + + = H − − = H , H + − = H − + = 0 . 这时(9.3)式回到 式回到(9.1)式. 多粒子系统情况 可以仿此讨论 可以仿此讨论. 这时 式回到 式 多粒子系统情况,可以仿此讨论
v p / µ = r ⋅ ∇V
2
v ⇒ 2T = r ⋅ ∇V
v 2 T = r ⋅ ∇V
2T =
∑ xi
i
∂V v = r ⋅ ∇V ∂xi
次齐次函数,即 若势能算符是粒子坐标的 s 次齐次函数 即
V (λx1 , λx 2 , λx3 ) = λ sV ( x1 , x 2 , x3 )
则将此式对 λ 取偏导数有
ψ H ψ ≥ E0
(9.4)
为基态能量.使等号成立的 式中 E 0 为基态能量 使等号成立的 ψ ,就是基态 ψ 0 . 就是基态
利用这一定理去求基态的能量和态矢量,通常在位置表象中 利用这一定理去求基态的能量和态矢量 通常在位置表象中 进 行 . 先 选 取 一 个 含 有 若 干 参 量 λ1 , λ2 , … 的 适 当 试 探 函 数
ψ+ ψ = ψ −
矩阵,因此定态薛定谔方程成为 这时哈密顿 H 的形式是一个 2 × 2 矩阵,因此定态薛定谔方程成为
H ++ H −+ H + − ψ + H − − ψ − ψ+ = E ψ −
Hellmann-Feynman 定理: 定理: 设系统的哈密顿 H (λ ) 含有一个参量 λ , ψ n (λ ) 与 E n (λ ) 为 其束缚态的归一化的本征矢量与相应的本征值, 其束缚态的归一化的本征矢量与相应的本征值 则必有
∂En ∂H = ψn ψn ∂λ ∂λ
(9.10)
证明: 证明:ψ n 满足定态薛定谔方程
设在定态薛定谔方程中,能量本征值 设在定态薛定谔方程中 能量本征值 Ei 的编号是由小到大排 列的,即 列的 即
E0 ≤ E1 ≤ E2 ≤ L
相应于最小能量本征值的态称为基态. 相应于最小能量本征值的态称为基态
变分法定理 若系统的哈密顿为 H ,则对于描写束缚态的任 则对于描写束缚态的任 意归一化的态矢量 ψ ,有下列关系 有
ψn
∂E n ∂H ψn − ψn ψn = 0 ∂λ ∂λ
⇒
∂E n ∂H = ψn ψn ∂λ ∂λ
位力定理: 处于任意束缚定态的单粒子, 位力定理: 处于任意束缚定态的单粒子 其动能的期望值满足
∂V v 2 T = ∑ xi = r ⋅ ∇V ∂xi i
(9.6)
⇒ ∂H h 2 2 p2 =− ∇ = ∂h m h 2m
A=
1 2mhω
(mωX + iP )
A+ =
1 2mhω
(mωX − iP )
于是
X =
h A+ + A 2mω
(
)
(9.16) (9.17)
mωh + P=i A −A 2
(
)
1 1 + + + H = hω A A + AA = hω A A + 2 2
有用的几个对易关系是
∂V = s λ s −1V ∂ (λ x k )
(s为整数 为整数) 为整数
∑
k
xk
取 λ = 1 ,得 得
2T =sV
由于 E = T + V ,所以有 所以有
(9.8)
T =
s E, s+2
2 V = E s+2
(9.9)
§9-2 一维谐振子
一维谐振子的哈密顿是
1 2 mω 2 2 H= P + X 2m 2
λ = 0, 1, 2, 3, L
A Aλ =λ λ
+
1 H = hω A + A + 2
1 E n = hω n + , n = 0, 1, 2, 3, L 2
(9.26)
我们把(9.25)式中的 λ 改写成 n ,并用类似方法得到 A + 对 n 的作用 式中的 的作用: 我们把 并用类似方法得到
(
[A, A ] = 1
+
A + A( A λ ) = (λ − 1)(A λ
)
λ A Aλ = A λ
+
2
=λ
的一个本征矢量, 由此知 A λ 也是 A + A 的一个本征矢量 本征值为 λ − 1 ,即 即
A λ = λ λ −1
(9.25)
都是归一化的, 上式等号右边所得的常数 λ , 只要 λ 和 λ − 1 都是归一化的 式即可看出。 从(9.23)式即可看出。 式即可看出
实际系统所处的外界环境通常是比较复杂的, 实际系统所处的外界环境通常是比较复杂的 薛定谔方程能 得到严格解的情况是不多的. 得到严格解的情况是不多的 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常常需要用近似 方法.近似方法有微扰法、变分法、半经典近似和自洽场方法等 方法 近似方法有微扰法、变分法、半经典近似和自洽场方法等. 近似方法有微扰法 下面给出有关薛定谔方程的三个一般性定理. 下面给出有关薛定谔方程的三个一般性定理
∂ ∂pi
∂ xi ∂V ∂H ∂ ∂V 1 ∂ ∂V 1 ∂V 1 r =∑ = ∑i = ∑ ih = ∑ xi = r ⋅ ∇V ∂h ∂pi ∂xi h i ∂pi ∂xi h i ∂xi h i ∂h ∂x i i
∂E n r ∂H 1 1 r = ψn ψ n = ψ n r ⋅ ∇ V ψ n = r ⋅ ∇V 由H-F定理: ∂h 定理: 定理 ∂h h h
从 (9.25)式知 A 是谐振子本征矢量的下降算符 又由此式知若 λ 式知 是谐振子本征矢量的下降算符, 是本征值, 也是本征值. 是本征值 则 λ − 1, λ − 2, L 也是本征值 但为了不与 λ ≥ 0 的 (9.24)式 式 相矛盾, 只能是非负整数. 相矛盾 λ 只能是非负整数 因为若 λ 为正整数 n, 则
A+ A λ = λ λ
左乘此式, 用 λ 左乘此式 得
(9.22)
2
λ A Aλ = A λ
+
=λ
(9.23) (9.24)
⇒ λ≥0
现在, 作用在(9.22)式两边 式两边: 现在 用A作用在 作用在 式两边
AA + A λ = A + A + 1 A λ = λA λ
即
A+
) A( A λ ) = (λ − 1)(A λ )
§9 定态薛定谔方程
§9-1 概述 §9-2 一维谐振子 氢原子(自学) §9-3 氢原子(自学) 氢分子离子的基态(自学) §9-4 氢分子离子的基态(自学)
§9-1 概述
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给定的环境下求系统的所 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在给定的环境下求系统的所 有可能的状态. 当环境不随时间改变时, 有可能的状态 当环境不随时间改变时 这个任务归结为求解 定态薛定谔方程: 定态薛定谔方程
(9.13)
下面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求它的本征矢量和本征值. 下面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求它的本征矢量和本征值 一、直接矢量计算 首先用X和 构造两个辅助算符 构造两个辅助算符: 首先用 和P构造两个辅助算符
A=
A+ =
1 2mhω
1
(mωX + iP )
(mωX − iP )
(9.14) (9.15)
2mhω
对比得
v 2 T = r ⋅ ∇V
证明方法2: 证明方法 :
ˆ 是个不含 t 的物理量,证明,在束缚定态下 dA = 0. 的物理量,证明, 设A
dt
dA 1 ˆ ˆ ≡ 1 ψ * ( AH − HA)ψ dτ = [ A, H ] ∫∫∫ ˆ ˆ ˆ ˆ hi τ dt hi
dA 1 1 * ˆ ˆ ˆ ˆ ψ ) * ( Aψ )dτ = ∫∫∫ψ A( Hψ )dτ − ∫∫∫ ( H hi dt hi
(
)
(9.18)
[A, A ] = 1
+
(9.19) (9.20)
+
[H , A] = −hωA
[H , A ] = hωA
+
(9.21)
A=
1 2mhω
43;
1 2mhω
(mωX − iP )
1 + H = hω A A + 2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量,为此 为此,我们去求较为简 我们的任务是求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量 为此 我们去求较为简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量即可. 是厄米算符,设它的本 单的算符 A + A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量即可 A + A 是厄米算符 设它的本 即 征值为 λ ,归一化的本征矢量为 λ ,即 归一化的本征矢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