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合集下载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0章脂类代谢(最新整理)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0章脂类代谢(最新整理)

5.酮体在肝外组织氧化分解,原因是肝内缺乏:
a.乙酰乙酰 CoA 硫解酶 b.琥珀酰 CoA 转硫酶 c.β-羟丁酸脱氢酶
d.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 CoA 合成酶 e.羟甲基戊二酸单酰 CoA 裂解酶
6.脂酰 CoA 的β-氧化过程反应顺序是: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乙酰乙酰 CoA 硫解酶 e.HMGCoA 裂解酶
15.下列不是载脂蛋白的功能的是:
才能将其带
1
a.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b.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c.激活脂肪组织甘油三脂脂肪酶 d.激活肝脂肪酶 e.转运胆固醇酯
16.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a.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b.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c.脂酰 CoA 脱氢酶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e.水合,脱氢,硫解,再加水
7.可作为合成前列腺素前体的脂肪酸是:
a.软脂酸 b.花生四烯酸 c.亚麻酸 d.亚油酸 e.硬脂酸
8.能将肝外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血浆脂蛋白:
a.CM b.LDL c.HDL d.IDL e.VLDL
9.可由呼吸道呼出的酮体是:
d.转运胆汁酸 e.将肝外胆固醇转运人肝内代谢
27.奇数碳原子脂肪酰 CoA 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 CoA 外还有:
a.丙二酰 CoA b.丙酰 CoA c.琥珀酰 CoA
d.乙酰乙酰 CoA e.乙酰 CoA
28.乙酰 CoA 羧化酶的辅助因子是:
a.叶酸 b.生物素 c.钴胺素 d.泛酸 e.硫胺素
12.参与甘油磷脂合成过程的核苷酸是:
a.ATP b CTP c.TIP d.UTP e.GTP

华农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农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姓名:学年学期:2010-2011-1 学号:考试时间:2011-01-07 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淀粉酶2.斐林试剂3.电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第一步是发生双缩脲反应。

第二步是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将磷钼酸和磷钨酸还原分别产生(1)和(2)深蓝色混合物。

2.在测定萌发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将淀粉酶液置于70℃下保温15分钟的目的是(3)。

3.2,6-二氯酚靛酚蓝色溶液滴定含有2%草酸的抗坏血酸溶液时,当蒸发皿中的溶液呈(4)色,且30秒内不褪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4.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氮含量包括3个主要实验阶段。

在酸消化阶段,可以将植物组织中的有机氮转化为(5)。

在蒸馏阶段,将无机态的氮转化为(6),被吸收液硼酸吸收后,吸收液的颜色从(7)变为(8)。

在滴定阶段,利用标准浓度的(9)进行滴定。

最后,就可计算出植物组织中的总氮含量。

5.利用反相纸层析法可对油菜种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良好分离。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5种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在固定相(10)和流动相(11)中(12)不同,在层析纸上移动速率就有差异。

在显色后呈现的蓝灰色层析图谱中,跑得最快的是(13),最慢的是(14)。

6.利用圆盘凝胶电泳法测定植物过氧化酶同工酶的实验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15)和交联剂(16)在催化剂(17)和加速剂(18)引发下聚合成的三维网状亲水凝胶。

7.在本学期的生物化学实验中,使用(19)法提取植物组织的DNA。

三、是非判断题(对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每题2分,共10分)1.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总氮时,混合指示剂不能完全表示硼酸吸收和释放NH3的状况。

()2.利用尿糖试纸法只能快速测定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高低。

()3.在DNA提取过程中,在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和EDTA,可以完全抑制DNase的活性。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2章脂质.docx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2章脂质.docx

第二章脂类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脂质2.必需脂肪酸3.相变温度4.鞘磷脂5.氢化6.神经节苷脂7.自由基8.活性氧9.血浆脂蛋白10.乳糜微粒11.极低密度脂蛋白12.低密度脂蛋白13.高密度脂蛋白14.糖脂15.生物膜(二)填空题:1.按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将脂质分为:、和三大类。

2.甘油三酯是由和所形成的酯;天然甘油三酯都是____________构型的。

3.磷脂可分为和两大类。

4 .类固醇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结构是;萜类化合物的碳架结构可用来划分;有两个以上构成的化合物称为。

5.重要的甘油磷脂有、、、、、等。

6.蜡是和所形成的酯,因其烃链中不含,所以称为物质。

7.糖脂是指含或的脂质,根据与脂肪酸酯化的醇不同,糖脂可分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8.血浆脂蛋白主要由、、、组成。

9.血浆脂蛋白根据密度的不同可分为、、和四大类。

10.生物膜主要由、和物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__和。

11.生物膜膜脂主要为和。

12.人类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和。

13.磷酯酶 C 水解磷脂生成和或等。

14.人体内二十碳四烯酸可由转变而来,二十碳五烯酸可由转变而来。

15.胆汁酸的立体构型具有和两个侧面,从而能降低油水界面的,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三)选择题:1.简单甘油脂是:A .含一个不对称碳原子B.不含不对称碳原子C.含二个不对称碳原子 D .含三个不对称碳原子2.萜类化合物:A .是脂肪酸衍生物B .是异戊二烯衍生物C.是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 D .是磷脂衍生物3.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亲脂成分是:A .乙醇胺B .磷酸C.脂肪酸 D .甘油4.下列哪个术语用于脂肪的加碱水解?A .酯化B .乙酰化C.皂化 D .卤化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甘油磷脂?A .神经节苷脂B .磷酯酰肌醇C.磷酯酰丝氨酸D .缩醛磷脂6.胆固醇是下列哪种物质的前体?A .辅酶 QB .维生素A C.维生素 E D .维生素 D7.在下列脂质中,哪种含胆碱? A .磷脂酸B.胆固醇C.神经节苷脂D.鞘磷酯8.血浆脂蛋白按密度大小(从低至高)的排列顺序是:A . HDL — LDL — CLDL —CMB . CM —VLDL —LDL —HDL C. CM —LDL — HDL — VLDLD . LDL —VLDL — HDL —CM9.人胆汁中含有的三种胆汁酸是:A.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B.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胆酸C.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D.甘氨胆酸、脱氧胆酸、胆酸10.以下脂类中具有两亲性的是:A .三酰甘油B .胆固醇脂C.鞘糖脂 D .脂肪酸1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的非脂类化合物:A .类胡罗卜素B.维生素E C.角沙稀 D .苯12.下列化合物中哪种物质是胆固醇合成的直接前体?A . 7-脱氢胆固醇B .鲨烯C.二十碳四烯酸D.类胡罗卜素13.前列腺素的母体化合物是:A .二十五碳三烯酸B.白三烯C.异戊二烯D.前列烷酸14.组成蜡的高级脂肪酸和醇都是含:A .不对称碳原子B .奇数碳原子C.偶数碳原子D.饱和支链碳原子15.下列脂蛋白中,含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A . CMB .LDL C. VLDL D.HDL(四)是非题1.脂肪酸的性质与其链长和不饱和程度密切相关。

最新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最新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华中农业大学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线粒体内膜对 H+ 离子没有通透性。

B.线粒体内膜能由内向外通透 H+ 离子。

C.线粒体内膜能由外向内通透 H+ 离子。

D.线粒体内膜能自由通透 H+ 离子。

2.下列有关 RNA 聚合酶的陈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合成多核苷酸链时, RNA 聚合酶作用于核苷二磷酸。

B.RNA 聚合酶作用时,需要引物。

C. RNA 聚合酶在多核苷酸链的 3' 端加上核苷酸。

D. RNA 聚合酶可以在 DNA 模板的两条链上同时分别合成RNA 。

3.纤维素分子的糖苷键是()糖苷键。

A.4.前列腺素是一种()。

A. 环羟脂酸B. 寡聚糖C. 多肽激素D. 氨基酸5.要把膜蛋白完整地从膜上溶解下来,可以用()。

A. 蛋白酶B. 透明质酸酶C. 去污剂D. 糖苷酶6.形成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驱动力是()。

A. 离子键B. 疏水作用力C. 二硫键D. 氢键7.真核生物 mRNA 的帽子结构中, m7G 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连接,连接方式是()。

A. 2ˊ-5ˊB. 3ˊ-5ˊC. 3ˊ-3ˊD. 5ˊ-5ˊ8.在氧化脱羧反应中,需要下列哪一种辅酶?()A. 磷酸吡哆醛B. 生物素C.抗坏血酸D. 焦磷酸硫胺素9.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A. 凯氏定氮法B. 紫外吸收法C. 茚三酮反应D. 双缩脲法10.糖酵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的活性。

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B. 磷酸果糖激酶C. 醛缩酶D. 磷酸甘油激酶11.NADPH 能为合成代谢提供还原势, NADPH 中的氢主要来自()。

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氧化磷酸化D. 磷酸戊糖途径12.生物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2002 年生化AA. S- 腺苷蛋氨酸B. 半胱氨酸C. 蛋氨酸D. 牛磺酸14. 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中。

A. 染色体 DNAB. rRNAC. tRNAD. mRNA15. 端粒酶( telomerase)属于()。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3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3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3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第13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与比较1. 生物氧化与燃烧2. 氧化还原电势与氧化还原电势差3. 自由能变化与标准自由能变化4. 氧化磷酸化与底物水平磷酸化5.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与抑制6. 甘油-3-磷酸穿梭系统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7. ATP/ADP交换体与F1F0-ATP酶8. NADH呼吸链与FADH2呼吸链9. 磷氧比与能荷(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同时产生的过程。

2.有机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和。

3.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表示,生物化学中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用表示。

4.△G<0时表示为反应,△G>0时表示为反应,△G =0时表示反应达到。

5.所谓高能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被称为生物界的。

6.化学反应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与平衡常数有密切的关系,即△G0′=。

7.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势(E0′)有密切的关系,即△G0′=。

如细胞色素aa3把电子传给分子氧的△G0′= kJ/mol。

8.真核细胞中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定位于。

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上。

9.电子传递链中的铁硫蛋白中铁与或无机硫结合而成。

10.NADH脱氢酶是一种蛋白,该酶的辅基是。

11.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在呼吸链中以的变价进行电子传递,每个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每次传递个电子。

12.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复合体Ⅳ已具备同时将个电子交给1分子氧气的机制。

13.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氧化还原电势的载体依次向的载体传递。

14.呼吸链的复合物Ⅳ又称复合物,它把电子传递给02,又称为。

15.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中,鱼藤酮专一地抑制的电子传递;抗霉素A专一地抑制的电子传递;CN-、N3-和CO则专一地阻断由到的电子传递。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4章 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4章  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

第14章 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复制2、半保留复制3、前导链与滞后链4、半不连续复制5、冈崎片段6、光复活7、切除修复8、重组修复9、DNA突变 10、同源重组 11、特异位点重组 12、转座因子(二)填空题1、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是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后随链的合成是,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

2、在真核细胞的DNA切除修复过程中,受损伤的碱基可由和切除,并由和共同作用将缺失的碱基补上。

3、在线粒体中的环状基因组是通过合成方式复制。

滚筒式复制的特点是由。

4、DNA复制和RNA的合成都需要酶,在DNA复制中该酶的作用。

5、DNA聚合酶Ⅰ是一个多功能酶,其主要的功能是,和作用。

6、DNA聚合酶Ⅲ的活性使之具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保真度。

7、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型结构,称为。

8、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9、如果DNA聚合酶出现错误,会产生一对错配碱基,这种错误可以被一个通过甲基化作用来区别新链和旧链的特别系统进行校正。

10、可被看成一种可形成暂时单链缺口(Ⅰ型)或暂时双链缺口(Ⅱ型)的可逆核酸酶。

11、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种DNA聚合酶。

DNA修复时需要DNA聚合酶。

12、在DNA修复过程中,需要第二种酶,,作用是将DNA中相邻的碱基起来。

DNA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

有两种外切核酸酶活性,它们分别从和降解DNA。

DNA聚合酶只有外切核酸酶活性。

13、途径可以切去任何造成DNA双螺旋大片段改变的DNA损伤。

14、在中,基因交换发生在同源DNA序列间,最常见是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两个拷贝间。

15、在交换区域,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与另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相互配对,在两个螺旋间形成一个。

16、大肠杆菌的染色体配对需要;它与单链DNA结合并使同源双链DNA与之配对。

17、一般性重组的主要中间体是,也用它的发现者命名为。

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测验(AB卷)

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测验(AB卷)

2003年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测验(A\B卷)一、写出下列试剂的中文名称并指出它们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用途(20分)1、DNS-Cl2、SDS3、Tris-HCl4、CTAB5、EDTA6、溴酚蓝7、β-巯基乙醇8、考马斯亮蓝R-250二、(1)、DNS-Cl法分析蛋白质N末断的基本原理和简要操作步骤(15分)(2)、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能否用于寡聚蛋白或糖蛋白分子量的测定?为什么?(15分)三、(1)、如何理解SDS-PAGE中的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凝胶电泳的分子筛效应与凝胶过滤的分子筛效应有什么异同?(15分)(2)、DNA电泳和SDS-PAGE电泳时都要用电泳缓冲液处理样品,为什么?四、(1)、在等电聚焦实验时为什么两性电解质混合物在通电后会形成线性pH 梯度(15分)(2)、等电聚焦时对两性电解质和样品各有什么要求?五、(1)、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是常用的凝胶介质,它们在性质、分离原理和用途上有什么异同?(15分)(2)、凝胶电泳和凝胶等电聚焦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各起什么作用?除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外还有哪些介质可用于等电聚焦?六、某种均一的DNA样品,用EcoR I、Hpa II、和Hind II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及它们的组合进行降解,测出所得到的DNA片段的大小如下:EcoR I 1.5kb 1.1kbHpa II 2.6kbHind III 2.6kbEcoR I+ Hpa II 0.5kb 1.0kb 1.1kbEcoR I + Hind III 0.4kb 0.7kb 1.5kbHpa II + Hind III 1.2kb 1.4kbEcoR I + Hpa II + Hind III 0.4kb 0.5kb 0.7kb 1.0kb绘出该种DNA样品的物理图谱(20分)。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8章基因工程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8章基因工程基础

第18章基因工程基础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遗传工程2.生物技术3.基因工程4.细胞工程5.蛋白质工程6.分子克隆7.载体8.转化和转染 9.基因文库 10. cDNA文库(二) 填空1.自然界的常见基因转移方式有、、、。

2.不同DNA分子间发生的共价连接称为,有、两种方式。

3.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4.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DNA分子有、、和。

5.一个完整的DNA克隆过程应包括、、、、6.目的基因获取的途径或来源有、、、。

7.基因工程过程中重组体直接筛选法的方式有、、。

8.基因克隆真核生物表达体系常见的有、、表达体系。

9.根据重组体DNA的性质不同,将重组体DNA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有、、等。

10.如果M13的外源基因被插入到lac Z基因内,则在含有X-gal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会出现色菌落,如果在lac Z 基因内无外源基因插入,在同样的条件下呈现色菌落。

11.当细胞及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就可以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胞(细菌),这种类型的DNA转移称为作用。

12.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有、、、。

(三) 选择题1.下列那种方式保证了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A. 转化B. 转染C. 转位D. 转导2.微切割技术使目的基因可来源于下列那种物质?A. 真核细胞染色体DNAB. 人工合成DNAC. cDNAD. G-文库3.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下列那项不是: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 DNA连接酶C. DNA聚合酶ID. RNA聚合酶4.DNA致癌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使之发生癌变是因为发生了:A. 转化B. 转导C. 接合D. 转座5.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基因工程也称基因克隆B . 只有质粒DNA可作为载体C . 重组体DNA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D. 需获得目的基因6.有关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pB R322含有β-半乳糖苷酶的α片段基因B. 质粒较易转化C. 质粒的遗传表型可作为转化子的筛选依据D. pB R322的分子中仅有一个E.co R I 内切酶位点7.下列哪项不是重组DNA的连接方式?A. 粘性末端及粘性末端的连接 B .平端及平端的连接C . 粘性末端及平端的连接D . 人工接头连接8.有关噬菌体的叙述哪项不符合?A. 感染大肠杆菌时仅把D NA注入大肠杆菌内B. 只有裂解一种生活方式C . 溶源和裂解两种生活方式可以相互转变D. 噬菌体是由外壳蛋白和D NA组装而成9.D NA克隆不包括下列哪项步骤?A. 选择一个适合的载体B . 重组体用融合法导入细胞C . 用连接酶连接载体D NA和目的D NA,形成重组体D . 用载体的相应抗生素抗性筛选含重组体的细菌10.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表达载体导人真核细胞的方法?A. 磷酸钙转染 B . 电穿孔 C . 脂质体转染 D . 氯化钙转染11.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基因工程重组体的筛选方法?A. PC R技术B. 宿主菌的营养缺陷标志补救C . 抗药性标志选择 D. Southern印迹12.关于转化错误的是:A. 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B. 外源D NA一定整合进受体细胞基因组C. 自然界中较大的外源D NA转化几率较低D. 自然界中较大的外源DNA转化几率较高13.下列哪种酶是重组DNA技术中最重要的?A. 反转录酶B. 碱性磷酸酶C. DNA连接酶D. DNA聚合酶I14.在分子生物学中,基因克隆主要指:A. DNA的复制B. DNA的转录C. DNA的剪切D. RNA的转录15.在分子生物学中,重组DNA又称为:A. 酶工程B. 蛋白质工程C. 细胞工程D. 基因工程16.cDNA是指:A.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及RNA互补的DNAB.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及DNA互补的DNAC . 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及RNA互补的RNAD. 在体内经反转录合成的及RNA互补的RNA17.聚合酶链式反应常常缩写为:A. PRCB. PERC. PC RD. B C R18.在已知DNA序列的情况下,获取目的基因的最方便的方法是:A. 人工化学合成B. 基因组文库法C. cDNA文库法D. PCR法19.用于PC R反应的酶是:A. DNA连接酶B. TaqDNA聚合酶C. 逆转录酶D. 碱性磷酸酶20.在cDNA技术中,所形成的发夹环可用A.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除B. 用3′外切核酸酶切除C. 用S1核酸酶切除D. 用5′外切核酸酶切除21,cDNA文库包括该种生物的A. 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B. 所有蛋白质的结构基因C. 所有结构基因D. 内含子和调控区22.关于感受态细胞性质的描述,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 具有可诱导性B. 具有可转移性C. 细菌生长的任何时期都可以出现D. 不同细菌出现感受态的比例是不同的23.在简并引物的3′端尽量使用具有简并密码的氨基酸,这是因为A. Taq酶具有一定的不精确性B. 便于排除错误碱基的掺人C. 易于退火D. 易于重组连接24.变色的酚中含有氧化物,这种酚不能用于DNA分离,原因主要是A. 氧化物会改变pH值B. 氧化物可使DNA的磷酸二酯键断裂C. 氧化物同DNA形成复合物D. 氧化物在DNA分离后不易除去(四) 是非题1. 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5章 核酸化学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5章   核酸化学

第5章核酸化学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核酸,2.核酸一级结构,3.DNA二级结构,4.碱基互补规律,5.稀有碱基、稀有核苷酸,6.环化核苷酸,7.多磷酸核苷酸,8.增色效应,9.减色效应,10.发卡结构11.分子杂交,12.Tm值,13. 回文序列,14. 同裂酶,15. 限制性物理图谱(二)填空题1.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其中主要存在于中,而主要存在于。

2.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有、和,其中糖基有,碱基有和两大类。

3.生物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二种,和,嘧啶碱主要有、和,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

4.DNA和RNA分子在物质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和的不同,DNA分子中存在的是和,RNA分子中存在的是和。

5.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它们通过键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6.DNA的二级结构是结构,其中碱基组成的共同特点是(若按摩尔数计算) 、、。

7.测知某一DNA样品中,A=0.53mol,C=0.25mol、那么T=mol,G=mol。

8.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9.嘧啶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10. 有两个主要的环核苷酸是、,它们的主要生理功用是。

11.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 、dCDP 。

12. DNA的Tm值的大小与其分子中所含的的种类、数量及比例有关,也与分子的、有关。

若含的A—T配对较多其值则、含的G—C配对较多其值则,分子越长其Tm值也越。

13.组成核酸的元素有、、、、等,其中的含量比较稳定,约占核酸总量的,可通过测定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核酸的含量。

14.DNA双螺旋结构的维系力主要有和。

15. DNA分子中G,C含量高分子较稳定,同时比重也较、解链温度也。

16.RNA主要有三类,既、和、它们的生物功能分别是、和。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3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3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可编辑修改word版)

3 3 第 3 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单元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1.氨基酸,2.肽键与肽,3.结构域,4.单体蛋白和寡聚蛋白,5.蛋白质的构象与构型,6.肽键,7.蛋白质的化学修饰,8.疏水效应,9.分子伴侣,10.Western 印迹,11.同促效应与异促效应,12.Bohr 效应,13.抗原决定簇,14.半抗原,15.亲和层析,16.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7.透析,18.双向电泳,19.Edman 降解法,20.等电点,21.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22.单纯蛋白质与綴合蛋白质,23.同寡聚蛋白与杂寡聚蛋白,24.等电聚焦。

(二)填空题1. 氨基酸在晶体状态或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形式存在。

2. 天冬氨酸的 pK 1( α- COOH ) 值是 2.09, pK 2( β- COOH ) 值是3.86, pK 3( α- NH +)值是 9.82, 它的等电点是 。

组氨酸的 pK 1(α-COOH )值是 1.82,pK 2(咪唑基)值是 6.00,pK 3(α-NH +)值是 9.17,它的等电点 是。

3. 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紫外光的氨基酸有,和。

其中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4. 在氨基酸的含量分析中,可以先用法分离氨基酸,再用显色法进行定量分析。

5. 在进行蛋白质的 N 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中,主要利用反应。

6. 根据蛋白质的形状和溶解度的差异,可以将它们分为,和 。

7. 球状蛋白质中,大部分的氨基酸残基在分子的表面,而大部分的氨基酸残基在分子的内核。

8.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折叠过程中通常有和 参与。

9. 目前研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方法主要是。

10. 血红蛋白(Hb )与氧结合时呈现效应,是通过血红蛋白的现象实现的。

肌肉组织中 CO 2 和 H +促进 O 2的释放,这种现象称为效应。

11. 用溴化氰水解蛋白质时,肽键在残基的右端裂解。

12. 用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肽键在和 残基的右端裂解。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华中农业高校本科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学试验原理与技术(A)姓名:学年学期:2022-2022-1 学号:考试时光:2022--班级:一、名词解释( 每题4 分, 共12分)1. 聚丙烯酰胺凝胶2. 离心技术3.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反相纸层析二、填空题( 每空2 分, 共42分)1. 反相纸层析法分别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试验中,分别后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红氨酸溶液显色后, 其终于产物色彩是(1),从点样端起层析谱带所对应的脂肪酸依次是(2) 、(3)、(4)、(5)、(6)。

2.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别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试验中, 电泳时上槽接电源(7)极,下槽接电源(8) 极, 电泳开头电流应调整至每管(9)mA, 非常钟后电流调整至每管(10) mA; 在上槽或样品中加入溴酚蓝是起(11)的作用。

3. 核酸提取过程中, 将含有DNA 的溶液置72℃处理3 分钟,其目的是(12);在淀粉酶活性测定过程中将淀粉酶液置于70℃下处理15 分钟的目的是(13)。

4.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总氮和蛋白氮,有三个主要的试验阶段,它们分离是(14)、(15)和(16)。

在其次阶段,若收集三角瓶中的溶液色彩由_(17)变为(18),表明反应彻低。

第三阶段所用的标准浓度的滴定溶液名称是(19)。

5. DNA 提取研磨时加入的研磨缓冲液的NaCl浓度是(20),研磨时加入SDS的作用是(21)三、是非推断题(推断对错,对的标T,错的标F,每题2 分,共10 分)1.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含有很高活性的淀粉酶,其中α-淀粉酶不耐热,在70℃快速钝化。

()2.本学期测定还原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时都用到了斐林试剂,这两个试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的配方是相同的。

()3.DNA提取中,加入冷乙醇是为了使DNA分子复性变粗。

()4.离心机使用中,要求同一台离心机所用的离心管都有相同的分量。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_第1章___糖__类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_第1章___糖__类

第一章糖类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单糖,2、还原糖,3、不对称碳原子,4、α-及β-异头物,5、蛋白聚糖,6、糖脎,7、改性淀粉,8、复合多糖,9、糖蛋白,10.糖胺聚糖(二)填空题1、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2、糖苷是指糖的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3、蔗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4、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5、乳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6、纤维素是由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昔键相连。

7、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和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

8、直链淀粉的构象为,纤维素的构象为。

9、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10、糖胺聚糖是一类含和的杂多糖,其代表性化合物有、和等。

11、肽聚糖的基本结构是以与组成的多糖链为骨于,并与肽连接而成的杂多糖。

1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试剂和试剂。

13、蛋白聚糖是由和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14、自然界较重要的乙酰氨基糖有、和。

1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试验。

16、脂多糖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7、糖肽的主要连接键有和。

18、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色。

(三)选择题1、单选题(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试从其中选出一个)(1)环状结构的己醛糖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为( )(A)4 (B)3 (C)16 (D)32 (E)64(2)右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 )(A)α-D-吡喃葡萄糖(B)β-D-吡喃葡萄糖(C)α-D-呋喃葡萄糖(D)β-L-呋喃葡萄糖(E)α-D-呋喃果糖(3)、下列哪种糖不能生成糖脎?(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乳糖(E)麦芽糖(4)下图所示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胺聚糖?( )(A)几丁质(壳多糖) (B)硫酸软骨素(C)肝素(D)透明质酸(E)硫酸角质素(5)、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糖胺聚糖?( )(A)果胶(B)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肝素(E)硫酸黏液素(6)糖胺聚糖中不含硫的是( )(A)透明质酸(B)硫酸软骨素(C)硫酸皮肤素(D)硫酸角质素(E)肝素(7)下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 )(B)β-D-葡萄糖(C)α-D-半乳糖(D)β-D-半乳糖(E)α-D-果糖2、多选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回答时以A、B、C、D、E表示)(1). 下列单糖中哪些是酮糖?( )(1)核糖(2)核酮糖(3)葡萄糖(4)果糖(2). 下列的单糖分类中,哪些是正确的?( )(1)甘油醛——三碳糖(2)赤藓糖——四碳糖(3)核糖——五碳(4)果糖——六碳糖(3). 下列哪些糖没有变旋现象?( )(1)果糖(2)蔗糖(3)甘露糖(4)淀粉(4). 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些尿能和班乃德(Benedict)试剂呈阳性反应?( )(1)血中过高浓度的半乳糖溢人尿中(半乳糖血症)(2)正常膳食的人由于饮过量的含戊醛糖的混合酒造成尿中出现戊糖(戊糖尿)(3)尿中有过量的果糖(果糖尿)(4)实验室的技术员错把蔗糖加到尿的样液中(5)α-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结果是( )(1)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2)主要产物为糊精(3)使α-1,6糖苷键水解(4)在淀粉-1,6-葡萄糖苷酶存在时,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6)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些含有糖基?( )(1)A TP (2)NAD (3)RNA (4)乙酰CoA(7)有关糖原结构的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有α-1,4糖苷键(2)有α-1,6糖苷键(3)糖原由α-D-葡萄糖组成(4)糖原是没有分支的分子(8) 下列有关多糖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它们是生物的主要能源(2)它们以线状或分支形式存在(3)它们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结构单元(4)它们是信息分子(9) 肝素分子中主要含有下列哪些组分?( )(1)D-葡糖胺(2)D-乙酰半乳糖胺(3)L-艾杜糖醛酸(4)D-葡萄醛酸(四)是非题1.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最新整理)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最新整理)

第1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1.核酸内切酶与核酸外切酶;2.核酸酶与限制性内切酶;3.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补救途径;4.同裂酶与同尾酶;(二)填空题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来源于,能识别双链DNA中,并同时断裂。

这类酶可分为两大类,只有第类限制性内切酶广泛用于基因操作。

2.识别同一断裂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识别相似断裂序列并能产生通过碱基互补相互缔合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

3.核苷、核苷酸和核苷二磷酸,分别是核苷激酶、核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作用的底物,酶促反应的产物分别是、和。

4.同位素标记证明,嘌呤碱的N1来自,C2和C8来自,N3和N9来自,C4、C5和N7来自,C6来自。

5.同位素标记证明,嘧啶碱的各种元素分别来自和。

6.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第一步是由酶催化和谷氨酰胺生成5―磷酸核糖胺的反应。

7.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产物是核苷酸,然后再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和。

8.嘧啶合成的起始物氨甲酰磷酸的合成需要作为氨的供体,尿素循环中的氨甲酰磷酸是由作为氨的供体,它们分别由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催化,前者存在于内,后者存在于胞浆中。

9.在E.coli细胞中,催化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关键酶是,GTP是该酶的调节物,ATP是该酶的调节物。

10.三磷核苷酸是高能化合物,ATP参与转移,GTP为提供能量,UTP参与,CTP与的合成有关。

11.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促反应,通常是以为底物。

催化该反应的酶系由、、和四种蛋白。

12.生物体内有些核苷酸的衍生物如、和可作辅酶。

(三)选择题1.5-磷酸核糖和ATP作用生成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催化方反应的酶是:A 核糖激酶;B 磷酸核糖激酶;C三磷酸核苷酸激酶; D 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

2.在E.coli细胞中受嘧啶碱和嘧啶核苷酸反馈抑制的酶是:A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B二氢乳酸脱氢酶;C 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 乳清酸核苷酸焦磷酸化酶。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6章 维生素与辅酶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6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维生素, 2.抗维生素, 3.维生素缺乏症, 4.维生素中毒症, 5.脂溶性维生素6.水溶性维生素, 7.维生素原, 8.内源因子(二) 填空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该物质主要来自,其中,两种维生素可以在体内由和转变生成。

2.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和。

3.自然界黄红色植物中含β—胡萝卜素、它在小肠粘膜催化下生成两分子,所以通常将β—胡萝卜素称为。

4.维生素D是属于衍生物,储存于皮下的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必须在肝、肾羟化生成是D3型。

5.维生素E对极敏感,且易自身,因而能保护其它物质免遭氧化,所以具有作用。

6.维生素K的生化作用是促进肝合成的前体分子中谷氨酸残基羧化生成转变为活性型。

催化这一反应的为酶,维生素K是该酶的,因此具有促凝血作用。

7.维生素B1 因含有硫和氨基又名,其在体内活性形式为,它是体内酶和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8.维生素B l缺乏时,神经组织不足,并伴有和等物质堆积,可引起。

9.维生素B2是和的缩合物,因其结晶呈桔黄色又称。

10.维生素B2在体内黄素激酶和焦磷化酶的催化下转变成活性型的和,是黄素酶的辅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11.维生素PP包括和两种,都是的衍生物,在体内可由转变生成。

12.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和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分子中的尼可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及特性。

13.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转变为活性型的和,它们是及的辅酶。

14.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治疗小儿惊厥和呕吐,其机理是维生素B6是的辅酶,能催化脱羧生成,该产物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15.泛酸与及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结合组成,后者是酶的辅酶。

16.因为生物素具有转移、携带和固定的作用,所以是体内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物质的反应。

17.叶酸在体内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活性型的,是体内酶的辅酶,携带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4章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可编辑修改word版)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4章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 14 章 DNA 的复制、修复与重组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复制2、半保留复制3、前导链与滞后链4、半不连续复制5、冈崎片段6、光复活7、切除修复8、重组修复9、DNA 突变10、同源重组11、特异位点重组12、转座因子(二)填空题1、DNA 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是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后随链的合成是,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

2、在真核细胞的DNA 切除修复过程中,受损伤的碱基可由和切除,并由和共同作用将缺失的碱基补上。

3、在线粒体中的环状基因组是通过合成方式复制。

滚筒式复制的特点是由。

4、DNA 复制和RNA 的合成都需要酶,在DNA 复制中该酶的作用。

5、DNA 聚合酶Ⅰ是一个多功能酶,其主要的功能是,和作用。

6、DNA 聚合酶Ⅲ的活性使之具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 复制的保真度。

7、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 型结构,称为。

8、在DNA 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 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9、如果 DNA 聚合酶出现错误,会产生一对错配碱基,这种错误可以被一个通过甲基化作用来区别新链和旧链的特别系统进行校正。

10、可被看成一种可形成暂时单链缺口(Ⅰ型)或暂时双链缺口(Ⅱ型)的可逆核酸酶。

11、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种DNA 聚合酶。

DNA 修复时需要DNA 聚合酶。

12、在DNA 修复过程中,需要第二种酶,,作用是将DNA 中相邻的碱基起来。

DNA 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

有两种外切核酸酶活性,它们分别从和降解DNA。

DNA 聚合酶只有外切核酸酶活性。

13、途径可以切去任何造成DNA 双螺旋大片段改变的DNA 损伤。

14、在中,基因交换发生在同源DNA 序列间,最常见是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两个拷贝间。

15、在交换区域,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与另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相互配对,在两个螺旋间形成一个。

16、大肠杆菌的染色体配对需要;它与单链DNA 结合并使同源双链DNA 与之配对。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3章氨基酸和蛋白质(最新整理)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3章氨基酸和蛋白质(最新整理)

第3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1.氨基酸,2.肽键与肽,3.结构域,4.单体蛋白和寡聚蛋白,5.蛋白质的构象与构型,6.肽键,7.蛋白质的化学修饰,8.疏水效应,9.分子伴侣,10.Western印迹,11.同促效应与异促效应,12.Bohr效应,13.抗原决定簇,14.半抗原,15.亲和层析,16.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7.透析,18.双向电泳,19.Edman降解法,20.等电点,21.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22.单纯蛋白质与綴合蛋白质,23.同寡聚蛋白与杂寡聚蛋白,24.等电聚焦。

(二)填空题1.氨基酸在晶体状态或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形式存在。

2.天冬氨酸的pK1(α-COOH)值是2.09,pK2(β-COOH)值是3.86,pK3(α-NH3+)值是9.82,它的等电点是。

组氨酸的pK1(α-COOH)值是1.82,pK2(咪唑基)值是6.00,pK3(α-NH3+)值是9.17,它的等电点是。

3.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紫外光的氨基酸有,和。

其中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4.在氨基酸的含量分析中,可以先用法分离氨基酸,再用显色法进行定量分析。

5.在进行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中,主要利用反应。

6.根据蛋白质的形状和溶解度的差异,可以将它们分为,和。

7.球状蛋白质中,大部分的氨基酸残基在分子的表面,而大部分的氨基酸残基在分子的内核。

8.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折叠过程中通常有和参与。

9.目前研究蛋白质晶体结构的方法主要是。

10.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时呈现效应,是通过血红蛋白的现象实现的。

肌肉组织中CO2和H+促进O2的释放,这种现象称为效应。

11.用溴化氰水解蛋白质时,肽键在残基的右端裂解。

12.用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肽键在和残基的右端裂解。

13.蛋白质分子上的磷酸化修饰位点主要在,和三种氨基酸上。

14.在膜蛋白的跨膜区上,氨基酸朝向分子外侧,氨基酸朝向分子内侧。

15.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被置换引起的。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1章 氨基酸代谢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1章 氨基酸代谢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1章氨基酸代谢----09c3c95f-6eac-11ec-bed1-7cb59b590d7d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1章氨基酸代谢第11章氨基酸代谢单位自测(一)名词释义1.氨基酸代谢池2.氮平衡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4.必需氨基酸5.非必需氨基酸6.自身激活作用7.γ―谷氨酰基循环8.转氨基作用9.联合脱氨基作用10.尿素循环11.一碳单位(二)填空题1.正常动物的蛋白质代谢属于平衡,即=。

2.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需要从食物中提供,称为氨基酸。

3.食物蛋白质的消化自部位开始,蛋白质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4.胃液中胃蛋白酶可激活胃蛋白酶原,此过程称。

5.肠内氨的主要来源是和,这也是血液氨的来源。

6.在肝脏L-谷氨酸氧化酶的作用下,谷氨酸产生并还原为NADPH或NADH。

前者可进入人体循环,最终被氧化为CO2和H2O。

7.直接生成游离氨的脱氨基方式有和,骨骼肌有循环。

8.只将氨基从一个氨基酸移向另一个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是。

9.转氨酶的辅酶表示它与从接收底物上去除的氨基结合,转化为氨基酸。

10.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可产生游离氨和,后者可进入途径进一步代谢。

11.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是,和是此酶的别构抑制剂。

12.在嘌呤核苷酸循环中最终释放NH3的化合物称为催化该反应的酶。

13.运输氨并降低其毒性的氨基酸称为sum。

14.鸟氨酸循环是合成的过程。

催化此循环的酶存在于。

15.尿素分子中的两个N原子,一个来自,另一个来自,由其他氨基酸提供。

16.尿素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氨基酸,不参与人体蛋白质合成。

17.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催化和等合成氨基甲酰磷酸,是此酶的激活剂。

18.在鸟氨酸循环中,水解产生尿素和鸟氨酸,故此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

19.体内直接甲基供体是,含(氨基酸)。

20.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是或。

21.儿茶酚胺包括、和三种物质。

(3)多项选择题1.含谷丙转氨酶(gpt)最多的器官是:a、胰腺B.心脏C.肝脏D.肾脏E.血清2。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_第15章__RNA生物合成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_第15章__RNA生物合成

第15章RNA生物合成五单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转录与逆转录单顺反子与多顺反子反意义链与有意义链启动子与终止子内含子与外显子RNA聚合酶全酶与核心酶操纵子与操纵基因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

阻遏物与辅阻遏物-10序列与TATA box11. 核酶(二)填空题1. 引物酶与转录中的RNA聚合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对不敏感,并可以作为底物。

2. 大肠杆菌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去掉因子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辩认DNA上的位点。

3. 利福平抑制细菌中转录的起始,因为。

4. 原核生物中各种RNA是催化生成的。

而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分别由种RNA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基因由转录,hnRNA基因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则是的产物。

5. 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序列、序列和顺序。

6. 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

编码的序列还被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是,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在基因中______被_____分隔,而成熟的mRNA中外显子转录的序列被拼接起来。

7.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tRNA前体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含有。

8. 在原核细胞中,由同一调控区控制的一群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一个基因表达调控单位,称为,其调控区包括和。

9.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与结合,对lac表达实施负调控;和的复合物结合于上游部分,对lac表达实施正调控。

10. 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阻遏蛋白必须先与辅阻遏物相结合,才能结合于操纵基因。

在trp操纵基因与结构基因之间有一段能被转录的,可编码含有2个残基的14肽。

色氨酸充裕时,翻译迅速,转录中断,色氨酸不足时,翻译迟滞,结构基因的转录得以继续进行,称为调节。

11. 乳糖操纵子的启动,不仅需要有诱导物乳糖存在,而且培养基中不能有,因为它的分解代谢产物会降低细胞中的水平,而使复合物不足,它是启动基因启动所不可缺少的调节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学实验原理与技术(A)姓名:
学年学期:2008-2009-1 学号:
考试时间:2009--班级:
一、名词解释 ( 每题 4 分 , 共 12分 )
1. 聚丙烯酰胺凝胶
2. 离心技术
3.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反相纸层析
二、填空题 ( 每空 2 分 , 共 42分 )
1. 反相纸层析法分离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实验中 ,分离后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红氨酸溶液显色后 , 其最终产物颜色是(1),从点样端起层析谱带所对应的脂肪酸依次是 (2) 、(3)、(4)、(5)、(6)。

2.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实验中 , 电泳时上槽接电源(7)极 ,下槽接电源 (8) 极 , 电泳开始电流应调节至每管(9)mA, 十分钟后电流调节至每管 (10) mA; 在上槽或样品中加入溴酚蓝是起(11)的作用。

3. 核酸提取过程中 , 将含有 DNA 的溶液置72℃处理 3 分钟,其目的是(12);在淀粉酶活性测定过程中将淀粉酶液置于 70℃下处理 15 分钟的目的是(13)。

4.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总氮和蛋白氮,有三个主要的实验阶段,它们分别是(14)、(15)和(16)。

在第二阶段,若收集三角瓶中的溶液颜色由_(17)变为(18),表明反应完全。

第三阶段所用的标准浓度的滴定溶液名称是(19)。

5. DNA 提取研磨时加入的研磨缓冲液的NaCl浓度是(20),研磨时加入SDS的作用是(21)
三、是非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标T,错的标F,每题 2 分,共 10 分 )
1.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含有很高活性的淀粉酶,其中α-淀粉酶不耐热,在70℃迅速钝化。

()
2.本学期测定还原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时都用到了斐林试剂,这两个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的配方是相同的。

()
3.DNA提取中,加入冷乙醇是为了使DNA分子复性变粗。

()
4.离心机使用中,要求同一台离心机所用的离心管都有相同的重量。

()5.油菜种子硫甙葡萄糖苷的快速分析法中,反应的实质是测定水解硫苷产生的葡萄糖的数量。

()
四、问答题(共36分)
1.试述维生素C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分)
2.简述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一些不法商人要在蛋白质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12分)
3.凝胶电泳法测定同工酶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本学期所作的胶条染色后显示的谱带就是过氧化物同工酶带?(12分)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技术学年学期:2008-2009-1 试卷类型:A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 ( 每题 4 分 9 共 l2 分 )
1.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N,N 一甲叉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过硫酸胺以及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的催化下聚合成的凝胶。

2.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离心场中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实验技术,不同的物质通常有不同的沉降速度或沉降位置。

(4分)
3.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装置,将光源产生的连续光谱分成可见光的各种单色光,再利用单色光照射待测溶液,经检测器接收透过光的强弱,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4分)
二、填空题 ( 每空 2 分 , 共 42 分 )
1.(1) 灰褐色(2) 芥酸(3) 花生烯酸(4) 油酸
(5) 亚油酸(6) 亚麻油酸
2. (7) 负(8) 正 (9) 1 (10) 2-3 (11) 指示
3. (12) 变性 DNA 酶(或使DNA变性) (13) 使β-淀粉酶失活
4. (l4) 消化(15) 蒸馏 (l6) 滴定 (17)紫红色 (l8) 蓝色
(19) 盐酸(HCl)
5. (20) 1.0 M/L (21) 使核酸酶变性
三、是非判断题 ( 每题 2 分男共 10 分 )
1.( F ) 2.(F )3. (F ) 4.(F ) 5.( T )
四、问答题 ( 共 36 分 )
l. 试述维生素 C 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l2 分 )
原理:VC 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2,6-二氯酚靛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在酸性溶液中
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为无色(3分)。

因此当用蓝色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含有 VC 的草酸溶液时, VC 可将 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3 分 )。

当溶液中的 VC 完全被氧化后 , 再滴入2,6 -二氯酚靛酚就会在酸性草酸溶液中呈红色,借此可以指示滴定终点。

根据用标准VC与滴定所用的2,6-二氧酚靛酚溶液的量求出二者的对应定量关系, 可以计算出被测样品溶液中的 VC含量。

(3分 )
注意事项 :保护VC不被氧化:加草酸溶液研磨、不可用铁锈刀处理样品、用新鲜水果蔬菜做样品、操作要迅速,滴定要准确等 (3分 )
2. (12分 )
蛋白质制品是以蛋白质含量作为质量指标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多以N素含量推算蛋白质含量,加入高含N量的非蛋白质物质,可提高蛋白质表观测定值,因此不法商人用此法牟取非法利益。

(3分)
测定原理 : 将植物材料与浓硫酸共热 , 硫酸分解为二氧化硫、水和原子氧 , 并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氮转变成氨 , 并进一步生成硫酸胺 (3分)。

消化完成后 , 再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钾(钠),使铵分解放出 NH3(2分), 通过蒸馏,借蒸汽将 NH3 导入过量的硼酸溶液中, 并用标准HCl溶液滴定,至硼酸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氢离子浓度。

(2 分 ) 所用盐酸与N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当量,通过计算可得出样品的总氮量。

(2分)。

3.(12分 )
混合蛋白质样品通过凝胶电泳后,因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大小、结构和电性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速率,不同的酶被分离存在于胶条的不同部位,通过特定的显色反应就可看出特定功能的蛋白质(酶)的所在的位置。

(5 分)
过氧化物酶是由特定的染色方法显现出来的,其染色方法是 : 取 0.5Iml 联苯胺母液+ 9 .3m1H20 + 0.2ml 3 %H202, 混匀后倒入盛有凝胶条的培养皿。

此时可以看到凝胶条上出现蓝色或棕褐色环 , 即过氧化物酶酶带(5分)根据条带数量,就可知有多少种同工酶。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