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外部绕流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热能)第6章 绕流运动

流体力学(热能)第6章 绕流运动

u y uz = z y u y ux = x y u x uz = z x
由此可知,必有:
为某一函数 x,y,z)的全微分的充分且必 (
此关系式是使:( u x dx + u y dy + u z dz)成
需条件,故必有一函数 (,y,z),此函数 x
即称为速度势或速度势函数。所以无旋流也称 为有势流。 对有势流,只要确定了
2、流函数的性质
(1)流函数等值线—由流函数相等的点连成的曲线。 性质:①同一流线上的流函数值相等。
②流函数线就是流线。

d = ux dy u y dx = 0
=c
,一个常数对应一条流线。 n
ψ2 s2 u ψ1 s1
y (2)流函数值沿流线s方向逆时针旋转90°后 的方向n增加。 (证明略)
1、流函数与速度势为共轭函数。即:
ux = uy = x y = = y x
柯西-黎 曼条件
2、流函数与势函数正交(流线与等势线垂直)。
四、流网 —— 由等势线和等流函数线构成的正交的网格,即流网。
1、性质: (1)等势线与等流函数线正交,即流线与等势线正交; (2)相邻两流线的流函数值之差,是此两流线间的单宽流量,即
= 1 + 2 + + k = 1 + 2 + + k
u x = u x1 + u x 2 u y = u y1 + u y 2
且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2、意义: 解决势流问题在数学上就是寻求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和给定边界条件 的速度势函数φ或流函数ψ 。当流动情况较复杂时(如绕圆柱的流动)直接求 出势函数φ比较困难,但我们前节所讨论的简单势流作适当组合就可得到复杂 的实际流动。将各种简单势函数或流函数叠加起来就得到新的势流的势函数和 流函数。这样利用势流叠加原理可以解决复杂的实际流动。

传热学第六章

传热学第六章
定性温度: Prw的定性温度为tw,其它物性的定性温度为t.。 式中C和.m的数值列于下表。
第六章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第六章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外掠平板流动
内部流动
6-3 内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6.3.1. 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与换热的特点 1.两种流态
6.3.1.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与换热的特点 2. 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流动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管内等温层流流动充分发展段具有以下特征: (a) 沿轴向的速度不变,其它方向的速度为零; (b) 圆管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形分布;
6-2
可见,对于圆形管道,边界条件不同,对流换热强度也不同:
qw = 常数,Nu = 4.36,tw = 常数,Nu = 3.66。
6.3.3 管内层流强制对流换热关联式
对于长管,可以利用表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对于 短管,进口段的影响不能忽略,可用齐德-泰特关系式 计算等壁温管内层流换热的平均努塞尔数:
在计算弯管内的对流换热时, 应在直管基础上加乘弯管修正因
子c R 。
6.3.2 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关联式
6.3.2 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关联式
对上述公式的几点说明:
1)上述公式都属于经验公式,当采用公式进行对流换热计算 时,要注意每个公式的使用条件;
2)在对流换热的研究中,曾经提出过数以十计的关联式,以 上几个公式只是有代表性的几个;
相似原理指导下的实验研究仍然是解决复杂对 流换热问题的可靠方法。 相似原理回答三个问题: (1)如何安排实验? (2)如何整理实验数据? (3)如何推广应用实验研究结果?
6-1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6-1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6.1.1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

06物体绕流边界层与阻力

06物体绕流边界层与阻力
06物体绕流边界层与阻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六章 物体绕流边界层与阻力
一、边界层现象
§6.1 边界层概念
实际流体绕流固体时,固体边界上的流速为0,在固体边界 的外法线方向上的流体速度从0迅速增大,边界附近的流区存 在相当大的速度梯度,在这个流区内粘性作用不能忽略,边 界附近的流区称为边界层(或附面层),边界层外流区,粘 性作用可以忽略,当作理想流体来处理。
三、影响边界流动状态的因素 边界流动状态只与雷诺数
有关。
Re uL
实验表明边界层内层流态向湍流态转捩的位置雷诺数为
Rexcr
uxcr
3.2105
6
06物体绕流边界层与阻力
四、边界层的名义厚度 通常取壁面到沿壁面外法线上速度达到外流速度的99%
处的距离作为边界层的厚度,以δ表示,这一厚度也称边界层
的名义厚度。
普朗特理论:边界层内惯性力与粘性力量级相等。
u
u x
~
2u y2
u2
L
~
u 2
L
~
1 Re
实验表明,对于平板层流边界层
x 5.0 x 5.0x
u Rex
对于平板湍流边界层
x 0.37 x
5 Rex
7
§6.2 边界层的特征厚度
一、边界层的排挤厚度δ1 将由不滑移条件造成的质量流量亏损折算成无粘性流体的
udy
0
ueh
,
由动量方程
h
u dy
0 ue
h
x
0ueuedy
uudy
0
FD
0
pyx
dx
b
FD ue2h
uudy
0
ue2

第6章 边界层流动

第6章 边界层流动

6.2 二维平面边界层流动
因为d << L,相对于边界层厚度而言,平板就是无 限长的这样而在边界层流动问题中就找不到一个x方向的 特征长度;因此可以设想在任一x断面流速分布都是相似 的并可作以下变换
微 分 方 程 及 其 精 确 解
将边界层微分方程简化为 边界条件h = 0: f (h) = f '(h) = 0; h = ∞: f '(∞) = 1。 上式是一个非线性三阶常微分方程,有对应于 边界条件的确定解;它由布拉休斯在1908年首次得 出并采用幂级数和渐近方法获得精确解。
微 分 方 程 及 其 精 确 解
6.2 二维平面边界层流动
边界层厚度:
边界层位移厚度:
边界层动量厚度: 壁面切应力系数:
微 分 方 程 及 其 精 确 解
摩擦阻力系数:
t0为壁面切应力、FDf为整个平板受到的力,即
6.2 二维平面边界层流动
以上结果得到试验的证实。图6-5表示顺流放置平 板层流边界层的布拉休斯精确解,以及据此绘制的边 界层厚度的沿程变化和流速分布。
图6-4 平板层流边界层
6.2 二维平面边界层流动
微分方程的精确解 如图6-4所示,取平板前缘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则 平板前方未受扰动的均匀来流速度U∞与平板平行。由伯努 利方程知,在绕平板流动的势流部分,U = U∞、dp/dx = 0; 而由边界层微分方程知,在边界层中压强沿y方向是均匀 分布的,即边界层内任一点处的压强都与同x坐标处边界 层外势流的压强相等。
微 分 方 程 及 其 精 确 解
g 为另一积分常数。
类似还可得三阶渐近解f = f1 + f2 + f3甚至更高 阶渐近解,本问题中仅考虑到二阶。

第一篇第六章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篇第六章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六章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和宏观运动规律,以及流体与所接触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特点,用以分析解决工程设计和使用中的实用问题。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流体的特征是具有流动性,即其抗剪和抗张的能力很小;无固定形状,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相对运动。

石油工业中处理的物料多数是流体。

运用流体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设备中流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为石油工业诸学科提供理论基础,这就是流体力学的主要内容。

例如,了解、研究流体速度、压力、密度等在设备内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处于流体中的物体,如推动流体运动的部件(搅拌桨叶等),悬浮颗粒(或液滴、气泡)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研究流体运动的规律,首先需要了解影响流体运动的基本因素。

这既包括流体本身的属性,也包括能容纳并使其流动的设备(如管道、塔器、容器、换热器、泵、鼓风机、压缩机等)的特性。

因此,不同的流动问题受不同的复杂因素的支配。

本章仅对石油工业中常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加以概括地说明。

第一节流体运动概述在石油工业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及产品,大多数是流体。

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制造产品时往往把它们依次输送到各设备内,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制成的产品又常需要输送到储罐内储存。

过程进行的好坏,动力的消耗及设备的投资都与流体的流动状态密切相关。

一、流体的物理属性流体的物理性质是流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内因。

对于流体运动有影响的物性,主要有密度、粘性、压缩性、表面张力等。

为了论述流体的上述宏观特性,这里先阐明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流体是连续介质。

1、连续介质假定流体是由运动的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着相当大的空隙,大量分子作随机运动,因而导致流体的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是不连续的,而且具有随机性。

但在流体力学中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时,考察的是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规律,不着眼于个别分子的微观运动状况;注重的是整个设备(流场)范围内的变化,而不是分子平均自由程那样微小距离上的差异。

第六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2)

第六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2)

ρ
+
2
=
ρ

+

将圆柱面上的速度带入上式,可得圆柱面上的压强分布: 将圆柱面上的速度带入上式,可得圆柱面上的压强分布:
2 1 Γ 2 p = p∞ + ρ v∞ − −2v∞sinθ − 2 2π r0
9
2 1 Γ 2 p = p∞ + ρ v∞ − −2v∞sinθ − 2 2π r0
r02 ∂ϕ = v∞ 1 − 2 cosθ vr = ∂r r
2 r0 ∂ϕ Γ vθ = = −v∞ 1 + 2 sinθ − r ∂θ 2π r r
这说明,流体只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的速度,流体与圆柱体 这说明,流体只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的速度, 圆周切线方向的速度 没有分离现象,满足流体不能穿入和不能穿出的条件, 没有分离现象,满足流体不能穿入和不能穿出的条件,即圆 柱面的绕流条件。 柱面的绕流条件。
11
D = Fx = − ∫

0
pr0 cosθ dθ
L = F柱表面压强表达式代入上式得: 将圆柱表面压强表达式代入上式得: 表面压强表达式代入上式得
2 2π 1 Γ 2 D = − ∫ p∞ + ρ v∞ − −2v∞ sinθ − r0 cosθ dθ = 0 0 2 2π r0
r0和 v∞ 不变的情况下,θ 分 只与 Γ 有关。 不变的情况下, 有关。
6
以下分三种情况讨论: 以下分三种情况讨论: 1、 当 Γ < 4πr0 v∞ 时, 、
sinθ < 1, sin(− θ ) = sin[- (π − θ )]

传热学-第六章xin

传热学-第六章xin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第六章 第六章
1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一. 管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征
1. 流动有层流和紊流之分 层流: 过渡区:

Re 2300
2300 Re 10000


旺盛湍流:
10000 Re
第六章 2
2.流动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1)进口段:流动和热边界层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 管子中心线,管子进口至边界层汇合处的这段区域。 充分发展段:边界层汇合于管子中心线以后
(2)脱体点:壁面流体停止向前流动,自此以后边界层 出现逆向流动,形成漩涡。 Re<10,无分离脱体现象; 5 ≤ Re<2×105,φ =80-85°; 2×105≤Re,φ =140°;
第六章 31
( 3 )边界层的成长和脱 体决了外掠圆管换热的 特征。 层流:下面两条线 ,一次 低谷,换热差; 紊流:上面四条线 ,两次 低谷,分别为层流转变 为紊流和紊流边界层脱 离壁面时。
对气体被加热时,
Tf ct Tw
0.5
当气体被冷却时,
ct 1。
m
对液体
f ct w
m 0.11 m 0.25
液体受热时 液体被冷却时
19
第六章
(2)采用齐德-泰特公式:
Nuf 0.027 Ref
0.8
Prf
0
第六章
6
( t / r ) r r0 t w tm

hx

常数(不随x变化)
对于常物性流体,由上式可得 hx 常数。这一结论对于管内层 流和紊流、等壁温和常热流边界条件都适用。

流体力学第六章 边界层理论

流体力学第六章 边界层理论
v ? y
流体力学第六章
流体力学第六章
Q
v
uv
u dy
udy U
y x 0 0 x
x 0

0
uK1
v y
dy
0
uK1
u x
dy
1 K
2
0
x
uK2dy
1 K
2
x
0
uK2dy
U K2
于是第二个积分
vuKudy
v
0
y K10 y
uK1
dyK1(x10u(dyU uK2)U dyK1UK2)
流体力学第六章
u
u x
v
u y
p x
2u y 2
已知普朗特方程组
p y
0
u x
v y
0
0
uk 1
udy x
0
ukv
udy y
p x
0
uk dy
0
uk
2u y2 dy
积分一
积分二
积分三
其中 (x)
(6 2 1)
流体力学第六章
b(x) a(x)
ddxx(x)dx
x 0
0
uk1
u y
2
dy
uk2dy Uk1
udy
k 1 x 0
k 1 x 0
p x
0
uk
dy
k
0
uk1
u y
2 dy
(6-2-3)
流体力学第六章
uk2dyUk1 udy
k1 x 0
k1x0
px0ukdyk0uk1uy2dy
(6-2-3)
上式为哥路别夫积分方程。

《流体力学》第六章_粘性流体绕物体的流动

《流体力学》第六章_粘性流体绕物体的流动

第四节 平面层流边界层的微分方程
❖ 在这一节里,将利用边界层流动的特点如流体的粘度大小、 速度与温度梯度大和边界层的厚度与物体的特征长度相比为 一小量等对N-S方程进行简化从而导出层流边界层微分方程。 在简化过程中,假定流动为二维不可压定常流,不考虑质量 力,则流动的控制方程N-S方程为:
vx
vx x
◆空间流动三维问题,N—S方程及其求解 ◆扰流阻力及其计算 ◆附面层的问题
第一节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以流体微元为分析对象,流体的运动方程可写为 如下的矢量形式:
DV F P
Dt
(8-1)
这里 :
DV V V V
Dt t
(8-2)
是流体微团的加速度,微分符号:
D Dt
t
V
p 2
vr r
p
3
2 r0
cos
( ) r, rr0
(1 vr r
v0 r
v ) v
r
r
3
sin
2 r0
(8-25)
对上述两式积分,可分别得到作用在球面上的压强和切应力 的合力。将这两个合力在流动方向的分量相加,可得到流体 作用在圆球上的阻力为:
FD 6 r0 3 d
2vy z 2
)
p z
(2vz
x 2
2vz y 2
2vz z 2
)
(8-18)
一、蠕动流动的微分方程
●如果流动是不可压缩流体,则连续性方程为:
vx v y vz 0 x y z
(8-19)
将式(8-18)依次求
2 x
p
2

2 y
p
2
、 2

流体力学第六章边界层流动5

流体力学第六章边界层流动5
2018/10/31 10
层流与紊流、雷诺数
在不同的初始和边界条件下,粘性流体质点的运动会出现两种不同
的运动状态,一种是所有流体质点作定向有规则的运动,另一种是
作无规则不定向的混杂运动。前者称为层流状态,后者称为湍流状 态(别称紊流状态)。首先是英国物理学家雷诺在1883年用实验证
明了两种流态的存在,确定了流态的判别方法。
u???????????????????????用量纲分析的方程分析法可得一般二维流动无量纲方程组用量纲分析的方程分析法可得一般二维流动无量纲方程组621平板层流边界层微分方程精确解0??????yuxuyxre12222yuxuxpeuyuuxuuxxxyxx???????????????1121?11?11?11???2?2015112924忽略第二方程最后一项第三方程除压强项的其他项
vc d Re c
Re c
vc d

Re 2320时,管中是层 流; Re 2320时,管中是紊 流。
2018/10/31 13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同管流一样,边界层内也存在着层流和紊流两种 流动状态,若全部边界层内部都是层流,称为层流边界层;若全部边界层 内部都是湍流,称为湍流边界层;若在边界层起始部分内是层流,而在 其余部分内是紊流,称为混合边界层。如图所示,在层流变为紊流之间 有一过渡区。在紊流边界层内紧靠壁面处也有一层极薄的层流底层。
dp dU U dx dx
②第二式右边得到简化(x方向二阶偏导数消失),有利于数值计算。 利用该方程就可计算壁切应力和流动阻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18/10/31 25
布拉修斯利用相似性解法,引入无量纲坐标:
Rex
*
*

传热学第六章实验关联式

传热学第六章实验关联式
6.4 外部强制对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外部流动:换热壁面上的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 能自由发展,不受邻近通道壁面存在的限制。存在 一个边界层外的区域(速度梯度与温度梯度都可以 忽略的主流区)。
一、流体横掠单管 二、流体外掠球体 三、流体横掠管束
6.4.1 流体横掠单管的实验结果
1、流动特征 流动具有边界层特征,还发生绕流脱体,从而 产生回流、旋涡和涡束。 Re<10时,无脱体 10<Re<1.5×105时,为层流,脱体点在Ψ =80-85° 附近 Re≥ 1.5×105时,为紊流,脱体点在Ψ =140°附近
6.4.3
流体横掠管束换热实验关联式
管束的应用:锅炉、暖风器、冷凝器、 风机盘管等专用换热设备中
1、管子的排列方式及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管子的排列方式: 叉排与顺排
顺排:扰动小、h值小;阻力降也小,易清洗 叉排:扰动大、h大;但阻力损耗也大,且清洗困难
叉排管束与顺排管束的比较 一、叉排管束比顺排管束换热强 二、叉排管束阻力损失大于顺排管束,并且不太 易于清洗
C Re Pr tm=(t∞+tw)/2
n
1/ 3
6.4.2
流体外掠球体换热实验关联式
式(6-30):
1/ 4 Nu 2 (0.4 Re 0.06 Re ) Pr ( ) w
1/ 2 2/3 0.4
定性温度: 来流温度 t∞ 特征长度: 球体直径 d 实验验证范围(即公式适用范围): 0.71<Pr<380 3.5<Re<7.6×104
3、实验关联式----茹卡乌斯卡斯(Zhukauskas)关联式
见P261表6-7、表6-8 定性温度:管束进出口流体平均温度 特征长度:管子外径 d 适用范围:Pr= 0.6~500 其中:Re 中的速度取整个管 束中最窄截面处的平均流速。 n<16时,管排修正系数由 表6-9查取 Pr: (取决于边界层的 成长和脱体情况)

对流换热——第六章

对流换热——第六章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关联式第一节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本章重点:准确掌握准则方程式的适用条件和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的确定。

1-1 一般分析),,,,,,,,(l c t t u f h p f w μαρλ=流体受迫在管内对流换热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① 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② 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③ 物性场的不均匀性,④ 管子的几何特征。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1.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主要特征是,流动存在着两个明显的流动区段,即流动进口(或发展)段和流动充分发展段,如图所示。

(1)从管子进口到边界层汇合处的这段管长内的流动称为管内流动进口段。

(2)进入定型流动的区域称为流动充分发展段。

在流动充分发展段,流体的径向速度分量v 为零,且轴向速度u 不再沿轴向变化,即:0=∂∂xu, 0=v 2.管内的流态(1)如果边界层在管中心处汇合时流体流动仍然保持层流,那么进入充分发展区后也就继续保持层流流动状态,从而构成流体管内层流流动过程。

2300Re <用νdu m =Re 判断流态, 式中 m u 为管内流体的截面平均流速, d 为管子的内直径,ν 为流体的运动黏度。

(2)如果边界层在管中心处汇合时流体已经从层流流动完全转变为紊流流动,那么进入充分发展区后就会维持紊流流动状态,从而构成流体管内紊流流动过程。

410Re >(3)如果边界层汇合时正处于流动从层流向紊流过渡的区域,那么其后的流动就会是过渡性的不稳定的流动,称为流体管内过渡流动过程。

410Re 2300<<3.热进口段和热充分发展段当流体温度和管壁温度不同时,在管子的进口区域同时也有热边界层在发展,随着流体向管内深入,热边界层最后也会在管中心汇合,从而进入热充分发展的流动换热区域,在热边界层汇合之前也就必然存在热进口区段。

随着流动从层流变为紊流, 热边界层亦有层流和紊流热边界层之分。

热充分发展段的特征对常物性流体,在常热流和常壁温边界条件下,热充分发展段的特征是:)(1x f t f =及)(2x f t w =与管内任意点的温度),(r x f t =组成的无量纲温度⎪⎪⎭⎫⎝⎛--x f x w w t t t t ,,x ,随管长保持不变,即:0,,x ,=⎪⎪⎭⎫ ⎝⎛--∂∂x f x w w t t t t x 式中,t —管内任意点的温度,),(r x f t = ⇒xf x w w t t tt ,,x ,--仅是r 的函数。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

3.边界层旳概念Boundary Layer
①边界层,又称附面层。当粘性流体以 大雷诺数绕流静止物体时,在壁面附近 将出现一种流速由壁面上旳零值迅速增 至与来流速度相同数量级旳薄层,称为 边界层。
德国流体力学家普朗特(L.Prandtle)创建旳边 界层理论:
EXIT
u0
边界层(Boundary Layer) y





0.99u0 势流区
附 u0

边界层旳形成层 δk
紊流附面层 粘性底层
附面层又称为边界层,是指紧靠物体表面x流速梯 度很大旳流xx动kk 薄层。
以平面绕流为例,若来流流速 u0是均匀分布旳, 方向与平板平行,平板固定不动。因为粘性作用 使紧靠平板表面旳流体质点流速为零,平板附近 旳流体质点因为内摩擦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平 板旳阻滞作用,当Re数很大时,这种作用只反 应在平板附近旳附面层里。这么,在流场中就出 现了两个性质不同旳流动区域。
曲面附面层旳分离现象与卡门涡街
卡门涡街(Karman Vortex Street)
定常流绕过某些物体时,在一定条件下,物体
两侧周期性旳脱落出旋涡,使物体背面形成旋转 方向相反、有规则交错排列旳漩涡组合,称为卡 门涡街 。
例如圆柱绕流,在圆柱体后半部分,流动处于减 速增压区,附面层将要发生分离,圆柱体背面旳 流动图形取决于
6.2边界层分离SEPARATION
1.曲面边界层旳分离现象
是指流体从曲面某一位置开始脱离物面,并在下游 出现回流现象,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界层脱体现象。
曲面边界层旳分离现象
当流体绕着一种曲面物体流动时,沿边界层外边界 上旳速度和压强都不是常数。如图所示,在曲面体 MM′断面此前,因为过流断面收缩,流速沿程增 长,压强沿程减小

第六章 实际流体的绕流运动

第六章    实际流体的绕流运动

第六章 实际流体的绕流运动Chapter Six Cross-flow Movement of Real Fluid一、研究内容1.实际流体绕流物型时所产生的问题,如速度和压强分布;边界层分离现象;绕流阻力与升力等等。

2.实际流体绕流物型时,不能忽略流体黏性的影响,并且流体与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工程中绕流问题很常见,如锅炉中烟气横向流过受热面管束;汽轮机、轴流式泵或风机等设备中流体绕流叶栅;飞机在空中飞行、船只在海中航行等等。

二、研究方法以N-S 方程及速度边界层理论为基础研究实际流体的绕流问题。

第一节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S 方程)Section One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N-S Equation)一、不可压缩流体的N-S 方程的形式其中,方程等号左侧为全加速度,可以展开为因此,不可压缩流体的N-S 方程三个方程式,每个方程含有9项内容,方程较复杂。

二、不可压缩流体N-S 方程的说明1.方程等号左侧为全加速度,即是惯性力项;等号右侧第一项是质量力项,第二项为压力项,第三项为黏性力项。

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实际流体的牛顿第二定律(也即是机械能转换与守恒定律的应用)。

2.若运动黏度0=ν,则N-S 方程转变为欧拉运动微分方程;若运动黏度0=ν,且全加速度0/=dx du 、0/=dy dv 及0/=dz dw ,则N-S 方程转变为欧拉平衡微分方程。

3. N-S 方程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0=∂∂+∂∂+∂∂z w y v x u ,若其余量已知,理论上可求得速度一压强分布u 、v 、w 及p 。

但N-S 方程在数学上求解相当困难,通常采用近似解。

第二节 边界层理论Section Two Velocity Boundary Layer Theory一、理论的提出针对工程中出现的大雷诺数Re 下实际流体绕流物型时所产生的若干问题,如速度和压强分布;边界层分离现象;绕流阻力与升力等,并成功解决了达朗贝尔(D ’Alembert)疑题,即势流理论所得到的绕流物型时可能只有升力而无阻力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现象。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共64页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共64页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PPT共61页

流体力学之外部绕流PPT共61页
流体力学 Nhomakorabea外部绕流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1

第6章绕流运动精品PPT课件

第6章绕流运动精品PPT课件
试求风作用在电缆线上的力。
解.
F
Cd
U
2 0
2
1.3 2.52 A 1.2
2
0.012 60
351N
4. 物体阻力的减小办法
❖ 减小摩擦阻力:
可以使层流边界层尽可能的长,即层紊流转变点尽可能 向后推移,计算合理的最小压力点的位置。在航空工 业上采用一种“层流型”的翼型 ,便是将最小压力点 向后移动来减阻,并要求翼型表面的光滑程度。
Re=10~103时,可近似地
Cd
13 Re
Re=103 ~ 2×105时,
Cd 0.48
计算步骤及要点
❖先假设雷诺数的范围,计算出相应阻力系数Cd,然后求得 流速;
注:该流速是指悬浮速度,而非实际流速v0 ❖利用上述流速(悬浮速度)验算雷诺数,判断是否与假设 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重新假定后计算,直到与假定的相一致。
❖出现涡街时,流体对物体会产生一个周期性的交变横向作 用力。如果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接近,就会引起共 振,甚至使物体损坏。这种涡街曾使潜水艇的潜望镜失去观 察能力,海峡大桥受到毁坏,锅炉的空气预热器管箱发生振动 和破裂。
❖但是利用卡门涡街的这种周期的、交替变化的性质,可制 成卡门涡街流量计,通过测量涡流的脱落频率来确定流体的 速度或流量。
④ 在边界层内粘滞力和惯性力是同一数量级的;
⑤ 边界层内流体的流动与管内流动一样,也可以有 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状态。
一、边界层的形成及其性质
在平板的前部边界层随流程的增加,厚度也在 增加,层流变为不稳定状态,流体的质点运动 变得不规则,最终发展为紊流
边界层的厚度取决于惯性和粘性作用之间的关系,即取决于雷诺数的大小。 雷诺数越大,边界层就越薄;反之,随着粘性作用的增长,边界层就变厚。 沿着流动方向由绕流物体的前缘点开始,边界层逐渐变厚。

第六章附面层与绕流阻力

第六章附面层与绕流阻力

第一节 绕流运动与附面层基本概念
显然,入口段的流体运动情况是不同于正常的层流或紊流的。因此在进行管路阻力试验时,需避开入口段的影响。
第二节 曲面附面层分离现象与卡门涡街

一、曲面附面层的分离现象 当流体绕过表面为曲面的物体流动时, 称为绕曲面流动。同绕平板流动一样, 在紧贴曲面的表面上也形成附面层,这 个附面层称为曲面附面层,流动也同样 分成势流区流动和附面层流动两个区。
第三节 绕流阻力和升力


4、绕圆柱流动的阻力系数 绕圆柱体流动,其阻力系数Cd的实验曲线见图6—7。 (1)细长流线型物体,以平板为典型例子,绕流阻力主要由摩 擦阻力来决定,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有关。 (2)有钝形曲面或曲率很大的曲面物体,以圆球和圆柱为典型 例子,绕流阻力既与摩擦阻力有关又与形状阻力有关。但在低雷 诺数时,主要为摩擦阻力,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有关;在高雷诺数 时,主要为形状阻力,阻力系数与附面层分离点的位置有关。分 离点位置不变,阻力系数不变;分离点向前移,旋涡区加大,阻 力系数也增加。反之亦然。 (3)有尖锐边缘的物体,以迎流方向的圆盘为典型例子。附面 层分离点位置固定,旋涡区大小不变,阻力系数基本不变。
2
Cd d u0 8
1 B d 3 g 6
6
方向向下的力有: 1 小球的重量: G d 3 m g
第四节

悬浮速度

(1)当D+B>G时,微粒随气流上升, 达到气力输送的要求。 (2)当D+B<G时,微粒下沉,与气流 反向运动。如果下沉的整个过程都满足 这个条件,微粒就一直下沉到地面,达 到除尘室的效果。 (3)当D+B=G时。微粒处于悬浮状态。 此时u0=ui,由此条件,可以求得悬浮速 度。

第六章 实际流体的绕流运动综述

第六章  实际流体的绕流运动综述

第六章实际流体的绕流运动Chapter Six Circling Motion of The Actual Fluid本章讨论的是考虑黏性作用的流体流动,只涉及不可压缩实际流体。

第二节边界层的基本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oundary Layer流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是垂直于来流方向的作用力,称为升力;一个是平行于来流方向的作用力,称为阻力。

一、边界层的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oundary Layer)德国科学家普朗特在1904年通过实验指出,在大雷诺数情况下,黏性的影响仅限于被绕流物体表面的贴壁薄层之内,在薄层之外的所谓外部流动中,黏性可以被忽略,并称这一薄层为边界层。

●在边界层和尾涡区内,黏性力作用显著,黏性力和惯性力有相同的数量级,属于黏性流体的有旋流动区;●在边界层和尾涡区外,流体的运动速度几乎相同,速度梯度很小,边界层外部的流动不受固体壁面的影响,即使黏度较大的流体,黏性力也很小,主要是惯性力。

所以可将这个区域看作是理想流体势流区,●普朗特边界层理论开辟了用理想流体理论和黏性流体理论联合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实际上边界层内、外区域并没有明显的分界面,一般将壁面流速为零与流速达到来流速度的99%处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厚度。

●边界层厚度沿着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厚,这是由于边界层中流体质点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沿着流体流动方向速度逐渐减小,因此,只有离壁面逐渐远些,也就是边界层厚度逐渐大些才能达到来流速度。

普朗特边界层内流体流动的特征为:1.与绕流物体长度相比,边界层厚度很小;2.前缘处厚度为零,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厚;3.边界层内部的速度,在物面处为零,沿物面法线方向速度变化是,由急剧增大过渡到缓慢增大,愈近壁面,速度梯度愈大,旋涡强度亦愈大;4.边界层内黏性摩擦力与惯性力是同一数量级;5.边界层内压强。

因边界层很薄,可以认为物体壁面法线方向上各点压强不变,且等于其外界处压强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外部流动 EXTERNAL FLOWS
第六章
外部绕流
6.1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6.2 边界层的分离 6.3 绕流物体的阻力及其分类
6.1边界层基本概念
1、绕流运动
绕流运动是指流体绕物体外部的流动。
绕流运动的三种形式:
⑴物体静止,流体绕物体运动;
⑵流体静止,物体在流体中运动;
⑶物体和流体的相对运动。
边界层(Boundary Layer)
0.99 u 0
过 渡 段
势流区
u0
边界层的形成
紊流附面层
δ
k
粘性底层
x 附面层又称为边界层,是指紧靠物体表面流速梯 xk x 度很大的流动薄层。
k
以平面绕流为例,若来流流速 u0是均匀分布的, 方向与平板平行,平板固定不动。由于粘性作用 使紧靠平板表面的流体质点流速为零,平板附近 的流体质点由于内摩擦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平 板的阻滞作用,当Re数很大时,这种作用只反映 在平板附近的附面层里。这样,在流场中就出现 了两个性质不同的流动区域。
2.绕流分类
根据雷诺数的大小分为: ①低雷诺数流动 Re 5 称为蠕变流或斯托克斯流动。 ②高雷诺数流动(R e 1000) 高雷诺数流动可分成三种主要类型: a.不可压缩流体绕流。 b.具有自由表面的绕流。 c.可压缩流体绕流。
本章主要讨论高雷诺数下绕固体物面的 边界层流动,研究边界层分离现象,探 究粘性流体绕流固体物面时产生阻力的 原因以及减小这类阻力的措施。
为垂直于来流方向的投影面积;其它符号意义 同前。
升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上部的流速大于下部的流速。根据能量方程, 速度大则压强小,而流速小则压强大,因此物体下部的压 强大于其上部的压强,上、下两侧所受的压力不相等,因 此在垂直于来流方向产生了一个升力,这就是飞机能够起 飞的原因。
绕流翼型的几个概念
表面有凹坑的球
EXIT
现在的高尔夫球表面有许多窝,在同样大小和 重量下,飞行距离为光滑球的5倍。
EXIT
4.分离后果
边界层分离后将产生旋涡,并不断被主流带走, 在物体后面形成尾涡区,尾涡区内的流体由于旋 涡的存在,产生很大的摩擦损失,消耗能量,所 以边界层分离产生很大的阻力损失。
边界层的分离是形成形状阻力的主要原因,一般 比摩擦阻力大得多。对于有尖角的物体,流动在 尖角处分离。愈是流线型物体,分离点愈靠后, 飞机、汽车、火车外形尽量做成流线型,以推迟 分离,缩小旋涡,减小形状阻力。
典型实例
平板 圆球、圆 柱
绕流阻力
只有摩擦阻力, Cd=f(Re) 低Re时,主要是摩擦力 Cd=f(Re); 高Re时,主 要是形状阻力,Cd与分离 点位置有关 主要是形状阻力,分离 点不变,Cd也不变
有尖锐边 缘的物体
圆盘
汽车阻力
汽车发明于19世纪末。
EXIT
当时人们认为汽车高速前进时的阻力主要来自 车前部对空气的撞击。
—为流体密度。
机翼升力 人们的直观印象是空气从下面冲击着 鸟的翅膀,把鸟托在空中。
EXIT
机翼的特殊形状使它不用旋转就能产生环流,上部 流速加快形成吸力,下部流速减慢形成压力。
EXIT
绕流翼型的几个概念
②升力 : 垂直于流向的力 计算公式
FL C L 1 2
V 2 A
式中,CL为升力系数,一般由实验确定;A
曲面附面层的分离现象与卡门涡街
卡门涡街(Karman Vortex Street)
定常流绕过某些物体时,在一定条件下,物体
两侧周期性的脱落出旋涡,使物体后面形成旋转 方向相反、有规则交错排列的漩涡组合,称为卡 门涡街 。 例如圆柱绕流,在圆柱体后半部分,流动处于减 速增压区,附面层将要发生分离,圆柱体后面的 流动图形取决于 u d
EXIT
因此早期的汽车后部是陡峭的,称为箱型车, 阻力系数CD很大,约为0.8。
EXIT
实际上,汽车阻力主要取决于后部形成的尾流。
EXIT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 改进了汽车的尾部形状,出现了甲壳虫型,阻 力系数下降至0.6。
EXIT
50~60年代又改进为船型,阻力系数为0.45。
Re
0

式中,u0为来流流速;d为圆柱体直径;ν为流体 运动粘性系数
卡门涡街
高尔夫球和汽车的阻力同尾部漩涡流有关,用圆柱 绕流流场显示和数值模拟技术可观察尾流图像。
EXIT
卡门涡街
曲面附面层的分离现象与卡门涡街
如图所示,当Re<40时,附面层对称的在S处发
生分离,形成一组对称旋涡。在Re=40~70时,尾 流出现周期性振荡。Re>90,旋涡从柱体后部交替 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卡门涡街。Re>150,涡街消 失,但旋涡的产生仍然是周期性的,随着Re数继 续加大,周期性振动消失,变成不规则的高频振 动了。
本章小结 流体绕过流体的流动属于流动的又一类型。 当流体绕过物体流动时,在物体的表面都会有一 层粘性影响不能忽略的流层。当粘性流体以大雷 诺数绕流静止物体时,在壁面附近将出现一个流 速由壁面上的零值迅速增至与来流速度相同数量 级的薄层,称为边界层。一般把速度等于0.99u0 处与壁面的法向距离叫做附面层的厚度。边界层 内的流动也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边界层 分离又称为流动分离,是指原来紧贴壁面流动的 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
3 5
5
5
④当球的 R e 10 6 圆柱体
CD
R e 10
7
时,分离点又向前移,
回升。随着Re数增大 C D 与Re数无关。
⑤对于粗糙的球体和圆柱体表面和紊流程度高的来流, 这个转变将会提前至体形状
绕 流 物 体 的 阻 力 分 类 细长流线 型 曲面物体
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边界层的分离只能发生在断面逐渐扩大,压强沿 程增加的区段,即减速增压段。 对于顺流放置的平板绕流, p 沿平板表面 x 0 是不会发生分离的;
会不会产生分离现象?
同样对渐缩管,沿流方向,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也不会发生分离现象
边界层的分离是形成形状阻力的主要原因,一般 比摩擦阻力大得多。对于有尖角的物体,流动在 尖角处分离。愈是流线型物体,分离点愈靠后。

p x 0
在MM′断面以后,由于断面不断扩大,流速沿程 减小,压强沿程增加 即 p 0
所以在边界层外边界上,M′点速度达最大值,
压强为最小值。
x
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在边界层内,沿壁面外法线方向的压强都是相等 的,上述关于压强变化规律不仅适用于边界层外 边界,也适用于边界层内。也就是说在MM′断面 以前的边界层内为减压区,流体质点一方面受到 粘性阻滞作用,另一方面又受到压差的推动作用, 部分压能转换为流体动能,边界层内流动还可以 维持下去。当流体质点进入MM′断面以后的增压 区,情况不同了,流体质点不仅受到粘性的阻滞 作用,而且也受到反向压差的阻滞作用,在这两 种力阻滞作用下,边界层内流速急剧下降,当达 到曲面某一点S处
③翼弦 Chord 连接后缘和前缘的直线。 ④攻角 Angle of attack 来流与翼弦的夹角。
6.2边界层分离SEPARATION
1.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是指流体从曲面某一位置开始脱离物面,并在下游 出现回流现象,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界层脱体现象。
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当流体绕着一个曲面物体流动时,沿边界层外边界 上的速度和压强都不是常数。如图所示,在曲面体 MM′断面以前,由于过流断面收缩,流速沿程增加, 压强沿程减小
边界层(Boundary Layer)
②边界层的厚度
一般把速度等于0.99u0 处的厚度叫做边界层的
厚度,用δ表示,也称为名义厚度。
③边界层的基本特征 a.与物体的长度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边 界层的厚度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厚。 b.边界层内流动梯度很大。 c.由于边界层很薄,可近似认为边界层各截面 上的压强等于同一截面边界层外边界层上的压 p 强,即 0
主要措施控制边界层。 使边界层尽可能长地保持层流;将绕流的物体设计成 流线型的防止边界层的分离,或使边界层的分离点 尽可能向后移;增加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其它方法 a.在物体表面开槽,用缝隙喷射流体,使边界层内已 经减速的流体获得能量以推迟或防止边界层分离; b.采用辅翼的方法增加流速; c.利用缝隙抽吸的方法将边界层内已经减速的流体吸 入物体内,防止边界层分离。
2.两种潜体的阻力特性
圆球和圆柱体的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曲线
① Re 1 称为低雷诺数流动或蠕动流,边界层不会 发生分离,主要是摩擦阻力,随Re的增加而下降, 其关系式为: 24
CD Re
此情况与管流阻力中层流区类似。 ② 1 Re 1000 边界层出现分离,分离点随着Re的增大 从物体后缘向前移动,阻力由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 两部分组成,并且随着Re的增大,摩擦阻力在总阻 力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当Re数的增大接近1000 时,摩擦阻力仅为总阻力的5%。
3.边界层的概念Boundary Layer
①边界层,又称附面层。当粘性流体以 大雷诺数绕流静止物体时,在壁面附近 将出现一个流速由壁面上的零值迅速增 至与来流速度相同数量级的薄层,称为 边界层。
德国流体力学家普朗特(L.Prandtle)创立的边 界层理论:
EXIT
u0 y
层 流 附 面 层
y
d.边界层内粘性力和惯性力是同一数量级;
e.边界层内也存在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
4.绕流翼型的几个概念
绕流运动中,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分为: ①阻力Drag: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力。 计算公式
FD C D 1 2
V 2 A
C D ——绕流阻力系数。
A
——迎流面积
V —为未受干扰的来流流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