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简评

合集下载

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汉武帝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代皇帝,他开始变法以后,曾经想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他决心要消除社会的弊端。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积极的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的政策和措施。

比如说,农业上采取了奖励耕织、进一步减轻田租的办法;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则推行和推广比较进步的“断诸北道”和“绝大姓请托”等具体的政策。

汉武帝通过改革,大力的发展了国家的生产力,使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因而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司马迁看来,如果当时的太子能够继承皇位,那么历史可能会被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局面所改写。

在汉朝的最初几年里,霍光就已经开始为以后做打算了。

他把财政大权牢牢地抓在手中,并且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势力。

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许将来还能成为新皇帝的托孤重臣呢! 汉武帝临死的时候,只留下了幼子刘弗陵作为接班人,也就是日后的汉昭帝。

霍光此时必须尽快选择一个合适的人物,才能保证这项重任顺利地完成。

不然,霍光随时都可能被诛灭九族。

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霍光开始动用一切手段,包括出重金悬赏的办法。

最终,霍光物色了一个名叫金赏的人。

金赏从小就很聪明,长大以后当了大官,后来又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做老婆,一直深受信任。

“自是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强宗大族咸慕义而归附,蛮夷率服,称为‘贤’,吏民归汉如流水。

”金赏“赏进,有不善,辄以法诛之,由是莫不畏栗,更相告戒,毋敢为非。

”金赏“常居官持平,终不阿私,群下吏民上书言得失,辄报闻,咸以为便。

”金赏还能严格要求部属,“尝夜出,见其郎中持尺阅视,辄以法诛之。

由是吏民莫敢为非法,禁止甚严,奸邪畏之,莫敢犯法,赏至烦苦不可详,或至断人鼻面乃已。

”金赏是一个精通法律的人,也是一个很有威望的人。

但是霍光为什么一定要选他来做太子呢?原来,金赏虽然在政事上很得力,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很有一套,但是金赏是一个宦官,不是一个皇亲国戚,因而不容易掌控。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一、作者和成书经过《汉书》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

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

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

其父班彪(公元3年―54年),字叔皮,出身于汉代显贵之家,家世儒学,造诣颇深。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未全写)。

尔后,续补者多,如褚少孙,刘向、刘歆父子,冯商,卫衡,杨雄,史岑等。

班彪皆不满意,“以为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又雄、歆褒美伪新,误后惑众,不当垂之后代者也。

于是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

”(《史通、古今正史》)。

班固出身于“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世代显贵家庭。

固“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后汉书、班固传》)这表明班固在少年时代,就已有了很好的史学修养。

班彪死时,固23岁。

返乡三年守孝,整理其父遗稿《史记后传》(65篇),被人告发“私改作国史”下狱治罪。

弟超闻讯上京力辩,具言固“著述之意”,“郡亦上其书”。

地方官将书稿送到京师。

明帝看罢,认为无不利,免其罪,召为校书郎,作兰台令史(掌校勘,治理文籍图书,秩600石),后迁为郎,典校秘书。

他奉诏修《汉书》,公元82年(章帝建初七年)书基本完成。

后升为玄武司马,秩比千石。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后窦宪图谋叛乱,被迫自杀,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固死时尚存八表,天文志未成。

和帝命其妹昭补《八表》,马续负责《天文志》。

所以说《汉书》作者实为四人。

班昭(49-120年):名姬,字慧班,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

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和帝命其参考,东观藏书,为其补作,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

又命马续补作《天文志》汉书始出,以文义深奥,多难通晓,著名学者马融增从之受读,常出入宫迁皇后及诸贵人师事元,尊称为大家,着有《东征赋》《女诫》等。

浅析《史记·平准书》与《汉书·食货志》异同

浅析《史记·平准书》与《汉书·食货志》异同

浅析《史记·平准书》与《汉书·食货志》异同作者:于泳来源:《商业经济》2017年第03期[摘要] 《史记·平准书》是古籍中记载经济发展史的开山之作,对于《汉书·食货志》有着重要的影响。

《汉书·食货志》继承和借鉴了《史记·平准书》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增加了“食”的内容,以及延长时间段线进行全方面的阐述,两本书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行文中各自结合了自身的特点,又各具特色,同时又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的特点创作而来,二者之间同中有异。

这两本书都对后世经济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史记;汉书;平准书;食货志;异同;影响[中图分类号] G3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36-02在我国史籍中,《汉书》在体例上沿袭了《史记》而稍作改变,《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汉书》则是纪、表、志、传四种体例,改“书”为“志”,其中,《汉书·食货志》是由《史记·平准书》发展而来。

《史记·平准书》开经济先河,《汉书》才始才称之为食货志,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借鉴与继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史记·平准书》在《史记》书类位列第八,是我国古籍中系统的论述经济史的开山之作,它记述了汉朝兴起后到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以及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政策。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于机利,去本趋末。

作《平准书》以观事变”。

[1](p3306)他认为商品货币经济过度的发展,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作《平准书》,把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记载下来。

《汉书·食货志》是《汉书》志类位列第四,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食”,主要详细地介绍了从周代开始一直到王莽摄政时期的农业、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的变化;另一部分曰“货”,记载了从周朝到西汉以来各个时期的货币种类的演变及其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说明了经济的重要性,可以看作是一部系统的经济史。

第7讲:《汉书·食货志》研读

第7讲:《汉书·食货志》研读

宋叙五:《从司马迁到班固— —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国史探微》2004年第5期
作者分析了西汉前期中国读书人的文章与思想, 如司马迁、贾谊和晁错,认为“这些人不但文 章好,而且讨论社会经济民生之大事,并且充 份表露了作者们的经济思想。如果学术环境不 变,在西汉中、后期,中国就会产生自己的经 济学、货币学、财政学(当然是中国特色的), 或者会令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是中国 特色的)。

“食”,本意食物,引申为农业生 产,“货”本意布帛及货币,引申为 商业贸易。‘“食”与“货”为民生 之本,“食货”二字是中国古代对人 们生产活动和贸易交流的统称。

“食货志”是我国古代纪传体史书 中专门叙述历代财政经济制度、理财 思想、田亩、户口、农业生产、工商 贸易、手工业发展实况的志书。

■《汉书· 食货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分上、
《史记· 平准书》只能称得上半部 经济史,在记述时限上仅限于汉兴 至武帝时期,而《汉书· 食货志》 “自三代至王莽之诛,网罗前载, 其文详悉”; ■《史记· 平准书》在内容上对于经 济领域侧重于工商业,对于经济活 动过程侧重于流通过程,仅相当于 《汉书· 食货志》中“货”的部分。

撰述旨趣之异与行文格调之别
第七讲
《汉书· 食货志》研读
一、《汉书· 食货志》概说 二、《史记· 平准书》与 《汉书· 食货志》比较 三、《论积贮疏》与《论贵粟疏》 研读 四、班固经济思想分析 五、秦汉经济史研究参考文献
I.《汉书· 食货志》概说
“食货”释义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 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 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 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 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 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 教化成。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尧 命四子以“敬授民时”,舜命后稷以“黎民祖 饥”,是为政首。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 干戈日滋,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騷擾相奉,百 姓抏敝以巧法,財賂衰耗而不澹。
• 赍jī:自己携带的衣食用具。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 给,也指凭借、借助。
• 相奉:意谓承受沉重的负担。 • 抏wán敝:犹凋敝。巧法:巧诈以避法。 • 澹:通“瞻”。
• 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選舉陵夷,廉恥相冒 ,武力進用,法嚴令具。興利之臣自此而始。
西汉文帝首富——邓通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社会与发展学院 贾灿灿
教学目标
1
了解何谓《食货志》?
了解《汉书·食货志》的主要内容,
2
及其史学价值。
掌握选文中的繁体字、异体字,重
3
难点字词的字义,官职、地名、典 章制度等内容。
一、《汉书·食货志》介绍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 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 高后:吕雉(前241年-前 180年),字娥姁(xū), 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 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 (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 ,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 天并称为“吕武”。
• 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 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开 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
• 孝文五年,為錢益多 而輕,乃更鑄四銖錢 ,其文為“半兩”。 除盜鑄錢令,使民放 鑄。
第二段
• 武帝因文、景之蓄,忿胡、粵之害,即位數年, 嚴助、朱買臣等招徠東甌,事兩粵,江、淮之間 蕭然煩費矣。唐蒙、司馬相如始開西南夷,鑿山 通道千餘里,以廣巴蜀,巴蜀之民罷焉。彭吳穿 穢貊、朝鮮,置滄海郡,則燕、齊之間靡然發動 。及王恢謀馬邑,匈奴絕和親,侵擾北邊,兵連 而不解,天下共其勞。
•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百姓抏敝以 巧法财赂衰耗而不澹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选举 陵夷廉耻相冒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而 始

汉书食货志1

汉书食货志1

中国史书记述经济史实,以《史 记·平准书》为其先驱,而《汉 书·食货志》继承其重视经济的传 统,内容更为充实。但《平准书》
是财政史,偏重于工商业政策的叙
述,司马迁对社会经济提出了一系
列系统而富于创见的经济学说,反 映了《史记》 “圆而神”的特点。
在本篇中,班固录以贾谊《积贮疏》、 晁错 《贵粟疏》和董仲舒《限民名 田》,并以其为支轴,客观地叙述西汉 时期的经济状况。与《平准书》相比较, 其内容之充实,叙述之井然有序,可谓 后来居上,但缺少创建,而这也正是 《汉书》的“方以智”特点的具体表现。
《史记》、《汉书》比较
《王命论》 ——《汉书·叙传》
要旨: 1、“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着乎
《春秋》。” 2、“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
《史记》、《汉书》比较
二、“通变”与“洽通”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班固:“综其行事,旁观《五经》,上 下洽通”。
《史记》、《汉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比较
《史记》、《汉书》比较
《史记》和《汉书》的不同社会 作用:
“知来”和“藏往”
《汉书·食货志》内容概说
汉书食货志详细记载了从远古到西汉
的经济情况。分为上、下两篇:上 篇言“食”,下篇言“货”。西汉
整个一朝尤其详细。讲到西汉的物质 生産、农业技术、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还讲了上述几样对人民生活状况、 贫富分化、国家兴亡的影响。
文章结构与段落大意
本课为节选,可分五个结构段。 第一段(1):写贾谊上《积贮疏》的社
会背景。 第二段(2-4):载录贾谊上《积贮疏》,
指出汉朝经过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 国家仍然经济脆弱、政治隐伏严重危机 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是“趋民而归 之田”。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读书报告学生姓名:孙兆旭学号:1308070106专业班级:经济学1301班2015年9月21日中国的经济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汉代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阶段。

汉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发展,特别是汉代留存了很多的历史文献,譬如众所周知的《史记》等等。

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几本选读书目,在课下的时候我都认真地阅读了几遍,按老师要求选一本书完成读书报告,斟酌再三,我选择了《汉书》的“食货志”这一章节,《汉书·食货志》记载了西汉时期(包括王莽摄政、称帝时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思想,从中我可以了解到西汉时期的经济生活,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经济思想的精髓。

《汉书》是由东汉班固所著,是一本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食货志》是卷二十四,分为上下。

在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对“食”,“货”做出了明确的解释: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大体的意思是说,农业生产说的是要种好的五谷来成为粮食,商贸说的是可以穿的衣服及用的金银铜铁铅龟壳贝壳钱币等,正因为有这些东西,老百姓才能得以生财牟利,互通有无。

在文章中作者对西汉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让我感觉到中国古代的重农之道,重视以“理民之道,地著为本”的思想,对西汉所施行的财政举措的利弊作了探讨,致力于“足食”,“安民”。

《食货志》上篇中,作者从先秦时期入手,阐述了一系列那个时期的农业举措及农业思想,譬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等。

在写到“秦孝公用商君”的时候,作者将秦国的强大归结在“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然后又以“务本之故”,说明了秦国“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最终结果,可以从中看出那个时代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说明了作者对农业作用的重视。

第8周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第8周 第六篇《汉书·食货志》
从公孙弘用《春秋》的道义约束臣下取得汉朝丞相,张汤以苛酷严捆的法条来判决官司而当上廷尉后,于是官吏知道他人犯罪而不举报,与犯人同罪的法律出现,而搁置韶令,行动不以及诋毁、彻底处理的刑罚也开始实行了。过了一年,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阴谋造反的迹象被发现,公卿就寻找缦索来审理案情,追究他们的党羽,定死罪的人有几万,官吏更加用法刻毒而法令更加苛细了。在这个时候,招揽尊敬方正、贤良、文学的士人,有的当上了公卿大夫。公孙弘以宰相的地位,盖布制的被子,不吃多种菜肴,作为天下的表率,但对民俗没有益处,衹是稍微有益于功利罢了。
此後四年,衛青比歲十餘萬眾擊胡,斬捕首虜之士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而漢軍士馬死者十餘萬,兵甲轉漕之費不與焉。於是大司農陳臧錢經用賦稅既竭,不足以奉戰士。有司請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減罪;請置賞官,名曰武功爵,級十七萬,凡值三十餘萬金。諸買武功爵“官首”者試補吏,先除;“千夫”如王大夫;其有罪又減二等;爵得至“樂卿”。以顯軍功。軍功多用超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道雜而多端,則官職秏廢。
4、作业
课后阅读《汉书·地理志》。
汉书·食货志是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十志中的一篇。按“食”,“货”分上下两部分对西汉王朝约230年间(包括王莽篡汉时期)的农业经济情况和财政货币状况予以概括论述。卷上论农业经济,引征古籍资料描述井田制度各个方面的状况,称赞其为“先王制土处民,富而教之”的最佳模式,以春秋战国至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为反常;认为商业、赋税、贪污、奢侈及战争同属造成社会贫富悬殊和农民贫困的原因,对商业的畸形发展甚为反感。
抏(wán)敝:犹凋敝。
2、引导学生熟悉文选内容,分别请学生对原文段落进行课堂朗读的练习,通过熟读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讲解文选中涉及的地名、官名及典章制度等内容。如:

《汉书·食货志》原文及翻译译文

《汉书·食货志》原文及翻译译文

《汉书·食货志》原文及翻译译文1、《汉书·食货志》原文及翻译译文《汉书·食货志》原文及翻译汉书原文: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嬂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

世之有饥穰。

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一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译文: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

”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

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

”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

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

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

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

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是为汉王朝而出版的一部古代经典著作,记载了中国古代粮食、商品、物质文化等相关情况。

读完这部书,我感到十分惊叹中国历史上曾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食物文化,可以说是一次历史的重温。

阅读这部书,我不由得想起了古代的食物种类,例如中国传统的“三白”,即豆腐、豆米和枣泥,以及各地特色的美食,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古代粮食文化和中国人民素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这部书还介绍了古代人们怎样通过创新的种种方式来改良粮食制作工艺,使古代的粮食更加精美可口,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奇。

汉书食货志对我来说既有历史价值,又具有真实意义。

它不仅让我了解到古代粮食的类别、制作工艺与口味,更大的发现就是中国传统的素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令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积淀深厚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总之,汉书食货志为我所读,时至今日,中国食物文化依然博大精深,充满了异域风情和中国美学,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古老文明的非凡魅力。

《汉书》中有关宫廷膳食的那些事儿

《汉书》中有关宫廷膳食的那些事儿

《汉书》内容包罗万象,其中《食货志》中记载了不少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内容。

《食货志》是记述西汉经济的专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言“食”,下篇言“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这里多说一句,《食货志》是中国纪传体史书中专述经济史的篇名,语出《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史记·平准书》开食货志先河,《汉书》始称食货志,以后各史食货志篇章渐多,如《宋史》、《明史》食货志有二十余种子目。

饮食一直是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百姓都极其关心的一件事情,正如《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中所讲——“臣闻之,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自此流传下来“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聊宫廷帝王的膳食,首先,就从皇帝一天吃几顿饭开始说起。

“中午吃什么”,这是如今人类社会的一大难题,一天三顿饭,嫌麻烦的众所周知,《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建初年间编成,历二十余年。

记载的内容以西汉(含王莽)一朝为主,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历史。

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近八十万字。

《汉书》中有关宫廷膳食的那些事儿觉得频次太高,好吃会做的,恨不得一天五顿。

而“按时吃饭”是人类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上古商代时已形成了“按时吃饭”的习俗。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中记载:“有司奏‘请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制曰‘食长,文/李凑凑 图片来源/网络给肉日五斤,酒二斗。

’”“皆日三食”,就是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的意思。

贵族们由于本身占据统治地位,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天吃三顿饭自然没什么问题,犯了错也可以照旧,从春秋战国开始便是如此。

《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赋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齩其骨。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于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

译文:汉文帝即位后,亲自奉行节俭的政策,想以此安定百姓。

此时,百姓风气与战国时接近,都是不爱务农爱经商。

于是贾谊上书皇帝,说:《管子》说:“不为吃饭担忧的人家才知道礼节。

”自古以来,人民要是吃不饱的话,就不可能被治理好。

古人说:“一个男人不耕种,家里就要受饿,一个女子不纺织,家里就要受寒。

”衣食的生产是受时节限制的,如果人力物力的使用不安排好,就都要白费了。

古代治天下的人极其仔细,因此储备充足。

当今不务农而去经商,吃饭的人多,(种地的人少,)这是对天下大大的伤害;荒废放荡的风俗与日俱增,这是天下大大的负担铺张。

对公家的损害,却没办法制止;命运将要颠覆,却没办法救济。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读后感

《汉书·食货志》读书报告学生姓名:孙兆旭学号:1308070106专业班级:经济学1301班2015年9月21日中国的经济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汉代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阶段。

汉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发展,特别是汉代留存了很多的历史文献,譬如众所周知的《史记》等等。

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几本选读书目,在课下的时候我都认真地阅读了几遍,按老师要求选一本书完成读书报告,斟酌再三,我选择了《汉书》的“食货志”这一章节,《汉书·食货志》记载了西汉时期(包括王莽摄政、称帝时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思想,从中我可以了解到西汉时期的经济生活,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经济思想的精髓。

《汉书》是由东汉班固所著,是一本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食货志》是卷二十四,分为上下。

在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对“食”,“货”做出了明确的解释: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大体的意思是说,农业生产说的是要种好的五谷来成为粮食,商贸说的是可以穿的衣服及用的金银铜铁铅龟壳贝壳钱币等,正因为有这些东西,老百姓才能得以生财牟利,互通有无。

在文章中作者对西汉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让我感觉到中国古代的重农之道,重视以“理民之道,地著为本”的思想,对西汉所施行的财政举措的利弊作了探讨,致力于“足食”,“安民”。

《食货志》上篇中,作者从先秦时期入手,阐述了一系列那个时期的农业举措及农业思想,譬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等。

在写到“秦孝公用商君”的时候,作者将秦国的强大归结在“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然后又以“务本之故”,说明了秦国“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最终结果,可以从中看出那个时代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说明了作者对农业作用的重视。

读书心得——《汉书食货志》献疑一则

读书心得——《汉书食货志》献疑一则

读书心得——《汉书食货志》献疑一则一、对文段的三种解释《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行平籴法的文段中载:“上熟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熟自三,余三百石;下熟自倍,余百石……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价平则止。

”[1]1125历代注家对这段话的解读存在分歧。

张晏对“余四百石”的解释为“计民食终岁长四百石”,即比正常年份多收取粮食四百石①,对“余三百石”的解释为“终岁长三百石”,下熟所余以此类推,在此之后,官方分别买进粮食三百石、二百石、五十石。

对此,近人金少英则提出不同意见,他首先指出张晏对“籴三”“籴二”“籴一”存在误读,认为三、二、一当以百石为数,籴一并非张晏所云五十石,并指出由上中下熟的农户预先留下二百石、一百五十石、二百石的粮食经用,再由政府对余粮进行收购,则上中下熟分别留下三百石、二百五十石、二百石的粮食[2]55-56。

近日,笔者也与导师晋文老师及同门师兄弟就此问题探讨一二,并有了些不成熟的见解。

笔者认为,张晏的解释需进行补缀,张氏所云“计民食终岁长四百石”当为“计民食终岁长幼二百石,余四百石”,“终岁长三百石”为“终岁长幼二百石,余三百石”,“终岁长百石”为“终岁长幼二百石,余百石”,即在完成了全年的开支和赋税的缴纳后,农户在上中下熟年份中分别余留四百石、三百石、一百石以供官方进行粮食采购。

需要指出的是,全年开支与赋税缴纳的粮食数以及余留下的粮食数乃是约数。

以上熟年份为例,全年开支与赋税缴纳总计为一百九十五石②,则可供官方采购的余粮为四百零五石,前后误差可忽略不计,故可作虚数二百与四百处理;中熟与下熟同理。

《汉书·食货志》作为政论文力求简明扼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虚数性质的处理是可以理解的。

二、三种解释的成因笔者认为,造成三种不同解释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对余四百石、三百石、百石的理解。

(1)按照张晏的理解为虚数,上熟余四百五十石按四百石处理,中熟虚实相当皆为三百石,下熟余一百五十石按百石处理。

《汉书_食货志》与《史记_平准书》比较

《汉书_食货志》与《史记_平准书》比较

《汉书•食货志》与《史记•平准书》比较《汉书》十志,是班固仿《史记》八书发展而成,由于《汉书》已名“书”,所以改“书”为“志”。

其中,《汉书•食货志》(以下简称《食货志》)是由《史记•平准书》(以下简称《平准书》)发展而来,对《平准书》有着明显的借鉴与继承,其文字与内容多有相同之处,同时二者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平准书》主要介绍了自西汉建国到汉武帝即位其间的经济状况,以推求社会演变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情形。

《平准书》桑弘羊“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

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

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

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

可见,所谓平准,就是以国家之力平抑物价,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与商业的正常流通,也就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来调节经济发展。

《汉书•食货志》主要介绍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西汉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对西汉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得失作了探讨。

《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

'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

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食即言农业,货即言商业。

《食货志》是继承《平准书》而来,其部分内容借鉴于《平准书》,在思想上,二者虽都是秉承着农本商末的思想,但是都已经注意到并且开始重视商业等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

《平准书》肯定了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本性与权利,明确地指出发展在国家富强中的基础作用,主张农、工、商、渔四者并举,反对秦朝的抑商政策。

《太史公自序》云:“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于机利,去本趋末。

作《平准书》以观事变。

” 虽然司马迁对于商业的发达所造成的唯利是图、争于利益、不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担忧,但是仍对商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抱有积极客观的态度。

《汉书》有篇《食货志》,通常被认为是一篇古代的经济学著作,但是为何叫“食货”志?

《汉书》有篇《食货志》,通常被认为是一篇古代的经济学著作,但是为何叫“食货”志?

《汉书》有篇《食货志》,通常被认为是一篇古代的经济学著作,但是为何叫“食货”志?其实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食货”是中国古代的产品分类,也是产业分类。

“食”是食品,其实主要是指粮食,也指农业。

“货”则是指粮食之外的所有产品,甚至也包括货币。

之所以将所有的产品分为食货二类,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粮食的获取手段不是交易,而是自家种植,而粮食之外的产品则是主要靠交易得来。

即粮食的交易属性弱,而粮食之外的产品交易属性强。

“货”的核心属性之一就是交易性,将货币归之于货更能凸显这一点。

货币本身并无实用价值,是一种交易中介。

将粮食从货中剔除,以及将钱归之于货,这一点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也很有意思,这种分类方法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特殊经济观念。

《食货志》开篇就是是“食货”进行定义:《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

“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

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货”的定义: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将货分为两类,一类是粮食之外的产品,另一类就是货币。

同时,“食足货通”也反应出“食”、“货”的不同特征,食是土地利生的,其要在足,货是靠交易得来,其要在通。

这种对货的定义和分类表示,自由的市场交易,对中国文明而言是自古有之,且象空气和水一样稀松平常。

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是自由交易的,从不存在古代西方式的对自由交易权力的剥夺。

食货志主要内容

食货志主要内容

食货志主要内容
食货志是一部充满食物、文化和历史的内容的文学作品,它也是一种有关食物和历史的研究。

它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历史、烹饪、营养和饮食文化。

首先,食货志有关历史的内容,是一部涵盖古代至今的历史文献,它可以帮助我们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它介绍了一个文明更新过程中农耕文明的发展,以及农作物、植物、动物资源等一系列基本信息。

其次,食货志有关烹饪方面的内容,是由中国古代至今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人历史上烹饪技术的变化继而造就的烹饪技术。

从古代的烹饪技术到当代中国的烹饪,食货志有关烹饪的内容涵盖了各种烹饪技术、各种食物烹饪配方和家常菜谱,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

再次,食货志有关营养的内容,是分析中国人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不同时期,各个时期的性别、年龄、地域、气候、职业、社会状态、营养习惯、饮食文化等的营养观念。

最后,食货志有关饮食文化的内容,是对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的全面研究,它关注了中国人的饮食习俗、饮食文化、饮食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也包括中国各地的喝酒文化、茶文化、餐桌文化等。

总之,《食货志》是一部广博的历史书,它涵盖了历史、烹饪、
营养、饮食文化等一系列内容。

它介绍了中国古代至今的历史文献,也详细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烹饪技术的变化,以及各个时期中国人的营养习惯、饮食文化等。

它是一部珍贵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
文化,发掘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汉书●食货志》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汉书●食货志》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汉书●食货志》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汉书●食货志》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上部反应的是土地问题,汉朝由乱入治,由治反乱的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点明了主要问题是由土地引起的。

土地稳定*** 食足,民食足则社会安定,土地兼并则是动乱根源。

下部反应的是货币问题,货币稳定社会繁荣,国泰民安;当货币制度崩坏,则社会动乱。

引起货币制度变动的原因,与*** 政策及执行力有关汉书反应的是汉代的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主要原因: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2)文帝、景帝都很重视农业发展。

做法:①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②每年春耕时,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3)看法: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文帝、景帝的做法是务本;我们今天应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为国家的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西汉初年面临的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人口减丁严重,农业荒废,那时的经济严峻,甚至高祖刘邦的驾马车都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普通大臣只用得起牛车。

原因:战争是最大的破坏力,秦末天下动荡,四处刀兵,到最后农田荒芜,人口锐减,当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十五从军征中的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其时,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蛊惑野心家,战争分子,跳动战乱,士兵百姓死伤巨大,白骨露野,民不聊生。

正所谓: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是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奴隶制的出现。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这一切都是生产力的进步所导致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私有制,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奴隶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院系: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姓名:王东旭学号: 2016021436 专业:中国史《汉书·食货志》简评王东旭2016021436摘要:《汉书·食货志》是班固《汉书》的十志之一,分上下两卷。

上卷言“食”,下卷言“货”。

上卷比较系统地记叙了从远古、先秦到王莽改制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土地制度、田赋征收和著名政治家的经济思想、举措等,下卷叙述了自先秦至西汉时期货币演变的过程,是研究西汉时期经济极为宝贵的资料《食货志》对西汉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考察,以“理民之道,地著为本”对西汉所施行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其得失作了探讨,具有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

关键词: 食货志; 田制赋税; 货币; 经济《汉书·食货志》是班固《汉书》的十志之一,是记述中国西汉经济的专篇。

本文尝试从对《汉书·食货志》探源《汉书·食货志》内容以及周到西汉货币发展沿革等几个问题加以探讨,进一步发掘史料对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食货志”探源在研究《汉书·食货志》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 一是“食货”的含义,二是“食货志”的定义。

对这两个问题的准确把握,是研究《汉书·食货志》的钥匙。

"食货”在历史学范畴大致有两种指代解释,一种是经济意义上的泛指,一种是作为报刊专用名的特指,这里我们着重谈第一种指代解释。

“食货”语出《尚书·洪范》。

《洪范》八政,其中一曰食,二曰货。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食与货,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1。

简言之,在这里“食”、“货”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概念: “食”大致为粮食谷物,属于农业生产范畴; "货’大致就是货币,属于商品流通范畴。

《尚书·洪范》对于“食货”的界定,基本是以后各代编写《食货志》内容的大致方向,一是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业政策,二是商业活动、政策和货币流通情况,两条主线即”农”和“商”各代《食货志》基本上都是按照“食”和“货”两个部门来编写的,这可以说是《食货志》编写的基本体例。

因此“食货”的含义可以高度概括为中国古代人们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活动的统称。

《食货志》之名始自《汉书·食货志》的含义是指: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专门叙述经济史的志书,内容大致有财政经济制度、农业生产、工商贸易、手工业发展情况和田制、户口、赋役、漕运、仓库、钱法、盐法、杂税、市籴、会计( 国家预算) 等制度。

在我国史籍中,《史记·平准书》开食货志先河,《汉书》才始称食货志,《汉书》中“志”实际就是由《史记》中的“书”发展而来的。

以《食货志》命名的著作是十分丰富的。

最初,它与《表》和其他《志》一样,都是附在后世目录学上所称“纪传体的正史”里面,作为书中的1班固. 汉书( 卷 24 上) [M]. 北京: 中华书局,1962一个组成部分而出现的。

在二十五史中有《食货志》的有以下十三部,这就是:《汉书》、《晋书》、《魏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辽史》、《金史》、《宋史》、《元史》、《新元史》、《明史》2。

这些《食货志》记述了历代社会经济状况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反映了一些政治家的经济思想和改革措施,并且总结了自然经济发展规律、货币商品的历史沿革等,是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情况、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的文献资料。

在所有正史的十三部《食货志》中,《汉书·食货志》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记载专门食货经济的古代专著,最早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但是他没有用&食货志’这样的名字,班固是在借鉴《史记·平准书》的基础上编写《食货志》的,这也使《汉书·食货志》成为第一部以《食货志》命名的古书。

依据梁方仲先生的观点: 按体裁来分,十三种《食货志》大致可以分作通史和断代史两大类,真正称得上通史的,只有《汉书·食货志》一部。

这种观点笔者十分赞同)虽然#汉书$为断代史书,但是《汉书·食货志》无论上下卷都是从古迄今进行叙述,采用通史的写法,而其他十二部《食货志》,基本都是叙述一个或者几个朝代,或者某一历史时期的史事,只能看做是各种财经制度的专史的汇编而已。

这是《汉书·食货志》与其他《食货志》最大的不同。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汉书·食货志》是没有序的,而其他《食货志》大多都是分为文和序两方面。

二、《食货志》内容探析《汉书·食货志》上卷基本围绕“食”来展开,从内容上看,上卷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从远古、先秦到王莽改制这一时期内的农业生产情况、土地制度、田赋征收和一些著名政治家的经济思想、改革等。

上卷突出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重农抑商”,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思想的根基。

其中开篇用较长篇幅叙述先秦井田制的情况。

从感情上来讲,笔者认为班固是赞同和提倡井田制的,所用之言极尽美意"理民之道,地著为本”,即井田制可以将人民固定在土地上,防止本末倒置,束缚人民按时劳作,既可以达到谷物丰登民富国强的目的,又可以稳定秩序。

到了西汉,"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针对这种情况,贾谊上书: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

于是文帝被感化,“躬耕以劝百姓”,实行籍田制度,稳固人民增加生产。

随后晁错上书: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文帝接受建议并实行贵粟拜爵政策,鼓励民间养马。

这些政策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国君的用度充实了,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了,三是鼓励农民耕种。

汉武帝时,董仲舒也上书要求恢复古井田制,"限民名田,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以恢复经济。

此外还有赵过创2方仲.十三种食货志的介绍[J].史学月刊.1981,(1).立代田法,哀帝时师丹!孔光建议限制名田和限制奴婢人数等,这些都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都是西汉时期非常重要的经济举措。

关于盐铁如何经营问题,除了董仲舒建议“盐铁皆归于民”外,别的政治家大都是提倡盐铁国家专营,以此作为增加国家收入的举措,这也是古代盐铁政策后来的基本方向。

关于赋税征收,西周前分公田和私田,公田要征收十分之一的税,手工业!商业,山林水泽的特产都要纳税; 鲁国实行初税亩; 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以亩征税; 汉初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而税”,量出为入; 文帝时期“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孝景二年规定“三十而税一”; 武昭元成哀五帝基本延续三十税一; 王莽朝时期改制王田私属。

下卷由对《史记·平准书》内容加以扩充而成,开篇以“货、金、钱、布、帛之用······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说明了货币的重要作用。

此卷以货币变化为中心,记载周秦到西汉货币演变的情况和盐铁等商业发展的情况。

三、西汉铸币权之争和货币变化夏商时期没有关于货币的记载,所以《食货志》卷是从周朝开始记述货币的。

姜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 黄金方寸而重一斤; 钱圜函方,轻重以铢;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即黄金一寸见方重一斤,钱圆孔方,以铢为轻重。

基本上确立了以后各代衡量货币的单位和货币的大致形状。

战国时期齐国的管子“通轻重之权”,提出了调节供求、稳定物价和抑制商人的理论,管子的经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改革币制,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 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西汉一朝的货币种类非常繁杂。

货币的变化与政治经济需要密切相关。

汉初因为秦货币流通不方便,高祖令民铸荚钱。

文帝时期,因为钱币更多且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铸币权的归属问题,是西汉政治中极为敏感的问题,中央与地方、中央与百姓、地方与百姓之间,一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也是社会不安的因素之一。

贾谊认为诸侯或民间私自铸币,是因为受利益驱使,回报丰厚,诸侯因此累世致富不听命于上,人民为了利益本末倒置,于是犯罪增多社会不安,犯罪是惩罚也不能禁止的,但是公开把铸币权下放于民,民便需要掺杂铅铁以获得大利润,这样也得受到刑罚,所以铸币权无论下放与否,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便是收归铜矿于国有。

“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

如果能对铜开采加以控制,便可以得到七福。

"何为七福? 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

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

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矣。

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

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

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六矣。

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

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

文帝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吴国凭借自己铸造钱币威慑天子,最终发生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期,由于征伐四夷及自然灾害等,国家开支巨大,导致财政危机,汉武帝把铸币权正式收归中央,后通过任用桑弘羊主持盐铁专卖,实行算缗告缗、卖爵、入粟补吏、出货补罪敛财等措施来缓解危机。

从汉初到武帝建元五年,西汉大致流通过高祖“荚钱”、吕后半两( 八铢) 、通行文帝半两( 四铢)、武帝建元元年至五年的“三铢”等钱币。

武帝元狩五年"郡国五铢”,"五铢钱系”由此确立,自汉而下历经魏晋六朝直至唐武德四年更行“开元通宝”,五铢钱流通达739年,系我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的长寿钱。

武帝元鼎二年发行五铢( 赤仄) ,武帝元鼎四年"三官五铢”,三官即钟官、辨铜、技巧。

王莽时期流通的钱币先有“大钱五十”、契刀、错刀、五铢钱四类,后又做金、银、龟、贝、钱、布各类钱币,称为“宝货”,"凡宝货三物,六名,二十八品”。

钱币种类繁多、流通不便,造成了经济混乱,后都被废除。

四、结语《汉书·食货志》记述了从秦到西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且内容比较翔实,为我们进行田制、赋税、货币、商业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为后世《食货志》的撰写提供了范本。

不可否认的是,班固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又受诏修史,因而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正统思想,这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汉书·食货志》的历史价值与思想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