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1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1 黎锦熙的句本位思想内涵句本位”中的“句”指“句成分”。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出版。
《新著国语文法》是以纳斯菲尔德《英语语法》的“句成分本位”观念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著作。
黎先生以《“句本位”的文法和图解法》作为该著的《引论》,他开宗明义:“诸君知道近来研习文法的新潮么?简单说,就可叫做‘句本位’的文法。
”他在1951年的《今序》中称:“《新著国语文法》的优点就在于把‘句本位’做中心,把组成句子的六种成分做出发的重点”。
可见,《新著国语文法》以句法结构为视点进行语法分析,句子成分在其语法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新著国语文法》的具体做法是把句子分析出若干句子成分,然后根据句子成分来确定词类,句子成分与词类一一对应,词类的辨析非常简明———“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句本位语法句本位的汉语语法体系,是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的《引论》里提出来的。
黎先生认为,《马氏文通》及其以后的语法著作所采用的词本位语法,不适用于汉语。
他指出:“仅就九品词类,分别汇集一些法式和例证,弄成九个各不相关的单位,是文法书最不自然的组织,是研究文法最不自然的进程。
于是他提出,要打破模仿西方葛琅玛的词本位语法,建立以句子为中心的句本位语法。
所以他在《新著国语文法》一开卷便说:“诸君知道近来研习文法的新潮流吗?简单说,就叫做‘句本位’文法。
黎先生提出的句本位语法,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依句辨品”的词类观。
黎先生给词分类,一方面依据意义,他说:“就词在语言的组织上所表示的各种概念,分为若干类,叫做‘词类’”在具体给词归类时,则主张依据词的句法功能,这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国语的词类,在汉字的形体上无从分别,……还须看它在句中的次位、职务,才能确认这一个词是属于何种词类。
”并进而概括为,“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品”就是词类。
按照“依句辨品”的办法,作主语、宾语的是名词,作述语的是动词,作名词附加语的是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附加语的是副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十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十讲第一讲汉语语法一瞥一、语法是什么?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陆俭明)◇评析以下观点:语法:(1)指语法本身,词的构造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说话的规则。
(2)人们在说话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即语法。
二、汉语语法的特点三、语音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一)音节数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送她一束玫瑰花。
送她一束玫瑰。
采了一大把菊花。
*采了一大把菊。
她出生在滦南县。
她出生在滦南。
她出生在滦县。
*她出生在滦。
欧阳,请来一下。
*张,请来一下。
进行了学习。
*进行了学。
(二)轻重音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述宾偏正出租'汽车'出租汽车学习'文件'学些文件情态补语可能补语洗得'干净'洗得干净(三)停顿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张三写的…散文(不是李四写的,偏正结构)张三写的…….散文(张三写的不是诗歌,是散文,主谓结构)四、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组:A的色彩义摆得太整齐了。
?摆整齐了。
洗得太干净了。
?洗干净了。
(A有褒贬义)弄得过于埋汰了。
?弄得埋汰了。
(V得太A了 VA了)来得太早了。
来早了(A是中性的)炒菜炒得太咸了。
炒咸了。
又如:还1,程度深;还2,程度浅他家比我家还干净。
相比之下,我家还干净。
他擀的饺子皮比我擀的还薄。
他擀的饺子皮还薄。
哥哥比弟弟长得还难看。
*相比之下,哥哥还难看。
(贬义)第二组:A的语义特征墙上挂着画儿。
画儿挂在墙上。
挂[+附着]山上打着炮 *炮打在山上。
打[-附着]山上架着炮。
(静态义、动态义)*喝桌子 *很桌子五、认知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组:“吃食堂”类转喻前转喻后喻体转指吃麦当劳 V+处所 V+受事处所受事(饭菜)吃大碗 V+工具 V+受事工具受事(饭菜)写毛笔 V+工具 V+结果工具结果(毛笔写的字)织棒针 V+工具 V+结果工具结果(棒针织的毛衣)唱C调 V+方式 V+同源方式同源(歌曲)吃烧烤 V+方式 V+受事方式受事(饭菜)第二组:“很德国”类六、语用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礼貌原则与“好不”好不文明不文明 *好文明好不讲理不讲理 *好讲理好不道德不道德 *好道德好不野蛮 *不野蛮好野蛮好不邋遢 *不邋遢好邋遢好+不讲理好不+蛮横七、汉语的语序和虚词◇分析“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1)以上三个短语都有三个词构成:不、怕、辣。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精讲(无笔记)
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重点重点第九章第十章难点第四章难点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含义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吃了写了看了红了亮了(动/形+了)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状语[+名词]+动词+补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句子+状语+动词+补语+名词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3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如:+谓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34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如:明天王明哥哥偏正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4如:a bc dea/c///d//e一、语法的基本属性412[xìng][wùmèi]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A.B.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 :•B.•••dao ran)••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3•••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偏正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 c.如:a ()wave和()d.they them。
e.,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数,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c.+d.+股+浪+个+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畴。
ab人----人们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d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课后习题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谢谢第二节语法学体系介绍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119 2、1898一、传统语法学12(1(2(3二、结构主义语法学120世纪3020世纪50608021234三、转换生成语法学1)20世纪50三、转换生成语法学21234四、功能语法学1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引言:
一、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原则
三、现代汉语的词法研究
词法研究主要包括词的构成和分类。
词的构成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词的分类研究词的不同类别和特点。
通过对汉语词法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词的构成和分类对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四、现代汉语的句法研究
五、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
语义研究主要包括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句子的意义研究句子的语义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构成规则,表达方式研究句子的表达方式和句子的意义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汉语语义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的影响。
六、现代汉语语法的应用
结论: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对汉语语言结构和规则的系统性探索和研究,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规则,提高汉语的教学和翻译水平。
希望本教程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升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汉语词类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汉语
中不同词类的特点和功能。
词类是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来划分的,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每
个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不同词类之间有相互作用和限制。
汉语的名词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等,具有一定的数量和
性质的限定能力。
动词是汉语中最主要的词类,表示动作、状态和变化等,可以单独构成谓语,也可以表示主谓关系。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描述事
物的性质和状态。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
代词代替名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
和反身代词等。
数词表示数量,可以分为基数词、序数词、集合词和倍数
词等。
量词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名词之间、名词与
动词之间等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和句子等,表
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起到辅助的作用。
汉语词类研究不仅关注各个词类的特点和功能,还研究它们的变化和
扩展。
通过对汉语词类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
特点,揭示汉语词汇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对语言教学和汉语语法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笔记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笔记
第一章现代汉语句式的研究。
1.引言。
现代汉语句式的研究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语素、句子和句式等内容,是汉语语法系统形成的基础。
2.句子。
(1)句子的定义。
句子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的独立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表达一定的认知信息,泛指短语、综合句和复合句等。
(2)句子的种类。
句子分为简单句、综合句和复合句等三种类型,其主要区别在于句子的结构复杂程度不同。
简单句:简单句由一个主要成分和一个或多个次要成分组成,它们之间不存在结构上的关系。
综合句:综合句是一个特殊的简单句,由一个成分和多个子句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结构上的相互往来。
复合句:复合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要成分和一个或多个次要成分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层级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1 语言的的定义及其理解:(把这部分和语言学导论结合起来)语言是人类赖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工具,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分别从语言的本体、功用和表现形式上掌握。
(在此不详谈)2 汉语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从汉语和印欧语系的区别上答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回答:语音、词汇、语法和对自己掌握较好的一门外语之间进行比较归纳。
其中,语法部分要详细作答,考试内容偏重语法。
最好添加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让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3在语言系统内部,语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语音对语法的影响:A 音节数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比如,花的名字如果是是双音节的,“花”字可带可不带;如果是单音节的名字,“花”字一定要带上。
如“牡丹花”可以简说成“牡丹”;而“荷花”就不能单说成“荷”。
这是因为,词汇的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系统的演化趋势。
B 轻重音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重音放在不同的词上,会有不同的语法含义。
比如,“出租汽车”,如果重音在前,即在“出租”上,是定中短语;如果在后,即在“汽车”上,那么就变成述宾短语了。
C 停顿对语法的影响。
停顿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停顿造成不同的结构层次。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如果在“了”后停顿,是述宾结构;如果在“的”字之后停顿,就成了偏正结构了。
(二)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A 词义的褒贬对语法产生一定的影响。
“v+得+太+adj+了”只用于有褒贬意义色彩的形容词。
“洗得太干净了”;“写得太差了”可以;“做好了”就不符合原意了。
“v+adj+了”同样是用来表示感叹,但它适用的范围更广,不但可以用于具有褒贬义色彩的词,还可以用于中性义的形容词。
比如“走得太早了”;“来完了”都可以使用。
B 词语褒贬义色彩的对立对语法有影响。
“还”作为程度副词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程度深,相当于“更”可以适用于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如“他比我还高。
”;“他比我还优秀”;“他考的比我还差”这三种情况都可以。
现代汉语语法1 (1)
“兄嫂”是“依”的宾语,
现在放在了“依”的前面,所以构成。。。。
练习:分析下列宾语前置句式的具体情况。
何厌之有------忌不自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何功之有哉----君何以知燕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亚父南向坐
4、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 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 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用 〈 〉表示补语) 例如: 盛〈满〉 吓〈跑〉 洗得〈干净〉 睡〈在床上〉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现代汉语语法选讲(一)
短语的类型
1、语言的构成:字--词语--词组(短语)--句子 2、词语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3、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4、虚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拟声词
壁 的)王 二 了。 √
我们已经知道找定语先要找到主谓语的中心语。但是,
注意:现在一般已经忽略了主语中心语的提法,今后所指的中心语,都是谓语中心语。
定义: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状语。
相关概念: 状语用[ ]表示。
状示例: [严格]执行 练习:
[非常]漂亮
1.画 眉[在 树 林 边] [宛 转 地]歌 唱。
例如:
. . . 第第一二步步,,
1.竹子的世界,‖ 是一区找个分出生主中机谓心勃勃的世界。 语语。。
. . . 2.他的头枕着一个卷起来的红花绿叶尼龙书包。
那么,除了中心语之外的成分又称为什么呢?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是一本深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教材。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不使用标题,以便更好地组织内容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内容概述,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汉语语法基础
-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 词类与句法
- 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第二章:句子结构与成分
- 主谓结构
- 宾语与宾语补语
- 状语与状语从句
第三章:动词短语与动词短语的补语
- 动词短语的构成
-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 动词短语的补语类型
第四章:名词短语与语义角色
-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
- 名词短语补语的语义角色
- 名词短语中的数量与修饰成分
第五章:形容词短语与副词短语
- 形容词短语的修饰和强调
- 分类与比较级
- 副词短语的功能和修饰
第六章:句法关系与语言样式
- 主谓关系与语序
- 定语与状语的位置
- 被动句和倒装句
第七章:语法规则与语用规则
- 语法规则在交际中的作用
- 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法差异
- 修辞手法与语法用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希望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1 总结:a-g(兼类现象) 三、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定义: 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总结:a-h(兼类现象)
1 现代辅汉音语的发语音法研究
1.8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1 ① “很”和“极”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又可充当补语(好得很、好极了) ②“一起”和“一块儿”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一块儿走),又可充当介词“在”的 宾语 (大家在一块儿)
1 辅汉音语的词发类音研究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相同的语法功能,不看作这类兼那类或那
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1
动词后带“了”表变化,带“起来”表开始进行 形容词也有此功能
3.临时借用, 不看作兼类现象
你比秦始皇还秦始皇(后一个秦始皇不看作兼别的词类)
4.意义上毫无关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作兼类词 花1的钱 一朵花2
词词词体类类类裁::::711类文现73类类言代文汉语
名名名词称称称类::::名名名9词类词词、、、动处动词所词、词、限、助制方动词位词(词、副、形词时容)间词、词、指、数称区词词别、
(词量名称、词称代数、:词词副名)、词字词、量、、、关词代代代系、词字名词代、词(词连动、介、词字动词动、、词词介静连、、字词词形形、)容容状助语词词字词气、、、词副副介语词词字气、、、
1 汉辅语音词的发类音研究
1.7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
1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这种
用法就列入这类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兼类现象。
(1)他劳动[作谓语] (2)劳动光荣[作主语] (3)他爱劳动[作宾语] (4)要关心劳动人民[作定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现代汉语实体研究第三章几种分析法的运用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是什么?是下面A的意思,还是B的意思?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正确答案是B,因为B的意思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即“现代汉语语法之研究”),或者说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这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
A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即“现代汉语之语法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的意思,因为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包含对其要素的研究。
也就是说,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却不包含“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以下三大问题:1、研何(研究什么)2、为何研(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怎么研究)第一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第二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目的,第三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方法。
下面分别来看一看。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语之法”,即语言的法则。
语言的法则,也就是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规则,指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使用规则等。
什么是语言实体?语言实体是语言中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和音义气(指句子语气)结合体。
语言实体也就是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主要有:语素、词、短语现代汉语中的音义气结合体主要有:单句、分句、复句现代汉语语法便是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
而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由于语法离不开语言实体,因此,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也算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于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便有了狭义与广义之分:1、就狭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2、就广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也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研究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1讲
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1讲研究⽣理论语⾔学第⼀讲基本概念介绍1.语⾔符号的系统和符号的系统性现代语⾔学之⽗索绪尔在《普通语⾔学教程》中提出“符号”的概念,符号是意义与形式的统⼀。
很多语⾔学概论教材讲索绪尔的理论侧重于其关于符号、语⾔的任意性等观点,但忽视了索绪尔关于语⾔系统性的观点。
语⾔系统性指的是语⾔内部的结构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相互制约并共同构成语⾔的整体。
索绪尔⽤象棋(国际象棋)及其棋⼦之间的关系来⽐喻语⾔符号的系统性。
★考题:拟声词是对语⾔任意性的挑战吗?为什么?(吉林⼤学研究⽣⼊学考试试题)拟声词如:轰隆隆,叮当,哗啦,滴滴,叽叽喳喳,噼⾥啪啦。
这道题就涉及符号问题和语⾔系统性问题,考的是对语⾔系统性的理解。
索绪尔认为语⾔是个符号系统,但从符号概念来看,拟声词不是符号,因为拟声词基于声⾳与语⾳的⾃然相似性。
如果仅从拟声词本⾝所表达的内容来看,这不是语⾔任意性。
但语⾔是⼀个系统,由语⾳、词汇、语法等构成,词汇是其中⼀个⼦系统,拟声词也只是词汇系统中的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词汇系统的性质,这个词汇系统中绝⼤多数成员还是体现语⾔的任意性。
语⾔系统中语法部分也体现语⾔的系统性。
尽管拟声词本⾝不具有符号的性质,但拟声词的出现并不表⽰语⾔符号具有⾃然现象的必然性,具有⼀定程度的任意性。
什么样的语⾔有什么拟声词是社会约定性——语⾔任意性的体现,不同语⾔的拟声词也不同,汉语中的很多拟声词英语中就没有。
所以说,拟声词不构成对语⾔任意性的挑战。
科学研究对⼀个事物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结构(内部结构)、关系(外部结构)和特征,科学是这样研究的,学习时也就要注意这三个⽅⾯。
我们看语⾔本质的时候也是如此,从内部结构看,语⾔的本质是符号系统;从外部关系看,语⾔是⼈的思维⼯具和最基本的交际⼯具。
与社会的关系:交际⼯具。
与⼈个体本⾝的关系:思维⼯具。
事物本⾝的内部结构:符号系统语⾔作为交际⼯具、思维⼯具、符号系统,这三者不是对⽴的,是相互联系的。
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入门》
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入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入门》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撰写的一本经典著作,面向汉语语法研究学者及教师,并被誉为汉语语法研究领域“藏书林宝典”。
该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
语言学家、教师和学者的欢迎,它是中国语文教育中汉语语法研究的入门书籍之一,是汉语语言学家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为汉语的系统研究和实用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与方法。
首先,第一章分析了汉语现代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根本性问题。
作者认为,汉语语法研究应从现代汉语语言现象出发,同时结合实际应用,依据汉语本身的规律进行研究,强调外部和内部之间某种程度的平衡。
接着,第二章分析了汉语句法的基本概念。
首先,该章介绍了汉语句子在分析结构上的基本原理,并具体介绍了四部分的语法排列结构。
然后,该章还介绍了句子的变异形式,比如倒装、否定句等,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语法。
第三章介绍了汉语词类,内容涵盖了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等词类的结构、形式、习惯用法及其在句中的功能。
本章还深入讨论了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的使用规则,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汉语语言中的词类互动。
第四章探讨了汉语句子的构成形式,介绍了汉语句子的句式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句式的偏好性,使读者明白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高效的表达方式。
最后,本书的最后一章总结了汉语语言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学习方法,指出了语言研究的具体流程,使读者明白如何从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汉语语法研究能力。
总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入门》是一本经典著作,内容充实、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汉语语法研究学者及教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增强了汉语教学的理论指导性。
汉语语法研究PPT资料优选版
• 基本倾向是引进国外语法理论,用 以观察和描写汉语语法事实,生发 出比较注重汉语语法事实的语法学 系统。
• 代表著作: •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1946) •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 •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 • 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三、四、五册(1956-1957)
“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 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
邢福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一、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
汉语语法研究已有很久的 。古代学者, 为了读懂古书,对书中的虚字和一些语法现象 进行了分析,这种研究是文献学的。
把汉语语法当作一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研 究的,始于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此后 这类著作渐渐多了起来。
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经历了三 个时期:
1、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 末期),大约40年。
• 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 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 代表著作: •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1898) •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
2、引发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70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
• 吕叔湘在他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主张 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到语义方面的验证,讲意义的时候能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重要著作:
把 语 言 单位 分 为 静态 和 动态 两 大单 位 , 在 此 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三、四、五册(1956-1957)
•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重要著作: •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 •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第一节层次分析
第一节层次分析1.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一个句子或是句法格式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内部有一种层次的透景。
(松紧程度不一样)如:他刚来。
(这三个词内部的松紧程度不一样。
“刚”和“来”关系紧密,“他”和“刚”关系疏远,“刚”和“来”先组合,再和“他”组合)2、结构的三个特点:*整体性(作为一个结构,一定具有整体性。
)*可分割性(作为一个结构,一定可以被分割成多个部分。
)*有规则性(一个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一定是由好几部分组成的,这好几个部分组合的时候,它是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
)如:形声字:形+声,再+字(“形声字”这个词,不是一些语素随便凑成,而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
)【有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时,其内部一定有层次结构。
】*音节也是有层次的,如:天[tian55]这个音节也是有层次的:声调——超音段成分声母+韵母——音段成分韵母——韵头+韵部(韵基)韵基——韵腹(主要元音)+韵尾【由此,我们可以说的宽泛一点,这叫语言的层次构造,这种构造,是语言的基本特性。
不论是语音、词汇、句子都有这样的层析构造问题。
】3、层次分析:在分析一个句子,或是句法结构的时候,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并说明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种分析手段就是层次分析。
如:他刚来“他刚来”的直接组成成分:他+刚来主谓谓语“刚来”的直接组成成分:刚+来状中4、层次分析包含两个内容:二他所写的文章怎么切分?切分:怎样断句定性:层次分析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从小到大、框式、树型图:5、怎么切分?同一结构如何切分例句:他所参观的工厂。
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他所参观?他所参观的工厂他所参观的工厂会导致他和工厂有领属关系所以他所参观的工厂他所参观怎么分析?他参观主谓结构所插在中间一本书一本新书一本刚买的新书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叫扩展。
(基本的手段)扩展分为两种类型:1.更迭(替换)性扩展。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DOC)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现代汉语语法1
物量词:尺、两、点、些 量词
动量词:下、场、番、次、阵
量词重叠:一AA;一A一A 主语(一AA ):“每一”
意义 状语:“逐一” 定语:“多”
程度:非常、过于 情状(方式):亲自、竭力 频率:常常、再三 副词 时间:立刻、刚 范围:都、只、全都 否定:不、未、没有 语气:居然、难道 关联:越、又、也
3.语法的性质
– 抽象性
•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结构规则是有限的, 而人们说写出的句子则是无限的。有限的规则之 所以能够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是因为语法具有抽 象性特点。
– 稳固性
• 语法的稳固性是相对语音、词汇而言的。其稳 固性主要表现在历史继承性和不可渗透性两个方 面。
• 语法的历史继承性,可以从汉语的发展中很明 显地看出。
句子的类
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动宾谓语句
句子
名词性谓语句 动补谓语句
主谓句 动词性谓语句:连动谓语句
形容词性谓语句 兼语谓语句
单句
主谓谓语句 把字句/被字句
结构
非主谓句: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
联合复句:并列、连贯、递进选择
复句
偏正复句:因果、转折、条件、让步
句类——句子语气的类: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三种不同的语序: 语义上:玻璃窗户 ——窗户玻璃 句法上:客来了——来客了 语用上:你怎么了?——怎么了,你?
偏正结构中“的”字的作用:
1.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
父亲母亲——父亲的母亲
写文章——写的文章
我们学生——我们的学生
NB: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 有相对格式。上例短线前后的格式就 是相对格式。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
词与词组合时的关系意义 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课程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课程讲义(泰国函授班;丁崇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简述、离合词与量词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简述一、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形态不发达1.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是ABAB,如商量商量、照顾照顾;双音节形容词的生重叠方式一般是AABB,如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也有例外,如雪白雪白、通红通红。
2.“们”可以表示复数,但不具普遍性。
如:他们是工人。
他们虽是复数,但却不能说成“他们是工人们”。
3.汉语的动词不随人称、性、数的变化而变化。
如“是”——“我是学生。
你是学生?你们是学生。
我们是学生!她们是学生”。
无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还是单数或复数,或是男性、女性,对动词“是”都有没有影响。
4.汉语的动词、代词等不随句中的位置变化而发生自身变化。
如“研究”——“研究汉语、注重研究、研究的方向、研究正在进行”等,无论“研究”在句中做主语、谓语、宾语,还是修饰限制词——都没有词形上的变化。
(二)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1.词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不同。
如“我喜欢他——他喜欢我,不很好——很不好”。
2.用不用虚词和用不同的虚词,意思也完全不同。
如“看书——看的书,我把他摔倒了——我被他摔倒了”。
(三)量词众多。
如“一头牛、两袋大米、去过一次、睡了两天”等等。
(四)补语庞杂。
如“气〈哭〉了”、“写得〈很漂亮〉”、“听〈到〉这个消息”等。
二、现代汉语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一)语素: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写出来是一个汉字,如民、桌、学、就等。
也有少数是多音节的,如:玻璃、葡萄、巧克力等。
(二)词:词是汉语里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大多数词是单音节、双音节的,如大、听、才、医生、应该、永远等。
也有少数是三音节以上的,如图书馆、现代化、科学工作者、暨南大学等。
从数量上看,双音节词最多。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1.小王在吗?——在。
2.谁来了?——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第一讲基本概念介绍1.语言符号的系统和符号的系统性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符号”的概念,符号是意义与形式的统一。
很多语言学概论教材讲索绪尔的理论侧重于其关于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等观点,但忽视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系统性的观点。
语言系统性指的是语言内部的结构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并共同构成语言的整体。
索绪尔用象棋(国际象棋)及其棋子之间的关系来比喻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考题:拟声词是对语言任意性的挑战吗?为什么?(吉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拟声词如:轰隆隆,叮当,哗啦,滴滴,叽叽喳喳,噼里啪啦。
这道题就涉及符号问题和语言系统性问题,考的是对语言系统性的理解。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个符号系统,但从符号概念来看,拟声词不是符号,因为拟声词基于声音与语音的自然相似性。
如果仅从拟声词本身所表达的内容来看,这不是语言任意性。
但语言是一个系统,由语音、词汇、语法等构成,词汇是其中一个子系统,拟声词也只是词汇系统中的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词汇系统的性质,这个词汇系统中绝大多数成员还是体现语言的任意性。
语言系统中语法部分也体现语言的系统性。
尽管拟声词本身不具有符号的性质,但拟声词的出现并不表示语言符号具有自然现象的必然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什么样的语言有什么拟声词是社会约定性——语言任意性的体现,不同语言的拟声词也不同,汉语中的很多拟声词英语中就没有。
所以说,拟声词不构成对语言任意性的挑战。
科学研究对一个事物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结构(内部结构)、关系(外部结构)和特征,科学是这样研究的,学习时也就要注意这三个方面。
我们看语言本质的时候也是如此,从内部结构看,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系统;从外部关系看,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和最基本的交际工具。
与社会的关系:交际工具。
与人个体本身的关系:思维工具。
事物本身的内部结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符号系统,这三者不是对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把符号学分为三个部分: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句法学研究的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思维反映(客观方面)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主观方面)之间的关系。
通常称之为three dimensions,即所谓三个平面。
这三个方面与语言的三个方面基本对应,语义学对应思维工具的功能,语用学对应交际工具的功能。
也就是说莫里斯认为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的性质都会反映到符号系统上。
2. 语言研究的基本科学方法及语法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对一个事物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结构(内部结构)、关系(外部结构)和特征。
对语言进行研究基于西方科学主义的还原论思想,所谓还原论就是把事物还原为最小结构单位,然后再分析其怎样构成更大的结构单位,物理学、化学中分析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等就是典型的还原论思想的结果,之后再研究基本粒子怎样构成原子、研究原子怎样构成分子。
这种研究思想是,先不管有什么应用价值,先搞清楚其结构再说。
一个结构A内部可以分出更小的结构体,这是内部结构,同时这个结构A 又是更大的结构体B的组成成分,与构成B的其他成分之间又有关系。
我们看语言本质的时候也是如此,从内部结构看,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体现还原论方法,如句法系统分为句子、词组、词、语素四个结构层次,语素就是最小的、不可再分了。
每一种语言学理论都有对语言本身的基本看法,也就是语言观。
研究语言学,最重要的是能带来对内部结构产生新认识、新理解的基本观点,也就是语言观。
每一个新语言观的诞生也就是一个理论时代的诞生。
索绪尔之前的语言学基本上不讨论语言的本质问题,也就是没有明确的语言观,属于经验的归纳,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回答了语言的本质问题,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成为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鼻祖,也是结构主义的鼻祖,很多基本观念都是索绪尔提出来的,但索绪尔没有提出语言分析的具体方法,提出具体分析方法的是美国结构主义,之后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法相继出现。
这些理论都有自己对语言本质的看法,所以是本体论。
对汉语研究影响最大的不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而是美国结构主义,汉语的结构语法是美国结构主义体系,代表性著作就是赵元任先生《汉语口语语法》和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
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学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基于直接成分的分布分析(层次分析法和词类)、不考虑语义。
用直接成分把句子分为词,这是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
不考虑语义一是跟其心理学行为基础行为主义有关系,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即心理,把行为与心理内涵等同起来。
美国结构主义把这种思想用到语言学中主要是为了借鉴行为主义处理形式与意义关系的原则,把词的分布看作词的行为,意义为心理(理解),那么既然行为与意义是同一的,那么我们只要研究行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且词的分布是有形式的,可以观察的,这样的更为科学,这种思想在哲学上叫做逻辑实证主义。
这种观点也跟美国结构主义初期的研究对象有关系。
美国结构主义是在调查印第安语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调查自己不懂的语言自然没有办法考虑语义。
美国结构主义像物理、化学研究一样,把其研究对象语言看成一种客观事物,回避了对意义的研究,认为意义即行为(组合上的表现),跟化学一样,研究怎样把一个大的结构分成小的单位。
汉语的结构语法是美国结构主义体系,代表性著作就是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和赵元任先生《汉语口语语法》。
有人(英国语言学家Lyons)认为美国结构主义不是正宗的结构主义(同样诞生于美国的生成语法才是正宗的结构主义),因为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是系统结构,美国结构主义是层次结构。
美国结构主义的结构分析按索绪尔结构主义的标准来看是不完整的,因为美国结构主义只分析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分析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但生成语法分析了句子之间的对立与相互制约,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与美国结构主义相比,生成语法才是真正的结构主义,因为生成语法不仅包括了更广泛的结构关系,主要指的是转换生成关系:A B我买了那本书。
→那本书我买了。
我考了六级。
→六级我考了。
美国结构主义的观点,没有与人的认知功能联系起来,语言毕竟是人大脑机能的组成部分,美国乔姆斯基提出的生成语法认为语法是大脑的机能,大脑中有一个语法机制能生成所有合法的句子。
根据生成语法,B组是由A组转换而来的。
生成语法秉承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系统性),认为语法体系是有语言内部的因素决定的,这叫作自足性。
认知语法和功能(交际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不自足的,语言结构受语言系统之外因素的影响。
在批判生成语法的基础上,美国又诞生了认知语法,这个以后再介绍。
语言是交际工具,美国结构主义的观点没有把语言放在交际环境中考察,比如交际中的信息功能对句法结构的影响:A B1我买了那本书。
→书我买了。
2 我买了书。
* →书我买了。
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看,A2句与A1、B很不不同。
A2中听话人事先不知道“书”指的具体哪本书,但B句中听话人知道,A1句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所以,在表达中A2所表达意思与B是不同的,A1在有的情况下意思与B相同。
又如,“张老师你来了!”有两种重音结构,不同的重音结构句子表达的意思不一样:A 张老师你`来了!B 张老师`你来了!因为重音指示注意的焦点,注意的焦点与说话人头脑中事先对情况的认识、了解有关,有一个信息背景(术语叫作“预设”),A句一般的背景是“不知道你来”;B句的背景一般则是“你不该来”。
认知语言学基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最早叫做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对意义的分析与处理被用在语言学上,这样就形成认知语言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意义与形式是等同的,这样实际上就是“现象即为真象”,格式塔心理学则从对假象的认知出发,认为现象与意义之间有人的认知这个加工层。
范畴是怎么形成的,跟人的认知有什么关系,这样就产生了“原型范畴”(类典型)这个概念。
原型范畴与古典范畴相对。
古典范畴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认为范畴的成员都有共同的属性,每个成员都是等同的。
但学者在心理研究中发现不是这样,于是就提出原型范畴的概念。
原型范畴的概念:第一,范畴内部成员不必具有共同的属性;第二,范畴以某一些成员作为代表整个范畴的典型,称为原型,比如什么年龄段的人是典型的大学生;第三,以原型为中心,以相似性关系构成整个范畴。
理想认知模型(ICM),以思想观念、文化作为原型的标准,如bachelor (单第二讲分布分析与直接成分分析1.替换与分布替换(substitution)分析是语法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已知结构单位C,能分别与C组合的各个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叫作替换,而且这些结构单位之间构成聚合关系,如:___ C,C___沙坑,沙包,沙漠头发,毛发,长发替换分析中所要研究的聚合关系、聚合类就是C对与之组合的结构单位,美国语言学家Wells称之为焦点(focus),C叫作环境(environment)。
在一个结构、一个符号序列中,哪些是环境、哪些是成分,这是我们研究目标决定的,研究对象之外的其他成分就是环境(environment)。
与替换分析相关的重要概念:(1)最小对立对:所谓的“最小对立对”就是在相同的环境下作对比、替换分析,“对立对”这个说法听起来只是两个项目的对立、比较,这不过是个习惯上的说法,我们遇到的一般是多个项目对立、比较,多项对立的分析也要在同一环境下进行。
有一类动词叫作自主动词,自主动词可以进入祈使句、也可以进入“去+V+去”、“V+去”、“去+V”等结构,比如“吃饭”、“睡觉”等等。
“死”是非自主动词,但我们可以说“去死吧!”、“去死去!”,似乎“死”也可以是自主动词。
但是“去死吧!”与“去吃饭”有两个环境因素不同,一个是带“把”不带“吧”,另一个是重读,所以“去死吧!”与“去吃饭”的不是最小对立对的关系,不能因这个比较而断定“死”跟“吃饭”一样是自主动词。
去掉“吧”和重读,“去死”一般是不能说的,“去吃饭”可以说。
“去死去!”与“去吃饭去”的环境差别是重读,去掉重读,前者不能说。
对两个词或两类词作比较研究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环境相同,如果环境不同比较就没有意义。
(2)分布语言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组合与聚合关系,在语法中聚合关系是通过替换来建立的,替换在结构语法中基于形式标准,用于建立词类。
一个词可出现环境的总和就构成其分布范围,所谓的分布分析的操作方法还是替换分析,只不过聚合类不是通过一个位置的替换得来的,是通过多种组合关系建立的,这就是分布替换不是孤立的,是在一定的组合关系中进行的。
组合是聚合的前提,所以能替换就意味着能组合,能组合才能替换,这在关于语素的分析中非常重要。
替换分析可以用于研究一个如何建立一个类,如各种词类。
2.替换法的扩展运用分布的思想最早用在句法上,但环境的概念可以扩大,可以是语义的、也是篇章语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