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题第十二章电化学基础A卷
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单元检测卷:第12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单元检测卷:第12章 电化学基础 A卷](https://img.taocdn.com/s3/m/1f1f3c3f102de2bd960588f8.png)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过关训练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过关训练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f2aef7b52acfc788ebc929.png)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过关训练试题(原卷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中Mg 作负极,③④中Fe 作负极B .②中Mg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 2O +6e -===6OH -+3H 2↑C .③中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D .④中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 2.在不同电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溶液制备少量NaClO ,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中,a 极均发生了还原反应B .①②③中均能发生Cl 2+2NaOH===NaCl +NaClO +H 2OC .电解时,OH -由b 极向a 极移动D .不宜采用实验③的电压制备NaClO3.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现象取一块打磨过的生铁片,在其表面滴一滴含酚酞和K 3[Fe(CN)6]的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铁片上出现如图所示“斑痕”,其边缘为红色,中心区域为蓝色,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B.中心区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边缘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交界处发生的反应为4Fe2++O2+10H2O===4Fe(OH)3+8H+4.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n接电源的负极,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侧流向左侧B.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负极区溶液质量减少65 g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D.若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也随之改变5.下列装置的线路接通后,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pH明显减小的是()6.现用Pt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发生:Cu2++2e-===Cu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 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D.整个电解过程中,SO2-4不参与电极反应7.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
【大师珍藏】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大师珍藏】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https://img.taocdn.com/s3/m/740cca1c5acfa1c7aa00cca3.png)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42Zn+O2+4OH-+2H2O===2Zn(OH)。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97bfff4f705cc17552709b0.png)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姓名学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Al-27 S-32 Cu-64 Pb-207 一、选择题(共42分)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氢气D.液化石油气2.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3.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 - 2e- ===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当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5.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为Fe-2e-===Fe2+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6.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 +2Cl-。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2章 电化学习题详解试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2章 电化学习题详解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a181a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b.png)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 “电化学〞一、选择题1.图12-24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
纳米晶体外表制成,另一个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制成。
电池中发生的反为: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I -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I -3I -的浓度不会减少解析:此题考查原电池。
选项A 正确,这是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把上面四个反加起来后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选项B 错误。
从示意图可看出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复原反:--3I 2e 3I +→;选项C 正确,见选项B 解析;选项D 正确。
此太阳能电池中总反的一实质:一是-33I -还原氧化I 的转化〔还有-23I I I -+〕,二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
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此题答案为选项B 。
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异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可表示为:以下“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正极反式:-Cl e AgCl Ag +-→B.每生成25101 mol Na Mn O 转移2mol 电子C.+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 是复原产物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氧化复原反的相关知识。
正极反得电子,因此选项A 错误;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该向正极移动,选项C 错误;Ag 是反的复原剂,因此AgCl 是氧化产物,选项D 错误。
此题答案为选项B 。
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下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23Ni O ,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为-2Fe+2OH 2e Fe(OH)-→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为-22322Ni(OH)2OH 2e Ni O 3H O +-→+解析:由放电时的总反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铁被氧化失去电子,为负极,23Ni O 被复原得到电子,为正极,应选项A 正确。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一轮复习(原卷版)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一轮复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e872a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电化学基础一、单选题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铁制器具上电镀铜,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通电H2↑+Cl2↑+2OH-C.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aq)+CaSO4(s)CaCO3(s)+SO42-(aq)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2.大海航行中的海轮船壳上连接了锌块,说法错误的是A.船体作正极B.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船体发生氧化反应D.锌块的反应:Zn-2e-→Zn2+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降低吸氧腐蚀速率B.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牺牲阳极,失去电子C.方法①②③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正极反应式为:O2- 4e- + 2H2O =4 OH-4.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为VO2+(蓝色)+H2O+V3+(紫色)VO2+(黄色)+V2+(绿色)+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池放电时,VO2+被氧化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紫色D.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5.用氟硼酸(HBF4,属于强酸)代替硫酸做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使铅蓄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时的性能更优良,反应方程式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Pb(BF4)2为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当阳极质量减少23.9g时转移0.2 mol电子B.放电时,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 .电子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O 2+4HBF 4-2e -=Pb(BF 4)2+2HF 4-+2H 2OD .充电时,P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 2+H ++2e -=Pb 2++2H 2O6.有A 、B 、C 、D 四种金属。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试专题《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试专题《电化学基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8f5298e9951e79b8927de.png)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新高三化学2019-2020学年一轮复习测试专题《电化学基础》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2.用下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Cl-+2OH--2e-===ClO-+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D.除去CN-的反应:2CN-+5ClO-+2H+===N2↑+2CO2↑+5Cl-+H2O3.用惰性电极电解V mL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一段时间,阴极有W g金属析出,溶液的pH从6.5变为2.0(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析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C.D.4.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为Fe-2e-===Fe2+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被还原5.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B.在上图所示环境中,铁被腐蚀速率:Ⅰ>Ⅲ>ⅡC.铁制品保存在温度较高的地方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6.下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7.如下图所示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 A.B.C.D.8.下列关于钢铁的析氢腐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为正极B.碳为正极C.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变D.析氢腐蚀在任何溶液中都会发生9.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10.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集训《电化学基础》测试 包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集训《电化学基础》测试 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ee8f29ec3d5bbfd0a744a.png)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集训《电化学基础》测试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2.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电解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③④D.①③④⑤3.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 AgCl是还原产物4.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2Na+x S Na2S x。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钠作正极,硫作负极B.放电时,Na+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硫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D.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Na-2e-===2Na+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2e-===H2↑B. Fe2++2e-===FeC. 2H2O+O2+4e-===4OH-D. Fe3++e-===Fe2+6.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7.下图中能组成原电池,且能产生电流的是()8.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化学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含答案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化学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e520dbe23482fb4da4ca8.png)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3.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4.a、b、c、d、e五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金属溶解;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析出;将a与e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15e41d4a58da0116c174985.png)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姓名 学号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Al-27 S-32一、选择题(共42分)在正极放电的是( )2.[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 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 .阴极逸出气体C .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 .溶液的PH 变小3.[2014海南]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4.[2014大纲]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 +H 2O +e -→Ni(OH)2+OH-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 溶液C .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 +OH -→H 2O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5.[2014福建]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 2 = 2Ag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AgCl + e – = Ag + Cl –B .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 .若用NaCl 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 .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 –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 离子6.[2014江苏]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CH 3COONa 与0.1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c(Cl -)>cCH 3COO -)>c(OH -)B .0.1mol/LNH 4Cl 与0.1mol/L 氨水等体积混合(pH >7):c(NH 3·H 2O)>c(NH 4+)>c(Cl -)>c(OH -)C .0.1mol/LNa 2CO 3与0.1mol/L Na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隔膜2c(Na +)=3[c(CO 32-)+c(HCO 3-)+c(H 2CO 3)]D .0.1mol/LNa 2C 2O 4与0.1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H 2C 2O 4为二元弱酸):2c(C 2O 42-)+c(HC 2O 4-)+c(OH -)=c(Na +)+c(H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 2O 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 1、c 2均表示N 2O 初始浓度,且c 1<c 2)二、(非选择题)8.[2014安徽](14分)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https://img.taocdn.com/s3/m/5f9cb8f45fbfc77da269b1a0.png)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_电化学基础_a卷 有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_电化学基础_a卷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ce3329b6648d7c1c746f7.png)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242(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6.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一轮复习(解析版)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一轮复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bf77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0.png)
电化学基础一、单选题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铁制器具上电镀铜,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通电H2↑+Cl2↑+2OH-C.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aq)+CaSO4(s)CaCO3(s)+SO42-(aq)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答案】D【解析】A.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在阴极上,镀层金属阳离子获得电子,向铁制器具上电镀铜,阴极上Cu2+得电子变为单质Cu,反应原理符合事实,A正确;B.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中的阴离子Cl-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变为Cl2,水电离产生的H+在阴极上获得电子变为H2,总反应方程式为:2Cl-+2H2O 通电H2↑+Cl2↑+2OH-,B正确;C.CaSO4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向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时,由于c(Ca2+)·c(CO32-)>K sp(CaCO3),会形成CaCO3沉淀,使CaSO4不断溶解,最终实现了沉淀的转化,C正确;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二者反应产生BaSO4沉淀和H2O,产生的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2,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D错误;故答案选D。
2.大海航行中的海轮船壳上连接了锌块,说法错误的是A.船体作正极B.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船体发生氧化反应D.锌块的反应:Zn-2e-→Zn2+【答案】C【解析】A.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则船体、锌和海水构成原电池,船体做正极,锌块做负极,海水做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B.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是形成原电池来保护船体,锌做负极被腐蚀,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C. 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溶于海水的氧气放电:O2+4e−+2H2O=4OH−,故C错误;D. 锌做负极被腐蚀:Zn-2e-→Zn2+,故D正确。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提分专练:电化学基础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提分专练:电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ffa9536f90f76c661371af1.png)
电化学基础1.科学家发现对冶金硅进行电解精炼提纯可降低高纯硅制备成本。
相关电解槽装置如图所示,用Cu-Si合金作硅源,在950 ℃利用三层液熔盐进行电解精炼,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液态Cu-Si合金流出,流入液态铝电极B.液态铝电极与正极相连,作为电解池的阳极C.在该液相熔体中Cu优先于Si被氧化,Si4+优先于Cu2+被还原D.三层液熔盐的作用是使电子能够在三层间自由流动2.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采用固体碳作为燃料,以多孔Pt作电极、氧化锆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CO2(g)+C=2CO(g) ΔH=+172.5kJ·mol−1CO(g)+12O2(g)=CO2(g) ΔH=-283kJ·mol−1A.电极a为正极,电子由b经过导线到aB.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O2−-2e−=CO2C.依据装置原理可推测,该条件下CO放电比固体C更容易D.若1mol C(s)充分燃烧,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110.5k J3.下图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监测与控制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B .H +透过质子交换膜流向氧气所在的铂电极C .电路中流过2mol 电子时,消耗11.2L O 2D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 3CH 2OH+3H 2O-12e −=2CO 2↑+12H +4.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 2二次电池。
将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2Na 2CO 3+C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2CO 2-3+C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 -===Na5.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训练卷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AB卷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训练卷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AB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a985c011ca300a7c39028.png)
一轮单元训练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十二单元 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 .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 .图中a 极为铝条、b 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 .图中a 极为锌片、b 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电解熔融Al 2O 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 .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3.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Fe 、Cu 和FeCl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B .由Al 、Cu 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C .由Al 、Mg 和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 +4OH −-3e −=AlO −2+2H 2OD .由Al 、Cu 和浓HNO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 4.a 、b 、c 、d 、e 五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 金属溶解;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 比a 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c 析出;将a 与e 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 。
则活动性顺序为 A .a >c >e >d >b B .d >a >b >c >e C .d >b >a >c >e D .e >d >a >b >c 5.肼(N 2H 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 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电池放电时,通入肼的一极为负极 B .电池每释放1mol N 2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 C .通入空气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 2+2H 2O +4e -===4OH - 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 将不变 6.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7.宇宙飞船配备的高效MCPC 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 2+O 2===2H 2O ,负极反应为H 2+CO 2-3-2e -===CO 2↑+H 2O ,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CO 2-3向负极移动 B .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 C .正极的电极反应:4OH --4e -===O 2↑+2H 2O D .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8.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强的电池,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4VB 2+11O 2===4B 2O 3+2V 2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A.电极a为电池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每消耗1mol VB2转移6mol电子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a移动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9.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的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A.AgNO3[AgNO3]B.NaOH[H2O]C.KCl[KCl]D.CuSO4[Cu(OH)2]10.银锌(Ag—Zn)可充电电池广泛用做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电解质为KOH。
其电池总反应式为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Ag2O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正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Zn(OH)2+2e-=Zn+2OH-D.充电时每生成1mol Ag2O转移1mol电子11.如图A为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示意图,两极用离子交换膜隔开,VB2放电时生成两种氧化物。
若用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中使用阴离子交换膜B.外电路中电子由VB2电极流向c电极C.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可以收集后充入A池中的电极循环利用D.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e-+11H2O===V2O5+2B2O3+22H+12.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 −+H2O=4H++ CH3C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乙醇所在的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13.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
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阴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电极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A.CuSO4B.MgSO4 C.Al(NO3)3D.Na2SO414.H2S是一种剧毒气体,对H2S废气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如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B.当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时,有4mol H+经质子膜进入负极区C.电池总反应为:2H2S+3O2 =2SO2+2H2O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15.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2H2S(g)+O2(g)===S2(s)+2H2O(l)ΔH=-632kJ·mol-1。
如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电路中每流过4mol电子,电池内部释放632 kJ热能D.每17 g H2S参与反应,有1mol 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16.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 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 为直流电源的正极B .阳极区pH 增大C .图中的b >aD .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 2SO 4和H 2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52分)17.根据下列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若C 为稀H 2SO 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 电极材料为Fe 且作负极,则A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 的pH 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Cu +2Fe 3+=Cu 2++2Fe 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负极A 极材料为____________,正极B 极材料为____________,溶液C 为____________。
(3)用CH 4和O 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则电极b 是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a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线路中转移2mol 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L 。
19.电化学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式为:2Cu +2H 2SO 4+O 2= 2CuSO 4+2H 2O ,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燃料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
①如图为甲烷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铅蓄电池为生活中常用的二次电池。
放电时的反应为:PbO 2 +Pb+2H 2SO 4=2PbSO 4 + 2H 2O ,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充电时,铅蓄电池的PbO 2极应与外加直流电源的____极相连。
(3)以铅蓄电池为电源精炼粗铜(含Fe 、Pb 、Ag 、Au 及其他不反应物质)时,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粗铜做____极;精炼一段时间后,当阴极增重128 g 时,铅蓄电池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
19.(1)高铁酸钾(K 2FeO 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
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 ,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________g(已知F =96500C·mol -1)。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 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 2和H 2为反应物,以溶有A 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A 是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