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分析类-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一、明确答题方向1.自然环境特点——性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

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①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这类题目要排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

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

例1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答案】临海空气湿润,水汽丰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

【技巧点拨】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

例2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

【答案】同:两者均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因为两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

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

因为旧金山受西风控制时间长;洛杉矶受副高控制时间长【技巧点拨】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

2.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例3 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答案】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③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 成因分析类 答题模板(含练习题及答案)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 成因分析类 答题模板(含练习题及答案)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成因分析类答题模板一、设问形式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的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本模板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原因。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阐释……变化的原因等。

二、思维建模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2: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A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B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包括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文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国家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3: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答题模板专题练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2018年上半年,新疆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得到有效使用。

截至2018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

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是目前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

下图为新疆地形简图。

(1)据图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2)简述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8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一、答题思路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1.气候成因分析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分析02成因分析类

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分析02成因分析类

频繁的旱涝(华北平原);地势低洼;不合理的灌溉
交通选线原因
①线路施工难度,投资多少;②沿线的人口、城镇、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③线路里程 等
典型例题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 尚.某中学生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 游.如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 识完成下列各题.
2、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
(1).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 (2).顺序合理:先自然后人文;先主要后次要 (3).富有逻辑:前因后果、有理有据 (4).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 (5).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 (6).格式整齐:答案“段落化”或用分号隔开。 (7).简洁精炼:不啰嗦、不拖沓、不写错别字b (8).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
究地点
欧洲西部、地 中海沿岸
细筛选
抓关键词
答案:欧洲西部大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阴雨天气 地中海沿岸属
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明媚
整语言
针对训练
(2018·湖南·中考真卷) 阅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审题干
列模板
地形、气候、交通、 经济发展等要素
图示主要区域人口分布十分稀疏,请简述原因:
审题干
列模板
气温和降水要素
海沿岸旅游.请你从气候的角度分析 原因.
答案解析:题目有提示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结合课本欧洲西部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了欧
洲西部大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阴雨天气,相反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夏季阳光明媚;所以西欧人夏季喜欢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此题对区域和气候 的知识掌握好才能很准确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

成因类综合题地理答题技巧在地理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成因类的综合题。

哎呀,这可不是简单的“单选”那么轻松,不是问你一个小小的事实,而是要你把很多知识点串联起来,理解背后的原因,分析、推理,再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

说实话,这种题型其实有点让人头大。

不过,咱们也不是没办法应付它,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怎么在成因类题目上灵活应对,巧妙避开那些“坑”,一步步拿下它。

成因类题目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题目背后的“成因”。

看起来简单,实则复杂,很多时候,你得从多角度去考虑。

有些同学一看到问题,脑袋里立马蹦出答案,好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但那个答案根本不是整合了所有因素。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为什么某个地方有沙漠?”你是不是会直接想,哦,是因为它干旱嘛。

嗯,没错,干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你要知道,地理上不仅是气候,还可能有地形、植被、甚至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

你得从多个维度去看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原因上。

记住成因类题目的答案不仅仅是“事实”,还是一个“过程”。

想想看,成因题考的就是从某个现象出发,找出它背后的原因,然后分析这个原因是怎么一步步影响结果的。

比如,提到“为什么中国西北地区干旱?”你可以从气候、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为什么有些地区雨水少,甚至没有水源?这里的“成因”就涉及到太多复杂的环节了,不能光想着气候和降水量,要有一颗善于拆解的心。

再来说说,别小看地理中的“人类活动”。

很多时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看似决定了一切,但人类的手可不是在“空气”里捏的,咱们可真是“能动手就不吭声”的那种类型。

环境变化有时并不单纯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反而是人类的活动在悄悄改变一切。

比如,沙尘暴的成因中,可能就包括了人类过度的开垦和过度放牧,搞得沙土松动,风一吹就起尘了。

这个细节你可千万别忽略。

你要知道,成因类题目常常要你说出自然因素的同时,还要把人类因素也考虑进去。

不过,成因类题目也有个不变的套路,那就是“一定要联系实际”。

别觉得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空洞,实际上,考试中的很多成因题都跟我们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息息相关。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第26页,共59页。
例题 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 因。(8分)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 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
于乙地;(5分)丙地比
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 响(如林地被毁,过度 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 蚀。(3分)
第27页,共59页。
答题思路:
第一步 在哪里——位置 (纬第度二位步置、大解气释环为流什、么海陆位置、洋流、地
第4页,共59页。
4.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或水位)、流
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及凌汛等方面进行描述。
5.气候特征。一般从气候类型、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气温和降水的季节组合等方面进行概述。
6.气温特征。从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
,日较差年较差大小来描述。
第5页,共59页。
答题不得分的原因: ①答非所问,如答地表鹅卵石堆积对葡萄生长 的有利影响或答鹅卵石形成的原因。 这是本题失
分最大的原因!
②不能准确运用地理术语,错别字太多。如 “冲积作用”写成“冲击作用”,“堆积” 写成“堆集”,“上游”写成“上流” 因为这些都是关键字词,影响文中意思,都不给分。
第25页,共59页。
1.地理位置特征。一般从纬度位置(如高、中、低纬度) 、海陆位置(如临海或深居内陆)、相对位置
2.地形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 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海拔高度、地势、坡
度陡缓四个方面概括。
3.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流程、流向、注入的海洋,支流 与湖泊的多少及分布状况,河道深浅、宽窄、曲直,流域 面积、河网密度、水系形态等方面描述。
(2)说明G河 水量丰富的原 因(11分)。
自然环境影响:
土地生气水(水系)

地理高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与答题技巧整合版

地理高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与答题技巧整合版

《地理高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与答题技巧》连载(一)--------特征描述类一、综合题解题五步操作程序:(1)细审“题干”(2)列出“模板”。

(3)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题型一特征描述类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地形特征: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4. 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高考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含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含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含答题模板)
(2)列出“模板”。

(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形地势
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②经纬度位置;③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④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⑤经济和军事位置;⑥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
②地势起伏(大、小)
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
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①等高线的分布
②河流流向
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7、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一.关于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1、等温线(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2)垂直分布规律: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

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2、等温差线(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3、等降水量线(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等盐度线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度两侧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等地租线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等压线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7、等震线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二、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地理】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文科一、问答试题的设问通常有两个特点:(1)试题结构简洁,整合度高;均以少问题、小切口、高分值为特点,辅以图表,设问角度新,知识的有效整合度高。

(2)设问角度大致为三类:①描述该区域主要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②分析该区域内的人文要素分布及原因;③区域发展开放情况及其发展中的出现的问题、主导原因、整改措施等。

二、高考地理问答题常见失误分析(领会)1、答案欠准确:由于同学们不能很好的审题,或者是没有搞清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因而答案出现偏差,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从而导致失分。

如: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夏季风势力大的原因是什么?本题答案很简单:“气压梯度力大。

”但由于不明白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许多学生“乱弹琴”一气,答成了一些“不沾边的”答案。

2、答案不“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说:既要回答主要的,也要回答次要的;既要注意一般的、也不遗漏特殊的。

然而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答了前者忘了后者,回答成有头无尾的不全面答案,从而导致失分。

如:红海附近为什么能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正确的答案要点是:(1)位干北回归线附近,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终年盛行下沉气流;(2)受来自亚洲大陆干燥东北信风影响;(3)红海面积狭小。

但大多数学生只能答出(1)要点这个原因,而忽略了其它的原因。

又如:制约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有些学生答题时往往受本地区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矿产丰富这一熟悉的地理常识的干扰,而忽略了本工业基地是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为主这一事实,因此都只答出“水源不足”这一答案要点。

3、答案不“圆满”:所谓圆满答案,就是根据试题组织的答案要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把问题说明白。

如:日本的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准确答案应该是:“日本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工业沿海分布,可利用廉价海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但学生答题时往往只回答其中的某一部分,形成不“圆满”的答案,从而导致失分。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1.自然地理类(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资源跨区域调配
海陆间循环、降水分布、河流流向、东西向联系、水能分布等
我国地势特征
维持全球水分和热量平衡、水资源更新、地球各圈层联系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塑造地表形态等
水循环
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地球自转
思维方向
地理要素
区域地理综合题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①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后,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 ②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 ③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④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⑤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区域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工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农业生产特征
思维方向
地理要素
判断类试题
1.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如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方的天气状况;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如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河流、山脉的名称;第三,基本的方法,如根据影响风的形成因素判断风向等。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也是依据三个方面,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和就业、稳定等方面考虑;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第三,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

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高中地理分析题 (综合题)答题套路大全

高中地理分析题 (综合题)答题套路大全

高中地理分析题(综合题)答题套路大全第一版块基础概览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河流流向←→地势高低)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02 成因分析类题型题型特点考查方向常见设问形式一、答题技巧二、模板构建【模板一】气候方面成因分析【模板二】地貌方面成因分析【模板三】水文方面成因分析【模板四】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分析【模板五】人文方面成因分析1.(气象灾害的成因)(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

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

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

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答案】(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风暴潮强度大;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人们已入睡,没有察觉,疏于防范;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2)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高考地理综合题突破—原因分析类学生版

高考地理综合题突破—原因分析类学生版

高考地理综合题突破——原因分析类1.「题型分析」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2.「典题例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大裂谷的走向及其成因。

(2)分析甲地(索马里半岛)形成热带沙漠的原因。

(3)简述非洲严重缺粮的原因。

3.「技巧点拨」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4.「对点突破」1.(2012·泉州市高三二模)由于资源、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全球各国都需要实施资源调配的策略。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面积约41.1万km2,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

下面图甲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区域图;图乙是沿海三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

(1)简要说明加利福尼亚州实施“北水南调”工程的自然原因。

(2) 加利福尼亚州占全美太阳能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简要分析该州南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3) 概述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2.(2012·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2: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1和材料2,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2,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地理原因类(自然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地理原因类(自然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地理原因类(自然地理部分)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太阳辐射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随着纬度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越靠近赤道的地区太阳辐射越强烈,而越靠近极地的地区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大气环流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等都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季风环流会导致某些地区在夏季经历大量降水,而在冬季则相对干燥。

海陆位置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得沿海地区气温相对较稳定,而内陆地区则气温波动较大。

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例如,高山地区气温较低,降水量相对较大,而盆地地区则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较少。

洋流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洋流会使得欧洲西部地区气温相对较高,而南海暖流则会使得中国南部地区气温相对较高。

最后,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大量的工业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进而导致气候变暖。

因此,减少碳排放等环保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甲地位于大西洋西侧,盛行西风,沿岸暖流经过,水汽较多,位于山脉迎风坡一侧。

这种地形和海陆分布条件下,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乙地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位于山脉背风坡。

这种地形和海陆分布条件下,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强化训练一】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1分)根据图中信息,甲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是因为甲地位于大西洋西侧,盛行西风,沿岸暖流经过,水汽较多,位于山脉迎风坡一侧,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强化训练二】下图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示意图。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新西兰气候的形成原因。

新西兰位于中纬度地区,四周环海,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分析类题型一有关地表形态的成因(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注意:一般:内力+外力;区分主次【例】从内外力两种角度解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长江三峡、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抬升,岩层断裂;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

横断山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亚热带湿润气候,流水长期侵蚀和切割作用而形成。

长江三峡: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侵蚀和切割。

渭河平原:地壳运动导致断裂下陷,形成低地;流水不断沉积。

【例】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土石泥沙;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携带物质在山前堆积,形成洪(冲)积扇;流水不断沉积,洪(冲)积扇面积扩大,多个相连,形成洪(冲)积平原。

1.(2012绍兴二模)下图中左图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为27000美元,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

右图为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判断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2.(2010年全国卷)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8分)题型二有关气候的成因分析(1)纬度(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主要影响降水(3)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既影响气温又影响降水(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而影响气温和降水。

【例】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位于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纬度低,终年高温;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③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开口面向大西洋,利于信风进入和抬升;④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例】地形对气候类型的影响: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

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的带状。

如:南北美西海岸。

如:秦岭对我国冬夏季风皆有阻挡作用。

迎风坡多地形雨。

如信风带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巴西东南沿海)高山、高原地形形成非正常的气候分布,如:高大的山地高原形成高山高原气候;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2014年新课标2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6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图64.(2016年新课标1卷)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风力的影响因素:(1)气压梯度力大小;(2)距高压中心远近;(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植被多少;(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也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夏季反之。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1)纬度: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向高纬太阳高度减小,太阳辐射辐射强度减小白昼时间:夏半年越往北白昼越长,日照时间越长(2)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如: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3)天气: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4)大气透明度:空气洁净,污染少,太阳辐射强。

(如:城市和乡村)【例】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①纬度较低,海拔高,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③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④人烟稀少,经济开发活动少,空气污染少,太阳辐射强。

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阳坡气温高于阴坡;高大地形区对寒冷气流或温暖气流的阻挡;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大陆性或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拓展】试从纬度、海陆、地形、反射率、天气等方面归纳气温日较差的成因;试归纳气温年较差的成因。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2010年11月23日,朝韩双方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互相炮击,此事引发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朝鲜半岛由此成为世界的焦点。

材料二朝鲜半岛一月等温线分布图(1)说出影响材料二图中等温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2)一月朝鲜半岛南北温差大,试说明其原因。

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2)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腰成为最大降水区),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谷地可以成为气流的通道,对局部地区的降水产生显著影响。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6)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拓展】雾的成因分析:①水汽(沿海、河流、湖泊、水库附近,水汽充足);②冷却(寒流或寒冷的下垫面降温;冬季冷空气入侵,气温低)③尘埃(市区、矿区、建筑工地等,空气污染物多,凝结核多)④地形(低洼地,不利于雾的扩散)⑤气象(大气稳定,无风或微风;逆温,空气对流弱,利于雾的形成)6.(2010·课标全国卷·T36·26分)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7.(2016年天津卷)据图8、图9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8.(2015年山东卷)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

图7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8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

9. 图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

(6分)(1)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题型三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原因(1)径流量:补给类型(降水量、气温)、支流和流域面积、蒸发下渗量、人类引水及水利工程(2)含沙量:植被、土质、流水作用(地势平缓,流速缓慢,以流水沉积为主,含沙量少;反之?)(3)结冰期:最冷月气温凌汛:发生条件:纬度高,有结冰期的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发生时间: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形成原理:河流封冻或解冻时,相对位于下游的河段结冰较早或融冰较晚、冰层厚,加之上游来的流冰,形成冰坝,堵塞河道。

(4)水能:径流量、落差【例】我国西北内流河下游水量减少的原因:河流补给以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水量小;支流少;流经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和下渗强;沿途灌溉引水和城市用水量大等。

【例】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上游支流多,汇水量大,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10.(2010年全国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4分)11.(2016年全国卷3)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8分)(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8分)12. 图中河流②南北跨纬度约15º,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

(4分)题型四影响生物的原因(1)植被: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

(2)动物:食物链(食物来源、天敌)、生存空间(场所)、生存条件、人类活动(侵占、破坏、污染/改善其生存环境、捕杀)13.(2016年新课标1卷)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题型五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3)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