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设计---C语言编译器的实现
简单C语言编译器
简单C语言编译器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软件工具。
它是编译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负责将程序源代码转换成可执行文件。
在这个过程中,编译器会对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优化等操作。
一个简单的C语言编译器包含以下主要组件:1. 词法分析器(Lexer):词法分析器将源代码分割成一个个词素(token),例如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和常量等。
它可以通过有限自动机(DFA)来实现,也可以使用现有的词法分析工具如Lex。
2. 语法分析器(Parser):语法分析器根据对应的语法规则,将一系列的词素组合成语法树。
它可以通过上下文无关文法(CFG)来实现,例如使用自顶向下的递归下降分析法或自底向上的移入-规约分析法。
3. 语义分析器(Semantic Analyzer):语义分析器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例如检查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是否匹配、类型转换是否合法、函数调用是否正确等。
它还可以生成符号表,用于存储程序中的变量、函数和类型等信息。
4. 中间代码生成器(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or):中间代码生成器将语法树转换成一种中间表示形式,通常是三地址码、虚拟机指令或者抽象语法树。
该中间表示形式能够方便后续的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5. 代码优化器(Code Optimizer):代码优化器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目标代码的性能。
常见的优化技术包括常量折叠、复写传播、循环展开、函数内联等。
优化器的目标是在不改变程序行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执行时间和存储空间。
6. 目标代码生成器(Code Generator):目标代码生成器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成机器语言代码。
它可以根据目标平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指令集和寻址方式,并生成可以被计算机硬件执行的程序。
7. 符号表管理器(Symbol Table Manager):符号表管理器负责管理程序中的符号表,其中包含了变量、函数和类型等信息。
毕业论文-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词法与语法分析器的实现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编译原理课程设计C-语言词法与语法分析器的实现提交文档学生姓名:提交文档学生学号:同组成员名单: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提交报告时间:年月日C-词法与语法分析器的实现1.课程设计目标(1)题目实用性C-语言拥有一个完整语言的基本属性,通过编写C-语言的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对于理解编译原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编写C-语言词法和语法分析程序,能够对编译原理的相关知识:正则表达式、有限自动机、语法分析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2)C-语言的词法说明①语言的关键字:else if int return void while所有的关键字都是保留字,并且必须是小写。
②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③其他标记是ID和NUM,通过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ID = letter letter*NUM = digit digit*letter = a|..|z|A|..|Zdigit = 0|..|9注:ID表示标识符,NUM表示数字,letter表示一个字母,digit表示一个数字。
小写和大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④空格由空白、换行符和制表符组成。
空格通常被忽略。
⑤注释用通常的c语言符号/ * . . . * /围起来。
注释可以放在任何空白出现的位置(即注释不能放在标记内)上,且可以超过一行。
注释不能嵌套。
(3)程序设计目标能够对一个程序正确的进行词法及语法分析。
2.分析与设计(1)设计思想a.词法分析词法分析的实现主要利用有穷自动机理论。
有穷自动机可用作描述在输入串中识别模式的过程,因此也能用作构造扫描程序。
通过有穷自动机理论能够容易的设计出词法分析器。
b.语法分析语法分析采用递归下降分析。
递归下降法是语法分析中最易懂的一种方法。
它的主要原理是,对每个非终结符按其产生式结构构造相应语法分析子程序,其中终结符产生匹配命令,而非终结符则产生过程调用命令。
简单C语言编译器(编译原理)
//======================================================================================================
//词法分析函数: void scan()
//数据传递:形参fp接收指向文本文件头的文件指针;
flag=3;
else if(ch==' ')
flag=4;
else if(ch=='\n')
flag=5;
else if(ch=='?')
flag=6;
else if(feof(fp1))
flag=7;//结束
else
flag=0; //illegal character
return(flag);
else if(strcmp(ft->name,"||")==0){ft->mark_name='|';}
else if(strcmp(ft->name,"!=")==0){ft->mark_name='@';}
if(flag==1||flag==2||flag==3) {i++;buffer[i]=ch;line[i]=row;}
else if(flag==4) {i++;buffer[i]='?';line[i]=row;}
else if(flag==5) {i++;buffer[i]='~';row++;}
{
int flag;
if(ch=='!'||ch=='$'||ch=='&'||ch=='*'||ch=='('||ch==')'||ch=='-'||ch=='_'||
编译原理_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或中间代码的过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编译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 掌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和优化等编译器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
- 了解编译器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编译器。
- 能够运用编译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引言:编译器的概念、发展历史和作用。
2. 词法分析:正规表达式、有限自动机、词法分析器设计。
3. 语法分析:上下文无关文法、递归下降分析、LL(1)分析、LR分析。
4. 语义分析:类型检查、作用域分析、语义规则。
5. 中间代码生成:三地址码、四元式、逆波兰表示法。
6. 代码优化:数据流分析、代码优化策略。
7. 目标代码生成:机器代码、汇编语言、目标代码生成技术。
8. 编译器构造工具:编译器生成器、代码优化工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的编译器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现编译器的基本组件。
4. 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项目法:设计编译器开发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编译原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的编译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现编译器的基本组件。
5. 讨论:组织课堂讨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语言词法分析器和C-语言语法分析器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报告题目 C语言词法分析器和C-语言语法分析器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报告时间 2019 年 6 月 8 日C语言词法分析器1 实验目的及意义1.熟悉C语言词法2.掌握构造DFA的过程3.掌握利用DFA实现C语言的词法分析器4.理解编译器词法分析的工作原理2 词法特点及正则表达式2.1词法特点2.1.1 保留字AUTO, BREAK , CASE , CHAR , CONST , CONTINUE , DEFAULT , DO , DOUBLE , ELSE,ENUM , EXTERN , FLOAT , FOR , GOTO,IF , INT , LONG , REGISTER , RETURN,SHORT , SIGNED , SIZEOF , STATIC , STRUCT ,SWITCH , TYPEDEF , UNION , UNSIGNED , VOID,VOLATILE , WHILE,2.1.2 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正则表达式whitespace = (newline|blank|tab|comment)+digit=0|..|9nat=digit+signedNat=(+|-)?natNUM=signedNat(“.”nat)?letter = a|..|z|A|..|ZID = letter(letter|digit|“_”)+CHAR = 'other+' STRING = “other+”3 Token定义3.2 tokenType类型代码4 DFA设计4.1 注释的DFA设计注释的DFA如下所示,一共分为5个状态,在开始状态1时,如果输入的字符为/, 则进入状态2,此时有可能进入注释状态,如果在状态2时,输入的字符为*,则进入注释状态,状态将转到3,如果在状态3时,输入的字符为*,则有可能结束注释状态,此时状态将转到状态4,如果在状态4时输入的字符为/,则注释状态结束,状态转移到结束状态。
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
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
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指的是一项编译器开发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原理。
该实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这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等基本步骤,以及编译器的组成结构、工作流程等概念。
2. 设计编译器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在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之后,需要根据具体的编译语言和需求设计语法和语义规则,通常采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
3. 实现编译器的核心算法和数据结构:编译器的核心算法包括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和代码生成器等,需要实现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4. 测试和调试编译器:在完成编译器的实现之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包括对编译器的正确性、效率和容错性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及对编译器的性能进行优化。
5. 扩展编译器的功能:在完成基本的编译器实现之后,可以考虑对编译器进行功能扩展,例如支持更丰富的语言特性、优化代码生成等。
总的来说,编译原理第四版附录C编译程序实验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原理,提高编程能力和实践经验。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C编译器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的实现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课落款称: C-编译器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的实现提交文档学生姓名:黄臻旸提交文档学生学号: 1043041227 同组成员名单:无指导教师姓名:金军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提交报告时刻:2021年 6 月 5 日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1)一、课程设计目标 (3)二、分析与设计 (3)2.一、说明所用的方式: (3)2.二、系统总图: (3)2.2.一、scanner部份: (3)2.2.二、parse部份: (5)2.2.3、代码设计说明 (7)3、程序代码实现 (10)3.一、获取输入部份(在main.c中): (10)3.二、词法分析部份(在scan.c中): (10)3.3、语法分析部份(在parse.c中): (15)3.4、输出与结点的成立(在util.c中) (29)3.五、TokenType、treeNode与结点类型的声明(在globals.h中) (35)4、测试结果 (36)五、总结 (40)5.一、收成 (43)5.二、不足 (43)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实验,本C- 编译器要紧设计而且实现了C- 编译器的词法分析功能与语法分析功能。
二、分析与设计2.一、说明所用的方式:各部份的实现方式(scanner:手工实现、Lex;parser:递归下降、LL(1)、LR(0)、SLR(1)、2.二、系统总图:2.2.一、scanner部份:2.2.1.一、实验原理:扫描程序的任务是从源代码中读取字符并形成由编译器的以后部份(一般是分析程序)处置的逻辑单元。
由扫描程序生成的逻辑单元称作记号(token),将字符组合成记号与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将字母将字母组成单词并确信单次的含义很相像。
在此程序中,我将记号分成了以下类型:typedef enum {ENDFILE,ERROR,IF,ELSE,INT,RETURN,VOID,WHILE,ID,NUM,ASSIGN,PLUS,MINUS,TIMES,OVER,L T,LET,BT,BET,EQ,NEQ,// = + - * / < <= > >= == !=LPAREN_1,RP AREN_1,SEMI,COM,LPAREN_2,RP AREN_2,LPAREN_3,RP AREN_3,LIN,RIN// { } ; , [ ] ( ) /*} TokenType;其中,关键字有:else、if、int、return、void、while;专用符号有:+、-、*、/、<、<=、>、>=、==、~=、=、;、,、(、)、[、]、{、}、/*、*/其他标记是ID、NUM,通过以下正那么表达式概念:ID = letter letter*NUM = digit digit*letter = a|..|z|A|..|Zdigit = 0|..|9小写大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___C语言编译器的实现
扬州大学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学号:*********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编译原理指导教师:***目录一.程序简介与分析---------------------------------------------------------3 二.程序适用范围-----------------------------------------------------------3 三.词法分析---------------------------------------------------------------3 四.语法分析---------------------------------------------------------------4 五.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10 六.代码生成--------------------------------------------------------------12 七.流程图----------------------------------------------------------------13 八.实现------------------------------------------------------------------14 九.程序运行结果----------------------------------------------------------14 十.总结------------------------------------------------------------------18 十一.附录(源程序)--------------------------------------------------------18简单的编译程序设计一.程序简介与分析本程序由四个部分组成:词法分析子程序,语法分析子程序,语义分析子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
C语言编译原理编译过程和编译器的工作原理
C语言编译原理编译过程和编译器的工作原理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
在C语言程序的运行之前,需要通过编译器将源代码翻译成机器可以执行的目标代码。
编译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将高级语言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程序。
编译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些阶段的工作原理。
1.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第一步,它将源代码分解成一系列的词法单元,如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
这些词法单元存储在符号表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转换。
2. 语法分析语法分析的目标是将词法单元按照语法规则组织成一个语法树,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优化。
语法分析器使用文法规则来判断输入的字符串是否符合语法规范,并根据语法规则生成语法树。
3.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阶段对语法树进行分析并在合适的地方插入语义动作。
语义动作是一些与语义相关的处理操作,用于检查和修正代码的语义错误,并生成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
4. 代码生成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中间代码或语法树翻译为目标代码,使得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
代码生成阶段涉及到指令的选择、寄存器分配、数据位置的确定等一系列的优化操作,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编译器是实现编译过程的工具。
它接收源代码作为输入,并将其转换为目标代码或可执行文件作为输出。
编译器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读取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生成中间代码、进行优化、生成目标代码。
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还涉及到符号表管理、错误处理、优化算法等方面的工作。
符号表用于管理程序中的标识符、常量、变量等信息;错误处理机制用于检测和纠正程序中的错误;优化算法用于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常量折叠、无用代码删除等。
总结起来,C语言编译过程涉及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工作原理和任务。
编译器作为实现编译过程的工具,负责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可以执行的目标代码。
编译原理c语言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经编译程序运行后得到的输出结果如下:
1〕词法分析得出的相应的名字的号码和他的值2〕列举程序中所有的变量
3〕状态栈的移进-归约过程1.
4〕最后产生的四元式中间代码
一、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让我知道了词法分析的功能是输出把它组织成单个程序,让我理解到如何设计、编制并调试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对语法规那么有明确的定义;编写的分析程序可以进展正确的语法分析;对于遇到的语法错误,可以做出简单的错误处理,给出简单的错误提示,保证顺利完成语法分析过程;实验报告要求用文法的形式对语法定义做出详细说明,说明语法分析程序的工作过程,说明错误处理的实现。
通过该实验的操作,我理解编译原理课程兼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理论性,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根底课程,它在系统软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主修课。
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编译原理的根本理论和编译程序构造的根本方法和技巧,融会贯穿本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步他们的软件设计才能,。
《编译原理》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对编译器的原理和实现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掌握常见编译器的构建方法和技术;3.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编译器;4.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1.第一章:引论1.1编译器的定义和分类1.2编译器的基本工作流程2.第二章:词法分析2.1编译器的基本结构2.2词法单元的定义和识别方法2.3正则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3.第三章:语法分析3.1语法分析的基本概念3.2语法规则的定义和表示方法3.3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3.4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4.第四章:语义分析4.1语义分析的基本概念4.2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4.3语义动作和符号表管理5.第五章:中间代码生成5.1中间代码的定义和表示方法5.2基本块和控制流图5.3三地址码的生成方法6.第六章:优化6.1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则6.2常见的优化技术和方法6.3编译器的优化策略7.第七章:目标代码生成7.1目标代码生成的基本原理7.2目标代码的表示方法和存储管理7.3基本块的划分和目标代码生成算法8.第八章:附加主题8.1解释器和编译器的比较8.2面向对象语言的编译8.3并行编译和动态编译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实践;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和实验报告等;2.期末考试:闭卷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编译原理与技术》(第2版),龙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2.《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第2版),谢路云,电子工业出版社,2024年七、参考资源1. 实验环境:Dev-C++、gcc、llvm等2.相关网站:编译原理教学网站、编译器开源项目等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相关教师负责教学,具体安排详见教务处发布的教学计划。
C语言编译器开发理解编译原理和过程
C语言编译器开发理解编译原理和过程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语言转化为机器代码的软件工具。
在C语言编程中,编译器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我们编写的C代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指令。
了解编译原理和过程对于C语言编译器的开发非常重要。
一、编译原理概述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编程语言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方面的问题。
编译原理的主要目标是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转化为低级机器语言。
二、编译过程1.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词法分析是将源代码拆分成符号的过程。
编译器会根据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将源代码转化为一系列的token(标记)。
每个token表示程序中的一个指令或者数据单元。
2.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语法分析是将词法分析得到的token序列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分析和处理。
语法分析器通过构建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AST),确定代码的结构和层次关系。
3.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语义分析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对语法上正确的代码进行语义检查和修正。
它会对变量使用、类型检查、函数调用等进行检查,确保程序的语义正确。
4. 中间代码生成(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ion)在中间代码生成阶段,编译器会将语法分析器生成的抽象语法树转化为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机器代码之间的表示形式,它更加抽象,能够提供更好的优化和跨平台的能力。
5. 优化(Optimization)编译器在生成目标代码之前,会对中间代码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操作,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这包括常量折叠、循环展开、无用代码消除等一系列技术。
6. 目标代码生成(Code Generation)目标代码生成是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目标计算机的机器语言代码的过程。
编译器会将中间代码中的每条指令转化为对应目标机器的指令,包括寄存器分配、指令选择、代码填充等。
c语言的编译流程
c语言的编译流程C语言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被广泛用于系统软件、游戏开发、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在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时,需要将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这个过程称为编译。
本文将介绍C语言的编译流程,以及编译过程的主要步骤。
1. 预处理(Preprocessing):编译过程的第一步是预处理,它由预处理器(Preprocessor)执行。
预处理器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处理以“#”开头的预处理指令,例如#include、#define、#ifdef 等。
- 将所有的#include指令替换为相应的头文件的内容。
-进行宏替换,将程序中的宏定义展开。
-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将代码分解为一个个的单词,称为记号(Token)。
-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根据语法规则组织单词,并创建语法树(Syntax Tree)。
-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对语法树进行分析,检查语义错误,并生成中间代码。
3. 汇编(Assembly):编译器生成的中间代码是与特定平台无关的,需要通过汇编器(Assembler)将其转换为可执行文件。
汇编器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将汇编代码转换为机器码指令。
-将符号名称解析为地址,生成可重定位代码。
4. 链接(Linking):在C语言编程中,通常会使用多个源文件,这些文件中的函数和变量可能相互引用。
链接器(Linker)的作用是将这些文件中的符号引用和定义进行匹配,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
链接器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符号解析(Symbol Resolution):将符号引用与符号定义进行匹配。
- 地址重定位(Address Relocation):将代码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
- 符号合并(Symbol Merging):将多个源文件中同名的符号进行合并,以解决重复定义的问题。
-生成可执行文件,包括代码段、数据段等。
5. 加载(Loading):加载器(Loader)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部分,它将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执行程序。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c语言编译器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c语言编译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编译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编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中间代码生成器、优化器和目标代码生成器等;掌握编译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如有限自动机、递归下降分析和代码优化等;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的C语言编译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编译器的基本原理、编译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编译器的概述:介绍编译器的作用、编译过程和编译器的种类等。
2.词法分析:介绍词法分析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正则表达式、有限自动机等。
3.语法分析:介绍语法分析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递归下降分析、LL分析、LR分析等。
4.中间代码生成:介绍中间代码生成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三地址码、静态单赋值码等。
5.代码优化:介绍代码优化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常数折叠、死代码消除等。
6.目标代码生成:介绍目标代码生成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机器码生成、寄存器分配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讲授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亲手设计和实现C语言编译器的基本模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主要包括《编译原理》、《C语言编译器》等;参考书包括《编译原理学习指导》、《编译器设计实践》等;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讲座等;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编程环境等。
教学资源将全程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业分为课后练习和实验报告,用以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c语言 编译
c语言编译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高级编程语言,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丹尼斯·里奇于1972年在贝尔实验室开发。
C语言具有简洁、高效、可移植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游戏开发、科学计算等领域。
C语言的编译过程是将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下文将详细介绍C语言的编译过程。
一、C语言的编译过程C语言的编译过程包括预处理、编译、汇编和链接四个阶段。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的作用和实现方式。
1. 预处理预处理阶段是在编译之前进行的,其作用是将源代码中的预处理指令替换为实际的代码。
预处理指令以#号开头,包括#include、#define、#ifdef、#ifndef等指令。
预处理器将这些指令替换为实际的代码,生成一个新的源文件。
预处理后的源文件通常以.i作为扩展名。
2. 编译编译阶段是将预处理后的源代码转换为汇编代码的过程。
编译器将C语言源代码转换为一种称为中间代码的形式,中间代码是一种类似汇编语言的低级语言。
中间代码具有平台无关性,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优化和执行。
编译后的结果通常以.s作为扩展名。
3. 汇编汇编阶段是将编译生成的汇编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的过程。
汇编器将汇编代码转换为可执行的机器代码,并生成一个目标文件。
目标文件包括可执行代码、数据段、符号表等信息。
目标文件通常以.o 或.obj作为扩展名。
4. 链接链接阶段是将多个目标文件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链接器将目标文件中的符号和地址进行解析,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可执行文件包括操作系统可以直接执行的代码和数据,通常以.exe、.dll 或.so作为扩展名。
二、C语言编译器C语言编译器是将C语言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文件的工具,包括预处理器、编译器、汇编器和链接器四个部分。
C语言编译器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生成可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可执行文件。
下面分别介绍常用的C语言编译器。
1. GCC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是一款开源的C语言编译器,由GNU组织开发。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编译器设计和实现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编译器的基本原理、构造方法和实现技巧。
1.2 课程目标(1)理解编译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熟悉源程序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目标代码和优化等基本过程;(3)掌握常用的编译器构造方法和技术;(4)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编译器。
二、教学内容2.1 词法分析(1)词法规则的定义和描述;(2)词法分析器的实现方法;(3)词法分析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2 语法分析(1)语法规则的定义和描述;(2)语法分析树的构建方法;(3)常用的语法分析算法及其特点。
2.3 语义分析(1)语义规则的定义和描述;(2)语义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语义分析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4 中间代码(1)中间代码的定义和表示;(2)中间代码的方法和策略;(3)中间代码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5 目标代码和优化(1)目标代码的方法和技巧;(2)代码优化的方法和策略;(3)目标代码和优化在编译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技巧。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编译原理的应用。
3.3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编译器组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30%。
4.2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演示,占总评的30%。
4.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推荐使用《编译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5.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编译原理教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通过编译原理的学习,了解编译程序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掌握编译程序的各个阶段,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编程中。
二、实验内容1. 词法分析2. 语法分析3. 语义分析4. 中间代码生成5. 代码优化6. 目标代码生成三、实验步骤1. 词法分析(1)设计词法分析器,识别输入源代码中的各种词法单元;(2)使用C语言实现词法分析器,并进行测试。
2. 语法分析(1)根据文法规则设计语法分析器,识别输入源代码的语法结构;(2)使用C语言实现语法分析器,并进行测试。
3. 语义分析(1)设计语义分析器,检查语法分析后的语法树,确保语义正确;(2)使用C语言实现语义分析器,并进行测试。
4. 中间代码生成(1)设计中间代码生成器,将语义分析后的语法树转换为中间代码;(2)使用C语言实现中间代码生成器,并进行测试。
5. 代码优化(1)设计代码优化器,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提高程序性能;(2)使用C语言实现代码优化器,并进行测试。
6. 目标代码生成(1)设计目标代码生成器,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特定目标机的汇编语言;(2)使用C语言实现目标代码生成器,并进行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词法分析实验结果:成功识别输入源代码中的各种词法单元,包括标识符、关键字、运算符、常量等。
2. 语法分析实验结果:成功识别输入源代码的语法结构,包括表达式、语句、程序等。
3. 语义分析实验结果:成功检查语法分析后的语法树,确保语义正确。
4. 中间代码生成实验结果:成功将语义分析后的语法树转换为中间代码,为后续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提供基础。
5. 代码优化实验结果:成功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提高程序性能。
6. 目标代码生成实验结果:成功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特定目标机的汇编语言,为程序在目标机上运行做准备。
五、实验心得1. 编译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编译程序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班级:计算机1206组长学号:20123966组长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4年12月摘要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能由单一的机器语言发展到现今的数千种高级语言,就是因为有了编译技术。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得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它集中体现了计算机发展的成果与精华。
本课设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综合,外加上扩展任务中间代码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的生成,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编译原理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编译原理,前端,目标代码,后端目录摘要 (3)1. 概述 (6)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8)2.1 设计任务 (8)2.2 设计要求 (9)3. 算法及数据结构 (10)3.1算法的总体思想 (10)3.2 词法分析器模块 (11)3.2.1 功能 (11)3.2.2 数据结构 (11)3.2.3 算法 (12)3.3 语法分析器模块 (13)3.3.1功能 (13)3.3.2 数据结构 (13)3.3.3算法 (14)3.4 中间代码产生器模块 (24)3.4.1 功能 (24)3.4.2 数据结构 (24)3.4.3 算法 (25)3.5 优化器模块 (27)3.5.1 功能 (27)3.5.2 数据结构 (27)3.5.3 算法 (28)3.6 目标代码生成器模块 (30)3.6.1功能 (30)3.6.2 数据结构 (30)3.6.3 算法 (31)4. 程序设计与实现 (32)4.1 程序流程图 (32)4.2 程序说明 (33)4.3 实验结果 (35)5. 结论 (42)6. 参考文献 (43)7. 收获、体会和建议 (44)1 概述在计算机上执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一般要分为两步;第一步,用一个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第二步,运行所得的机器语言程序求得计算结果。
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程序,它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语法分析、词法分析、代码生成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
二、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源代码转换为抽象语法树(AST),以便后续处理。
在进行语法分析时,需要先定义一个文法规则集合,用于描述源代码的结构和语义。
然后使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算法来解析源代码,并生成对应的AST。
1. 文法规则集合文法规则集合是描述源代码结构和语义的形式化表示。
常用的文法表示方式有巴克斯-瑙尔范式(BNF)和扩展巴克斯-瑙尔范式(EBNF)。
其中BNF表示方式较为简单,其基本形式如下:<非终结符> ::= <产生式>其中“非终结符”表示一个符号,可以由多个产生式组成;“产生式”则描述了非终结符所能生成的字符串。
2. 自顶向下算法自顶向下算法是一种基于文法规则集合的语法分析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从文法的起始符号开始,递归地展开非终结符,直到生成整个源代码。
自顶向下算法可以用递归下降分析、LL分析等方式实现。
3. 自底向上算法自底向上算法是一种基于输入源代码的语法分析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从输入源代码开始,逐步构建AST,直到生成整个抽象语法树。
自底向上算法可以用LR分析、LALR分析等方式实现。
三、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源代码转换为单词序列(Token),以便后续处理。
在进行词法分析时,需要先定义一个单词集合,用于描述源代码中可能出现的单词类型和格式。
然后使用有限状态自动机(DFA)或正则表达式来解析源代码,并生成对应的Token序列。
1. 单词集合单词集合是描述源代码中可能出现的单词类型和格式的形式化表示。
常用的单词表示方式有正则表达式和有限状态自动机(DFA)。
2. 有限状态自动机有限状态自动机是一种描述字符串匹配过程的数学模型。
可变目标c编译器设计与实现
可变目标c编译器设计与实现可变目标C编译器设计与实现引言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重要工具,它在软件开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可变目标C编译器则是一种根据不同目标平台的特性和需求,动态生成相应的机器码的编译器。
本文将介绍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其原理、架构和关键技术。
一、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原理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核心原理是根据不同目标平台的特性和需求,动态生成相应的机器码。
它通过静态分析源代码,获取程序的结构信息和特征,然后根据目标平台的特性进行优化和适配,生成相应的机器码。
二、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架构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架构由前端和后端组成。
前端负责将源代码转换为中间表示形式,后端负责将中间表示形式转换为目标平台的机器码。
1.前端前端主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三个步骤。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为一个个的词法单元,语法分析将词法单元组织成语法树,语义分析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
2.中间表示中间表示是前端与后端之间的桥梁,它是一种抽象的表示形式。
中间表示可以是一种通用的表示形式,也可以是与目标平台相关的表示形式。
中间表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表达能力和可扩展性。
3.后端后端主要包括优化和代码生成两个步骤。
优化主要针对中间表示进行,通过各种优化技术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代码生成将优化后的中间表示转换为目标平台的机器码,生成可执行文件。
三、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关键技术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需要应用多种关键技术,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
1.目标平台描述目标平台描述是可变目标C编译器的基础,它描述了目标平台的特性和需求。
目标平台描述可以包括硬件架构、指令集、寄存器等信息,通过分析目标平台描述,可变目标C编译器可以根据不同目标平台的特性进行优化和适配。
2.目标平台模型目标平台模型是对目标平台的抽象和建模,它定义了目标平台的结构和行为。
目标平台模型可以是一种图形模型或者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目标平台模型,可变目标C编译器可以对目标平台进行分析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总结------------------------------------------------------------------18
十一.附录(源程序)--------------------------------------------------------18
{ },;}
R
{ { }
{ # }
.文法G[P]的项目集部分如下:
0. P’→.P 1. P’→P.
2. P→.id()L;R 3. P→id.()L;R 4. P→id(.)L;R
5. P→id().L;R 6. P→id()L.;R 7. P→id()L;.R
8. P→id()L;R. 9. L→.L;D
25. T→T*.F 26. T→T*F. 27. T→.F
28. T→F. 29. F→ (E) 30. F→ (.E)
31. F→ (E.) 32. F→ (E). 33. F→.id
34. F→id.
.再由项目集构造文法的DFA活前缀。为了方便,省去了项目族集的每个状态的项目,直接在状态转换的箭头上标明终结符或非终结符。对于有规约动作和接受的状态,将其特别标明。文法G[P]的DFA图如下:
简单的编译程序设计
一.程序简介与分析
本程序由四个部分组成:词法分析子程序,语法分析子程序,语义分析子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本程序输入一个叫libo.txt的c语言源程序,然后对它进行词法,语法,语义分析,并输出汇编代码。
词法分析输入的是c语言源程序,输出的3是具有独立语法意义的单词符号。
语法分析以词法分析产生的编码流为输入,按照SLR(1)分析方法进行语法分析,产生语法树,输出移进和归约的动作,如果源程序不符合文法,则有“语法分析出错”的提示。
10.L→L.;D 11. L→L;.D 12. L→L;D.
13.D→.id:int 14. D→id .:int 15. D→id: .int
16. D→id:int. 17.E→.E+T 18. E→E.+T
19. E→E+.T 20. E→E+T. 21. E→.T
22. E→T. 23. T→.T*F 24. T→T.*F
保留字,空格,换行,结束符号或者非法字符。
流程图如下:
词法分析流程图
四.语法分析
.源程序中涉及的文法G[P]定义如下表:
说明语句
表达式
布尔表达式
句法
0、P’→P
1、P→id () L;R
2、L→L;D
3、L→D
4、D→id:int
5、E→E+T
6、E→T
7、T→T*F
8、T→F
9、F→(E)
10、F→id
三.词法分析---------------------------------------------------------------3
四.语法分析---------------------------------------------------------------4
五.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10
11、B→B and B
12、B→id>id
13、M→id=E
14、S→if B then M
15、S→while B do M
16、S→M
17、N→N;S
18、N→S
19、R→{N}
.上述文法的每个非终结符的FIRST 集和FOLLOW集如下表:
FIRST 集
FOLLOW 集
P
{ id }
{ # }
语义分析阶段,在语法分析的同时,在归约的时候,给出相应的语义动作,最后输出中间代码四元式和新的符号表,如果有未声明的变量出现,则会提示出出错,并显示出此变量的名称。
代码生成阶段,将语义分析得到的中间代码四元式转化为汇编语言的目标代码并输出。
二.程序适用范围
本程序的使用范围为:整型常量,四则运算(为了简化问题,本程序只考虑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和布尔表达式以及相应的赋值语句,条件转移语句和循环语句。
: int说明语句
DidD id
R ; L ) ( id P
{
if B then M
id and id句法
S id =
} if id
M N
; S id
M while
while B do M
id and
id B
布尔表达式> and
id
六.代码生成--------------------------------------------------------------12
七.流程图----------------------------------------------------------------13
八.实现------------------------------------------------------------------14
扬州大学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学 号:091202122
姓 名: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 程:编译原理
指导教师:陈宏建
一.程序简介与分析---------------------------------------------------------3
二.程序适用范围-----------------------------------------------------------3
三.词法分析
根据词法分析的需要,我将源程序中的单词符号分为:保留字,字母(标识符),
界符三类,统一用一张表表示如下:
界符,保留字表
单词
=
+
*
>
:
;
{
}
(
)
and
if
then
while
do
int
标志符
编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31
32
33
35
36
37
25
程序从源程序文件libo.txt中一次读入一个字符,并判断它是不是字母,界符,
L
{ id }
{ ; }
D
{ id }
{ ; }
E
{(,id }
{ },;,+,),#}
T
{(,id }
{ },;,+,),*,#}
F
{(,id }
{ },;,{then,do,and}
M
{ id }
{ },;}
S
{id,while,if}
{ },;}
N
{id,while,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