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特点:20页PPT
合集下载
《人口迁移》-PPT人教版ppt
![《人口迁移》-PPT人教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d7e890b307e87100f696ce.png)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观察教材图片: 1.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迁入地都
有哪些?迁出地有哪些? 2.分析这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迁入地集中在上海、北京、 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迁出地 主要是中西部的省份,尤其是靠近东 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省份。主要原因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也受 到迁移距离的影响。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 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 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 发地区迁移
工业化以前 大规模的垦荒、自然 大批的移 灾害、战乱等原因 民为主
案例二:工业革命后19世 纪英国大量城镇兴起,人 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加
工业化以后
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差异
人口从农村 向城镇迁移
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 向发达国家,外籍工 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 迁移的主要形式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人口迁 移》-PP T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 国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 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际人口迁移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看回答: 1.奴隶贸易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 2.奴隶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奴隶贸易中的人口迁移方向?
奴隶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 者在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方向 主要是从非洲到南北美洲和欧洲。
黑奴贸易三角路线图
观察教材图片: 1.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迁入地都
有哪些?迁出地有哪些? 2.分析这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迁入地集中在上海、北京、 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迁出地 主要是中西部的省份,尤其是靠近东 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省份。主要原因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也受 到迁移距离的影响。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 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 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 发地区迁移
工业化以前 大规模的垦荒、自然 大批的移 灾害、战乱等原因 民为主
案例二:工业革命后19世 纪英国大量城镇兴起,人 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加
工业化以后
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差异
人口从农村 向城镇迁移
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 向发达国家,外籍工 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 迁移的主要形式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人口迁 移》-PP T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 国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 内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际人口迁移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看回答: 1.奴隶贸易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 2.奴隶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奴隶贸易中的人口迁移方向?
奴隶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 者在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方向 主要是从非洲到南北美洲和欧洲。
黑奴贸易三角路线图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d678cffab069dc502201e8.png)
人口迁移
城 市 化
人口过 于集中
乡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郊
劳动力老化
区
农业投资少
化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差(推力)
互动探究区 材料二 1978 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山东省高 2/3,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闯关 东”,可到 1985 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 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 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1979 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 2 万人口的小镇,1980 年设 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 长,到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深圳市总人口达 700.9 万。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源头丹江口库区的居民,部分 迁出了世代居住的家乡。
互动探究区
材料三 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大 学、随军军嫂、我国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引发了 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往往会引发人口大 迁徙。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①住所变更 ②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 ③时间较长(1年以上)
【巩固练习】下图中箭头哪些可能属于人口迁移?
A
B
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
A2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C
A1
B1
《人口迁移》公开课ppt人教
![《人口迁移》公开课ppt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d7ae643ef61fb7360a4c6531.png)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移动 概念: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其主要有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界线
、分配等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
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为: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x100% 年平均人口数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乱国家
非战乱国家
第二次世界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2.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部分人口迁移示意
2.国内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 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其中,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 类人员达百万之众。 改革开放以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 镇迁移;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类型
概念
国际 迁移 一个国家的居民进
入另一个国家定居
的现象
国内 迁移 —个国家内部的居 民从一个行政区进 入另一个行政区定 居的现象
迁移范围 跨越国界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移动 概念: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其主要有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界线
、分配等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
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为: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x100% 年平均人口数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乱国家
非战乱国家
第二次世界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2.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部分人口迁移示意
2.国内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 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其中,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 类人员达百万之众。 改革开放以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 镇迁移;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类型
概念
国际 迁移 一个国家的居民进
入另一个国家定居
的现象
国内 迁移 —个国家内部的居 民从一个行政区进 入另一个行政区定 居的现象
迁移范围 跨越国界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992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e.png)
自然因 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 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 植被和水文等,并通过对人 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导致人 口迁移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 淡水 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
举例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 休后由东北部的 “冷冻地带”向南 方的“阳光地带” 迁移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 人口迁移的基本形
2019年9月18日,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最 新报告显示,据估计,2019年全球国际移 民数量将从2010年的5100万增加到2.72亿, 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 2.8%上升到3.5%。移民在世界各个地区都 呈现增长趋势。约占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 在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例如 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一些欧洲
[课堂小结]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 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利亚
D.美国、澳大
解析: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 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图中③④两个箭 头都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 题,P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 且人口流向国外,应为发展中国家;Q国国 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城市到城市,应为发 达国家,且两国为邻国,只有墨西哥和美 国符合该条件。
(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 问题。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 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 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 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二部分第五章第讲人口的迁移精选精品PPT
![第二部分第五章第讲人口的迁移精选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962915fab069dc512201e2.png)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①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 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④人口 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3.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人口迁移
①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由__黄__河__ _流__域___向长江流域、___珠__江__流__域___的 人口迁移。 ②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__________活动。 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 模式图”,完成(1)~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 (2)主要形式:__________人口迁移。 意 (2010·高考上海卷)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响
家在人才 和经济上 蒙受双重
损失
缓解发 展中国 家就业 压力, 赚取外
汇
给迁入国 的政治、 经济和社 会生活带 来许多问
题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变分析 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表现出的特点不同,可从以下几个 方面分析: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 20世纪80年代
中期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第二部分第五章第 讲人口的迁移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 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 ___定__居__地_____的行为。 2.国际人口迁移
(1)变化: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 主要集中在__旧__大__陆____;新大陆发现 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_跨__洲__迁__移___ 活动。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④人口 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3.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人口迁移
①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由__黄__河__ _流__域___向长江流域、___珠__江__流__域___的 人口迁移。 ②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__________活动。 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 模式图”,完成(1)~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 (2)主要形式:__________人口迁移。 意 (2010·高考上海卷)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响
家在人才 和经济上 蒙受双重
损失
缓解发 展中国 家就业 压力, 赚取外
汇
给迁入国 的政治、 经济和社 会生活带 来许多问
题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变分析 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表现出的特点不同,可从以下几个 方面分析: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 20世纪80年代
中期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第二部分第五章第 讲人口的迁移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 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 ___定__居__地_____的行为。 2.国际人口迁移
(1)变化: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 主要集中在__旧__大__陆____;新大陆发现 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_跨__洲__迁__移___ 活动。
1.2人口迁移(课件)
![1.2人口迁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2b5f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f.png)
迁入地
有利影响: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 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迁出地
有利影响: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 有利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从而 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区前往发达地区
工业化和城镇化;改 革开放政策;沿海经
济快速发展
务工经商为主,人口 流动规模大
活动: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以小马老师家庭为例
观看视频思考: 小马老师一家几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 迁移相同吗?有何不同?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资料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 的迅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出现迅猛增长,规模不断 扩大,占全国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15年以来,受人 口年龄结构变化、进城落户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流动人口虽然逐年略有减少,但仍保持在2.4亿人以 上的规模,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
思考! 你还能列举出更多人口迁移 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
婚姻、政策、环境和文化等。
请思考:以下案例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气候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 案例1: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自 然
自然灾害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二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大洲是人口迁出区?哪些大 洲是人口迁入区?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 (共20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a0352049649b6649d74713.png)
材料六、在广西百色山区,一壮族山村很多 人家都建起了二层小洋楼,有的年轻姑娘的 穿着打扮很时髦。村民解释说,这些都是去 广东打工所带来的。
材料七、重庆市云阳县长洪镇方家村一带的 农田里布满了干枯的稻草桩,呈现一派荒芜 景象。据了解,当地大量年轻农民纷纷外出 务工,留下的年老体弱者无力耕种,导致成 片良田荒芜。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08上海高考)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
课堂延伸
材料:叙利亚,位于中东“心脏”,人口小国,自 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 亡国外,国内还有760万人流离失所,是25年来最严 重的难民危机。在逃亡的难民中,很多涌入了德国。 仅2015年,就有80万的难民进入德国。2016年2月共 有67797人向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 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 问题:1.为什么有那么多难民涌入德国? 2. 对于是否再继续接收难民,德国国内民众出现了分 歧。一部分人支持政府继续接收难民,一部分则反对。 你支持那种观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出理由。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人口的迁移 (共19张PPT)
![人口的迁移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5728f0050876323012121b.png)
举例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 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
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四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1949-1986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户籍管理制度
国内的人口迁移
XX教育见习报告 见习是大学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 性教学 环节。 通过见 习,使我 们在教 学实践 中 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 性认识 ,培养 和锻炼 我们综 合运用 所学的 基 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 分析和 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把理 论和实 践 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 毕业后 走上工 作岗位 打下一 定的基 础;同时 可 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 ,培养 合格人 才积累 经验,并 为自己 能 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我所在 的见习 学校是 xx中学 ,是一 所在xx各方面 较 为优秀的初中,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教学成 果显著, 师资力 量雄厚, 生源也 较好。 在 为期两个星期的见习时间里,我主要从 事初中 思品课 和历史 课的听 课以及 助理班 主
(1)社会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 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 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 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 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 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课件《人口迁移》精美PPT课件_人教版1
![课件《人口迁移》精美PPT课件_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7d5091227f1922791788e842.png)
x100%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
迁移者获得更多 工作机会和收入
减轻迁出地资源 和环境压力
缓解迁入地劳 动力短缺
有助于不同地方 的文化交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
正面 影响
负面 影响
迁出地劳动力短缺 给迁入地带来 就业压力
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
口迁移产生影响
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 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必 修
人口迁移 二
学 习 目 标
课标要求 描 述 人 口 迁 移 的 特 点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运用资料,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 结 合 实 例 , 分 析 影 响 人 口 迁 移 的 主 要 因 素
了解国际人口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核 心 素 养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 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拉力
自然因素
人口迁移拉力
人口迁移推力力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
环境问题、自然灾害
爱尔兰的土豆饥荒和移民潮
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历过 “成也土豆, 败也土豆”的时期。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 兰,后被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已成为 爱尔兰的主要食粮,促进了人口增加。1841年, 爱尔兰人口高达650多万。但是,从1845年起, 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 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 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f2fe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2.png)
自然资源因素
案例拓展:
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 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 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内人口迁移
材料5:东北三省的人口变迁只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个缩影。
图4 中国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迁移情况 图5 中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情况 表3 2007-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变化
图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接纳的移民来源
探究问题:
1.找一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2.读图7、图8,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移民潮的主要特点。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
图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 迁出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迁入地: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
特点 迁移方向 规模频率 迁移性质
改革开放前 城镇向乡村、东部向内地边疆
迁移数量大、频率较低 有组织迁移为主
人口结构
主要以技术人员、退伍军人、 干部和知识青年为主
改革开放后 中西部向东部、农村向城镇
迁移数量大、频率高 自发性迁移为主
主要以劳动力人口为主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
图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
图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接纳的移民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移民潮的主要特点: 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 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
案例拓展:
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 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 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内人口迁移
材料5:东北三省的人口变迁只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个缩影。
图4 中国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迁移情况 图5 中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情况 表3 2007-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变化
图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接纳的移民来源
探究问题:
1.找一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2.读图7、图8,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移民潮的主要特点。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
图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 迁出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迁入地: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
特点 迁移方向 规模频率 迁移性质
改革开放前 城镇向乡村、东部向内地边疆
迁移数量大、频率较低 有组织迁移为主
人口结构
主要以技术人员、退伍军人、 干部和知识青年为主
改革开放后 中西部向东部、农村向城镇
迁移数量大、频率高 自发性迁移为主
主要以劳动力人口为主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
图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
图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接纳的移民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移民潮的主要特点: 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 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人口迁移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