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案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d2eaffab069dc502201cd.png)
对比,他们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
第三部分:反馈目标(8分钟)
1.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我们不应该( D )
A.尊重他人人格
B.尊重他人劳动
C.对他人有礼貌
D.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事事迁就自己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因为( B )
①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自己的需要,至于别人的需要则无关紧要
③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3.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 C )
①平等对待他们
②尊重他人人格
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④歧视、嘲笑他们
⑤凭借自己的某些优势,在他们面前显示出“高人一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4.著名文学家、戏剧作家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
秘书说:“我去叫大夫。
”当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了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
”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不是叫,是请”,竟成了夏老临终前的最后遗言。
这反映了夏老( B )
A.平等待人
B.尊重他人
C.举止端庄
D.宽以待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d392ddfd0a79563c1e7273.png)
翻开教材相应页数
以经典事例入手,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第一目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活动1:观察两幅图片,“随地扔垃圾”和“扶起对手”两个情境,给予你什么感受?
独立思考,站在图中不同人物的角度,分别说一说不同的感受。
观看图片,小组讨论,杭州图书馆的做法带来了什么社会影响?
过渡:尊重对每个人乃至社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尊重他人?
第二目 尊重从我做起
活动1:三组情境
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思考或同桌之间交流。
活动2:探究与分享
结合生活经历与以上同学的看法,组内讨论:如何尊重他人。
(2)从小贩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受到企业家的话对他产生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企业家的为人,以及他尊重他人的行为给小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活动3:“你言我语忆尊重”
说一说自己没有得到他人尊重的经历,回忆当时的心情如何。
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经历。
活动4:“众说纷纭辩尊重”
观看“杭州图书馆十几年不拒乞丐”的故事,体会当地市民最初到后来的态度变化,感悟尊重带来的社会影响。
引出尊重即尊敬、重视,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感悟受到他人尊重时会产生满足感、成就感等良好的心理体验。
体会得不到别人尊重时,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
体会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从不同的镜头中,感悟重视他人。
活动2:知名企业家与衣衫褴褛的卖铅笔的小贩的故事。(1)“你我都是商人”体现了这位企业家什么样的待人之道?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5031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c.png)
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思,我会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能力。具体包括:1)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主动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3)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4)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冲突的能力,能够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通过尊重和理解来解决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尊重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1 撰写一篇短文:要求学生以“尊重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尊重他人的原则。
1.2 制作一份海报:要求学生制作一份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目标: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尊重他人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尊重他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尊重他人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尊重他人的案例进行分析。
4.1 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1 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a23a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d.png)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4.1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一个人;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能力目标:能够例举尊重他人的实例。
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
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尊重是交往的起点难点:尊重从我做起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视频导入董卿的三次下跪视频引入想要别人尊重你,靠的是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课题的展示: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4.1尊重他人--------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二)本课学习目标展示: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1、什么是尊重(含义及表现)?P32★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个人和社会)P33-34★3、怎样尊重他人?P35-36知识1、什么是尊重?尊重有哪些表现?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思考:前面的场景如何体现尊重这两方面的表现?(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33读者甲看到每个人都有进馆阅读的权利,但是没有看到衣冠不整者进馆阅读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读者乙看到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是对其他读者的尊重;读者丙没有看到尊重是相互的,每个人享有穿着自由的权利,但也需要尊重他人。
新闻解读:2008年9月,杭州图书馆新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有些乞丐、拾荒者进门看书,对他们,图书馆唯一的要求是先把手洗干净。
杭州图书馆接纳拾荒者进馆,被赞“最温暖图书馆”。
结论: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知识归纳: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P32-34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f86b9f524ccbff1218442.png)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能力目标: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1.重点:(1)尊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人与人的平等首先是人格与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学会换位思考。
2.难点: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臣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由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课教学篇章一:尊重初体验材料一: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db28f8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a.png)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尊重他人的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尊重他人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6.分组安排: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以便于课堂讨论和活动。
7.课前通知: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相关教材和笔记本,以便于课堂学习和记录。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大纲、相关案例和讨论问题。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你认为尊重他人的意义是什么?”、“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等。
```
尊重他人
------------
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的权利
-尊重他人的尊严
-尊重他人的差异
实践方法
-礼貌待人
-倾听他人
-不侵犯他人
-给予他人肯定和鼓励
重要性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cc6514e45c3b3566ec8b0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是知道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这方面内容,从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入手。
要求掌握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内容。
主要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2、学情分析:这堂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关于尊重的话题,学生听得多,但感悟的少,要把知识内化成行为,传统的说教很难达到要求。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在整个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思维性,采取探究性和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启发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感知与教育。
经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省,剖析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2)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2 能力目标:(1)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
(2)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一个人。
【教学程序】导入新课→探究新课→课堂小结【教学重点】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从我做起。
【教学难点】努力实践平等待人,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学法与教法】阅读材料、情境分析、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文字资料、图片、视频、课件、学生对课文的预习【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华骄傲问题:董卿的三次下跪为何会赢得网友的高度赞许?学生观看并回答通过许渊冲对文化的尊重和董卿对许渊冲的尊重,引出尊重话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6f2721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4.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关注他人。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尊重与被尊重的困惑,对于如何尊重他人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尊重他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内涵和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3.实践演练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尊重与被尊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感悟,讨论如何改进不足,更好地尊重他人。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明确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如:在课堂上尊重老师,在生活中尊重同学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尊重他人。
八上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尊重他人》【教案】
![八上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尊重他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6c99842f60ddccda38a0e0.png)
第1框 尊重他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能力
目标
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小组交流讨论,根据不同的情境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自主思考回答
指定一名同学,大家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通过情境设定,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从而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视频材料,前后故事的衔接,给学生以情感的震撼,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帮身边同学找闪光点,可以更好地发现、关注平时忽略的东西。
归纳总结
通过板书,归纳总结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PPT出示漫画和生活碰碰碰小材料。
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教师总结:学会换位思考。
PPT出示图片,展示平凡人平凡岗位的闪光点
设问:这些图片提醒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学会欣赏他人。
小活动:挖宝藏——找找身边人的闪光点
拓展空间:几位同学就尊重的话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见课件)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思考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达标书设计】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他人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6825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5.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活动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开始学会评价他人。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具体实践中难以做到。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内心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形成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相关资料。
2.投影仪和电脑。
3.案例材料和相关视频。
4.小组讨论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他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尊重他人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巩固(5分钟)情景模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尊重他人。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c8e1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政治认同:认同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友善等理念。
2.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劳动成果,做到平等待人、换位思考和欣赏他人。
3. 法治观念:明确尊重他人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4.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同时也能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5.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营造尊重他人的社会氛围中。
二、授新课【自主学习】1. 什么是尊重?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3. 如何尊重他人?(怎么办)【法治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公民通过法律手段成功维护自身权益的小故事,如消费者投诉后获得赔偿、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工资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的?你觉得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展示图片】展示两幅场景图片,一幅是比赛中选手相互尊重的场景,另一幅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场景。
思考:(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场景一体现了对比赛对手的尊重;场景二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做到换位思考,做到平等待人,做到欣赏他人等等。
教师: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这是尊重的最基本表现。
【设置疑问】什么是尊重?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呢?教师:尊重是尊敬、重视的意思。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展示一些不尊重他人的图片,如歧视他人、侮辱他人等。
思考:1. 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2.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共5则)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共5则)](https://img.taocdn.com/s3/m/ba1f77f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6.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共5则)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第1课时《尊重他人》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活动一:讨论课——尊重(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
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
2.我认同这个观点。
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
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
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
4-1尊重他人(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一线自用课件教案
![4-1尊重他人(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一线自用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9ff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2.png)
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对待,要求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材料分析
思考:(1)听到小军的话后,小明是什么感受?
(2)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小明感觉没有受到尊重,伤心。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夸一夸
请大家夸夸自己的同桌,夸夸自己的朋友,夸夸自己的老师。
教师总结: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学会欣赏他人。
小结:怎样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三、课堂小结学生借此机会说出自己身边好友、同桌的优点,知道彼此心中的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和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和法治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14b3bfcc22bcd127ff0c2b.png)
4.1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本框题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着眼于培养培生的内在修养。
本框《尊重他人》是后面《以礼待人》和《诚实守信》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尊重意识,才能将文明和守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整个单元来看,只有具备尊重意识,才能更好的遵守社会规则,做有道德、讲礼法的公民。
因此,本框题起到了一个贯穿全单元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从道德方面看,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与老师、与朋友、与家人的关系,在很多个框题中我们也不断强调“推己及人”的思想,因此,学生学习《尊重他人》这一框题,有一定的道德基础,很容易能够理解案例和产生共鸣。
从能力方面看,学生从七年级到八年级的转变,意味着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也在悄然进步,因此,在设置案例、引用名言、组织活动时,可以适当地增加课堂的难度和复杂度。
设置一个“学生跳起来就够得着”的高度是最好不过了。
最后,从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看,中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非常愿意展现自己的,因此,课堂上,尤其是这样德育的课堂上,我认为老师可以尽量少说,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表达、让他们反驳、让他们讨论,这样,品德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尊重他人是与人交往的起点,懂得他人和自己一样需要尊重;尊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2.能力目标知道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的欲望,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培养提升尊重他人的意识。
3.知识目标了解尊重的内涵,正确认识尊重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怎样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尊重与平等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活动导入新课: 活动1: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的两种场景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场景,意在让学生感知尊重的普遍性,理解尊重竞争对手的必要性,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引发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不断提升尊重他人的意识,导入新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 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 尊重他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bcf9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7.png)
《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理解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如何尊重他人。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
2.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尊重他人的态度,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因不尊重他人而引发矛盾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什么是尊重他人?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如何尊重他人?【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即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不尊重他人,会产生哪些后果?为什么说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记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例子,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因为不尊重他人而遇到过问题,思考如何改正自己的行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尊重他人的基本认识,明确尊重他人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是否尊重他人以及不尊重他人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尊重意识。
2.如何尊重他人【教师讲解】详细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待人、平等对待、关注细节、维护他人尊严等。
结合实际例子和情境模拟,引导学生体验和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情境模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你有没有什么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尊重他人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94b9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4.png)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课件展示尊重相关图片,教师讲解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课件展示大运会上卢东与残疾运动员领奖时蹲下的图片,教师讲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课件展示材料成都大运会上的故事:2023年8月4日,成都大运会赛场出现了暖心的一幕。在羽毛球男单首轮比赛中,王正行与乌干达选手穆扬贾·阿莫斯的比赛第一局刚打了一半,阿莫斯的球拍突然断线,却没有替换的球拍,王正行立即将自己的备用球拍借给阿莫斯,比赛得以继续。王正行说:“体育比赛除了输赢,还有友谊。自己把球拍赠送给乌干达选手,这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感谢成都大运会为运动员提供了切磋技艺、友好交流的平台”。赛后在教练李雪芮的提议下,王正行把球拍正式送给了远道而来的阿莫斯,两个年轻人在场边高兴地合影留念。
学习
目标
1.政治认同: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2.道德修养: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3.法治观念: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4.健全人格: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022年3月18日,重庆一大叔被困深坑。救援中,消防员彭彦栋让他踩自己的背作为支撑。大叔不仅没踩,为避免碰到消防员,腿还保持弯曲姿势,并不忘提醒彭彦栋注意安全。网友纷纷点赞:都是心里有爱的人。大叔和消防员的“有爱”表现在(B)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ca6da3941ea76e58fa048b.png)
2.4.1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2.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3.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教学难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三、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课件图片导入1、请问你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用礼貌用语吗?一般在什么场合用的比较多?教师总结: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善于用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阅读课本32页的两幅图并回答问题问题一: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问题二: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阅读课本33页小故事并回答问题:问题:1.从推销员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2.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谢买鞋子的商人?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3.播放课件,就你对乞丐进入图书馆的事件,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教师总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檫,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尊重从我做起:1、阅读课本36页的图片回答问题问题:1.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尊重他人,我们还能怎么做?教师总结: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每个人不论出生、性别、种族等,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同,但地位平等都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与认可。
学会尊重他人还应该做到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教师寄语: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5](https://img.taocdn.com/s3/m/ed01b5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8.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会与人为善,尊重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成长环境、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尊重他人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存在一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提高尊重他人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增强与人为善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尊重他人的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活动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展示一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4.活动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和原则,提高他们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
活动一:讨论课——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
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
2.我认同这个观点。
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
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
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
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活动二:情境讨论——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教师讲述:读者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读者乙和馆长的观点是正确的。
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
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
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
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教师总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目标导学二:尊重从我做起
(二)尊重他人的做法
活动三:情境讨论——他该怎么做?
(展示材料)
情境一:小东与小林约好放学后一起去参观美术馆。
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
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不巧几个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小明的舅舅兴致盎然地谈昨晚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思考: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讨论三个问题,限时三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情境一:站在小东的角度看,去美术馆的时间是自己定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
既然同学有困难需要自己的帮助,可以先给她讲了以后再去。
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
站在小萌的角度看,如果小东有事需要办,可以等别的时间请教他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东的头上。
情境二:站在小光的角度看,撰写演讲稿是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与集体的事发生冲突时,可以选择将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
这也是对同学们尊重的表现。
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为小光考虑,允许他再看一会儿球赛。
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境三: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来听一会儿舅舅的谈论,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
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可以不再跟小明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内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小明,是对小明的尊重。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看出,做到尊重他人,就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活动四:你说我说——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观点一: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观点二: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观点三: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观点四: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思考: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三是正确的。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
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二、四有道理。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看出,尊重他人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欣赏他人。
(三)尊重的深层含义
活动五:发散思维——我们还应尊重什么?
(展示问题)
思考:在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
教师讲述: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
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四、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从我做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置四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什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感觉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三的问题分析还不够浅显易懂,可以通过课后调查学生的反映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