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00年6月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属诺贝尔奖之一。
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奖金,每年的奖项候选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曾被授与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金的科学家、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和化学教授等科学家推荐。
奖项由来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颁奖时间每次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
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这一有特殊意义的做法一直沿袭到如今。
评选过程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
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全
1934年 未颁奖
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国)
发现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G.P.汤姆森(英国)
1910年 J.O.范德瓦尔斯(荷兰)
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W.维恩(德国)
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G.达伦(瑞典)
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 H.卡麦林·昂尼斯(荷兰)
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 G.李普曼(法国)
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G.马克尼(意大利)、 K . F. 布劳恩(德国)
开发了无线电通信
O.W.理查森(英国)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N.玻尔(丹麦)
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
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
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J.弗兰克、G.赫兹(德国)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截至2009年
相关搜索: 物理学奖
1901年 W.C.伦琴 (德国)
发现X 射线
1902年 H.A.洛伦兹、P. 塞曼(荷兰)
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A.H.贝克勒尔(法国)
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4年物理学奖
2004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四届诺贝尔奖颁发物理学奖2004年:戴维·格罗斯(美国)、戴维·普利策(美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美国),为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发现。
”戴维·格罗斯戴维·格罗斯1941年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966年在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人物资料戴维·格罗斯戴维·格罗斯1941年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966年在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戴维·格罗斯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曾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并于1972年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教授。
1997年1月,格罗斯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加利福尼亚海滨,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卡夫利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荣誉在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几十年间,他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和一些私人基金戴维·格罗斯会的多项科学大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格戴维·格罗斯罗斯(DavidJ.Gross)、戴维·波利策(H.David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Wilczek),以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过程中的开创性发现,他们发现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现象,构建适用于所有物质的“万有理论”。
简介戴维·格罗斯戴维·格罗斯1941年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966年在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曾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并于1972年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教授。
1997年1月,格罗斯来到了加利福尼亚海滨,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卡夫利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在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几十年间,他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和一些私人基金会的多项科学大奖。
石墨烯发现过程
石墨烯发现过程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强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奇迹材料”。
石墨烯的发现过程是一个曲折而令人惊叹的故事。
2004年,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物理学家安德鲁·盖门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与他们的学生安德烈·赫姆尔和谢尔盖·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名为“机械剥离”的实验。
他们使用一块胶带,反复剥离一块石墨试样的表面,希望能够得到更薄的碳层。
然而,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剥离多少次,最终得到的都是一个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碳层。
这个层就是石墨烯。
石墨烯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人们意识到,这种材料具有许多惊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能会对电子学、光学、能源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因此,盖门和诺沃肖洛夫的发现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学家们对石墨烯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开发出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
他们发现,除了机械剥离外,还可以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溶液剥离等方法制备石墨烯。
这些新方法大大提高了石墨烯的制备效率和质量,为石墨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石墨烯的发现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研究领域和应用。
在电子学领域,石墨烯的高导电性使其成为制备高性能晶体管和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在光学领域,石墨烯的宽带隙和高透明性使其成为制备高效光伏器件和柔性显示屏的理想选择。
此外,石墨烯还具有出色的热传导性能和机械强度,可应用于能源储存、复合材料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然而,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仍然相对复杂和昂贵,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其次,石墨烯的性质和应用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最后,石墨烯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市场需求和成本等方面的考量。
石墨烯的发现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最终发现了这种具有独特性质的材料,并为其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历年物理学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中的物理学家的共性祖纳·斯万伯格院士近日应邀到杭州参加学术活动,并给浙江大学的上百名学子做了一场题为“科学的魔力———诺贝尔与物理学”的科普讲座。
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席间,中国人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成为听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我曾经在吉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做过荣誉教授,接触过很多优秀的中国物理学家,他们的钻研精神以及积极创新的研究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祖纳·斯万伯格说,“中国的物理学研究正在大踏步前进,中国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只是时间问题。
”他说,华裔物理学研究者中有好几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这是个非常好的传统。
同时,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环境正在一点点好转,很多高等学府的科研机构不亚于国外。
中国的物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并在一些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基础物理学逐渐被重视起来,这些都是获奖的重要保证。
科学家获奖与所处环境条件有关作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祖纳·斯万伯格在原子物理学和激光学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以及这些领域与能源、环境、医疗等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从1998年起,祖纳·斯万伯格开始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
2004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主席一职。
“按照惯例,每年2月1日,各国科学院的物理学家、前任诺奖得主进行对本届的诺奖得主进行提名。
8月,名单经委员会初选后递交瑞典皇家科学院。
10月,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12月,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
”作为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祖纳·斯万伯格熟知诺贝尔奖产生的程序。
根据历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统计,从1985到2005年,共5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中,有34位为美国人或在美国居住,占64%;47位化学奖获奖者中有28位为美国人或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占59.6%;生理学或医学奖的46位获奖者中,有28位美国人,占46%;33位经济学奖获奖者中,有23.5位美国人(其中一人为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占71.2%。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摘要: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包括的奖项有和平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物理学奖,旨在奖励那些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及权威性的科学奖项。
本文简要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着重论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预测了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趋势,揭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启示。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启示第一章诺贝尔生平及诺贝尔奖概述1.1 诺贝尔生平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是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就在诺贝尔出生前一年,一场火烧毁了他的家,全家只好靠借债度日,父亲为了躲债,单身离家出走,幸好由母亲把家务全部担当下来。
诺贝尔凄苦的童年生活使他身体虚弱、性格内向。
诺贝尔8岁上学,仅读了一年就辍学了,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接受学校教育。
诺贝尔父亲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机械师,后来他父亲发明的机械在俄国受到欢迎,家境开始好转,在1842年,诺贝尔9岁时全家迁居俄国彼德堡。
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得请家庭教师教他们学习外语和自然科学。
由于诺贝尔的勤奋学习,他的学识不亚于他的两个哥哥,深得教师和父亲的喜爱。
过了不久,诺贝尔的哥哥要回瑞典,诺贝尔也只好停止学业,他就到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
诺贝尔把工厂当大学,努力学习生产理论和生产技能。
为了扩大诺贝尔的视野,使他能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1850年他父亲让他出国进行旅行学习。
两年中,他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诺贝尔善于观察,认真钻研,知识积累迅速,所以在两年后回俄国时,他已经是一位精通几国语言和受过科学训练的学者。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D·A·格拉塞尔 R·霍夫斯塔特 R·L·穆斯堡
L·D·朗道 E·P·维格纳 M·G·迈耶 J·H·D·詹森 C·H·汤斯 N·G·巴索夫 A·M·普洛霍罗夫 R·P·费曼 J·S·施温格 朝永振一郎 A·卡斯特莱 H·A·贝特 L·W·阿尔瓦雷斯
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测定质子磁矩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蜕变的研究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钍也有放射性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阴极射线的研究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
的比值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
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为可见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发现中子 发现宇宙射线
发现正电子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下面是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 杨振宁(1957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因物理学研究而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杨-李理论”,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李政道(1957年获奖)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政道还在物理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3. 高斯古(1957年获奖)高斯古是中国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研究者。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量子色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杨振宁(1963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因为对于非守恒性理论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杨振宁(2004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三次获奖是因为对于超导性和超流动性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凝聚态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高锟(2012年获奖)高锟是中国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7. 丁肇中(2016年获奖)丁肇中是中国第七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的研究成果在粒子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要影响。
8. 陈建功(2018年获奖)陈建功是中国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于激光的产生和应用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1903年 亨利·贝克勒 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 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 范德华 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 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用X 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 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 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1926年 让·佩兰 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康普顿 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年 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 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1951年 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爱德华·珀塞尔 美国1953年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马克斯·玻恩 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瓦尔特·博特 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1956年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约翰·巴丁 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 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 1968年 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 1969年 默里·盖尔曼 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 路易·奈耳 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 1971年 伽博·丹尼斯 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约翰·巴丁 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 理论” 利昂·库珀 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 江崎玲于奈 日本 “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乔治·斯穆特美国性”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汇总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2000 年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埃里克·康奈尔2001 年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雷蒙德·戴维斯 2002 年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2003 年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戴维·格罗斯 2004 年戴维·普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 2005 罗伊·格劳伯俄罗斯德国美国美国美国德国美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俄罗斯英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 射线源的发现” “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 “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年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 2006 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小林诚 2008 年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高锟 2009 年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布莱恩·施密特国美国德国美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日本美国英国美国美国荷兰英/ 俄澳大利亚美国“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发现巨磁阻效应”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2007 年“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 2010 年“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3] 2011 “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亚当·里斯索尔·珀尔马特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彼得·希格斯 2013 弗朗索瓦·恩格勒赤崎勇 2014 天野浩中村修二 2015 梶田隆章阿瑟·B·麦克唐纳 2016 戴维·索利斯迈克尔·科斯特利茨邓肯·霍尔丹美国法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日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美英/美英国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1年物理学奖得主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夫冈·克特勒沃尔夫冈·克特勒沃尔夫冈·克特勒1957年出生在德国海德堡,并在附近的埃佩尔海姆(Eppelheim)长大,从海德堡的中学毕业后,1976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学,两年后转去慕尼黑工业大学,专业方向是理论物理学,1982年以不对称材料的自旋松弛为论文硕士毕业。
此后前往加兴的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和慕尼黑大学,在赫伯特·瓦尔特(HerbertWalther)和哈特穆特·菲格(HartmutFigger)手下攻读博士,研究实验分子光谱学,1986年以“氢化氦和三原子氢分子的光谱学”为课题获得博士学位。
离开加兴后,克特勒回到海德堡大学研究内燃机,1990年移居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研究实验室(RLE)工作,并将工作领域转换到激光冷却,1993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98年成为教授。
2006年被任命为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并任麻省理工学院超冷原子中心主任。
研究克特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证明了氢化氦(HeH)的存在,并首次获得这种分子的光谱。
在加兴的博士后阶段,他又完成了对光谱的完整解释。
赫伯特·瓦尔特后来在总结这一成就时说:“他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即又很快结束了它”(德语:ErhateinGebietkreiertundesgleichzeitiggetötet)。
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激光冷却技术的发展,能够将原子气体的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物理学家开始了在气体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尝试。
克特勒的研究组是最先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组之一,1995年克特勒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在钠(23Na)原子蒸气中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完整word版)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立根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2001年―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表
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 南部阳一郎(美国)、小林诚 自发破缺机制而获奖,日本科学家小林诚 2008年 (日本)、利川敏英(日 、利川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获此 本) 殊荣。 高锟(英国)、威拉德·博 伊尔(美国)、乔治·史密 斯(美国) 安德烈·盖姆(英国)、康斯 坦丁·诺沃肖罗夫(英国) 萨尔·波尔马特(美国)、 利亚物理学家布莱恩·施密 特(美国和澳大)、亚当· 里斯(美国) 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 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 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 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graphene)方 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 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 速膨胀”。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01年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表
年份 2001年 物理学家 克特勒(德国)、康奈尔(美 国)和维曼(美国) 雷蒙德·戴维斯(美国)、 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 多·贾科尼(美国)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俄罗斯和美国)、维塔利 ·金茨堡(俄罗斯)、安东 尼·莱格特(英国和美国) 戴维·格罗斯(美国)、戴 维·波利泽(美国)、弗兰 克·维尔泽克(美国) 获奖原因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 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 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 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2002年
2003年
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 性贡献。
2004年
他们在量子色动力学方面的贡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 研究成果可改进GPS技术未来手机信号更清 楚 施和罗伊·格劳伯 约翰·马瑟(美国)、乔治 ·斯穆特(美国) 阿尔贝·费尔(法国)、彼 得·格林贝格尔(德国) 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 和各向异性。 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诺贝尔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Alfred Bemhard Nobel,1833—1896)是一位瑞典发明家的儿子,他从小健康欠佳,因此主要靠家庭教师教育。
他曾在彼得堡学习工程,也曾到美国,在伊里克逊(John Ericsson)指导下学习了大约一年。
诺贝尔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做实验时,发现当把甘油炸药分散在漂白土或木浆之类的惰性物质中时,可以更安全地处理。
他还发明了其它炸药和雷管,并取得了这些发明的专利权。
诺贝尔因炸药的制造和巴库油田的开发而得到了一笔巨额财产。
他终生未婚,被认为是一个有自卑感和孤独感的人。
他对同伴常抱一种嘲笑态度,但他为人心肠慈善,对人类的未来满怀希望。
诺贝尔留下9百万美元的基金,他在遗嘱中写道:“这些基金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发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上述利息分为相等的五部分:一部分奖给在物理学领域有最重要发现和发明的人;一部分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要发现和改革的人;一部分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最重要发现的人;一部分奖给文学领域内著有带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部分奖给在促进国家之间友好、取缔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举行和促进和平会议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人。
“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加罗琳斯卡研究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研究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推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颁发。
”诺贝尔的遗产留给了一个当时并不存在的基金会。
1897年元月,当他的遗嘱宣读后,他的某些亲属曾对此提出了争议。
一些被委派负责颁发奖金的机构(因事先都未曾商量)开始时也对承担这一困难任务感到犹豫,三年后问题才得到解决,l900年6月作为遗产合法继承者的诺贝尔基金会成立,1900年12月颁发了第一届诺贝尔奖。
诺贝尔提出奖金只授予“前一年间”所做的工作这一规定,从一开始就未实行。
这是因为推选委员会考虑到要确认一项成果对物理学的贡献的价值,往往需要许多年。
诺贝尔奖不授予毕生的工作,而授予那些有特殊成果的工作。
2004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什么是自然界最小的组成单位?极微小的粒子如何组成我们身边的万物?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困扰着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们。
人们开始以为分子是最小的,后来发现了更小的原子,再后来是质子和中子……到目前为止,夸克是科学已经证明的、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荣获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把2004年度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2004年的诺贝尔单项大奖奖金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6万美元。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这三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才获此奖项的。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祝贺富兰克·威尔切克教授荣获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切克教授接到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得知与另外两位美国科学家,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戴维·格罗斯和加州工学院的戴维·玻利策,同获
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MIT立刻在当日上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MIT 物理系和理论物理中心下午为富兰克举行庆功宴。新闻发布会已由媒体广 泛报道。庆功宴带有内部性质,外界相对知之较少。适逢笔者在MIT理论物 理中心从事访问研究工作,有幸亲历了这一科学界的盛事。后面的一组镜 头记录了这一难忘的时刻。
祝贺富兰克·威尔切克教授荣获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Congratulations Frank for the 2004 Nobel Prize in Physics
G.X.Peng
P.O.Box 918-4,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jing 100039, gxpeng@, 86-10-8823356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 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Good news: Frank is coming☺ 庆功宴下午4时开始。人们兴奋地互相转告:富兰克来了!
He is very happy and relieved! 他很高兴,也感到宽慰。
Thanks all! 谢谢大家。
With Dean Marc Kastner 接受系主任的祝贺。
“I’d be lying if I said that it came as a shock.” “我对得奖并不感到震惊”。
Really? 真的吗?
Signing for an old professor 为老教授签名
2004年中国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中国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戴铭珏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三人平分,他们都是美国人,他们从事的是夸克强作用力方面的理论研究。
【总页数】1页(P62)
【作者】戴铭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2.33
【相关文献】
1.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 杨建邺
2.科学研究开启认知之门——访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韦尔切克教授 [J], 冯彦君;肖伟芹
3.夸克世界中一个多彩色的发现 --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 [J], 郭振华;李宗红
4.跑向自由--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J], 刘川
5.现代理论物理进展的辉煌标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J], 烨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美国的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休·普利策(Hugh David 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
他们提出了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理论。
戴维·乔纳森·格罗斯(David Jonathan Gross,1941—),出生于美国华盛顿。
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1985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格罗斯在理论物理,尤其是规范场理论、粒子物理和超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他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量子色动力学作为描述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的“强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理论,成为研究强子性质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
休·戴维·普利策(Hugh David Politzer,1949—),出生于美国纽约。
1974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粒子物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加州理工学院坐落于帕萨迪纳美丽的圣盖伯利山脚下,是美国声名显赫的名牌私立大学之一。
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1951—),出生在纽约州的米里奥拉,他的祖先来自波兰和意大利。
他在昆斯区上中小学。
在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1972年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物
1
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普林斯顿开始执教生涯。
1988年他前往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担任教授。
2000年秋天,他重回东海岸,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教授。
他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科学家之一。
维尔泽克曾是戴维·格罗斯的学生。
近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夸克等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夸克等组成了质子和中子,中子和质子又形成原子核,最终产生原子以及今天的宇宙万物。
现有的物理学理论还认为,自然界中存在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等4种基本的作用力。
其中,夸克通过强作用力组成质子和中子,而这种强作用力主要通过另一种名为胶子的基本粒子来传递。
但物理学家们在研究夸克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没有发现过自由的单个夸克,只有2个或3个夸克的集合体才能处于自由状态,通常情况下夸克总是被约束在质子和中子内部。
本年度获奖者格罗斯、波利策和维尔切克提出的“渐近自由”理论,为此提供了解释。
1973年,维尔泽克正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格罗斯。
师徒二人于1973年发表论文,揭示了粒子物理中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当时他们分别只有32岁和22岁。
同年,普利策也独立发表了相关论文。
三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强作用力会随着夸克彼此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没有夸克可以从原子核中向外迁移,获得真正的自由。
通俗地说,这一现象有点像拉一根具有弹性的橡皮筋:橡皮筋拉得越长,其产生的力量越大,人拉起来也更为费劲。
同
2
样根据“渐近自由”理论,强作用力会随着夸克间距离的变小而减弱,这意味着,约束在质子等内部的夸克在彼此距离足够小时将近乎自由地进行运动。
为了描述夸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以他们三位为首的物理学家们创立了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理论认为,与电子带有电荷类似,夸克和胶子带有色荷,基于色荷的色力或者强作用力,具有比电磁力更为复杂的作用方式和更为奇特的现象,“渐近自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夸克只有在极高能量下才会表现出近乎自由的状态。
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渐近自由”现象,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科学家们对自然界基本作用力作用方式的理解,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使完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成为可能,而且也让科学家向实现对自然界4种基本作用力进行统一描述的宏大梦想更进了一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