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名家论湿热证治——专题讲稿

合集下载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赵绍琴温病学讲稿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赵绍琴温病学讲稿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通用26篇)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1我就是那个努力的少年。

夜深了,天上的繁星和月亮本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此刻却都怏怏不乐,天空像是被蒙了一层厚厚的雾,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屋内,没有令人睁不开眼的光,仅有一个小小的台灯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灯光下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红线条和令我感到刺眼的数字的数学试卷。

看着那张卷子我思绪万千,脑海中全是我为这场考试所做的一切努力,可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一瞬间我感到生活,生命都辜负了我。

“噔,噔”房门被敲响了,我上前打开了被封尘已久的门。

妈妈手里拿了一杯苦瓜汁和一杯西瓜汁,她打开了那让我感到刺眼,以及无法与小台灯那温暖的光线相媲美的灯,坐在书桌前,她让我喝下小半杯的苦瓜汁,我喝完后苦不堪言。

接着,妈妈又让我喝下了同等量的西瓜汁。

对于妈妈的这种做法我疑惑不解,但我并没有去思考,我仍然沉浸在我的数学成绩之中,对于妈妈的做法我只能感觉到无聊。

突然思绪被打断了,妈妈说:“刚刚你所喝的,就像是你的人生,不管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在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你的成绩对你的打击很大,你感到很难受,但是这只是一时的。

做好自己,自己无愧于自己就可以了。

”妈妈的话让我一下就清醒过来了,对于成绩只不过是对自己所做的努力的见证,我已经付出了努力,就不应该再为此消沉。

应该像这盏灯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大雾散去,露出迷人的夜色,繁星和月亮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2走进胜利街,在错综复杂的枝叶间,阳光普照,照亮了街上的每一块砖,每一棵草,照亮了这条老街70多年来的独特魅力。

在无数翻新过的街道上,斑驳的斑点让人仰望梧桐,与街道同龄的树木依然兴高采烈。

旧树干上布满了皱纹,但棕色树干的末端拉出了新年的绿色枝条。

他年复一年地结果、发芽、枯萎,浅棕色的羊群是他生日的烟火。

夏天尽可能的把绿色的地毯舒展开来,给日夜生活在一起的行人和房屋带来薄荷味的清凉。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

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

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

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

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

本书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简明易诵,各条之下有薛氏自注,对条文所涉内容详加辨析,故后人有以《湿热条辨》为此书命名。

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

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

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

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始见于此书,至今对临床温病辨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

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

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

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

【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

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

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

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

1 一般资料1.1 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

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

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

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

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

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

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

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

1.2 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

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

表1 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1.3 方剂的用药种类 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

湿热证的治与禁

湿热证的治与禁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副教授)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

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

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

一般来说湿热证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

温病湿热证辩治

温病湿热证辩治

温病湿热证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

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

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

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

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

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

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

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赵绍琴论湿热治法

赵绍琴论湿热治法

赵绍琴论湿热治法赵绍琴老先生擅长温病治疗,为当代着名温大家。

湿热之邪,常缠绵难祛或误治生变。

老先生从用药到病机,再到治法,及调护,为我们总结了他在临床治疗湿热病证的临床经验。

01用药平正轻灵赵氏治湿,用药少而精,喜用轻清灵动、辛温芳香、性味平淡之品,多用芳香宣化、调畅气机之法,忌甘寒、滋腻、守中。

湿郁上焦者多用藿香、佩兰、淡豆豉、豆卷、前胡、杏仁、枇杷叶,芳香化湿,开宣肺气,以肺主气,气化则湿亦化,湿化则热易清。

湿阻中焦者在用芳香化湿、宣降肺气的同时,更用陈皮、半夏、厚朴、木香、大腹皮、白豆蔻、草豆蔻、煨姜等辛开于中。

湿蕴下焦者用六一散、竹叶、鲜白茅根、鲜芦根、通草等导湿于下。

热邪郁于内,亦当清之,然湿与热胶合,过用苦寒每致湿邪凝滞,湿不得化,气机不畅,甚至闭塞清窍,神识昏蒙,故用寒药味宜少,量宜轻,黄芩、栀子、黄连可酌情用之,少则2一3g,多则10g。

栀子清泄三焦,与淡豆豉配伍,清宣郁热,湿热郁久则为陈腐之气,栀、豉合用,最善发越陈腐,故有宣阳解郁之功。

半夏、生姜、黄芩、黄连辛开苦降,清热燥湿,开泄中焦之湿热积滞。

荷叶、竹茹、青蒿、牡丹皮、白蒺藜亦常用之。

治湿热,其方多以三仁汤、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

寒凉重坠、滋腻之品一般不用。

若确有实热,白虎汤亦用之;若有热甚神昏、腑气不通,“三宝”、羚羊角粉、大黄亦少用之。

但中病即止,决不多服久服,免生变证。

02重视三焦畅通,气机调畅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畅则可上下分消,邪去有路。

三焦畅通,营血之热才可外透而解,上中下之湿热才可外出。

凡湿热阻滞,气机不畅,头昏目胀,胸脘满闷者,治以芳香宣化,宣降肺气,以展气机。

凡舌苔厚腻,尤其是舌根苔厚者,加用消积导滞之品,如保和丸(布包)、莱菔子、焦三仙、水红花子、鸡内金,并用白茯苓、赤茯苓、薏苡仁、茯苓皮等分消湿热,药后三焦通畅,气机调顺,则微汗从头至胸而出,终至汗出至脚趾而透,热即全退。

温病学 湿温PPT课件

温病学 湿温PPT课件
薄腻。 辨证要点:身热已退、食少、苔薄腻
病 机:余邪蒙绕,胃气不舒,脾气未醒。 治 法:轻清芳化,涤除余邪。 方 药:薛氏五叶芦根汤
第33页/共37页
病案讨论
李××,男,22岁,1976年8月16日住院。住院号: 25748 病史:起病至今已10余天。始病觉恶寒怕冷,继则 发热,体温在39.5~40℃左右。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效果不著,仍高热不退,转来本院治疗。 症状:身热不扬,汗出不多,周身酸楚,头昏面色 萎黄,胸闷不知饥,头重,大便干,小便黄赤,舌 苔白微腻,舌质红,脉濡。 检查:体温39.2℃,脉搏89/分,白细胞计数:总数 4600/mm3, 中性70%,淋巴30%。肥达氏反应 “H”1:160,“O”1:160。

机:湿热久郁不解,化燥化火,侵入血 分,
损伤肠络,迫血下行。
治 法:凉血止血
方 药:犀角地黄汤
第28页/共37页
气随血脱
临床表现: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
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
病 机: 便血过多,气随血脱 治 法:急用益气固脱,再予温阳健脾,养
血止血。
方 药:独参汤, 黄土汤
第29页/共37页
心烦 身重脘痞较轻
二便 便溏,溲混
便干,溲赤
舌苔 白腻
黄微腻
脉 病机 治法 方药
濡缓
滑数
湿困脾胃,气机郁滞
热盛阳明, 脾湿未化
燥湿化浊
清热佐以化湿
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 白虎加苍术汤
第27页/共37页
(四)化燥入血
临床表现:灼热烦躁,或发斑,或便下鲜血,舌
质绛而干。
辨证要点:发斑,或上窍出血、或便下鲜血、舌绛
白虎加苍术汤湿重于热湿重于热热重于湿热重于湿发热发热身热不扬身热不扬高热高热口渴口渴不渴或渴不欲饮或喜热饮不渴或渴不欲饮或喜热饮口渴欲饮口渴欲饮面色面色萎黄萎黄面赤气粗面赤气粗神情神情淡漠淡漠心烦心烦胸腹胸腹脘痞腹胀较甚脘痞腹胀较甚身重脘痞较轻身重脘痞较轻舌苔舌苔湿困脾胃气机郁滞湿困脾胃气机郁滞热盛阳明热盛阳明燥湿化浊燥湿化浊清热佐以化湿清热佐以化湿方药方药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白虎加苍术汤白虎加苍术汤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鉴别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湿热证治 ppt课件

湿热证治 ppt课件

.
2020年6月12日12时44分
20
营血分证治——湿热化燥 伤络便 血
如脱固气复,由于阴损及阳,多呈脾胃虚 寒,阴血亏虚之象,症见面色晄白,四肢 欠温,倦怠乏力,仍少量便血,舌淡脉缓 无力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黄土汤(《金匮要略》)
.
2020年6月12日12时44分
21
营血分证治——湿热化燥 伤络便血
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
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凉血止血 黄芩、黄连、黄柏、山栀——泻火解毒
.
2020年6月12日12时44分
19
营血分证治——湿热化燥 伤络便 血
可加紫珠草、茜草根、地榆炭、侧柏炭、 参三七等增强止血之效
若出血量大,导致气随血脱,症见便血不 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脉微细。 病势危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 故首当益气固脱,急予独参汤或生脉散。

湿邪较重——加菖蒲、半夏、助其温开燥湿
抽搐明显——加羚羊角、钩藤或止痉散,凉 肝息风止痉。
.
2020年6月12日12时44分
10
营血分证治——暑湿内陷心营
外感引动伏暑——卫营同病: 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
心烦不安,舌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治疗:透邪宣表,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
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
.
2020年6月12日12时44分
16
营血分证治——热闭心包 瘀阻血 脉
热瘀互结,兼阳气外脱: 肢厥大汗,息微喘喝,神疲倦卧,面唇青
灰,舌淡暗,脉微。 益气回阳固脱,兼以化瘀通络 参附汤加丹皮、赤芍2时44分
17
.
2020年6月12日12时44分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关键词湿热之邪湿饮停聚脾胃湿温的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

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脾胃阳气的胜衰。

如饮食不节,饥饱无度,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则易内湿停聚。

特别是在夏秋之节湿盛之季,脾胃之机多较呆滞,尤易导致湿邪内困,在此情况下,外界湿热之邪便易乘虚而入,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辨治原则湿温病的发生,虽邪气侵入的途径不一,但病变部位则在脾胃。

起病即有湿邪困脾的气分证,此时虽兼有湿邪在表的卫分证,但为时较短,随着表征的解除,则主要表现在气分湿热。

但同时还必须分清湿邪所在的部位及湿与邪的孰多孰少。

湿重于热:治宜祛湿为主,兼以清热。

若湿郁上焦,多见头昏胀痛,胸闷不舒。

治宜辛开宣降肺气,药用杏仁、橘红、枇杷叶等,使肺气宣畅,外资卫气之宣发以散表邪,内助水道之通调以利水湿。

湿阻中焦者,可见脘痞腹胀,呕恶便溏,口淡不渴等症。

治宜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药用藿香、佩兰、白蔻、半夏、石菖蒲、厚朴等,振奋胃气,苏醒脾气,使中焦气机宣畅,升降复常,则水湿自化。

湿蕴下焦,则小便不利,治宜淡渗之品,药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等。

下焦阳气,以利小便。

曹炳章说:“湿即气也,气化则湿化……,在上焦则化肺,在中焦则化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

华云岫讲得更为具体,他在总结叶天士治湿病的经验时说:“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渗湿、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振,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湿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淡泄之,亦犹低湿处,必多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渠以泄之耳。

”然三焦又为一整体,用药当互为策应。

热重于湿:治宜清热为主,兼以祛湿。

此时若仍以祛湿为主,则辛苦香燥之品必使津耗而热增,以致化燥,故清热当为主法。

但热中挟湿,与因热致燥者不同。

治热而燥者,可用清热滋阴之品;治热而湿者,则宜清热燥湿之品。

《温病学》之湿温篇(上)湿重于热证治[附舌象、验案]

《温病学》之湿温篇(上)湿重于热证治[附舌象、验案]

《温病学》之湿温篇(上)湿重于热证治[附舌象、验案]I编者导读:刘清泉院长作为第一个进入新冠肺炎武汉疫区的中医专家,对于新冠肺炎认为属于中医的“湿瘟”“疫病”,虽然现已有各种针对此次疫病的中医方案,但方案言简意赅,说理教学较为缺乏,故编者将中医经典教材第五版青皮《温病学》中湿温篇的内容删减了部分冗余话语并加入陈老对其中一些经典方剂的独特解读,以及证型或方剂常见参考舌象图片和典型验案,以供读者深入学习湿温病的治疗。

《温病学》指出“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严重,较之一般温病的危害更甚。

由于温疫不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其辨证治疗仍按温病的辨治体系进行,所以本教材没有把温疫另列专章讨论。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膩,脉缓等主要症状。

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表现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衰两种不同转归。

(一)湿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叶天士“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先有内因--------素体脾胃失调,湿邪内停后合外因--------湿热病邪(二)湿温病感邪途径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薛注:“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病多归膜原。

”膜原即陈老常言之少阳三焦膜腠,邪阻膜原也可作为湿热病初起的一种形式。

(三)湿温病发展演变规律湿温病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膩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本病传变较之一般温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

其发展演变,一般亦不外由表入里,由卫气而及营血,但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湿温邪气传变规律:湿温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

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

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

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同学们,下面咱们讲湿遏卫气,表里同病的治法。

治法就是辛温宣透,芳香化湿。

选用辛温芳香的药物,用辛温来透邪,用芳香来化浊,透化湿浊,使邪气从表而解。

但是呢它湿邪也弥漫到里,又影响到中焦气分、上焦气分,所以还要加健脾的药,也要加辛温、苦温的药,还要配合上淡渗的药,要加行气药。

这么一加呢,看这个方剂:代表方剂有两个,一个是藿朴夏苓汤,一个是三仁汤。

藿朴夏苓汤它的组成: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生薏仁、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厚朴。

这里边开上的药有哪些?它不是要开上、畅中、渗下吗?开上的药,藿香、淡豆豉、杏仁,开上焦,这里边以藿香为君药,辛宣芳化。

豆豉实际上它也芳香,也是芳香药,也辛温芳香,因为淡豆䜴是用苏叶和麻黄煮过的,煮黑豆嘛,为什么说淡豆豉是辛温的呢?因为在《温病条辨》里边,它有两种豆豉。

一种是用淡豆豉,一种是用香豆豉。

在银翘散里边它用的是淡豆豉,而且你用过表药是去豆豉,就说明它用的是辛温的,香豆豉是辛凉的,是用桑叶和青蒿炮制的,那不一样。

这里边虽然没有用苏叶,淡豆豉是用苏叶煮过的,所以藿香配豆豉再加上杏仁开肺气,共同开上焦肺气,宣化湿浊。

畅中焦的药:蔻仁、半夏、厚朴,辛开苦降。

半夏和蔻仁是辛温药,而且蔻仁还芳香醒胃,厚朴苦温降浊,宣畅中焦气机。

茯苓既是健脾药,又是利湿药,茯苓配猪苓、泽泻,淡渗利湿。

生薏仁既能健脾,又能够利湿,所以淡渗利湿药啊是四个,茯苓、薏仁、猪苓、泽泻,其中有两个还能健脾,这个方剂并不复杂,它照顾的面啊,三焦湿热照顾了,气机照顾了,开肺气照顾到了,健脾考虑到了,很全面。

但是有点缺点,它毕竟是湿邪,以上焦卫分为主,宣化的力量不够,所以可以加苏叶、加白芷这一类辛温药,因为它恶寒重啊。

这个方剂虽然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了,但是它宣表的力量不够,还是轻,可以加,甚至于可以用藿香正气散,这是初起呀,用藿朴夏苓汤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也可以,总归都是祛表里之湿,藿香正气散的宣化作用比它大。

国医大师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一讲)

国医大师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一讲)

国医大师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一讲)第一讲第一条:温热病乃温邪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经口咽而至,非邪从皮毛所感受。

故温病初起必咽红而肿,口干舌红,咳嗽,甚则有痰,或胸痛而喘,始在上焦,虽有寒热,却非表证,故曰在卫。

这一段内容,(讲的是)温热病是温邪从口鼻而入。

所谓“温邪”,当然包括感受的疫气、传染的病菌,都是从口鼻吸进来的温热之邪。

因为(温邪)从口鼻进入后,经气管到肺。

这是温病,绝对不是从皮毛感受。

温邪就温邪,都把它说成是表邪了,从皮毛受的,错就错在这儿了。

绝对不是皮毛感受的温邪。

因为从皮毛感受的,就说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吗?这不是,这种温邪自口鼻吸受而来的,到了肺。

所以它的特点就是咽红、口干、咳嗽。

很多人就认为,温病不是也有发烧恶寒,也有表证吗?“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这是古人说的。

老从这点来认识,就把温病看错了,为什么这么讲呢?老认为体表受了风寒,是不是呢?温邪不是体表受了六淫邪气,这点必须认识(清楚)。

所以温病(初起治法),我呢,就写辛凉清解,用轻清清热来解除它,所以这上呼吸道感染来了,用个压舌板瞧嗓子,过了五天,必瞧白[疒咅]。

你老把它看成六淫邪气了,你就不信嗓子,不(管)嗓子,上来就瞧脉。

为什么扁桃腺肿、咽喉炎、咽峽炎、口腔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等,整个是上呼吸道炎症。

西医学了吧,因为这样,你就绝对不许(一见)发烧、恶寒、头痛,就先想桂枝汤。

我们中医学院来的学生,一上来就开桂枝汤,一下子,舌头就出血了。

“这我怎么不对呀?”(因为)那个是受的风,这是进来的热。

就为这个。

瞧发烧病,第一个先看白细胞。

有炎症时,白细胞必然高;要是受的风寒,白细胞准低,才用桂枝汤。

白细胞6000立方毫米,开桂枝汤。

一个是脉数,一个是脉紧。

脉数呢,息间6至,舌红脉数。

脉紧,必须伴有体痛、没劲、舌淡、苔白。

所以,我们治疗发烧,首先要看白细胞,因为支气管肺炎、肺炎时,白细胞就高哇。

千万记住这一点。

47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2)

47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2)

47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2)同学们,咱们上节课讲了湿温病辨证论治的第一大部分——湿重于热的证治。

湿重于热讲了两个类型:一个是湿遏卫气,表里同病。

一个是后面的内容,咱们把它倒到前面来了,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这是在上焦。

下面讲第三个类型:湿阻募原。

募原也叫膜原。

这个证候类型啊按着病变的部位来说,它在募原。

从位置上来说应该是在中焦,是半表半里证。

按照吴又可的说法,是在半表半里,不是少阳的半表半里,是募原的半表半里。

它的临床表现:按着吴又可《温疫论》的描述,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继则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

这是对初起发热症状吴又可的描述。

先憎寒而后发热,就是说它是往来寒热,先寒后热。

憎寒说明恶寒很严重,恶寒过去之后就是发热,发热过去之后又是憎寒。

寒热交替出现。

这是初起。

随着病情的发展,继则但热不寒。

往来寒热之后就是只发热不恶寒,而且这个发热特点是昼夜发热,24小时都热,日晡益甚,到午后申时更重。

同时还伴有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恶心,胃气上逆,呕吐,脘腹胀满。

舌苔白厚腻浊,厚腻,秽浊。

脉不浮不沉而数,按吴又可的说法,既不浮又不沉而数。

分析它这个证候。

,首先说病变的部位,吴又可说呀这个部位在哪儿?“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也。

”吴又可说:“邪自口鼻而入”,邪气从口、鼻进入人体,是指传染而来。

“则其所客”,邪气所在的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在哪个位置呢?“舍于伏膂之内”,伏膂是指这两条肌肉,在这里面,图1“去表不远”,说明它不在表,“去表不远”,是在表的里面。

“附近于胃”,又在胃的外面,“附近于胃”,说明没进入胃,是在胃的外面。

离体表不远,离胃也不远,是在胃和肌肉之间,那就是在胸腔、腹腔啊。

胸腔、腹腔这个部位。

“乃表里之分界”,所以它叫半表半里,它叫“经、胃交关之所” ,经络和胃相交的地方,在这个空腔里面,“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说的横连募原。

【精】温病名家论湿热证治——专题讲稿

【精】温病名家论湿热证治——专题讲稿

治法分析
卫表——芳香宣透、宣肺 湿热病邪
气分——祛湿(综合性)
三仁汤 藿朴夏苓汤
方药分析
藿香、淡豆豉 杏仁
——芳香透泄
——宣肺
(上)
白蔻仁、厚朴、半夏 ——芳化、燥湿、理气 (中) 祛湿
苡仁、泽泻、猪苓、赤茯苓、滑石、通草——淡渗 (下)
淡竹叶
——清热
讨论: A.与三仁汤的异同 B.湿温初起证治特点
李士材:“洞泄一名濡泄,濡泄因于湿胜”。
(4)关于五法叠用 ·三仁汤五法叠用,三焦环顾。秦伯未认为,可作 为湿热类温病的基本方(《谦斋医学讲稿》) ·吴鞠通:“凡统宣三焦之气,皆扼重上焦,以上 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 ·杏仁、滑石、通草,上下相应结构,三石汤、杏 仁滑石汤可见。
1.2 新加香薷饮 此针对寒邪外束,内蕴暑湿之证而设
吴鞠通《温病条辨》
汪廷珍 :“温热、湿热为本书两大纲” 吴鞠通:“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 参,不可偏执。”
王孟英《温热经纬》
立湿热类温病专论——《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 大异。”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以“湿火”与 “燥火”作分类辨治的提纲
吴又可《温疫论》——湿热疫 余师愚《疫 疹一得》——暑燥疫
二、湿热类温病祛湿方法概要
上焦——宣肺
(如雾)
肺卫相通——宣化卫表之湿 启上闸 ——协同配合
杏、蔻 橘、杏
燥 湿 ——
烈日晒之 刚燥之土培之
燥运脾湿
苍术 半夏 草蔻 草果
中焦 (如沤)
理 气—— 宣通气滞 ————— 厚朴 枳实 腹皮 槟榔
芳香化湿——醒胃畅肠 藿、佩 芳 化 芳香透泄——透表外泄 豆卷、槟榔

温病辨治汇讲第12讲湿热病辨治_上焦湿热证候

温病辨治汇讲第12讲湿热病辨治_上焦湿热证候

《中国临床医生》1999 年第 27 卷第 8 期 (总 457) ·9 ·
温 ,若暑热盛而舌苔黄 ,脉数者 ,可于方中加薄荷 6g、 黄芩 9g、鲜芦根 30g。若神昏者 ,可以此方煎汤送服苏 合香丸 1 丸 ,以开窍醒神 。
5 湿热酿痰 ,蒙蔽心包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 ,午后热甚 ,神识呆痴 ,时昏 时醒 ,昏则谵语 ,醒则神呆 ,呼之能应 ,昼轻夜重 ,舌苔 白腻或黄腻 ,脉濡滑或濡滑数 。
治法 :辛宣芳化 ,解暑祛湿 。 方药 :芳香化浊法 《时病论》。 藿香叶 3g 佩兰叶 3g 陈广皮 4.5 g 制半夏 4.5 g 大腹皮 3g(酒洗) 厚朴 2.4 g(姜汁炒) 鲜荷叶 9g(为 引) 方解 :藿香与佩兰相配 ,辛宣芳化 ,轻宣透泄 ,使 上焦湿热之邪外达 , 且又和中解暑 , 二者共为君药 。 半夏 、厚朴为臣药 ,佐以陈皮 、大腹皮 ,辛开苦降 ,燥湿 化浊 ,宣通气机 。半夏又有降逆止呕之功 。鲜荷叶清 热解暑 ,芳香化浊 ,辟秽而升清气 ,为使药 。诸 药 配 伍 ,共奏辛香辟秽化浊之功 。然雷少逸原书中此方药 物剂量偏小 ,临床应用时可斟酌加倍 。另外 ,其剂偏
病机分析 ;本证乃夏 、秋之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 , 自口 、鼻内侵肺 、胃 ,卒然而发的一种急性病 ,即中暑而 夹湿浊的病变 。夏 、秋之季 ,湿热熏蒸 ,人在露天劳作 过久 ,或起居不慎 ,则易感受湿热秽浊之气而卒然发 病 。湿热熏蒸 ,正邪相争 ,故身热汗出 。湿热上蒙清 窍 ,气血逆乱 ,则头晕胀痛 。湿阻气机 ,故胸闷脘痞 。 胃气上逆 ,则泛恶呕吐 。热扰心神 ,则烦躁 ;湿热蒙蔽 心包 ,心神内闭 ,则神昏而不知人事 。若秽湿偏盛 ,则 舌苔白腻而脉濡 ;若暑热偏盛 ,则舌苔黄腻而脉濡数 。
1.5 g (冲服) 方解 :菖蒲郁金汤中石菖蒲辛温芳香 ,化湿痰 ,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新加香薷饮观点 扁豆易为扁豆花,“凡花皆散,取其芳香而 散”;银花、连翘“取其辛凉达肺经之表,纯从 外走,不必走中也”。未用黄连、石膏。 提示:重解表,然不可过于辛温;清暑热,不 可闭敛表邪。 ·《周小农医案》
二、半表半里证治
湿热痰浊留伏——泄湿透热
半表半里证 表里气机受阻——疏通气机 外解里和


后世医家亦秉承这种关注疏理中焦湿浊的 治疗思路。

薛生白湿热阻遏膜原方(柴胡 槟榔 厚朴
草果 藿香 苍术 半夏 干菖蒲 六一散)

俞根初柴胡达原饮(柴胡 黄芩 槟榔 厚朴
草果 生枳壳 青皮 荷叶梗 苦桔梗 炙甘草)

雷少逸宣透膜原法(槟榔 厚朴 草果 藿香 半夏 生姜 黄芩 甘草)

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薛氏第8条方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湿热合邪,致中焦
气机阻滞,升降逆乱。
·辛味温燥走中之品。辛能散能行,开达气机,
燥湿、理气针对中焦之湿。 ·苦寒三种功能均可发挥:清热、化燥、沉降。 辛开苦降相合,中焦复归于衡。
·辛开之品:半夏、生姜、厚朴、枳实、菖蒲
·苦降之品:黄连、黄芩、栀子
·枳实“湿郁中焦,水不下行,反来上逆则呕;

结论:形成共识——分类的必要性
2. 关注的理由——特殊性

叶天士: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热 盛 温热类温病 属热 治疗
撤 热 育 阴
伤 阴
湿遏气机
湿热类温病 属热
治疗 伤 阳
祛湿行气 助 阳

地域性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方药分析
辛温解表
香薷 芳香化湿
银花
扁豆花
清解暑热 连翘 厚 朴
行气化湿

讨论: (1)香薷饮之加减
·《湿热病篇》第 40 条:“热渴甚者, 加黄连以清暑,名四味香薷饮;减去扁豆 名黄连薷饮;湿盛于里,腹膨泄泻者,去 黄连加茯苓、甘草名五味香薷饮;若中虚 气怯汁多者,加人参、芪、白术、橘皮、 木瓜,名十味香薷饮。


《湿热病篇》第3条: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
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 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 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 苍术皮。

自注:此条外候与上条同,惟汗出独异。更加关 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而即清胃脘之热 者,不欲湿邪之郁热上蒸,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 耳。此乃阳湿伤表之候。
《温热论》第11条: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
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
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
中冷者,虽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
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
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耳。”
2. “开泄”法:


主症仍是脘痞
关键是舌苔:“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 或灰白不渴”,提示“其中有外邪未解, 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 “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 仍是苦辛并用,区别的要点在于“苦”与 “辛”的程度,所谓“轻苦微辛,具流动 之品”。
(3)关于湿温初起三禁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辛温发汗,助热动湿,湿热蒸腾而蒙上,“湿 邪害清”。(足冷,面色反见淡黄)
·前述芳香透泄不同于发汗。“藿香、佩兰的芳
香透泄,亦在常用之列”(秦伯未)。
·与前述纯粹湿热在表之辛散汗解不同,参《湿
热条辨》2.3.21条。
·“下之则洞泄”

治法分析
直接清化 半表半里之邪
向外透泄
祛湿 痰 湿 阻 滞 化痰 行气(和胃 ) 和解枢机

方药分析
青蒿——向外透泄 清泄 黄芩——清解少阳 燥湿 蒿芩清胆汤 半夏 陈皮 枳壳 竹茹 赤芩 碧玉散——清胆利湿 温胆汤 化痰 理气 利湿
·章虚谷:“凡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升 降出入,而水道由三焦而行。 …… 此当展其

(2)关于柴胡的运用 ·张凤逵《伤暑全书》言:“柴胡劫肝阴”。叶、 吴、王等皆附合,遂几成一禁。 ·注意点:湿开热透用之,反助相火、火炽风生 / 化湿化火,热入营血,用之伤阴 /与小柴胡汤混 同。
·湿热类温病,邪在半表半里,可用,参薛《湿 热病篇》第8条。
2. 达原饮证治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 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薛生白)
温病名家论湿热证治
——复习经典 联系临床
杨 宇
2012·12
概 要
一、将温病分为温热类与湿热类进行辨治
二、提出湿热类温病的基本治法 三、几组湿热证的辨治要点
一、温病名家的关注
1. 相关论述

叶天士《温热论》:
以温热类与湿热类温病为论述的纲领之一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则加芦根、 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吴鞠通《温病条辨》
汪廷珍 :“温热、湿热为本书两大纲” 吴鞠通:“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 互参,不可偏执。”

王孟英《温热经纬》
立湿热类温病专论——《湿热病篇》 薛生白:“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 病大异。”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以“湿火”与
“燥火”作分类辨治的提纲

吴又可《温疫论》——湿热疫 余师愚《疫 疹一得》——暑燥疫
三、几组湿热证的辨治要点
1. 卫气同病证治
三仁汤证
藿朴夏苓汤证
新加香薷饮证
1.1
三仁汤证与藿朴夏苓汤证
针对湿温初起,湿重于热,卫气同病之证。
表—卫(肺卫失宣)—发热恶寒 里—气(湿邪蕴脾)—胸闷脘痞 苔白腻 脉濡缓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 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 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 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 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 仁汤主之。(上焦篇43)

俞根初、薛生白皆加柴胡。 薛生白加“六一散”。 吴氏达原饮三阳经证加减法(羌/葛/柴)。
三、中焦湿热并重证治
1.辛开苦降 :

具辛味的温燥走中之品(“辛开”)与苦寒清热 泻火药物(“苦降”)相伍。 针对中焦湿热俱盛证治 常用经典方药:吴鞠通的小陷胸加枳实汤、半夏 泻心汤加减方,王孟英的王氏连朴饮等。
胃气不降,则大便闭。”小陷胸加枳实“取其苦
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
常用方药

王氏连朴饮:黄连、厚朴、石菖蒲、制半夏、香 豉炒、焦栀、芦根

小陷胸加枳实汤:黄连、半夏、栝楼、枳实 半夏泻心汤:黄连、半夏、黄芩、干姜、人参、 炙甘草、大枣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温病条辨》方,去人参、干
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



针对湿热俱盛,蕴伏中焦之证。 湿热俱盛——发热、口渴不多饮、苔黄腻 蕴伏中焦——脘痞腹胀、呕恶

治法分析 燥湿——辛味,温燥走中 辛开苦降 苦辛通降
泄热——苦寒,化燥、沉降
苦泄法
叶天士《温热论》强调辨证关键:脘痞与舌苔
《温热论》第11条:“再人之体,脘 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 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人腹近也。必验 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 汤,随证治之;
芳香化湿——醒胃畅肠 芳化
藿、佩
芳香透泄——透表外泄
豆卷、槟榔
玉枢丹
芳香化浊——辟秽开窍—— 菖蒲 郁金
下焦 —— 淡渗 — 开沟渠泄之 —— 分利湿邪 — 苓、泽
滑石、木通
(如渎)
·秦伯未:“治湿不分三焦,亦非其治也。”曹炳章:“湿
即气也,气化则湿化。……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运脾
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
《指南》:“肺气膹郁,上下不通,舌白消
渴,气结自胸及腹”。
“肺气不得舒转,周身气阻,致身痛,
脘闷,不饥”。
李士材:“洞泄一名濡泄,濡泄因于湿
胜”。
(4)关于五法叠用 ·三仁汤五法叠用,三焦环顾。秦伯未认为,可 作为湿热类温病的基本方(《谦斋医学讲稿》) ·吴鞠通:“凡统宣三焦之气,皆扼重上焦,以
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
第3条(化热)证治。

《湿热病篇》第2条: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 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自注: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头痛必挟风 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此条乃阴 湿伤表之候。 王孟英云:“阴湿故可用薷、术、羌活以发其表, 设暑胜者,三味皆为禁药。”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东南地卑水湿,
湿热之伤人独甚。” 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矛盾与地域性
二、湿热类温病祛湿方法概要
肺卫相通——宣化卫表之湿 上焦——宣肺
(如雾)
杏、蔻
启上闸 ——协同配合
橘、杏
烈日晒之
燥 湿 —— 刚燥之土培之 燥运脾湿
苍术 半夏 草蔻 草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焦 (如沤)
理 气—— 宣通气滞 ————— 厚朴 枳实 腹皮 槟榔


“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薛生白)

膜原证:湿浊极盛热邪轻微的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寒热往来 湿遏热伏——膜原 外通肌肉——身痛沉重 内近胃腑——呕逆胀满
苔白腻如积粉,舌质紫绛(白苔绛底)

达原饮:槟榔 厚朴 草果仁 知母 芍药 黄芩 甘草 “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 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以后四味, 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 也。”(吴又可)
·杏仁、滑石、通草,上下相应结构,三石汤、
杏仁滑石汤可见。

1.2 新加香薷饮 此针对寒邪外束,内蕴暑湿之证而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