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_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近似数》六步骤材料【教材分析】对于跨入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尤其是对于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表现的兴趣更浓,而《近似数》这一课更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很接近,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近似数的实际意义,而“四舍五入”法学生初步认识,所以部分学生在观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外,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学习时,就已经有“四舍五入法”的经验积累,只不过没有归根概括提炼出“四舍五入法”这个抽象名称而已。

学生的这些个体经验不仅为抽象的“四舍五入法”的学习提供了理解概念内涵的感性支撑,而且还提供了丰富概念内涵的基础性资源。

因此,可以从学生这些感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去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在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抽象的“四舍五入法”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教学内容】数学(版)五年制三年级下册第19—21页。

【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事例了解近似数的作用,感受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并会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2. 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在学生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中,感受“从简单的想起,接着想下去”的学习方法。

3.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求大数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认识准确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正确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识近似数(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共同的学习生活,我们已经成为老朋友。

谁来说说你自己的年龄和也试着说说老师的年龄吗?师生交流。

师:在说你自己的年龄时用了一个是字,而说老师年龄是用的是“大约”!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特别多,这是一组世界之最的信息。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20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似数教学反思 1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不方便,需要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

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亿以内数的省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的改写方法和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预习让学生明白三点,一是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二是哪样的数适合改写,哪样的数适合用四舍五入,三是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这样可以使好学生在学习时更有自信,不好的学生先预习,如果不懂,经过第二天老师的点拨会豁然开朗。

课中,通过老师举的例子,在小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很快明白了改写的意义。

不足之处及改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对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不太了解。

所以下次教学中,我会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的大小,用等号;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约等号。

近似数教学反思 2《义务教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可见,学生低层次的模仿是不易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更难以品味出数学思考的韵味和乐趣。

因此,本节课在对近似数的教学上,通过实例直接告诉学生什么近似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和精确数的区别,通过练习找近似数、找生活中运用近似数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在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怎样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是给出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自己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小组学习合作,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比较探究得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建立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6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6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似”的概念在小学数学知识里,有一个孕伏与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第一次出现了近似数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相对于她们学过的准确数而言的。

教材没有给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只要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都可以。

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德育渗透和人文素养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加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感知和理解,并能加以运用。

现将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做法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成功之处: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例如通过第xx届全运会的这个时事背景引出例10,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之后的大量练习中,也十分注重取材于实际生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渗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玩中学是二年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我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不仅有独立思考,还有小组交流;不仅有静态的纸张作业,还有活跃气氛的多种游戏;不仅有自己读题审题,快速回答问题,还有听题回答问题……整个环节安排紧凑有序,科学合理,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被很好的调动起来。

3、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主要采取小组积分制,通过师生共评和生生互评,对各小组进行计分(100分,50分和2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结束时,每组学生算出本组得分的准确数和近似数(近似成整十数),紧扣教学主题。

不足之处:由于近似数的概念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而且只是感知、比较和理解,部分学生在使用数学语言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近似数方面并不是特别熟练,个别同学的估数能力有待加强练习。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的教学反思近似数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跟精确数有一定的区别,它仅表示一个大概的范围。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利用了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尽可能的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但从学生给予的反馈来看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文就课堂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类似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字: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数量有更好的理解,使学生具有大致判断事物数量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构主义思想的渗透,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精确数的概念,先给学生一些表达精确数的例子,先回忆起先前的知识,然后再给学生一些精确数和近似数都有的例子,让学生加以比较,从而引出近似数的学习,为此也能够将学生知识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和现在要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也更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学生理解了近似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思考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而学生之间也展开了创造性的讨论,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最后布置关于近似数的作业加以巩固,在这节课中,看似学生已经掌握了近似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将理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学习的内容增加学习的兴趣。

而在近似数这节课中,教材中有内容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例如:在举例子时能够将近似数联系到学生生活中去。

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大部分还是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知识内容有些抽象就给学生理解增加了难度。

而我在教学当中虽然也尽可能的将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当还是由于自己的生活和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没有能够让学生彻底的理解近似数的概念,这是我在日后教学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尽可能的将所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来进行改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五课,主要内容是近似数。

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如何使用近似数表示较大的数。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是学生初步认识近似数的重要课程。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近似数的概念,能用近似数表示较大的数。

2. 能正确读、写多位数,比较数的大小。

3. 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能用近似数表示较大的数。

3. 能正确读、写多位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近似数与实际数的关系。

2. 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近似数的重要课程,需要学生掌握正确读、写多位数,比较数的大小的基本技能。

同时,学生对近似数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与实际数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实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数字:3456、6789、9876等。

2.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数字你们认识吗?你们能读出来吗?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3.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数字都是多位数,需要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近似数。

概念讲解1.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近似数的概念,例如:近似数是指在实际数的基础上,用较为简单的数来表示,例如:32000可以用3万来表示,这就是一个近似数。

2. 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例如:如果我们要表示1亿,可以用1亿、10000万、1千万等不同的近似数。

实际操作1. 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某个城市的人口是3200000,你们觉得这个数字用什么来表示比较好?请用近似数表示。

2.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320万、32十万、3百二十万等不同的近似数表示。

3. 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不同的近似数表示方法,并解释自己的选择。

五上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7篇

五上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7篇

五上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7篇五上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篇1存在的问题:1、教学设计构造不清楚。

在例题呈现以后,学生进展尝试解答,应让学生赐予讲解,将新学问传递给其他同学,这一过程在教案设计中满足预设,在教学中,只匆忙让学生说了一下,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呈现。

在“做一做”的练习中,没有考虑到差生的状况,在教学中耽搁了较长的时间。

2、教材预备不充分。

首先是对教材的把握不精确。

本课应是在加强小数除法计算的根底上,处理多位小数或无限小数在生活中运用的问题。

在教学中强调了小数的计算而轻视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造成局部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缘由之一。

其次,过高估量了学生的计算力量,并且一错再错。

最开头的口算,只有8题,学生的速度相差太大,为了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将时间占用较多。

例题计算时仍旧按规划进展,片面强调计算,再次占时间,完全可以利用图上的结果直接进展四舍五入计算。

最终的“做一做”没有准时讲清晰其中的捷径,耽搁了大量的时间。

3、课堂中随机问题处理欠佳。

如学生计算较慢的特点,发觉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赐予有效处理,致使后面的拓展练习没有完成。

在如,学生已经把握了四舍五入的根本方法,还重复的匆忙地讲了一次,既没有呈现学生的主体性,还铺张时间。

在马上下课时,将全课的点睛之笔匆忙总结出来,没有形成书面的学问点,不利于学生的把握。

值得自我褒奖的地方:1、在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特殊是在新学问的呈现中,先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呈现自己的想法,再进展讲解。

在口算、复习旧学问和练习中,将学问点化解在这些练习中。

2、在做一做中,由于学生力量的强弱差异较大,他们的速度分化严峻,快的学生早已经完成,让他们去帮忙较慢的学生后存在问题的学生。

3、在马上完毕时,适时总结学问点,虽然没有形成书面的语句,但是,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五上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篇2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积的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因此,课始,我出示了1.995让学生保存整数,学生在我的引导订正下,对此题的思索过程进展了精确的表达,接着我又出示了保存一位小数的题,在学生熟识的求近似数的”说法“保存几位小数”的根底上,我换了一种说法“假如把1.995准确到百分位”你会求吗?优生对此题进展了分析,准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存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的5。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其实,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数学测验得到高分。

可是由于教师以及学生评价方式的过分单一,最终造成了现在的情况。

以两道练习题为例。

1.《书》P98第5题: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

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这道题和之前学生做的题是又不同的。

之前的练习题,都会出具明确的数字,学生一般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估算。

可是这道题,只告诉学生有“八百多名”,究竟这个“八百多名”是比较接近800,还是比较接近900,学生无法判断。

其实,对于这道题,不管这个“八百多名”是比较800,还是比较接近900,都应该用900去算。

因为座位只能多,不能少。

因此,列式应为900+900+900=2700(个)2700<3000 答:能坐下。

但是很多孩子列式为800+800+800=2400(个) 2400<3000。

答:能坐下。

数学教师用书上也是用这样的列式。

虽然对于这道题来说,列式的不同不会影响最终的判断,但是思维的过程是没有从生活实际来考虑的。

所以个人认为数学学习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的,应该以第一种列式为准。

2.《书》P99第8题: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

“我们有九百多把椅子”“我们有七百多把椅子”。

够了吗?由于有第5题要用进一的方法取近似数计算,所以这道题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这样列式:800+1000=1800(个)1500<1800。

答:不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坐到椅子,椅子是不能用进一法计算的,要用去尾法。

因此列式为700+900=1600(个)1500<1600。

答:不够。

虽然对于这道题来说,第一种列式的方法也不会影响对结果的判断,可是思维过程有问题的话,在面对其他数目的数学问题时,就极有可能出现判断错误。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一定要利用多种形式,如写数学日记、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甚至是用演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数学问题解决一定要基于生活实际,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文档润稿写作咨询润稿写作咨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出示数轴图(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数轴)。 学生交流汇报:在数轴上观察233482位于20万和30万之间,更接近“20万 ”。 用同样的方法,大家试着判断下面的数大约是多少万。 ①11030大约是多少万? 11030≈10000=1万 为什么前面是“≈”,而后面则是“=”呢? ②11030≈1万,12030呢?说说你的看法?12031呢?14800呢?
近似数 准确数:60周年,60响,169步,1840年,169年,56个方阵
近似数:近66分钟,约20万,近2万 18000≈2万 11030≈10000=1万 12030≈10000=1万
12031≈10000=1万 14800≈10000=1万 18234≈20000=2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 四舍五入: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向 它的前一位进“1”。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 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 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近似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近似数》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针 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通 过使学生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不同需要,可 以在不同数位上取近似值,理解用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简短

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简短

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简短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

在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法来教授这个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轴来展示亿以内数的近似数,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例如使用一些货币的计算等。

在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的实际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实际的商业应用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的商业应用。

在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应用例子来展示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应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在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例子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应用例子来展示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应用,并要求他们实际操作一下来检验自己的设计。

在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例子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应用例子来展示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应用,并要求他们实际操作一下来检验自己的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

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评课稿一、课程背景简介《近似数》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理念以及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掌握近似数的一些基本运算方法以及近似取整的原则。

通过进行近似数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数值计算的能力,培养对数值的敏感性,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近似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值计算和近似估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近似数进行数值计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值的敏感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近似数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课件。

2.教学材料: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近似数》部分。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第一节: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估算值的情况,比如超市购物时的金额估算、课间时间的估算等。

请问,你们有没有使用过这种近似估算的方法?2.引用例子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需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那么他应该支付多少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是如何计算的?第二节:概念讲解1.利用课件或黑板上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并给出近似数的定义。

近似数是通过简化精确值得到的数,它与精确数相比,有一定的误差但误差通常是可接受的。

2.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解释近似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需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那么他应该支付多少钱?我们可以近似计算:5斤苹果合计大约25元。

3.教师可以给出更多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应用。

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近似数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课本73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的位数,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8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8篇

近似数教学教案优秀8篇近似数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七册96~97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末尾求近似数。

2. 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3. 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意识。

4.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初步体会到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不同的。

加深学生对于近似数含义的体验,并认识和理解近似数。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实际应用,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使他们体会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围绕内容的重点,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听讲、阅读、回答等活动,展开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识的要点。

让学生明确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是因为实际的需要。

及时总结,能深化认识,巩固方法,并形成比较全面的理解。

一、初步感悟,认识新知。

1.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

媒体演示:出示教科书第96页上第一个例题。

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每幅图中的数字。

(1)提问: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2)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学生交流、讨论。

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字。

像2709和1999这样的数,表示的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我们就称它们是准确数;而有的时候,不可能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如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的是大约的数,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

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

近似数教学反思7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7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7篇近似数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值得自我褒奖的地方:1、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特殊是在新学问的呈现中,我先让学生自我尝试,再让学生呈现自己的想法,最终进展比照、归纳讲解总结。

在自我检测后当堂训练练习中,将学问点化解在这些练习中,让学生能够学以所用,学以致用。

2、在做一做环节中,由于学生自学和理解力量的强弱差异较大,他们的速度消失断层,快的学生早已经完成,让他们去帮忙较慢的学生后,存在问题的学生大多数能够承受本节的新学问即明白求商的近似数要除到比要保存的位数多一位。

3、在本节课完毕时,适时总结学问点并板书,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通过板书对本节课进展快速的回忆,还可让学生结合学问点思索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

存在的问题:1、教学设计比拟流畅,但个别环节处理欠妥。

如在让学生自学时,自学指导设计太简洁,笼统,指令不明确,对学生来说要干什么,到达什么要求比拟模糊,以至于此处教学中学生没有紧急的学,有的学生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将书扫瞄了一遍;另外在自我检测环节,让学生直接算出保存三位小数的方法会更好,这样还能奇妙的把该题目简洁化,让学生简单自我完成。

还有有的学生计算力量特殊差,教师在后教时过于强调计算的错误而铺张了大量的时间,应引导学生把教学重点放在讨论取商近似数的方法上来,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

2、过高估量了学生的计算力量。

本节课的练习题我有意识的设计为计算题、填空题、推断题,力求通过多角度使学生把握求商近似数的方法,但是学生做题的速度相差甚远,为了照看到全体学生,而铺张了一些珍贵的时间,最终没有使课堂到达高效、最优化。

3、课堂中随机问题处理欠佳。

如学生计算较慢的特点,发觉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赐予有效处理,致使后面的拓展练习当堂训练没有完成。

再者,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促进、组织和在必要时帮忙学生,但是在授课时没有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无效问题应可稍加引导或者告知学生我们这节的学习目标是把握方法会敏捷应用就行,而不应纠结于计算之中。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近似数》参考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近似数》参考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近似数》参考教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近似数》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和有效数字的书写规则。

2、引导学生探究更快捷、准确计算近似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比较和估算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取值范围、有效数字的书写规则以及估算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取值范围和有效数字的书写规则,能够进行估算。

2、难点: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入、讲解例题、学生练习和小组讨论等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近似数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问题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出近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示例: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取值范围和有效数字的书写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说明。

3、学生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疑惑,通过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评价: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六、教学资源1、PPT课件:用于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演示示例。

2、练习册: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演示示例和展示学生作品。

七、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近似数概念和估算方法的理解。

2、尝试寻找生活中的近似数,并记录下来,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

3、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取值范围和有效数字的书写规则?2、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3、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解决问题?4、本节课的总结评价是否客观准确?是否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进行深入反思,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任务名称: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引言近似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和使用近似数是基础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教授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概念。

教学目标在教授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概念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其用途; 2. 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值的近似;3. 掌握近似数的运算规则;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课堂设计二级标题1:概念引入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可以通过以下的教学方法来引入概念: 1. 利用具体的生活例子,如超市购物、交通出行等,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长度的线段,要求学生用近似数的形式表示各线段的长度。

二级标题2: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后,我们需要教授他们有效地计算近似数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舍去法:将一个数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例如将3.7近似为4; 2. 同余法:将一个数近似到某个给定的倍数,例如将76近似到最接近的10的倍数,结果为80; 3. 估算法:通过简单的计算和推理,得到一个接近数的估计值,例如估算43 + 28的和时,可以将43近似到40,将28近似到30,然后计算40 + 30 = 70。

二级标题3:近似数的运算规则掌握近似数的运算规则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近似数的运算规则: 1. 加法和减法:将近似数相加或相减时,先将数近似到相同的级别,然后进行运算,并保留相应的级别; 2. 乘法和除法:将近似数相乘或相除时,先将数近似到相同的级别,然后进行运算,并保留相应的级别。

二级标题4:练习与应用为了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应用,我们需要设计一些练习和应用题目。

数学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数学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数学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近似数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对近似数教学进行反思,并探讨
如何更好地教授这一概念。

首先,近似数教学需要注重实际应用。

学生在研究近似数时,
应该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测量长度、估算数值等。


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
问题中运用这一知识。

其次,近似数教学需要注重例题和练。

通过投入足够的练时间,学生可以巩固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一
定数量的例题,以帮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思路。

另外,近似数教学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教育不应仅
仅关注于概念和计算,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
可以通过有趣的实例和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
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近似数的研究中。

最后,近似数教学也需要注重巩固和复。

学生在研究近似数后,应该及时进行巩固和复,以保持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
以设计一些复测试或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近似数
知识。

总结起来,近似数教学需要注重实际应用、例题和练、激发学
生兴趣以及巩固和复。

通过采用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教授近
似数的概念,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word count: 212)。

《近似数》参考教案

《近似数》参考教案

《近似数》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近似数的求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

2. 近似数的求法。

3. 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的求法,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求法,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感受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讲解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是如何得到的?”2. 新课讲解:讲解近似数的概念,举例说明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关系。

介绍近似数的求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近似数应用,如购物时的找零、制作蛋糕时的配料比例等。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练习求近似数,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求下列数的近似数:3.14159、2.71828、1.41421。

2. 下列哪个数是近似数?请说明理由:4.99。

3. 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一个苹果的重量约为0.2kg,求5个苹果的总重量。

八、课后作业1. 总结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并写在日记中。

2. 找一些生活中的近似数应用实例,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3. 练习求近似数,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似数》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人性化数学课堂,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活动中感悟、再创造中理解、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让学生在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引入新课。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

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利用课件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查询过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

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进而感受到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3、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它仅表示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渗入一些准确数,然后让学生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从而自然引出近似数,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在各种分类中明确近似数与精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也让学生能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在帮助学生建立了近似数的概念以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展示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找到不同程度的近似数,有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它仅表示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就教材安排的两组情境,进行再创造,渗入一些准确数,然后让学生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从而自然引出近似数,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在各种分类中明确近似数与精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也让学生能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在帮助学生建立了近似数的概念以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和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自己试一试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展示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找到不同程度的近似数,有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困绕我的问题。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万一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

从整节课来看,还是令人满意的,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采用数数,数的组成,和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很自如的过渡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且掌握了比较的方法,能正确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近似数这一块学生掌握的不好主要是在取近似数时,不是与准确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或整万的数。

那么造成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不确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近似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没有准确的理解这个名词(2)板书练习的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的少(3)练习比较单一(4)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少一些。

如果让我重新设计这节课,我会把重难点放在“近似数”上。

板书指导多样化结合日常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巩固练习的内容和时间,引导他们动脑、动手、拓宽学生的思路正确理解近似数这一名词,我认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上这堂课时,我通过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与近似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

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这样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

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进而感受到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学习“认识近似数”,出现两幅情境图:(1)育英小学有1xx人,约是1xx人,(2)新长镇有9xx人,约是10xx人。

从而自然引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2的近似数。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组数的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并引导学生讨论:“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更容易记住?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从而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看到有人是这样教学生的,我觉得这个方法是通过学生多做,总结找近似数的方法时比较适合。

1、如果所要估算的数最高位是百位就看个位。

例如:506、217、428、734、962等就看个位,个位小于1—4的数就直接写0,十位、百位的数不变。

如734≈730,962≈960,如果个位是5—9的数,就在十位上加1,个位变0。

如,506≈510、217≈220、428≈430。

2、如果最高位是千位就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个位都写成0,百位、千位不变。

例如:7046≈7000、1837≈1800。

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个位写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随百位变化而变化。

例如:6080≈6100、9960≈10000。

以上所说的方法其实是老教材中的“四舍五入”,新课程标准下,教材根本没有出现这个词语,这个对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教学时,估算没有固定的方法,只是让学生找准确数的最接近的数。

例如是1098,我就让他们找最接近的整千数或者是整千整百数。

如果是359,我就让他们找最接近的整百数或者整百整十数。

但是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总有几个人有错误。

其实,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学生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作为一名刚工作一年的新教师来说,第一年还没有真正接触到本专业课程的新教师来说,通过这次的公开课,让我进一步的认识到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理解;深度的把握等等是我的弱点,众多问题的暴露,促使我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学习、可以提高的机会来充实自己。

现对这节课作如下反思总结:首先是教学设计上,对教材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不够,对于准确数和近似数,学生在没学习这堂课之前学生也能分辨出一些数,然而我在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必要性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特别是没有涉及到近似数的必要性,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但有些实际数字是无法来表示的,其实可以这样一句带过,让学生明白就可以了。

另外本节课设置的难点未顺利的突破,可以在深入的练习一个下去,就可以让学生明白,以后这方面还必须要加强。

另外本节课程序的安排,例题的选择,比较合适,贴近学生的生活。

设计的题目具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容易接受。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吃透教材才可以更好的教学。

其次是课堂教学上,由于是我自身对教材的认知不到位,教学中对概念的处理过程不恰当。

对部分题目的引导,分析应该更彻底,让学生易懂;还有就是最关键的是题目完成后要做适当的总结,给学生有个方向,更加的明确目的,不然学生还是浮在那里,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