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_历史名人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ppt 课件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ppt 课件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代表作品:《丽人行》﹑《兵车行》﹑《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此杜甫走上了忧国 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 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如诗中的“萧萧” “滚 滚”前人评点曰:“‘萧萧’ ﹑‘滚滚’唤 起精神”(杨万里《诚斋诗话》)诗中也有 脍炙人口的名句,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再如《蜀相》 “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千古传颂的 名句,曾引起多少悲剧英雄的共鸣!据《旧 唐书•王叔文传》,唐代推行永贞革新的王叔 文,预知政局将变大势已去,泪湿衣襟,但 吟此句不已。此句众口相传,其魅力即在写 出了无数悲剧英雄的心境。

及郭英口代武镇成都,英口武人,粗暴, 无能刺谒,甫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口,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 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至维 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 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大历二年, 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 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 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 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 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风格小结:
• 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 ,沉郁凭借顿 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登高》这 首七律,将深厚浓郁的“沉郁”之情 寓于跌宕有致的“顿挫”之中,无疑 是窥测杜诗风格的一个重要窗口,具 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唐代五诗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唐代五诗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4
·文学的 儒释道
06
·业余之 真伪
05
·超越之 难
韩愈 二十三讲
Hale Waihona Puke 01·极盛之 后02
·工律之 上
03
·诗与文 的关系
04
·何谓复 古
06
·诗重事 理
05
·理性与 现代
01
·诗与非 诗
02
·酣畅淋 漓
03
·向后的 向前
04
·冲动和 激越
06
·火气
05
·气壮而 长
01
·痛与喊
02
·不平则 鸣
前折页
王维 二十五讲
01
·辋川的 轻与重
02
·声气相 投
03
·少作有 清音
04
·母亲
06
·人在济 州
05
·清雅与 平淡
01
·诗人的 六个时段
02
·王陶之 比较
03
·仙圣佛 之谬识
04
·如何说 服自己
06
·压抑与 转化
05
·省略的 方法
01
·亦官亦 隐之谜
02
·四隐之 别
03
·生命的 趣与力
03
·慎思和 快语
04
·玄学与 庸众
06
·师教传 统
05
·如何谢 自然
白居易 二十三讲
01
·从《长 恨歌》到 《卖炭翁》
02
·发于一 笑一吟
03
·诗人何 为
04
·在兼济 与独善之 间
06
·苍茫与 浅直
05
·吟咏的 惯性
01
·就俗之 惑
02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PPT

杜甫生平经历简介PPT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 病死客船。
•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 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 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 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 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 的老百姓。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 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 了。
离开长安
• 杜甫半夜从长安出发,行至骊山脚下,天 已黎明,这时,他听到从骊山行宫里传来 震天动地的音乐声,想到君臣们正在通宵 达旦地作乐,于是便依据平素所闻,用大 量的篇幅描写他们的享乐生活,揭示了统 治者靠掠夺民财以膏腴自身的社会本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又用大量作 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 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 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兵车行》通过征夫之口,把此次征丁放 在连年征战的大背景下,从而在最大程度 上表现了人民群众所受的兵役之苦,在最 深的层面上揭露了唐玄宗不顾人民死活, 频举开边之战的卑劣心肠。作者的立脚点 显然在人民一边,这标志着杜甫在现实主 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的一座里程碑。)
“三吏”之一《新安吏》:
• ①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 (《新安吏》是写未成丁的少年被征当兵。 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洛阳西70里。作 者从洛阳出发,傍晚时抵达县城,见县吏 征点少年入伍,惊问其故,方知是上边下 达公文:壮丁征尽,次选少年。杜甫怀着沉 痛的心情望着这群身材短小的孩子,用笔 录下送行的场面。

杜甫个人简介PPT课件

杜甫个人简介PPT课件

战乱流离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 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 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 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 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 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 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 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 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仕途不顺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 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 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 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 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 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 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西南漂泊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 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 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 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 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 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叶嘉莹说杜甫诗

叶嘉莹说杜甫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叶嘉莹说杜甫诗》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除了对具体诗作的解读,叶教授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对杜甫诗歌艺术特色的理 解。她认为,杜甫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同时他又善于运用各 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使得诗歌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不失 其现实主义的本质。例如,在《登高》一诗中,杜甫通过描绘自己登高远眺的 景象,抒发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叶教授指出,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宇宙 意识相结合的写法,正是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叶嘉莹说杜甫诗》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杜甫诗歌的深入解读,还通过 叶教授的独特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 成就。这些精彩的摘录不仅展示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 的文学财富。
阅读感受
阅读《叶嘉莹说杜甫诗》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 这本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解读视角,让我对杜甫这位被誉为“诗 圣”的伟大诗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叶嘉莹先生的解读方式也让我受益匪浅。她不仅从诗歌的艺术角度进行分析, 更结合杜甫的生平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 理解了杜甫的诗歌内涵和背后的社会意义。叶嘉莹先生还通过对杜甫诗歌的讲 解,向我们传达了她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 我,让我重新燃起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精彩摘录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沉、真挚,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的苦难。叶嘉莹教授作为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 研究专家,她对杜甫诗歌的解读和分析,为我们理解这位伟大诗人提供了独特 的视角。在《叶嘉莹说杜甫诗》这本书中,叶教授精选了杜甫的众多诗作,进 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其中的一些精彩摘录。

古代诗人名人杜甫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杜甫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杜甫死因
唐人刘斧的《摭遗》、李观的《杜传补遗》都提出了“淹死 说”。《杜拾遗补传》记载:“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 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 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日: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葬于此 矣。以此事闻。”“聂令”为掩盖事实,制造假坟,并骗玄 宗说杜甫是因为“牛肉白酒”撑死的。
作品特点
理论主张
杜甫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他创作的诗歌都表现出有益于国家人民。 他在诗中经常赞美《国风》《楚骚》。杜甫重视诗歌的形式和技巧。 杜甫对诗歌艺术反复锤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 休。”“晚节渐于诗律细。”道出他对诗歌形式、技巧、格律、语言 的追求。在继承文学遗产方面,杜甫包容海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批判地继承前人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杜甫艺术眼界的开阔,对较全面 地欣赏文学作品的宏伟、清词、豪迈等多样风格。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后世影响
杜甫一生写作了大量诗歌,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甫集》六十卷。 《全唐诗》存其诗一九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文苑》《新唐书》卷 二零一、《文艺》有传。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 18卷,题为《杜工部集》。宋元明清时期,杜诗学成为显学,出现“千家 注杜”的诗学壮观。历代整理、笺注、评点、研究杜诗的著作,今存者尚 不下二百余种。
表现手法的成熟运用
杜甫的诗表现手法多样,《前出塞》《后出塞》《石 壕吏》《无家别》《垂老别》等,用寓普遍性于特殊 性之中典型的手法;《枯棕》《三绝句》等,用带有 象征意义的比喻的典型的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 苍耳》)则用贫富对比的手法;还有白描勾勒的方法, 瘦语(不用辞藻)盘空,委婉曲折等。

中国古代文学思维导图梳理

中国古代文学思维导图梳理

韩愈
代表作:《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
简介: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官终 柳州刺史,故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韩柳”: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
中唐时期
代表作品:有《江雪》等,散文《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王维(诗佛)
山水田园诗人
评价: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孟襄阳”,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 “王孟” 作品: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代表作品有 《春晓》《过故人庄》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干谒求进之作)
孟浩然
代表作: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代表作 《题破山寺后禅院》 ,广为古今传诵
简介: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 家;兼工诗词散文,是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散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词《渔家傲·秋思》等
简介: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庐陵(今属江西省永丰县)人。与 韩愈、柳宗元、苏 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诗人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别业鹿柴竹里馆鸟鸣涧等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观猎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山的东面兄弟杂诗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简介
简介:初唐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滕王阁序》

《诗》第十二-名著《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

《诗》第十二-名著《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

《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诗》第十二——惊!宋人的七言律在比唐人进步【思维导图】【导语阐述】汉文帝设计了乐府,采集古时的歌谣和乐谱,后来乐谱渐渐失传只留下歌词,便形成了乐府诗。

这些诗以叙事为主,多写社会故事和风俗,是五言诗的源头。

到了建安年间,出了曹植这个大诗人,但真正奠定了五言诗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晋代的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渐渐千篇一律,但正是这种影响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另个大诗人。

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到了李、杜这两座高峰自是不必细说,大家都耳熟能详。

李白因触犯杨贵妃而不能得志,纵情山水间,人称“天上谪仙人”;朱自清认为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李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也因此而影响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

宋诗有了散文化的倾向,到了苏轼最为明显,他将禅学大量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

【内容概括】本章按时间顺序进行介绍,这同时也是诗歌发展的顺序,着重介绍每个时代的代表性诗人,或者对诗歌发展起到或模动或转折作用诗人。

从汉乐府写起,引出乐府诗,然后依次介用汉献帝、魏晋交替时期五言诗的发展——介绍晋代诗时着重介招两位诗人:陶渊明、谢灵运——齐武帝永明年间的“宫体”诗——唐朝诗歌的发展,重点介绍李白、杜甫、韩愈——唐晚期诗歌重点介绍杜牧,李商隐—一南宋诗重点介绍苏轼、黄庭坚,三大诗人:杨万里,范大成,陆游。

最后进行总结(一贯的“和稀泥”),表明历代诗歌各有所长。

重点内容:1、乐府诗2、晋代陶渊明、谢灵运3、唐代李白杜甫韩愈4、晚唐李商隐杜牧5、南宋三大诗人【原文+批注】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教李延年作协律都尉,负责整理那些歌辞和谱子,以备传习唱奏。

当时乐府里养着各地的乐工好几百人,大约便是演奏这些乐歌的。

《唐代诗人小传 品中国古代文人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唐代诗人小传 品中国古代文人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一 叛逆的性格从小 到老
二 “不学无术”的 日子很愉快
三 初尝情滋味
四 长大原来就是学 会了妥协
五 收获一位著名的 “小迷弟”
六 退一步便海阔天 空的豁然
七 若为美酒故,万 事皆可抛
八 连“离去”都是 那样畅意
一 诗家天子,出身 农夫
二 为生计而出塞, 却唱出千年名诗
三 恩宠是别人的
四 奇异的离别,刻 骨的心殇
2
八 继续带着理 想去游荡
3 九 修道也无法
按捺的寂寞与 多情
4
十 初心赤诚, 结局惨淡
5 十一 曾闻子规
啼月夜,如今 又见杜鹃花
01
一 一个被 诗歌“耽误” 的隐士
02
二 初露锋 芒便留下千 古名句
03
三 新词一 曲诗一首, 便得当年状 元郎
04
四 恩宠如 烟,翻云覆 雨
06
六 隐居的 乐趣
05
05
五 “成功” 惹恼皇帝
八 走到哪里都是 一名好老师
七 这儿有一座深 深爱过他的城市
九 他喜欢的人, 命都不长
一 身未老、心先衰 的少年人
二 名满天下,命途 多舛
三 剑在匣中作狂歌
四 一颗心从热烈到 枯死有多远
六 与苏小小引为 知己
五 身份贵重,仍 为斗米操劳
七 诗人何在
晚唐
杜牧:放浪形 骸只是我的掩
四 小石潭记:原来 隐藏了那么多的悲哀
五 有所失后的所得
六思乡望断,力竭柳 州
七 心病无药,他乡 成了禁锢的城
八 魂归他处,托孤 故友
01
一 只有更 “霉”的青 年时光
02
二 浑然天 成的名师范
04
四 三位老 友相爱相杀 的那些年

初中语文《乱世中的悲情诗人——杜甫》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乱世中的悲情诗人——杜甫》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乱世中的悲情诗人——杜甫》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乱世中的悲情诗人——杜甫标题其他(请列出):多媒体、视频适用年级八年级6课时所需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杜甫,作为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被赞誉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都没有泯灭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更是为后世所敬仰。

本单元设计依托人教版教材中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的学习,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回归历史识杜甫。

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探究杜甫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能对杜甫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专题二:品读诗歌谈杜甫。

体会杜甫诗歌的内涵,探究诗人的情感及人格魅力。

专题三:激情演绎颂杜甫。

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进行专题创作,演绎出自己对杜甫的独特感悟,通过小组合作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让这位“诗中圣哲”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初步探究杜甫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

2、朗读背诵杜甫的作品,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及人格魅力。

3、培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等方面的资料,能对杜甫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2、“知人论诗”,通过走近人物,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借助活动与问题设计,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活动,增强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激发对杜甫及其作品的喜爱之情。

2、诵读积累诗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杜甫简介PPT课件

杜甫简介PPT课件

开元二八 年(公元七 四○年)
29
至兖州(山东兖县)省亲。时父 杜闲任兖州司马。结交高适。
登兖州城 楼、 望岳
2021/6/30
8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 品
一 、 漫 游 时 期
开元开十元九二 年九七三(年四一公(一年元公年七)元) 开元二三 年玄(宗公天元宝七 三三年五(公年元) 开七四元四二年四) 年(公元七 三天六宝年四)年 开(公元元二七四八 年(五公年元) 七 四○年)
陪李北海 宴历下亭、 登与兖李州十城二 楼白望同岳寻范 十隐居
2021/6/30
9
分 期
年代
年 龄
重要事件及经历
代表作品
天宝五年
(公元七四六年)
35
归洛阳,旋即至长安。此后十年主要在 长安寻求仕进。
冬末怀李白
天宝六年
(公元七四七年)
36
在长安应试,落第。
春日忆李白
二 、
天宝十年
(公元七五一年)
40
2300
24 33 25
34 29
漫南娶归游山杨洛吴川氏阳越及(,,名司筑前胜农陆后古少浑约迹卿庄五。杨于年怡首,之阳遍女山及)下江。
房兵曹胡马、 画鹰
回洛阳参加贡举,不第。
四月,与李白相识;秋,与李白、 赠李白、
高适出游梁宋。
饮中八仙歌
漫游赵齐,前后六年。 再游齐鲁;秋,李白来会。冬, 至相兖别州于(兖山州东。兖县)省亲。时父 杜闲任兖州司马。结交高适。
后出塞九首、
天宝十四年
(公元七五五年)
44
秋,往奉先探视妻小,十月回长安。授 河西尉,不就;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ppt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ppt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这是安史
之乱为祸最烈的时期,也是杜甫创作成就最高 的时期. •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 沦陷,杜甫带着妻儿逃离,后被叛军捉回长 安.757年,杜甫冒死逃脱.肃宗朝,授官左 拾遗.不久,因房绾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也就宣布了杜甫政治理想的破灭. • 代表作品:《北征》﹑《三吏》﹑《三 别》,仕途的挫折,使他忧国伤时﹑壮志难 酬﹑抑郁悲愤的情感也更加深沉.
• 诗人赞美同志诗篇之善,多比珠玑碧玉锦绣花 草之类。至杜子美则肯作此陈腐语邪?寄岑参 诗云:“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许 十一诵诗云:“精微穿溟幸,飞动摧霹雳”, 赠庐琚诗曰:“藻翰惟牵率,湖山合动摇”, 赠郑谏议诗云:“豪毛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赠高适诗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寄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皆惊人语也。视余子,其神芝之与腐菌哉? • 杜子美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 不休”,则是凡子美胸中流出者,无非惊人之 语矣。读其集者,当知此言不妄。(宋.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

及郭英口代武镇成都,英口武人,粗暴, 无能刺谒,甫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口,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 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至维 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 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大历二年, 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 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 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 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 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 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 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 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 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 识. 代表作品:《丽人行》﹑《兵车行》﹑《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此杜甫走上了忧国 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思维导图:杜甫《饮中八仙歌》记忆法

思维导图:杜甫《饮中八仙歌》记忆法

思维导图:杜甫《饮中八仙歌》记忆法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简直就是一幅别开生面的群像图,活画出了同时代、同在长安生活的八位“酒仙”形象。

《饮中八仙歌》句句入韵,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谨而灵动的歌行。

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艺术上,采用人物速写笔法,生动的白描既描绘出八个人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的共性,又从各自角度,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各自特色,形象鲜明,相映成趣,栩栩如生,诗中弥漫着一种谐谑与欢快的情调。

如果不对其中人物进行了解,强行记忆恐有难度。

然作一张思维导图似又难以诠释,故予以补充。

1、人物身份在诗人的眼里,只关乎酒,无分贵贱。

前三人均为唐玄宗宠臣,崔宗之、苏晋为当世名士,诗仙李白、草圣张旭、平民焦遂。

诗中言酒,实则对酒有诸多想往。

2、人物酒态饮中八人皆有八态。

贺知章只写酒醉骑马,跌入井里也熟睡不醒。

以夸张手法描摹醉态,表现其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

他敢于饮酒三斗才去上朝见天子,还想将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其享乐心理与醉态一览无余。

李适之曾于天宝元年为左丞相,雅好宾客,饮酒日费万钱,喝起酒来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

后虽罢相仍酒兴未减,可堪为有钱更能喝。

崔宗之是一位英俊少年,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

“玉树临风”是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

苏晋处于“斋”与“醉”的矛盾,虽纠结不已,还是因酒瘾而违背佛规,两句诗就表现了因嗜酒而忘乎所以的情状。

李白醉酒是家常便饭,喝多了就在酒家睡觉。

天子召见,也没有诚惶诚恐之态,足见其醉后的豪气纵横,狂放不羁。

焦遂虽是平民,要喝五斗后才有醉意,高谈阔论往往语惊四座,可见其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

3、人物酒品谁最能喝?谁酒风最好?与君商榷。

贺知章:喝多了就想睡觉,酒风最好。

汝阳王李琎:喝三斗就能演。

李适之:能埋单能作陪,古今皆爱之。

崔宗之:喝不喝都能摆POSE。

苏晋:喝还是不喝,是个问题?滴酒肠中过,醉中可逃禅。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课件PPT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课件PPT
下车诗 了行“ 他 深》三 的 远《吏 作 的春” 品 影望“ 最 响》三 著 。《别 名
北”的 征。当 》他推 等的反 在代映 文表安 学作史 史品之 上如乱 都《的 留兵组
难歌 ”深 的刻 时地 候反 ,映 因了 而唐 被王 称朝 为由 “盛 诗变 史衰 ”,
“ 万 方 多
他 长 期 处 在 社 会 下 层 , 接 近 人 民 。 他 的 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秋深)(怒吼)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江边的地方) (高高的树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请根据第一节内容,在秋风一词前 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 并阐明理由
( 怒号 )的秋风
写大风破屋的情景——焦灼 怨愤 无 奈的心情 (惨)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竟然忍心这样)(做,动词)
(怎能得到.安:疑问代词:怎么)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得像山一样)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xiàn:同”现”)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小屋)

)的诗人
愿望——广厦万间 大庇寒士 (愿) 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杜陵野老。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圣 ” 。
子 美 , 自 号 杜 陵 野 老 。 后 人 尊 称 他 为
杜 甫 是 我 国 古 代 最 伟 大 的 现 实 主 义 诗
“ 诗
人 ,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