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第3课 认识位置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3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间;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时钟表达生活中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时钟,并能够准确读取时间。
2.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概念,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幼儿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取时钟。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学会用时钟表达生活中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幼儿用时钟、彩色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时钟的组成和读取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时钟模型,讲解时钟的三个指针以及它们的作用。
(2)教师示范读取时钟上的时间,让幼儿跟着一起读取。
3. 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发放幼儿用时钟,让幼儿自己动手调整指针,表示不同的时间。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到前面展示他们调整的时间,并读取出来。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时间的例题,如:“现在是7时30分,妈妈要上班,她应该在几点之前出门?”引导幼儿思考并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时钟的认识和读取方法。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3. 时间的应用与拓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下自己一天中的重要时间点(如起床、吃饭、睡觉等),并尝试用时钟表示。
2. 答案:根据幼儿记录的时间点,指导家长帮助幼儿调整时钟,正确表示出这些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取时钟。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例题讲解:例题需贴近幼儿生活,便于他们理解和应用。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图形-3认识梯形、菱形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幼儿园大班图形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孩子们不但要认识图形,还要初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
图形是一种思维题,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要通过实物图形摆放让孩子感知图形的特征。
从玩中学,根据图形特征进行绘画,使孩子不但能够认知各种图形,还可以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
要想掌握好、了解好各种图形,就要动手操作,从玩中得到快乐,让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图形的空间概念。
3、教案:认识梯形、菱形教学目标:1、让孩子能够认识图形,能够理解面和体的意思,初步体会面和体的区别。
2、让孩子能够体会这些图形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地方。
3、充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发展孩子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各种图形,正确区分不同的图形并能掌握图形特征。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白纸、计算棒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2、出示图形,孩子能够简单地说出图形的特征。
二、导新课1、认识梯形: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孩子说出图形名称。
教师:小朋友,梯子见过吗?(把三角形折叠一下)你们看,(出示梯形模型让孩子观看)梯形有什么特点呢?有两条平行线,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你们见过梯子,下大上小,一层一层,人可以登到高处。
(孩子体会梯形的特征)2、认识菱形:教师先拿出一个正方形,让孩子说出特征。
教师把正方形的角朝上摆放——变菱形了,告诉孩子正方形一定是菱形,但是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做实验:正方形变菱形,菱形是四条边相等,对角相等,进行演示让孩子理解菱形的特征,孩子认识就可以。
告诉孩子特殊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菱形。
二、孩子动手操作,图形分类1、教师通过游戏出示图形,把这些图形混在一起,发给孩子操作包,让孩子分类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说出图形名称。
2、找4——5个孩子说一说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提示,孩子能正确回答。
3、带领孩子把各种图形特征多说几遍。
《幼小衔接数学》课件
通过几何图形、对称等数学知识,引导孩子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其创造力和审与衔 解接
五 决 数 章 方 学
案的 挑
学习困难与挑战
适应新环境
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作息时间,这 对一些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
抽象思维发展不足
幼儿阶段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而小学阶段则需要发展抽象 思维,这对一些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
幼小衔接数学的教 学方法
采用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幼儿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化教学
互动式教学
个性化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在互 动中学习和成长。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 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CHAPTER
幼
小
心 知 识
衔 接 数 学
第 二 章
的
核
数的认识与计算
沟通和协作
03
家长需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
和需求,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提倡开放性问题
提出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 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鼓励想象与联想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 数学中的奥秘和美妙之处。
培养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 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CHAPTER
幼
际
问题解决策略
掌握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如分析法、 综合法等。
数据处理与统计
能够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 论或预测趋势。
CHAPTER
幼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精品教案(精选5篇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精品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书写(第一章)2. 基本运算(第二章)3. 几何图形(第三章)4. 量的计量(第四章)5. 数据分析(第五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与书写,能够熟练书写0100的数字,并理解数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基本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够识别常见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并了解其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基本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数的书写、运算技巧、几何图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计数器、尺子、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数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他想分给3个好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呢?2. 讲解:(1)数的认识与书写:介绍数字的写法和意义,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
(2)基本运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3)几何图形:展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识别并了解其特征。
3. 随堂练习:(1)数的学习:让学生完成数的学习练习题。
(2)基本运算:让学生完成基本运算练习题。
(3)几何图形:让学生完成几何图形识别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与书写:数字0100的书写方法。
2. 基本运算: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几何图形: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与书写: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数字0100。
12 + 15 =25 18 =4 × 7 =42 ÷ 6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圆柱、圆锥。
2. 答案:(1)数字书写:略。
(2)基本运算:12 + 15 = 2725 18 = 74 × 7 = 2842 ÷ 6 = 7(3)几何图形:略。
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发布时间:2021-05-06T16:33:11.247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3期作者:伞晶晶[导读] 越是在小学教育的低段教学久了,越是在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伞晶晶苏州市吴江存志外国语学校江苏苏州 215200越是在小学教育的低段教学久了,越是在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
“老师,我们到底该不该在上小学之前就给我们家的孩子补一年级的课程啊?”这问题有些老师就会这样回答:“现在是不用的哦”,再专业的老师就会那样回答:“现在是不需要的补的,多数有补过课经验的孩子,一般领先优势也就有3个月而已。
”这样说通常会换来家长们更加忧虑的表情。
“那么我们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这也不禁让我想起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以及这个理论随之而来的——社会即教育。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最主要核心.其核心的内涵为:生活教育的含义是给生活以教育的机会,用生活中的素材来教育,为生活发展向前或是向上的需要而产生教育。
从另一方面生活和教育的关系上讲:是生活范围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讲:教育要通过生活素材才能发生教育的力量,从而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教育理念:“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就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下,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那我们的教育为何不从生活之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呢?一、一个“辩论会”引发的思考在一次幼小衔接的幼儿园的活动中,在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开家长会。
在做答疑活动环节时,一位大班的家长就向我问道:“老师,到底家长在家里面,该用什么方法来教孩子识字呢?该不该教孩子识读拼音呢又该如何来教呢?”每个家长都在积极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这个答疑环节似乎快要变成了小型的辩论会。
当然我也在最后做了“结案陈词”。
我和家长们做了这样的建议:我这里有一个方法,其实从孩子开始用好奇的眼睛环视他的周围时,又当他用手来触摸身边的事物的时候,当他又一次出现眉头紧皱的深情时候,有心的妈妈就应该在这时候告诉他,孩子这个是苹果,更有心的妈妈会说,这是苹果,和妈妈一起说苹、果,p-íng,g-u-ǒ,最有心的妈妈,更会随手掏出一只笔和小纸条,写出苹果两个字。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1活动名称:比较高矮长短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物品有长有短;2、知道长和短是比较出来的;3、学习比较活动准备:长短不一的铅笔3支活动过程:一、认识长短1、出示3支铅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比一比3、动手比一比,看看谁长谁短。
4、汇报比较结果。
二、巩固练习做幼儿用书第4页,将铅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写出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2、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3、学习比较活动准备:1-5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认识高矮1、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认识“高”和“矮”。
2、请5个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其他人比较高矮。
3、引导幼儿请最高的小朋友取数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数字卡片2,依次为5个小朋友编号。
二、巩固练习做幼儿用书第5页,按动物的高矮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粗细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戏;2、知道粗和细是相比较而言的;3、学习比较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红盒)活动过程:一、认识粗细1、将彩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于桌子上2、取最粗和最细的圆柱体,分别命名“粗”、“细3、将其他的彩色圆柱体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来排序二、巩固练习幼儿用书第6页,将圆柱体、树、绳子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活动名称:比较宽窄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物品的宽窄2、知道宽窄是相对而言的3、学习比较活动准备: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活动过程:一、认识宽窄1、将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排列到桌子上2、取最宽的与最窄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宽”、“窄”3、将其他的彩色纸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序二、巩固练习:幼儿用书第7页,将长方形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编号。
幼小衔接教案(数学)-幼升小衔接数学教案 新颖 完整
幼小衔接教案数学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内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三、阶段学习内容及目标:第一阶段教学内容:1.美丽的海底世界2.我是数字小能手3.我最喜欢的食物4.比较(一)5.找邻居6.小狗分骨头7.分小圆片8.小猴分桃9.苹果熟了10.打雪仗11.火眼金睛12.小象摘苹果13.节日礼物14.拼图乐园(一)15.找路线16.动物吃水果17.数一数,连一连18.填填数字19.合理分组20.找相关第一阶段教学目标:1. 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认识空间方位幼儿园教案(精选)
学会辨识空间方位
详细描述
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空间方位,通过实物 或模型展示,使幼儿直观理解空间方位的相对性。
详细描述
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辨识和运用基本 空间方位,例如“找宝藏”游戏,让幼儿根据指令找到藏 在不同方位的物品。
பைடு நூலகம்
空间方位的应用
总结词
理解空间方位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的反思
总结词:流畅自然 总结词:互动性强
详细描述:本次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各个环节衔 接紧密,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教师能够根据幼 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 加高效。
详细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幼儿的互 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增强师幼之间的交流 。这种互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 课堂参与度。
教学方法的反思
总结词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总结词
注重启发式教学
详细描述
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 讲解、示范、游戏、小组讨论等。这种多元化的 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 的参与度。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 引导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创造力。
能力目标
01 能够识别和判断简单的空间方位。 02 能够根据指令移动身体或物品到指定的位置。 02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对空间方位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
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 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细心观察和耐心倾听 的习惯。
02
教学内容
认识基本空间方位
总结词
掌握基本空间方位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方位》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方位》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1. 引言1.1 课程背景及意义《认识方位》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能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方位,发展空间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方位认知不仅是数学领域的学习内容,更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课程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1.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2.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
教学难点:使幼儿能够将所学方位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概述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认识方位。
方位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孩子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学习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图片辅助、互动游戏等,使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方位概念。
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本方位的认识,还将方位词语的应用融入其中。
孩子们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操作探索、小组讨论与分享等环节,掌握方位词语的正确使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法与策略2.2.1 创设情境通过设置一个充满趣味的情境,如“小熊找宝藏”,让孩子们跟随小熊一起在森林里探险,寻找宝藏。
在情境中,孩子们自然地接触到方位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2.2 操作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如积木、玩具等。
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探索方位关系,从而加深对方位的认识。
此外,教师还会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使他们在操作中更好地理解方位词语的应用。
幼小衔接,教师引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小衔接,教师引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章节:第一章认识数字1-10课时:2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排序、比较等基本的数学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为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认识2. 数数、识数、排序、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如“点名游戏”、“数数接龙”等。
2.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数字1-10的认识。
二、主题活动(15分钟)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
2.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识数练习,如“数字排序”、“数字比较”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巩固活动(10分钟)1. 学生进行数字填空练习,如“1后面跟着哪个数字?”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故事分享,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进行数数、识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主题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计数字1-10的趣味游戏,如“数字拼图”、“数字连线”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合作意识。
三、巩固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1-10的物品,学生进行识数练习。
2. 学生进行数字排序、比较练习,提高数学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数数、识数、排序、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案简介章节:第二章基础运算——加减法课时:2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 位置公开课
学:同学们互相拥抱。
师:好了,现在同学们坐好了,刚才老师留了一个问题说怎么下山的,好现在老师2分钟说完体系就给同学们说这个的答案了,只有认真听的小朋友才能知道啊!
师:松鼠在谁的左边呢?跟着老师把左手举起来,啪,摁在松鼠的身上,你的右手呢盖在松鼠旁边动物的身上,把你的右手拿开看看把谁给盖住了,原来是猴子,同学们知道松鼠是在谁的左边了吗?排在最右边的是谁?右手举起来看看吧。
学:猴子,熊猫。
师:猴子在谁的右边呢?还用刚才盖住小动物的方法,右手举起来盖在猴子的身上,你的左手盖在猴子旁边的小动物身上,把左手拿起来,看看你盖住的是谁?原来猴子在松鼠的右边。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跟上咱们的小眼球导游。我们看看小导游今天带领着同学们来到了哪里?
二、学习“上、下”
师:咦!看出现了两个指示牌,快看看指示牌上的小箭头分别指向了哪里?这个箭头指向的方向是?这个小箭头指向的方向是?
学:一个上,一个下。
师:那老师问问同学们,哪里是上面呢?那哪里是下面呢?
学:手指着上面,或看向上方和下方。
教案
教师
年级
幼儿园大班
期次
课程
特色数学
讲次
公开课
名称
《位置》
教学目标:
1、能够分清上下左右前后。
2、能够完成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这种题型。
3、积极参与活动,报名课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分清上下左右前后,强调左右的学习
难点:能够完成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这种题型。
教学流程及授课提纲
一、课程介绍
师:(说是的同学,老师反问他,我能骑在你的脖子上吗?不能对不对!)我们看这两个人的颜色一深一浅,那他们两个人是怎么站的?一前一后站的对不对!那老师问了你们知道哪里是前?你们的前面是哪里?给老师指指看。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案(精选6篇)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案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3.课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
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
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第二关:折一折第三关:找对称第四、五关:画对称图形三、制作对称图形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2.幼儿操作四、延伸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 )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游戏中。
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
当然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改进:1.在幼儿用笔操作时,应当让幼儿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关当中三个图形应当有标记,这样有利于孩子准确的找到。
3.操作时,第五关画的图形有点复杂,可以适当的改简单一点。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教案2设计背景: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对对称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孩子们却没有接触过,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对称,通过动手、动脑,判断是否对称,感受对称的美,设计了这节活动。
认识空间方位幼儿园教案(精选)ppt
能够正确辨识和描述 空间方位。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空间 感知能力。
培养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如迷宫、 拼图等。
学会使用空间方位词汇进行描述和交 流。
情感目标
激发对空间方位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望。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 信心。
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
02
CATALOGUE
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寻宝游戏
设置一个虚拟的寻宝游戏,让幼 儿根据空间方位的提示找到“宝 藏”,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
用空间方位的能力。
归纳小结
回顾重点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空间方位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经验
总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帮助他们积累学习经验。
布置作业
布置一些与空间方位相关的作业,如画出一个房 间的布局图等,以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演示空间方位
通过实物或模型,向幼儿演示空间方位的相对位置,让他们直观地 理解空间关系。
引导幼儿探索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实例,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空间方位 的理解。
巩固练习
描述方位
让幼儿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如 “杯子在桌子上”、“汽车在停
车场里”等。
拼图游戏
提供一些拼图,让幼儿根据指示 将拼图放在正确的位置,以巩固
然而,在引导幼儿进行空间方位的练 习时,我发现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够 集中,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
幼儿反馈
01
大部分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积极参与互动和游戏, 对于空间方位的概念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
02
然而,也有部分幼儿对于空间方 位的练习表现出厌倦和无聊的情 绪,需要进一步关注他们的学习 需求和情绪变化。
一年级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精选15篇)
一年级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一年级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1、认一认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课件出示)2、选物体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二、(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三、(实践操作)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用钉子板围。
2、用小棒摆。
四、(课间活动)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教案(通用15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掌握其规律。
难点: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
2.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
这个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
是谁呢?(二)图文共读1.鼓励幼儿观察时钟钟面,大胆说出时钟钟面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一共有12个数字;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其特点。
)2.帮助幼儿回忆时针、分针的不同点。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时钟上有分针和时针,那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呢?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粗细的不同特征)(三)认识整点1.通过展示部分幼儿一日生活照片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2.认识整点(1)教师通过ppt引导幼儿学会认识整点。
(2)教师通过各种时钟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整点时间的规律。
规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3、请你试一试(1)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整点,请幼儿积极参与,说出时间。
(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四)认识半点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半点时间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整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时钟的分针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6)2.帮助幼儿梳理清楚: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
规律: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半。
幼小衔接数学(每节课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小衔接一一数学内容:一、学习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学会认数,对应数与量的基础对应。
2.初步形成数的槪念,为将来的计算做基础。
3.在比一比的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方法,需认字:''比、多、少、髙、矮、长、短”等字。
4.初步培养数感。
二、课后作业:(1•复习字:比、多、少、高、矮、长、短。
2.练习4面有标注日期。
(家长需帮忙读题目)备注:今天第一天上课,各位小朋友对坐姿、握笔和课堂纪律还不适应,接下来我们老师会在这方而上课严格要求小朋友,希望各位家长理解,包括45分钟上一次厕所喝水,回家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如遇不会的题目或做错请各位家长不要批改,谢谢!第二节幼小衔接一一数学内容:一、学习目标:$1.主要是认识: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2.培养空间观念,帮助孩子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并学会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位巻关系。
3.引导孩子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
的认识及书写格式。
二、课后作业:1.复习字:上、下、前、后、左、右。
2.练习2题标注日期(家长需帮忙读题目)3.按要求规范书写数字(田字本)剩下的写完。
4.复习空间方位。
I■5.订正上一节的内容(涂颜色和尺子的内容做对了但是画错了,重新画)书写注意:1不能对角顶,4两边的长短是不一样,注意不要写成小红旗。
备注:空间方位相对比较难,在家里可用物体跟孩子进行互动,数字1-5的书写必须规范要求,书写格式如下图,出字格只写半边,另外,前后两个字相对难,很多孩子不会写,在家里可以握着孩子的手带写。
第三节幼小衔接一一数学内容:一、学习目标:1.复习上一节内容空间方位。
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通过让孩子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来强化数概念,帮助孩子初步建立数感与符号感。
3.大于号、小于号及等于号的认识、区分及运用。
幼小衔接班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9篇)
幼小衔接班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9篇)幼小衔接班公开课优质教案1教学内容: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0的含义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比长短教学目标: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第4课时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教学目标: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课时:第5课时教学内容: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课时:第6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球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图形。
2.认识顶点、边和角,并进行点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
课时:第7课时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2.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3.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幼小衔接班公开课优质教案2游戏目标: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特征,并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