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
为什么说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为什么说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很重要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多是那些智力中上而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
因为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智力的培养只能开发智力的潜能,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智力超常的人很少(大约2%),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内的。
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改善提高的。
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自我意识等影响智力潜能发挥的心理因素,它们往往是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
例如,去年高考湖北省文科状元,沙市三中的赵晶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通过标准化心理测验发现,她的智力水平也不过是中上而已,换句话说她并不是特别聪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学校里与她智力水平相当的人大有人在。
但是她的非智力因素却相当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她的心理测验结果:①学习适应性良好。
学习态度良好;学习技术良好;学习环境良好;身心健康良好。
其中她在学习计划性、学习方法、家庭环境和毅力方面更是达到了优秀水平,而在学习热情、课堂表现、读书和笔记方法、学校环境、朋友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唯一显得弱一点的是在独立性上只达到一般水平,而这一点几乎是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赵晶同学也未能避免。
我们相信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她的独立性肯定会增强。
②学习动机很强。
③个性特征中最突出的是能够十分客观理智地分析事物,冷静而不盲从。
④智力水平中上。
⑤作业速度快,正确率高,注意力集中程度很好。
赵晶同学能够有这么好的非智力因素,她的父母是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她在沙市三中这样一个很好的环境里学习了六年。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只要能够把非智力因素调整好,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钟阳)。
非智力因素名词解释
非智力因素名词解释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影响个体学习、表现以及综合能力的各种因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
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的情感、态度、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等。
情感是个体内心体验和情绪的表达。
情感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一个积极情绪的个体更容易保持专注和投入,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果。
相反,消极情绪如焦虑、压力和恐惧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态度是个体对事物的倾向性倾向或评价。
个体对学习的态度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
一个积极的态度会增加学习的目标感和成就动机,促使个体更加努力地学习。
相反,消极的态度会降低个体对学习的投入,甚至导致学习的消极情绪和退缩。
社交能力是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个体的社交能力可以影响其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一个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并顺利地进行团队合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调节的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目标设定、时间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等。
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影响其对学习任务的规划和执行能力。
一个具备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个体能够更好地掌控学习进程和有效地使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意志力是个体在面对困难和阻力时能够坚定决心并保持努力的力量。
意志力可以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的动力和耐力。
一个具备较强意志力的个体能够坚持学习,并且在面临困难时不轻易放弃,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态度、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等各种因素,它们影响个体的学习、表现和综合能力。
了解和培养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提高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1智力因素通常是指人在认识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特性,是人的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道德、思想和态度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我们不但要了解什么是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同时还要了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从而促进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在开发孩子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智力因素是人的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孩子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活动,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操作系统学习任务没法贯彻完成,没有动力系统学习活动难以发生,也难以持续下去;孩子的学习需要记忆、观察、注意、想象、思维等这些智力因素的参与,同时孩子的学习也需要有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支撑;这样孩子的学习才能稳定、持续提高;其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智力因素制约着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一个人具有敏锐、精确的观察力,那么他就容易形成耐心、细致的性格;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也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如一个人对学习具有浓厚兴趣、自信心、责任感,那么就会支持他刻苦顽强地学习,从而他的智力也就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第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干扰的或妨碍的消极作用,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无法正常发挥;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差异是不大的;为什么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却非常大呢这是因为他们之间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得非常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性格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你想使你的孩子成才吗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使他她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另外,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的提高,时时处处做孩子的好榜样;你能做到这些,你的孩子成才就有望了;。
影响学习效率的18种非智力因素
影响学习效率的18种非智力因素o 1.不会听课o 2.不会抓重点o 3.缺乏钻研精神和思维深度o 4.没有计划o 5.没有计划o 6.缺乏自觉性o7.缺乏交流o8.不问老师或者不敢问老师o9.只做题目,不记公式o10.不想做题[全部榜单] NO.1不会听课不会听课。
会听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但有些同学就是不会听课。
一堂课下来,满脑子概念、公式、例题,没有抓住重点,没有理清头绪,没有吸收与内化。
或者是只“听”不“想”,变“听课”为“背课”。
其实听课时既要“听”,更要“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尤其是当老师讲题目时更要“主动出击”,题目一出来就积极思考,动脑、动手、动笔,力争在老师讲解之前找到思路和答案,即使你没有找到思路或答案也没关系,只要你思考过就会有收获。
而不会听课的人的最大毛病就是不动笔——不动笔标记教材中的重、难点;不动笔做笔记;不动笔做练习等。
要彻底改变这个毛病,养成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做到——笔不离手,就像过去要求唱戏的人一样“曲不离口”,所以对于读书人来讲要学会用心,先学会用笔。
NO.2不会抓重点不会抓重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更多的是指教育理念,而在教学方法层面上,我把它改为:“千教万教教给方法,千学万学学抓重点。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人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作为学习者,也许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秘诀就在于善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抓重点实际上就是抓主要矛盾。
NO.3缺乏钻研精神和思维深度缺乏钻研精神和思维深度。
过于依赖老师,老师讲多少我就学多少,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敢质疑,不会总结,最终不会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读死书”。
要学会把老师教给你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
其实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求老师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化到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
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蒙玲
(一)智力因素
智力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任何学习过程都依赖于这些因素。
智力会表现出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
智力差异影响着学习水平、制约着学习风格,一般来说高智商形成学习定势快、易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易于纠正错误和验证答案、教多的使用逻辑推理、学习方法恰当、能持久地学习,因而学习成绩也就越好,且将来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会越高。
(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补偿、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
非智力因素差异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求知欲、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参与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郁,有的学生学习情绪时好时坏,有的学生学习能持之以恒,有的学生学习肯吃苦,有的学生学习无须压力就主动自觉地完成,有的学生必须在一定的压力之下才能好好学习,有的学生学习或思考问题时喜欢踱步动一动,有的学生学
习时磨磨蹭蹭东张西望……非智力因素与中小学学生的学业水平呈显著甚至非常显著相关。
非智力因素与成功课件
设定目标与规划未来
总结词
设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详细描述
设定目标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确保目标明确、可实现。同时,制定合理的计划,将目标分解为具 体的步骤和行动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计划,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情况。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认可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 和创造力。
团队沟通与协作
有效沟通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在团队内部准确、及时地传递。
协作精神
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鼓励他们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沟通风格
了解和尊重不同成员的沟通风格,以提高沟通效率和团队协作效果。
团队适应性在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02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 己的目标和追求,有助于个体更 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 的弱点,取得成功。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包括情绪的感知、表达、调节 等方面。
情绪管理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 个体保持冷静、理性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适应性和变革管理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素质之 一。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适应 性和变革管理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 和挑战。同时,积极拥抱变革,不断优化自 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升个人竞争力。
PART 04
非智力因素与个人成功的 关系
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
01
02
03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 价值观和兴趣,有助于制 定合适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目标。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
智力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二十世纪初,随着智力概念的提出和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 W.P.)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 concrete and abstract)》中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这个概念。
在亚历山大的启迪下,美国另一位心理测验大师韦克斯勒(Wechsler,D)于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
我们所说的智力系统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绪、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和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的方方面面很多,兴趣、自制力、踏实、恒心、勤奋、刻苦、毅力、自我确认、自我觉察、自我约束、自我调适、忍耐性、顽强性、挫折承受力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它们是怎样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呢?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
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
积极的情绪,使人心境好,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够提高人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美好的心境又是灵感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好奇心、新奇感、自信心都与积极的心境分不开。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
一个人"常立志",还是"立常志",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强弱。
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意义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 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 (Non-mtellual Factor) 的概念。
同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从智力和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了概括。
我国的燕国材教授1983年2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 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 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能力以外的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不错的,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
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因而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人的智力,更需要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能够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
人的认识过程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态度、体验、倾向,即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它们对学生的认识活动发挥着激发、坚持、加强或阻碍、中断和削弱的作用。
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古人云:“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能”即智力因素,而“为”就是非智力因素了。
其实,在智慧活动中,人的智力因素如果要发挥到最大效能,必须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
事实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几分的勤奋,他的天资就发挥几分。
让孩子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三要坚持训练 让孩子知道思维是一项艰苦的脑力
劳动,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强有 力的训练。特别是在起始阶段,要进行 三个月时间不间断的强化训练。
4、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所谓的创造力,是指一个人
在传统知识和习惯的包围中, 发现、探索、掌握新事物的能 力。这就是说,创造发明是无 法在现有知识中找得到的。这 就是知识多并不等于创造力强 的原因所在。
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假分数 、带分数的互化,求较小的两个数的(或 三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小数 、分数、百分数的互化,一些计量单位的 进率,1—9各数乘以π(3.14)的值。口 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 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 计算出来的。如987×786一题,就要进行9 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 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
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 发展哪一项更重要?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
美国心理学者推孟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 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追踪研究,前 后长达50年。这些超常儿童的智商都在140分 以上,这些孩子成人后的成才情况如何呢? 结果发现智力与成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 全相等。特尔曼对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 20%和成就最小的20%进行比较,发现:两组 人的差别在于他们的人格品质上,特别是意 志品质的差异。成就大的一组人谨慎,进取 心,自信心,不屈不挠,坚持性等意志品质 明显高于成就小的一组人。
三要严而有格地热爱孩子,有 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
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会造成孩子心 理负担过重,难以忍受,发生心理行 为的异常。因此,要严而有格,按照 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对孩子爱 要得法,教要及时,严要得体,尊重 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激发孩子 的创造欲望,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
非智力因素
特点
(1)表现在智力活动中(2)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3)与智力因素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4) 只有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发挥它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
作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即在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 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 调节作用,以及弥补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nder)在1935年发表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次提“非智力因素”。 1950年,韦克斯勒(D. Wechsler)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 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是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开始的标志 。1983年2 月11日,我国《光明日报》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 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术语
目录
01 内容
03 概念的提出
02 结构 04 特点
05 作用
07 培养
目录
06 原因分析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非智力因素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 心理学界的重视。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 性格等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 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 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同时,在未来社会中,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并不单纯表现在会考 高分上,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 的价值。
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非智力因素的定义非智力因素的定义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很明显地涉及到动机、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在西方,夸美纽斯强调“对于儿童说来,对于使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偷快的那种东西产生了某种兴趣,那么,它将能促进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 alexander)在1935年发表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次提“非智力因素”。
1950年,韦克斯勒(d. wechsler)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是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开始的标志。
1983年2月11日,我国《光明日报》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原因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
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简介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人的非智力因素
人的非智力因素
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因素、情感因素、社交因素、体力因素、健康因素等。
1. 心理因素:人的心理状态对于智力和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幸福感等。
2. 情感因素:情感对一个人的表现和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情绪感染、情感调节、情感表达等。
3. 社交因素: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交际能力、谈判技巧、合作精神、领导能力等。
4. 体力因素:身体健康是智力展现的重要基础,包括身体状况、睡眠质量、营养摄入等。
5. 健康因素: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相辅相成,身体健康带来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心理健康也能促进身体健康。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非智力因素”是指非遗传因素的总称。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智力、知识和技能。
(1)智力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思维过程、知识与技能。
知识包括认知过程、能力、思维方法和能力、思维逻辑等的知识。
(2)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与人本身的一些不合理的关系(即:不和谐关系)。
这是由于大脑的结构或功能缺陷、生理缺陷等造成人们在思维、情感、意志及行为等方面的缺陷。
这些缺陷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智力的正常发挥和正常生活、学习;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工作、生活质量。
①心理原因心理原因又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内因: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因自身心理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情绪或心理活动,例如: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
外因:精神因素。
比如,受不良情境的影响。
外因指外界引起人某一特定活动所引起的影响与改变。
②生理原因a.生理因素对儿童心理有重要影响。
有研究表明:人与动物脑间有一种共同的联系,就是人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其一生中会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技能之余还能学会如何维持自身生命以及怎样发展这些能力。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大脑发育不全,这种不全主要表现在儿童大脑还不完善。
它不能维持较长时间地思考。
这就需要不断地增加营养以满足需要,并且注意调节平衡。
b.生理上所造成的缺陷还包括神经系统缺陷及生理上可能导致各种疾病;严重不良习惯;神经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影响儿童智力发展;对孩子造成生理障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可使一个人一生中多次出现各种精神障碍。
例如多动症、自闭症等儿童智力障碍更具有遗传性。
③生理缺陷生理缺陷是指人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如发育迟缓、发育障碍、身体发育异常等,从而造成身心发育不健全。
心理缺陷,又称精神心理异常。
是指由于智力低下或先天残疾而造成心理障碍的一种疾病。
指智力缺陷。
主要包括智力低下(先天或后天)、智力低下或不正常。
人在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由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缺陷造成认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行为问题等。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
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
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智力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但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则是众所公认的。
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
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
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人们的智力出现了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量的和质的两个方面。
所谓量的差异,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所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
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人们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什么作用?答:一般说来,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我们平时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
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不负责对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处理等工作,但它对认识过程起制约和调节的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在小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属于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主要具有动力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认知活动的始动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有始动作用,也可以称为激活作用。
任何认知活动的产生,都必须由非智力因素的激活或启动。
它把来自主体对部或内部的诱因转化为心理需要,并进一步推动人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2. 对认知活动的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也有定向作用。
人的认知活动都有其一定的活动对象和活动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程序。
一般说来这种操作的程序均须靠非智力因素予以定向才能变为现实。
3. 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还有调节作用。
当认知活动偏离预定的方向时,非智力因素能及时地、合理地进行调节,以便达到目标。
它既能对智力行为进行调节,也能对非智力因素之间进行心理调节,让心理活动自始至终地朝着规定的目标进行。
二、非智力因素对小学生智力开发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有巨大的智力潜能。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人们能运用自己智力潜能的50%,可以顺利地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50种语言。
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所运用的智力,也不超过其全部智力潜能的30%。
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脑的记忆储存的容量是很大的,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总量的50倍,即5亿册书的信息。
教育心理学 第13章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 主要概念: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
v
意志, 性格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 第二节 兴趣与学习 第三节 情感与学习 第四节 意志与学习 第五节 性格与学习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概述
第十三章 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 本章要点提示:
–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 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 和非智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 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会 使个体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 高学习效率。
– 情感和意志在学习过程中都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影响认知 过程,而且可以调节个体的行为和 需要。
稳重、安静、反应缓慢、 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 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善 忍耐、具有内向性。
行动迟缓、不强烈、孤僻、 情绪体验深刻、感受性很 高、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 察的细节、具有内向性。
• 兴趣与努力不可分割
第三节 情感与学习
一 情感与学习的关系
• 列宁指出:“没有 ‘人的感情’,就从 来没有,也不可能有 人对真理的追求。”
二 情感的活动规律与学习
情感的活动规律:
• 情绪逐步向情操发展 • 情感与认识相互促进、
相互干扰 • 情感与需要相互制约
第四节 意志与学习
• 马克思曾有这样一段名言: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 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 顶点。”
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 国外的研究 1.对某种活动的强烈需要 和爱好与取得成就的关系。
• 2.对某门学科的积极的学 习态度和热情与取得成功的 关系 。
非智力因素名词解释
非智力因素的名词解释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对学习活动起着导向,维持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上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愉快的情绪、对事业学习较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理想与目标、报复、焦虑等。
非智力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属于高水平的层次,对学习具有广泛制约作用,对于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的品质,比如需要兴趣动机抑制,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属于中间层次词,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第三层次是指学生的自制力、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成就动机等,属于低层次。
— 1 —。
问题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本学科对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培养)作业2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顾建军问题: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本学科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什么优势与弊端,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答:一般说来,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2. 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答: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3. 你认为本学科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什么优势与弊端?一、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属于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主要具有动力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认知活动的始动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有始动作用,也可以称为激活作用。
任何认知活动的产生,都必须由非智力因素的激活或启动。
它把来自主体对部或内部的诱因转化为心理需要,并进一步推动人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2). 对认知活动的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也有定向作用。
人的认知活动都有其一定的活动对象和活动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程序。
一般说来这种操作的程序均须靠非智力因素予以定向才能变为现实。
(3). 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还有调节作用。
当认知活动偏离预定的方向时,非智力因素能及时地、合理地进行调节,以便达到目标。
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开发的作用人类智力的潜能存在着极大开发的潜力。
影响智力开发的因素很多,其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的智力潜力的开发,必须要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有些调查研究表明,意志坚定、情绪稳定、有自信心的儿童智商发展较快。
这说明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均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浙江省平湖中学陈杰 314200【论文摘要】本文从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影响学生提高自己数学成绩的三个非智力因素:1、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2、数学学习意志薄弱,持久性差;3、自卑感强,自暴自弃。
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六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1、阐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4、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5、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表扬进步,鼓励成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6、注重个别辅导。
【关键字】非智力因素数学教学教学对策学习动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
我校目前在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学科成绩不理想。
根据布卢姆的理论,笔者认为,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并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非智力因素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现代心理学认为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牲,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
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
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
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
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下面结合我校教学实践,拟分析我校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非智力因素状况,谈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几个策略,并提出教学对策。
一、造成数学成绩落后的非智力因素1、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他们往往不注重理解,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甚至有时题目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
对于所学的知识尚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数学知识掌握显得松散零乱、理解不深。
在学习上,他们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数学学习意志薄弱,持久性差。
有些学生甚至是最优秀的学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题目,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他们还常经不起诱惑,贪玩厌学,不能自制。
3、自卑感强,自暴自弃。
有些差生在未接触到一些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产生了畏惧心理。
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有困难,便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比如,解析几何、函数,常使一部分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学习。
二、分析了上述数学困难生非智力因素状况,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种教学对策:1、阐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从小学到高中,年年都有数学课。
世界各国都把数学列为中小学的主干课程。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重视数学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数学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语言。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他用数字、公式、符号、图像、概念、命题、和论证等各种手段,十分精确而简练的表达世界万物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不懂数学,就不能理解科学。
其次,数学能够发展人的理性思维。
如果说语文能用来表示人的感情、愿望、意志,进行形象思维,那么数学主要用来进行抽象、概括、推断和论证等理性思维。
数学推理一是一,二是二,准确无误,用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十分有益。
最后,数学的用途广泛。
小至上街买东西,大至设计火箭外形、控制卫星运行,全靠数学计算。
我们知道学习动机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内驱力,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和动机对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
反过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但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
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针对厌学和厌恶数学的种种原因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学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显示数学和其他学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
例如:二次函数)0(2≠=a ax y 可以描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221gt S =;可计算圆的面积:2r S π=等等。
二次函数的图象、既可描绘出小小乒乓球的运动路线,又可刻划宇宙天体运动轨道等等。
这些诸多事物中的数与形的变化规律竟统一于如此简单的关系式)0(2≠=a ax y 之中,真是美妙之极。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与心理体验。
它对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
而且情感教育贯穿于智力教育的始终,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
数学教师的语言、表情、目光、手势等,都是情感传递的媒体,对学生对待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实践证明,一句情绪激昂的话语,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个信赖的眼神,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起着情感诱导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传播知识,而且还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力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若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张弛有度、乐观豁达、热情幽默,这可让学生受到感染,自信地对待学习,那就会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假如在教学中语言平淡,动作呆板,照本宣科,甚至词不达意,学生就很容易疲倦甚至心烦意乱,其结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补差”只停留于查缺、补漏、改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新旧知识往往联系不上,孤立地贮存在头脑中,出现掌握不牢的现象。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时的盲目思考,消除学生由于无效思维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要注重启发,细心引导,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逐步让他们将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并让他们习得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教师教学中必须把握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人们爱用“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来形象地表达教学中的深度和难度的恰当控制。
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积极的思考会使学生由暂时兴趣转为稳定因素,由表层兴趣转为深层兴趣,由兴趣升华为爱好。
例如在奇偶函数练习课中,可设计如下的坡度题,使学生从解题中学到了方法:1、判别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2-+-=x x x f ,313)(-+=x x x f 2、判别函数)1(log )(2x x x f a ++=的奇偶性3、判别函数])1lg[()(2x e x x x f ++=的奇偶性4、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意志是意识能动的反映,它无论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以及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等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意志、勇敢和目的性的培养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之一”。
学生对某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不碰到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不能不靠意志来支撑。
高中数学抽象概念多,难度大,需要记忆的概念、规律和数据多。
刚开始学习时会感到很难懂、难学。
对学习高中数学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
如果这时学生没有树立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
如何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成了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爱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
我认为在最初的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及时培养学生对数学教师的信任和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外,还要在教学中经常介绍数学家的成功例子,如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在无味的计算与论证中寻求乐趣,探求真理;数学家欧拉,双目失明后仍进行数学研究。
鼓励学生以数学家为榜样,在智慧活动中,始终保持自信、向上的积极心态。
5、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表扬进步,鼓励成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对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坚信程度。
它表现为接受任务以后,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并能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所以有人说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
每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而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
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
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教师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
此外,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还要采用鼓励教学,设计问题力求简单明了,并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
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以获得学习乐趣。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讽刺挖苦,而是多注意观察、分析、了解他们。
一经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同时指出他们的智力水平、能力与学习好的同学相比较并不弱,而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并善于观察,力求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和鼓励。
当学生有失误时,应及时提醒,耐心指导,并提供适当机会让他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