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教学设计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教学目标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子吗?你知道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吗?出示课本第2题情景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兔子已经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小兔子准备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小兔子们真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它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呢?(还剩下多少个萝卜?)要想知道还剩下多少个萝卜,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该知道种了多少个萝卜。
)怎么计算呢?小组内说一说。
集体交流,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完成课本第1题。
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2.综合练习。
一栋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6间教室;学校给教室安装空调,已经安装了18间,还有几间教室没有安装?出示第3题。
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
3.提高练习。
(1)妈妈今年35岁,小红今年7岁,当妈妈50岁时,小红有多少岁?*(2)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算式可以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三、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的怎么样?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板书:在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要先算乘再算加。小组交流汇报习 Nhomakorabea计算方法
四、实践运用
1、我是计算小行家。小黑板出示:2×6+23= 50+5×6=
2、知识迁移,学习乘减。
我们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小兔吃15个,还剩多少个?
3、巩固练习。45-5×9= 6×8-42=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板书: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有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独立解决
同桌交流解答,
习得乘减计算方法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那些数学知识,学到哪些计算方法、把你的好方法再向大家说一说。
指名小结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1、乘加。3×4+7=19(人)4×4+3=19(人)2×6+7=19(人)
2×6+23=35 50+5×6=80
1、让学生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然后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各自不同的想法,体验“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最后教师总结提升都落在分析数量关系上。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您如今正在阅读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运用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运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
教学目的:1、经过小植物们重建家园的情境中的信息,探求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效果的解题思绪。
2、培育先生们提出效果和综合运用知识处置效果的才干。
教学重难点:探求处置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效果的解题思绪。
教学预备:多媒体、学具等。
信息:1.每次搬4块,曾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
2.共有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曾经建好3间。
先生:预备:本子,笔,学具。
教学进程:活动一:说话导入、提出效果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森林里发作了水患,小植物的家被洪水冲垮了。
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看看。
〔课件出示信息图〕谁能说说小植物们在干什么呢?师:请同窗们细心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这么少数学信息,主要说了哪几件事?关于小熊搬砖盖房子的信息都有哪些呢?〔每次搬4块,曾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这位小冤家信息找得很准确,谁能把小熊搬砖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呢?关于小兔盖房子的信息又有哪些呢?谁能把小兔子盖房子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师边指边说:信息经过这样分类整理,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当遇到信息较多时,我们就应该像刚才这样把信息停止分类整理。
我们一同读一读小熊搬砖的信息,想一想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效果?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效果有点难,明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处置这个效果。
活动二处置效果1同窗们看这个效果你们会处置吗?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同窗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教员发现很多小组的同窗讨论好了,哪个同窗情愿代表小组交流一下?实物投影:生交流算式:45=20,20+24=44师: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生:生指算式:45=20我先求曾经搬了多少块砖。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科书第8页例3o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
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二、新授课1.教学例3。
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
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全班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怎样列式?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列式:4X3 = 1 2 或4X3712 7 = 19 =127=19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
2.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
女口: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3只小鸟, 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0-43 或:10-花丛中有一些小蜜蜂,有两个花丛的蜜蜂是4只,还有一个花丛的蜜蜂是3只。
人教版小学下册二年级数学《分两步计算解决乘加乘减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下册二年级数学《分两步计算解决乘加、乘减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具准备:课件、提前准备的问题贴条,直尺。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小朋友们,今天是老师第一次跟你们见面,你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生:姓刘。
师:嗯?你们怎么知道的?生:看投影上有老师的名字。
师:哦,你们可真会观察,连老师的名字都发现了。
那今天在我们的数学旅程中,你们都用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来观察信息,并用智慧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好吗?生:好。
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生:可以。
师:好,上课!一、情境导入师:看,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就是“猴子捞月”的故事。
请大家仔细听。
(播放声音)师:咦,孩子们,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生:想。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偏小,通过“猴子捞月”的故事导入,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师:(出示课件)原来,老猴子让猴子们举行了一个捞月亮的比赛,它把猴子们分成了两组,分别是……生齐说:大猴子组和小猴子组。
师:谁想当大猴子组的代表,来介绍大猴子组有几只猴子?(生介绍)师:谁还想当小猴子组的代表,来介绍小猴子组有几只猴子?(生介绍)师:孩子们,你们能利用刚才两个同学说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提问题,老师板贴问题)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大猴子和小猴子一共有几只?”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生交流想法。
(如果孩子说了解题思路,老师要鼓励;如果孩子没说解题思路,而是说了算式,老师要引导孩子说出解题过程,比如:你为什么用加法?为什么是3+6?)老师总结。
小学数学_《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一(第91-93页),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
教学目标:1.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2.经历用乘加、乘减分分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初步培养有理有据的数学品格。
3.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信息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你们是怎样度过的?有出去旅游的吗?去了什么地方?师:外出旅游不仅可以欣赏美景、开阔视野,在旅游中还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呢!小明也跟随旅游团出去旅游,瞧,这是他在停车场拍摄到的情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还剩5人。
生2: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旅游团分组的,一类是关于汽车停放的。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1:小汽车停了多少辆?生2: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几辆?生3: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生4:一共有多少辆?生5: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师:根据这两组信息,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的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孩子。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共同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张贴问题条: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设计意图:创设熟悉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分析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一1.梳理问题师:我们先来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预设: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建议用乘加或乘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建议用乘加或乘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学习内容课本第8~9页例3,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学习目标会用乘加或乘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课文讲解例3,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通过玩跷跷板活动情境,解决“一共有多少人”问题。
通过观看、分析,引导小孩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文提示“分小组讨论,能够如何样算”,适用于课堂教学;“还能够如何样算”,但是分步列式向综合列式过渡,也能够是让小孩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辅导精要打开主题图,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玩跷跷板那个活动的内容。
“我们去玩跷跷板吧!”我们有几个人?跷跷板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例3,看图明白得题意。
聪聪说: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解决那个问题,还要收集哪些信息?有的小孩说: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又来了7人。
有的小孩说:玩跷跷板的12人,又来了7人;关于如此的小孩,教师可追问:12人你是如何明白的?小孩接着说: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
这时,教师说:我们先不说12人,而是更具体地说“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能够吗?让小孩完整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又来了7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小孩可能分步列式,4×3=12(人),12+7=19(人)。
教师问:还能够如何样算?小孩发觉两个算式相同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4×3+7=19(人)。
再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之间的联系。
引导小孩用加法算式运算,4+4+4+7=19(人),并与4×3+7=19(人)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白得乘法的意义。
依照乘法的意义,也能够列出3×4+7=19(人)。
有的小孩认为新来的同学正好是一个组,列式是4×4+3=19(人);还有的小孩列式是4×5-1=19(人)。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解答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结合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加自主解答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导1.口头提问练习。
1)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20千克,?2)盘子里有5块蛋糕,吃了2块,?先让学生口头提问,再列式解答。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积极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揭示课题)二、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挂图,学生观察。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几个已知条件,你能按顺序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共42个吃了3天,每天吃9个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谈话: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学生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提问: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怎样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教师板书答句)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学生自己读题。
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己思考,*完成,发现不同的算法。
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各一人板演自己的算式和答句。
指名对照各题,说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想到第一步算式的。
全班学生对照检查。
3、小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各自读题。
2)指名说说题意。
二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加减法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加减法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1、口算(卡片出示)要求:先说运算顺序,再说得数7+8+5=20-8-2=30-20+10=30-(20+10)=小结运算顺序,强调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解决问题,发奖品老师拿了10支铅笔,奖励上节课表现好的学生,点出5名男生,3名女生上台来领,每人一支。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指名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如果提出一步计算的,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式解答)老师还剩几支铅笔?(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口答,并说说解答思路和方法。
重点提问,为什么要用括号?(4)小结:同一道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今后做题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基本练习:1、接力赛(练习一的第1题)(1)先指名说说题意,再独立列式计算。
(2)集体交流,说清解答思路。
2、收集易拉罐(练习二的第2题)(1)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指名说图意。
(2)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交流,说清解答思路。
(二)综合练习:谁得分最多(练习一的第4题)(1)小黑板出示统计表。
(2)提问:球赛中的主客场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生答)(3)我们先看中国球队,你知道了什么?(客场7分,主场比客场多5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全场12分,总分是19分)(4)其它国家球队的总分,你能否计算出来?(学生独立解决)(5)观察此表,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想说什么?(自由发言)(三)提高练习算年龄(练习一的第5题)(1)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意。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Don't think that doing something that seems trivial with your whole heart is a waste. Small things are done handily, and big things will come naturall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能自己从实际情景中搜集信息,提高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想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减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例题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谈话:猴山上的桃子丰收了,猴妈妈带着猴宝宝来摘桃子。
猴妈妈说:我采了36个桃子,猴宝宝说:我采了6个桃子,你知道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学生列式计算,师讲解数量关系:要求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用什么方法计算?谁加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猴妈妈采的只数+猴宝宝采的只数。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1.现在我们把条件改变下,猴妈妈呢采了3筐,每筐12个,猴宝宝还是采了6个,问题还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只?如果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解答吗?在本子上试着列式解答。
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出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因为猴妈妈采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怎样求猴妈妈采的个数?同桌交流12×3的算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再现4×2+3
师说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学生表演:学小兔子跳(4个的两组,3个的一组)
2.出示课本第9页画面
(1)观察图意: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鸟、花、蜜蜂)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题意:根据刚才的观察,谁能完整的说说图上知道什么?求什么?(让学生完整叙述题意)
2.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画面,独立思考如何计算。
3.组内交流:
(1)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都说。
2.学校有4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8个,还剩多少个?
3.有一个三层的书架,每层放8本故事书,后来又放上去9本,现在书架上有多少本故事书?
4.妈妈买来一些梨,吃了3个,剩下的每6个放一盘,放了4盘。妈妈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少个桔子?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2)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探索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口算卡片、练习题。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 (约10分钟)1.口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口算题,例如:2×3,5×4,6×2,7×3,8×1,9×2等,学生进行口算,并集体订正。
2.回顾旧知: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运算?它们分别是怎么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和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为学习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3.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图画,例如:图画上有3组小鸟,每组4只,又飞来了2只。
提问: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2=14,并简单讲解算式的含义。
(二) 探究新知 (约30分钟)1.讲解乘加运算:教师讲解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可以结合刚才的小鸟例子,一步一步讲解计算过程:先算3×4=12,再算12+2=14。
教师可以多举几个例子,例如:5×6+3、2×7+5、4×8+6等,引导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例如:可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但强调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先算乘法。
2.练习乘加运算:教师出示一些乘加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展开。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3. 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分析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3.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4. 实例演示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3. 思考题:探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讲解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1. 生活实例: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会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分析、交流、归纳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计算乘加、乘减,正确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计算3个旋转木马人数(出示3个旋转木马)师:二(2)班的小朋友去游乐园玩,瞧,你们看到了什么?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出示问题:一共坐多少人?师:怎样列示?生1: 3+3+3=9(人)生2: 3×3=9(人)学生交流想法。
(2)计算4个旋转木马的人数(出示4个旋转木马)师:现在有个旋转木马?你能算出一共坐几个人吗?生1:3+3+3+3=12(人)生2:4×3=12(人)学生交流想法。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1)教学例5师:我们班的游戏时间到了,你们也想玩旋转木马吗?那我们一起去玩吧。
(出示例5情境图)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把信息完整地说一遍。
①建立乘加算式模型师:刚才每个旋转木马人数都是3人,现在有一个旋转木马人数不一样,你还会计算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交流想法。
生1:3+3+3+2=11(人)生2:3×3+2=11(人)学生结合图说出算式的意义,并交流想法。
像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加。
根据算式的意义,你知道乘加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②建立乘减算式模型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生:4×3-1=11(人)学生交流想法。
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减。
乘减应该怎样计算?③比较乘加、乘减,理清算理提问:为什么有时候是加2,有时候又是减1呢?引导学生根据图理解。
小结:解决问题要根据题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应用新知1.看图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八单元信息窗一《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课程类型:数学适用年级:二年级下学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和特点2.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3. 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1. 理解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和特点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3. 学会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和特点2. 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乘法,那么你们知道乘法和加减法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乘法和加减法可以结合起来,形成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
”二、新课内容1. 讲解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强调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需要先进行乘法计算,再进行加减法计算。
2. 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如:“3 × 2 4”和“4 × 2 - 6”- 强调乘法要先于加减法进行计算。
3. 讲解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方法- 以具体的例子为例,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解决问题。
- 强调先进行乘法计算,再进行加减法计算。
三、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2. 强调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方法。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让学生回家练习。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计算乘加、乘减的式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图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主题图)欢迎来到游乐园的旋转木马游乐区。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木马?(口头列算式解答:3×4=12(只))一共坐了多少人?二、新知展开1、“一共坐了多少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思考一下,把算式写在数学本上。
2、汇报:可能有:3+3+3+2=11(人)3×3+2=11(人)3+3+3+3-1=11(人)3×4-1=11(人)3、分析算理、理解算法。
(1)指着算式3×3+2=11(人)。
提问:①你是怎么想的?②3×3在图中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2。
③11是怎么算出来的?(2)指着算式3×4-1=11(人)。
提问:①你是怎么想的?②3×4在图中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1。
③11是怎么算出来的?4、揭示课题:这些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你们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乘加、乘减)。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5、运算顺序: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完成第5题思考题
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算式可以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
三、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兔子已经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小兔子准备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
小兔子们真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它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呢?(还剩下多少个萝卜?)
要想知道还剩下多少个萝卜,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该知道种了多少个萝卜。)怎么计算呢?小组内说一说。
集体交流,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子吗?你知道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吗?出示课本第2题情景图。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完成课本第1题。
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2.综合练习。
一栋教学楼有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每层有6间教室;学校给教室安装空调,已经安装了18间,还有几间教室没有安装?
出示第3题。
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
3.提高练习。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经历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进行口算练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根据学校要求,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本节课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做铺垫。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的不错!我们带着这个好状态展开今天的学习好不好!生:好!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都去过哪里?生:济南、威海、泰山……同学们,旅游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发现信息出示课件,让生仔细观察。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停车场,(不出示信息)里面停满了汽车,站满了人,其中就包含了数学信息,仔细观察情境图(出示信息),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
生:停了9辆大汽车。
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生:还剩5人。
师:同学们把信息都找出来了,老师感觉有些零散,你能把这些信息分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关于车的信息)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5人。
(关于人的信息)2、提出问题经过大家的分类整理,信息更加清晰了!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生:一共多少辆汽车?生:小汽车有多少辆?生: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3、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接下来我们该解决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教学设计
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学过的乘、除两步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3.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口算(卡片出示)3×2×6= 72÷9×2= 8÷4×7= 3×8÷4=9×2÷3= 63÷9×6= 2×4×9= 56÷8÷1=找两道题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 基本练习(1)练习十三的第5题①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独立完成。
②订正时说说运算顺序。
(2)练习十三的第8题提问:你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指名答)然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解答思路。
2. 综合练习(1)练习十三的第4题要求: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的第6题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同桌交流:从图上看出的信息和问题。
②汇报交流: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支钢笔?③自由讨论:要先解决哪个问题?为什么?④指名列式计算:63÷9=7(枝) 6×7=42(元)⑤提问:如果直接问你: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63÷9×6=7×6=42(元)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步表示什么?3. 提高练习(练习十三的第7题)(1)学生独立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要先算什么?(指名答)(2)引导学生思考:摆的每个人和每个太阳中什么图形的数量没变?什么图形的数量变了?所以解答时关键看什么图形的数量?(长方形)(3)学生尝试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思路。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 自主检测(1)列式计算①6的3倍是多少?②3个9是多少?③72是9的几倍?④16里面有几个8?(2)将下列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来8×2÷4 40÷5×5 48÷6×8(3)看图解答问题每顶5元每条3元每双2元①买3顶帽子的钱能买几条围巾?列式②买5条围巾的钱能买几顶帽子?列式③买6双袜子的钱能买几条围巾?列式※④买这三件物品的钱能买几顶帽子?列式2. 评价完善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纠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兔子们真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它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呢?(还剩下多少个萝卜?)
要想知道还剩下多少个萝卜,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该知道种了多少个萝卜。)怎么计算呢?小组内说一说。
集体交流,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完成课本第1题。
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2.综合练习。
一栋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6间教室;学校给教室安装空调,已经安装了18间,还有几间教室没有安装?
出示第3题。
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
3.提高练习。
(1)妈妈今年35岁,小红今年7岁,当妈妈50岁时,小红有多少?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算式可以是:3×3×3-2=25(个)3×3×2+7=25(个) 3×3+3×3+7=25(个)
三、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子吗?你知道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吗?出示课本第2题情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