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优秀教案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教A版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二课,主要是分析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教材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的零点的联系。
然后推广为一般方程与相应函数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中,通过函数图像和性质来研究方程的解,体现方程和函数的关系;第三步,在函数模型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的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本节课是这一小节的第二节课,即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它以上节课的“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为确定方程解所在区间为依据,从求方程近似解这个侧面来体现“方程与函数的关系”;而且在“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了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的内容埋下伏笔;充分体现新课程“渗透算学方法,关注数学文化以及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念。
求方程近似解其中隐含“逼进”的数学思想,并且运用“二分法”来逼近目标是一种普通而有效的方法,其关键是逼近的依据。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同学们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对函数的零点具备基本的认识;而二分法来自生活,是由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只要我们选材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渗透数学思想关注数学文化的目的,学生也能够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
其中运用“二分法”进行区间缩小的依据、总结出“运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将“二分法”运用到生活实际,是需要学生“跳跳”才能摘到的“桃子”。
三、设计理念本节课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应用从生活实际——理论——实际应用的过程,应用数形结合、图表、信息技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数学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抽象与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高一数学二分法教案
高一数学二分法教案【篇一:《二分法》教案】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基本初等函数图像、零值定理)出发,从具体到一般,揭示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二分法”,并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内容埋下伏笔.教科书不仅希望学生在数学知识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所收获,而且希望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所以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在方程求解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贡献.2、目标分析学生已学习过的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同时已掌握了求函数零点准确值的一些方法,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是利用了函数图像的连续性,不断逼近函数零点从而求得对应方程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因此通过学习二分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求解的过程中,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因此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增加了困难,所以希望学生具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器演算。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3、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4、教法分析本节课突出方法的讲授与思维的训练,遵循“实例导入→揭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回归定义→视野拓展→学生感悟”的教学环节,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训练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更多的关心。
一、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二分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
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f(x)=lnx+2x
-6 的零点在区间(2,3)内,如何缩小零点所在区间
(2,3)的范围?
答案①取区间(2,3)的中点 2.5. ②计算 f(2.5)的值,用计算器算得 f(2.5)≈- 0.084.因为 f(2.5)·f(3)<0,所以零点在区间(2.5,3) 内. 梳理二分法的概念 如果在区间[a,b]上,函数 f(x)的图像是一条连 续的曲线,且 f(a)·f(b)<0,则区间[a,b]内有方程 f(x)=0 的解. 依次取有解区间的中点,如果取到某个区间的中点 x0,恰使 f(x0)=0,则 x0 就是所求的一个解;如果区 间中点的函数值总不等于零,那么,不断地重复上述操 作,就得到一系列闭区间,方程的一个解在这些区间中, 区间长度越来越小,端点逐步逼近方程的解,可以得到 一个近似解. 像这样每次取区间的中点,将区间一分为二,再经 比较,按需要留下其中一个小区间的方法称为二分法. 知识点二精度与精确到 思考“精确到 0.1”与“精度为 0.1”一样吗? 梳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不需要求出方程精确的 解,只要满足一定的精度就可以.设^(x)是方程 f(x) =0 的一个解,给定正数 ε,若 x0 满足|x0-^(x)|<ε, 就称 x0 是满足精度 ε 的近似解.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称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个零点。这就要
求学生能借助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工具得到具体的函数
图象,使用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领域。
它通常用于寻找数值解的逼近值,特别是在无法准确求解的情况下。
二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求解区间逐步缩小,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例如非线性方程、传统解法求解困难的方程等。
这时候,二分法就成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求解方法。
通过不断缩小求解区间,逐步逼近方程的解,我们可以快速得到一个近似解。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二分法的原理、算法步骤和示例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值计算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二分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值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在数学中,求解方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非线性方程,往往无法用代数方法得到精确解析解。
我们需要借助数值计算方法来求得近似解。
二分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用来求解单调函数的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求解方程的情况,比如物理问题中的牛顿定律、化学问题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等等。
掌握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学设计将重点介绍二分法的原理及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实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1.3 目的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分法求解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的示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二分法的具体步骤,理解其优缺点,掌握其应用范围,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深入学习数学和相关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教学设计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来促进自身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不仅能够学会求解方程的方法,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泸县五中彭娣教材分析1、本节课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课内容选自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共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第二课时“函数零点的存在性”,本节是第三课时“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它以上节课的“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为确定方程解所在区间为依据,从求方程近似解这个侧面来体现“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二分法体现了数学的逼近思想,对学生以后学习球的面积体积公式的由来等微积分的知识起了奠基的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也常常涉及到这种思想。
而其在“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了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的内容埋下伏笔。
教材从上一节的一道例题出发引起思考,通过具体的操作得到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这其中体现了新课改特别强调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学情分析随着普高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地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各地一、二、三流学校早已形成高、中、差分层筛选学生的模式;而一流学校毕竟是少数,较多普高学校的生源情况较差,在此就以这样的学生作为背景来设计这堂课。
这类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数学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都比较弱,所以在设计课的时候往往要多作铺垫,扫清他们学习上的障碍,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真正能改变学生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我们在高一阶段应该关注的和解决的。
就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理解函数零点和方程根的关系,初步掌握了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思想。
但是对于求函数零点所在区间,只是比较熟悉求二次函数的零点,对于高次方程和超越方程对应函数零点的寻求会有困难。
另外算法程序的模式化和求近似解对他们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二分法的思想,掌握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步骤。
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1)通过对二分法原理的探索,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理解函数与方程,形成用函数的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能够借助科学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给定方程的满足一定精确度要求的近似解.(2)通过启发学生利用直观想象分析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通性通法的学习,体验二分法的算法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3)体验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的探究形成过程,感受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通过了解数学家的史料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体会概括结论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运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步骤和过程.难点:理解精确度的概念,概括和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步骤(三)教学内容安排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问题)有一条5km长的电话线路(大约100多根电线杆),某一天线路发生了故障.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研究此问题,并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2.新课导入:求下列函数的零点:(1)(2)学生回答计算的结果.教师总结:简单高次函数可以因式分解求出零点,不能因式分解的高次函数我们不能求出其零点,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求零点的近似值.3.介绍数学史:介绍法国数学家伽罗瓦(E.Galois,1811.10—1832.5)与挪威数学家阿贝尔(Abel,NielsHenrik,1802-1829)的事迹,并引出二分法.4.例题讲解:例题:求函数的一个正实数零点(精确到),此时应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需引导学生解决下列问题:(1)如何寻找零点的近似解?(即二分法的原理,操作方法)(2)分到何时才能满足误差要求?(即二分法的精度要求)找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之后,首先由师生共同选择初始区间,教师可以利用数轴演示二分法的原理;让学生讨论绝对误差与区间长度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用表格演示二分法逐次计算的结果.最后由学生归纳二分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教师做最后总结.(可以通过计算机作图来验证学生的计算结果)5.练习巩固使用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函数的一个正零点的近似值(误差不超过0.01).教师巡视,学生作练习.要求同桌配合,一名同学负责作记录,另一名负责用计算器求值,尽快求解.6.拓展加深由二分法到算法.(1)教师总结二分法的用途,拓展到算法,鼓励学生在学习前人算法的基础上,去寻求解决各类问题的算法.(2)介绍函数图象求解法.7.归纳小结:教师总结二分法的解题步骤,让学生并领会、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与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发展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8.布置作业:教材P100练习 2. 教材P102习题3.1 B组 1(四)教学资源建议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计算相关的函数值,这样可以节省学生的计算时间.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协助学生发现、归纳方法,并且验证学生的计算结果.(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教学目标的落实: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其感兴趣的教学材料,创设有趣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在交流和亲自参与中获得知识,是我们教师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从实例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入中的实例是为引入二分法的原理做准备,也说明二分法原理源于现实生活,并作用与现实生活.整个教学过程应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另外应以问题研讨的形式替代教师的讲解,分化难点、解决重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强化对二分法原理的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解决问题,充分体验成功的愉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解决问题,倡导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能及时的巩固所学知识与方法.2.学生的能力、价值观培养: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为主线,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本节课中学生体验了一个由二分法的研究学习上升到对数学通性通法的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算法思想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的教学设计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肖瑛求方程的解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之前我们都是在等式状态下研究方程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诸如求根公式等方程的解。
但有些方程求精确解较难,本课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说求方程的近似解倒不如说是逼近解。
本课重点是学习一种思维。
1、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
1.2能力目标: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近似逼近思想,培养学生能够探究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面解决问题困难时,可以通过迂回的方法去解决。
2、教学重点能够借用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3、教学难点对二分法的理论支撑的理解。
4、教学方法实例导入→推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学生感悟(总结、反思)5、教具多媒体课件6、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放映CCTV2幸运52片段)支持人李咏说道:猜一猜这件商品的价格。
观众甲:2000!李咏:高了!观众甲:1000!李咏:低了!观众甲:1700!李咏:高了!观众甲:1400!李咏:低了!观众甲:1500!李咏:低了!观众甲:1550!李咏:低了!观众甲:1580!李咏:高了!观众甲:1570!李咏:低了!观众甲:1578!李咏:低了!观众甲:1579!李咏:这件商品归你了。
下一件……师:(手拿一款手机)如果让你来猜这件商品的价格,你如何猜?生1: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每隔十元降低报价。
生2:这样太慢了,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每隔100元降低报价。
如果低了,每50元上涨;如果再高了,每隔20元降低报价;如果低了,每隔10元上升报价……生3: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报一个价格;如果低了,就报两个价格和的一半;如果高了,再把报的低价与一半价相加再求其半,报出价格;如果低了,就把刚刚报出的价格与前面的价格结合起来取其和的半价……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利用这种方法。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与反思
—1_ _
探 索 发 现
—1_ _
合作 探 究
—] __
知 识 拓 展
—]__
学 以致用
借助信息技术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M irsfE cl后 六 步 co ot x e 程 序 框 图 介绍QBASC I 语言 的应用渗透算法思想 程序语句
— — — —
尝试练习 — — 尝试用信 息技术求方程近似解 自学QB I ASC或其他计算机语言 查找资料追寻阿贝尔和伽罗瓦— — 激发学习热情并感受数学文化熏陶 将本节课的感受在学校论坛交流
21 0 1年第 4 期
数 学 教 育 研 究
・ 5 2 ・
《 用二 分 法求 方程 的近 似解 》 学设 计 与反 思 教
李 勇 ( 省枣庄市薛 山东 城舜 耕中学 270) 700
1 教 学 目标
知 识 与技 能 通 过 具 体 实 例 理 解 二 分 法 的概 念 及 其 适 用条 件 , 解 二 分 法 是 求 方 程 近 似 解 的 常 用 方 法 , 了 能 借助 计 算 器 、 息技 术 用 二 分 法求 方 程 的近 似解 , 中 信 从 体会 函数 与方 程之 间 的联 系及其 在 实际 问题 中 的应用 . 过 程 与 方 法 在 用 计 算 器 、 息 技 术 求 方 程 近 似 信 解 的过 程 中 了解 二 分 法 的数 学 思 想 , 为 学 习 算 法 做 并 准备. 情 感 、 度 、 值 观 体 会 数 学 逼 近 过 程 , 受 精 态 价 感
用 课 件 播 放 “ 外 历 史 上 的方 程 求 解 ” 频 , 绍 中 音 介
・
2 ・ 6
数 学教 育研 究
21 0 1年第 4 期
33156_《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3
课题:§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
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
法做准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由二分查找及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求问题引入.
初步应用二分法解决
. 二分法为什么可以逼近零点的再分析;
. 追寻阿贝尔和伽罗瓦.
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内容与内容解析1.内容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内容解析对于区间[a,b]上的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它的零点所在区间一分为二,使得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近似解的方法叫做二分法.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由“区间”端点对应的数,研究“点”对应的具体的数:通过不断缩小“区间”,由“区间”左端点对应的单调递增数列,以及右端点对应的单调递减数列,不断逼近这一系列“区间”组成的区间套中的具体点对应的数.二分法的本质仍然是通过数的运算研究问题.二分法通过不断缩小函数零点所在区间求方程的近似解,体现出用函数观点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和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从高中数学角度,二分法体现出函数在数学内部的应用.从高等数学角度,二分法所采用的使实数区间向某一个点收敛的方法,是证明有关连续性结论的基本思路.从函数零点与方程的解的关系,到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再到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利用函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不但能体会到函数的工具性,还获得了从个别问题的解决过程提炼出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经验,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求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了解二分法并总结其实施步骤,体现了由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在求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需要重复计算区间中点,以及中点的函数值,涉及到的较复杂的数据.因此本节课主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据处理核心素养.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零点的近似值的一般步骤.二、目标与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求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了解二分法,体会函数在解方程方面的应用,渗透极限思想.(2)通过总结二分法的实施步骤,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发展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具体函数图象,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发展数据处理核心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1)能够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想到通过一分为二的逐渐缩小零点所在区间的办法,来求方程lnx+2x-6=0的近似解,知道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2)能够根据求方程lnx+2x-6=0的近似解的过程,提炼出利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零点的近似值的一般步骤.(3)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零点存在定理,容易想到通过逐渐缩小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办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对二分法的理解不存在困难.(2)学生还没有算法的基本思想,对于求近似值的问题也接触较少,因此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一般步骤时,得出步骤3中的“令b=c”、“令a=c”和步骤4中的“若|a-b|<ε,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为a或b”可能会有些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根据求方程lnx+2x-6=0的近似解的过程,提炼出利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零点x0的近似值的一般步骤.破解这个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求方程lnx+2x-6=0近似解的每一步,理解精确度的含义,搞清楚其中循环的部分,明确循环结束的条件.(3)在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中,数值计算较为复杂,这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值增加了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为:利用二分法求方程在给定精确度下的近似解.要破解这个难点,需要恰当的使用信息工具.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利用GGB软件绘制函数图象,并进行函数值的计算.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问题、探讨方法引言: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和函数单调性可以确定方程实数解的个数,今天进一步研究利用函数求方程的近似解.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函数f(x)=lnx+2x-6在区间(2,3)内存在一个零点,如何求出这个零点?追问1:你能求出函数f(x)=lnx+2x-6零点的精确值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根据经验给出判断,教师补充.预设的答案: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方程lnx+2x-6=0没有求根公式.教师补充:大多数方程都不能像一元二次方程那样用公式求出精确解,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只需求出满足一定精确度的近似解.(“精确度为ε”的含义是:“近似值与精确值之差(即误差)不大于ε”)追问2:当精确度为0.5时,你能得到一个符合要求的零点的近似值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和回答,教师启发学生说明理由,给出区间的中点的定义.预设的答案:零点在区间(2,3)内,数轴上2和3之间的距离为1,它们的中点与零点的距离一定小于0.5,因此精确度为0.5时,可以取2.5作为一个零点的近似值.教师指出:一般地,称为区间(a,b)的中点.追问3:当精确度为0.5时,3可以看做零点的一个近似值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和回答,教师引导和补充.预设的答案:由计算工具算得f(2.5)=-0.084,由f(2.5)f(3)<0可知,零点在区间(2.5,3)内,由数轴上2.5和3之间的距离为0.5可知,零点和3之间的距离小于0.5,因此,3可以看做零点的一个近似值.追问4:根据追问2和3的回答,当精确度缩小到0.01时,为了得到函数零点的近似解,我们至少需要将零点所在区间缩小到什么程度?你将采取怎样的办法来逐步缩小零点所在区间?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和回答,教师引导和补充.预设的答案:当精确度为0.01时,长度小于0.01的零点所在区间内的任意实数都可以是零点的近似值,为此至少需要将存在零点的区间长度缩小到小于0.01.根据追问2和3的回答,可以通过重复计算区间中点和区间端点函数值乘积的符号,将零点所在区间逐次减半,达到缩小零点所在区间的目的.教师总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知,如果能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就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可以通过取区间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具体地,就是通过重复计算区间中点和区间端点函数值乘积的符号,将零点所在区间逐次减半地缩小到长度小于精确度的范围。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的第二块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后,研究函数与方程关系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函数大致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出相应方程的近似解,理解二分法的思想及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本节内容是课标教材中新增的内容。
在初中,学生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等简单方程的求根问题,但是实际问题中,有具体求根公式的方程是很少的。
对于这类方程,我们只能根据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根的存在,在利用二分法可以求出方程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
经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
二、设计意图与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对二分法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在“循环迭代与替换区间端点”这一环节的理解上相对比较困难,对精确的理解耶比较困难。
同时在运算过程中,数值较繁琐,这些都使学生对本节的学习与理解产生较大的阻碍,在课前应给学生提前预习,以做好思想准备。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这些成为本节知识学习的生长点,在用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步骤中又渗透着算法思想,为今后的算法内容学习埋下伏笔。
但是学生对动态与静态的认识薄弱,对于函数与方程的联系缺乏一定的认识,这些都给学生在缩小零点所在区间的过程造成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思考和总结,使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三、教学目标:(1)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想,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给定方程满足一定精确度的近似解;(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体会二分法,感受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近似思想、逼近思想、算法思想;(3)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
3.1 函数与方程
【课题】: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近似的思想、逼近的思想和算法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教学重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对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理解。
【课前准备】:Powerpoint或投影片。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单位:天津市大港一中学科:数学姓名:贾宝山《用二分法谋方程的对数求解》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三章3.1.2内容,求方程的解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之前我们都是在等式状态下研究方程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诸如求根公式等方程的解。
但有些方程求精确解较难,本课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说求方程的近似解倒不如说是逼近解。
本课重点是学习一种思维。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认知二分法的概念,掌控运用二分法谋直观方程对数求解的方法。
1.2能力目标: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能初步介绍对数迫近思想,培育学生能探究问题的能力、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负面解决问题困难时,可以通过包抄的方法回去化解。
2、教学重点能够借用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3、教学难点对二分法的理论提振的认知。
4、教学方法实例导入?推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学生感悟(总结、反思)5、教具多媒体课件6、教学过程问题情景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备考:零点的定义。
方程总结复的根与函数零点关系。
函数零点存习方程的根在认定法则。
与函数的零点等有关科学知识。
(2)导入:师:大家先来看一段杂记从生活像是(播放cctv2幸运地52片段)主中启程,使抱持人李咏说:猜一猜这件商品的学生拒绝接受的价格。
观众甲:2000!李咏:低了!自然,唤起观众甲:1000!李咏:高了!观众学生兴趣。
甲:1700!李咏:低了!观众甲:体会逐步逼迫1400!李咏:高了!观众甲:1500!将近的方法。
李咏:高了!观众甲:1550!李咏:高了!观众甲:1580!李咏:低了!观众甲:1570!李咏:高了!观众甲:1578!李咏:高了!观众甲:1579!李咏:这件商品归属于你了。
下一件??师:(手拿一款手机)如果使你去猜猜这件商品的价格,你如何猜猜?生1:先初步估计一个价格,如果回答检查学生自学的共同提问教导情况。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示范课教案【高中数学】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1.探索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思路并会画程序框图,渗透极限思想.2.能借助计算工具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3.通过提炼二分法的一般步骤,使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了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具有一般性,让学生感受算法的思想,并提升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思路与步骤.教学难点: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PPT 课件,计算器.(一)整体感知,明确任务引导语:因为大多数方程都没有求根公式,所以这些方程都不能像一元二次方程那样用公式求出精确解.而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只需求出满足一定精确度的近似解.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求方程()0f x =的实数解,就是确定函数()y f x =的零点.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等性质,可以确定在某一区间内方程实数解的个数.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求出这些实数解?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确定了方程有实数解和解的个数后,自然会思考怎么求出这些实数解.引起学生思考,明确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新知探究1.探索方法,解决问题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函数()ln 26f x x x =+-在区间(2,3)内存在一个零点,其准确值无法求出,那么如何求出这个零点的近似值呢?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图1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重复相同的步骤,初步体会二分法的具体过程,为提炼二分法的一般步骤作铺垫.另外,通过具体的计算,列表展示函数值的变化趋势,结合图象的变化趋势,数形结合地使学生感受逼近和算法的思想.追问4:根据填好的表格,请你给出函数()ln26f x x x=+-在精确度为0.01的零点的近似值.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补充完善.预设的答案:因为2.539 062 5 2.531 25.007 812 50.01=-,所以区间(2.531 25,2.5390<062 5)内任意一点都可以作为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我们可以把区间的一个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所以可以将x=2.531 25作为函数()ln26=+-零点的近似值,也即方程f x x x+-=的近似值.x xln260设计意图:通过求具体函数()ln26f x x x=+-的零点在精确度0.01下的近似值,再次明确精确度的含义.在精确度ε限制下的近似值为所在满足精确度要求的区间中的任意值,即近似值有无数个,所以可以任取一个作为近似值.2.提炼方法,规范步骤问题2:像上面这种求函数()ln26f x x x=+-的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它的总体思路是什么?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函数?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予以补充完善.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是通过+-=这个不能用公式求解的方程,探索出了二分法,但并不意味着二分法只适用x xln260于不能用公式求零点的函数.学生可能会在这里产生惯性思维,教师要注意引导.预设的答案:根据精确度的定义,精确度是指近似值x *与其准确值x 的接近程度.近似值x *的误差不超过某个数ε,即*x x ε-<,就说它的精确度是ε.所以当a b ε-<时,零点x 0所在的区间[a ,b ]中任意一个值与x 0的误差都不超过a b -,当然也就不超过ε.所以区间[a ,b ]中任意一个值都是零点x 0满足精确度ε的近似值.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精确度的含义.3.初步应用,深化理解例2 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方程237x x +=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师生活动:先由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师生共同利用信息技术解答.预设的答案:解:原方程即2370x x +-=,令()237x f x x =+-,用信息技术画出函数()y f x =的图象(图2),并列出它的对应值表(表3).表3x0 1 2 3 4 5 6 7 8 y -6 -2 3 10 21 40 75 142 273观察图2或表3,可知()()120f f <,说明该函数在区间(1,2)内存在零点x 0.取区间(1,2)的中点1 1.5x =,用信息技术算得()1.50.33f ≈.因为()()1 1.50f f <,所以x 0∈(1,1.5). 再取区间(1,1.5)的中点2 1.25x =,用信息技术算得()1.250.87f ≈-.因为()()1.25 1.50f f <,所以x 0∈(1.25,1.5).同理可得,x 0∈(1.375,1.5),x 0∈(1.375,1.437 5).由于11.437 51.02.3 750.650-=<,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1.375.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实践利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学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三)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图2问题4:回顾本节课中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一般步骤,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予以补充.预设的答案:二分法通过不断缩小函数零点所在区间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体现了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在逐渐逼近的过程中,重复相同的步骤,这些相同的步骤可以抽象出来,体现了算法思想.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所学二分法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问题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计算量较大,而且是重复相同的步骤.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计算程序,借助信息技术完成计算.图3就是表示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过程的程序框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此基础上用有关算法语言编写程序,利用信息技术求方程的近似解.图3师生活动:学生课后自行完成.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利用算法语言编程解决求方程近似解的问题.问题6:阅读教科书“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了解方程求解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二分法对于方程求解的重要性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课后自行完成.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二分法对于方程求解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人文素养.作业布置:教科书习题.(四)目标检测设计1.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函数()32=++-在区间(0,1)内零点的1.10.9 1.4f x x x x近似值(精确度为0.1).设计意图:考查用二分法求函数零近似值的能力.2.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方程3lg=-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x x设计意图:考查用用二分法求方程解的近似值的能力.参考答案:1.0.625.2.2.625.。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2中)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兰州二中陈煜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I必修本(A版)》的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函数的应用》独立成章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独特做法,体现了本套教材的数学应用意识,所以应用意识的培养与数学思想的渗透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将这一任务渗透在全章的教学中.二分法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至少蕴含三个思想:近似思想,逼近思想和算法的思想.近似思想是数学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给定精度的近似值,要的是“够用的解”;而且利用二分法,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无限“逼近”任意精度下的解,从而使得误差任意小,足以保证我们能够求出“够用的解”另外,二分法具有明显的程序化特征,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程序化处理问题的思想,这是算法的重要思想.本节课“承前”是上节学习内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自然延伸,“启后”是渗透近似思想、逼近思想、程序化处理问题的思想等重要内容在函数的应用中的重要体现.从上述意义上说:本节课是一节重要的课,在本章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函数图象能够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它既体现了函数在解方程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又为高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二分法的算法思想打下了基础,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方程求解中的不断进步.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可能是抽象的,他们想问的问题可能就是“函数知识有什么用?”尽管已经学习了函数,理解函数零点和方程根的关系, 初步掌握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思想.具有了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求函数零点所在区间,只是比较熟悉求二次函数的零点,对于高次方程和超越方程对应函数零点的寻求会有困难.另外算法程序的模式化和求近似解对他们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三、设计理念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数学的内在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合理整合.(一)、教法分析1.设计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例设计了让学生不超过三次猜教师手中牌的大小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法的神奇,同时也对二分法处理问题的主要思想和步骤有了初步了解2.以任务驱动教学,引导自主探究,适时介入指导:引例中的任务是“让学生不超过三次猜手中牌的大小”,例题中的任务是“用二分法求给定方程的近似解”.引例中的任务完成后,学生基本了解了二分法的思想和步骤,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例题中的任务,对主要过程(解答思路、过程中的计算以及过程的终止等)应由学生探索完成.(二)、学法分析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我们应当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便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课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主要学法建议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或者分组进行讨论,捕捉其中有用信息,然后联系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对新知识的内化过程.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方法.(2)进一步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形成用函数观点去处理问题的意识.(3)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经历“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逼近思想等.(2)通过设置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无限逼近的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2)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二分法基本思想的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难点:求方程近似解一般步骤的理解和概括.六、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过程流程图近似值第一步应做什么?思考2:为了缩小零点所在区间的范围,接下来应做什么?思考3:若f(c)=0说明什么?若f(a)·f(c)<0或f(c)·f(b)<0 ,则分别说明什么?思考4:若给定精确度ε,如何选取近似值?思考5:对下列图象中的函数,能否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为什么?(图略))(af·)(b f0<,给定精确度ε;2 求区间()b a,的中点c;3、计算()f c:(1)若()f 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0(,)x a c∈);(3)若f(c)·f(b)<0,则令a=c(此时零点0(,)x c b∈);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 bε-<,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5、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使用范围:函数)(x fy=在区间上连续[]b a,.纳一般步骤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新知练习:1、用二分法求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函数)(xfy=在x∈(1,2)内零点近似值的过程中得到)1(<f,0)5.1(>f,)25.1(<f,则函数的零点落在区间().(A)(1,1.25)(B)(1.25,1.5) (C)(1.25,1.5)(D)(1.5,2)2、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近似值的是().3、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用(1)通过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使用范围:函数)(x fy=在区间上连续[]b a,(2)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并进一步明确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这个练习鼓励学生自行尝试完成,让学生体验解题遇阻时的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快乐,此例让学生体会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完整过程,进一步巩固二分法的思想方法A BC D. xyo二分法求方程237x x+=的近似解课堂小结回顾反思(1)理解二分法可以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但要保证函数在零点所在区间内是连续不断;(2)用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步骤;(3)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学生归纳,互相补充,老师总结:(1)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让学生理解二分法定义的关键,掌握二分法解题的步骤是前提,实际应用是深化.(2)注重数学方法的提炼,可使学生逐渐把经验内化为能力课外作业书面作业(P92页1-4题)课外思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巩固本节课内容,并能够进行知识迁移,应用于实际附表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的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的教学设计求方程的解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之前我们都是在等式状态下研究方程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诸如求根公式等方程的解。
但有些方程求精确解较难,本课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说求方程的近似解倒不如说是逼近解。
本课重点是学习一种思维。
1、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
1.2能力目标: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近似逼近思想,培养学生能够探究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面解决问题困难时,可以通过迂回的方法去解决。
2、教学重点能够借用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3、教学难点对二分法的理论支撑的理解。
4、教学方法实例导入推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学生感悟(总结、反思)5、教具多媒体课件6、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放映CCTV2幸运52片段)支持人李咏说道:猜一猜这件商品的价格。
观众甲:2000!李咏:高了!观众甲:1000!李咏:低了!观众甲:1700!李咏:高了!观众甲:1400!李咏:低了!观众甲:1500!李咏:低了!观众甲:1550!李咏:低了!观众甲:1580!李咏:高了!观众甲:1570!李咏:低了!观众甲:1578!李咏:低了!观众甲:1579!李咏:这件商品归你了。
下一件……师:(手拿一款手机)如果让你来猜这件商品的价格,你如何猜?生1: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每隔十元降低报价。
生2:这样太慢了,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每隔100元降低报价。
如果低了,每50元上涨;如果再高了,每隔20元降低报价;如果低了,每隔10元上升报价……生3: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报一个价格;如果低了,就报两个价格和的一半;如果高了,再把报的低价与一半价相加再求其半,报出价格;如果低了,就把刚刚报出的价格与前面的价格结合起来取其和的半价……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利用这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
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
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
要寻求函数)(x f y =的零点(即0)(=x f 的根),对于)(x f 为一次或二次函数,我们有熟知的公式解法(二次时,称为求根公式).
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但对于高于4次的函数,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到了十九世纪,根据阿贝尔(Abel )和伽罗瓦(Galois )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亦即,不存在用四则运算及根号表示的一般的公式解.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
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满足)(a f ·)(b f 0<的函数)(x f y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a [,]b ,验证)(a f ·)(b f 0<,给定精度ε;
2.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
3.计算)(1x f :
①若)(1x f =0,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a f ·)(1x f <0,则令b =1x (此时零点),(10x a x ∈);
③若)(1x f ·)(b f <0,则令a =1x (此时零点),(10b x x ∈);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
即若ε<-||b a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
二、例题讲解
例2.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
732=+x x 的近似解(精确到1.0).
解:(略).
思考:本例除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确定方程解所在的大致区间和解的个数外,你是否还可以想到有什么方法确定方程的根的个数?
结论:图象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单调函数)
(x
f,在a(,)b上至多有一个零点.
⑴说说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并给出判定方程在某个区间存在根的基本步骤,及方程根的个数的判定方法;⑵谈谈通过学习求函数的零点和求方程的近似解,对数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P
习题3.1(A组)第1题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