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君子之道》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君子之道的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和修养,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启示。
首先,书中提到君子之道在于修身,这是一种内在修养。
君子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养,做到心存仁义,言行端正,不为私利所诱,不为名利所诱,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内在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其次,书中提到君子之道在于安身,这是一种外在修养。
君子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外在形象和仪表,做到言行举止得体,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做到自重自爱,尊重他人,才能在社会上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外在修养,做到言行得体,举止文明,尊重他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再次,书中提到君子之道在于安家,这是一种家庭修养。
君子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家庭关系,做到尊重长辈,关爱子女,和睦相处,共同进退,做到和睦相处,共同进退,才能在家庭中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家庭修养,尊重长辈,关爱子女,和睦相处,共同进退,才能创造和谐美满的家庭。
最后,书中提到君子之道在于治国,这是一种社会修养。
君子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社会关系,做到忠诚为国,忠心为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忠诚为国,忠心为民,才能在社会上做出一番事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社会修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做出一番事业,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总之,《君子之道》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我们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做到内外兼修,家国兼顾,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做出一番事业。
希望我们都能够从中受益,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读君子之道有感
读君子之道有感《君子之道》一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传统思想为基础,讲述了人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阅读这本书,我深受感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君子之道》的一些感受。
首先,读完《君子之道》之后,我认为成为一个君子是一种修养,不是一时一刻,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始终。
这种修养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谦虚、宽容、诚信等等。
只有这些美德缀满了人的全部,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当然,这种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成为真正的君子。
其次,《君子之道》也教会了我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规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相处、更好地发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忽视规范,自私、卑劣、冷漠等等,这时,我就会想起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他的命运,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则是成为一个好人的第一步。
此外,《君子之道》也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艰难,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选择怒气冲冲地反抗,或是妥协、放弃。
但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个真正的君子会坚定、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他们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用这些经验教训成长成更好的人。
最后,《君子之道》让我认识到,知识和修养的累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当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
因为只有这样,在不同的场景、境遇中,我们才能用智慧和人格给予杰出的回答。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成长,否则,我们就会止步不前,并在现实面前变得更加渺小。
总之,《君子之道》是一本让人崇敬的书,它讲述了人们应该具备的一些品德和行为、敬业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它的深刻,也认识到自己应该做的更多。
它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智慧,更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和一种人格,这些可能在跨越时空的历史上带有极为异质化和妥协的同时,在某些事情上可能被重新提起,让人们关注到人类的共性和愿景,这也正是我感到这本书最为宏大、最为震撼的地方。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通过对古代君子之道的阐述和解读,引导读者修身养性,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君子之道》中,余秋雨先生以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君子之道的内涵和要义。
他提到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包括诚实守信、礼貌谦和、宽容大度、忠诚孝顺等。
这些品质不仅是古代君子所追求的,也是现代人应该努力追求的。
在当今社会,诚实守信的品质显得格外珍贵,而礼貌谦和、宽容大度更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通过对这些品质的深入剖析,余秋雨先生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行为举止,促使我们反思自己是否具备了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此外,余秋雨先生还通过对古代君子的典故和故事的讲解,向读者展示了古代君子的风范和道德修养。
这些典故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书中的内容,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君子之道的内涵和要义。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君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气,以及他们在待人接物上的宽容和仁爱。
这些品质不仅是古代君子所追求的,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深入解读,余秋雨先生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处世之道,促使我们从古代君子的风范中汲取养分,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读完《君子之道》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修养。
然而,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同样重要,它关乎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君子之道》,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处世之道,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总的来说,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通过对古代君子之道的阐述和解读,他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行为举止,促使我们反思自己是否具备了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君子之道余秋雨读后感(共10篇)
君子之道余秋雨读后感(共10篇)君子之道余秋雨读后感第一篇《余秋雨《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君子之道》是余秋雨“阅万卷行万里,十多年苦心探索的终极成果”。
其目的是引导大家去探索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为什么说是引导呢?因为余秋雨在写《君子之道》的时候,往往不是硬生生第劝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故事串起来,放到“台面”上让咱们自己去选择、去体会、去领悟。
比如在“岁月之味”里有一篇散文叫“一个俄国的故事”。
大意是一个离了婚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已婚女子一见钟情,女子的丈夫是一个关在监狱里的醉鬼(俄国的监狱待遇不错),但迫于道德约束,两个人未能继续靠近。
这个故事平淡无奇,但余秋雨又加了一段:人类最喜欢赞美的是初恋,但在那个介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尴尬年岁,连自己是谁还没搞清,怎么可能完成一种关及终身的感情选择?因此,那种选择基本上是不正确的,人类明知如此,却不吝赞美,赞美那种因为不正确而必然导致的两相糟践。
糟践这个词用的好啊!要不是出自余秋雨之口,我还以为说这种话说的人是个“文艺老流氓”,因为毛主席说过“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所以赞美初恋是一种强烈的社会需求,某种意义上也是政治需求。
在这个恋爱约等于“婚姻”的年代,谁会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别人的初恋?作为一个快30岁了还没结婚的幼稚资深老愤青,我特别希望恋爱的两个人能始终忠于自己的另一半。
余秋雨是个很聪明的人,他非常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故事里的主人公该不该继续靠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假如有人厌倦了自己不幸的婚姻,设想一下故事里男女主人公将在道德约束下的悲惨生活,觉得对道德不恰当的坚守反而会成为枷锁。
所以在坚持道德的时候还要懂得变通,关键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去选择。
在这个连法律都允许离婚的年代,“君子”也可以成人之美嘛。
名人要离婚了,我们转过头,不要把目光对准他们,不要去评论他们,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幸福去吧。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通过对君子之道的阐述和解读,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修养,以及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君子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余秋雨先生在书中对君子之道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要有仁爱之心,有礼貌,懂得忍让和宽容,有自律和自制力,懂得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有责任感和担当,以及有追求真理和美好的心灵。
这些都是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养,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其次,余秋雨先生在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君子之道的内涵和实践,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君子之道的内涵和精髓。
通过这些实例和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君子之道的伟大和深刻,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努力修身养性,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的决心。
最后,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还提出了君子之道的实践方法和路径,他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修养,要有修身养性的恒心和毅力,要有学习和进步的态度,要有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以及要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这些都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修养,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努力去实践和践行的。
通过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君子之道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努力修身养性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将继续努力修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受到启发和感动,共同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为社会的和谐和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君子之道》是一本关于修身立德的书籍,它是一本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书。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君子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书中提到了君子修身的重要性。
君子修身,首先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的行为举止也越来越随意。
而君子之道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君子修身齐家,首先要做到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是社会的基石,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同时,君子还要有治国平天下的胸怀,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君子之道。
最后,书中提到了君子修身的方法和途径。
君子修身,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修身之道。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也很大,很多人都忽略了修身的重要性。
而君子之道告诉我们,要做到修身,首先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有正确的修身方法,要有正确的修身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君子之道。
通过阅读《君子之道》,我深刻领悟到了君子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修身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我将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修身立德,争取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同时,我也会将《君子之道》中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
总之,《君子之道》是一本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书,它告诉我们君子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也提供了君子修身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君子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我将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修身立德,争取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读了余秋雨这本书,心中对作者的写作功底甚为敬服,笔触所到, 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这或许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余先生从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不器、君子知耻九个方面对君子之道的轮廓进行描述,又从君子之交、君子之名、君子之伪、君子之狱等方面对君子的言行做了具体的阐释,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君子之交。
人之为人,没有友谊是不可想象的。
数千年来,人们因友谊而快乐,因友谊而安适,又因友谊而痛苦,因友谊而悔恨。
作者根据友谊的等级,将友谊分为至谊、常谊、甘谊。
作者表示至谊如高山流水,然而这种太高、太大的友谊企盼,必然会带来太高、太大的生存风险。
对于这千古至谊,我们不抱奢望,却总在寻找。
千古至谊虽不可得,我们却不缺少友谊,这就是常谊。
常谊的好处就是“实用”。
随叫随到,随取随放;不必恭请,不必重谢;大事小事,都在身旁。
它熟悉、亲切,轻松,因此起点都不深刻,多是一些日常小事。
往往是,不经意的帮助了他人,或被他人帮助。
无论是“至谊”还是“常谊”,都让人感到温暖,但正如作者所说,友谊之道,充满了沼泽和陷阱。
甚至可以说,人一生中最郁闷、最伤心的经历,至少有一大半,与友谊有关。
被认为“安全地带”的友谊,其实也是危险地带。
因为这世间除了高雅的至谊、广阔的常谊之外,还有一种称为“至谊” < 至谊,既不高,也不广,却有点甜,有点黏,有点稠。
这种朋友,范围不大,交往很多,并不在大庭广众中搂肩拍背,而是带有一点心照不宣、微微一笑的“隐享满足”。
他们彼此信任、遇事相商、无事聊天,经常愿意愉快合作。
然而这种朋友,常常遇到三个陷阱:体己的陷阱、功用的陷阱、暗箱的陷阱。
谈完友谊的三等级,作者总结交友莫过于庄子所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之名。
在很多君子心中,名誉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
君子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君子之道读后感君子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君子之道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君子之道读后感篇1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所理解的"君子"一词是指: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为国家服务的形象。
但从读了《君子之道》后,我所理解的君子只不过是正真意义上君子的一小部分。
君子不是杜甫那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形象;不是李白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自信的形象;也不是陶渊明那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寄情山水的形象。
正真意义上的君子包含:进取、育人、为政、交往、礼仁、为人、修养、孝悌八方面。
一个人做到其中一样,并达到完善为世人所称道已实属不易,何况八种呢?所以说他是有轻重的讲头的。
古代的一种选官方式叫做"举孝廉",当地父母官会选取孝顺父母的人去担任这个职位。
这从一定方面了一反映出,古人对于孝悌的重视。
李密的《陈情表》深刻的的表达了孝悌这种君子内涵。
在我看来,现代人最重视的是"做人",也就是君子之中所讲的为人。
从初中至今,老师苦口婆心常常讲到的不是学习,而是为人。
我认知的为人是:"行之端,做之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应该做个怎样的人。
写到这里,让我情不自禁想到一个人——周恩来总理。
我相信他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信仰,他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无数青少年为之学习的动力。
周总理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极富使命感的人,是一个对工作极负责的人,一个极富人情味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一个连他敌人都尊重的人。
周总理的为人是我们榜样,他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呕心沥血,他的逝世,对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精选8篇)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精选8篇)《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精选8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对于“君子中庸”,确实存在一个认识的过程,搁在30岁以前,我是绝对不会认可这一种思维方法的。
我会觉得,人生就在于“轰轰烈烈”,怎么可能“温温吞吞”呢?那时候的对“中庸”的看法,颇为不屑,在倡导个性的年代,“中庸”是个陈旧迂腐冥顽不顾的老头形象,甚至有些腹黑,这肯定不是我所想要的。
这一切,和这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语境有很大关联,余秋雨说,“现代社会有一个重大误会,常常以为中庸是平庸,激烈是高尚。
进一步,又把中庸者看成是小人,把激烈者看成是君子,但是,伟大的古代哲人们告诉我们,事情正好相反。
”我在接触到余秋雨这本《君子之道》后,开始为30岁后的觉醒找回了源头。
但是我察觉到,或者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尽管“中庸”才是长久立足之道,是成事之本,但那些走“极端”的人,却常常让我们记忆深处的硬盘扇区高速运转。
想一想商鞅,项羽,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深处的人影,他们的故事为什么那么让人着迷,仅仅是因为他们另类的存在吗?30岁以后,我终于知道了我疲惫的原因:人虽未老,但是血却不热了!那些历史深处的英雄人物,自所以让人着迷,就在于作为我们普罗大众,无法完成他们的牛逼剧本,只能一日复一日的机械生存,电影里台词说这种状态:这不叫活着,这是没死。
难道我们不想当英雄?披光芒万丈,被万人敬仰?就连紫霞仙子中意的人,也是踩着七彩祥云的大英雄,但是“英雄”的孙悟空却不能成全她的爱情,城头上的定情一吻依旧是个平庸的凡人——只是,平凡的他接受了那个看上去“像狗一样的”神吹一气,继而鼓起勇气,走向紫霞。
后来我明白了,即使作为凡人,也不能阻挡我们的灵魂,思想,精神,追求卓越。
精选君子之道书籍读后心得体会五篇
精选2019君子之道书籍读后心得体会五篇君子之道心得体会(一)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
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人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后来在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
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
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
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
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
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君子之道》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籍,全称是《论语·君子篇》,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表述之一,被誉为是中国的经典之一。
该书记录了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的言论和行为,肯定了君子风范,并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读者,我读完这本书后,感受最深的是这是一本堪称“现世说”的书籍,让我有了很多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思考。
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不妨从经典中汲取一些智慧之光,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道德、礼仪、谦让、公正、诚信等等多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现代人往往太过于功利化,铆着眼,只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素质修养。
从《君子之道》中,我们可以学到人们该怎样做,怎样与人交往,怎样应对事物,以及人们应该怎样做自己。
《君子之道》中也很好地呈现出了君子的风范,这不仅指的是君子的外在装束,还主要体现了其精神品质。
同时,书籍中也阐述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以及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一个小人。
通过这些阐述,书籍更多地强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同时,本书中也介绍了儒家思想,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主义价值观,即对于人的生命、尊严、平等、自由、责任、公正等方面的关注。
人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因此人应该在意道德、修身、学习、实践等方面的自我提升,以达到既是人的优秀品格,又是社会的出色分子。
最后,对于该书的观点方面,我发现该书并没有了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它集中呈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真正反思,并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想法,树立自己的信念,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提出了对于未来的思考与努力,希望能让人们摆脱庸俗的追求,转而追求人生价值的内在能量。
总之,这是一本不仅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的研究,也对现代人们的思考、行为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启示和提示的一本书。
通读此书,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到稳定性、责任感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将这些优秀的价值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方法。
《君子之道》读后感400字优秀范文5篇
《君子之道》读后感400字优秀范文5篇《君子之道》以君子的内心是完满富足的,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的力量。
君子的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内心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做到没有担忧没有恐。
那么君子之道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君子之道读后感4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君子之道》读后感范文一本期先来聊君子之道九项里的第一项。
老余这人,除了姿态上有些矫情,学问做的还是蛮扎实的,而且文采飞扬,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读过至少两遍,大学时期在图书馆草读过一次,后来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乐,受益匪浅。
闲言少叙,老余说第一道,就是君子怀德。
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然后请出说这句话的原创天尊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德和土为什么成了一个并列的概念?老余考究《礼记大学》说,君子心中的轻重关系分五个等级: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财,第五是用。
然后老余生怕古文浅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译说:作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
有了道德,才会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才会有脚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有所享用。
因此,道德是本,财物是末。
他这么一通解释,平某才若有所悟,原来孔子还是注重递进的伦理关系的,原来,土是作为物的滋生者而出现的。
现在流行的把我们周边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钱人称之为土豪,原来最早的出处也是这么来的。
又谈常见的,老子也说过的厚德载物一词,有了老余的白话,突然间也就更加明朗起来:培植德性,才能承载万物;只有以厚重稳固的道德为基座,才能承载万物。
可见人的德性是起点,原点,出发点。
我也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是在单位上班做事,忠诚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诚的背后呢?其实就是德,当然这里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诚于个人,成为谁谁谁的人,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而是忠诚于集体,忠诚于价值,忠诚于道义。
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后台老板。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篇一:君子之道读后感】天下一切的道义最终的本质,是普及善良,克己利人,减少伤害。
除此之外,作者还表明,在研究中发现,各种“伪君子”中,还有一种类型,名声很臭,后果很坏,但究其实,个人动机并非巨恶。
这并非要为他们开脱,而是借此提醒君子,一个原先不坏的人,容易在何处涉伪。
一个人很可能从一个心理缺口出发,步步走向虚假,难于后退;也可能从一个精神弱点开始,渐渐带上“伪”帽,不得解脱。
所以,千万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肯定,大愚若智,大智若愚。
人生不易又至易,只要洗涤诈念,鄙弃谋数,填平阴沟,拆去暗道,明亮苍穹下的诚实岁月,才是一种无邪的享受。
君子之狱。
君子之狱的淬炼成果,可以在离开监狱时充分体现。
有的人萎靡不振,几十年来总是在申诉,总是在检讨,总是在生气,在自怨自艾;而另一些人则深知申诉和检讨没用,何不绕开那个恼人的原点,把身心放到别处,放到了“大处”,反而获得了安顿。
安顿的人生,绝不萎靡。
其实,只要换一个方位观察就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无情的“高墙”和“铁窗”,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另类监狱”。
即使是普通民众,也整天为小小的名利折腾的筋疲力尽,让名利成为捆押自己的缰绳和锁链,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即所谓的狱外之狱。
现实生活中,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百无聊赖、对身边人的嫉恨,都是为自己设置的牢狱,而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同样,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每人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
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更是君子,然做不到忧国忧民忧天下的便皆为小人吗?未也。
孔子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终其一生,可以让人信赖的也只有“修身”一条。
这本是他计划的起点,却也变成了终点。
君子之道,只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见贤思齐”、“景行行止”的向往即可,过程永远比终点重要。
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为南怀瑾先生所著,是一本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书籍。
该书被誉为读者德行的学习用书和升华道德品质的必选读物。
其中深藏的道理,需要读者仔细品味和领悟。
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君子之道在人生价值观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
君子之道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印证。
本书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其中功利思想的批判更是由浅入深,深不可测。
通过对不同思想的观点的平衡和稳健分析,增强了读者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君子之道》的阅读体验方面,我非常感动和受益。
这本书完美地将伦理道德和实际生活连接起来,并在实践中使人受益。
我认为君子之道中的思想可以使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人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此外,君子之道中还有一些亮点和特点,值得一提。
首先,作者在书籍中引用了很多的经典文献和历史名言,让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本书中给出的论证过程也颇具说服力,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思辨材料。
总之,君子之道是一本具有深度和内涵的好书,值得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好好阅读。
它通过众多课例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品质和人格方面,君子应该如何行事,更应该如何做人。
我相
信,只有具备君子之道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中真正的优秀人才,为新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价值。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读后感悟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读后感悟英文回答:After read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by Confucius, I gained som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 of the virtue of the gentleman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or zhongyong in Chine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inding balance and moderation in all aspects of life.One of the key lessons I learned from this text i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 balanced mindset and avoiding extremes. Confucius teaches that extremes, whether it be excessive indulgence or extreme austerity, are detrimental to one's characte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nstead, he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find the middle ground, the mean between two extremes, and to cultivate a harmonious and balanced approach to life.This concept resonated with me personally, as I haveoften found myself struggling with maintaining balance in various areas of my life. For example, in my work life, I have sometimes been guilty of overworking myself to thepoint of burnou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I have become complacent and lacked the drive to push myself further. Confucius' teachings remind me of the importance of finding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rest, between ambition and contentment.In additio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virtuous qualities and behaving in a morally upright manner. Confucius teachesthat a gentleman should possess virtues such a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 trustworthiness. These virtues serve as a guide for ethical behavior andhelp individuals navigat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One example that comes to mind is the virtue of benevolence. Confucius teaches that a gentleman shouldtreat others with kindness, compassion, and empathy. This virtue reminds me of the saying "treat others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By practicing benevolence, we not only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but also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ourselves.Overall, read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has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moderation, and virtuous behavior. It has reminded me to strive for harmony in all aspects of my life and tocultivate qualit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I believe that by practic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 can become a better person and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ose around me.中文回答:读完孔子的《中庸》,我对君子德行和实践中庸之道有了一些宝贵的领悟。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君子之道读书笔记篇1《君子之道》是一本由知名学者钱文忠教授所著的书籍,该书主要探讨了君子之道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君子之道既是一种道德标准,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君子之道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君子之道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修养,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种道德修养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还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钱文忠教授在书中引用了一些历史上的例子来阐述君子之道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例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思想,这些都是君子之道的核心内容。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曾国藩、张居正等历史人物如何运用君子之道来处理政治、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历史人物的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君子之道对于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它让我明白了在与人相处时,要时刻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君子之道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些收获不仅对我的个人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还对我的家庭、工作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君子之道》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还能够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君子之道。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尊重他人,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篇2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君子之道”这个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在古代,它是深入人心的一种道德标准。
近日,我读了一本名为《论语》的书,其中便有不少关于君子之道的论述。
这本书的序言提到了“君子之道”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德标准,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
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6篇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篇1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
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
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
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
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忧”?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
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余秋雨在《君子之道》,列出的第三项就是“君子成人之美”。
“论语”中整句如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节里吸引我的,是老余比较“君子”与“好人”的差别:好人必然会与人为善,但君子除了与人为善之外,还会成人之美。
在灾难面前,君子与好人做着同样的事,但在无灾的日子里,君子更会寻找正面意义的形式享受,为此,君子要比好人似乎更高雅一些。
然后,平老师批注说,好人就是普通青年嘛,君子看上去像个文艺青年,有那么一丢丢的矫情和一些不高也不低的格调。
老余的文风,我揣摩了很多年,但也只是到最近才有些许收获,别人只以为他是感性大师,所以才文采风扬,我却是另有发现。
最早是在他十余年前评价赵本山时候的,那时老余已经暗暗观察了老赵十几年,一个大学教授观察关注一个娱乐圈中的人物,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像现在,都他妈堕落了,文化圈和娱乐圈都各自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就关心谁跟谁睡。
老余评价老赵当时说了四点:“1.宏观的喜剧判断能力;2.准确的角色心理塑造;3.成功的外部体态造型;4灵动的舞台行为节奏。
”不要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句话,这是迄今为止,从艺术评论上给予赵本山最精准的解读,也是让我为什么让我琢磨多年的原因。
所以要让余秋雨这样的大师来报道娱乐圈,才真的是一种享受。
大家都感觉这个时代的是混蛋的,却不知道原因在哪,其实就是因为文化人的缺位,导致了一切社会活动的庸俗化,蒙昧化,无趣化。
返回来还是说老余的文风,起码在语言表达的技术路线上,我琢磨出,一定要用理性的语言准确的呈现被评论者的特质,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感性角度盲目渲染。
现在,老余说“成人之美”,就左手一口冰水,右手一口酒水,且看他是怎么说的:“成人之美”也是一项多方位的社会工程,只不过都是正面的,大体上也分为三种可能,一、使未成之美尽量完成;二、使未起之美开始起步;三、化非美为美,也就让对方由污浊攀上堤岸。
你看看,这么一解释,这哪是我们理解的微弱的“成人之美”,简直就是大慈大悲无限光明能量的阿弥陀佛在普度众生,让每一件从善心出发的“成人之美”变得“高大上”起来,如果没有老余这个高人指点,我们所理解的“成人之美”多么平庸和无趣。
《传习录》读书笔记之阳明心学: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传习录》读书笔记之阳明心学: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原文】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
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
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
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乎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
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严思疏解】本条接续99条,阳明先生认为,”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孔子非“多学而识之者”,而是“一以贯之”。
这正是纯乎天理之极,所谓“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一在数量上计较,必然务外而遗内,偏离了德性。
如《中庸》之“中”,乃天下之大本,仅仅理解为“无过、无不及”,是远远不够的。
《中庸》曰“‘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通常认为“文”相对于“质”(理)而言,“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
但文王之“文”是“不显惟德”,所谓“不显”,即是内外通透,文、理都合于德性,“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论语读书笔记15篇
论语读书笔记15篇论语读书笔记1君子自古就是被赞颂的对象,他们主忠信,性如菊,居于竹,周而不比,品格高洁。
一本《论语》读毕,我对君子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君子将食、住视为身外之物,即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对待他人,以温、良、恭、俭、让为主,亲和待人。
服事君主,信实无欺,做事周而不比。
贫而乐,富而好礼,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这大概是君子的心性品格、对国家的热忱之心吧。
古有陶潜范仲淹,今有鲁迅李大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对待敌人横眉冷对,掀起复兴的革命。
对待民众俯首成牛,挽起希望的狂澜。
若君子有所求,必然是为了大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对于自身的修养是十分看中的,不因利益而迷失,不为重金而屈服,讷于言,敏于行。
巧言令色足恭,为君子所恶。
匿怨而友其人,亦为君子所恶。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爱憎分明者,岂不为君子,人而为仁者,岂非君子耶?仁德为君子的必需品,也是君子的天性: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为仁的代名词,德是君子的昵称。
与之交往,不必饕餮盛宴,只需粗茶淡饭。
与之情谊,并不浓如烈酒,只似淡水清汤。
君子如天上北辰,众星愿共之。
儒家智慧诠释君子之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这样才能成仁,成德,成君子。
论语读书笔记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释义: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里哪个好学?”孔子说:“颜回。
他有怒气不迁移别人身上,犯过错误不会再犯,可惜去世了。
而现在没有好学的了。
”解读:“不迁怒,不贰过”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脾气发在别人身上,比如,把工作的脾气发到家人身上,把爱人的脾气发到父母身上。
把长辈的脾气发到子女身上,把上司的脾气发到下属身上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之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对于“君子中庸”,确实存在一个认识的过程,搁在30岁以前,我是绝对不会认可这一种思维方法的。
我会觉得,人生就在于“轰轰烈烈”,怎么可能“温温吞吞”呢?那时候的对“中庸”的看法,颇为不屑,在倡导个性的年代,“中庸”是个陈旧迂腐冥顽不顾的老头形象,甚至有些腹黑,这肯定不是我所想要的。
这一切,和这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语境有很大关联,余秋雨说,“现代社会有一个重大误会,常常以为中庸是平庸,激烈是高尚。
进一步,又把中庸者看成是小人,把激烈者看成是君子,但是,伟大的古代哲人们告诉我们,事情正好相反。
”我在接触到余秋雨这本《君子之道》后,开始为30岁后的觉醒找回了源头。
但是我察觉到,或者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尽管“中庸”才是长久立足之道,是成事之本,但那些走“极端”的人,却常常让我们记忆深处的硬盘扇区高速运转。
想一想商鞅,项羽,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深处的人影,他们的故事为什么那么让人着迷,仅仅是因为他们另类的存在吗?
30岁以后,我终于知道了我疲惫的原因:人虽未老,但是血却不热了!
那些历史深处的英雄人物,自所以让人着迷,就在于作为我们普罗大众,无法完成他们的牛逼剧本,只能一日复一日的机械生存,电影里台词说这种状态:这不叫活着,这是没死。
难道我们不想当英雄?披光芒万丈,被万人敬仰?就连紫霞仙
子中意的人,也是踩着七彩祥云的大英雄,但是“英雄”的孙悟空却不能成全她的爱情,城头上的定情一吻依旧是个平庸的凡人——只是,平凡的他接受了那个看上去“像狗一样的”神吹一气,继而鼓起勇气,走向紫霞。
后来我明白了,即使作为凡人,也不能阻挡我们的灵魂,思想,精神,追求卓越。
换句话说,30岁以后,我接受命运的先天安排,
但在内心,我不能让自己甘于平庸。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就在于我们不想被继续安排,而是要探寻人生的真理,让自己真正成熟起来。
知乎上说人的成熟有三个特征,不需要靠一切阿谀外界的行为
来获得安全感;不需要靠一切贬损外界的行为来获得优越感;不需要靠外界的一切褒扬来获得存在感;安静公平的面对一切。
血不热了,并不是让人担心的事。
凉到冰冷,才让人绝望。
所
谓“中庸”,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