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法

合集下载

三维问题有限元分析(包括轴对称问题)

三维问题有限元分析(包括轴对称问题)
平衡方程
建立每个有限元的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来得到近似解。
离散化
将连续的问题离散化,将整个求解域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子域(称为有限元),每个子域上定义节点。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解方程
通过求解整体矩阵的方程,得到各个节点的值,从整体矩阵,用于表示整个求解域上的问题。
详细描述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了三维热传导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详细描述
三维热传导问题是有限元分析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递和分布。通过将连续的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可以建立单元之间的热量传递关系,从而得到整个物体的温度分布。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传热学、热能工程等。
边界条件处理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实现流程
建立系统方程
根据有限元近似解法,将微分方程转化为离散化的系统方程。
划分网格
根据问题的几何形状和特点,将求解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离散的网格单元。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物理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求解系统方程
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如直接法、迭代法等),求解离散化的系统方程,得到每个离散单元上的近似解。
轴对称问题具有旋转对称性,即其解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保持不变。
轴对称问题的定义和特性
特性
定义
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大小。
离散化
在每个离散单元上,使用近似函数来逼近真实解。常用的近似函数包括多项式、样条函数等。
近似解法
对于轴对称问题,边界条件通常与对称轴相关。需要对边界条件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离散化后的系统方程满足原始问题的约束。

空间和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单元法演示文稿

空间和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单元法演示文稿

Ryp
y
p
Rzp
Rxp
x
Ryi
Rym
z
i
R zi
Rxi
Rzm m Rxm
Ryj
Rzj j Rxj
Rxi
Ryi
Rzi Rxj
Ryj
Re
Rzj
Rxm
Rym
Rzm
Rxp
Ryp
Rzp
第15页,共25页。
由集中力引起的等效节点载荷 Re N T P
由体积力引起的等效节点载荷 Re N T gdxdydz
0 Nm
uj wj
um
wm
其中形函数为 Ni r, z
Δ为截面三角形面积
1 2
ai
bir( i ,cji,zm
)
1 11
2
ri rj
zi zj
1 rm zm
ai rj zm rm z j bi z j zm ci rm rj
第21页,共25页。
5-3-4 单元的应变和应力
(i, j, m, p)
第8页,共25页。
同样,可以得到
v Nivi N jv j Nmvm N pvp w Niwi N j wj Nmwm N pwp
单元内任一点的位移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f
Ni 0
0 Ni
0 0
Nj 0 0 Nj
0 0
Nm 0 0 Nm
0 0
Np 0 0 Np
Ni
1 6V
ai
bi x ci y
diz
1
N j 6V a j bj x c j y d j z
Nm
1 6V
am
bm x

第3章 有限元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3章 有限元方法的一般步骤

3 F1 + lAγ 2 −3 0 0 u1 3 3 2 0 u2 ( 2 + 2 )lAγ EA − 3 3 + 2 − 2 = − 2 2 + 1 − 1 u3 ( 2 + 1 )lAγ l 0 −1 0 0 1 u4 2 2 1 lAγ 2
2 n 一维单元: u = a1 + a2 x + a3 x + ..... + an x 2 2 n 二维单元: u = a1 + a2 x + a3 y + a4 x + a5 xy + a6 y ..... + an x 2 2 2 三维单元: u = a1 + a2 x + a3 y + a4 z + a5 x + a6 y + a7 z
2、单元的尺寸:单元尺寸影响解的收敛性,越细越精确。 、单元的尺寸:单元尺寸影响解的收敛性,越细越精确。 原则:1、在应力集中区域网格要细化; 2、网格边界尺寸比越近越好,即纵横比尽可能接近1;
3、结点的设置:通常结点均匀分布,另外根据结构尺寸, 、结点的设置:通常结点均匀分布,另外根据结构尺寸, 材料,及外部条件发生突变处设置结点。 材料,及外部条件发生突变处设置结点。
单元全部结点力: 单元全部结点力: 单元e中的虚位移: 单元 中的虚位移: 中的虚位移 单元e中的虚应变: 单元 中的虚应变: 中的虚应变 结点力虚功: 结点力虚功: 虚应变能: 虚应变能:
{ε } = [ B]{δ } e ∗ e T δV = ({δ } ) {F } δU = ∫∫∫ { } {σ }dxdydz ε

《有限元基础及应用》课程大纲

《有限元基础及应用》课程大纲

《有限元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有限元法是求解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数值模拟非常有效的方法,是现代数字化科技的一种重要基础性原理。

将它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可以成为探究物质客观规律的先进手段;将它应用于工程技术中,可成为工程设计和分析的可靠工具。

有限元法已经成为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建筑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有限元商用软件也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分析,以及生产服务的重要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掌握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使用;有限元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够针对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变形体完整获取复杂外力作用下它内部准确力学信息,在准确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强度、刚度等方面的判断,以便对研究结构进行静态、动态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参数设计以及结构优化设计。

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结合实践应用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过程和步骤,形函数的构造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维度、不同结构准确选择合适的单元的技巧;课程目标2: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具有对不同工程问题建立相应力学模型再选取适合的有限元模型离散,最后得到高精度低成本的数值模拟结果;课程目标3:利用有限元原理和应用软件(ANSYS),能够针对车辆结构中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零部件完整获取复杂外力作用下其内部的准确力学信息(位移、应力和应变),并能根据强度、刚度、稳定性及疲劳等进行分析判断结构的安全性,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4:掌握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车辆结构部件的静力学、动力学和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能够了解不同单元的适用范围以及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的局限性。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2、3、5。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第3章重庆大学龙雪峰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第3章重庆大学龙雪峰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3.单元分析 • 单元分析包括位移模式选择,单元力学分析两个内容。 • 位移模式也称位移函数或插值函数,在有限元位移法中是 以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再由这些节点位移插值得到单 元内任意一点的位移值。单元的位移模式一般采用多项式, 因为多项式计算简便,并且随着项数的增加,可以逼近任 何一段光滑的函数曲线。 • 单元力学分析 根据所选单元的节点数和单元材料性质, 应用弹性力学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得到单元刚度矩阵。由 于连续体离散化后假定力是通过节点在单元间传递的,因 此要利用插值函数把作用在单元上的体积力、面积力和集 中力按静力等效原则移到节点上。
Hale Waihona Puke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5.结果后处理和分析 • 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位移矢量后,由几何和物理关系可以 得到应变和应力。 • 由于应变(应力)来自位移的微分可能导致单元间应力不 连续,这会使应力计算误差较大,要在节点附近进行平均 化处理。 • 通过后处理还可得到位移、应变和应力的最大最小值及其 所在位臵以及主应力、主应变或其它定义的等效应力。 • 结果的输出可以应用图表、动画等各种方式。最后还要对 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以指导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等等。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第三章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如果挠度与板厚相比不再为小量如金属板当挠度如果挠度与板厚相比不再为小量如金属板当挠度ww与板厚tt的关系在范围内板的中面应变就不能忽略如图的关系在范围内板的中面应变就不能忽略如图35所示面内的两个自由度也要一并考虑所示面内的两个自由度也要一并考虑导致单元的每个节点上a四边形弯曲单元b三角形弯曲单元图34薄板弯曲单元导致单元的每个节点上就要有五个自由度此类单元一般称为薄板单元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有限元ppt课件

有限元ppt课件
15
里兹法:
选择一个定义于整个求解域 并满足边界条件的试探函数
将试探函数代入泛函表 达式,建立线性方程
求解方程 计算系数
16
设有边值问题
d2 y dx2

y
1

0

(1-8)
y(0) 0, y(1) 0
通过数学推导,求得其泛函为
I y(x) 1(1 y2 1 y2 y)dx
39
厚度为1的微分体,在水平方向拉
力F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 xdx
拉力表达式:
F xdy 1
x
x dy
拉力做的功:
dx
xdx
dW

1 2
F xdx
将F代入:
dW

1 2

x
x x dy
dU

dW

1 2

x
x
dxdy
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
边值问题的求解
泛函极值的求解
泛函:给定满足一定条件的函数集合A:{y(x)},和实数 集合R。设y(x)是A中的函数,V是R中的变量,若A和V 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就是A中的每个函数y(x),R 中都有唯一的V值与之对应,则称V是函数y(x)的泛函,
记为V=V(y(x))。
A称为泛函的定义域,可变函数y(x)称为自变函数,依赖 自变函数而变的量V,称为自变函数的泛函。

U T dV V
单位体积内的虚应变能为
U T
U
U
o

43
2.虚位移原理 虚位移原理又称虚功原理,是最基本的能量原理.
虚位移原理:如果在虚位移发生之前弹性体是平衡的, 那么在虚位移发生时,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就等 于弹性体的虚应变能,即

理论力学中的轴对称问题如何处理?

理论力学中的轴对称问题如何处理?

理论力学中的轴对称问题如何处理?在理论力学的广阔领域中,轴对称问题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对象。

轴对称问题常见于工程结构、机械设计以及许多物理现象的分析中。

理解和掌握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对于解决实际工程和科学中的力学难题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轴对称问题。

简单来说,轴对称是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绕着某一轴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原来的形状完全重合。

在力学中,这意味着物体的几何形状、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状态等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保持不变。

对于轴对称问题的处理,第一步通常是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由于轴对称的特性,选择柱坐标系往往是最为方便和直观的。

在柱坐标系中,我们有径向坐标 r、轴向坐标 z 和周向坐标φ 。

其中,周向坐标φ 在轴对称问题中通常不参与计算,因为物体在周向上的性质是相同的。

在确定了坐标系后,接下来就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对于轴对称物体,其受力情况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

例如,如果受到的外力是集中力,那么这个力必然沿着对称轴或者在与对称轴垂直的平面内。

如果是分布力,比如压力、重力等,其分布规律也应该在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考虑。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轴对称的圆柱体,在其侧面受到均匀分布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这个分布压力等效为一个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线必然通过圆柱体的轴线。

在处理轴对称问题时,运动学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旋转运动,我们需要考虑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参数。

由于轴对称的特点,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在周向上的分量通常为零,只有轴向和径向的分量需要重点关注。

在动力学分析中,我们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建立运动方程。

对于轴对称问题,由于受力和运动的对称性,方程往往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

例如,在考虑转动惯量时,由于轴对称性,只需要考虑轴向和径向的转动惯量分量。

材料力学性能在轴对称问题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的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不同。

对于常见的各向同性材料,其在轴对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通过相应的本构方程来描述。

有限元分析轴对称问题

有限元分析轴对称问题

思考题5-1 轴对称问题的定义答:工程中又一类结构,其几何形状、边界条件、所受载荷都对称于某一轴线,这种情况下结构再载荷作用下位移、应变和应力也对称于这个轴线,这种问题成为轴对称问题。

5-2 轴对称问题一般采用的坐标系?作图说明每个坐标分量的物理意义答:在描述轴对称弹性体问题的应力及变形时常采用圆柱坐标r,θ,z。

5-3 轴对称问题中每个点有几个位移分量?各位移分量是那几个自变量的函数?答:位移分量u, w,都只是rz的函数,与θ无关。

5-4 轴对称问题中的每个点有哪几个应力分量?是那几个自变量的函数。

答:4个应力分量;5-5 轴对称问题中的每个点有哪几个应变分量?是那几个自变量的函数答:4个应变分量5-6 轴对称问题是三维问题?二维问题?最简单的轴对称单元是哪种单元?作图说明答:由于轴对称,沿θ方向的环向(周向)位移v等于零。

因此轴对称问题是二维问题;三角形环单元。

(三角形轴对称单元,这些圆环单元与r z平面(子午面)正交的截面是三角形)5-7 写出三角形环单元的位移函数。

满足完备性要求吗?答:满足完备性要求。

5-8 三角形环单元形函数的表达式?指出形函数的性质。

5-9 三角形环单元的应力和应变的特点。

其单元刚度矩阵是几阶的?答:应力分量:剪应力为常量,其他3个正应力分量均随位置变化;应变分量:面内(子五面)3个应变分量为常量,环向应变不是常应变,而是与单元中各点的位置有关。

单元刚度矩阵为六阶。

5-10 有限元方法求解对称问题的基本步骤?1.结构离散化:对整个结构进行离散化,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单元,单元间彼此通过节点相连;2.求出各单元的刚度矩阵[K](e):[K](e)是由单元节点位移量{Φ}(e)求单元节点力向量{F}(e)的转移矩阵,其关系式为:{F}(e)= [K](e) {Φ}(e);3.集成总体刚度矩阵[K]并写出总体平衡方程:总体刚度矩阵[K]是由整体节点位移向量{Φ}求整体节点力向量的转移矩阵,其关系式为{F}= [K] {Φ},此即为总体平衡方程。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二、单元分析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二、单元分析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二、单元分析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二、单元分析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二、单元分析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三、坐标变换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三、坐标变换
第二节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三、坐标变换
四 载荷移置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四 载荷移置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五 约束处理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五 约束处理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五 约束处理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五 约束处理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六 求解线方程组
七 计算其它物理量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八 计算结果处理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二、单元分析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三、单元刚度矩阵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三、单元刚度矩阵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三、单元刚度矩阵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3 总刚矩阵的特点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3 总刚矩阵的特点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四 载荷移置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四 载荷移置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四 载荷移置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四 载荷移置
第二节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初中数学轴对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轴对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轴对称知识点总结归纳轴对称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轴对称的知识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初中数学轴对称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轴对称的定义及性质轴对称即物体围绕条线旋转180度后仍然与原来位置重合。

1.定义:轴对称是指平面内的点、线、图形等围绕条线旋转180度后仍然与原来位置重合。

2.性质:a.旋转中心即轴对称的轴上的任意点保持不动。

b.旋转中心与轴对称的物体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二、轴对称的判断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观察图形是否看起来关于条线对称。

2.折叠法:将图形沿着条疑似对称轴对折,观察是否能够将两部分完全重合。

3.旋转法:将图形围绕一个疑似对称轴旋转180度,观察是否与原来位置完全重合。

4.对称性质法:观察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质,例如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

三、轴对称的应用1.确定轴对称图形:a.线段的中点是线段轴对称的轴。

b.两个且只有两个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是轴对称的轴。

c.两条平行线是轴对称的轴。

d.三个且只有三个顶点都在同一直线上的三角形是轴对称的轴。

e.按顺时针方向给出的相邻边相等的凸多边形是轴对称的轴。

f.所有与自己相似的图形都是轴对称的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a.轴对称图形是左右对称的,即图形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完全一样。

b.轴对称图形的最小单位即轴上的点称为轴对称图形的旋转中心。

c.轴对称图形的每个点的两边都有另一个对称点。

d.轴对称图形上的点与旋转中心距离相等的点是该图形上的点与旋转中心的对称点。

3.构造轴对称图形:a.已知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可以使用对称性质构造其他部分。

b.可以将点在轴上折叠,或者将线段、角度在轴上旋转,得到图形的对称部分。

四、轴对称图形的操作1.旋转:将轴对称的物体沿着轴旋转180度,使得物体的每个点都与轴上的对称点相重合。

2.平移:将轴对称的物体沿着与轴垂直的平行线平移,使得物体与原来位置的对称关系保持不变。

有限单元法课件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有限单元法课件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z
结构中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只是r,z的函数
任意一点的位移只有沿r方向的径向位移u 方向的切向 和沿z方向的轴向位移w,而沿 位移等于零。
子午面
o

r
因此,可以取出结构的任一子午面进 行分析,从而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 问题来求解。
z ( z )
根据轴对称特点,有:
zr ( zr )
r z 0 r z 0
j
ui
uj
o
i
r
三节点三角形轴对称环单元
二、单元分析
从划分的单元中任取一个单元。 三个节点的编号分别为i,j,m,节点 坐标 (ri , zi ) , (rj , z j ) ,(rm , zm ) 为已知,节 点位移分别为(ui , wi ), (u j , wj ), (um , wm ) 。 1.位移函数
T
bi (3-12) l d s ci l
jn N 在 jm 边上有 Ni (r, z) 0 ,令 m jm t N j 1 jn 1 t jm
则有 ds jmdt ldt
s jn jmt lt
将以上五式代入式(3-12),积分得表面力 Ps 的等效节点载荷为
T

1

0
轴对称问题的弹性矩阵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一、结构离散 轴对称结构本身是一个三维结构 ,由于形状和载荷的特殊 性,其网格划分仅在任一子午面上进行 ,因此网格表现为平面 网格 , 但实际上单元具有环状的空间结构。本章采用三节点 三角形环单元。 w z m
m
um
wj
wi
( x, y)
T e
考虑到虚位移的任意性,将上式两边的 q 同时消去,则有 T e F B rdrd dz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第四章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在工程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结构,它们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外载荷均对称某一固定轴,我们把该固定轴称为对称轴。

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也都对称此轴。

这种问题就称为轴对称问题。

在离心机械、压力容器、矿山机械、飞行器中经常遇到轴对称问题。

第一节 轴对称问题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对于轴对称问题,宜采用圆柱坐标系(,,r z θ)。

如果将y弹性体的对称轴作为Z 轴,则所有应力、应变和位移分量都只是r 和Z 轴的函数,而与θ无关,即不随θ变化。

弹性体内任意一点只有两个位移:即沿r 方向的径向位移u 和沿Z 方向的轴向位移w 。

由于轴对称,沿θ方向的环向(周向)位移v 等于零。

因此轴对称问题是二维问题。

在轴对称弹性体内用相距dr 的两个圆柱面和过轴线互成d θ角的两个铅垂面切割出一个高为dz 的微元体,如图2所示。

(a )σ(b)沿r 方向作用的正应力r σ称为径向应力 沿θ方向作用的正应力θσ称为环向应力 沿z 方向作用的正应力z σ称为轴向应力 rz 面内的剪应力 zr τ=rz τ 故轴对称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分量{}[]Tr z rz θσσσστ=对应的轴对称弹性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变分量{}[]Tr z rz θεεεεγ=其中r ε ———-—- 沿r 方向径向线应变θε —----— 沿θ方向环向线应变 z ε ---—-- 沿z 方向轴向线应变rz γ-—---— rz 面内的剪应变与平面问题相比,轴对称问题多了一个环向应变θε。

弹性体受载时,点(,,r z θ)产生径向位移u ,使过点(,,r z θ)的周长增加了2()2r u r ππ+-,因而产生相对伸长,即环向应变:2()22r u r u r rθππεπ+-==轴对称问题的几何方程(应变与位移之间的关系)为,,,r z zr u u w w ur r z r zθεεεγ∂∂∂∂====+∂∂∂∂写成矩阵形式{}r z rz u r u rw z u w z r θεεεεγ⎧⎫⎪⎪⎪⎪⎧⎫⎪⎪⎪⎪⎪⎪⎪⎪⎨⎬⎨⎬⎪⎪⎪⎪⎪⎪⎪⎪⎩⎭⎪⎪⎪⎪⎩⎭==∂∂∂∂∂∂+∂∂根据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为1()r r z Eθεσμσσ⎡⎤⎣⎦=-+ 1()z r Eθθεσμσσ⎡⎤⎣⎦=-+ 1()z z r Eθεσμσσ⎡⎤⎣⎦=-+ 12(1)rz rz rz r G Eμττ+==由上式得[]10111011(1)(1)(12)101112002(1)r z zr r z rz E θθσσσστμμμμεμμεμμμμμεμμμμγμμ⎧⎫⎪⎪⎪⎪=⎨⎬⎪⎪⎪⎪⎩⎭⎡⎤⎢⎥--⎢⎥⎧⎫⎢⎥⎪⎪⎢⎥---⎪⎪⎢⎥⎨⎬+-⎢⎥⎪⎪⎢⎥⎪⎪--⎩⎭⎢⎥-⎢⎥⎢⎥-⎣⎦=(4—2)这里弹性矩阵[D]为[D ]=10111011(1)(1)(12)101112002(1)E 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第二节 三角形截面环单元一、 结构离散化离散化轴对称体时,采用的单元是一些圆环。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划分网格
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为有限个简单 元,形成网格。
建立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
根据每个简单元的特性,建立刚度矩 阵和载荷向量,以描述简单元之间的 力和力矩关系。
求解线性方程组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每个节点 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有限元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可以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 适用于各种物理问题的求解。此外,有限元方法可以通过并行计算等技术提高 计算效率。
05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的未来发展
新型有限元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混合有限元方法
结合不同类型有限元的优点,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问题的需求。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
根据问题求解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有限元的 尺寸和形状,以提高求解精度和效率。
非标准有限元方法
针对特定问题开发非标准的有限元,以获得更好的求解效果。
复杂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高维空间问题
01
随着问题维度的增加,有限元的构造和求解变得更加复杂,需
要发展更高效的算法和软件。
不规则区域问题
02
有限元的构造和处理在不规则区域上更具挑战性,需要研究新
的方法和技巧。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03
多物理场耦合的空间与轴对称问题需要发展能够同时处理多个
物理场的有限元方法。
误差估计
对称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误差。
空间对称性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01
02
03
定义对称轴
明确对称轴的位置,以便 在建立模型时考虑对称性。
选取合适的有限元
根据对称性选择合适的有 限元类型,如四边形、六 面体等。
建立对称约束

第三章--等参数单元(等参元)

第三章--等参数单元(等参元)

Fab
ax bx
ay by
x d x d
y d y d
而 F ab 又可以看成是在整体坐标中的微分面积Fabdxd,y故有
dd x y x xd d
y yd d x x
y
yddJdd
(3-15) 式中
x y
J
x
y
(3-15)’
为了进一步阐明和计算任意四边形等参元的单元刚度矩阵k e
然后,将式(3-19)代入 B 中,就把 B 的各元素化成 ,的函
数;再将式(3-17)代入式(3-15),并将式(3-15) 及 B 代入
ke BTDBtdxd ,就y把 k e的每个元素化成对局部坐标
,
A
的重积分
k e1
1B T D B tJdd,其被积函数
1 1
都是 和的复杂函数,对于各单元的应力 也可以化成是和
根据上述已求得的 J,J 及 J 1 等函数表达式,就可以将
及 k e表达式中的有关B 及 dx dy都换成局部坐标的函数表达式。
此时,任意四边形等参元的一切计算都可以立足在局部坐标系下进 行了。
首先,由式(3-13)引出:
N i
x N i
J
1
N i
N i
y
4
( a1a 4 a 2 a 3 ) ( Ba 1 Aa 2 ) ( Aa 4 Ba 3 )
的函数式。
应该指出,k e 中的每个元素都含有对和 的重积分,尽管
其积分区域变得十分简单,而其被积函数都比较复杂,需要采用数
值积分(通常是采用高斯求积法),由于任意四边形等参元的应力
是和 的函数,因此在求解单元应力时,必须指明是求哪一
由于任意四边形单元的位移插值函数(3-3),在局部坐标系下满 足形容条件,因此坐标变换式(3-5)也就满足相容条件,从而使得式 (3-3)在整体坐标下满足相容条件。也就是说,在两相邻任意四边形 单元公共边上的位移是连续的,坐标变换后仍然是连续的,两相邻 单元公共边上的公共点在坐标变换后仍为公共点,决不会出现重叠 和开裂现象。

东南大学 有限元分析课程 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和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东南大学 有限元分析课程 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和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B = Bi
Bj
Bm

0 0 ( s = i , j , m) cs bs
K e = 2π rc B T DB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近似表达式为:
K sp = 2π rc BsT DB p bs bp + f s f p + A1 (bs f p + f s bp ) + A2 cs c p = A1 (cs bp + cs f p ) + A2bs c p A1 (bs c p + f s c p ) + A2 cs bp cs c p + A2bs bp
式中: 式中:
A1 =
µ
1− µ
A2 =
1 − 2µ 2(1 − µ )
由于几何矩阵中的元素不是常量,单元刚度矩阵需要通过积分得到, 为简化计算可以用三角形单元形心位置的坐标 rc , z c 代替 B 矩阵中的变 量,将单元中的r和z近似地当作常量,并且分别等于 rc , z c 。
1 r ≈ rc = ( ri + rj + rm ) 3
K e = 2π ∫∫ B T DBrdrdz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为,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为,
K sp = 2π ∫∫ BsT DB p rdrdz ( s, p = i, j , m)
由于几何矩阵中的元素不是常量,单元刚度矩阵需要通过积分得到, 为简化计算可以用三角形单元形心位置的坐标 rc , z c 代替 B 矩阵中的变 量 r, z 。
1 rc = ( ri + r j + rm ) 3
1 z c = ( zi + z j + z m ) 3

第三章 有限元法应用中的若干问题(1)

第三章 有限元法应用中的若干问题(1)
❖ 有限元法包括三类:有限元位移法、有限元力 法、有限元混合法。在有限元位移法中,选节 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在有限元力法中,选 节点力作为未知量;在有限元混合法中,选一 部分基本未知量为节点位移,另一部分基本未 知量为节点力。
❖ 有限元位移法计算过程的系统性、规律性强,特 别适宜于编程求解。一般除板壳问题的有限元应 用一定量的混合法外,其余全部采用有限元位移 法。因此,一般不做特别声明,有限元法指的是 有限元位移法。
❖ 3)多项式的选取应由低阶到高阶,尽量 选取完整性阶数高的多项式以提高单元 精度(称为单元的完备性)。
❖ 不同节点、不同形状的单元的表达式不 同,后续将介绍。
3.3 收敛性
❖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因此应考虑收敛性 问题。
❖ 有限元法的收敛性是指:当网格逐渐加密时,有限 元解答的序列收敛到精确解;或者当单元尺寸固定 时,每个单元的自由度数越多,有限元的解答就越 趋近于精确解。
❖ 1)待定参数是由节点场变量确定的,因此待 定参数的个数应与单元的自由度数相同。
❖ 2)对于应变由位移的一阶导数确定问题,选取多项式时, 常数项和坐标的一次项必须完备。位移函数中常数项和坐标 的一次项分别反映了单元刚体位移和常应变的特性,但划分 的单元趋近于无穷时,单元趋于无穷小,此时单元应变趋于 常应变。而当节点位移是由某个刚体位移引起时,弹性体内 不应该有应变,这些特性必须在选择的位移多项式中予以体 现。同理,对于应变由位移的二阶导数定义的场问题,常数 项、一次项和二次项必须完备。
❖ 形状的选择与结构构形有关。三角形适合于不规则 的形状,而四边形则比较适合于规则形状。
❖ 单元阶次的选择与求解域内应力变化的特点有关, 应力梯度大的区域,单元阶次应较高,否则即使网 格密度很密也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

结构有限元分析-第3章-轴对称

结构有限元分析-第3章-轴对称

3 轴对称问题弹性力学空间问题中的轴对称问题是指,物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及所受的外力都对称于空间的某一根轴,因此在物体中通过该轴的任何平面都是对称面,所有应力、应变和位移也对称于该轴,这类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研究轴对称问题时通常采用圆柱坐标系(r,θ,z),以z轴为对称轴。

轴对称问题实例如图3.1所示的受均布内压作用的长圆筒,通过Z轴的一个纵截面就是对称面图3.1受均布内压作用的长圆筒3.1 三角形截面环单元三结点单元位移函数图4-2 三结点单元轴对称问题分析中所使用的三结点单元,在对称面上是三角形,在整个弹性体中是三棱圆环,各单元中圆环形铰相联接。

三角形截面环单元的结点位移在轴对称问题中,弹性体内任意一点上,不存在切向位移,只存在径向位移u 和轴向位移w ,两个位移分量表示为,⎭⎬⎫⎩⎨⎧=w u f }{[][]Tmm j j i iT mT jT iew u w u w u==δδδδ}{单元结点位移轴对称问题的三结点三角形单元位移函数取为,⎭⎬⎫++=++=z r z r u 654321w αααααα⎪⎭⎪⎬⎫⎪⎩⎪⎨⎧⎥⎥⎥⎦⎤⎢⎢⎢⎣⎡∆=⎪⎭⎪⎬⎫⎪⎩⎪⎨⎧m j i m jim j i m j i u u u c c c b b b a a a 21321ααα根据结点位移,可得:⎪⎭⎪⎬⎫⎪⎩⎪⎨⎧⎥⎥⎥⎦⎤⎢⎢⎢⎣⎡∆=⎪⎭⎪⎬⎫⎪⎩⎪⎨⎧m j i m jim j i m j i w w w c c c b b b a a a 21654ααα单元形函数jm m j i r z z r a -=mmj ji iz r z r z r 11121=∆mj i z z b -=jm i r r c -=(i ,j ,m ))(21z c r b a N i i i i ++∆=单元内任一点的位移{}[]{}em jim m j j i i m jim j iN N N w u w u w u N N N N N N w u f δ=⎪⎪⎪⎪⎭⎪⎪⎪⎪⎬⎫⎪⎪⎪⎪⎩⎪⎪⎪⎪⎨⎧⎥⎦⎤⎢⎣⎡=⎭⎬⎫⎩⎨⎧=00003.2 应变矩阵(几何矩阵)根据几何方程及单元内位移的表达式,可得:⎪⎪⎪⎪⎭⎪⎪⎪⎪⎬⎫⎪⎪⎪⎪⎩⎪⎪⎪⎪⎨⎧∂∂+∂∂∂∂∂∂=⎪⎪⎭⎪⎪⎬⎫⎪⎪⎩⎪⎪⎨⎧r w z u z w ru r u zr z r γεεεθ应变矩阵)(21m m j j i i u b u b u b r u ++∆=∂∂)(21m m j j i i u f u f u f r u ++∆=rcz b r a f i i i ++=(下标轮换))(21m m j j i i w c w c w c z w ++∆=∂∂)(21m m j j i i u c u c u c z u ++∆=∂∂)(21m m j j i i w b w b w b r w ++∆=∂∂应变矩阵[]{}em ji m m mm m jj jj j ii ii i zr z r B B B b c c f b b c c f b b c c f b δγεεεθ=⎥⎥⎥⎥⎥⎦⎤⎢⎢⎢⎢⎢⎣⎡∆=⎪⎪⎭⎪⎪⎬⎫⎪⎪⎩⎪⎪⎨⎧00000000021),,(00021][m j i b c c f b A B i i i iii ⎥⎥⎥⎥⎦⎤⎢⎢⎢⎢⎣⎡=3.3 应力矩阵由轴对称问题的物理方程,得到弹性矩阵,⎥⎥⎥⎥⎥⎥⎥⎥⎥⎦⎤⎢⎢⎢⎢⎢⎢⎢⎢⎢⎣⎡---------+-=)1(22100011101110111)21)(1()1(][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E D应力矩阵11A =-μμ2)1(221A =--μμ3)21)(1(4)1(A E=-+-μμμ令:⎥⎥⎥⎥⎦⎤⎢⎢⎢⎢⎣⎡-+-=21111110010101)21)(1()1(][A A A A AA A E D μμμ则弹性矩阵为:]][[][B D S =][][m j iS S S S =),,()(2]][[][2211113m j i b A c A c f b A c A f b A c A f b A B D S i ii i i i ii i i i i i ⎥⎥⎥⎥⎦⎤⎢⎢⎢⎢⎣⎡+++∆==由弹性矩阵[D ]和几何矩阵[B ]可以得到应力矩阵[S ],由应力矩阵可知,除剪应力为常量,其它三个正应力分量都是r 、z 的函数。

5_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5_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
By Xiaojun Wang
13 /54
单元刚度矩阵
同平面问题一样, 同平面问题一样, 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单元刚度矩 在轴对称情况下,单元的虚 阵。在轴对称情况下,单元的 虚位移方程为
(u ) F = ∫∫∫ (ε ) σ rdrdθ dz
e* T e *
T
(5.17)
0 0 cm bm
( m = i, j , k )
(5.12)<<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
By Xiaojun Wang
8 /54
单元应变与应力
由此可见, 轴对称问题的几何方程式(5.11), 由此可见, 轴对称问题的几何方程式 , 在形式上 和平面问题是一样的, 和平面问题是一样的,但是轴对称问题中的 B 和 ε 并不完 全是常量元素, 的函数, 全是常量元素,其中各点的应变将随 r 、z 的函数,故 B 是 的函数。 r 、 z 的函数。 由于 B 是 r 、z 的函数, 的函数, 所以单元中各点的应变将随 r 、 而变化,即单元中各点的应变不同。为了简化计算, z 而变化,即单元中各点的应变不同。为了简化计算,通 常用单元形心坐标 ( z , r ) 近似代替 f i 中的 r 、 z 值,即用单 处的应变作为单元的平均应变, 元形心 ( z , r ) 处的应变作为单元的平均应变,变成常应变 单元, 单元,即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
By Xiaojun Wang 9 /54
单元应变与应力
1 z ≈ z = ( zi + z j + zk ) 3 1 r ≈ r = ( ri + rj + rk ) 3 am cm z fm ≈ fm = + bm + r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2 z3
8
3
u = N 1u1 + N 2 u 2 + N 3 u 3 = ∑ N i u i
i =1
3
w = N1w1 + N 2 w2 + N 3 w3 = ∑ N i wi
i =1
其中
1 Ni = ( ai + bi r + ci z ) 2
(i=1,2,3)
插值函数,是坐标的函数,反映单元的位移形态, 在有限元法中称为形函数. 在有限元法中称为形函数 形函数.
T e Se
任意性
{F }e = 2π ∫∫ [B ]T [D][B]{δ }e rdrdz
Se
其中的元素为常量
e
{F } = [k ] {δ }
e e
[k ]
e
= 2π ∫∫ [B ] [D ][B ]rdrdz
T Se
单元刚度矩阵 单元节点位移求节点力的转换矩阵
15
五, 单元等效节点载荷向量
单元所受的非节点载荷一般包括:集中载荷, 单元所受的非节点载荷一般包括:集中载荷 集中载荷, 移置到节点上 分布体力,边界面力. 分布体力,边界面力. 依据虚功原理--原载荷与等效节点载荷在任 依据虚功原理 虚功原理--原载荷与等效节点载荷在任 意虚位移上的虚功相等. 1,集中载荷的等效节点载荷
应力向量为
{σ } = [σ r
σθ
σ z τ rz ]
T
4
物理方程
{σ } = [D]{ε }
弹性矩阵
写成矩阵形式
1 σ r σ 1 E θ (1 ) = 1 σ z (1 + )(1 2rz 2(1 )
22
算例: 受内压的厚壁圆筒.其内径为 12cm ,外径为 20cm ,两端自由,内压为 p = 1.2 ×108 Pa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 = 2.0 ×1011 Pa ,泊松比为 . = 0.3 .试分析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
23

f z3 ]
T
{p}
= [k ] {δ }
单元刚度矩阵
6
1,单元位移函数和形函数
选取如下位移函数
u = α1 + α 2 r + α 3 z
u1 1 r1 u2 = 1 r2 u 1 r 3 3
w = α 4 + α 5r + α 6 z
将3个节点的坐标代入写成矩阵表达形式
z1 α1 α z2 2 z3 α 3
z1 z2 z3
1
u1 u 2 u 3
w1 w2 w 3
7
1 r1 2 = 1 r2 1 r3
z1 z2 z3
a2 b2 c2
――三角形面积
α 1 a1 1 α 2 = b1 α 2 c 3 1
a3 u1 b3 u 2 c3 u 3
1
0
1 0
5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的简单三角形单元
3个节点的坐标分别为 ( r1 , z1 ) ( r2 , z2 ) ( r3 , z3 ) 三角形单元的节点位移向量为
{δ } = [u1
e
w1 u2
w2 u3
w3 ]
T
三角形单元的节点力
{p} = [ f r1
e
f z1
e
fr2
e
fz2
e
fr3
i =1
3
w = N1w1 + N 2 w2 + N 3 w3 = ∑ N i wi
i =1
u εθ = r
w u γ rz = + r z
N1 N N N N N u1 + 2 u2 + 3 u3 ε θ = 1 u1 + 2 u2 + 3 u3 r r r r r r N 3 N1 N 2 εz = w1 + w2 + w3 z z z N1 N 2 N 3 N1 N 2 N 3 γ xy = u1 + u2 + u3 + v1 + v2 + v3 y y y x x x
Se
分布体力的等效节点载荷向量 3,表面压力的节点载荷 微元面积内可看成集中力 e T T {R}FT = ∫∫ [N ] {FT }dA = 2π ∫ [N ] {FT }rdl
A l
18
六,整体刚度矩阵和整体节点载荷向量的叠加
整体刚度矩阵是由刚度集成法叠加的:先求每 一个单元的刚度矩阵,然后将每一子块送到整体刚 度矩阵的相应位置,在同一位置若有几个单元的相 应子块送到,进行叠加得到整体刚阵的相应子块, 从而形成整体刚度矩阵. 类似于单元刚阵组合成整体刚阵,节点载荷向 量集合成整体节点载荷向量.
M ( r , z ) 作用集中载荷 FP
FPr {FP } = FPz
16
等效节点载荷向量为
{R}eF
p
= [Fr1
Fz1
Fr 2
Fz 2
*
Fr 3
*
Fz 3 ]
假设该单元产生虚位移 单元内各节点的虚位移
{f }= [u
*
w
* T
]
{δ } = [u
* e
* 1
w
* 1
u2
w2
e
* e
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法
1
第一节 轴对称问题
几何形状,所受载荷对称于中心轴,则其变形 也对称于此轴,这种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也对称于此轴,这种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轴对称问题. 通过中心轴的平截面--子午面. 通过中心轴的平截面--子午面 子午面. 坐标系:柱坐标系,以中心轴为z轴 位移,应力和应变与角坐标 θ 无关,只是径向r和轴向 z的函数. 研究子午面的变形 二维问题
七,求解
求解如下方程组
[K ] {δ } = {F }
*
P *
19
求解方程组 节点位移向量 {δ } 单元的节点位移向量 {δ }e
单元内各点的应变和应力
{ε } = [B]{δ }
e
{σ } = [D ][B ]{δ }e = [S ]{δ }
20
选择二维实体单元的建议: 如果分析的问题比较简单,采用二次减缩积分单元. 如果存在应力集中,则应在局部采用二次完全积分 单元. 对含有非常大的网格扭曲模拟(大应变分析),采 用细网格划分的线性减缩积分单元. 对接触问题采用线性减缩积分单元或非协调单元. 如果在模型中采用非协调单元应使网格扭曲减至最 小.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要使变形体在某一形变位置处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要使变形体在某一形变位置处 于平衡,其充要条件是,在这一变形位置,所有内 力和外力在任何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之和为零.
δWI + δWE = 0
--变形体虚功方程
* e
设单元产生虚位移,单元节点虚位移为 { } δ 单元内部的虚应变为 {ε * } 注意:三角形单元代表 环状单元体 S e 子午面
1 Ni = ( ai + bi r + ci z ) (i = 1,2,3) 2
11
b1 0 f 0 1 1 [B] = 2 0 c1 c1 b1
b2 f2 0 c2
0 0
c2 b2
b3 0 f3 0 0 c3 c3 b3
1 ai ( + bi + ci fi = 2 r
z ) (i = 1,2,3) r
10
{ε } = [B]{δ }
N1 r N 1 [B] = r 0 应变矩阵 N1 z 0 0 N1 z N1 r N 2 r N2 r 0 N 2 z
e
0 0 N 2 z N 2 r
N 3 r N3 r 0 N 3 z
0 0 N 3 z N 3 r
应变矩阵是由节点位移求单元内任一点应变的转化矩阵
*
u3
*
w3
* T
]

{ f } = [N ]{δ }
*
{f }= [N ]{δ }
根据虚功原理
M点虚位移
T
{R}eF
p
= [N ] {FP }
17
2,离心力的节点载荷 单位体积的体积向量
{Fb } = [ω 2 ρr
T
0
]
微元体积内可看成集中力
{R}
e Fp
= 2π ∫∫ [N ] {Fb }rdrdz
21
算例: 平顶盖是锅炉等受内压元件大量使用的零部件 之一.如图所示平顶盖,其内径为 D0 = 25.5cm . . s = 3.5cm s1 = 4.8cm r0 = 3.2cm 取半长 l = 22.6cm 7 q 的一段计算. = 2.16 ×10 Pa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 E = 2.0 ×1011 Pa 泊松比为 = 0.3.试分析应力分布.
w1 1 r1 w2 = 1 r2 w 1 r 3 3
α 4 1 r1 α 5 = 1 r2 α 1 r 3 6
z1 α 4 α z2 5 z3 α 6
z1 z2 z3
1
α1 1 r1 α 2 = 1 r2 α 1 r 3 3
u N1 {f } = = w 0 = [N ]{δ }
e
0 N1
N2 0
0 N2
N3 0
0 {u1 N3
w1 u2
w2 u3
w3 }
T
单元的形函数矩阵
9
二,应变矩阵
单元位移函数为 几何方程
u εr = r
εr =
w εz = z
3
u = N1u1 + N 2u 2 + N 3u3 = ∑ N i ui
2
子午面内各点位移为
u = u(r , z ) w = w( r , z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