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师生规范》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

《师生规范》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

《师生规范》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师生规范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师生之间的行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积极的研究氛围。

师生互动规范
-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和尊严,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研究成长。

- 学生应尊重教师的权威和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课程纲要
本校本课程的纲要旨在提供全面而有序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课程目标
-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安排
本门课程将根据以下课时安排进行教学:
1. 第一周:课程介绍和目标设定(1课时)
2. 第二周至第五周:基础知识讲授和练(4课时)
3. 第六周至第九周:案例分析和讨论(4课时)
4. 第十周:课程总结和复(2课时)
学生考核与评价
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和考核,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
1. 平时表现占比:40%
2. 课堂成绩占比:30%
3. 期末考试占比:30%
参考资料
- 《教育法规》
以上为《师生规范校本课程纲要及课时安排》的概要内容,详细的课程纲要和课时安排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制定。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第一篇: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人类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的基础上,我们一中语文组开发了一中《书相伴我成长》校本课程。

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

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同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重要思想,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经典诵读是一门校本课程,旨在让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中国传统经典,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

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同时,经典诵读也能够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诗经、论语、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和千字文。

教学实施措施包括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研究,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研究,设立“经典诵读之星”等。

同时,课程实施原则是模糊性原则,即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原则: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遵循差异性原则,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营造鼓励性氛围。

循序渐进原则也很重要,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

这样的坡度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研究方式方法: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同时,用经典范本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在欣赏朗读经历中,学生可以掌握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悟阅读研究的方法。

正确的读书方法也很重要,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课程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教师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研究的措施,效果好。

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杨园中心小学小学法制校本课程纲要

杨园中心小学小学法制校本课程纲要

杨园中心小学“小学法制”校本课程纲要本校“小学法制”校本课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1——5年级学习法律知识的课程,其价值在于通过学法、实践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辨别是非和依法行事的能力。

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小学法制2、课程类型:拓展性课程3、适用年级:一至五年级4、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每课时35分钟,每学年按32周计;每月两次法制教育专题活动,一学年计16课时。

一至五年级法制教育课时总课时240课时。

5、执教教师:以班主任为主,挑选部分优秀教师执教该课程。

二、课程元素:(一)课程背景: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更是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更多的人认识到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来与之相匹配,未来的各类人才亦必须是具有良好法制观念和强烈法律意识的集各类素养于一体的综合体。

当前,我国的民主与法制正在向纵深发展和推进,未来几年国家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文明的法治社会。

为建设一个文明的法治国家,打好公民法制基础,学校必须重视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建设,培养小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养成遵纪守法的文明行为习惯。

近年来,由于浦东开发开放,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外来民工子女占70%左右,学生家庭条件艰苦,家长文化层次较低(80%以上为初中以下文化层次),家长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难度大周期长。

传统的小学法制教育不符合“二期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小学法制教育被忽视,没有专门的法制课程,更没有专职的法制教师。

法制教育内容孤立、刻板,学生面对与自己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严重脱节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学法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法制教育对小学生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道德良好、行为规范的小公民收效甚微。

针对这一现状,学校近年来开展了市级课题“小学法制教育的探索”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一龙头课题引领下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推进,为学校教育改革增添了活力,学校积极开发“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初步体现了学校的法制教育特色,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新区法制教育三星级示范学校,法制教育科研成果多次在市区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网络搜集整理供大家学习王有鹏一、《课程纲要》及其意义(一)何为《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

从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

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门学程的大纲或计划书。

这里,主要取其狭义,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学期门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纲要。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材(教材)编制的学期、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计划纲要。

学科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

教案和教学进度表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二)《课程纲要》的意义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必须考虑到课程的目标、相应的课时、学生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以及各方面的总体协调等情况。

正因为《课程纲要》的撰写要涉及到这些方面,因此《课程纲要》的撰写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而言就有多重意义。

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

二、如何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的叙写一般有两种格式:一种是按上述的顺序呈现各个课程元素,一些没有课程标准作依据的课程设计经常采用这一种方式,如校本课程的一些课程纲要;另一种是按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来呈现的,即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的课程纲要。

(一)《课程纲要》的撰写具有一定的要求,它必须包括一定的构成要素。

组成《课程纲要》的要素包括:1、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2、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设计《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方面,是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由教师设计的《校本课程纲要》通过学校课程委员会初审后,主可以列入校本课程选修目录单中,供学生选择。

因此,设计《校本课程纲要》的技术很重要。

《校本课程纲要》一般应包括一般项目和具体内容两大部分。

一、一般项目1、课程标题2、主讲教师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例如:《国际音标巧入门》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标题: 《国际音标巧入门》主讲教师:汪静艳教学材料:自编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节)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

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

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

要求:全面、适当、清晰例如:《定向越野》校本课程纲要二、课程目标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定向越野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普及与提高定向越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申报定向越野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定向越野的概况、基本技术、技能;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体能;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5.通过教学,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定向越野项目在市、区初中校中的优势地位。

《阅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阅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阅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阅读》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阅读课程类型:阅读拓展授课教师:各语文教师授课对象:我校各年级选课学生开设办法:选修课,老师挂牌上课,学生分班走读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大语文”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的今天,课本不是教本,与此相对应的“大阅读”即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无疑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这是我校开发《阅读》校本课程的大背景。

2、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周边农村,由于家庭的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原因,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动机,这是我校开发《阅读》校本课程的“校本”因素。

同时,做为寄宿制小学,充足的可供统一协调的课外活动时间为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时间保证。

二、课程目的通过开展本课程,达到以下目标:1、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3、通过阅读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一、课程内容与实施本课程课程开发的背景和课程目的决定我校阅读课的课程内容是开放性的,阅读课的组课形式也不同与语文课,各个环节都应是开放的。

在组课形式上,本校本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加大阅读量实现课程目的,教师是阅读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在学生阅读以及其它环节的组织上一定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愿望,同时,阅读校本课程也不能是一般意义上泛泛的课外阅读。

为保证学生阅读课的有效性,从组课形式上,即要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还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教师应根据语文课标确定不同教学时段的文化主题或类型,通过共同欣赏一些精选的文章有目的的实现课程目的。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我校的阅读课以每大周5节课为一个周期。

每大周分别安排3节自读课,1节精品赏析课和1节反思总结课。

校本课程纲要(非常详细)

校本课程纲要(非常详细)

校本课程纲要(非常详细)目录艺术类儿童画 (1)XXX画 (6)古筝 (9)中国舞 (11)硬笔书法 (13)体育类空竹 (17)小篮球…………………………………………(21)科技类电脑绘画................................................(23)和计算机交朋友..........................................(30)学科拓展类XXX................................................(35)国学 (39)阅览 (43)益智类数学思维训练 (45)趣味折纸…………………………………………(48)儿童画课程称号:儿童画课程类型:艺术类选修课授课工具:一年级学生课时安排:每周两课时,共16课时课程定义: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技巧;色彩的搭配方法以及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前言从广义上来讲。

十岁以前孩子的绘画,都叫儿童画。

从狭义上说,儿童创意画叫儿童画。

只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发自自我心里的绘画,都带有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基本特征。

所以,我们通常的提法,就叫它“儿童画”,外洋一些发达地区,象美国、日本的十几岁的孩子喜欢画儿童创意画,当然也算儿童画。

儿童画有年龄的限制,也没有年龄的限制,不同年龄的儿童画在画法要求上有一定的差别。

不论是游戏性的涂鸦,或想象画、命题创作画与写生画,只要是儿童自己的创意,表现儿童自己趣味的都属儿童画。

从反面讲,凡是大人意志为主导的简笔画、卡通画、临摹画、小老头画、小大人画,至少不能算是典型的儿童画。

人类在没有笔墨之前,就有了绘画。

儿童在未学文化之前,就自发的萌发了绘画的欲望。

从一两岁的信笔涂鸦开始,就反映了儿童的这种天性。

绘画是无声的语言。

画画是儿童的心理需要,他是一种感情宣泄的方法。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XXX的《小学生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旨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惯,以此为基础,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家XXX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惯。

”XXX的专家XXX也指出:“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因此,养成良好的惯非常重要。

该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一生做好铺垫,而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是“惯”。

因此,编制《小学生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旨在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将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小学生将懂得培养良好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研究、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研究、行为、卫生惯。

该课程结合学校《惯培养标准》进行实实在在的深入细致的教育,分年级、年段提出不同的内容及要求。

每学年课时量为18课时,每月间周1课时,授课对象为低、中、高段学生。

教材共3册,每个年级一学年18个主题,每个主题1课时。

课时内容包括:(1)引言(惯要点、惯要求),(2)阅读与思考(故事引路“古代先贤故事”或“身边故事”),(3)体验与感悟(情境训练),(4)我能做到(自我评估)。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低段:1.我爱国旗。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主动向他人问好。

4.不做危险游戏。

5.集合快、静、齐。

6.不浪费食物。

7.我们爱劳动。

8.向小零食告别。

9.助人为乐数第一。

10.今日事今日毕。

11.从小做个诚实的孩子。

12.孝敬父母。

13.学会保护自己。

14.课前做好准备。

15.上课专心听讲,发言先举手。

16.读书、写字三个一要做到。

17.按时完成作业。

18.爱惜研究用品。

中段:1.耐心倾听别人说话。

2.微笑待人,帮助他人。

3.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4.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竞选,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5.敢于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气馁不放弃。

校本课程纲要格式22

校本课程纲要格式22

《校本课程纲要》
姓名:
XXXX实验小学
《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标题《趣味数学》
2、主讲教师:xxx
3、教学材料(改编)
4、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5、授课时间;周x第x节
6、授课对象:3.2全体学生
二、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变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与常规课堂有关的知识,必须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具有实践性(即活动性)。

趣味数学课强调“动”,“动”是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的各种媒体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尤以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四.课程实施建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课程评价:
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
进行考核。

小学《传统艺术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小学《传统艺术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小学《传统艺术京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一、背景传统艺术京剧是中国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本校决定开设小学《传统艺术京剧》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京剧艺术兴趣,提升其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3.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

三、课程内容1. 京剧基础知识:学生将研究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唱腔乐段、服装道具等基础知识。

2. 京剧角色扮演:学生将研究并扮演京剧中的经典角色,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表演技巧。

3. 京剧表演训练:学生将通过声腔、身段、表情等训练,提升自己在京剧表演中的技巧和水平。

4. 京剧剧目欣赏:学生将观看京剧的经典剧目,了解京剧的传统和发展。

四、课程安排1. 课程时间: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2. 课程周期:本课程为全学期课程,共计16周。

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2. 期末考核: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京剧表演,评估学生在技艺和音乐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课外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从而考察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六、师资要求1. 授课教师需具备较高的京剧表演能力和专业知识。

2. 配备助教或艺术指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训。

以上是小学《传统艺术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京剧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同时推动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实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校本课程—《美食》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美食》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美食》课程纲要校本课程—《美食》课程纲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已不是以往简洁的吃饱转变成享受美食,健康美食,本课程就是通过中外饮食文化、历史的学习,以及健康有益的饮食习惯培育,提高同学对美食修养的提高.二、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纲要,美食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初级阶段:1)、理论学问:从同学日常实际的饮食为切入点,学习了解日常食品的基本养分、讲解基本的养分均衡饮食。

2)、实操技能:介绍同学日常食品的快捷简洁制作方法。

(同学运用日常的瓜果、豆类、奶等实际搭配制作美味养分的早餐或者新奇果汁等)2、中级阶段:1)、理论学问:第一部分:通过中西方美食历史、体现中国悠久的美食历史其次部分:通过介绍中国美食文化、导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美食菜系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大江南北的民间名小吃以及渊源历史和发源地。

2)、实操技能:通过讲解使同学把握拼盘基本技能和颜色搭配(同学使用蔬菜、瓜果等基本材料进行实际搭配制作操作)3、高级阶段:1)、理论学问:通过实例讲解,了解日常饮食的健康美食与不良饮食对人身的影响,引导同学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

2)、实操技能:同学制定健康美食菜单,实际说明各自美食菜单的特点4、课程重点:1)、学习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

2)、了解并把握简洁的美食制作5、课程难点:1)、运用所学学问制定科学养分美食食谱2)、能够清楚的说明中外美食的特点和渊源6、课程实施方法:分别以日常饮食和中国美食两个主线,使同学了解科学健康饮食,以及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三、课程建议通过理论常识的学习,推动科学健康的美食氛围。

通过亲自实际动手制作美味饮品、形形色色拼盘、以及制定个人健康美味食谱等基础应用上,使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健康美食的生活习惯,并能够做到对家人和四周人群的饮食进行基本的评论。

校本课程—《美食》课程纲要四、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动前进素养训练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训练、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1、通过《生活数学》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口算技巧,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轴、分数、百分数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图形的性质,如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等,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和计算。

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而又简单的数学问题。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计算,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计算任务。

3、学生能够通过绘图、模型等形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和论证。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尝试和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三、课程内容:生活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算技巧的训练:包括加减乘除的口算技巧和快速计算方法的训练。

2、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百分数的计算等。

3、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包括数轴、分数、百分数、比例、面积、体积等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的掌握:包括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的掌握。

5、实际问题的数学化和解决:包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1)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1)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春天的四首古诗。在回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春天的特征,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4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夏之歌1-4首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夏天的四首古诗。读懂古诗,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5课时:《经典诵读》诗中之夏歌5-8首
第8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1-4首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冬天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9课时:《经典诵读》诗中冬之歌5-8首
诵读的过程中,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也增加了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第10课时:课程展示:诗歌诵读比赛
资源分析:
以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诗歌为主。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分级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程目标
1、在欣赏、朗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
2、在大量的朗诵中,体验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3、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6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1-4首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会背诵古诗;能够体会古诗的含义,感受秋天古诗的意境。
第7课时:《经典诵读》诗中秋之歌5-8首
通过实行经典诵读诗中秋5--8首诗,让学生理解到古诗文语言的精妙,背诵积累古诗
《 经典诵读 》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总课时
10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编程语言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2、第二学期:网络应用,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网络社交等。

3、第三学期:编程语言,包括Python、Java等。

4、第四学期:综合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项目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本课程的实施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室,保证硬件设备的配备。

2、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本课程的评价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

同时,我们将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1、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引入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3、跨学科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自主探究。

六、总结与展望本课程纲要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纲要一、引言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特色和优势。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
课程名称:创意写作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

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
1.文学作品欣赏: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和理解。

2.创意写作技巧:介绍不同类型的创意写作技巧,如写景、描写人物、构
建情节等。

3.写作实践:通过写作练习和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4.作品分享和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
反馈和建议。

5.文学活动和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文学活动和写作比赛,提升他们的写作
水平和自信心。

课程评估:
1.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

2.作业和作品评估:对学生的写作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内容、结构、
语言表达等方面。

3.考试或测验: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

4.反馈和改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级和水平的创意写作教材。

2.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文学作品资源,供学生阅读和欣赏。

3.电子设备和多媒体:利用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和
作品展示。

4.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
究。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校本课程纲要的范例,实际的课程纲要应根据具体学校和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成绩学分:
满分100分,占总分40%。根据学生上交的心得体会、总结等材料及答卷情况,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第五课多彩文化:
星期五与数字131课时
xx趣味英语故事1课时
第七课英语万花筒:
动物名词及其文化xx1课时
第八课节日系列之三母亲节Mother’s Day 1课时
xx时尚生活:
颜色预告心情Color affect feeling 1课时第十课英语人物故事:
xx、xx1课时
第十一课英文影片赏析:
Tom and Jerry 1课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属校本课程中学生选修类课程之一
2、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指导,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初中英语课程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需求。
《英语语言文化背景》
xx第三中学xx课程名称:
英语语言文化背景
课程类型:
人文类,选修课
课程资源:
新编(自编)
授课对象:
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一学期每周一课时
所在学校:
xx第三中学
一、课程背景:
英语是现今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已经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但是目前学校英语课本的学习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因此要在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进行教授。本课程旨在引发学生对外语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们学习英语课程,实现初中英语课程目标。
第十二课节日系列之四父亲节Father’s Day 1课时
第十三课英语寓言故事2课时
第十四课英语影片赏析:
The sound of music 2课时
第十五课双语童话赏析:
丑小鸭an ugly duckling 1课时第十六课英语国家其它节日概况1课时
五、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
(一)学习方式:
运用课内语言、语法知识,采用听、说、读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概况,辅助英语课程教学;
2、发展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第一课了解英语应用国家及其背景知识1课时
第二课节日系列之一复活节的来历1课时
第课节日系列之二愚人节1课时
第四课英文歌曲赏析及背景Edelweiss 1课时
(二)教学方式:
文字、图片、图像知识传授、电教配合、小组合作等。
六、评价方式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二)评价的方式:
1、学时学分:
出勤情况,满分100分,占总分20%。未出勤一次扣5分。
2、课业学分:
满分100分,占总分40%。学生课上纪律、活动参与情况,团结协作情况。过程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