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保护水资源、
保护生态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保护水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和保护。
在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中,应该注重节水减排,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
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
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按照河流的生态环境需要制定水资
源利用规划,保留适量的水量供应下游生态系统的需求。
针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
建立科学的地下水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以避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和污染问题。
保护水资源不仅可以维护地下水的稳定,也可以保护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出发点。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可持续
发展理念,从整体上促进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时,
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实施各项工程时,要严格控制开发
利用规模,科学规划和布局,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要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监测和管理,及
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要积
极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探析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探析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摘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
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
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
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
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
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关政策法规、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而生态环境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因素。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水体污染、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水资源自身,只有将生态环境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管理中,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导。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比如《水法》、《水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调要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系统,禁止随意破坏水域生态环境。
还有一些关于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除了以上提到的保护措施以外,还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如利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水资源保护和修复,利用智能监测技术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水质净化等等。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进行交流和分享。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简析,探讨如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方案。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可能会改变河流湖泊的水文水体条件,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影响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适当的水库建设可以调节河流的水量,但过度的水库建设则可能导致下游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鱼类的洄游和繁衍。
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用水过程会排放大量污染物,污染水体,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可能对陆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冲击。
在河流上修建大坝、堤坝等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动,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大规模引水、排水、灌溉等活动也会导致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等问题,影响陆地生态环境的健康。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水资源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1. 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水环境的自然状态,才能够确保水资源的稳定供给和质量保障。
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也将面临供给减少、质量恶化等问题,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了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和地方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
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包括对水生态环境和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责任追究等规定,并加强对这些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愈发重要。
然而,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之与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有着不良的影响,既可以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可以影响地下水位、水质,甚至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限制。
1、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修建堤坝、水库、水管、水渠等设施,这些设施的修建往往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拦河造田、林木砍伐等造成的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2、地下水位下降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会逐渐下降。
由于大部分地下水都是自然补给的,一旦地下水位下降,会直接影响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领域的用水。
3、水质的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河流湖泊等水源的开发会使水质发生变化,特别是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和污染物的浓度会显著增加。
这些物质的释放会导致水体生态的破坏,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并提高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充分认识。
1、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础。
各地在制定相关水资源管理条例的同时,需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其中,对于违规建设,进行惩罚。
2、维护河道生态保护河道生态,必须保护水源、水质、水生物,尤其是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河流生态需要重视生态保护建设,通过绿化、治理、重头治理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并构建河道景观。
3、控制排污政府应该严格控制各种水体污染源的排放,并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以减轻污染对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
4、推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应仅注重其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需求情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简析,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视。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开发利用涉及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系,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会引起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包括水生植物的破坏、湿地的消失、鱼类栖息地的破坏等。
而且,水库蓄水后会淹没大量的土地,导致土壤侵蚀,影响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平衡。
2. 水质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河流、湖泊等水体经常受到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污染。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并对周边的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湿地退化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加剧,许多湿地被填埋、开垦或者用于排水,导致湿地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而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鸟类栖息地、鱼类繁衍场所,还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防止洪水等,湿地的退化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1. 科学规划和论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论证水利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保护湿地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应严格保护湿地和水生生物多样性,限制湿地的填埋和开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3. 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4. 实施生态补偿对于那些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应积极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植树、种草、修复湿地等手段进行生态补偿,以减轻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味着保护水体的生态系统。
水体包括江河湖泊、湿地、河口等,它们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减少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水电站的建设中,应当考虑如何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河流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避免对鱼类的繁殖和迁徙造成不良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味着保护水资源的水质。
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水质的保护,避免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质造成危害。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环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清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合理管理农业的养殖和化肥使用,也是保护水资源水质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公众应当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共同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付出共同的努力。
只有保护水体的生态系统、维护水质、保护物种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好宝贵的水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干净、安全的水环境。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就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始终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合理规划。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情况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河流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水流,避免破坏河流的生态功能。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及时获取水环境变化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通过定期的环境评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价,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加强立法和监管。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范和管理,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水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要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通过对相关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性和环境友好性。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规划、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加强立法和监管,从而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需水若干问题讨论
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情况需水曲线
良好状态
生存阈值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情况需水概念 与计较的会商
生态水量名词界定
1、生态需水:在现状和将来特定方针下,维系生态 情况功能的水量。
2、生态用水:在现状和将来特定方针下,维系生态 情况功能的实际产生的用水〔引水和提水〕量。
3、生态耗水:对水资本而言,是在维系现状和将来 特定方针生态情况功能用水历程中散失落的水量。
SG
SG
Ww〔河流外用水〕 Wn〔河流内用水〕Wi(河流联系湿地用水)
河PW河W-(流=流wW生外R外=(活生水S生P生活量+态-计生均R用R计)+衡G水SW)-:+〔-(临WW包R盆(临w孕G)盆+生态) 建立〕河P[河W-:流+R流n[〔S〔=R[段+段PS输R〕R〕++沙S内G内R,+[水生G生RR量态态GS均用基++S衡水流WRGS::,nG]G水渗]+下]生流上W流下物等游n流,=]W上河P=[河湖W[in游流+R流沼W=W+联S联蒸niP[系+系发++-W湿R湿,WnR地G地河(W+S生水]生流(+活生量下态水RR生活均流用位SG计生衡水+])计::+R上)WG游(-]临W上盆(游)临
P+R入= ET+W临盆+W生活生计+R出
式中:P为降水和冰雪融水; R入为地表地下入境径流; ET为植物蒸披发; W临盆为临盆用水; W生活生计为生活生计用水; R出为出地步表地
下径流。
ET = ET P + ET R =αP + βR
式中: ET P 为植物从降水中损耗的蒸披发; ET R 为植物从径流中损耗的蒸披发,即生态需水量; α为植物蒸披发占降水的比例系数;β为植物蒸披发 使用径流的比例系数。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简析。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各地相继兴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引水工程等。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往往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和问题,其中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的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浪费。
水资源的污染也是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资源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导致大量珍稀濒危物种的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采取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应当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合理规划和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式。
应当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问题。
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和约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和活动。
应当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和地球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域环境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取水、排水、泄洪等活动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河流湖泊因为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排放,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生生物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
2. 土地生态系统退化:为了开发水资源,常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改造,导致土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逐渐失去平衡。
3. 生态物种减少: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域生物栖息地逐渐减少,水生生物种群受到威胁,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采取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实行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生态保护项目、生态补偿金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3. 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
4.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5. 科学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项目的布局和设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产权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的产权归属和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使得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控,容易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浅谈。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保护水环境。
水污染是当前水资源利用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各种源头的水污染日益严重。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环境的生态系统。
首先是加强水资源污染治理,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手段,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其次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和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质量。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开发水资源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水电开发中,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合理规划水库蓄水和水流放水的时间和方式,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湿地的消失、河流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今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复和恢复生态环境。
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恢复等措施,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和修复。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和生态环境教育。
学校、社会组织和媒体等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公众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让公众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支持相关的工作。
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探讨
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 护和改善 的水资源分配问 是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 主体的明确 ,则将有利于保障生 题, 致使一些地 区的生态环境 出现退化 , 表现 出 态环境用水 , 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从国外经验看, 生态环境水权通 类似上述 的各类 自然生态 问题 。为根治 这些 生 常 由政府机构监管或 由专 门成立 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 。南水北
二、 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此外 , 水权制度 的引入 , 可以改变过去取水 许可 以一 次性授 管 理水 权 , 并通过 省( 自治 区、 直辖市 ) 际水权 管理权 限的划 分等 法 定程 序授 权省( 自治 区 、 直辖市 ) 分级管 理相应 的水权 , 必要 时
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 、部 门间的合理配 置 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 , 真正实现 由流域机构统一
河流流量指标 : 一般情况下 , 河道内应保 证 省 也可以通过市( 地区 ) 际水权 管理权 限的划 分等法定程 序授权
6 %的水质达标水量 ,流量减少会 直接影 响其 市 ( 0 地区 ) 分级管理各 自的水权 : 从而 , 总量上控制 、 在 限制和避免
生 态 功 能 。 类 为 维持 生 活 、 产 和生 态 的河 道 超 量用水 , 人 生 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外用水 , 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 的 4 %。 0
目前 , 在流域 内的水 资源管理体 制下 , 资源的管理 方式较 水
湖泊 的面积与水量 :城市水体面积的 比率 为粗放 。首先 , 从水资源 的特性上看 , 尚未将 可更新 的水资源 ( 如 直接关 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是城市生 地 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 与难 以更新 的水 资源( 如更新 时间达千年 态的重要指标 。采用河湖 占城 区面积 比来 反映 以上 的深层地下水 ) 以区别对待 , 加 也未将 可以导致地 面沉 降 、 含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需求,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也给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简析。
一、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水源地是水的来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水质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生产的增加,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加强水源地保护,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要加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
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加强农药、化肥、养殖等环节的控制。
其次,要强化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水源地的规划中,应当设置相应的生态保护区,对违反保护条例和规定的人予以相应的处罚,从而净化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水质的质量。
二、加强太湖治理保护太湖是我国的大湖,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群之一。
太湖流域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水资源利用与环保是十分紧张的。
从历史上来看,太湖的水质一直受到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时有发生蓝藻水华或者污染事件的情况。
为了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太湖的工程治理,引入了大量的清洁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了完整的太湖治理机制。
政府组织了多次太湖清洁行动,加强了对太湖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强化了太湖流域的环保法规,逐步构建了太湖保护与发展的新领域。
三、加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密集。
但是,由于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恶化,黄河流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水资源的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
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的保护,政府不仅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而且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了重视。
然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如果不保护好生态环境,无论是水资源的质量还是数量都可能遭受严重损害。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水源地保护,维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要坚决禁止在水源地周围建设厂房、污水处理厂等,以避免废水的排放对水资源的污染;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保障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科学选址,防范环境风险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选址至关重要。
若选址不当,很可能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因此,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周围的山体、森林、湿地、水域等环境因素,避免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同时,还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全面分析和评估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三、节约用水,保障生态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生态用水。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始终把生态用水放在优先位置,遵守节约用水的原则。
这样才能减缓水资源的消耗,并保障其持续利用。
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还要优先保障生态用水,避免过度开发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
四、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过去的补偿机制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以生态效益为导向的补偿机制,通过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生态补偿,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要及时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形成建设合理、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总之,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沟通,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利用效率也逐渐降低。
因此,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和基础。
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给予生态环境合理的保护和维护,实现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首先,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水源地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要通过制定水源地保护规划,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建立水源地保护制度,保障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做好水源地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理,防止水源地受到污染。
其次,控制污染物排放。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体受到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要通过加强环境监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和处罚等措施,确保水体质量不受污染。
同时,要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入,全面推行生态修复,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持续排放。
第三,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要通过推广节水型生产和节水型生活方式,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污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水生物提供生存栖息的环境,而且对维护水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要采取多种形式的生态修复手段,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恢复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简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进行简析。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对水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为解决地区间的水资源不平衡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1. 水资源调配不当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往往会改变水资源的原有分布格局,特别是一些跨流域的调水工程,会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却因为水资源过剩而造成了水灾等问题。
2. 河流水质污染工业生产、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对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大量的污水排放污染了河流的水质,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3. 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湿地的开垦、湖泊的填埋等行为都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一些鱼类、植物、鸟类等生物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水资源核准制度和水资源调控制度,严格控制超采和乱采行为。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推广节水技术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推广水资源节约措施,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污水排放管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保障河流水质的安全。
4. 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大对湿地、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禁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行为,同时通过生态恢复工程等手段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开发利用以及不合理的管理等原因,水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资源就等于保护生态环境。
特别是对于山区、荒漠化地区和河流的源头地区,要加大保护力度,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水源地的污染和破坏,提高水质量和水量。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避免过度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护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要明确水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明确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如合理规划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排污处理等,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后果。
第三,应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如果对水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就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
因此,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节约制度,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
在城市和农村管理中,要创新运用技术手段,加强节水意识的普及,增强公众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意识。
最后,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是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基础。
要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定有关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法律法规。
同时,加强对法规执行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法规能够真正保障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傅菁菁张祖生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水对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长期以来,人类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只重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对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认识,忽视生态环境用水,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海河流域曾是水域、湿地广泛分布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而目前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0%以上,严重超出世界公认的30%开发利用率上限,已造成流域内的许多河流断流、湖泊湿地干涸以及地面沉降。
新疆塔里木河及甘肃、内蒙古黑河下游,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湿地消失、林草植被大面积死亡;黄河下游河段长时间枯水、断流、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等,无一不是由于生态环境水量减少引起的。
美国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都是以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调水量较大,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海水倒灌使旧金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1]。
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灌溉美国7个州的含盐土地,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m3,致使河水含盐量不断增加,被浇灌的土地盐碱化[1]。
因此,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强力疾呼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向全社会提出,“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经济社会的用水”[16]。
“应该在水资源总量中专门划出一部分作为生态环境用水,另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包括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17]。
1.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概念目前,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
生态用水量应该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用水量的总称,包括生物体自身的用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用水量,其实质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栖息环境动态稳定所需的用水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维系自然界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在生态系统当中,水资源始终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长期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在水资源供需和配置等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水问题常常是被忽视的一方,人们将关注点都放在了人工生态系统需水方面,过度强调生产、生活需水,而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引发环境污染且不断恶化。
基于此,本文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1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1 水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
对我国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占有率十分匮乏,部分地区用水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速度也因此受到影响。
虽然我国水资源分布率占全球的60%,但我国人口数量较大,难以保证国家内的所有居民用水需求均能得到满足。
1.2 水资源污染问题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不符合当下节约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
虽然我国提倡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已有一段时间,但大多数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人们对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缺乏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关资金投入较小,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未经过科学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相关监管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致使大量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并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使得我国本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匮乏。
1.3 水资源节约技术开发落后,水循环次数较少就目前来说,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在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常有限,由于思维理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少有居民或者企业选择主动安装节水设备;此外,目前水资源节约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社会宣传力度远远不足,虽然宣传标语并不少见,但是却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当中,水资源循环利用、水污染治理的支撑技术止步不前,社会生活中的水资源循环利用途径少之又少,这些都加重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傅菁菁张祖生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水对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长期以来,人类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只重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对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认识,忽视生态环境用水,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海河流域曾是水域、湿地广泛分布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而目前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0%以上,严重超出世界公认的30%开发利用率上限,已造成流域内的许多河流断流、湖泊湿地干涸以及地面沉降。
新疆塔里木河及甘肃、内蒙古黑河下游,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湿地消失、林草植被大面积死亡;黄河下游河段长时间枯水、断流、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等,无一不是由于生态环境水量减少引起的。
美国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都是以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调水量较大,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海水倒灌使旧金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1]。
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灌溉美国7个州的含盐土地,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m3,致使河水含盐量不断增加,被浇灌的土地盐碱化[1]。
因此,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强力疾呼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向全社会提出,“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经济社会的用水”[16]。
“应该在水资源总量中专门划出一部分作为生态环境用水,另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包括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17]。
1.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概念目前,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
生态用水量应该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用水量的总称,包括生物体自身的用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用水量,其实质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栖息环境动态稳定所需的用水量。
在美国,环境用水量系指服务于鱼类和野生动物、娱乐及其它具有美学价值目标的水资源需求;在中国,环境用水量被看作为满足水质改善、生态和谐与环境美化目标的水资源需求,其实质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基本功能健康所需的用水[2]。
然而,生态用水与环境用水是很难割裂开来探讨的,目前关于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的研究多数都是综合了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钱正英等认为:“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包括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要的水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其狭义概念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建设用水[3]。
2.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
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2001年出版的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总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8个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
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转变就是“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要求在水资源配置中,为实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服务,即为保护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服务。
因此,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成果要求回答某一流域在水资源的配置中,包括那些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有关的项目,以及每个项目的具体用水量[4]。
3.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3.1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6]1.河流流量指标河流的流量是水生态系统优劣的基本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
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
2.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河湖水体是体现城市生机的重要因素,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
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
3.湿地指标湿地是河湖与陆地的过渡带,有多种生态功能,具有补给地下水的重要功能。
湿地总面积大小,体现了其发挥调节气候等能力的大小;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
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
4.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
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
5.入海水量河口地区是咸淡水交替的地方,许多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具有很高的生态地位,入海水量的大小决定了河口地区的生态质量。
入海水量应达到衡量径流量的10%,内陆河流域输入尾闾的水量也应达到河流径流量的10%~15%。
6.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
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
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7.调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原则上可向自然水生态不平衡的、人类生存环境附着的生态系统,即水资源总量折合地表径流深小于150mm的地区调水;此外可向水资源总量减去居民最低耗水量后,折合地表径流深小于150mm的人口密集区调水。
8.植被和动物群落植被覆盖率反映了绿化美化的程度,影响着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动物群落是反映生态系统蜕变与否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生态环境用水中也必须考虑到动植物生态系统的用水。
3.2计算方法[2、4、5、6、10、11、12、14]1.河流生态环境用水河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动态配置必须有利于单位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服务最大化。
目前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分类及其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量估算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最简单的方法有美国的7Q10法和中国的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
前者采用90%保证率条件下的最枯连续7天平均水量作为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的最小设计值。
我国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重点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也可按照以水质目标为约束的方法估算,其基本原理是在考虑河段上游来中污染物浓度、河段内污染物产生量、河段内污染物治理程度、河段内污废水资源化程度、河段内城市污废水产生总量和污染物削减等综合状况的条件下,得出满足河段水质控制目标的相应水量。
目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河流水质保护应从控制污染源入手,而不能依靠增加水污染防治生态用水来实现,因此该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用水中应不计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
(2)河流生态用水量河流生态用水涉及各类生物体及其生境用水。
该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保护水生生物和植物指示物种所需的水量与保护整个河流生境所需的水量大致相同。
上述假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回避河流生态用水计算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具有相对充分的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基础。
目前较为典型的计算方法有湿周法、R2CROSS法以及80年代初提出的河道内流量增加法等。
河道湿周法的主要依据是水力学研究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该方法的假设为:即保护好临界区域的水生物栖息地的湿周,也将对非临界区域的栖息地提供足够的保护。
这种方法需要确定湿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一般适用于宽浅河道。
R2CROSS法的主要依据也是水力学中的基础知识,只是按照曼宁公式来确定流量。
该法适用于一般浅滩式的河流栖息地类型。
其假设为:浅滩是最临界的河流栖息地类型,保护了浅滩栖息地也将基本保护了其它水生栖息地。
河道内流量增加法(主要指IFIM法)将大量水文与水化学实测数据与特定水生生物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学信息相结合,进行流量增加变化对栖息地影响的评价。
河道内流量增加法并不直接给出特定的流量目标值,其可以有效地评估水资源开发对下游水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超脱于特定用途的综合型计算方法,如Montana法等。
这类方法属于非现场测定类型的标准设定方法,一般具有宏观的定性指导意义。
该方法不需要现场测量,在年内的不同阶段可以按照河流年平均流量或其它特征流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上述方法可以在优先度不高的河段使用,或者作为其它方法的一种粗略检验。
(3)河流输沙用水鉴于中国北方的一些多沙河流普遍存在河道径流减少、断流现象增多和洪水威胁加剧的趋势,维持河道水沙平衡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
河流的水沙冲淤平衡与否,与流域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植被保护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河道整治与开发等人工要素密切相关,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带来新的水沙平衡或不平衡。
目前关于河流输沙用水方面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很少,应该是今后重点的研究问题之一。
(4)河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量河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环境生态系统,其种群数量及生物多样性特征非常典型。
河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量与径流和潮流双向作用的对比有很大关系。
河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需要同时满足水盐平衡、水热平衡、海岸线进退相对平衡和动植物生境动态平衡。
相应地,河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受制于径流量、潮流量、河口地形、河相来沙、海相来沙、温度、含盐量、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众多因素。
河口区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相当复杂,较为理想的做法是采用营养位较低的饵料(或物种)作为指标,但是要系统地获得这类资料通常都非常困难,因此退而考虑采用影响生物体环境质量的指标(如温度、含盐量或其它环境指标等)进行间接替代的方法用得较多。
利用河口出流水量与河口海域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关系模型计算生态环境用水量是不现实的。
(5)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对于以观赏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河流水体来说,只要河水能够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就已经优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