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合集下载

常用阿片类药物

常用阿片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总结词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肌肉骨骼 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详细描述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它们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同时也可以促进蛋 白质合成和骨基质形成。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06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高血压药
甲基多巴
通过抑制脑内多巴胺重摄取,使神经末梢多巴胺 浓度升高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肾上腺素
通过激动α、β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 作用不稳定,易产生耐受性。
去甲肾上腺素
仅激动α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作用较 肾上腺素持久。
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肌耗 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而抗心绞痛。
抗泌尿系感染药
01
磺胺类抗菌药
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通过竞争性结合敏感微生物的核蛋白体P
位点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02
β-内酰胺类抗菌药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
用。
03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质分裂而发挥
抗菌作用。
佐匹克隆
一种非处方药,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 用,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抑郁等 病症。
02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总结词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的药品,常用于治疗轻至中 度的肌肉骨骼疼痛和其他疼痛。
详细描述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吗啡
药理作用
心血管系统
➢ 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 机制:促进组胺释放;作用于孤束核阿片受体, 使中枢交感张力降低 ❖治疗剂量对心率、心律、心肌收缩力无影响 ❖大剂量可致心率减慢、体位性低血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吗啡
药理作用
消化系统
➢ 止泻、便秘
❖明显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抑制推进性蠕动
❖ 禁忌症同吗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体内过程
芬太尼
➢ 1.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然后进行再分布 (尤其肌肉、脂肪组织)
➢ 2.注药20~90min后,出现“第二较低峰值”,与 药物从周边室转移到血浆有关——由胃壁、肺释放 入循环中
➢ 3.单次注射作用时间短暂(再分布),但消除半衰 期较长4.2h
➢ 内脏绞痛,需加用解痉药(阿托品) ➢ 用于晚期癌痛(三级止痛原则) ➢ 椎管内镇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吗啡
临床应用
2. 心源性哮喘
❖ 左心衰竭引起急性肺水肿,可在强心苷、氨茶 碱及吸氧的同时,静注吗啡 ,减轻呼吸困难, 促进肺水肿消失
❖ 机制:
❖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 镇静作用,消除恐惧不安 ❖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呼吸困难
吗啡
药理作用
其他作用
➢ 组胺释放,皮肤血管扩张
➢ 血糖升高: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素释放,肝糖
原分解
➢ 体温下降: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外周血管扩张, 散热增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吗啡
临床应用
1. 镇痛:对各种疼痛均有效

阿片类药物在疼痛科的优势

阿片类药物在疼痛科的优势

研究方案
意大利17个中心、为期28天、非盲、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的癌症患者 NRS评分4-6分 阿片未耐受患者 KPS评分在60分或以上,没有认知障碍或
精神疾病 估计至少3个月的生存期
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227例 WO组:117例 M组:110例
研究方案
分组:
不良反应:
两组阿片相关不良反应无差别
研究讨论及结论
此前已有回顾性研究报道,WHO第二阶梯止痛的效果仅能维持30到40天,且患者 从第二阶梯升至第三阶梯的主要原因是原方案止痛效果不满意,而非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表明,中度癌痛患者的治疗,相较于弱阿片类药物,低剂量吗啡对疼痛控制 有更早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对患者整体身体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强有力的研究数据,首次正式提出:对于中度癌痛患者,尽 管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在短期内有效,但低剂量吗啡止痛效果及耐受 性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进而为取消第二阶梯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支持。废除第二阶梯止痛可以简化治疗方案,可能对癌痛患者有更好的 疼痛控制
PMI范围为-3到+3;负值指示镇痛治疗不足;负值越大,镇痛治疗 越不充分
S. Deandrea,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19: 1985–1991, 2008
会前调研结果分析
克服癌痛管理的障碍
引言
专业人士癌痛管理的障碍
患者癌痛管理的障碍 医疗卫生体系癌痛管理的障碍 克服癌痛管理障碍的策略
进2
1.Stromgren AS, et al. J Pain Symptom Manage 27:104-113, 2004 2.S. Deandrea,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19: 1985–1991, 2008

麻醉、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麻醉、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28

6. 辅助用药。辅助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应依不同疾病、不同类型的疼
痛决定。辅助治疗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
应。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对骨转移、软组织浸润、关节筋膜炎及术后痛有 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神经压迫、内脏膨胀痛、颅内 压增高等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神经痛、改善抑 郁和失眠的较理想的药物;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除放射治疗和前述治 疗外,降钙素是近年来使用较有效的药物。


(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 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 个体化给药。 (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 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 痛治疗效果。
二类 一类
35
精神药品概述(二)
镇静催眠药:镇静药和抗焦虑药能减轻焦虑症 状,安定情绪,改善睡眠
中枢兴奋药:能选择性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其机能活动的药物 。该药是在中枢神经处
于抑制状态、功能低下和(或)紊乱时使用 许多镇静催眠药和中枢兴奋药物具有潜在的依 赖性,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以及躯体和心
33
精神药品应用规范
34
精神药品概述(一)
精神药品包括: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催眠药
(如: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的中枢兴奋药物
(如:哌醋甲酯、咖啡因 )
2007年版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药物(2008年1
月1日开始实施) :新增曲马多由普通

第二节 阿片类镇痛药

第二节 阿片类镇痛药

第二节阿片类镇痛药一、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narcotic analgesics ),就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

除少数作用弱的药物以外,此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多具有成瘾性,但用于医疗目的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患者长期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低。

表附录1-2 阿片受体激动后的作用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就是多平面的:外周神经有阿片受体;阿片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 P 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与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分类方法:1、按化学结构:分为不啡类与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不啡、可待因) , 后者主要就是罂粟碱,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表附录1-3 强阿片类药物简表表附录1-4 弱阿片类药物简表2、按来源该类药物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 ( 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不啡 ) 与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合成药物又分为四类:①苯丙不啡烷类 (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不啡喃类 (morphinenans) ,如左不喃;③苯异不啡烷类 (bengmorphans) ,如喷她佐辛;④二苯甲烷类 (diphenylmethanes) ,如美散酮。

3、按受体类型可分为μ、κ、δ受体,该三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

从功能上还可能存在ε与δ受体,并可能进一步分为μ 1 、μ 2 、κ 1 、κ 2 、κ 3 与δ 1 、δ 2 等亚型。

表 3-2 为受体激动后的药理作用。

4、按药理作用分,阿片类镇痛药又可分为激动药 ( 不啡、芬太尼、哌替啶等 ) ,激动一拮抗药( 喷她佐辛、纳布啡等 ) ,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与拮抗药 (纳洛酮等) 。

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受体,对δ受体也有一定激动作用,而对μ受体则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常用阿片类药物

常用阿片类药物
康复建议
阿片类药物的替代治疗和康复建议
05
阿片类药物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
新型阿片类药物的研发
阿片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阿片类药物的创新研究
研究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成瘾性、滥用倾向等问题,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安全性评估
有效性评估
风险效益评估
研究阿片类药物对于不同疼痛类型和程度的镇痛效果,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常用阿片类药物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阿片类药物概述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常用阿片类药物的分类和适应症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建议阿片类药物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
01
阿片类药物概述
阿片类药物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药理作用。
阿片类药物定义
阿片类药物通过与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免疫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镇静、呼吸抑制、心血管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原理
阿片类药物的定义和作用原理
阿片类药物种类
主要包括天然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卡因、罂粟碱等,以及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啶等。
阿片类药物剂型
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剂、贴剂等,不同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有所不同。
阿片类药物的种类和剂型
治疗范围
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镇痛、止咳、止泻、镇静等治疗领域,如癌痛、术后疼痛、支气管哮喘、胃肠痉挛等。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阿片类药物与酒精或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
不要与酒精或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阿片类药物会降低抗高血压药物的效果,因此需要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便秘
强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引发便秘。
处理方法:建议在用药期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若 出现便秘症状,可给予缓泻剂进行治疗。同时,适当的腹部按摩和运动也有助于 缓解便秘。
06 强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与 成瘾性
依赖性
要点一
定义
药物依赖性是指长期连续或间断使用药物后,机体对药物 产生的适应状态,导致用药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对药物产生 强烈的渴求和强迫性用药行为,以缓解不适感。
生命危险。
02 强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强
强阿片类药物具有强效的 镇痛作用,能够缓解各种 疼痛,如术后疼痛、癌症 疼痛等。
镇痛机制
强阿片类药物主要通过与 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 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 递,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剂量依赖性
镇痛作用的强弱与药物剂 量呈正相关,因此在使用 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以 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强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 量降低等。
风险因素
高剂量、长期使用强阿片类药物以及同时使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药物等情况下,呼吸抑制的风险增加。
预防措施
在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和 处理呼吸抑制。
肠道功能影响
肠道蠕动减慢
强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便秘、腹胀等症 状。
控制爆发性疼痛
02
对于一些突发性的剧烈疼痛,如创伤、烧伤等,强阿片类药物
可以有效控制。
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疾病
03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强阿片类药物可以
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禁忌症
对阿片类药物过敏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可以抑制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传导,达到镇痛作用。

阿片类药物可分为弱阿片类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

1、吗啡:吗啡是最常用的强阿片类药物,也是晚期癌痛最常选用的镇痛药物,其代谢产物吗啡-6-葡糖甘酸(M6G)也是产生镇痛效应的活性代谢产物。

口服易吸收,肝脏首过效应较强,因此,口服生物利用度约25%。

吗啡血浆半衰期3小时,健康人M6G的血浆半衰期超过3小时,但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将明显延长。

速释硫酸吗啡、盐酸吗啡镇痛时间为4-6小时。

口服吗啡控释片的作用时间可达12小时。

2、芬太尼:芬太尼是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经皮芬太尼贴剂(TTS-Fentanyl)是晚期癌痛治疗的重要药物。

与吗啡相同,芬太尼也属强阿片类药物、α受体激动剂,其镇痛强度是吗啡的70-100倍。

因其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对皮肤刺激小,适用于制成缓释透皮贴剂,因此适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

经皮芬太尼贴剂皮肤吸收利用率为92-94%,初次用药,6-12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12-24小时达到血浆稳态浓度。

每隔72小时更换一次贴剂,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芬太尼的释放量与贴剂的药物含量和贴剂的表面积成正比。

不良反应与吗啡相类似,如恶心呕吐、便秘等,但比吗啡发生率低。

3、哌替啶:因其在体内代谢、去甲基后可产生去甲哌替啶,此代谢物的半衰期是哌替啶本身的2-3倍,长期使用可导致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震颤、肌震挛甚至癫痫发作,而且纳洛酮不能拮抗去甲哌替啶引起的不良反应、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因此哌替啶不适用于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常用镇痛药作用比较
传统镇痛药包括鸦片类、酒精类、抗痛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非洛地平类镇静镇痛药、抗肿瘤药物、肝素类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等。

1、鸦片类:鸦片是一种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发性神经元中间脑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发射而起作用的。

常见的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等,用于缓解中重度的疼痛,如骨关节痛、硬膜外痛、创伤性疼痛、头痛以及其它部位的疼痛。

鸦片类药物的使用存在较高的风险,可引起中枢性镇静,出现呼吸抑制等致死症状,在临床使用时要慎重。

2、酒精类:酒精能够引起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能够使痛觉系统的活动降低,对疼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疼痛的急性改善,但是由于其有毒性,不宜过量使用,另外酒精还有刺激血管收缩、加重流血、引起心脏病变等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慢性疼痛的镇痛治疗。

3、抗痛风药物:抗痛风药物在药理学上可分为抗病毒药、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其中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异恶唑嗪和氯氟沙星,可以抑制病毒的繁殖,从而有效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

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适应证
1.缓解中、重度疼痛,如创伤性剧痛、手术后疼痛, 晚期癌症疼痛.但对慢性钝痛不宜使用,因有成瘾性.
2.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常同氯丙嗪、异丙嗪合 用,可消除术前紧张、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
3.急性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和心源性哮喘.
4.内脏绞痛如胆绞痛、肾绞痛.常与阿托品或亚硝 酸异戊酯如硝酸甘油合用,以抵消其对平滑肌及括 约肌的兴奋作用.
2.在需要辅助通气时,舒芬太尼用作主要的麻醉药
禁忌症
对舒芬太尼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
1.与芬太尼相似,可引起呼吸抑制、Oddi括约肌痉挛、骨骼 肌强直.
2.偶有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瘙痒、红斑.
3.长期应用可成瘾.
哌替啶
别名 度冷丁;杜冷丁
药理作用 1.1镇静作用比天然类阿片弱,产生睡眠的可能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舒芬太尼
药理作用
舒芬太尼为苯哌啶衍生物,结构与作用类似芬太尼. 临床用其枸橼酸盐
1.舒芬太尼为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度 约为芬太尼的5~10倍.当剂量达到8μg/kg,可产生 深度麻醉.主要作用于μ受体.
2.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起效较快,麻醉和换气抑 制恢复亦较快
适应症 1.用作全身麻醉时辅助镇痛.
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概述
a 片类物质是从 a 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 的衍生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能缓解疼痛 ,产生幸福感.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 .
a片类镇痛药根据其镇痛强度,分为弱、强a片类药 物.弱a片类药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强片a类 药包括:吗啡、哌替啶、芬太尼、舒芬太尼等
4.可出现耐受性和成瘾性,但较吗啡轻.

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换算

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换算

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换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二节阿片类镇痛药一、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analgesics),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

除少数作用弱的药物以外,此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多具有成瘾性,但用于医疗目的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患者长期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低。

表附录1-2阿片受体激动后的作用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平面的:外周神经有阿片受体;阿片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分类方法:1.按化学结构:分为吗啡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后者主要是罂粟碱,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表附录1-3强阿片类药物简表表附录1-4弱阿片类药物简表2.按来源该类药物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和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合成药物又分为四类:①苯丙吗啡烷类(phenylpiperidinederivatives),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吗啡喃类(morphinenans),如左吗喃;③苯异吗啡烷类(bengmorphans),如喷他佐辛;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散酮。

3.按受体类型可分为μ、κ、δ受体,该三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

从功能上还可能存在ε和δ受体,并可能进一步分为μ1、μ2、κ1、κ2、κ3和δ1、δ2等亚型。

表3-2为受体激动后的药理作用。

4.按药理作用分,阿片类镇痛药又可分为激动药(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激动一拮抗药(喷他佐辛、纳布啡等),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和拮抗药(纳洛酮等)。

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第二节阿片类镇痛药一、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analgesics),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

除少数作用弱的药物以外,此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多具有成瘾性,但用于医疗目的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

研究显示慢性疼痛患者长期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低。

表附录1-2阿片受体激动后的作用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平面的:外周神经有阿片受体;阿片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第二层)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分类方法:1.按化学结构:分为吗啡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即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后者主要是罂粟碱,有平滑肌松弛作用。

表附录1-3强阿片类药物简表表附录1-4弱阿片类药物简表2.按来源该类药物可分为天然阿片类、半合成衍生物(如双氢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和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合成药物又分为四类:①苯丙吗啡烷类(phenylpiperidinederivatives),如哌替啶、芬太尼等;②吗啡喃类(morphinenans),如左吗喃;③苯异吗啡烷类(bengmorphans),如喷他佐辛;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散酮。

3.按受体类型可分为μ、κ、δ受体,该三种受体的分子结构已被确定,并被成功克隆。

从功能上还可能存在ε和δ受体,并可能进一步分为μ1、μ2、κ1、κ2、κ3和δ1、δ2等亚型。

表3-2为受体激动后的药理作用。

4.按药理作用分,阿片类镇痛药又可分为激动药(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激动一拮抗药(喷他佐辛、纳布啡等),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和拮抗药(纳洛酮等)。

激动—拮抗药又称部分激动药,主要激动κ受体,对δ受体也有一定激动作用,而对μ受体则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癌症疼痛(CanCerPain)是指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是特殊治疗带来的疼痛。

约55%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而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超过66%o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疼痛管理的基础用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症相关疼痛。

1、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和作用受体代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哽等。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从作用受体分析,羟考酮对内脏痛、神经病理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吗啡。

吗啡羟考酮+++ ++ + 芬太尼+++ + + 美沙酮+++ - +++ 哌替咤+ - - 2、阿片受体的作用特点(1)通过对阿片受体配体结合的实验研究,目前共发现五种阿片受体,分别是U 受体、8受体、K 受体、。

受体和£受体;受体 作用 特点μ1μ2 脊髓以上镇痛、镇静、催乳素分滂 呼吸抑制、欣快感、瘙痒、缩瞳、抑制肠挑动、恶心呕吐 镇痛强呼吸抑制、易成瘾 K 脊髓镇痛、呼吸抑制(较P 轻)、缩曜(较μ轻)、镇静 外周镇痛作用,不产生欣快感δ 镇痛、血压下降、欣快感、缩瞳、调控μ受体活性参与吗啡的镇痛 σ 镇痛作用不确定、呼吸兴奋、烦燥不安、幻觉及焦虑 幻觉、烦躁(2)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可分为四种:口、6、K、0。

其中口、3及。

型各又可分为1、2两种亚型,K型可分为3种亚型。

(3)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羟考酮对阿片受体的作用特点是:除与吗啡一样对U受体有非常强的作用之外,与其他常用阿片药相比,羟考酮对K受体的亲和力更强,而K受体与内脏痛密切相关。

(4)芬太尼为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2-3亚基蛋白,减少钙离子内流,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3、阿片类药物之间的剂量换算吗啡IOmg30mg非胃肠道:口服=1:3可待因200mg 非胃肠道:口服=1:1.2吗啡(口服):可待因(口服)=1:6.5曲马多150mg吗啡(口服):曲马多(口服)=1:5羟考酮15*20mg吗啡(口服):羟考酮(口服)=1.5~2:1芬太尼透皮贴剂25μg∕h(透皮吸收)60mg芬太尼贴:吗啡(口服)=4.2mgQ72h:30mgQ12h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羟考酮(口服)=200:1(1)需要注意NCCN已经取消曲马多和吗啡之间的换算比例,旨在限制弱阿片药物曲马多在癌痛治疗的使用。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目前,癌症的防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重点难题。

有研究表明,约40%一60%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疼痛。

如何为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用于癌痛治疗药物有三种: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用药,本文主要对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

1、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能缓解疼痛,产生幸福感,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当前常见的阿片类药物有吗啡、可待因、盐酸哌替啶等。

在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癌痛的治疗,其中第二阶梯癌痛治疗主要以弱阿片类为主,如可待因等,第三阶梯主要以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有吗啡。

目前,口服吗啡早已在我国的重度癌症疼痛治疗领域得到了深度普及。

近年来,中国每年消耗吗啡的数量已从不足20公斤增长至数百公斤,这其中尤以吗啡控释片最为常见。

吗啡控释片疗效明显,吸收较快,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占吗啡应用总量90%以上。

此外,芬太尼也是用于治疗重度癌症疼痛的主要阿片类药物之一,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的镇痛作用更强、药效持续更久,对于皮肤的刺激也更轻微,因此在临床领域应用更广。

近年来,国家已不建议将盐酸哌替啶应用于慢性癌症疼痛的治疗中,主要由于其在体内的代谢物具有毒性,能够引发惊厥,长期使用容易在体内积累毒素。

实际上,盐酸哌替啶与吗啡使用量的比值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镇痛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2 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2.1 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若阿片类药物严格依照规范使用,不存在药物滥用史,在治疗癌痛的过程中,患者极少会产生成瘾性。

这主要是因为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体内会产生阿片的特殊受体,并散布于阿片类物质区域,对药物起到了有效的分散作用。

另外,药物的给药方式也能够直接影响成瘾性出现的几率,若直接静脉注射的给药容易造成血药浓度突然升高,容易引起成瘾。

癌痛三阶梯用药原则

癌痛三阶梯用药原则

麻醉药品分:
阿片类:复方桔梗片 吗啡业:盐酸吗啡片 盐酸乙基吗啡类:盐酸乙基吗啡片 可待因类:磷酸可待因片 福可定类:福可定片 可卡因类:盐酸可卡因注射液 合成麻醉药类:度冷丁
在三阶梯镇痛用药中, 麻醉药品用于第二、第三阶段分: 弱阿片类:可待因、曲马多 强阿片类:吗啡、美散痛、度冷丁 第一阶梯用药是非阿片类,亦就是非 甾体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 、布洛芬、萘普生等,另近年上市的有舒 林酸、双氯芬酸、美洛昔康、来氟咪特等 。
静药
吗啡 美散痛 哌替啶 叔丁啡
标准首次剂 量(mg) 5~10 5~10 50~100 0.2~0.4
给予药途径
口服 口服 口服 舌下含片
7 应用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20条
建议
1992年欧洲姑息治疗协会召集 来自不同学科和国家的专家成立了 一个工作组,以制定应用吗啡治疗 疼痛的建议。根据所获得的有关用 药途径的资料,工作组提出了20条 建议。
麻醉药品处方权资格考核制度不健全 ,麻醉药品在临床使用上的问题多,从而 影响了“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的实施。
麻醉药品双重性,非医疗性作为嗜 好使用的为毒品;使用得当发挥其具有 良好镇痛作用的为药品。
麻醉药品非麻醉剂,后者象乙醚、 氯仿、利多卡因等具有麻醉作用,而不 会成瘾癖嗜好的称麻醉剂,前者是指连 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 的称麻醉药品。
(3) 如果疼痛总是在下次常规用药前出现, 则应增加常规用药的剂量。一般来说,两 次口服速释吗啡的时间间隔不应短于4小时, 两次口服控释吗啡的时间间隔要短于12小 时。 (4) 有些国家没有吗啡速释剂型。如果以 控释吗啡片开始治疗,则需要采取不同的 用药策略。 (5) 对于每4小时接受1次速释吗啡片的病 人来说,在睡觉前将剂量加倍是防止痛醒 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常用阿片类药物

常用阿片类药物

芬太尼制剂
芬太尼注射液 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 芬太尼口腔泡腾片/棒棒糖
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储库型多瑞吉vs.骨架型多瑞吉
储库型设计
骨架型设计
保护膜 药物存储器 控释膜 粘连层
保护膜 含药粘附层
储库型芬太尼
骨架型芬太尼
更小
骨架型: 比储库型面积更小
骨架型芬太尼血清浓度达峰时间 比储库型快4~8h
由对乙酰氨基酚参与 构成的复方阿片制剂
路盖克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泰勒宁
路盖克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
泰勒宁
商品名:泰勒宁® 通用名:氨酚羟考酮片 本品为组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盐酸羟考
酮5mg 对乙酰氨基酚325mg 适应症
治疗各种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用量与用法
I Initial Pain
初发痛(中度疼痛)
B Breakthrough Pain
爆发痛
C Co-administration in Severe Pain 重度疼痛联合应用
567例慢性疼痛患者用药调查: 疗前VAS 5.91±1.05, 疗后VAS 0.67±0.82
100 %
80
60
40
双氢可待因(3)
用法用量:
普通片: 30mg/次, 4-6次/日, 口服
控释片: 20-120mg/次, 2次/日, 口服
剂量转换:
药物名称
等效剂量
倍数
吗啡
10mg
1
二氢可待因
30-40mg
3-4
可待因
60mg
6
注意: 当全日剂量超过240mg无效时,请改用其它药
双氢可待因(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阿片受体作用特点
M受体 Ref: Antagonists (e.g. Naloxone, Naltrexone) act at all receptors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药理毒理的比较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剂量调整
[Johnson SJ. Opioi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or hepatic dysfunction [J]. Pain Treatment Topics, 2007, 6: 1-9. 程熠,于世英. 中国肿瘤2011 年第20 卷第4 期China Cancer,2011,Vol.20,No.4
等效剂量换算表
其他阿片药物转化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推荐剂量换算 阚全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与临床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用受体的比较
•激动κ受体主要产生脊髓镇痛、镇静和轻度的呼吸抑制1 •激动μ受体主要产生脊髓以上镇痛1 •κ受体激动剂可用于内脏痛2
与吗啡,芬太尼相比,羟考酮对κ受体作用更强
Expert Panel with focus on the six clinically most often use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ep III opioids (buprenorphine, fentanyl, hydromorphone, methadone, morphine, oxycodone).Pain Pract. 2008 Jul-Aug;8(4):287-313 • Sandler A: Transdermal fentanyl: acute analgesic clinical studies. J Pain Symptom Manage 1992;7:S27–S35.——
– 作用于外周神经的 阿片受体
阿片类药物的分类
阿片受体的生理作用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 作用强度和药代学参数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单次静脉给药后药代学特性比较
——适应症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用法用量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药物相互作用的比较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不良反应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药物过量及处理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Johnson SJ. Opioi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or hepatic dysfunction [J]. Pain Treatment Topics, 2007, 6: 1-9.
程熠,于世英. 中国肿瘤2011 年第20 卷第4 期China Cancer,2011,Vol.20,No.4
• Benzon, Raja, Liu,etc. Essentials of Pain Medicin. 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88. • Benzon, Raja, Liu,etc. Essentials of Pain Medicin. 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92 • Pergolizzi J, Böger RH. Opioid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severe pain in the elderly: consensus state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常见强阿片类镇痛药的比较
内容
阿片类药物作用机制 阿片类镇痛药的分类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 阿片类药物作用机制:
疼痛
上 行 传 导
脊髓丘脑束
下 行 调 控
脊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外周神经
创伤
外周伤害感受器
– 作用于大脑和脑干 的疼痛中枢,发挥 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 与位于脊髓背角感觉 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 结合,抑制P物质释 放,阻止疼痛传入脑 内
1.Carl Rosow博士,卫生科学与技术部 《阿片类镇痛药的药理学》. 2. Pierre J-M Rivière . Br J Pharmacol. 2004 April; 141(8): 1331–1334.
临床应用的比较
参考药品说明书。
药物相互程熠,于世英. 中国肿瘤2011 年第20 卷第4 期China Cancer,2011,Vol.20,No.4
在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程熠,于世英. 中国肿瘤2011 年第20 卷第4 期China Cancer,2011,Vol.20,No.4
在其他特殊人群中应用
禁忌症的比较
不良反应的比较
• 耐受性与成瘾性、戒断症状
• 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瘙痒、荨 麻疹、皮肤水肿等过敏反应。 羟考酮的副作用(致幻、头晕、瘙痒症)比吗啡少1 芬太尼透皮贴剂不经过胃肠道,理论上比口服阿片类药物较少引起便 秘;透皮给药系统常见的副作用:红斑、瘙痒和偶尔的疱疹形成2 呼吸抑制由μ受体介导,作为完全的μ受体激动剂,吗啡、芬太尼等 阿片药物引起这一不良反应的机会更多3 芬太尼贴不能应用于急性或手术后疼痛的治疗,因为芬太尼透皮贴剂 用于急性术后疼痛时有20%的肺换气不足发生率4;通气不足更常发 生(美国说明书:癌痛治疗发生通气不足的占2%,术后发生率4%)
芬太尼贴剂
60分钟
120
起效时间(分钟)
720
1. Sunshine A,et al. J Clin Pharmacol 1996;36:595-603. 2.Curtis GB, et al. Euro J Clin Pharmacol 1999;55:425-429.
常用剂量下持续时间的比较
阚全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与临床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禁忌
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特殊人群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
常用非注射制剂的比较
——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徐建国.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年5月第30卷第5期.511
三个长效口服制剂起效时间的比较
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贴剂相比起效更快1-2
羟考酮缓释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