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2020)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比拟★★★形象生动、人格化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香,
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二是这 种手法的具体作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春愁放出屋外;本 来“愁”是无形无色的,但用“放”“去”等动词,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 “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诗句更加形象化。 【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 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用)使抽象的春 愁变得形象,生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 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
达 技
11、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12、反问、设问:深化、强调
0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 5、乐/哀景哀/乐情
巧
三、表达方式
02、间接抒情
2、情景交融 3、寓情于景
6、借古讽今 7、怀古伤今
4、托物言志 8、用典抒情
1、动静结合 6、白描(粗笔勾勒)、工笔细描
(2)描写方式
4
借代★★★简练、形象、含蓄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金]赵秉文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
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5
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小见大★★★知微见著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大 酺【注】 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注】 大酺[pú] :指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饮宴。古时国家有“吉庆”事,允许百姓聚饮。 王夫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第三联中“柳叶”一句,透过片片树叶来显示春色,柳芽舒展是小景,从小景 细致、具体的描写中透露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大景象,从而用春回大地这个大景 象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这个大主题。 【答案】颈联借景抒情。梅花飘落,柳叶新发,正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皑皑“白雪”, 阵阵冷香,青青柔条,丝丝暖意,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春,即使万象更新又给人以希 望。柳遇好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 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 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 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 ,主要包括构思立意、修辞手法、表 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技巧。
一、构思立意
1、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3、以景结情:韵味无穷 5、以小见大:知微见著 7、伏笔照应:紧凑严谨 9、抑扬结合:突出强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
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
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 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
5 抑扬结合★★★突出强调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注】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 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 迫害。 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 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分析诗句,先写花的可爱,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 种千般巧”,丰富了全词的意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接着写花被 “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用“道是天公果惜花”来表现作者的不满之情。前句的“道是” 句是扬,后句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任凭风雨摧残 花事的不满。 【答案】欲抑先扬。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 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 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2、开门见山 4、先景后情 6、先总后分 8、铺垫过渡 10、层层深入
1、比喻:突出、形象生动
2、比兴:渲染、导引
3、比拟:形象生动、人格化 4、反复:强调、突出
二、修辞手法 5、对比:鲜明突出、形象揭露 6、对偶:整齐、含蓄
表
7、借代:简练、形象、含蓄 8、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9、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10、互文:言简意赅
【答案】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晴”谐音“情”,有表 示情意绵绵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隐语巧妙表露姑娘 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6
对比★★★鲜明突出、形象揭露
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指出表达技巧为对比,所以回 答中应该明确指出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再结合“妙处”,回答对抒发作者情感的好处。抓 住“久”“偶”表明时间的对比,抓住“佳节”“愁”读出隐含的佳节本应该是高兴的情感, 而和现实情感对比;抓住“偶”,表明偶尔坦露心迹,隐含壮志长期隐藏在心中而难酬的苦 闷。 【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点明修辞)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 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 (阐释运用)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效果)
3
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 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 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 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构思行文艺术。联系全诗看,首联表达了北宋被金国灭亡的悲愤之 情,同时也表达了收复中原的壮志。颔联写江边的营垒由于听命敌国撤除,几代朝臣,白白 地受了百年的忧愁,含有讽刺朝廷的意思,也有劝勉朝廷的意蕴。最后两联表达的则是作者 的豪情及对胜利的憧憬,战马已装铁、征船半起楼、一举尽收、消愁等词句表达得很充分。 由此看来,诗歌的最后一联是卒章显志。
(三)
表达方式
包括抒情方式——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 景、托物言志);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 写、白描(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等。
0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抒情方式 02、间接抒情
4 伏笔照应★★★紧凑严谨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首诗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结构技巧。题干中说“首尾呼应”,因此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律诗的 特点阐释诗歌是如何首尾呼应的。 【答案】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 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 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次句中的“遥”字,“霞色晓” 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 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2、虚实结合 3、点面结合
7、移步换景 8、远近结合
4、正侧结合 9、明暗结合
5、细节描写
四、表现手法 ——包括衬托、象征、渲染、用典、联想和想象、意象叠加等
(一)
构思立意
包括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以小见大、伏笔照应、抑扬 结合等。
1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午江行【注】 毛珝
【答案】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歌主旨: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强调宋朝的深 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
2 以景结情★★★韵味无穷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 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 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 和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 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 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二)
修辞手法
包括源自文库喻、比拟(拟人、 拟物)、夸张、借代、双 关、对比等。
1
比喻★★★突出、形象生动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近 王 铚①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 ①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②索莫: 孤寂沮丧的样子。 第一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积雪的山峦 像一道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地展示出一幅春日 将临的明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