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55860e60a32d7375a41780fb.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教材从本章开始讲述力学知识。
跟第一章《物态变化》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
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
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①会调节天平平衡;②会使用游码;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建议1、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是本节教学的一个小重点。
2、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习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建议:教材上有一条结论“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状态和所处的位置的变化无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50b03f8c75fbfc67db232.png)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教学重、难点】(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导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是由组成的,铁锁也是由组成的,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铁的多少一样吗?再如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一样吗?得到结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他不因、和的变化而变化。
一、导学质量的测量:1、小组讨论,生活中所知道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讨论完之后进行展示)2、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原理:机械部分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观察天平的构造,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填写在下图相应的方框中。
重点动手研究:1. 怎样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 标尺上游码的作用是什么?3. 怎么对游码进行读数?二、托盘天平的使用:1、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重点说明:(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如果不按照这几点做,会出现什么后果?2、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上;(2)拨:把游码拨到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处;(4)测:把被测物体放在,按的顺序依次向试加砝码,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5)读:右盘里___加上游码在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里物体的质量;(6)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67809216edb6f1aff001f78.png)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和认识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过程与方法:对照“天平的结构”图所标明的各个部位的名称,观察天平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宇宙中物质质量的尺度的数量级阶梯的展示,以及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帮助学生树立唯物辨正的思想。
重点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认识托盘天平。
难点对质量概念的初步形成和理解物体质量是一种属性。
教学准备橡皮泥一块、冰块、杯子、托盘天平(附砝码盒)、常用测量质量工具的挂图、秤杆。
学法教法板书设计一、质量二、质量的测量1、定义:测量工具2、单位: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国际单位工具:托盘天平其他单位托盘天平的构造:单位换算: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学活动估时调整意见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生活常识学习与探究伴你探究部分。
质量定义单位、符号、(一)引入新课:1.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一千克的西红柿时,你可曾想过,这“一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一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
若说是西红柿的重力是错误的;说是它的重不够明确;说是西红柿的重量还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2.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二)讲授新课板书:1.质量的概念。
出示一杯水、铁钉、木块。
说明,上述物体分别由水、铁、木材等物质组成。
再出示铁钉和铁块。
问: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
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有何不同?(学生回答)一杯水比半杯水含的水多。
木块比木桌含的木材少。
可见,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有多少之分。
物理学中用质量来区别物体的这种性质。
板书: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1)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物理: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
![物理: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c00c009b6648d7c1c74671.png)
举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
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在物理学中都统一叫做质量.
在分析含有的物质多少有无变化的过程中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通过自学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通过举例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
纠正错误知识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仪器材料
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方法
自学、研讨、实验相结合
课时
2
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m)
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杆秤的发明及应用的资料,我们评比一下那个组的资料最详实、最丰富.
观察桌上的托盘太平,根据书上30页的图2-14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看谁说出天平各部分名称所用时间最短.
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见扩展资料),对照天平,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2、汇报一下实验2、3的结果和你的观点.
3、在实验中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应该注意,你有什么收获?我们的实验设计有哪些不足之处?
4、你还能想到有哪些测量质量的方法?
讨论、交流
课后作业
课课精练第二节
教学反馈
备注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⑴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d002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8.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2.能力目标:理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实质是分不开的,能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质质量的重视和研究物质质量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质量2.质量的国际单位3.质量的测量方法4.质量的量纲和维度三、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测量方法2.质量的量纲和维度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物体的质量概念,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含的物质有什么关系,为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做铺垫。
2.学习质量的概念(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质量,强调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与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关。
通过实物示例,如同样大小的两块铁和木头,让学生猜测它们的质量并比较两者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3.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并阐述其定义和与常见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1千克相当于多少克、多少斤,巩固质量单位的换算。
4.学习质量的测量方法(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质量测量方法,天平。
教师把一个单质金属小球放在天平左盘上,示范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天平的示数才是准确的质量值,以及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5.学习质量的量纲和维度(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物理量的量纲和维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质量的量纲和维度。
教师使用实际例子,如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的维度和量纲。
6.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质量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体重计、电子秤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进一步加深对质量的理解。
7.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再次重点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测量方法。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质量相关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fa6f2d3186bceb18e8bb3e.png)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丈量》教课说明
【教材剖析】
本节主要教课内容是质量的初步观点、单位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关于质量
的观点只需修业生初步认识,理解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的地点没关;由
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较少,对证量的大小缺少感性认识,应多加一些实践活动成立1 的详细观点 ;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要点 , 应让学生多次着手练习 , 特别注意游码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
【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
(1)初步认识质量的观点 ,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有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详细的量级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察看着手比较 , 形成对证量的初步认识。
(2)经过察看和操作 , 学会调理托盘天平 , 并会利用它丈量质量。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对托盘天平的调理和使用,培育学生仔细操作自觉恪守操作规范的
优秀习惯。
(2)经过认识质量的宽泛应用,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点、难点】
要点:(1)理解质量的含义。
(2)会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
量。
难点:(1)对证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 2)灵巧运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学情剖析】
质量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常接触的问题,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可是,因为学生的实践较少,关于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经验极少,1kg 究竟有多少,没有经验。
此外天平的操作关于着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问题但这个操作不难,多练习几遍
就会掌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5365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使用游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会正确读出所测物体的质量。
4.知道使用天平时要注意的事项。
5.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认识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游码的读数。
2.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
实验器材教师:铁块、铝块、木块、托盘天平和砝码、橡皮泥、铁钉、铁锤、冰块、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托盘天平挂图。
学生:铁块、铝块、木块、托盘天平和砝码。
教学过程一、引言教师:这一章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将明确什么叫质量和密度,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单位,学习怎样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怎样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的密度。
二、物体的质量问题:什么叫质量?教师出示铁钉、铁锤、玻璃杯,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
指出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物体。
接着师生共同讨论:铁钉、铁锤都是由铁制成,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教师指出: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物体由物质构成。
让学生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从而概括出物体中含物质有多少之分,我们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
铁钉和铁锤虽然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的质量不同。
演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让学生观察。
列举把铁压成铁片;水从小杯倒入大杯等。
问:上述例证中物体的形状改变了,它们的质量有没有变?演示;把冰块放到杯子中,让冰块在室温下熔化。
问: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有没有变?列举:把课本从书店运到学校,把矿石标本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等。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a261470975f46527d3e1e7.png)
3、对实验3进行猜想
请大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设计多个表格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全面).了解实验ຫໍສະໝຸດ 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猜想
进行实验
请大家注意实验操作规则,开始进行实验.
教师指导
动手做实验
评估交流
请大家汇报一下:
1、物理书的质量及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回忆
布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本节课的实验是:
1、估计并实际测量物理书、笔、文具盒、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100毫升水的质量,称5克的食盐,将盐溶入水中,测盐水的质量并与盐及水的质量进行比较.
3、称量塑料瓶的质量,然后用剪子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左盘放好准备秤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为什么?
你认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回答:天平、台秤、电子秤、戥子、杆秤、磅秤等.
课下收集资料
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对照说明书自己探究托盘天平的使用
手上有汗泥,容易将砝码或游码弄湿、弄脏,质量发生改变,甚至生锈,腐蚀.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 ⑴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⑵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由身边事物引入物质的多少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417f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0.png)
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如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克(g)、毫克(mg)等。
3. 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台秤等。
4. 实验方法: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测量质量的工具及实验方法。
2. 难点: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工具。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面积等概念,引出质量的学习。
2. 讲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展示托盘天平、电子秤等工具,讲解其原理和用法。
4.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质量的测量误差及减小方法。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8.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质量及其测量的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0. 课程拓展:介绍质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质量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对质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3)测量质量工具的使用技能。
(4)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物体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9ec3e31126edb6f1a1018.png)
《物体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用换算。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会调节天平,并利用天平测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中国的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1.质量概念的建立。
2.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式、阅读自学式、实验法
四、教学器材
托盘天平、被测物体,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5d38e681c758f5f61f6791.png)
课题: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第1,2 课时主备课人:程海方使用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3 .掌握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导入新课】观察你周围的环境,看看有哪些物体?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指导自学】自学指导一:阅读P44,“物体的质量”,1分钟后回答1.自然界中的都是由组成的。
2.什么是质量?在质量的物理定义中,“质”指的是什么?“量”又指的是什么?3.日常生活中,质量(衣服的质量好坏)强调的是什么?自学指导二:阅读P44-45,3分钟,回答1.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符号?2.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哪些?3.进率是1000的单位有哪些?4.找到表格里,成人的的质量的近似值,鸡蛋的近似值自学指导三:阅读P45-46,回答1你见过哪些测量质量的仪器?2.认识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3.怎样调节天平使它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是什么?4.怎样用天平进行测量?【检测交流】附:堂清检测题:检测一:1使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添了一些砝码之后,指针偏右,下一步应该()A从右盘减砝码B往右盘添加砝码C 向右移动游码 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检测二:2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A.57.2gB.58.2gC.57.2gD.58.4g检测三: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或者【小结及作业】本节导与练附:【板书设计】一: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二: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beb47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3.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克(g)和吨(t)等。
3. 天平的使用: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天平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天平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砝码、测量容器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长度、面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质量。
二、质量的概念与单位(10分钟)1. 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强调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介绍质量的单位,如千克(kg)、克(g)和吨(t)等。
三、天平的使用(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包括放置、调节、称量等步骤。
2. 学生分组实验,亲自操作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四、质量的测量(15分钟)1. 教师提出测量任务,如测量一定量砝码的质量。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砝码的质量。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密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七、板书设计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吨(t)等。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430c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c.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 天平的使用方法3. 物体质量的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
2. 教学难点:天平的精确使用和物体质量的准确测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5. 交流讨论:学生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和心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严格遵守实验规程。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质量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对象。
2. 确保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
3. 准备实验报告表格,供学生记录测量数据。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其他质量测量工具和方法,如电子秤、台秤等。
3. 探讨质量测量在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馈1. 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 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2.2.2物体质量及其测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2.2.2物体质量及其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7c589c13c77da26924c5b049.png)
§2.2.2物体质量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能说出各部件名称。
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会用托盘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用具及媒体:天平、砝码、烧杯、铜柱、铁柱、水、牛奶、课件及视频。
学习过程:任务一:认识天平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6页,对照天平说出各部件名称。
天平是由、、、、、和底座构成。
任务二:天平的使用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6页,归纳天平的调节方法和测量方法。
调节方法:1.把天平放在易于操作的地方。
(放平)2.用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位。
(游码拨零)3.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标志是指针静止在线上,或左右摆动幅度。
(左偏调右,右偏调左)测量方法:1.把待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
(左物右码)2.用镊子轻拨,使横梁水平平衡。
(拨游码)3.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就得到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砝码+游码)任务三: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物体砝码质量游码读数物体质量2.液体的质量物体空烧杯的质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液体的质量1. 关于天平的使用,你认为应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允许直接用手拿砝码?【当堂练习】物体砝码质量游码读数物体质量1.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5所示情况,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5所示情况,他应。
2、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3.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5所示,它的错误有(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___.4.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盘,测得盛有水的烧杯的质量如图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
【学后反思】。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f6eab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8.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1 引入质量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书籍等,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存在。
1.2 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1.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以及其它常用单位如克(g)、毫克(mg)和吨(t)。
第二章:质量的测量工具2.1 介绍天平的结构:天平由横梁、支架、砝码等组成。
2.2 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如何调节平衡、如何加减砝码、如何读数等。
2.3 介绍电子秤: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第三章:质量的估测3.1 训练学生观察和估算物体质量的能力:通过观察物体的体积、密度等信息,估算物体的质量。
3.2 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质量估测:如估算一袋大米、一瓶矿泉水等物品的质量。
3.3 练习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换算:将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数值进行换算。
第四章:质量的测量实验4.1 设计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4.2 实验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天平或电子秤,测量物体质量。
第五章: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讲解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
5.2 举例说明质量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宇航员太空飞行、卫星发射等。
5.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质量政策:如我国对产品质量、计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六章:质量的守恒定律6.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一个封闭系统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6.2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水与盐的混合,来说明质量守恒的现象。
6.3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化学反应中质量的计算,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相对质量的概念7.1 引入相对质量的概念:相对质量是物体质量与标准质量的比值,通常以地球的质量作为标准。
7.2 讲解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与已知标准质量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质量。
7.3 探讨相对质量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在天文学中计算行星质量,在粒子物理学中研究基本粒子的质量。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教学目标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教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0dca54c7b84ae45c3a358c83.png)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版初二
上)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明白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剂天平的平稳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看和操作学会调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
范的良好适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9cd0a7ad02de80d5d840c8.png)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讲述了物质世界中所有物质都具有的一个属性—---质量及其测量方法,同时讲述了天平这一质量测量仪器.质量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密度打下基础,所以这一内容是本节的一个基本知识,也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见,所以,学习本节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
本节中的基本知识涉及到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以及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过第一章物态变化后,对于物理的学科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也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锻炼效果。
不过这是第一次接触物理的中物理量以及单位换算,因此要慢慢的引导学生,并且同时形成好的书写习惯.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质量的定义,并且掌握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熟练掌握质量的单位之间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质量的定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在练习中观察分析,总结技巧,锻炼学生观察和逻辑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质量的特殊性,是学生建立起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念;~通过单位换算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四、重点难点:重点:1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难点: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引入质量的定义(板书)2.2物体的质量一、定义:物体内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定义及其特殊性通过问题:有没有没有质量的物体?总结出所有的物体都有质量,因此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那么这种属性有些什么样的特殊性呢?喊一名学生站起来,,走进到讲台上蹲下,然后问同学们,他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在通过分析一块粉笔,将其捏碎成粉末,最终总结出质量的特殊性。
3单位及其换算通过超市买东西引出质量单位.同时展示出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安民
上课时间
9.21
教研组长
课题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能力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换算:
二、质量的测量:
托盘天平
(1)构造
(2)使用 ⑴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⑵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教后反思
3、通过“学生实验”部分的学习,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分钟后检测哪组的自学效果好。)
自学检测:1、完成以上问题。
2、用托盘天平测出物理课本的质量,对自己的估测做出评价。
3、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片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他将右端的螺母向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他应。
4、认真阅读表格,了解一些物体质量的近似值。
5、千克是怎样规定的?
6、估测一下物理课本的质量。
(4分钟后检测哪组的自学效果好。)
自学检测:
1、回答以上问题。
2、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一瓶酒的质量是0.5。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3、航天员将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食物带到太空中去,它的质量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个人复备
4、6kg的冰全部融化成水后,其体积会变小,那么质量是kg,合g。
后教:补充学生回答问题的遗漏点、改正错误点。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46-47“物体质量的测量”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联系实际说出你所知道的质量测量仪器。
2、观察图2-14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测量。
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具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烧杯、水。
4、讨论回答P47“交流讨论”中问题。
后教:教师反馈学生实验时存在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改正。
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一、质量(m)
1、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3、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μg)
预习提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个人复备
一、直接引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投影)
三、新课教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44-45“物体的质量”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叫质量?举例说明。
2、观察图2-12思考,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关系。
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常用的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