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_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材简析】《泊船瓜洲》系人教版九册第二组“思乡”主题古诗词篇目的第一篇,是北宋王安石作于1075年。
该诗用蒙太奇手法描绘出几幅生动画面,诗句凝炼,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思归思乡情。
一个“绿”字让此诗曾获“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之于知晓诗面意义、领会诗含境界不是难事,难在“绿”字深刻理解和真正领会诗人才离乡就思归的复杂情感。
【设计理念】营造相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去理解感悟,用诗般方法教学,让课堂流淌浓郁的文化味,让学生受到古诗词文化的熏陶、感染,为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词积淀一次颇有价值的学习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韵味儿地朗诵,并背诵诗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含义。
3、领会“绿”字的妙用。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中,形象感知诗的意境。
2、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联系上下文,真正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文学习,学生加深理解“家乡美、家乡亲”,并再次唤醒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营造相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去感知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刚离乡就思归思乡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问结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知人论世解诗题1、思乡导入。
同学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中不少提笔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
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佳作《泊船瓜洲》。
2、走进作者。
(1)身世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宋朝文学家、政治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古诗《泊船瓜洲》教案范文【设计理念】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象外之象的言语的.敏感通过想象转变成形象的图画,以调动学生的稳性思维。
指导学生沿着诗文简练言语的阶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体会诗的意境。
【设计特色】以读为主,想象感悟诗境。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明确目标1、一提起家乡,我们都感到特别亲切。
请同学们背一背思乡的古诗。
2、出示课题,点明目标。
二、初读全诗,了解诗意1、要求学生画出生字,读懂字音(特别是诗中六个多音字)。
2、提出朗读要求: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读顺了再读几遍。
3、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4、全班齐读。
5、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三、细读全诗,理解诗句1、理解前两句诗意思:⑴ 提问,抓住关键字眼。
⑵ 要求用文中三处地名画简笔画。
⑶ 根据简笔画巩固诗句意思。
2、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⑴ 提问,抓住关键字眼。
⑵ 简介作者。
⑶ 点明重点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精读全诗,想象诗境1、生反复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2、想象感悟诗境画面。
3、出示:()又()江南岸,并要求仿写交流。
4、抓住绿字,启发学生深入想象家乡美景,用三、五句话描写场景。
5、简介诗人背景。
五、美读全诗,体味节奏韵律1、出示挂图。
2、有感情朗读全诗,读出节奏、韵味。
六、熟读全诗,当堂背诵1、训练学生朗读,指导背诵。
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七、总结,拓展1、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试想象,作者可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了绿字?2、课外找些王安石的诗词阅读。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范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诗文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中通过“京口”、“瓜洲”、“钟山”几个地点的转换及想象,特别是借诗中的“绿”字所赋予的新绿的景物变化,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同时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学习目标】1.会读、写“间、数、重”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默写《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说出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4.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师: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从今天起,我们将一起走进第二组课文,去感受一下游子的情怀吧。
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20页,自由的读一读单元导读,想想单元导读中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生读后指名回答。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
由古至今,从未间断。
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
)二、预习检测1、指名朗读,正音。
2、交流这首古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隔着一道长江水,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3、小结过渡。
师:这首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瓜洲泊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习泊船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
1.瓜洲泊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泊船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讲解;
3.学生分组进行泊船实践。
三、教学过程
1. 瓜洲泊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1.讲解瓜洲泊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瓜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瓜洲泊船的传统和现状;
3.引导学生思考泊船在瓜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泊船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讲解
1.讲解泊船的基本技能,包括船的掌舵、系缆、停靠等;
2.讲解泊船的安全知识,包括船的稳定性、安全装备、应急处理等;
3.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泊船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3. 学生分组进行泊船实践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由一名老师或教练带领;
2.每组学生轮流掌舵、系缆、停靠等,进行泊船实践;
3.教师或教练在旁边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技能水平。
四、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学生的泊船技能和安全意识;
3.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2.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调整;
3.教学评价应客观公正,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篇1内容分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谊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恋和酷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由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知道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浏览古诗的爱好。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知道诗意,积存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想念故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进程:一、交换积存,引入诗文。
老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古往今来阔别故土的游子总会想念魂牵梦萦的故乡。
他们常常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请同学们把你积存或搜集到的描写想念故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换。
老师:从刚才的交换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存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存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存的习惯。
由于学习语文重在积存。
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泊船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泊船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了解瓜洲泊船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 泊船的概念和流程介绍。
2. 泊船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瓜洲泊船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1. 讲义或教材。
2. 模型船或图片等辅助教具。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关于船只驾驶的知识。
2. 概念介绍:简单介绍泊船的含义和过程,让学生对泊船有基本的认识。
3. 方法和技巧讲解:结合图片或模型船,详细讲解泊船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缆绳、推进器的运用等等。
4. 瓜洲泊船特点介绍:介绍瓜洲泊船的特点,如江水湍急、水流复杂等,提醒学生在泊船时要格外注意。
5. 注意事项的说明:结合实际案例或事故,向学生讲解泊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注意航道、避免碰撞等等。
6. 小结:对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泊船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的必要性。
五、教学评价:
1. 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作和表现来进行评价。
2. 针对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泊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意识到泊船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体验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泊船瓜洲》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泊船瓜洲》教案范文三篇《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爽。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五班级语文《泊船瓜洲》教案范文三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学校五班级语文《泊船瓜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老师抓住要害词"只'、"又'、"绿',让同学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
3、拓展阅读《乡愁》,培育同学学习诗歌的爱好,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入情入境,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预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同学:王安石简介;描写春景的古诗、词语。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齐声背诵)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悄悄的夜晚、圆圆的月亮,常常会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连续运用这三个步骤学习古诗(出示幻灯,齐读)。
1、谁情愿介绍一下王安石?2、指名介绍。
老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幻灯片)3、理解题目。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
)"瓜洲'是在什么地方?(2)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二、抓字眼,明诗意过渡:王安石路过瓜洲写下这首诗,他想说什么呢?(幻灯)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①请大家自由地把《泊船瓜洲》这首诗认真读两遍,争取把多音字读准,把诗读通顺,留意节奏。
② 指名读:请你读一读。
其他同学留意听,这首诗当中有三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③ 听完同学朗读,老师做简洁的评价,生小组读,老师范读,生再齐读。
④读古代的诗歌,我们不仅要把它读得正确、有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来。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 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图片、地图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音频资料。
3.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瓜洲的景色和特点。
(2)学生分享对瓜洲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和背诵:(1)教师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学生跟随朗读。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了解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1)教师介绍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
(2)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瓜洲的了解。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例如画出诗歌中的景象或者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古诗这是泊船瓜洲古诗,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泊船瓜洲古诗第1篇【教学目标】古诗《泊船瓜洲》优秀教学设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通过查资料自学,体会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
品味欣赏绿还等字在诗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辅助用具。
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
【课时安排】1课节。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剖析课题1、(师)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学生在班级中相互汇报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总结)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
所以他前往上任。
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如《古朗月行》,《静夜思》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4、剖题:⑴ 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标注)⑵ 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⑶ 理解题目的意思。
⑷ 由课题引出问题。
5、与学生一起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老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说、背、做、写的学习方法。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培养想象力;(3)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3)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 诗歌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 描绘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全文、诗人简介、相关图片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安石及其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语;(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3)教师总结,梳理诗歌主题。
4. 描绘画面(1)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2)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引导大家感受诗歌的美。
5. 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诗人的情感;(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6.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背景知识;(2)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7. 小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8. 布置作业(1)背诵《泊船瓜洲》;(2)写一篇关于诗歌意境的感受;(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泊船瓜洲,增强体验感。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2. 掌握泊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瓜洲的介绍和地理位置;2. 瓜洲的历史文化背景;3. 泊船的基本知识;4. 制作纸艇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讲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2. 讲解法:讲解泊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演示法:现场制作纸艇,并演示如何泊船;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纸艇,并进行泊船实践活动;5. 总结法:总结泊船的注意事项和体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和尊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看瓜洲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瓜洲的兴趣,了解其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2. 讲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瓜洲位于长江中下游、扬州市境内,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瓜洲曾是古代诗人杨炯的故乡,也是诗人杜牧多次担任地方官员的地方。
3. 讲解泊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10分钟)介绍泊船的相关知识,包括泊船的目的、泊船的方式、泊船时的注意事项等。
4. 纸艇制作实践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给予一定的纸张和胶水,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纸艇。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纸艇。
5. 泊船实践活动(30分钟)引导学生前往较为平静的水域,让学生轮流驾驶纸艇进行泊船实践。
老师和助教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辅导。
6. 总结和讨论(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泊船体验,并总结泊船的注意事项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需要传承的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制作纸艇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创意并制作出独特的纸艇;2. 学生在泊船实践中的操作是否熟练、正确;3. 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关于瓜洲的材料;2. 纸张、胶水等制作纸艇的材料;3. 水域和纸艇供学生进行泊船实践。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的美学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家乡的情感认同。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讲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2. 诗歌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美。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朗读与感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语感。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修辞手法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文字描绘出诗歌中的景象。
幼儿园泊船瓜洲教案
篇一: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
2、理解《泊船瓜洲》一诗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朗诵、背诵、默写《泊船瓜洲》。
重难点、关键1、了解诗句意思。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吗?(学生举手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两首很有名的古诗,先学习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
二、揭题王安石,听说过吗?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个大政治家,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
那么,是在旅途的哪儿写的呢?瓜洲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长江(画长江),瓜洲呢?就在长江的北岸(画“”标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泊”的意思?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示卡片),是学习古诗三、解诗。
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读。
3、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
4、学生交流后汇报,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示卡片:抓字眼,明诗意)四、体会意境1、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
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音乐停)诗人看到想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
(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四、体会用词的精妙。
1、刚才,我们扮演诗人想得非常好,想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许多多的美景。
《泊船瓜洲》教案优秀8篇
《泊船瓜洲》教案优秀8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古诗课件:幻灯片5)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
(教师适当讲评)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案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学习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以及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思乡的音乐,如《故乡的云》,营造出思乡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会不会想念家乡?为什么?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作者简介1、介绍王安石,展示他的画像。
2、简单讲述王安石的生平事迹,着重强调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以及文学成就。
(三)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五)深入探究1、提问:“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感受距离之近。
2、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的“绿”字用得好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绿”字的妙处,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探讨: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六)写作手法1、讲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明白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2、举例说明其他运用借景抒情手法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或读过的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进行交流分享。
《泊船瓜洲》教案精选
《泊船瓜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泊船瓜洲》。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全诗的朗读与背诵、诗句的理解、诗歌意境的体会及作者情感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 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泊船瓜洲》,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韵律。
3.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讲解。
4. 分析诗句:逐句分析诗句,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5.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设想自己是诗人,身处异地,描述对家乡的思念。
6.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板书内容:a. 诗句理解b.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c. 诗人的思乡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并背诵《泊船瓜洲》。
b.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2. 答案:a. 《泊船瓜洲》课文原文。
b. 示例:我的家乡,如诗如画,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思乡题材的古诗,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熟练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打破串讲串问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紧扣诗眼“还”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运用比较法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学习、体验诗人苦心推敲字词的写作态度。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板课题),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2、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3、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音)4、出示课件,自由读诗,判断六个多音字和一个变音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
5、指名判断读音后齐读。
6、自由读诗,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
(“还”字)7、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解题,板画)(过渡:诗人停船瓜洲,想念着离自己不远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的家乡在哪里?诗人又是怎样通过短短的四句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理解诗句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1、自由读诗,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2、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若A:学生汇报一、二句的诗意,师引导生从这两句诗句中找出有关的地名,并弄清它们的位置关系,指名一生上台在原有的长江图上贴画,并看着图示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板书:靠家近——很想还)若B: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并从“又”字体会诗人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北宋诗人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
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点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把握主旨1、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一首诗呢?读古诗三遍,注意读音。
2、指名读诗,互相正音:注:“间”应读“jiàn”。
3、正音后齐读全诗,想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想回家的这一念头:(“还”字;点明:“还”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扣住“还”字,披文入情,理解诗意(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并作必要的讲解。
)哪一小组读懂了哪句?教师相机指点:1、学生交流一、二句:⑴找出地名,(点击出示:京口、瓜洲、钟山)搞清三者位置。
⑵重点理解:“间”和“数”。
京口和瓜洲一个在长江的南岸,一个在长江的北岸,被一条长江间隔开了,所以这儿应该读“ jiàn”。
例如:“间断”,还有“间隔、隔开”,在这儿就是“间隔”的意思。
⑶“钟山只隔数重山。
”“数:几”;“只:说明离家近。
”既然离家这样近,就应该回家去看看。
(板书:离家近──应该还)⑷指导朗读。
2、交流三、四句:⑴提示“绿”字的解释(吹绿、染绿)。
⑵从“又”字你能知道什么,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离家时间很久了,特别想回家去看看。
)(引导学生合作板书:离家久──更该还)⑶在第4句的解释时,引导学生尝试加上语气词“啊”,把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复习过去学过的王安石所写的诗作,交流有关于王安石的资料。
尤其要引导学生交流关于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作的背景。
2、板书并齐读诗题,重点指导“泊”字读音。
3、引导学生思考诗题中写了几样东西,并让学生将找到的几样事物连起来说说,理解诗题意思。
4、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问质疑。
二、初读古诗,自解诗意1、课件出示《泊船瓜洲》,让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宏亮。
2、指名读诗,重点指导其中6个多音字的读法。
3、回顾过去学诗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那些方法自己理解诗句意思。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意1、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教师通过画图演示,理清瓜洲、长江与京口、钟山等地的位置关系,明确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
2、结合诗意思考:诗人离家乡近还是远呢引导学生抓住“一水”“只隔”等词语,各抒己见。
3、从学生的辩论中,使他们逐步了解诗人的思乡心切。
4、教师结合资料介绍王安石在钟山的生活,启发学生认识到这里绝不仅仅是他的居住之地,而是见证诗人成长的地方以及他实现政治理想,挥洒青春和理想的地方……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前两句诗。
6、学生交流从后两句诗中读懂的内容。
7、引导学生抓住“绿”字,通过换词比较等方法,体会“绿”字一箭三雕的妙用。
8、透过最后两句诗,想象江南春天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
文字本是有情物,引导学生想象诗人除了想到家乡美丽的春景,还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9、教师渲染情境,读出思乡之情。
四、回归全诗,升华主题1、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综观全诗,引导学生找到诗眼“还”,发现每句诗与“还”之间的关系,离家近,应该还,思家切,却不能还,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大家知道是什么曲子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们乐于描写和遐想的对象,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写月亮的诗就占去了五分之一,多达60余首。
当然,宋代诗歌中也不乏佳作。
这些写月亮的诗歌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喜爱之意。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宋诗《泊船瓜洲》,看一看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怎样的感情。
(二)本节课的任务:通过各种方式的读,然后背诵这首诗。
(三)通过读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温故而知新。
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谁能给大家背几句?学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张继《枫桥夜泊》、白居易《暮江吟》、刘禹锡《望洞庭》等。
(齐背)
刚才大家背的这几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它们都是写秋天的景象的。
(“疑是地上霜”,“月落乌啼霜满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湖光秋月两相和”。
)
(二)都有月亮。
其中《静夜思》和《枫桥夜泊》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暮江吟》和《望洞庭》抒发对月亮的喜爱之意的。
那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三、读(读出层次)。
(一)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或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
(二)指名读,正音,读准多音字。
(三)齐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春江、绿、明月、山、水。
(四)打节奏读,注意节奏和押韵。
(五)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小结,确定感情基调。
常言道:“文读千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读是学习古诗的关键和好方法。
好了,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现在,谁来讲一讲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高兴、轻松、愉快,还是忧郁伤感?
那么,你们的感觉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文。
五、悟(理解、领悟)。
(一)理解课题。
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
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当时没有导航技术),所以这首诗的标题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
师: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由学生制作一张幻灯片。
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王安石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我们还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官僚们的反对,他主动辞职,回到了从小与父亲一直生活的,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南京。
8个月后,又重新被宋神宗启用,这一年王安石已经55岁,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同时对前途的忧虑,在赴任途中写下了此诗——决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忧虑前程)。
我们懂得了这些,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1.诗中描写了哪些地点?
2.师: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当时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
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
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数重山”都不算远。
3.思念。
从2个方面可以看出对故乡的思念:
(1)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
心情愉快,可是又要离开故乡,所以不免又思念家乡。
现在故乡近在咫尺,可是会越来越远的。
(2)我们可以结合白居易写《暮江吟》来理解,白居易也是触景生情,可他离开京城长安,离开了朝庭的纷争,一路上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王安石是赴任,虽然可以施展抱负,但前途未卜的担心,使他想早日告老还乡。
这也是人之常情:“游子思乡,他乡苦,故乡甜”。
4.师:还有哪些景物使王安石思乡?
春风、江南岸、明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的家乡太美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天上的月亮,感叹月是故乡明,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油然而生。
5.忧虑、无奈。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
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
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
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
今日明月送我去,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
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六、赏——意境。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
色泽鲜明,以及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
诗人推敲文字的风范。
七、翻译。
“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几重山之远。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大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再回来呢?
八、课外拓展。
选做题:
(一)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的景色。
(二)如果他来到你的身边,根据你掌握的通信和交通方面的知识,你会怎样劝慰他?排解他的乡愁?
(三)继续收集有关描写思乡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