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案:认识时分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案:认识时分汇编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案:认识时分张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设计好制作钟面所需的圆、时针、分针等,以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
【教学实施过程】一、情景导入谈话: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今天我们要和福娃的一起继续学习看钟表的方法。
(板书:认识时和分)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师:我们先画一个圆。
(钟面上有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在白板上画出。
▲生:有时针、分针。
师:我们怎样区别他们呢?生1:又粗又短——时针,又细又长——分针。
生2: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师在白板上拖出时针和分针。
▲生:12个数。
师在白板上书写12个数。
(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面是3,最左面是9。
补全其余的数。
)师:12个数字均匀地排成一圈,他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呢?生:12大格。
(一起数一数。
)小结:原来钟面上的这12个大点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是12个大格。
▲生:有小格师:每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师:白板拖出一个钟面,放大,让学生任选一大格数一数有几个小格。
师在白板画小格。
12—1之间有5小格,12—2之间有几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拿出钟面数一数。
交流: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是一小格一小格数的。
生2:我是5小格5小格数的。
……比较方法,带领学生一起5小格5小格数,边数边在钟面的外围写出5、10、15、20……(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谈话:一个漂亮的钟面就画好了,在画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大格,多少小格来计时的?那么时针走几大格是1小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认识时、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进行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
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的机会。
《认识时分》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时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时钟的运行?”例如,当我们上课或吃饭时,时钟的指针是如何变化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时钟的基本概念。时钟是由时针、分针和秒针组成的,它们分别表示小时、分钟和秒。认识时分对于我们安排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一个时钟,了解它在不同时间点的指针位置,学习如何读取时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钟的三个指针及其作用、读写整点和半点时间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时分之间的换算关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5.课堂总结方面:在课堂总结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我将在每节课的总结环节加强对重点、难点的回顾,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他们的困惑。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时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准确读取时间。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即拨动时钟,观察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时钟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时分知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流程:一、复习认识过的钟面,为新知做铺垫二、创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课件出示钟面1、师: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钟)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工具,我们已经认识过几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了,那你能很快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吗?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二)出示主题图1、谈话:你们想参加喜洋洋儿童乐园的活动吗?先看看开始的时间吧。
2、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3、他读的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知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三、互动交流1、学生交流,认识钟面2、师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师:(课件出示钟面)孩子们,关于钟面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跟同桌说一说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生2、钟面上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子,还有大格子,有12个数字(一)认识大格师:刚才有孩子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是怎样排队的呢?最中间的这个12呢,是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家,从这里出发从右向左(师生一起数数)师:孩子们,像12和1两个数字中间这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就把它叫做一个大格。
你能用手像老师这样指一指钟面上的一个大格吗?师:钟面上有多少个这样的大格呢?从哪里开始数?师:孩子们,钟面上有12个数字也刚好有12个大格,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刚好对应每个大格上的点。
《认识时分》教案

《认识时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和分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计时。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和分的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认识钟面: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5分钟。
3. 认识时钟:时针、分针、秒针。
4. 学习计时工具:电子钟、机械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时和分的关系,认识钟面。
2. 难点:时钟的读写,时间的推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时工具,感受时间的变化。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计时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时和分的关系,演示钟面的构成。
3. 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计时工具,了解它们的原理。
4. 讲解时钟的读写方法,举例说明。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写出指定时间。
6.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计时任务。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进度。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时和分关系的理解,以及对钟面的认识。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的计时能力,以及对时间的掌握。
3. 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课时教材,包含钟面图示和时间计算示例。
2. 教具:实物钟表,电子钟,计时器等。
3. 辅助材料:挂图,PPT,时间卡片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时和分的关系,认识钟面。
2. 第2周:学习时钟的读写,进行时间推算练习。
3. 第3周:实践操作计时工具,小组合作完成计时任务。
4. 第4周:复习所学内容,进行课堂测试。
5. 第5周:总结评价,布置家庭作业。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时和分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时间的概念,讲解时和分的关系。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法,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时间的概念。
利用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二章:时和分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时和分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计算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时和分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计算时间差,如计算经过的时间、剩余的时间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时间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时和分进行时间的计算。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时间差、计算经过的时间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看电影的时间、做作业的时间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以时、分的认识数學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出并写出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理解时间单位的转换。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时和分钟的基本概念,学会时间的读写。
难点: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时间。
(二)讲授新课1. 认识小时和分钟教师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小时是大的时间单位,分钟是小的时间单位。
并通过实例说明,例如: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天有24个小时等。
2. 学习读写时间教师示范如何读写时间,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如:5:30读作“五点半”,写作“5:30”。
3. 时间单位的转换教师讲解如何将小时转换为分钟,或者将分钟转换为小时。
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三)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时间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应用。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钟表,记录下一天中的一些时间点,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来描述这些时间。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要及时解答。
同时,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时、分的认识》教案《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能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时分的认识。
2.认识时、分,记住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分。
教学难点:接近整时的钟面时刻的认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事物钟面、生自制钟面教学关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问:同学们见过哪些钟?(出示各种钟的图片)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作用。
(帮助人们掌握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3.出示8:00,10:05,1:50,2:35的钟面图生试读后指名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过渡:有的同学平时很好学,已经会看钟表上的时刻了,下面这些钟表分别表示几点。
)二、探求新知导:这些时刻到底该怎么读呢?我们先来研究钟面,看看钟面上藏着那些秘密?(一)认识钟面1.出示静态钟面让生观察汇报后师讲解:(1)钟面上有3根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用来表示几时的;比较长的是分针,用来表示几分的;又细又长的是秒针,用来表示几秒的。
(划线的电脑闪现)指出秒针先不介绍。
(隐去秒针)(2).钟面上有()大格;()小格,共()小格。
(划线的电脑闪现)2.出示动态钟面观察,得出时、分的进率。
问:如果这个钟面通上电源会怎样?他们是朝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画)课件显示。
研究填表:研究内容我的发现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大格,每大格有()小格,共()小格,小学数学教案《时分的认识》。
分针是怎么走的?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从12----9是()分;走一圈是()分。
【数学】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时、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1 / 16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进行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范文最新推荐------------------------------------------------------ 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第七单元《认识时分》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空观念,能够观察时钟的构造,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时间的直观感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置时钟和读取时间,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时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讨时钟的运用,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课堂总结时,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解答。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又能够让我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今后,我将继续坚持这一点,并尽量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机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及时分的基本概念。时钟由时针、分针、秒针组成,它们分别表示不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单位。时分是时间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时间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读取时钟上的时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时钟的构造、时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时分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钟构造的识别和时分关系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时分换算,我会通过举例和互动问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数字表达时间的基本单位,如小时、分钟、秒。
2.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时分秒的数字表达法。
3.学生能够分辨时间的顺序和持续的时间段。
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并运用数字表达时间的能力。
2.学生分辨时间的顺序和持续的时间段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认识时分》课本、学生练习册。
2.教具:挂钟、计时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张数字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现在几点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在问我们的时间。
我们知道如何读表示时间的数字吗?2.询问学生他们知道如何读表示时间的数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二、概念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挂钟的图片,指向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介绍它们的作用和运动方式。
2.教师通过示意图或演示,用手指表示时针、分针和秒针,引导学生模仿指示时间的动作。
3.教师呈现数字卡片,并与学生一起朗读每个数字,然后问学生数字的读法和意思。
三、基本时间单位介绍(15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0,表示一分钟。
让学生回忆一分钟有多长时间。
然后把这个数字放在时钟下面的圆圈里,表示时针走一小时需要60分钟。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600,表示一小时。
让学生回忆一小时有多长时间。
然后把这个数字放在分针旁边的圆圈里,表示分针走一圈需要一小时。
4.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其他时间单位,如一周、一个月和一年。
四、数字表达时间的读法练习(20分钟)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分发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教师巡视每个小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解答问题。
3.组织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五、时间顺序和时间段的理解(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时间表格,上面有几个时间段,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排列出正确的时间顺序。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时间顺序的规律,如时间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等。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案:认识时分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案:认识时分张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设计好制作钟面所需的圆、时针、分针等,以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
【教学实施过程】一、情景导入谈话: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今天我们要和福娃的一起继续学习看钟表的方法。
(板书:认识时和分)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师:我们先画一个圆。
(钟面上有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在白板上画出。
▲生:有时针、分针。
师:我们怎样区别他们呢?生1:又粗又短——时针,又细又长——分针。
生2: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师在白板上拖出时针和分针。
▲生:12个数。
师在白板上书写12个数。
(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面是3,最左面是9。
补全其余的数。
)师:12个数字均匀地排成一圈,他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呢?生:12大格。
(一起数一数。
)小结:原来钟面上的这12个大点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是12个大格。
▲生:有小格师:每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师:白板拖出一个钟面,放大,让学生任选一大格数一数有几个小格。
师在白板画小格。
12—1之间有5小格,12—2之间有几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拿出钟面数一数。
交流: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是一小格数的。
生2:我是5小格数的。
……比较方法,带领学生一起5小格数,边数边在钟面的外围写出5、10、15、20……(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谈话:一个漂亮的钟面就画好了,在画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大格,多少小格来计时的?那么时针走几大格是1小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钟表,学会读写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时、分钟的概念及时间单位换算。
2. 钟表的认识,包括数字钟表和指针钟表。
3. 时间的读写,包括整时和带分的读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时、分钟的概念,时间单位换算,钟表的认识。
2. 难点:时间的读写,特别是带分的读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直观地认识时间单位。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时间读写。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时间单位换算和钟表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数字钟表和指针钟表的图片。
2. 准备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3. 准备带有时间的小故事或情境。
【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小时、分钟的概念。
2. 讲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
【新课讲解】1. 讲解数字钟表和指针钟表的读写方法。
2. 举例说明整时和带分的读写方法。
【课堂练习】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时间单位换算和钟表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时间的读写方法。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时、分钟的概念及时间单位换算。
2. 强调钟表的认识和时间的读写方法。
【课后作业】1. 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时间单位换算和钟表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时间,练习时间的读写。
六、教学过程【课堂实践】1. 利用实际情境,如学校作息时间、家庭作息时间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应用小时、分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分析】1.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错过班车、提前到校等,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认识时分》教案

《认识时分》教案教学内容:认识时分(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准确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的结构,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从而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教学难点:理解时与分的进率。
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篮球,豆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今天一位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请看他是谁?(课件出示孙悟空图片)。
孙大圣给我们带来了谜语考一考大家(课件出示第一个谜语)(学生回答、讨论)学生揭示谜底:闹钟。
2、揭示课题看来孙大圣的谜语难不倒你们,为了奖励大家,孙大圣为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闹钟),那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孙大圣的这个礼物一起来认识时分(板书课题:认识时、分)二、合作探究、交流反馈1、认识钟面(1)小朋友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认钟表,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钟面,你认为还缺少些什么(指名1-2人回答)学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还有1~12这12个数字。
(2)还有没有小朋友画得更详细些的,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时,展示课件)长线和短线(一些小黑点)。
(3)小朋友们真棒!这样一个完整的钟面就出现了,大家看。
(学生看时,展示课件)。
2、认识大格和小格介绍大格:像每两根长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大格。
(展示课件)从12到1就是一个大格。
还有哪里是一个大格?数数钟面一共有几个大格?指名回答。
师小结板书:钟面上有12个大格介绍小格:大格里有两根短的线,它们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小格。
(展示课件)每个大格里都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让学生观察学具,得出结论。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分的意义。
(2)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1)时间的概念及其单位:时、分。
(2)时钟的构造:时针、分针、秒针。
(3)时间的基本运算:加减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时间,在游戏中学习时间。
1.4 教学准备准备时钟模型、时间卡片、游戏道具等。
1.5 教学步骤(1)引入时间概念,讲解时、分的意义。
(2)展示时钟模型,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3)通过时间卡片,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时刻。
(4)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5)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时间的加减法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时间的加法:将两个时间相加,得到总时间。
(2)时间的减法:从一个时间中减去另一个时间,得到剩余时间。
(3)实际问题: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时间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4 教学准备准备时间卡片、案例材料、小组讨论道具等。
2.5 教学步骤(1)讲解时间的加法运算方法,举例说明。
(2)讲解时间的减法运算方法,举例说明。
(3)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时间加减法解决。
(4)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认识计时工具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各种计时工具的原理和用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1)传统计时工具:沙漏、日晷。
(2)现代计时工具:电子表、手机、电脑等。
(3)计时工具的选用原则。
3.3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计时工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时、分的认识》教案《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分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能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时分的认识。
2.认识时、分,记住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分。
教学难点:接近整时的钟面时刻的认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事物钟面、生自制钟面教学关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问:同学们见过哪些钟?(出示各种钟的图片)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作用。
(帮助人们掌握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3.出示8:00,10:05,1:50,2:35的钟面图生试读后指名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过渡:有的同学平时很好学,已经会看钟表上的时刻了,下面这些钟表分别表示几点。
)二、探求新知导:这些时刻到底该怎么读呢?我们先来研究钟面,看看钟面上藏着那些秘密?(一)认识钟面1.出示静态钟面让生观察汇报后师讲解:(1)钟面上有3根针,短而粗的是时针,用来表示几时的;比较长的是分针,用来表示几分的;又细又长的是秒针,用来表示几秒的。
(划线的电脑闪现)指出秒针先不介绍。
(隐去秒针)(2).钟面上有()大格;()小格,共()小格。
(划线的电脑闪现)2.出示动态钟面观察,得出时、分的进率。
问:如果这个钟面通上电源会怎样?他们是朝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画)课件显示。
研究填表:研究内容我的发现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大格,每大格有()小格,共()小格,小学数学教案《时分的认识》。
分针是怎么走的?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从12----9是()分;走一圈是()分。
小学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知道1小时=60分钟。
2. 培养学生认识钟表,学会读写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时与分钟的关系:1小时=60分钟。
2. 认识钟表:整时、半时、一刻钟、三刻钟等。
3. 学会读写时间:小时、分钟、上午、下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学会认识钟表。
2. 难点: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进率,学会读写时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加深对小时、分钟的认识。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认识钟表,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讲解1小时=60分钟,让学生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进率。
3. 认识钟表:展示各种钟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半时、一刻钟、三刻钟等。
4. 学习读写时间:教授小时、分钟、上午、下午等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时间。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练习读写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时、分钟的关系以及时间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小时、分钟、读写时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计算:例如,求经过几小时几分钟后的时间。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规律:如,上学、放学时间,用餐时间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小时、分钟的概念和读写时间的方法。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时分”白板课教学设计《认识时、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进行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
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白板课件,设计好制作钟面所需的圆、时针、分针等,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以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电子白板教案:认识时分
张祖国【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设计好制作钟面所需的圆、时针、分针等,以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
【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今天我们要和福娃的一起继续学习看钟表的方法。
(板书:认识时和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师:我们先画一个圆。
(钟面上有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在白板上画出。
▲生:有时针、分针。
师:我们怎样区别他们呢?
生1:又粗又短——时针,又细又长——分针。
生2: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师在白板上拖出时针和分针。
▲生:12个数。
师在白板上书写12个数。
(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面是3,最左面是9。
补全其余的数。
)
师:12个数字均匀地排成一圈,他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呢?
生:12大格。
(一起数一数。
)
小结:原来钟面上的这12个大点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
是12个大格。
▲生:有小格
师:每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
师:白板拖出一个钟面,放大,让学生任选一大格数一数有几个
小格。
师在白板画小格。
12—1之间有5小格,12—2之间有几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拿出钟面数一数。
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是一小格一小格数的。
生2:我是5小格5小格数的。
……
比较方法,带领学生一起5小格5小格数,边数边在钟面的外围写出5、10、15、20……
(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
谈话:一个漂亮的钟面就画好了,在画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大格,多少小格来计时的?那么时针走几大格是1小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白板演示)
生: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就是1小时。
(板书)
(让学生相互说: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
2、认识分。
(1) 认识1分。
师:那么分针怎样走表示1分呢?(白板演示并放大)
生:分针走1小格是1分。
(板书)
生在钟面上拨出1分。
同桌互相检查。
(2)认识几分。
师:分针继续走一小格,是几分?(2分钟) 你怎么知道的呢?(分针再走1小格是2小格,就是2分。
)
师:那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呢?你是怎么看的?
生: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
分针走了5小格。
师:现在分针走了几分,告诉同桌,并说说怎样看的?
生:分针从12走到2走了10分钟。
生:一共走了10小格。
师: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几分?(30分,我们平时生活中还可以说半小时。
)
师:分针走1圈呢?
生1:60分。
生2:1小时。
(三)认识时与分间的关系
三、体验1分钟,1小时有多长。
四、总结升华
师:小朋友,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了( )分,还有( )分就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自由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在白板上拖出相应的内容。
[这节课,我还加了个细节,也是发挥了白板中时钟的功能,设置了正计时,把它放在一角,快下课时,我把它拖出,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一节课有40分钟。
]
谈话: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珍贵的,工人叔叔抓紧时间生产,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农民伯伯抓紧时间种地,就会收获累累硕果;科学家抓紧时间科研,就会产生许多发明创造;小朋友们抓紧时间学习,就会获得更多知识。
时间是一名神奇的魔法师,他使勤奋的人越来越聪明,使懒惰的人越来越愚蠢,你们愿意做什么样的人?那就合理安排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吧。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1时=60分
60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