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语文版语文七下《古文二则》word导学案

春语文版语文七下《古文二则》word导学案
春语文版语文七下《古文二则》word导学案

29 古文二则

一.基础达标

(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卒(zǔ)逢暴雨

B.郢人垩( è)漫其鼻端若蝇翼

C.峨峨(é)兮若泰山

D.臣则尝能斫(zhuó)之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②. 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⑤. 吾于何逃声哉?

⑥.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②.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③.钟子期辄穷其趣。

4.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A.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B. 止于岩下

C.听而斫之

D.卒逢暴雨

5.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的代表人物。《郢人》选自。

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伯牙善鼓琴》选自。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文,探究问题)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自主检测

(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一)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谓从者曰(随从人员)

B. 郢人立不失容(容貌)

C. 若蝇翼(翅膀)

D.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这样)

2.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

3.由本寓言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

(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2. 翻译句子。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

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

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一.基础达标

1.A

2.蝇翼:蚊蝇的翅膀。斫:砍,削。质:对象,搭档。念:心里想的。

穷:穷尽逃:逃避虽然:即使这样。

3.我没有施技的人了,我也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匠石挥动起锛子呼呼生风,楚国人站在那里任凭他砍削。

钟子期总能点明他的情趣。

4.A D

5.周战国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庄子·徐无鬼》

御寇战国时期《列子·汤问》

二.设问导读

1.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

挥了。

2.庄子想象奇特,拿匠人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对朋友怀恋和

惋惜之情。

3.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

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4.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三.(一)1.B

2.庄子为失去朋友感到无尽悲伤,说明他们情谊深厚。管鲍之交《列子·力

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3.郢匠挥斤形容人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1. ⑴擅长⑵好

2.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四.拓展延伸

1.略

2.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2018-2019年苏教版语文七下《月迹》word自主学习导学案

初一语文《月迹》自主学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3.体会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点。 【预习交流台】 1、搜集关于月亮的古诗名句。(学生展示搜集) 2、作家、作品。 贾平凹(wā)。这里贾平凹的“凹”读wā,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己搜集补充) 3、本课生字词。(自己整理,重点字加拼音,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或者拼音用红笔标注出来,小黑板展示) 【课堂活动营】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要素 地点: 人物: 事情: 2.他们都在哪儿寻到了月亮。理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尝试用板书的形式表示出来。 (活动形式:个人思考---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活动二:品味美好,体验情感。

在孩子们心中,月亮究竟是怎样的呢?孩子们的感情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结合具体的语言品读赏析。(抓住修辞、关键词、赏出月亮的美好、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朗读(形式多样(个人读,小组齐读,男女生对读,轮读、读出童真童趣)、想象(我能想到音诗画、自己创作的小诗歌谣等)(展示1+1,1+2) 活动三:理解主旨,共享美好。 在孩子们眼中月亮是美的,是好的,是一切美好的代表,你们说说月亮是个什么呢?(个人思考——小组推荐——全班合作展示) 课后作业 迁移阅读 对月 贾平凹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亏了;圆的那么丰满,亏的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着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浇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写同音字。(6分) cù()酸急()zhàn()放()士 xuē皮()剥() guàn习()()溉 bì ()开()玉pì偏()开() 二、选择。(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长袍.(páo)锲.而不舍(qì) B.执.行(zhí)千锤万凿.(zuó) C.唠叨.(dáo) 重于泰.山(tài) D.点燃.(rán) 一言九鼎.(d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悬灯结彩 B.死得其所追根求原 C.热气腾腾洪堂大笑 D.无边无崖荒无人烟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想要,希望) B.燕山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C.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D.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 4.下列不适合用来描写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诗句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下列课外阅读书目和作者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B.《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 C.《骑鹅旅行记》——高尔基 D.《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三、读一读,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改为四字词语。(4分)

1.一支乡镇的小学生足球队竟能获得省冠军,这真是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2.我打算等他心情平静,态度温和的时候,再详细地和他谈谈。() 3.要学好一门语言很不容易,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总会有收获的。 () 4.咱们在日常工作中,要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句子练习。(8分) 1.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B.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需要不需要介意呢? C.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真的没有必要介意啊! D.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就没必要介意。 2.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B.我们要共同爱护集体的利益,珍惜班级的荣誉。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每年3月,金黄色的油菜花一齐盛开,五颜六色,十分绚丽。 3.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例句: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 链;,,。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石灰吟》,我想到了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读《增广贤文》,我明 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莫把无时当有时”的道理;从《周易》“穷则变,,”的思想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把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诊断性练习】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把你认为重点的词语抄下来并记住它们。 2.依题目所示,用“//”将课文划分成两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部分重点突出的内容。(在原文相应的位置做好旁批) 3.探究课文,合作完成: 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理解词语: “其中似乎确凿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使用是否矛盾?为什么? 【巩固性练习】 5.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脑髓.()yōng肿()轻jié() 6.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词语或短语。 ①确实。()②形容人声喧闹。()③少有人来。()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 ..的。 8.小组讨论: (1)试举出本文中一两处对比并简述其作用。 (2)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表达效果? 新罗区党建创新课题七年级语文学科“三导式”学习资料 1 (共70页)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2.体会本文动作描写的妙处。 【诊断性练习】 1.朗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独立思考,完成: (1)这段文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举例说明。 (2)本段重点描写了哪个地方的景物?本段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简述本段景物描写的顺序。 (4)本段用词极为准确、生动,如“肥胖”写出了黄蜂的体态特征,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请你再举一两个例子分析说明。 2.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请品味其妙处。 【巩固性练习】(选做一题) 3.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新罗区党建创新课题七年级语文学科“三导式”学习资料 2 (共70页)

2017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 一、预习成果展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 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 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 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 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 宏观勾勒(第2段): 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 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 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

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 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 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四、课尾检测: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答案:1、反复: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4、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2、背诵优秀段落。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讨论 一、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 1、春风: (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强烈推荐)

期末综合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殷.红(yān)揩.桌子(kāi)仰之弥.高(mí)忧心忡.忡(chōnɡ) B.狂澜.(nán)嗥.鸣(háo)诲.人不倦(huì)悲天悯.人(mǐnɡ) C.污秽.(huì)燕.山(yàn)忍俊不禁.(jīn)血.气方刚(xiě) D.震悚.(sǒnɡ)愧怍.(zuò)海市蜃.楼(shèn)如释.重负(s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奠基绞肉字帖群蚁排衙 B.镐头云鬓响午大庭广众 C.商酌修葺鸿儒风餐露宿 D.孱头猥琐鲁莽心有灵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考场上静悄悄的,一片小心翼翼 ....的景象,大家都埋头努力解答着试题。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 C.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 D.做完这份工作,他精疲力竭 ....地躺在床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4.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4分) 留点时间来“浪费” 学业重要,分秒必争。然而,我想说:何不留点时间来“浪费”?(甲)因为“浪费”,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就拿我来讲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会去打篮球①,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动作,让球在众人瞩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线。尽管姿势很酷,进球却总与我无缘。(乙)③因为打篮球,使我身心愉悦。把时间留一点“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真好! 留点时间来“浪费”。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张有弛,生活才能更

快乐。 (1)第①处标点有误,应改为:。 (2)第②处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③句有语病,应改为:。 (4)第④句位置不当,应放在_______(甲、乙)处。 5.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______________。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回篱墙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④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长篇传记《三位大师》等。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D.《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7.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4) 3 丑小鸭 (7) 4 诗两首 (9) 5 伤仲永 (11) 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16)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21) 7 最后一课 (23)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 9 土地的誓言 (28) 10 木兰诗 (30) 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 (35)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4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3)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46)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 15 孙权劝学 (52) 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三) (58) 第四单元 16 社戏 (63) 17 安塞腰鼓 (66) 18 竹影 (69) 19 观舞记 (71) 20 口技 (73) 写作训练:戏曲大舞台 (76)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四) (78)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83) 22 荒岛余生 (86) 23 登上地球之巅 (90) 24 真正的英雄 (93) 25 短文两篇 (95) 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五) (100) 第六单元 26 猫 (104) 27 斑羚飞渡 (106)

28 华南虎 (109) 29 马 (111) 30 狼 (112) 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六) (117)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 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二)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 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体裁),选自。作者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 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 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 二、课堂导学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过渡段

201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升级考试 七年级语文 (本试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校对(jiào) 屏障(píng) 妥帖(tiē) 风餐露宿(lòu) B. 哽咽(yè) 砭骨(biān) 猥琐(wěi) 深恶痛疾(wù) C. 澎湃(pài) 炽热(chì) 羸弱(léi) 气冲斗牛(dǒu) D. 默契(qì) 亘古(gèng) 取缔(dì) 忍俊不禁(jīn)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2 分) A. 惊心动魄妇儒皆知仙露琼浆不以为然 B. 不耻下问如释重负大厅广众力挽狂澜 C. 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家喻户晓语无论次 D. 毛骨悚然颠沛流离微不足道忧心忡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C.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D.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 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5. 名句默写。(6 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 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元勋.( ) 无垠.( ) 选聘.( ) 至死不懈.( ) 筹. 划( ) 宰.割( ) 彷.徨( ) 仰.慕( ) 鲜.为人知( ) 开拓.( ) 难堪.( ) 鞠躬尽瘁.( ) 风悲日曛.( ) 兽铤.亡群( ) 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 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二、人物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 流完成。】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三、质疑探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2) 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一、前情回顾 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三、精读探究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写作手法探究 五、精段研读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3.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xiān)开拓.者(tuò)元勋.(xūn) 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选聘.(pìn) 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ì)无垠.(yín) D.彷徨.(huáng)挚.友(chì)殷.红(yān)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租借宰割悲惨鲜为人知 B.奠基拔尖难堪妇儒皆知 C.忠厚选聘震荡真诚坦白 D.摄制彷徨挚友层出不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佩服他、仰慕 ..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教案人教版 《散步》 【理念设计】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

庭道德伦理准则。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中学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8.05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部编版教材研究组) 项 目 一 二 三 总分 核对 等 第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校.订(ji ào ) 气冲斗.牛(d ǒu ) 晌.午(sh ǎng ) B.挚.爱(zh ì) 忍俊不禁.(j īng ) 告罄.(q ìng ) C.商酌.(zhu ó) 锲.而不舍(q ì) 修葺.(q ì) D.震悚.(s ǒng ) 诲.人不倦(hu ǐ) 拖沓.(t 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严谨 鲁莽 怏怏不乐 毛骨耸然 B.模拟 辜负 语无轮次 千钧重负 C.俯瞰 竹篾 尽态极妍 略胜一筹 D.严谨 拯救 海市蜃楼 忧心仲仲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C.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D.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14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临沂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我市各区县新兴的“生态观光园”不但有养生休闲居住功能,反而能保持生态原貌。 C.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最后一课》的标题不但指出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7分)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1)本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复杂的心情?(2分) (3)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么?(2分) 7.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阅读活动主题,完成练习(5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孝亲敬老。 (1)请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2)摘抄两句以“孝”为主题的名言诗词。(2分) (3)搜集两则古代“孝亲敬老”的故事。(2分) 8.古诗文默写(10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出自杜甫《望岳》)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份乡愁,不同倾诉。李白化曲成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岑参遇使托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亲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情感。(分别出自《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二、阅读与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回答9—12题。(12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①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② 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③ 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同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杜处士好画》) 【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拊:拍。③搐(ch ù):收缩,此指“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 (2)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 (4)一日曝.十画: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完整word版)教育机构实习日记

教育机构实习日记 篇一:教育机构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 3月5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是我实习的第一天,早上醒的特别早,也有些兴奋,因为很早以前就盼着这么一天。公司八点上班,我七点半就到了。我所实习的公司在江南水都,全名是尚学教育机构。我任职于数学老师。带着些几许敬畏和几缕不安,我踏进了总公司二楼的办公室(教育部)。跟部门经理(李经理)和各位同事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下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看经理给我的相关数学的课件。 第一天上班,感觉蛮轻松的,所做的事情就是熟悉教育里的一些工作章程,教育人员的一些职责,整理一些存档的相关客户设计图,大致上熟悉教学的理念。

3月6日星期二天气:晴 刚走出学校,踏上了工作岗位,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然而新鲜过后却感到非常困惑——公司里要用的东西学校里都没有学过。发现有很多东西自己都不会,甚至都没有接触过。面对太多的疑问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我是否能够胜任这里的工作,会不会因为太多东西不懂而受到别人的嘲讽”。内心充满了矛盾,然而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这里有和蔼的领导和友好的同事,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最初的一个周里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我获得最多的是鼓励和信任,使自己逐渐有了信心和勇气,能够勇敢的去面对任何挑战。相信自己,我能行的! 3月7日星期三天气:晴 经过了差不多三天的适应期后,我慢慢的熟悉了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内容。接下来的时间便开始为正式投入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通过上网查资料、看书、

向同事请教等等多种途径在一个周的时间内我补充了大量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然而等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后发现自己要准备的东西还远远不够。大学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我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我今后的竞争力,为我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 3月8日星期四天气:晴 这是进入公司的第四天,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激动和盲目到现在能够主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各项工作进程,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和一些处世的道理。走到了工作岗位,走向了纷杂的社会,好比是从一所大学迈进了另外一所更大的大学。人生就是这个样子,一个人的一生好比是一个求学的过程,从一个学校走向另外一个学校,我们只有努力的学习、虚心求教,到最后才能获得一份合格的毕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层次。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味书屋》选自《》。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注上字音,解释“人迹罕至”) 缠络豁觅食渊博确凿菜畦油蛉桑椹 珊瑚攒斑蝥秕谷书塾蝉蜕盔甲蟋蟀 收敛拗脑髓倜傥锡箔宿儒竹筛臃肿 金叵罗人迹罕至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4.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5.布置作业 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课堂展示: 1、课文朗读。 2、听写生字词。 课后反思: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合作探究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实我的乐园。”一句,“似乎”“确凿”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3、朗读第2自然段,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 (1)从句式上看: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 (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 (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4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5、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6,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课堂检测 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2.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根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

部编版七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吞噬shì字帖tiè鲜为人知xiǎn B.憎恶zēng 炽热z hì颠沛流离diān C.麂子jǐ默契qiè忧心忡忡chōng D.气氛fèn 俯瞰kàn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2分)() A.班斓霹雳家喻户晓慷慨淋漓 B.喧闹蒙眬颠沛流离以身作则 C.烦燥竹篾微不足道如释重负 D.遗撼磕头千钧重负屏息凝神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大帅张作霖寸土不让,有勇有谋、血气方刚 ....,赢得众人敬仰。 B.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 ....的技术“大佬”和故事。 C.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 ... 离.的。 D.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比赛中的不足。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 ....的是(2分)()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 中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粗俗的性格。作者对她充满了感激与怀念之情。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全诗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 生态度。 C.祥子是萧红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 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小说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 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 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 6.在下面语段中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 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

教学日志的填写模版(学生版

时间:9月8日1—4节课地点:竞秀南楼205 实验项目名称:了解和熟悉物流管理模拟实习软件的知识背景与运用 指导老师:陈云萍 实验目的:了解和熟悉物流管理模拟实习软件的知识背景与运用。 实验内容:按物流管理模拟实习教学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物流业务处理能力。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验要求: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物流功能,熟悉物流管理模拟软件是通过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操作来实现物流的实验教学。通过学生来担任公司的不同角色来了解和熟悉实际的当中的物流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物流知识进行规划设计调整所在公司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根据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重要性区分,我们设定了四个公司角色分别为: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和运输中心。 实验记录:老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具体内容,学生认真学习和做笔记。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根据自己每次实验的情况进行填写,如果没有就填无。

时间:9月8日5—8节课地点:竞秀南楼205 实验项目名称:注册公司并模拟总经理角色 9月15日1—4节课模拟调度中心角色实验 9月15日5—8节课模拟仓库中心角色实验 9月15日9—12节课模拟运输中心角色实验 9月29日1—8节课老师重新分配角色,进行竞争性模拟实验。(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写) 9月29日9—12节课讨论和实验日志的填写及实验总结的提交 实验目的:学生在老师的角色安排下,注册物流公司并开始进入模拟总经理的角色。 实验内容:熟悉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运作中,总经理角色是以物流公司决策者的身份存在及工作的。 实验要求:总经理在系统中负责物流所需的相关设备的购买,相关人员的工作安排,操作需要运输的单据与企业建立合同关系,其他角色需使用到的设备与人员的都直接来自总经理。 实验记录: 1、注册信息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司详细信息,二是公司总经理帐号信息。注册要求根据教师安排选择对应班级和对应的实验进行注册。注册时物流公司的名称和总经理的帐号不能与其他相同。注册完成后进入角色分配页面添加其他角色的用户帐号:其他三个角色帐号分配完成后即完成物流公司的注册,可以使用注册的帐号进行登陆。 2、系统中总理角色的后台管理共包括订单受理、合同管理、线路管理、报价管理、物流设备管理、客户管理、广告管理以及国际货贷等几大主要模块,通过总经理的的这些功能模块,总经理角色可以快捷有效的处理日常运作中遇到的各类事务。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1.shèn,máo,yōng,bǐ,tì,hǎn,qí,záo, dǐng.2.C3.①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回忆早年生活《呐喊》、《彷徨》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缠络;臃肿。 4.B 5.D 6.C 7.A 4.①一个“可”字表达了儿童对下雪天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 二、(一)1.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 2.空间,低,高;高,低 3.单是……无限趣味。 4.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例子略。 5.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6.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7.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8.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9.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二)1.略。 2.捕鸟的条件: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捕鸟的结果: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3.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 4.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 5.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冬天的百草园雪后捕鸟也有无限的乐趣。 三、1.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 2.第一次是因为插队来到吕梁山的腹地。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作者认为这两次经历,自己被真正的大自然陶醉和震撼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自我,所以才是“刻骨铭心”的。 3.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季交替使山林变了颜色,自然的变化给峡谷增添了声音。 4.示例:自然是伟大的,我们要认识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和社会中锻炼自己。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1.襟惰掸骊嘱,徊栅惧圃簪蒲 2.扎:zā捆扎zhā扎针zhá扎挣夹:jiā夹缝jiá夹袄 3.D 4.①拖抄倒转抡②床头床角床上床下混合 5.①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②哀而不伤。爸爸爱花儿;毕业典礼。 6.A 7.B 8.A 9.(1)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好弟弟和妹妹”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今天早晨妈妈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病情的担心;“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似的”是爸爸去世的一种预感;最后写夹竹桃“垂下好几枝”暗示爸爸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