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探析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其融入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收入支出不对等、政府和社会管理方式、城市的接纳程度、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素质等要素是影响其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户籍制度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程度
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被排除在城市政策体系之外,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夹心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有成为城里人的强烈愿望,但是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这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
二、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缺少保障,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工作环境较差,缺少工资保障机制。工作环境、待遇和强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保护,即使是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其收入仅仅是1000——3000左右。据公安部的调查,按照自身收入水平,有74.1%的农民工愿意承受的购房单价在3000元/平方米以内,有19%愿意承受3001-4000元之间的单价,愿意承受4000元以上的只有6.9%。然而,据调研,3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市及以下城镇,如果按
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假定他们的工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目前来看这一假定基本上不成立),按照商品价购房,新生代农民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
也不会超过10%。
三、政府和社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工作生活缺少公平规范、透明有序的人性化管理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同时广泛分布在多个行业和多个领域,其中许多是城市的管理空白地带。务工行业集中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这些行业分布比较分散,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很多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除了工作单位之外,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清楚自己出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归哪个部门管理,不清楚自己的组织归属。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渠道选择和近进城后的工作生活,都缺少透明、规范有序的管理。比如广受争议的街头商贩,成为城市管理者头疼的人群,甚至引发激烈冲突和恶性事件。对于这类商贩,大部分市民是可以接受他们存在的。他们的存在解决了市民生活的诸多不便,同时也给其融入城市带来生存的依据和希望。只有社会最底层的人都有生活的依据和希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人性化管理,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体系。此外,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了解不够,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服务和管理的项目、手段等缺乏认知。
四、城市的接纳和包容度,新生代农民工情感、精神的满足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城市融入进城
城市的接纳和包容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非常重要,他们希望得到身份认同。长期以来农民工一直被排斥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在城市他们的社会支持体系极其脆弱,他们的权益受侵害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和不规范的公司。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劳动者相比具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他们认为社会严重不公。首要原因是社会本身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其次是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他们与所在城市社区之间互动上的障碍,致使他们更加认识到了社会的不公平。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市民”的身份,渴望城市认同和社会融合。维护打工者的群体利益和尊严,追求体面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目前媒体有大量关于农民工不合适、片面的报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尊造成伤害。例如媒体描述新进城务工从外表看就像是游客和返校的大学生,拉着时髦的拉杆皮箱,佩戴mp3逛商场,留着时髦的发型,穿名牌服饰,娇气,追求体面生活,过的潇洒等等。这就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倡导城市社区的接纳,抵制社会性歧视现象,还原新生代农民工的正面形象。
五、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制约其在城市就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及其心里影响,主要涉及自身身体素质、学识技能水平、对生活的态度和以后生活方式的追求和预期等制约着他们融入城市的步伐。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比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大约50%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不到10%,他们的技能水平也不高,有很少部分人具有相
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从业资质。他们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可以一时的无忧就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却难以长期融入城市,真正成为市民。
参考文献:
[1]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4).
[3]周莹,周海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5).
(作者简介:邱建均,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推广。)